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4月28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查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4月28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查意见的公示


(略) 生态环境局

关于2024年4月28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作出审查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4月28日-2024年5月7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25-*

地 址: (略) (略) 228号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报告表(表)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磨溪8井气举排水采气工程(安居段)

四川省 (略) 安居区磨溪镇

中国石 (略) (略) 川中油气矿

重庆渝佳 (略)

(1)新建西区复线末站至磨溪8井气举气管线1条,安居段长度0.5km,管径为DN80,设计压力为6.3MPa,气举气输送规模8×104m3/d。(2)新建磨溪8井至集气总站气田水管线1条,安居段长度0.8km(其中与气举气管线同沟敷设0.5km),管径为DN80,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设计压力4.0MPa,气田水输送规模350m3/d。工程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元。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清扫和保洁、洒水抑尘,加强施工动力机械的维护保养,采用轻质燃料等措施,有效降低施工期间各类废气影响。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均依托周边农户旱厕收集农用;试压废水经过滤处理后,排入周边沟渠或回用场地洒水。通过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管沟开挖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开挖的土石方采取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的方式,实现挖填平衡;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置;废焊条、废包装材料等施工废料综合利用或交环卫部门处置;工程泥浆回收资源化利用。

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确需布设的施工便道,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和林地,禁止占用公益林,并控制宽度。堆管场应尽量利用管道沿线 (略) 坝或及荒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禁止占用公益林。施工完成后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气举气、气田水在管道内密闭运输,不涉及井站建设内容,正常情况下无大气污染排放;事故时将放空天然气引至井站现有放空区,放空火炬燃烧放空。

(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不新增人员,无生活废水产生;气田水在管道内密闭运输,通过川中油气矿专用回注站或气田水处理厂处理,不在项目区域排放。

(3)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气田水管道采用抗硫、耐腐蚀输水管和套管,定期监控输水管、套管等腐蚀,提出地下水跟踪监测,防止地下水及土壤污染。

(4)声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气举气、气田水管线属密闭运输,埋于地下。

(5)固体废物影响及处置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气举气、气田水在管道内密闭运输,不涉及井站建设内容,无固体废染排放。

(6)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气田水管道采用抗硫、耐腐蚀输水管和套管,定期监控输水管、套管等腐蚀情况。管道沿线设置跟踪监测点,可有效防止污水入渗对土壤的影响。



(略) 生态环境局

关于2024年4月28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作出审查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4月28日-2024年5月7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25-*

地 址: (略) (略) 228号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报告表(表)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磨溪8井气举排水采气工程(安居段)

四川省 (略) 安居区磨溪镇

中国石 (略) (略) 川中油气矿

重庆渝佳 (略)

(1)新建西区复线末站至磨溪8井气举气管线1条,安居段长度0.5km,管径为DN80,设计压力为6.3MPa,气举气输送规模8×104m3/d。(2)新建磨溪8井至集气总站气田水管线1条,安居段长度0.8km(其中与气举气管线同沟敷设0.5km),管径为DN80,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设计压力4.0MPa,气田水输送规模350m3/d。工程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元。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清扫和保洁、洒水抑尘,加强施工动力机械的维护保养,采用轻质燃料等措施,有效降低施工期间各类废气影响。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均依托周边农户旱厕收集农用;试压废水经过滤处理后,排入周边沟渠或回用场地洒水。通过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管沟开挖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开挖的土石方采取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的方式,实现挖填平衡;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置;废焊条、废包装材料等施工废料综合利用或交环卫部门处置;工程泥浆回收资源化利用。

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确需布设的施工便道,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和林地,禁止占用公益林,并控制宽度。堆管场应尽量利用管道沿线 (略) 坝或及荒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禁止占用公益林。施工完成后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气举气、气田水在管道内密闭运输,不涉及井站建设内容,正常情况下无大气污染排放;事故时将放空天然气引至井站现有放空区,放空火炬燃烧放空。

(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不新增人员,无生活废水产生;气田水在管道内密闭运输,通过川中油气矿专用回注站或气田水处理厂处理,不在项目区域排放。

(3)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气田水管道采用抗硫、耐腐蚀输水管和套管,定期监控输水管、套管等腐蚀,提出地下水跟踪监测,防止地下水及土壤污染。

(4)声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气举气、气田水管线属密闭运输,埋于地下。

(5)固体废物影响及处置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气举气、气田水在管道内密闭运输,不涉及井站建设内容,无固体废染排放。

(6)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气田水管道采用抗硫、耐腐蚀输水管和套管,定期监控输水管、套管等腐蚀情况。管道沿线设置跟踪监测点,可有效防止污水入渗对土壤的影响。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