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4月24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攀枝花市仁和区乌拉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2024年4月24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攀枝花市仁和区乌拉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和《 (略) 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快环评审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攀环函〔2020〕67号),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的环评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4月24日-2024年4月30日(共5个工作日)。

电话:0812-*

地址: (略) 仁和区三线大道69号攀西科技城(新市政务中心)C404办公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环评文件脱密文本

受理时间

1

(略) 仁和区乌拉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

(略) 仁和区务本乡

(略)

(略)

(略) (略) 拟投资*元, (略) 仁和区乌拉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本项目治理河段起点位于葩地村村委会下游2.5km 无名桥墩处,终点位于乌拉河与其支沟汇口上游260m 处距离上游垭口村村委2.8km,河道综合治理长度为3.0km,包括新建堤防8段共1724m,其中左岸4段共727m,右岸4 段共 997m,河道疏浚3.0km,排水渠 56m。

本项目主要对乌拉河进行堤防建设和河道疏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7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水利类”中的第3条“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同时,建设单位已于2024年2月2日 (略) 仁和区水利局出具的关于《 (略) 仁和区乌拉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攀仁水(2024)21号),同意该实施方案。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生生态:加强施工管理,划定最小作业区域,加强施工过程植物、动物保护,采取分段施工,加强粉尘治理,定时洒水抑尘,减少起尘量,同时及时对施工场地、道路进行土地复垦和迹地恢复,枯水期施工,减少土石方临时堆放裸露时间并及时回填,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

水生生态:(1)施工期在枯水期10~次年3月,100m每段分段施工,以尽量减少围堰的开挖对地表水体的扰动。

(2)本项目施工时根据地形条件,河道疏浚充分采用围堰和主河槽过流,堤防施工根据河道宽窄采用围堰的方式导流,本项目根据不同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控制浮游生物受影响的区域范围,围堰初期基坑排水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污水在满足用水条件下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不能回用的基坑水经多级沉淀后自然溢流至工程区段下游。

(3)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及时在枯水期拆除围堰,尽量减少对地表的扰动。

(4)建设单位施工人员在施工期内不得随意捕杀周边水域鱼类,不得随意排放污水至周边水体中,尽可能减少对鱼类的影响。

土石方开挖回填区设置洒水降尘、设置2.5mPVC围挡,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出场清洗车辆,临时堆场设置喷雾降尘,喷洒除臭剂、四周设置围挡并采用防雨布遮挡,限制车辆行驶速度、道路设置洒水车洒水降尘,车辆加盖密闭运输

施工生活污水:本项目不单独设置集中施工营地,项目施工人员分散居住在工程周围居民家中,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租用居民房屋已建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耕地施肥

地表水水质减缓措施:本项目施工时根据地形条件,结合河道疏浚充分采用主河槽过流;堤防施工采用围堰导流,针对不同的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最大程度控制地表水扰动范围,且围堰的开挖和拆除均在枯水期10~次年3月,以尽量减少对地表水体的扰动

围堰初期基坑排水: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污水在满足用水条件下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不能回用的基坑水经多级沉淀后自然溢流至工程区段下游。

临时堆场渗滤水:临时堆场四周设置黏土挡墙、排水沟,且在排水沟低处设置1个多级沉淀池(容积10m3),渗滤水经排水沟汇集至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过程。

设备冲洗水:机械设备产生的冲洗废水拟在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10m3沉淀池进行处理,冲洗水通过沉淀之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车辆车轮冲洗过程中,循环使用,不外排。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管理,敏感点附近加强沟通,取得谅解,加强车辆保养;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 (略) 线等

废土石方:本项目表土暂存于施工场地内的表土临时堆场,用于施工完毕施工场地绿化覆土。本项目堤防建成后,堤背局部位置形成了低洼地带,本项目治理河段全长3km,全河段两岸存在一定数量的冲坑以及堤防建成后堤背形成的低洼地带,本项目余方分摊到各段后方量较小,因此本工程开挖料中不能及时利用的土石方全部堆放至临时堆场内,做好必要的排水、拦挡及遮盖等防护措施后,待施工完毕后直接用于堤后低洼地回填。

建筑垃圾:废钢配件、包装箱、包装袋等能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送建渣堆放场堆放。

沉淀池沉渣:本项目沉淀池沉渣产生量约0.4t,含水率约95%,在临时堆场通过自然晾干后用于堤后回填。

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统一收集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严禁就地填埋。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加强管理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理、环境管理等。加强施工环境管理和员工环保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环保措施落实。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落实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对地表水、噪声和大气进行现状监测

4. (略) 仁和区乌拉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pdf

2024年4月24日

2

(略) 仁和区小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

(略) 仁和区中坝乡

(略)

(略)

(略) (略) 拟投资*元, (略) 仁和区小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为上起中坝乡孟古桥,下至中坝乡攀大高速大桥下游 600m 处,起点断面 CS1,桩号K中0+000.00,终点断面 CS41,桩号K中3+000.00,工程综合治理河道长度3.00km。其中新建堤防总长1490.75m,采用衡量重式堤防,其中左岸堤防770.85m,右岸堤防719.9m,堤距为11.0m。还建拦沙坝3座。清淤疏浚河段长3.0km,清淤疏浚开挖量为2516m3

本项目主要对小河进行堤防建设和河道疏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7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水利类”中的第3条“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同时,建设单位已于2024年2月4日 (略) 仁和区水利局关于《 (略) 仁和区小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攀仁水(2024)22号),同意该实施方案。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生生态:加强施工管理,划定最小作业区域,加强施工过程植物、动物保护,采取分段施工,加强粉尘治理,定时洒水抑尘,减少起尘量,同时及时对施工场地、道路进行土地复垦和迹地恢复,枯水期施工,减少土石方临时堆放时间并及时回填,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

水生生态:(1)施工期在枯水期10~次年3月,100m每段分段施工,以尽量减少围堰的开挖对地表水体的扰动。

(2)本项目施工时根据地形条件,河道疏浚充分采用围堰和主河槽过流,堤防施工根据河道宽窄采用围堰的方式导流,本项目根据不同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控制浮游生物受影响的区域范围,围堰初期基坑排水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污水在满足用水条件下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不能回用的基坑水经多级沉淀后自然溢流至工程区段下游。

(3)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及时在枯水期拆除围堰,尽量减少对地表的扰动。

(4)建设单位施工人员在施工期内不得随意捕杀周边水域鱼类,不得随意排放污水至周边水体中,尽可能减少对鱼类的影响。

土石方开挖回填区设置洒水降尘、设置2.5mPVC围挡,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出场清洗车辆,临时堆场设置喷雾降尘,喷洒除臭剂、四周设置围挡并采用防雨布遮挡,限制车辆行驶速度、道路设置洒水车洒水降尘,车辆加盖密闭运输

施工生活污水:本项目不单独设置集中施工营地,项目施工人员分散居住在工程周围居民家中,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租用居民房屋已建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耕地施肥

地表水水质减缓措施:本项目施工时根据地形条件,结合河道疏浚充分采用主河槽过流;堤防施工采用围堰导流,针对不同的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最大程度控制地表水扰动范围,且围堰的开挖和拆除均在枯水期10~次年3月,以尽量减少对地表水体的扰动

围堰初期基坑排水: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污水在满足用水条件下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不能回用的基坑水经多级沉淀后自然溢流至工程区段下游。

临时堆场渗滤水:临时堆场四周设置黏土挡墙、排水沟,且在排水沟低处设置1个多级沉淀池(容积10m3),渗滤水经排水沟汇集至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过程。

设备冲洗水:机械设备产生的冲洗废水拟在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10m3沉淀池进行处理,冲洗水通过沉淀之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车辆车轮冲洗过程中,循环使用,不外排。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管理,敏感点附近加强沟通,取得谅解,加强车辆保养;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 (略) 线等

废土石方:本项目表土暂存于施工场地内的表土临时堆场,用于施工完毕施工场地绿化覆土。本项目堤防建成后,堤背局部位置形成了低洼地带,本项目治理河段全长3km,全河段两岸存在一定数量的冲坑以及堤防建成后堤背形成的低洼地带,本项目余方分摊到各段后方量较小,因此本工程开挖料中不能及时利用的土石方全部堆放至临时堆场内,做好必要的排水、拦挡及遮盖等防护措施后,待施工完毕后直接用于堤后低洼地回填。

建筑垃圾:废钢配件、包装箱、包装袋等能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送建渣堆放场堆放。

沉淀池沉渣:本项目沉淀池沉渣产生量约0.4t,含水率约95%,在临时堆场通过自然晾干后用于堤后回填。

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统一收集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严禁就地填埋。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加强管理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理、环境管理等。加强施工环境管理和员工环保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环保措施落实。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落实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对地表水、噪声和大气进行现状监测

公 (略) 仁和区小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pdf

2024年4月24日

3

(略) 东区弄弄沟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

(略) 东区弄密村

攀枝花东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略)

(略) (略) 拟投资1076.*元, (略) 东区弄弄沟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项目综合整治河道长度3.05km,上起弄密村1社牛油果基地,下至弄密村3社停车场,设计新建堤防长度1467.28m,其中新建衡重式堤防 1041.46m;新建仰斜式堤防 425.82m。

新建堤防桩号:河堤1左岸堤防号K0+000~K0+428.41,右岸堤防桩号K0+000~K0+742.13。堤防总长 1164.31m,其中左岸堤防 425.82m,右岸堤防738.49m。河堤2左岸堤防桩号K1+172.28~K1+342.28,右岸堤防桩号K1+200~K1+343.62,总长 302.97m,其中左岸堤防159.35m,右岸堤防 143.62m。

本次清淤疏浚河段为弄密村2社堤防起点往上游1.61km、新建堤防河段K0+000~K0+700和K1+200~K1+343之间0.84km、弄密村3社到弄密村 2社两段堤防之间的河道 0.60km 和的河道,共计 3.05km。

本项目主要对金沙江支流弄弄沟进行堤防建设和河道疏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7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水利类”中的第3条“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生生态:加强施工管理,划定最小作业区域,加强施工过程植物、动物保护,采取分段施工,加强粉尘治理,定时洒水抑尘,减少起尘量,同时及时对施工场地、道路进行土地复垦和迹地恢复,枯水期施工,减少土石方临时堆放裸露时间并及时回填,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

水生生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捕杀鱼类;采取枯水期(12~次年4月)围堰施工,并根据地形条件,结合河道清淤疏浚充分采用主河槽过流,部分地势较低河段修筑土石围堰挡水,利用河床导流的施工导流方式进行导流,控制施工范围,施工完毕及时在枯水期拆除围堰,尽量减少对底泥的扰动;做好施工方式、数量、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开挖填筑等;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与控制,严禁废水直排入河,严禁固废随意堆置、倾倒

土石方开挖回填区设置洒水降尘、设置2.5mPVC围挡,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出场清洗车辆,临时堆场设置喷雾降尘,喷洒除臭剂、四周设置围挡并采用防雨布遮挡,限制车辆行驶速度、道路设置洒水车洒水降尘,车辆加盖密闭运输

施工生活污水:本项目不单独设置集中施工营地,项目施工人员分散居住在工程周围居民家中,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租用居民房屋已建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耕地施肥

地表水水质减缓措施:本项目施工时根据地形条件,结合河道疏浚充分采用主河槽过流;堤防施工采用围堰导流,针对不同的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最大程度控制地表水扰动范围,且围堰的开挖和拆除均在枯水期10~次年3月,以尽量减少对地表水体的扰动

围堰初期基坑排水: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污水在满足用水条件下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不能回用的基坑水经多级沉淀后自然溢流至工程区段下游。

临时堆场渗滤水:临时堆场四周设置黏土挡墙、排水沟,且在排水沟低处设置1个多级沉淀池(容积10m3),渗滤水经排水沟汇集至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过程。

设备冲洗水:机械设备产生的冲洗废水拟在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10m3沉淀池进行处理,冲洗水通过沉淀之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车辆车轮冲洗过程中,循环使用,不外排。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管理,敏感点附近加强沟通,取得谅解,加强车辆保养;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 (略) 线等

废土石方:本项目表土暂存于1#施工场地内的表土临时堆场,用于施工完毕施工场地绿化覆土。另外,根据堤防结构型式及现场地形条件,本工程在堤防后段分布有大片低洼地带,需在堤后需进行城建同步回填,因此本工程堤防和堤身不能及时利用的土石方全部堆放至2#施工场地的土石方临时堆场内,做好必要的排水、拦挡及遮盖等防护措施后,待施工完毕后直接用于堤后低洼地回填。

建筑垃圾:废钢配件、包装箱、包装袋等能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送建渣堆放场堆放。

沉淀池沉渣:本项目沉淀池沉渣产生量约0.4t,含水率约95%,在临时堆场通过自然晾干后用于堤后回填。

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统一收集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严禁就地填埋。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加强管理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理、环境管理等。加强施工环境管理和员工环保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环保措施落实。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落实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对地表水、噪声和大气进行现状监测

公 (略) 东区弄弄沟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pdf

2024年4月24日

4

(略) 仁和区纳拉沟防洪治理工程

(略) 仁和区前进镇

(略)

(略)

(略) (略) 拟投资*元, (略) 仁和区纳拉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工程位于前进镇永胜村和田堡村段,综合治理长度为2.8km,治理河段分两段;第一段位于纳拉水库上游1.5km处,起点位于三家村组,终点位于三家村组桥,治理河长为0.2km;第二段位于纳拉水库下游,起点位于纳拉水库泄洪洞出口,终点位于永胜村堰沟边组,治理河长为2.6km;新建堤防6段共1648m,其中左岸3段共688m,右岸4段共 960m,河道疏浚 1.0km。本项目主要对金沙江支流纳拉河进行堤防建设和河道疏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7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水利类”中的第3条“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同时,建设单位已于2024年2月2日 (略) 仁和区水利局出具的“关于《 (略) 仁和区纳拉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攀仁水(2024)20号),同意该实施方案。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生生态:加强施工管理,划定最小作业区域,加强施工过程植物、动物保护,采取分段施工,加强粉尘治理,定时洒水抑尘,减少起尘量,同时及时对施工场地、道路进行土地复垦和迹地恢复,枯水期施工,减少土石方临时堆放裸露时间并及时回填,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

水生生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捕杀鱼类;采取枯水期(10~次年3月)分段围堰施工,并根据地形条件,河道疏浚充分采用围堰和主河槽过流,堤防施工根据河道宽窄采用围堰/涵管过流,本项目根据不同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控制浮游生物受影响的区域范围,施工完毕及时在枯水期拆除围堰,尽量减少对底泥的扰动;做好施工方式、数量、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开挖填筑等;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与控制,严禁废水直排入河,严禁固废随意堆置、倾倒。

施工期土石方开挖回填区设置移动式喷雾管喷雾、设置2.5mPVC围挡,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出场清洗车辆,临时堆场设置喷雾降尘,喷洒除臭剂、四周设置围挡并采用防雨布遮挡,限制车辆行驶速度、道路设置洒水车洒水降尘,车辆加盖密闭运输。

施工生活污水:本项目不单独设置集中施工营地,项目施工人员分散居住在工程周围居民家中,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租用居民房屋已建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园地施肥。

地表水水质减缓措施:本项目施工时根据地形条件,结合河道疏浚充分采用主河槽过流,部分地势较低河段修筑土石围堰挡水,利用河床导流的施工导流方式进行导流;堤防施工采用围堰导流,针对不同的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最大程度控制地表水扰动范围,且围堰的开挖和拆除均在枯水期10~次年3月,以尽量减少对地表水体的扰动。

围堰初期基坑排水: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废水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

临时堆场渗滤水:临时堆场四周设置黏土挡墙、排水沟,且在排水沟末端设置1个多级沉淀池(容积10m3),渗滤水经排水沟汇集至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过程。

设备冲洗水:机械设备产生的冲洗废水拟在施工场地及各施工工段出入口设置10m3沉淀池进行处理,冲洗水通过沉淀之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车辆车轮冲洗过程中,循环使用,不外排。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管理,敏感点附近加强沟通,取得谅解,加强车辆保养;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 (略) 线等。

废土石方:本项目表土暂存于施工场地内的表土临时堆场,用于施工完毕施工场地绿化覆土。本项目堤防建成后,堤背局部位置形成了低洼地带,本项目治理河段全长2.8km,全河段两岸存在一定数量的冲坑以及堤防建成后堤背形成的低洼地带,本项目余方分摊到各段后方量较小,因此本工程堤防和堤身不能及时利用的土石方全部堆放至施工场地的临时堆场内,做好必要的排水、拦挡及遮盖等防护措施后,待施工完毕后直接用于堤后低洼地回填。

建筑垃圾:废钢配件、包装箱、包装袋等能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拆除建渣、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送建渣堆放场堆放。

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统一收集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严禁就地填埋。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加强管理。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理、环境管理等。加强施工环境管理和员工环保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环保措施落实。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落实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对地表水、噪声和大气进行现状监测

公 (略) 仁和区纳拉沟防洪治理工程.pdf

2024年4月24日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公开。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和《 (略) 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快环评审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攀环函〔2020〕67号),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的环评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4月24日-2024年4月30日(共5个工作日)。

电话:0812-*

地址: (略) 仁和区三线大道69号攀西科技城(新市政务中心)C404办公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环评文件脱密文本

受理时间

1

(略) 仁和区乌拉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

(略) 仁和区务本乡

(略)

(略)

(略) (略) 拟投资*元, (略) 仁和区乌拉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本项目治理河段起点位于葩地村村委会下游2.5km 无名桥墩处,终点位于乌拉河与其支沟汇口上游260m 处距离上游垭口村村委2.8km,河道综合治理长度为3.0km,包括新建堤防8段共1724m,其中左岸4段共727m,右岸4 段共 997m,河道疏浚3.0km,排水渠 56m。

本项目主要对乌拉河进行堤防建设和河道疏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7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水利类”中的第3条“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同时,建设单位已于2024年2月2日 (略) 仁和区水利局出具的关于《 (略) 仁和区乌拉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攀仁水(2024)21号),同意该实施方案。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生生态:加强施工管理,划定最小作业区域,加强施工过程植物、动物保护,采取分段施工,加强粉尘治理,定时洒水抑尘,减少起尘量,同时及时对施工场地、道路进行土地复垦和迹地恢复,枯水期施工,减少土石方临时堆放裸露时间并及时回填,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

水生生态:(1)施工期在枯水期10~次年3月,100m每段分段施工,以尽量减少围堰的开挖对地表水体的扰动。

(2)本项目施工时根据地形条件,河道疏浚充分采用围堰和主河槽过流,堤防施工根据河道宽窄采用围堰的方式导流,本项目根据不同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控制浮游生物受影响的区域范围,围堰初期基坑排水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污水在满足用水条件下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不能回用的基坑水经多级沉淀后自然溢流至工程区段下游。

(3)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及时在枯水期拆除围堰,尽量减少对地表的扰动。

(4)建设单位施工人员在施工期内不得随意捕杀周边水域鱼类,不得随意排放污水至周边水体中,尽可能减少对鱼类的影响。

土石方开挖回填区设置洒水降尘、设置2.5mPVC围挡,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出场清洗车辆,临时堆场设置喷雾降尘,喷洒除臭剂、四周设置围挡并采用防雨布遮挡,限制车辆行驶速度、道路设置洒水车洒水降尘,车辆加盖密闭运输

施工生活污水:本项目不单独设置集中施工营地,项目施工人员分散居住在工程周围居民家中,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租用居民房屋已建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耕地施肥

地表水水质减缓措施:本项目施工时根据地形条件,结合河道疏浚充分采用主河槽过流;堤防施工采用围堰导流,针对不同的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最大程度控制地表水扰动范围,且围堰的开挖和拆除均在枯水期10~次年3月,以尽量减少对地表水体的扰动

围堰初期基坑排水: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污水在满足用水条件下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不能回用的基坑水经多级沉淀后自然溢流至工程区段下游。

临时堆场渗滤水:临时堆场四周设置黏土挡墙、排水沟,且在排水沟低处设置1个多级沉淀池(容积10m3),渗滤水经排水沟汇集至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过程。

设备冲洗水:机械设备产生的冲洗废水拟在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10m3沉淀池进行处理,冲洗水通过沉淀之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车辆车轮冲洗过程中,循环使用,不外排。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管理,敏感点附近加强沟通,取得谅解,加强车辆保养;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 (略) 线等

废土石方:本项目表土暂存于施工场地内的表土临时堆场,用于施工完毕施工场地绿化覆土。本项目堤防建成后,堤背局部位置形成了低洼地带,本项目治理河段全长3km,全河段两岸存在一定数量的冲坑以及堤防建成后堤背形成的低洼地带,本项目余方分摊到各段后方量较小,因此本工程开挖料中不能及时利用的土石方全部堆放至临时堆场内,做好必要的排水、拦挡及遮盖等防护措施后,待施工完毕后直接用于堤后低洼地回填。

建筑垃圾:废钢配件、包装箱、包装袋等能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送建渣堆放场堆放。

沉淀池沉渣:本项目沉淀池沉渣产生量约0.4t,含水率约95%,在临时堆场通过自然晾干后用于堤后回填。

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统一收集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严禁就地填埋。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加强管理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理、环境管理等。加强施工环境管理和员工环保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环保措施落实。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落实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对地表水、噪声和大气进行现状监测

4. (略) 仁和区乌拉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pdf

2024年4月24日

2

(略) 仁和区小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

(略) 仁和区中坝乡

(略)

(略)

(略) (略) 拟投资*元, (略) 仁和区小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为上起中坝乡孟古桥,下至中坝乡攀大高速大桥下游 600m 处,起点断面 CS1,桩号K中0+000.00,终点断面 CS41,桩号K中3+000.00,工程综合治理河道长度3.00km。其中新建堤防总长1490.75m,采用衡量重式堤防,其中左岸堤防770.85m,右岸堤防719.9m,堤距为11.0m。还建拦沙坝3座。清淤疏浚河段长3.0km,清淤疏浚开挖量为2516m3

本项目主要对小河进行堤防建设和河道疏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7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水利类”中的第3条“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同时,建设单位已于2024年2月4日 (略) 仁和区水利局关于《 (略) 仁和区小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攀仁水(2024)22号),同意该实施方案。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生生态:加强施工管理,划定最小作业区域,加强施工过程植物、动物保护,采取分段施工,加强粉尘治理,定时洒水抑尘,减少起尘量,同时及时对施工场地、道路进行土地复垦和迹地恢复,枯水期施工,减少土石方临时堆放时间并及时回填,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

水生生态:(1)施工期在枯水期10~次年3月,100m每段分段施工,以尽量减少围堰的开挖对地表水体的扰动。

(2)本项目施工时根据地形条件,河道疏浚充分采用围堰和主河槽过流,堤防施工根据河道宽窄采用围堰的方式导流,本项目根据不同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控制浮游生物受影响的区域范围,围堰初期基坑排水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污水在满足用水条件下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不能回用的基坑水经多级沉淀后自然溢流至工程区段下游。

(3)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及时在枯水期拆除围堰,尽量减少对地表的扰动。

(4)建设单位施工人员在施工期内不得随意捕杀周边水域鱼类,不得随意排放污水至周边水体中,尽可能减少对鱼类的影响。

土石方开挖回填区设置洒水降尘、设置2.5mPVC围挡,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出场清洗车辆,临时堆场设置喷雾降尘,喷洒除臭剂、四周设置围挡并采用防雨布遮挡,限制车辆行驶速度、道路设置洒水车洒水降尘,车辆加盖密闭运输

施工生活污水:本项目不单独设置集中施工营地,项目施工人员分散居住在工程周围居民家中,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租用居民房屋已建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耕地施肥

地表水水质减缓措施:本项目施工时根据地形条件,结合河道疏浚充分采用主河槽过流;堤防施工采用围堰导流,针对不同的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最大程度控制地表水扰动范围,且围堰的开挖和拆除均在枯水期10~次年3月,以尽量减少对地表水体的扰动

围堰初期基坑排水: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污水在满足用水条件下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不能回用的基坑水经多级沉淀后自然溢流至工程区段下游。

临时堆场渗滤水:临时堆场四周设置黏土挡墙、排水沟,且在排水沟低处设置1个多级沉淀池(容积10m3),渗滤水经排水沟汇集至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过程。

设备冲洗水:机械设备产生的冲洗废水拟在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10m3沉淀池进行处理,冲洗水通过沉淀之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车辆车轮冲洗过程中,循环使用,不外排。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管理,敏感点附近加强沟通,取得谅解,加强车辆保养;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 (略) 线等

废土石方:本项目表土暂存于施工场地内的表土临时堆场,用于施工完毕施工场地绿化覆土。本项目堤防建成后,堤背局部位置形成了低洼地带,本项目治理河段全长3km,全河段两岸存在一定数量的冲坑以及堤防建成后堤背形成的低洼地带,本项目余方分摊到各段后方量较小,因此本工程开挖料中不能及时利用的土石方全部堆放至临时堆场内,做好必要的排水、拦挡及遮盖等防护措施后,待施工完毕后直接用于堤后低洼地回填。

建筑垃圾:废钢配件、包装箱、包装袋等能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送建渣堆放场堆放。

沉淀池沉渣:本项目沉淀池沉渣产生量约0.4t,含水率约95%,在临时堆场通过自然晾干后用于堤后回填。

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统一收集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严禁就地填埋。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加强管理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理、环境管理等。加强施工环境管理和员工环保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环保措施落实。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落实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对地表水、噪声和大气进行现状监测

公 (略) 仁和区小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pdf

2024年4月24日

3

(略) 东区弄弄沟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

(略) 东区弄密村

攀枝花东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略)

(略) (略) 拟投资1076.*元, (略) 东区弄弄沟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项目综合整治河道长度3.05km,上起弄密村1社牛油果基地,下至弄密村3社停车场,设计新建堤防长度1467.28m,其中新建衡重式堤防 1041.46m;新建仰斜式堤防 425.82m。

新建堤防桩号:河堤1左岸堤防号K0+000~K0+428.41,右岸堤防桩号K0+000~K0+742.13。堤防总长 1164.31m,其中左岸堤防 425.82m,右岸堤防738.49m。河堤2左岸堤防桩号K1+172.28~K1+342.28,右岸堤防桩号K1+200~K1+343.62,总长 302.97m,其中左岸堤防159.35m,右岸堤防 143.62m。

本次清淤疏浚河段为弄密村2社堤防起点往上游1.61km、新建堤防河段K0+000~K0+700和K1+200~K1+343之间0.84km、弄密村3社到弄密村 2社两段堤防之间的河道 0.60km 和的河道,共计 3.05km。

本项目主要对金沙江支流弄弄沟进行堤防建设和河道疏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7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水利类”中的第3条“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生生态:加强施工管理,划定最小作业区域,加强施工过程植物、动物保护,采取分段施工,加强粉尘治理,定时洒水抑尘,减少起尘量,同时及时对施工场地、道路进行土地复垦和迹地恢复,枯水期施工,减少土石方临时堆放裸露时间并及时回填,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

水生生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捕杀鱼类;采取枯水期(12~次年4月)围堰施工,并根据地形条件,结合河道清淤疏浚充分采用主河槽过流,部分地势较低河段修筑土石围堰挡水,利用河床导流的施工导流方式进行导流,控制施工范围,施工完毕及时在枯水期拆除围堰,尽量减少对底泥的扰动;做好施工方式、数量、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开挖填筑等;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与控制,严禁废水直排入河,严禁固废随意堆置、倾倒

土石方开挖回填区设置洒水降尘、设置2.5mPVC围挡,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出场清洗车辆,临时堆场设置喷雾降尘,喷洒除臭剂、四周设置围挡并采用防雨布遮挡,限制车辆行驶速度、道路设置洒水车洒水降尘,车辆加盖密闭运输

施工生活污水:本项目不单独设置集中施工营地,项目施工人员分散居住在工程周围居民家中,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租用居民房屋已建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耕地施肥

地表水水质减缓措施:本项目施工时根据地形条件,结合河道疏浚充分采用主河槽过流;堤防施工采用围堰导流,针对不同的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最大程度控制地表水扰动范围,且围堰的开挖和拆除均在枯水期10~次年3月,以尽量减少对地表水体的扰动

围堰初期基坑排水: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污水在满足用水条件下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不能回用的基坑水经多级沉淀后自然溢流至工程区段下游。

临时堆场渗滤水:临时堆场四周设置黏土挡墙、排水沟,且在排水沟低处设置1个多级沉淀池(容积10m3),渗滤水经排水沟汇集至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过程。

设备冲洗水:机械设备产生的冲洗废水拟在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10m3沉淀池进行处理,冲洗水通过沉淀之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车辆车轮冲洗过程中,循环使用,不外排。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管理,敏感点附近加强沟通,取得谅解,加强车辆保养;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 (略) 线等

废土石方:本项目表土暂存于1#施工场地内的表土临时堆场,用于施工完毕施工场地绿化覆土。另外,根据堤防结构型式及现场地形条件,本工程在堤防后段分布有大片低洼地带,需在堤后需进行城建同步回填,因此本工程堤防和堤身不能及时利用的土石方全部堆放至2#施工场地的土石方临时堆场内,做好必要的排水、拦挡及遮盖等防护措施后,待施工完毕后直接用于堤后低洼地回填。

建筑垃圾:废钢配件、包装箱、包装袋等能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送建渣堆放场堆放。

沉淀池沉渣:本项目沉淀池沉渣产生量约0.4t,含水率约95%,在临时堆场通过自然晾干后用于堤后回填。

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统一收集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严禁就地填埋。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加强管理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理、环境管理等。加强施工环境管理和员工环保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环保措施落实。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落实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对地表水、噪声和大气进行现状监测

公 (略) 东区弄弄沟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pdf

2024年4月24日

4

(略) 仁和区纳拉沟防洪治理工程

(略) 仁和区前进镇

(略)

(略)

(略) (略) 拟投资*元, (略) 仁和区纳拉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工程位于前进镇永胜村和田堡村段,综合治理长度为2.8km,治理河段分两段;第一段位于纳拉水库上游1.5km处,起点位于三家村组,终点位于三家村组桥,治理河长为0.2km;第二段位于纳拉水库下游,起点位于纳拉水库泄洪洞出口,终点位于永胜村堰沟边组,治理河长为2.6km;新建堤防6段共1648m,其中左岸3段共688m,右岸4段共 960m,河道疏浚 1.0km。本项目主要对金沙江支流纳拉河进行堤防建设和河道疏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7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水利类”中的第3条“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同时,建设单位已于2024年2月2日 (略) 仁和区水利局出具的“关于《 (略) 仁和区纳拉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攀仁水(2024)20号),同意该实施方案。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生生态:加强施工管理,划定最小作业区域,加强施工过程植物、动物保护,采取分段施工,加强粉尘治理,定时洒水抑尘,减少起尘量,同时及时对施工场地、道路进行土地复垦和迹地恢复,枯水期施工,减少土石方临时堆放裸露时间并及时回填,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

水生生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捕杀鱼类;采取枯水期(10~次年3月)分段围堰施工,并根据地形条件,河道疏浚充分采用围堰和主河槽过流,堤防施工根据河道宽窄采用围堰/涵管过流,本项目根据不同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控制浮游生物受影响的区域范围,施工完毕及时在枯水期拆除围堰,尽量减少对底泥的扰动;做好施工方式、数量、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开挖填筑等;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与控制,严禁废水直排入河,严禁固废随意堆置、倾倒。

施工期土石方开挖回填区设置移动式喷雾管喷雾、设置2.5mPVC围挡,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出场清洗车辆,临时堆场设置喷雾降尘,喷洒除臭剂、四周设置围挡并采用防雨布遮挡,限制车辆行驶速度、道路设置洒水车洒水降尘,车辆加盖密闭运输。

施工生活污水:本项目不单独设置集中施工营地,项目施工人员分散居住在工程周围居民家中,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租用居民房屋已建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园地施肥。

地表水水质减缓措施:本项目施工时根据地形条件,结合河道疏浚充分采用主河槽过流,部分地势较低河段修筑土石围堰挡水,利用河床导流的施工导流方式进行导流;堤防施工采用围堰导流,针对不同的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导流方式,最大程度控制地表水扰动范围,且围堰的开挖和拆除均在枯水期10~次年3月,以尽量减少对地表水体的扰动。

围堰初期基坑排水: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废水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

临时堆场渗滤水:临时堆场四周设置黏土挡墙、排水沟,且在排水沟末端设置1个多级沉淀池(容积10m3),渗滤水经排水沟汇集至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过程。

设备冲洗水:机械设备产生的冲洗废水拟在施工场地及各施工工段出入口设置10m3沉淀池进行处理,冲洗水通过沉淀之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车辆车轮冲洗过程中,循环使用,不外排。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管理,敏感点附近加强沟通,取得谅解,加强车辆保养;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 (略) 线等。

废土石方:本项目表土暂存于施工场地内的表土临时堆场,用于施工完毕施工场地绿化覆土。本项目堤防建成后,堤背局部位置形成了低洼地带,本项目治理河段全长2.8km,全河段两岸存在一定数量的冲坑以及堤防建成后堤背形成的低洼地带,本项目余方分摊到各段后方量较小,因此本工程堤防和堤身不能及时利用的土石方全部堆放至施工场地的临时堆场内,做好必要的排水、拦挡及遮盖等防护措施后,待施工完毕后直接用于堤后低洼地回填。

建筑垃圾:废钢配件、包装箱、包装袋等能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拆除建渣、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送建渣堆放场堆放。

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生活垃圾及疏浚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统一收集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严禁就地填埋。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加强管理。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理、环境管理等。加强施工环境管理和员工环保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环保措施落实。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落实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对地表水、噪声和大气进行现状监测

公 (略) 仁和区纳拉沟防洪治理工程.pdf

2024年4月24日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公开。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