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特殊08港区产业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特殊08港区产业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示


一、基本情况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特殊08港区产业单元位于丹东港大东港区西南部, (略) 、西连西南航道、北至规 (略) ,南以港区*域为界( (略) 以东、东沟Ⅱ港池以南、东沟二作业区局部地块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581.98公顷。

二、规划背景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层级,是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系统配置资源,保障公共利益,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指导区域建设、发展、管理的依据。为深入贯彻落实《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立足丹东港天然不冻良港发展优势,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合作区管委会委托自然资源局合作区分局组织编制了《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特殊08港区产业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推进中车新能源产业项目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提升区域综合服务能力, (略) 级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三、指导思想

依托上位规划,衔接各相关规划,完善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功能,关注工业区与各功能区的联系,提出合理的布局,使交通系统、生态系统、基础设施等经济、安全、高效、长远地运行。建立高品质的、适当超前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为弹性地、发展地、高水平地吸收投资提供硬件保证。应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理想与现实相结合,近期与远期发展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

四、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1.充分利用港口码头便捷的交通和充足的原料进口渠道等优势,紧邻港口物流组团,规划产业启动区,逐步扩展延伸,形成临港产业集群,打造港口加工配套区,建设东北亚地区重要的进出口加工贸易基地。

2.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在中车新能源产业项目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动能的优势,抓住丹东港建设机遇,推动进出口加工贸易基地布局落地,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3.协同创新的强劲引擎——汇聚发展新动能, (略) 、 (略) ,临港产业园区,丹东港港产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金融服务,提升国际化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4.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规划区是丹东港临港产业发展的先导区,规划区的建设能够有效 (略) 、以港促产、以港带城、以城促港,形成港产城联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打造经济新引擎、产业新基地、 (略) ,为丹东建设成为辽宁“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奠定基础。

五、主要内容

1.规划范围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特殊 08 港区产业单元位于丹东港大东港区西南部, (略) 、西连西南航道、北至规 (略) ,南以港区*域为界( (略) 以东、东沟Ⅱ港池以南、东沟二作业区局部地块用地),规划总面积 581.98 公顷。

2.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两大功能区:商贸服务区、港口加工配套区。

◆商贸服务区主要是为港口发展提供能源动力、金融、保险、办公等综合商贸服务。

◆港口加工配套区现正在积极落实中车新能源产业项目,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吸引央地合作项目、对口合作项目落地,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

业。

3.产业发展规划

◆商贸服务产业:结合世界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趋势,立足自身发展现状,积极提升港口及产业的服务能级,重点以满足智慧港口、航运物流、加工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港航服务、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加快建设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国际贸易商务办公中心、综合运输服务中心等,合力壮大现代服务产业集群,打造东北亚重要的港航服务中心、商品交易中心。

◆进出口加工产业集群:依托自身沿边沿海的优势,把握国家推进沿边开发开放、 (略) 贸易创新发展等重大政策机遇,推进纳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试验综合 (略) ,以“凸显边贸特色、创新保税服务、对接国际产能、港产城融合发展”为建设理念,建设进出口加工基地。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集技术开发、产业孵化、产品展示、国际贸易、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东北亚地区重要的进出口加工贸易基地。

4.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 (略) : (略) 、 (略) 为框架 (略) 系统,联系港区、互 (略) 主城区、 (略) 主城区,快速疏解货物交通。

◆ (略) +支路体系: (略) 重点解决集散交通、辅助运输、划分地块、内部联系的功能,各地块可 (略) 和完成地块间的交通联系,也可以 (略) 快速 (略) ,完成与各区域及外部的交通联系。

5.市政工程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用水量预测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为 2.29 万吨/日。 (略) 政供水系统供水, (略) 自来水厂供水,设计规模为 10 万吨/日,近期水源为铁*水库,远期水源为三湾水源,规划水量满足远期园区用水需求。

◆排水工程规划: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预测规划区污水总量为 1.*吨/日。区域地形平坦,南北长度大,需设置2座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经多级提升后最终进入临港东区污水厂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规模 2.*吨/日,远期扩建至*吨/日,处理后水质要达到国家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达标后就近排海。规划期末园区污水处理率为100%。

◆供热工程规划:供热源为华能热电厂,各地块根据实际需要规划建设换热站,每座站内设置组合式换热机组,循环水泵及补水泵均采用变频调速装置,以达到最佳节能和保证采暖效果。

◆电力工程规划:根据负荷预测情况,规划建设17座开闭所根据规划区内情况。10KV开闭所可根据用户的情况和需要确定是采用独立式、附设式或是箱式。到终期建设成完善的10 (略) ,使其位置符合园区建设 (略) 规则布置,使其 (略) 规格满足负荷要求保障供电安全。配电设备尽可能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低损耗、免维护的环保型设备。

◆电信工程规划:预测本规划区电话需求量为2.*门。宽带业务按照固定业务的40%考虑,预测宽带业务需求量为 0.89 万户。规划本规划区总装机容量为*门。近期规划采用交接箱方式,中远期可考虑逐步改建 (略) 终端、 (略) 络单元方式。今后规划中可以考虑通过电信与有线电视进行合并, (略) (略) 合一, (略) 络、 (略) 络、 (略) 络 (略) 络,同时考虑近期需要,管道管孔同时考虑非话业务、电缆电视及备用等需要,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燃气工程规划:工业用地天然气耗气量在120m3/公顷·天;规划居民用气指标为2150MJ/人·年,气化率为100%;根据规划商业用地占比及当地产业情况,预测商业用气量按居民用气量的70%考虑;不可预测用气量约按总用气量的10%取。本规划内设置中低压燃气调压站(柜),将市区来的中压燃气通过中低压调压柜,将压力调至 5000Pa 后,采用低 (略) 供整个区域的居民和商业用户使用。

◆环卫工程规划:规划区域区内预测生活垃圾收集量约10吨/日,年产生量约3650吨。规划新建垃圾收集站1座以上(具体位置见环卫工程规划图),每座占地面积200-500平方米,可与其他环卫设施合并建设,采用移动压缩箱,单箱收集能力6-8吨/箱,服务半径为800--1000米。

6.综合防灾规划

◆防洪排涝:统筹区内用地竖向、地表径流、雨水管渠、水系、海洋等要素,合理划分排水分区,构建安全、有弹性、蓄排结合的排水防涝系统,保障规划区50年一遇海防标准。

◆消防规划:目前现有一座消防站位于产业园区一港池西部,已建成,未投入使用,附设消防指挥中心兼有产业园区消防任务。

7.抗震规划: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2015),大东港的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八度。 (略) 、 (略) 为本规划区的重要避难疏散通道,西疏港高速以北的防护绿地为固定避难场所,因此应保 (略) 、 (略) 疏散通道的畅通。

公示时间 2024年4月28日至2024年6月10日

意见反馈

该项目涉及的相关利害关系人应在公示期 (略) 自然资源局合作区分局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权利。如有反馈意见须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丹东新区银河大街102-1号1018室

联系电话:0415-*

特此公示

(略) 自然资源局合作区分局

2024年4月28日


附件: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特殊08港区产业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特殊08港区产业单元位于丹东港大东港区西南部, (略) 、西连西南航道、北至规 (略) ,南以港区*域为界( (略) 以东、东沟Ⅱ港池以南、东沟二作业区局部地块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581.98公顷。

二、规划背景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层级,是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系统配置资源,保障公共利益,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指导区域建设、发展、管理的依据。为深入贯彻落实《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立足丹东港天然不冻良港发展优势,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合作区管委会委托自然资源局合作区分局组织编制了《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特殊08港区产业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推进中车新能源产业项目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提升区域综合服务能力, (略) 级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三、指导思想

依托上位规划,衔接各相关规划,完善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功能,关注工业区与各功能区的联系,提出合理的布局,使交通系统、生态系统、基础设施等经济、安全、高效、长远地运行。建立高品质的、适当超前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为弹性地、发展地、高水平地吸收投资提供硬件保证。应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理想与现实相结合,近期与远期发展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

四、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1.充分利用港口码头便捷的交通和充足的原料进口渠道等优势,紧邻港口物流组团,规划产业启动区,逐步扩展延伸,形成临港产业集群,打造港口加工配套区,建设东北亚地区重要的进出口加工贸易基地。

2.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在中车新能源产业项目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动能的优势,抓住丹东港建设机遇,推动进出口加工贸易基地布局落地,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3.协同创新的强劲引擎——汇聚发展新动能, (略) 、 (略) ,临港产业园区,丹东港港产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金融服务,提升国际化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4.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规划区是丹东港临港产业发展的先导区,规划区的建设能够有效 (略) 、以港促产、以港带城、以城促港,形成港产城联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打造经济新引擎、产业新基地、 (略) ,为丹东建设成为辽宁“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奠定基础。

五、主要内容

1.规划范围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特殊 08 港区产业单元位于丹东港大东港区西南部, (略) 、西连西南航道、北至规 (略) ,南以港区*域为界( (略) 以东、东沟Ⅱ港池以南、东沟二作业区局部地块用地),规划总面积 581.98 公顷。

2.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两大功能区:商贸服务区、港口加工配套区。

◆商贸服务区主要是为港口发展提供能源动力、金融、保险、办公等综合商贸服务。

◆港口加工配套区现正在积极落实中车新能源产业项目,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吸引央地合作项目、对口合作项目落地,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

业。

3.产业发展规划

◆商贸服务产业:结合世界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趋势,立足自身发展现状,积极提升港口及产业的服务能级,重点以满足智慧港口、航运物流、加工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港航服务、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加快建设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国际贸易商务办公中心、综合运输服务中心等,合力壮大现代服务产业集群,打造东北亚重要的港航服务中心、商品交易中心。

◆进出口加工产业集群:依托自身沿边沿海的优势,把握国家推进沿边开发开放、 (略) 贸易创新发展等重大政策机遇,推进纳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试验综合 (略) ,以“凸显边贸特色、创新保税服务、对接国际产能、港产城融合发展”为建设理念,建设进出口加工基地。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集技术开发、产业孵化、产品展示、国际贸易、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东北亚地区重要的进出口加工贸易基地。

4.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 (略) : (略) 、 (略) 为框架 (略) 系统,联系港区、互 (略) 主城区、 (略) 主城区,快速疏解货物交通。

◆ (略) +支路体系: (略) 重点解决集散交通、辅助运输、划分地块、内部联系的功能,各地块可 (略) 和完成地块间的交通联系,也可以 (略) 快速 (略) ,完成与各区域及外部的交通联系。

5.市政工程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用水量预测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为 2.29 万吨/日。 (略) 政供水系统供水, (略) 自来水厂供水,设计规模为 10 万吨/日,近期水源为铁*水库,远期水源为三湾水源,规划水量满足远期园区用水需求。

◆排水工程规划: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预测规划区污水总量为 1.*吨/日。区域地形平坦,南北长度大,需设置2座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经多级提升后最终进入临港东区污水厂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规模 2.*吨/日,远期扩建至*吨/日,处理后水质要达到国家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达标后就近排海。规划期末园区污水处理率为100%。

◆供热工程规划:供热源为华能热电厂,各地块根据实际需要规划建设换热站,每座站内设置组合式换热机组,循环水泵及补水泵均采用变频调速装置,以达到最佳节能和保证采暖效果。

◆电力工程规划:根据负荷预测情况,规划建设17座开闭所根据规划区内情况。10KV开闭所可根据用户的情况和需要确定是采用独立式、附设式或是箱式。到终期建设成完善的10 (略) ,使其位置符合园区建设 (略) 规则布置,使其 (略) 规格满足负荷要求保障供电安全。配电设备尽可能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低损耗、免维护的环保型设备。

◆电信工程规划:预测本规划区电话需求量为2.*门。宽带业务按照固定业务的40%考虑,预测宽带业务需求量为 0.89 万户。规划本规划区总装机容量为*门。近期规划采用交接箱方式,中远期可考虑逐步改建 (略) 终端、 (略) 络单元方式。今后规划中可以考虑通过电信与有线电视进行合并, (略) (略) 合一, (略) 络、 (略) 络、 (略) 络 (略) 络,同时考虑近期需要,管道管孔同时考虑非话业务、电缆电视及备用等需要,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燃气工程规划:工业用地天然气耗气量在120m3/公顷·天;规划居民用气指标为2150MJ/人·年,气化率为100%;根据规划商业用地占比及当地产业情况,预测商业用气量按居民用气量的70%考虑;不可预测用气量约按总用气量的10%取。本规划内设置中低压燃气调压站(柜),将市区来的中压燃气通过中低压调压柜,将压力调至 5000Pa 后,采用低 (略) 供整个区域的居民和商业用户使用。

◆环卫工程规划:规划区域区内预测生活垃圾收集量约10吨/日,年产生量约3650吨。规划新建垃圾收集站1座以上(具体位置见环卫工程规划图),每座占地面积200-500平方米,可与其他环卫设施合并建设,采用移动压缩箱,单箱收集能力6-8吨/箱,服务半径为800--1000米。

6.综合防灾规划

◆防洪排涝:统筹区内用地竖向、地表径流、雨水管渠、水系、海洋等要素,合理划分排水分区,构建安全、有弹性、蓄排结合的排水防涝系统,保障规划区50年一遇海防标准。

◆消防规划:目前现有一座消防站位于产业园区一港池西部,已建成,未投入使用,附设消防指挥中心兼有产业园区消防任务。

7.抗震规划: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2015),大东港的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八度。 (略) 、 (略) 为本规划区的重要避难疏散通道,西疏港高速以北的防护绿地为固定避难场所,因此应保 (略) 、 (略) 疏散通道的畅通。

公示时间 2024年4月28日至2024年6月10日

意见反馈

该项目涉及的相关利害关系人应在公示期 (略) 自然资源局合作区分局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权利。如有反馈意见须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丹东新区银河大街102-1号1018室

联系电话:0415-*

特此公示

(略) 自然资源局合作区分局

2024年4月28日


附件: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特殊08港区产业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