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公示
古田县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公示
为贯彻实施《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闽农质监〔2023〕4号)监督抽查、监督检查和执法检查等开展情况,结合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通过评定农产品安全风险等级,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分级动态出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名单公示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对农产品区域、生产主体、品种(种植业、养殖业)实施不同方式的监督管理,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任,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合规种植、养殖,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风险等级分类
(一)A级评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不存在B、C级所述情形,能够自觉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评为A级企业。
(二)B级评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年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评为B级企业:
1.县级及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出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的;
2.县级及以上有关部门通报检出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追溯到本地生产经营主体的;
3.未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的;
4.发现存在超量、超范围用药情况的。
5.其他应列入的情形。
(三)C级评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年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评为C级企业:
1.县级及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出违禁物质,或农药、兽药残留超标3次及以上的;
2.县级及以上有关部门通报检出违禁物质,或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追溯到本地生产经营主体3次及以上的;
3.县级及以上农业农村部门监督检查、暗查暗访、飞行检查中,发现违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或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
4.发现冒用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或未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2次及以上的;
5.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督检查、飞行检查或监督抽检的;
6.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事故分级中“(Ⅲ级)较大”以上责任的;
7.违法违规生产农产品,造成农产品安全事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8.因生产、经营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被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2次及以上的;
9.被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查出其他质量安全问题,情节严重的。
10.其他应列入的情形。
三、风险等级划定
A级:586个生产经营主体;
B、C级:111个生产经营主体。
四、风险等级管理
A级:对评定为A级的生产经营主体,要根据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案和监督抽检方案定期开展监管和监测。
B、C级:对评定为B、C级的生产经营主体,县、乡(镇)要加强日常监管力度,提高监督抽查比例。
五、风险等级调整
根据风险等级管理结果,县农业农村局每半年或一年对辖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风险等级动态调整。B级、C级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按规定进可调整为A级;A级或B级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出现第二款所列情况,需要降为B级或C级。
六、有关要求
(一)提高风险分级意识。充分认识风险分级管理在落实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将风查相结合、与“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相结合,加快推进风险分级动态管理。
(二)强化风险等级公示。公示风险等级信息为有效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县农业农村局将按要求每半年 (略) 站上公布风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合规种植、养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附件:古田县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等级分级名录
古田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28日????
为贯彻实施《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闽农质监〔2023〕4号)监督抽查、监督检查和执法检查等开展情况,结合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通过评定农产品安全风险等级,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分级动态出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名单公示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对农产品区域、生产主体、品种(种植业、养殖业)实施不同方式的监督管理,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任,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合规种植、养殖,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风险等级分类
(一)A级评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不存在B、C级所述情形,能够自觉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评为A级企业。
(二)B级评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年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评为B级企业:
1.县级及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出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的;
2.县级及以上有关部门通报检出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追溯到本地生产经营主体的;
3.未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的;
4.发现存在超量、超范围用药情况的。
5.其他应列入的情形。
(三)C级评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年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评为C级企业:
1.县级及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出违禁物质,或农药、兽药残留超标3次及以上的;
2.县级及以上有关部门通报检出违禁物质,或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追溯到本地生产经营主体3次及以上的;
3.县级及以上农业农村部门监督检查、暗查暗访、飞行检查中,发现违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或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
4.发现冒用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或未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2次及以上的;
5.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督检查、飞行检查或监督抽检的;
6.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事故分级中“(Ⅲ级)较大”以上责任的;
7.违法违规生产农产品,造成农产品安全事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8.因生产、经营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被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2次及以上的;
9.被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查出其他质量安全问题,情节严重的。
10.其他应列入的情形。
三、风险等级划定
A级:586个生产经营主体;
B、C级:111个生产经营主体。
四、风险等级管理
A级:对评定为A级的生产经营主体,要根据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案和监督抽检方案定期开展监管和监测。
B、C级:对评定为B、C级的生产经营主体,县、乡(镇)要加强日常监管力度,提高监督抽查比例。
五、风险等级调整
根据风险等级管理结果,县农业农村局每半年或一年对辖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风险等级动态调整。B级、C级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按规定进可调整为A级;A级或B级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出现第二款所列情况,需要降为B级或C级。
六、有关要求
(一)提高风险分级意识。充分认识风险分级管理在落实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将风查相结合、与“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相结合,加快推进风险分级动态管理。
(二)强化风险等级公示。公示风险等级信息为有效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县农业农村局将按要求每半年 (略) 站上公布风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合规种植、养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附件:古田县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等级分级名录
古田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28日????
为贯彻实施《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闽农质监〔2023〕4号)监督抽查、监督检查和执法检查等开展情况,结合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通过评定农产品安全风险等级,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分级动态出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名单公示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对农产品区域、生产主体、品种(种植业、养殖业)实施不同方式的监督管理,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任,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合规种植、养殖,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风险等级分类
(一)A级评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不存在B、C级所述情形,能够自觉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评为A级企业。
(二)B级评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年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评为B级企业:
1.县级及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出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的;
2.县级及以上有关部门通报检出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追溯到本地生产经营主体的;
3.未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的;
4.发现存在超量、超范围用药情况的。
5.其他应列入的情形。
(三)C级评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年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评为C级企业:
1.县级及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出违禁物质,或农药、兽药残留超标3次及以上的;
2.县级及以上有关部门通报检出违禁物质,或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追溯到本地生产经营主体3次及以上的;
3.县级及以上农业农村部门监督检查、暗查暗访、飞行检查中,发现违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或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
4.发现冒用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或未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2次及以上的;
5.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督检查、飞行检查或监督抽检的;
6.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事故分级中“(Ⅲ级)较大”以上责任的;
7.违法违规生产农产品,造成农产品安全事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8.因生产、经营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被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2次及以上的;
9.被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查出其他质量安全问题,情节严重的。
10.其他应列入的情形。
三、风险等级划定
A级:586个生产经营主体;
B、C级:111个生产经营主体。
四、风险等级管理
A级:对评定为A级的生产经营主体,要根据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案和监督抽检方案定期开展监管和监测。
B、C级:对评定为B、C级的生产经营主体,县、乡(镇)要加强日常监管力度,提高监督抽查比例。
五、风险等级调整
根据风险等级管理结果,县农业农村局每半年或一年对辖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风险等级动态调整。B级、C级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按规定进可调整为A级;A级或B级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出现第二款所列情况,需要降为B级或C级。
六、有关要求
(一)提高风险分级意识。充分认识风险分级管理在落实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将风查相结合、与“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相结合,加快推进风险分级动态管理。
(二)强化风险等级公示。公示风险等级信息为有效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县农业农村局将按要求每半年 (略) 站上公布风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合规种植、养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附件:古田县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等级分级名录
古田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28日????
为贯彻实施《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闽农质监〔2023〕4号)监督抽查、监督检查和执法检查等开展情况,结合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通过评定农产品安全风险等级,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分级动态出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名单公示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对农产品区域、生产主体、品种(种植业、养殖业)实施不同方式的监督管理,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任,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合规种植、养殖,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风险等级分类
(一)A级评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不存在B、C级所述情形,能够自觉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评为A级企业。
(二)B级评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年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评为B级企业:
1.县级及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出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的;
2.县级及以上有关部门通报检出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追溯到本地生产经营主体的;
3.未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的;
4.发现存在超量、超范围用药情况的。
5.其他应列入的情形。
(三)C级评级标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年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评为C级企业:
1.县级及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出违禁物质,或农药、兽药残留超标3次及以上的;
2.县级及以上有关部门通报检出违禁物质,或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追溯到本地生产经营主体3次及以上的;
3.县级及以上农业农村部门监督检查、暗查暗访、飞行检查中,发现违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或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
4.发现冒用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或未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2次及以上的;
5.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督检查、飞行检查或监督抽检的;
6.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事故分级中“(Ⅲ级)较大”以上责任的;
7.违法违规生产农产品,造成农产品安全事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8.因生产、经营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被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2次及以上的;
9.被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查出其他质量安全问题,情节严重的。
10.其他应列入的情形。
三、风险等级划定
A级:586个生产经营主体;
B、C级:111个生产经营主体。
四、风险等级管理
A级:对评定为A级的生产经营主体,要根据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案和监督抽检方案定期开展监管和监测。
B、C级:对评定为B、C级的生产经营主体,县、乡(镇)要加强日常监管力度,提高监督抽查比例。
五、风险等级调整
根据风险等级管理结果,县农业农村局每半年或一年对辖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风险等级动态调整。B级、C级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按规定进可调整为A级;A级或B级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出现第二款所列情况,需要降为B级或C级。
六、有关要求
(一)提高风险分级意识。充分认识风险分级管理在落实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将风查相结合、与“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相结合,加快推进风险分级动态管理。
(二)强化风险等级公示。公示风险等级信息为有效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县农业农村局将按要求每半年 (略) 站上公布风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合规种植、养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附件:古田县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等级分级名录
古田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28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