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重新报批拟审批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重新报批拟审批公示


根据入河排污口审批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重新报批),现将拟审批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5月6日-2024年5月10日(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电话:0743-*(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股)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入河排污口设置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入河排污口名称

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

建设地点

(略) 乾州街道吉庄村厂区东侧万溶江

建设单位名称

中节能国祯环保(湘西) (略)

论证单位名称

长沙 (略)

入河排污口设置基本情况

1.排污口地点: (略) 乾州街道吉庄村;

2.排污口位置:东经109°44′55.*″,北纬28°15′47.*″;

3.排污口类型:本工程收集的为综合污水,排污口建设情况分类为新建排污口;

4.排污口分类:混合污水入河排污口;

5.排放方式:连续排放;

6.入河方式:排污口采用八字口的形式;

7.规模:*m3/d;

8.污水排放标准: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一级A及表3标准限值要求通过10m的D830×10管道,重力排入厂区东侧的万溶江。


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水环境保护措施

一、主要影响分析

1.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质影响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预测,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尾水正常排放时,污水尾水COD、*、TP、Cu混合区浓度极值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非正常排放时,枯水期污水尾水与万溶江混合时,COD、*、TP混合区浓度极值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本项目预测考虑到台儿冲垃圾填埋场排污口及本项目排污口叠加影响,在对下游7000m范围的预测范围中结果显示,枯水期非正常排放的情况下,COD、*、TP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其他情况均能达到要求,因此,项目正常排污不会影响到下游7000m处张排汇合口万溶江段(国控)和临近水功能区(武水吉首开发利用区,Ⅲ类)的水质。

综上,水质枯水期污水处理厂正常工况下排放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枯水期污水处理厂非正常工况下排放COD、*、TP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要杜绝项目非事故排放。

2.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域纳污能力影响

论证报告》预测,根据《水域能纳污能力计算规范》(GB/T*-2010)中相关规定,计算河流水域纳污能力为COD:479.91t/a、氨氮:42.94t/a、总磷:6.22t/a、Cu:46.68t/a。

本工程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一级A及表3标准限值要求排入厂区东侧的万溶江。故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cr:365t/a,氨氮:36.5t/a,总磷:3.65 t/a、Cu:0.548t/a。

本项目排放总量小于水域纳污总量,本项目排放总量在河流水域纳污能力接纳范围内,项目排放总量合理。

3.对水生态的影响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可知,本项目采用格栅→粗格栅、事故调节池及污水提升泵站→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絮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A/A/O生物反应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接触消毒池的污水处理技术,工艺参数水力停留时间大于12h,因此,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流程后,出水水温与纳污水体水温相差无几,因此本项目排水对万溶江水温基本无影响。

污水处理工程正常运行时,整个河段水质类别将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项目的建设对改善万溶江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工程实施后,对万溶江整体水质影响不大,不会对鱼类产卵和培育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4.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可知,排污口河段不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需要保护的地热水、矿泉等区域,排污口附近有没有地下水出露点,其对区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影响较小。

5.对第三者影响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万溶江主要功能为工业用水,无取水口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不涉及到饮用水源保护区,排出的尾水需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一级A及表3标准限值,不会影响周围水环境质量。

因此,本项目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不影响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6.污水处理措施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可知,有机废水:采用格栅→粗格栅、事故调节池及污水提升泵站→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絮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A/A/O生物反应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接触消毒池污水处理技术,污水经处理后达标后排至万溶江。

重金属废水:综合废水处理工艺为:格栅→(事故)调节→一级反应沉淀→电化学(本次项目预留用地)→二级反应沉淀→生化→二沉→巴氏计量,达 (略) (略) 后进入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根据污水处理厂提供的设计资料可知,污水设计的进水浓度,污水经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尾水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一级A及表3标准限值要求。

7.事故及应急措施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可知,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采取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建立事故性排放的报告制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事故及应急措施可行。

二、保护措施

1.工程措施:

根据《论证报告》可知,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拟选用的各类机械、设备、设施尽可能采用先进、优质产品,并具有较高的自控水平,实现故障设备自动报警;对所有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工程结构充分考虑抗震问题,以六度以上抗震强度进行设计、建设;电力供应系统采用双备份;对各种污水处理设施建构筑物进行防渗处理,阻隔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体中,做到废水不下渗。厂内污泥临时堆放场地,地面采取硬化、防渗处理。

2.管理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论证报告》可知,对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转情况要及时监测,确保处理装置正常高效运转,对进水和出水水质要定期监测,根据不同的水质水量及时调整处理单元的运转参数,保障设施的正常和高效运行,以保证最佳的处理效率。

加强对各类机械设备及排水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同时将配备必要的备用设备,当设备出现运转故障时及时更换,以减少事故的隐患。

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从设计、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可行的事故防范对策和措施,建立事故应急反应系统。

(2)监督管理措施

①宣传、组织、贯彻国家有关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和条例,搞好项目运行期间环境保护工作,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建立的各种环境管理制度。

②在取得了环评批复建设投产后,加快自主:“三同时”验收:设置单位领导并组织工程运行期(包括非正常运行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建立档案。

③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加强水法规定的宣贯,提高企业全员水资源保护的意识,保证工程建成后,环境保护工作能按设计方案运行。

④对项目涉及水域要进行水质监测,并协助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⑤在废水处置抽排装置设施出现故障时,应立即检修,严格禁止未经处理废水排放。

⑥建立水质保护管理措施,并不断充实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水质保护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保障各项水质保护规章制度有效实施。

⑦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素质,推广利用先进技术和经验。

⑧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水功能区的水环境状况,依照相关法律由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达到水功能区管理目标。

⑨对排污口按照“一口一册”要求建立统一档案,实现相关部门对入河排污口数据信息共享。

(3)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目的是为了在发生风险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效能,有序地实施教授,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降低事放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根据入河排污口审批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重新报批),现将拟审批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5月6日-2024年5月10日(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电话:0743-*(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股)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入河排污口设置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入河排污口名称

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

建设地点

(略) 乾州街道吉庄村厂区东侧万溶江

建设单位名称

中节能国祯环保(湘西) (略)

论证单位名称

长沙 (略)

入河排污口设置基本情况

1.排污口地点: (略) 乾州街道吉庄村;

2.排污口位置:东经109°44′55.*″,北纬28°15′47.*″;

3.排污口类型:本工程收集的为综合污水,排污口建设情况分类为新建排污口;

4.排污口分类:混合污水入河排污口;

5.排放方式:连续排放;

6.入河方式:排污口采用八字口的形式;

7.规模:*m3/d;

8.污水排放标准: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一级A及表3标准限值要求通过10m的D830×10管道,重力排入厂区东侧的万溶江。


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水环境保护措施

一、主要影响分析

1.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质影响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预测,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尾水正常排放时,污水尾水COD、*、TP、Cu混合区浓度极值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非正常排放时,枯水期污水尾水与万溶江混合时,COD、*、TP混合区浓度极值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本项目预测考虑到台儿冲垃圾填埋场排污口及本项目排污口叠加影响,在对下游7000m范围的预测范围中结果显示,枯水期非正常排放的情况下,COD、*、TP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其他情况均能达到要求,因此,项目正常排污不会影响到下游7000m处张排汇合口万溶江段(国控)和临近水功能区(武水吉首开发利用区,Ⅲ类)的水质。

综上,水质枯水期污水处理厂正常工况下排放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枯水期污水处理厂非正常工况下排放COD、*、TP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要杜绝项目非事故排放。

2.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域纳污能力影响

论证报告》预测,根据《水域能纳污能力计算规范》(GB/T*-2010)中相关规定,计算河流水域纳污能力为COD:479.91t/a、氨氮:42.94t/a、总磷:6.22t/a、Cu:46.68t/a。

本工程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一级A及表3标准限值要求排入厂区东侧的万溶江。故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cr:365t/a,氨氮:36.5t/a,总磷:3.65 t/a、Cu:0.548t/a。

本项目排放总量小于水域纳污总量,本项目排放总量在河流水域纳污能力接纳范围内,项目排放总量合理。

3.对水生态的影响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可知,本项目采用格栅→粗格栅、事故调节池及污水提升泵站→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絮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A/A/O生物反应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接触消毒池的污水处理技术,工艺参数水力停留时间大于12h,因此,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流程后,出水水温与纳污水体水温相差无几,因此本项目排水对万溶江水温基本无影响。

污水处理工程正常运行时,整个河段水质类别将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项目的建设对改善万溶江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工程实施后,对万溶江整体水质影响不大,不会对鱼类产卵和培育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4.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可知,排污口河段不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需要保护的地热水、矿泉等区域,排污口附近有没有地下水出露点,其对区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影响较小。

5.对第三者影响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万溶江主要功能为工业用水,无取水口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不涉及到饮用水源保护区,排出的尾水需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一级A及表3标准限值,不会影响周围水环境质量。

因此,本项目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不影响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6.污水处理措施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可知,有机废水:采用格栅→粗格栅、事故调节池及污水提升泵站→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絮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A/A/O生物反应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接触消毒池污水处理技术,污水经处理后达标后排至万溶江。

重金属废水:综合废水处理工艺为:格栅→(事故)调节→一级反应沉淀→电化学(本次项目预留用地)→二级反应沉淀→生化→二沉→巴氏计量,达 (略) (略) 后进入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根据污水处理厂提供的设计资料可知,污水设计的进水浓度,污水经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尾水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一级A及表3标准限值要求。

7.事故及应急措施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可知,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采取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建立事故性排放的报告制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事故及应急措施可行。

二、保护措施

1.工程措施:

根据《论证报告》可知,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拟选用的各类机械、设备、设施尽可能采用先进、优质产品,并具有较高的自控水平,实现故障设备自动报警;对所有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工程结构充分考虑抗震问题,以六度以上抗震强度进行设计、建设;电力供应系统采用双备份;对各种污水处理设施建构筑物进行防渗处理,阻隔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体中,做到废水不下渗。厂内污泥临时堆放场地,地面采取硬化、防渗处理。

2.管理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论证报告》可知,对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转情况要及时监测,确保处理装置正常高效运转,对进水和出水水质要定期监测,根据不同的水质水量及时调整处理单元的运转参数,保障设施的正常和高效运行,以保证最佳的处理效率。

加强对各类机械设备及排水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同时将配备必要的备用设备,当设备出现运转故障时及时更换,以减少事故的隐患。

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从设计、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可行的事故防范对策和措施,建立事故应急反应系统。

(2)监督管理措施

①宣传、组织、贯彻国家有关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和条例,搞好项目运行期间环境保护工作,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建立的各种环境管理制度。

②在取得了环评批复建设投产后,加快自主:“三同时”验收:设置单位领导并组织工程运行期(包括非正常运行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建立档案。

③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加强水法规定的宣贯,提高企业全员水资源保护的意识,保证工程建成后,环境保护工作能按设计方案运行。

④对项目涉及水域要进行水质监测,并协助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⑤在废水处置抽排装置设施出现故障时,应立即检修,严格禁止未经处理废水排放。

⑥建立水质保护管理措施,并不断充实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水质保护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保障各项水质保护规章制度有效实施。

⑦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素质,推广利用先进技术和经验。

⑧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水功能区的水环境状况,依照相关法律由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达到水功能区管理目标。

⑨对排污口按照“一口一册”要求建立统一档案,实现相关部门对入河排污口数据信息共享。

(3)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目的是为了在发生风险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效能,有序地实施教授,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降低事放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