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目 录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环境

(三)指导思想

(四)基本原则

(五)战略重点

(六)主要目标

二、聚焦转型突破,打造绿色高效产业集群

(一)壮大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打造两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

(三)培育两个二十亿级产业集群

(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构筑沿边开放合作新高地

(一)构建沿边开放新格局

(二)打造沿边开放大通道

(三)完善多元化合作体系

(四)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载体

(五)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六)融入“一主、六双”联动发展大局

四、聚焦生态安全,筑牢绿色生态本底

(一)加强森林江河湿地保护修复

(二)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三)推动城乡环境质量优化提升

(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五)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五、聚焦营商环境,强化创新深化改革

(一)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

(三)推进改善营商环境

(四)加大沿边开发开放改革力度

六、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加速农业产业转型

(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三)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四)打造和谐善治乡村

(五)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七、聚焦补齐短板,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一) (略) 空间格局

(二)提升 (略) 络运输能力

(三) (略) 建设

(四) (略) 政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五) (略) 功能品质

八、聚焦民生福祉,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二)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五)推进文化强县建设

九、聚焦安全底板,巩固平安稳定社会大局

(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二)加强社会基层治理

(三)突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五)全面提升法治长白建设

(六)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全

十、聚焦凝聚合力,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三)持续深入推进思想解放

(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长白县加快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本纲要依据《中共长白县委关于制定长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五”和市委“3331”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加快“美丽、富庶、文明、和谐、平安、幸福”六个长白建设,努力在困境中奋进,在挑战中发展,在开拓中提升,经过五年的共同努力,县域发展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民族团结奋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创造了“长白速度”,凝聚了“长白精神”,展示了长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略) 和定位更加清晰,基础全面夯实,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9亿元,在全国120个自治县中人均GDP排名实现争先进位。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一批对长白发展有较强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快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健康持续的良好态势。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实施“五四五N”工作法,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成为吉林省首批、 (略) 首个“脱贫摘帽”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协同推进。五年累计实施扶贫项目500个,投入各类资金16.7亿元,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由2016年*提高至2020年*,连续三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好”的档次。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长松岭隧道建成通车,冷沟子隧道开工建设,新建客运站项目主体完工, (略) 硬化率达到100%, (略) 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机场建设进入选址阶段。县城供水工程竣工通水,备用水源开工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实 (略) 升级改造,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大幅提升。

城乡面貌得到历史性改观。以实现城镇景区化建设为目标,投入20余亿元, (略) (略) 改造、鸭绿江风光带和体育 (略) 建设“十大民生工程”,通过“全国文明县城”和“ (略) ”复检,县城获批“3A”级景区,城市形象和空间品质显著提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美丽乡村”活动,改造农村危房774户、农村改厕4510户, (略) 级标兵村37个、示范村34个、达标村6个。被评为2020年“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和*元,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条件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居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巩固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文体惠民工程深入实施,长白体育场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全县77个行政村文化小广场、三级公共 (略) 络全覆盖。棚户区改造、安全饮水、厕所革命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完成二十三道沟小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确保全县36条河流水环境长治久清。扎实开展“绿盾行动”,大力开展林地清收,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城区污水处理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空气优良天数年均达到319天,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深呼吸小城”榜首。

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顺利完成县乡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建成政务服务中心,“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县级 (略) 上可办率达84.7%。深入推进双创基地“1+2+N”运行模式,深化“人才强县”战略,持续开展“百名大学生进长白”、“人才回引”工程,人才活力不断激发。“数字长白”建设初见成效,已获批“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制定了自治县史上最大力度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取得了一批改革创新成果。

开放合作实现新突破。主动融入“ (略) ”,互市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长白国家一类口岸通过验收,监管货场投入使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申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开发开放基础全面夯实。对外合作领域、合作层次不断拓展,5年累计实现进出口货运量*吨,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

团结稳定呈现新局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略) 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称号,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县”五连冠,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夺取新冠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成功举办庆祝自治县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展现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人民幸福的繁荣盛景。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开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促进长白绿色转型发展”大讨论活动、“严谨务实强作风、创新求进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思想政治、领导班子、干部队*、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开拓进取,奋勇前进,如期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六个长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开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困难问题仍然较多。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影响深远,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各地对生产要素的争夺更加激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较重,开放合作环境受限,一些涉及体制机制问题的改革还需攻坚;吸引留住人才的力度还需加大,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优、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仍需加快解决;发展机遇叠加呈现,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长白县作为东北亚经济合作的重要窗口,“ (略) ”北线战略的重要节点,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将迎来政策集中叠加、潜能充分释放、优势更加突显、发展不断加速的重要历史机遇,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期、全面绿色转型的加速期、开发开放潜能的迸发期、区域战略地位的彰显期、宜居生活品质的提档期。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更加自觉地把长白发展放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来考量,进一步提振信心、保持定力、科学施策,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推动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更大突破。

指导思想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 (略) 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三个五”、中东西“三大板块”发展战略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要求, (略) 委“3331”和“一谷一城”建设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发展战略,以沿边开发开放为契机,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城乡融合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加快推进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争做“一谷一城”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努力把长白建设成吉林省东部国际化 (略)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白奠定坚实基础。

(四)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凝聚新时代长白发展的强大共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生态优先。坚决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良好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振兴之本,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最大限度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转变发展方式,始终聚焦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以及协调性、平衡性,着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 (略) 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着力加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五)战略重点

——优化“三大组团”。从功能定位上,进一步 (略) 建设组团、绿色产业发展组团、主题景区开发组团,加快形成相生相息、相互促进,互为支撑、互为依托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打造“一带多园”。从空间布局上,着力打 (略) 经济带,大力推动民俗旅游、健康食品加工、对外经济合作、现代农业、高端旅游度假、生态农特产品种植、硅藻土工业、中药材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发展“五大产业”。从产业结构上,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壮大全域旅游、边境贸易、硅藻土加工、食药健康、现代服务“五大产业”,形成多点发力、多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实施“四区共建”。发挥开发区、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四区”各自的功能,使之形成政策集中使用、产业相对集聚的叠加效应,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开展“六城联创”。全力创建“ (略) ”、“ (略) ”、“ (略)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以创建活动引 (略) 形象、城市品质、综合竞争力整体提升。

——构建“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推动形成政府主导、 (略) 场发育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资金、人才、土地、信息、技术等全方位支撑,筑牢经济发展基础。

(六)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长白要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形势变化、 (略) 总体要求以及长白县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区位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禀赋、文化特色等优势,以“*”战略为统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发展质量更高。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大,质量平稳提高,GDP增速始终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人均GDP居全省前列。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绿色发展特色鲜明,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区域竞争更具优势,把长白打造成为推动白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改革效益更优。持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潜力,激发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聚才用才育才力度,提升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速流动、高效配置,加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迈向中高端。

——开放机制更活。对外开放和国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略) 建设成效显著,政策叠加优势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实现根本转换,开发开放、融合共享成为发展主流。口岸通关能力大幅提升,边境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通道有效打通,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我国东北东部对外开放新前沿。

——城乡环境更美。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高标准高品位开展城乡建设, (略) 扩容,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城乡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增强城乡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格局。

——人民生活更幸福。民生短板加快补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法治长白建设取得新进展,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更加巩固,边境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表1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规划表

序号

类别

指标

2025年

目标

年均增长(%)

属性

1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

-

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

预期性

2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3.4

2.5

预期性

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5

-

预期性

4

改革创新

联合验收比率(%)

100

-

约束性

5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7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

预期性

6

绿色转型

单位GDP能耗降低(%)

-

〔13.5〕

约束性

7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18〕

约束性

8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100

-

约束性

9

森林覆盖率(%)

90.14

-

约束性

10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93.15

-

约束性

11

民生

福祉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1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13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

预期性

14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8

-

约束性

展望二〇三五年,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全面增强,经济结构全面优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略) 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发挥好东部板块中的节点作用,打造吉林省沿边开放窗口和“一主六双”产业联动发展的东部战略支点。改革开放全面深化,边境民族特色不断彰显,成为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新标杆。文化强县、人才强县和健康长白战略全面实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长白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绿色底色更加鲜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成为“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民族更加团结,边境更加稳定,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形成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设成为吉林省东部国际化 (略) 。

二、聚焦转型突破,打造绿色高效产业集群

聚焦产业赋能提质,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为牵引,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打好“产业集群化、集群链条化”组合拳,建设具有长白特色的六大产业集群,推动生态资源价值和绿色产业潜能加快释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通过产业集群带动全县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壮大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重点壮大电商+边境贸易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开发区、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等政策叠加优势,长白国家一 (略) (略) 场等特殊区位优势,长白口岸国际商贸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等基础条件优势,持续深化对外经贸合作,突出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交易、国际金融服务等边境贸易产业,全面探索边境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 (略)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特色农产品、矿产品加工、轻工纺织、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打造面向东 (略) ,加快推进 (略) 建设,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本土电子商务龙头企业、 (略) 和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高电商公共服务水平,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共享系统,打造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 (略) 。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继续与融媒体中心推广“灵秀长白” (略) ,加大长白农产品“线上”推广力度,持续推进与阿里巴巴“1688商+ (略) ”、杭州如涵文化合作,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进电商镇和电商村建设进一步加快。

边境贸易产业依托长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全力 (略) 贸易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一批边 (略) 场和特色商贸中心,完善边 (略) 场展示展销、批发零售、集聚配送功能,开发小商品免税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离岸服务外包等跨境外贸业务,打造对 (略) 场和吉林省最大的边境贸易小商品集散地,建设成为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新引擎和边境经济合作的新典范。加快开通边贸结算业务,搭建 (略) ,拓宽与边境地区银行结算渠道。

2.重点壮大硅藻土+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集群

全力支持和配合硅藻土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硅藻土产业整合,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略) 场竞争力,做精做深以硅藻土为核心的矿产资源加工业,带动长白石、高岭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业发展,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提升矿产资源加工技术和基础能力水平。

硅藻土加工产业。依托全亚洲储量最大、品质最优、得天独厚的硅藻土矿产基础,以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为核心载体,进一步扩大中低品位硅藻土选矿和综合利用生产能力。加大硅藻土开发力度,重点支持长富远通、大华等企业进行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造,重点围绕助滤剂、功能填料、环保功能材料、保温节能材料、硅藻土内墙装修与装饰材料、催化剂载体以及新型复合功能材料等应用领域,推进硅藻土制品生产线建设,优化升级硅藻土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延伸硅藻土加工产业链条,打造集资源开采、加工、贸易、服务和研发于一体的硅藻土产业集群,加快推动百亿硅藻谷工程建设,培育长白知名品牌。

长白石、高岭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产业。加快推进长白石、高岭石、玄武岩、花岗岩等矿产加工项目建设,提高长白石产品档次、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以马鹿沟镇为载体,打造成为“全国长白石交易中心”。深度开发高岭石粉、玄武岩拉丝、花岗岩板材等新材料产品,壮大矿产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全产业链整体跃升。

专栏1 “十四五”时期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壮大工程

(一)电子商务提升工程。 (略) 贸易 (略) 场等项目,推进建设电商镇和电商村。

(二)边境贸易提升工程。 (略) (略) 场基础设施、 (略) 贸易港、边贸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

(三)硅藻土深加工壮大工程。 (略) 年产*吨精细二氧化硅功能填料、翔缘硅藻土硅肥和冷库、硅藻土功能生态板、二三级硅藻土水选、高端助滤剂和高端填料等项目。

(二)打造两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

1.全力打造文化+边境旅游产业集群

围绕吉林省“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 (略) 鸭绿江风情旅游带的战略部署,重点塑造异域特色、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特色冰雪等全域旅游精品,突出文旅融合,着力开展露营节、冰瀑节、民俗文化旅游节、马拉松赛等节庆活动,激活文旅新业态,实现联动春秋、带动冷暖的四季旅游格局。

边境生态游。围绕沿边区域优势,围绕长白山南坡风光、望天鹅峡谷、鸭绿江边境风光、朝鲜族民俗风情、十八道沟温泉体验、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乡村休闲等特色资源,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力争将望天鹅景区提升为集观光、休闲、度假、漂流和科考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发休闲度假、边关山水、异国文化体验、摄影采风等边境旅游产品,推进边境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边境 (略) ,构成“环山、沿江、跨国”边境旅游发展格局。

民俗文化游。深入挖掘历史民族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千年崖城文化旅游度假区、十四道沟镇娑罗古城、果园民俗村等综合开发建设,开发民俗文化旅 (略) 。打造吃美食、住民宿、享民乐的特色朝鲜族文化体验中心,举办形式多样的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展示长白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魅力。

特色乡村游。整合特色农业旅游资源,联动推进乡村旅游景点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乡情浓郁”的特色乡村。持续推动“千家万铺”特色民宿建设工程,以果园村、金华村、十五道沟村、鸡冠砬子村、孤山子村、南川村等特色节点村为重点,推进鸭绿江源第一村民宿庄园、南尖头村艺术主题农庄建设,促进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休闲康养依托生态、温泉、文化、医药等核心资源,打造望天鹅健康度假集聚区、十八道沟医养结合健康养生集聚区等一批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区。以避暑养生为主题,推进深呼吸康养度假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朝鲜族风情养老园”、“花园式养老服务社区”等生态养老服务产业园区,推进宝泉山镇河底村云海小镇、十八道沟村温泉康养溪谷及水上中心建设,打造集保健康复、强体健身、休闲康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健康养生综合体。

冰雪文化打造冬季“望天鹅冰瀑旅游节”冰雪旅游品牌,以望天鹅冰瀑景观群为核心,深入挖掘雪原、雾凇、雪村等长白冬季冰雪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冰雪赛事、冰雪观光、冰雪休闲、冰雪游乐等多系列冰雪旅游产品,积极推进宝泉山镇老保*-马家岗滑雪场、“土豆”滑雪场建设,开发极具参与体验性、观赏性、趣味性的冬季冰雪旅游产品和精 (略) ,建设成为吉林省冰雪特色旅游目的地。

红色文化整合边境红色旅游资源、历史遗迹,利用马鹿沟镇中央新兴洞特别区委遗址、大德水战绩地等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展示水平,推进红色旅游及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增加红色文化科普体验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

户外休闲运动游。充分凸显域内地形地貌优势,加快推进十二道沟镇户外运动特色营地、十四道沟镇观云顶露营地、满天星自驾营地建设。以十四道沟镇鸡冠秀峰高山草原、金华乡高山草原和十八道沟高山草原为载体,举办长白高山草原露营节,把长白打造成户外爱好者休闲运动特色旅游区。

跨境文化游。积极探索跨境旅游新模式,构建生态游、民俗游、红色游、度假游、自驾游等跨国深 (略) ,塑造“全景+跨境”旅游模式,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边境旅游、跨国旅游为一体的多元联动发展格局。建立和完善与周边国家、地方政府、旅游协会、企业等多层次的合作协调机制,共同搭建东北亚 (略) 。

2.全力打造劳务+轻工产业集群

发挥长白县对外合作的区位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深化国际产能互惠合作,开展进出口商品和资源加工,推进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集聚发展。

劳务产业。重点发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就地就近输转就业、劳务派遣外包等,建设集劳动力就业创业指导、企业招聘等功能为一体的劳务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服装裁剪、电子电工、 (略) 场就业率高的工种培训,推广“龙头企业+免费培训+定向输出+就业安置”模式。提升劳务产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建设 (略) 。

轻工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产品、家居、纺织、包装纸、塑料复合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制品等,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设计,积极参与国内外轻工产品展会、投资对接等活动,搭建实体营销、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于一 (略) ,建立轻工产业承接加工园,打造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出口集聚区,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专栏2 “十四五”时期五十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工程

(一)边境生态游壮大工程。重点建设十二道沟冰壶沟及板石岔风景区、新房子镇大湖瀑布旅游景区、塔山风景区综合旅游开发、塔山商业开发、塔山公园景区升级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长白间山峰省级湿地公园、宝泉山镇“枫行百里”旅游度假区、多彩边境风情游基地、鸭绿江骑行廊道、“水乡客栈”及摄影旅游基地、东北边境风景道等项目。

(二)民俗文化游融合工程。重点建设十四道沟镇长白山古墓文化风景区、长白县十四道沟镇娑罗古城、千年崖城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

(三)特色乡村游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马鹿沟镇南尖头村艺术主题农庄、鸭绿江源第一村民宿庄园、金华乡农创基地、“笨蛋营地”生态养殖观光基地、果园民俗村综合开发工程等项目。

(四)休闲康养游融合工程。重点建设十八道沟村温泉康养溪谷及水上中心、果园文旅康养小镇、宝泉山镇河底村云海小镇等项目。

(五)冰雪文化游提质工程。重点推进宝泉山镇老保*马家岗滑雪场、冰雪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六)红色文化游培育工程。重点建设红色旅游及国防教育基地、县城东区旅游栈道基础设施等项目。

(七)户外休闲运动游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十八道沟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十二道沟镇户外运动特色营地、十四道沟镇观云顶露营地、十四道沟镇满天星自驾营地、鸭绿江骑行廊道、鸡冠秀峰户外运动天堂等项目。

(八)跨境文化游培育工程。积极探索跨境旅游新模式,开发生态游、民俗游、红色游、度假游、自驾游等多条跨国深 (略) 。

(九)轻工产业壮大工程。抓好电子产品、家居、纺织、金属制品等产业招商,引进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培育两个二十亿级产业集群

1.着力培育人参+绿色食药产业集群

落实“一谷一城”战略,重点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板块,深度开发矿泉水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特产品、医药健康产品、绿色食品、民俗特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壮大。

人参加工业。加强对人参食品、保健品的开发力度,逐渐恢复和壮大人参产业规模,打响长白区域人参品牌。加快推进“药食同源”,加快生物转化技术研究,深度开发人参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系列医药健康产品以及人参方便食品、健康食品,重点发展肽谷生物等高端精深加工产品,推进野山参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形成以精深加工主导的新型人参加工业,全面提高人参的加工层次、产品档次,推动全县人参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集约化质量型升级。

中药材加工业。围绕北五味子、刺五加、党参、天麻等道地中药材,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保健及生物制药等。加快新药研制和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类药物。加强中药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建设成为符合GAP标准的绿色、有机中药材生产加工研发基地。

矿泉水产业。加快整合升级矿泉水生产企业,建立完善安全卫生检验检测制度,深化与农夫山泉、娃哈哈、恒大等集团的战略合作,推进十七道沟三浦洞年产*吨矿泉水开发、新房子大湖年产*吨矿泉水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矿泉水加工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迈进,全力打造百万吨级矿泉水产业基地。

绿色食品加工业。围绕山野菜、山葡萄、蓝莓、食用菌等绿色资源,加快构建差异化、优质化、精品化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打造长白山高寒山区优质马铃薯品牌,加快“蓝莓粉条”、“人参粉条”等特色食品研发研制。强化农特产品冷冻保鲜、加工技术研发,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业集聚壮大。

民俗特色食品加工业。重点开发酱菜、罐头、馅料、辣白菜等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等,利用生物工程和发酵工程改良民俗特色食品加工工艺、贮藏技术,构建具有朝鲜族特色的生态产品加工体系,打造朝鲜族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2.着力培育商贸+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发挥长白国家一类口岸优势,构建以国际大通道为轴线、沿边口岸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为依托、国内国际双向流动的区域性 (略) 络,重点发展商贸服务、大宗仓储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构筑 (略) 络体系和物流信息服务体系。

商贸服务业。加快推进商贸服务业提级升档,培育一批特色商贸小镇。加快特色街区改造提升, (略) 街餐饮一条街、民主街土特产品一条街等建设。积极发展夜经济,打造夜景、旅游演艺、特色活动、 (略) 等夜游活动载体。加快餐饮住宿特色化发展,培育一批朝鲜族餐馆和民宿酒店。大力发展“智慧零售”,开发“智慧零售”线上APP,打造“边境线上 (略) ”。

大宗仓储物流。建立以储存为主,集加工、包装、商贸、配送为特色的仓储物流体系。加快长白县综合物流服务中心及监管货场建设,推进建设大宗资源商品综合物流园区及矿产品等专业物流中心,不断扩大大宗商品物流辐射区域。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大力引 (略) ,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大宗货物和内贸集装箱物流合作联系,形成与国际标准对接、向高端化发展的大宗商品物流产业链。

农产品冷链物流围绕蔬菜、菌类、浆果、肉类等农产品,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补齐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推进建设大华保税仓库冷链物流,建设一批具有初级加工、分级包装、预冷仓储等功能的仓储保鲜设施。大力发展冷藏运输,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系统,支持发展冷链多式联运,加快建设农产品直采基地和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全过程的冷链物流体系。

跨境物流。强化东北亚国际合作,推进跨境物流综合服务区建设,建立东北东部贸易通道和物流通道,打造跨境商贸物流基地。建立对外商贸渠道,加快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和境内外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一站式”通关服务。

专栏3 “十四五”时期两个二十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一)生态绿色食品加工业提质工程。重点建设粉条加工厂、野山参精深加工、土豆快乐小镇综合开发等项目。

(二)矿泉水加工增量工程。重点建设十七道沟三浦洞年产*吨矿泉水、新房子大湖年产*吨矿泉水开发等项目。

(三)民俗特色食品加工业赋能工程。重点开发具有民俗特色的特色食品,打造朝鲜族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四)现代商贸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等项目。

(五)现代物流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大华保税仓库冷链物流、综合物流服务中心等项目。

(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林业、参业、水电业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林业转型上突出转换发展方向,提升森林品质,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发挥生态功能,在保持生态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深化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健康有序发展林下种养殖业,探索发展碳汇交易,抓住“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等机遇,重点发展森林研学、森林康养、森林观光等旅游新业态。参业转型上突出转移发展阵地,推动技术革新,推广和扩大非林地种参,保持人参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加强对人参食品、保健品的开发力度,逐渐恢复和壮大人参产业规模,打响长白区域人参品牌。水电业转型上突出转变发展理念,持续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规范发展水电业,利用长白光照充足、风力较强等优势,大力发展光伏、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换代。

、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构筑沿边开放合作新高地

充分发挥“四区”叠加优势,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用好国 (略) 场、两种资源,构建内外互动、设施互连、要素汇集、市场融通,具有较强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开发开放新高地。

(一)构建沿边开放新格局

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利用对外开放的良好基础与便利条件,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放大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省级经济 (略) 贸易区优势互补、政策集聚的叠加效应,进一步优化口岸和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沿岸资源和产业要素集聚。创新体制机制,围绕与周边国家地区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进行全方面制度创新,推进人文交流互通、国防安全互信、贸易往来共赢,逐步形成“沟通内外、辐射周边、连接腹地、通边达海”的沿边开放新格局。

(二)打造沿边开放大通道

充分发挥长白作为吉林省东部沿边开放的南北节点和区域中心的特殊地理优势,把长白建设成吉林省重要对外开放出口。立足“鸭绿江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积极融入“长白通(丹)大通道”,主动对接长吉图区域,加快抚松至长 (略) 建设和国道G331丹东线升级改造,构建连接白山、长春、 (略) 区 (略) 络。充分发挥国家一类口岸的窗口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长白口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八道沟、十三道沟口岸建设,在域内形成多点布局、相互补充的“大通关”网络体系。加快建设“智慧口岸”,营造互联互通、顺畅便捷、高效安全的口岸通关环境。加快高速、铁路和机场建设,加大运输承载能力,构建多元化的对外开放通道。

(三)完善多元化合作体系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激活内生动力,释放沿边开放前沿优势,推动多方合作迈向新台阶。扩大开放性国际合作,加快与东北亚经贸技术合作,推进对外贸易与产业投资有机结合。持续开展区域联动共建合作,着力构建与周边县(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等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地区间合作共赢发展。进一步深化 (略) 全方位对口合作,推动长白 (略) 场、长白资源与湖州资本、长白转型与湖州创造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等国家战略, (略) 所、研究机构对接,加强资金和技术合作。

(四)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载体

探索打造多元化边境 (略) ,推进沿边地区开放型经济互利共赢。将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增强产业的聚合度和开发开放的丰富度,不断突显区域集聚效应,逐步形成以经济带为核心的产业隆起带。

(五)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全面促进贸易转型升级,优化贸易结构,丰富贸易品种,实现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协调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促进。改进贸易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贸易新优势。面向国 (略) 场,推进内贸外贸相结合,对外立足开拓 (略) 场,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对内加快形成区域商品交易和集散中心。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创新试点建设, (略) 贸易结算中心,简化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六)融入“一主、六双”联动发展大局

加快融入“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建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展“中药谷”生态综合开发,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充分利用长白山区域野生中草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药健康产业。全面融入“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坚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握国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活动契机,深度发展冰雪旅游,逐步完善旅游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融合联动发展,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七)打造“一谷一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 (略) 委“一谷一城”决策部署,打好绿色有机、资源加工、开发开放、全域旅游、营商环境、数字信息“六张牌”,发展壮大“五大产业”,尽快形成“六大产业集群”。激活“一谷一城”发展活力,通过改革和开放,加快推进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集聚。补齐“一谷一城”设施短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 (略) 络、新能源等新基建“761”工程。提升产业园区配套设施水平,合理规划布局园区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等基本配套设施,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需求,提高产业集聚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产业发展载体,进一步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

专栏4 “十四五”时期扩大开放合作重大工程

(一)开放通道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口岸大桥、八道沟口岸大桥、十三道沟口岸大桥、八道沟口岸基础设施、十三道沟口岸基础设施、国道G331鸡冠崖子至冷沟子段、抚松至长 (略) 、松江河 (略) 、长白县运输机场等项目。

(二)完善多元化合作体系工程。定期开展域外经贸交流活动, (略) 所、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推广复制湖州等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

(三)高能级开放合作载体建设工程。 (略) (略) 场基础设施、互市 (略) 场配套物流基地、长白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边贸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国际产能互惠合作区、长白开发开放试验区基础设施等项目。

(四)精准招商增效工程。开展“政策说明会”、“恳谈会”等多种形式招商推介,积极参加各类高端展会、领袖峰会、专家论坛以及博览会等,促进招商模式向专业化、高端化转变。

(五)园区配套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供热管线工程、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经济合作创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边合区创业产业园区建设等项目。

四、聚焦生态安全,筑牢绿色生态本底

全面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生态保护系统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治理精细化,着力做好林、山、水、土、大气、人居环境等七篇文章,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巩固根基屏障功能,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加强森林江河湿地保护修复

实施森林、江河、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战略和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大力推进森林生态培育,全面落实国家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促进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增长,打造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江河流域生态保护,大力实施流域治理、水质提升工程,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注重长白湿地保护与修复,强化区域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与恢复,加大力度整治历史遗留矿山。完善长白山生物种资源保护体系,深入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强化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切实维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安全。

(二)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健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化、低碳化发展。鼓励发展“静脉产业”,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及利用水平和能力。全面实施节水行动,支持硅藻土、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实行节水烘干工艺改造,加 (略) 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进一步推进秸杆五化利用,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严控国土开发强度,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完善国有建设用地 (略) 场。强化重点领域节能,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扩大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公共建筑、交通、工 (略) 集中供热领域方面的应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珍惜粮食,抵制浪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形成文明朴素的生活风尚。

(三)推动城乡环境质量优化提升

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强化环境监测执法,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大力实施城镇空气质量监管,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深化鸭绿江等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实施控源截污,建立江河常态化保洁机制。大力推进城镇饮用水水质处理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保障饮水安全。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与风险管控,继续推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深入开展黑土地修复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肥及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推动实施硅藻土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化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探索推进森林碳汇交易。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五)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能力建设、数字化建设以及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增强森林安全应急响应能力,全力提升森林防火能力,推进建立林业、地方、森林消防等联防联动机制。完善生态环境 (略) 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健全生态环境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加快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略) 络建设,提高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专栏5 “十四五”时期生态保护修复与环境整治工程

(一)森林保护与修复工程。重点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工程、长白西河套生态恢复、山楂海棠、朝鲜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等项目。

(二)水生态环境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山中小河流八道沟河新房子镇段与十九道沟河马鹿沟河治理工程、二十三道沟水源地配套设施及旅游设施综合开发工程、西沟水源地配套设施及旅游设施综合开发工程等项目。

(三)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重点建设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项目。

(四)环境质量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县2021整村品质提升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

(五)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鸭绿江流域森林火灾高危区综合治理、撩荒地林场森 (略) 、国有林场森 (略) 、山洪沟治理等项目。

五、聚焦营商环境,强化创新深化改革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 (略) 场化程度为导向,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略) ,突出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发展内生动力整体提升。

(一)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聚焦重点领域创新驱动,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加快提升创新创业发展能力。构建创新发展载体,依托“灵秀长白” (略) 、“长 (略) +中小企 (略) ”等创新载体,搭建 (略) ,推进长白县创 (略) 建设,打造产业孵化园区,建立综合服务大厦和“双创”基地,全面提升企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围绕重点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创新主体。围绕新技术、配套产品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创新引才聚才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和吸引政策,坚持“引、育、留”三力共振。深化各项人才引进工程,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候鸟型”人才适用机制和柔性流动机制。

(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

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采取更加宽松、开放的措施,完善营造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 (略) 场环境,力争“十四五”期间民营经济占比逐年提升。优化政府、银行、 (略) ,完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提高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营造便利高效的发展环境,持续开展企业包保帮扶行动,建立健全关心爱护助推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园双创主阵地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入驻园区,降低成本、减轻负担,推动企业快速达产达效、发展壮大。

(三)推进改善营商环境

坚持以企业期待和需求为导向,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从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着手, (略) 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营造 (略) 场环境,建设 (略) ,促进政府与金融机构、市场主体信息高效精准对接。建立负面清单模 (略) 场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形成公平 (略) 场环境。构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责任制,发挥项目秘书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落实、达产达效。打造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建立公平竞争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和举报绿色通道。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加大沿边开发开放改革力度

加快推进沿边开发开放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设“境内关外、境外关内”的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激活边境贸易发展,推动贸易便利化,促进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加快通关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口岸关检合作一次查验、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三个一”改革,缩短查验等候时间。加快跨境劳务合作改革,在劳务输入、境外高级人才入境与居留等方面探索建立交流合作新机制, (略) 场体系,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劳动力支撑。 (略) 贸易区试点建设,聚焦增强服务辐射功能,建立健全跨区域园区共建、共管、共享的机制和模式,推行互贸区、国门景区、综保区“三区联动”,形成口岸贸易旅游生态圈,打造沿边开发开放的成功典范。

专栏6 “十四五”时期深化改革创新工程

(一) (略) 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创 (略) 、智慧农业等项目。

(二)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工程。重点建设边合区创业产业园区二期工程、长白国际创业大厦等项目。

(三)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工程。重点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跃升工程,持续开展企业包保帮扶行动,建立健全关心爱护助推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营商服务环境改善工程。重点建设“数字长白” (略) ,实现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只跑一次”行政 (略) 上办理率达到90%,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的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

(五)沿边开发开放改革工程。重点 (略) 贸易港、长白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等项目。实施口岸关检合作一次查验、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三个一”改革,建设统 (略) (略) 。

六、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做好融合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生活环境,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加速农业产业转型

以“一谷一城”建设为统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种养殖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推动农特加工产业向精深化、高端化发展,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多业态发展,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构建生态效益型农业体系。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申请注册和推广使用长白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争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推动种养殖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林特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下资源优势,重点围绕人参、林蛙、坚果等,建设特色突出、效益显著的林下特色种养殖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宝泉山镇、新房子镇林蛙深加工基地、科研基地建设。以十四道沟镇、宝泉山镇、马鹿沟镇和新房子镇为核心,发展以大榛子、松籽为核心的坚果种植业。实施优质山野菜商品化工程,建设长白山山野菜规模化生产基地。加快特色园艺产业发展。围绕食药用菌、棚膜果蔬、中药材等产业,重点建设以十二道沟镇、马鹿沟镇为核心的食药用菌特色农业示范区,推进长白镇和金华乡棚膜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打造长白县蔬菜供给基地和长白县“菜篮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重点围绕天麻、沙参、桔梗、北五味子、虎眼万年青、蒲公英等,加快建设宝泉山镇北五味子综合示范基地、马鹿沟沙参综合种植示范基地等。重点围绕蓝莓、蓝靛果、不老莓、葡萄等种植业,积极发展浆果产业,形成“吉林蓝莓长白寻,长白蓝莓吉林兴”的产业格局。加快生态养殖业发展。重点围绕精品蜂、黄牛、冷水鱼、梅花鹿、獭兔、林下鸡、林下猪等特色养殖业,形成“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养殖模式。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种养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产业体系,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依托长白县(金华乡)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杉 (略) 、圣 (略) 等,全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观光、特色餐饮、民俗演艺、休闲农庄、采摘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业态乡村旅游,推进草莓农庄、生态农林小镇、果蔬观光采摘园、农旅体验基地等建设,打造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和乡村民宿集聚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建设,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营销体系。

(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实施“整村品质提升工程”,完善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 (略) 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公共服务更加便利,逐步实现农村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均等化。

完善交通物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高质量推进“ (略) ”建设,深 (略) 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农村基础物流设施,鼓励商贸、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扩大在农村地 (略) 络布局,重点建设八道沟镇物流园区,打造长白县西部主要的物流仓储中心。引导客运、物流在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和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客运服务中心,鼓励旅游区汽车租赁等便捷式交通工具开发。

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探索建管一体化模式,优先在“两区”范围内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完善农田灌排等设施,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供水条件。

加强 (略) 络建设。积极推进通信、广播电视、 (略) “三网合一” (略) 建设,完善 (略) 络设施,构筑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的信息化新乡村。改造升级乡村 (略) ,加快推进乡村通信铁塔基础设施建设。 (略) 络提速降费行动,积极 (略) 建设,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

推进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短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

(三)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种植花草树木,做到“村村有绿化、户户有花香”。引导群众转变不良生活。集中清理废弃农膜等各类废弃物,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重点实施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清淤疏浚,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加大乡村绿化美化,深入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在闲置土地、房前屋后、道路沿线、公共场所等进行全面绿化,建设绿色特色村庄。开展“ (略) 、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整洁优美新家园。

建立健全整治长效机制。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行管护,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城乡垃圾污水处理体系。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 (略) 、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突出抓好“空心村”改造。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营造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氛围。

(四)打造和谐善治乡村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强化民主法治建设,规范村民文明行为,提高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推动形成和谐文明的乡风民风。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村级组织的人员结构,吸引高校毕业生、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等人才到乡村任职,加强对村级组织成员的监督管理和培训教育,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组织,查短板、补弱项、强基础,激发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党支部领导和服务发展的能力,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民主法治建设。坚持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强化乡村司法保障,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和平安建设机制。增强乡村普法工作实效,因地制宜完善村规民约,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鼓励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主动向农村延伸,推动乡村形成良好道德风尚。

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充分挖掘边境文化、朝鲜族文化、东北民俗文化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朝鲜族村庄、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 (略) 络,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开展“文明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活动,从家庭环境入手,推动农民精神面貌提升和文明村屯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促进乡风文明。

(五)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防止新致贫、旧返贫。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民土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全面增强农村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

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坚持“四个不摘”“三个不撤”,深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支持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兴产业、补短板、建基础、强治理,完善脱贫人口后续帮扶机制,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巩固提升工程,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实现由解决阶段性绝对贫困向解决长期性相对贫困转变。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新型合作组织建设,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开展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农民合作社规范行动。鼓励人参、棚膜蔬菜、食药用菌、中药材等领域单体合作社成立联合社, (略) 场竞争力。强化与本地企业上下游产业合作,促进企业与基地农户深度融合,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小农户通过扩大种养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全面升级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 (略) ,加强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全面强化职业农民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提升专业化职业农民队*建设,增强致富带头能力。

推动农民土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盘活乡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等,引导土地经营权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住村屯合并及产业转型升级契机,加快建设土 (略) ,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县域全覆盖试点,提高利用土地价值,实现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

健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协调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统筹布局城乡 (略) 络和生态环保设施,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打通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兴业,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专栏7 “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重大工程

(一)林特种养业增效工程。重点建设十二道沟镇农特产品种植园区、野山参精深加工等项目。

(二)特色园艺种植业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中药谷”生态综合开发、长白镇果蔬观光采摘园等项目。

(三)生态养殖业培育工程。重点建设农业观光旅游暨“笨蛋营地”生态养殖观光基地等项目。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土豆快乐小镇”综合开发、金华乡农旅体验基地、十四道沟镇甜蜜小镇、草莓农庄、生态农林小镇等项目。

(五)农村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 (略) 、危桥改造等项目。

(六)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十二道沟镇农田水利等项目。

(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重点建设2021年“整村品质提升”、农村垃圾治理处置工程、农村厕所改造、农村污水管线及处理设施等项目,实施农村能源革命行动计划、乡村水环境治理工程等生态宜居及农村环境整治行动。

(八)乡村文化创建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乡镇文体中心等项目,开展“文明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活动。

(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成立企业联合体,建设示范社,成立联合社,培育示范家庭农场。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实施现代青年农场经营者、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十)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工程。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引导土地经营权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

(十一)城乡融合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等项目,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

七、聚焦补齐短板,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推动高水平基础设施和普惠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

(一) (略) 空间格局

实施“东联西扩、北进南通”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扩大城区面积, (略) 发展留足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增强人口吸附能力、产业集聚能力、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把中心城区打造成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建设成吉林省东部沿边地区一座新 (略) 。向东联接马鹿沟镇,打造中心城区的拓展区;向西拓展到长白经济开发区, (略) 经济发展空间;向北进深到十八道沟方向,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向南与境外实现互联互通,打造中外经济合作示范区。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整合要素资源,优化县域空间布局,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空间资源的优化重组。加大乡镇驻地建设力度,合理规划建设中心城镇。

(二)提升 (略) 络运输能力

(略) 网建设,加大农村、国 (略) 维护建设力度,加快抚松至长 (略) 、松江河 (略) 、长白运输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提升长白县国道G331鸡冠崖子至冷沟子段、东北边境风景道等建设, (略) “大通道”网络,实现长白与长春、吉林、抚松、辉南、长 (略) (略) 、长白山机场之间的 (略) 连接,着力构建“一横三环四纵”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构筑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放射型” (略) (略) 络,覆盖县域乡镇、重点行政村,重点推进泥粒河水库至十 (略) 、长白县县道等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安防工程建设,切实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三) (略) 建设

稳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加快推动5G基站、云计算、 (略) 、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 (略) 信息基础设施, (略) 。加快“智能长白”建设,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移动通信、5G无线传输、地理信息、卫星定位、遥感等先进技术,加快 (略) 管理系统, (略) 管理监督和指挥两个轴心的管理体系。加快“智慧长白”建设, (略) 治理、民生保障、政务服务、特色旅游、交通出行、应急消防等领域,建设“长白数字大脑”运行的数据资源库,实现动态感知、监测预警、决策分析与联动指挥。改造 (略) 络基础设施,加快城镇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长白至临江、长白至 (略) 络升级扩容,完善偏远农村、农场、山区、林区、边防地带等特殊 (略) 络覆盖。推进云储计算中心建设,支撑县域云计算、云存储、电 (略) 产业快速发展。强化一体化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打造跨层级、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大通道”。建立健全军 (略) 联接和数据交换机制,建设边境安全、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等信息管理系统。

(四) (略) 政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 (略) 综合承载能力。加快 (略) 网设施,打 (略) 道路交通体系。完善能源、水利 (略) 络,加快推进长白县1 (略) 新建工程、马鹿沟66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等。加 (略) 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雨污分流改造,推动马鹿沟镇 (略) 改造升级,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雨水 (略) 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略) 、各公园等公共场所停车场建设。加快县城老旧小区改造、马鹿沟镇棚户区改造、八道沟镇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工程建设。

(五) (略) 功能品质

坚持绿化、美化、亮化、彩化、硬化、软化、净化、畅化“八化”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略) 基础设施建设, (略) 管理效率和质量, (略) 景区化、公园化建设步伐, (略) 品位和档次,努力创建“ (略) ”、“ (略) ”, (略) 品牌, (略) 形象, (略) 综合竞争力。

专栏8 “十四五”时期现代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

(一) (略) 络提升工程。重点建设抚松至长 (略) 、国道G331鸡冠崖子至冷沟子段、长白 (略) 、东北边境风景道、泥粒河水库至十 (略) 、新房子镇枫叶 (略) 、长白县县道等项目。

(二) (略) 络优化工程。重点建设松江河 (略) 等项目。

(三)交通枢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运输机场等项目。

(四) (略) 网提升工程。 (略) 交通、立体停车场及充电桩等项目。

(五)供水设施改造建设工程。 (略) 供水工程项目(西沟备用水源)水利枢纽、八道沟河流域(新房子镇、八道沟镇、工业园区)引泉等项目。

(六)供热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供热管线改造等项目。

(七)供气设施优化工程。重点建设燃气工程等项目。

(八)排水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县城污水处理设施、乡镇污水管线及处理设施等项目。

(九)垃圾处理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垃圾处理厂等项目。

(十)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建设老旧小区屋面防水及墙体粉刷工程、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及附属设施维修改造、城东区棚户区改造、八道沟镇棚户区改造等项目。

(十一)能源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横山变电所、马鹿沟66kV变电站、长白县1 (略) 、长白县6 (略) 改造工程、长白县万宝66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铁路电源配套工程、 (略) 电源配套工程、机场变电所等项目。

(十二) (略) 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智能长白”、“智慧长白”等项目。

八、聚焦民生福祉,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不断提升全县就业率,实现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利用劳务企业、劳服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围绕硅藻土加工、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扩大产业链条就业容量。加 (略) (略) 建设,建立失业登记和失业监测制度。着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落实岗位补贴政策,提高转岗再就业能力。

着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和法规,深入推进抓培训-兴产业-推创业-强企业-促就业的“1+4”城乡就业模式。推进金华乡食药返乡创业园和钰桂源食用菌种植返乡创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对登记创业人员实施“扶上马、送一程”的跟踪帮扶制度,全面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精准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开展青年群体就业见,落实国家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征管机制改革任务,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和农民收入水平。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全面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水平。

(二)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均等、公平、协调发展,加大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短板,保障来长白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享受高质量义务教育,推进民办教育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改革,健全民办教育监管机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能力素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巩固提升基础教育。按照国家“高水平、高均衡、高质量”要求,推动义务教育从资源的基本均衡向资源和质量并重的高水平均衡发展,推进教育优质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大学区”建设,促进县域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长白县第二幼儿园建设。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进长白县实验中学落实“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试点建设,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提高民族学校办学水平,全面落实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加快推进建设朝鲜族实验小学校教学楼维修、朝鲜族中学运动场地维修等项目。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和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县职业高中实训楼维修项目建设,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大力发展医疗公共服务事业,大力倡导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稳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全县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略) 管理制度及基本药物制度。 (略) 改革,推进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医联体建设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医疗专业人才队*建设, (略) 诊疗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强化“七个能力”,完善“三个保障”,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快提升卫生服务能力, (略) 、 (略) 改造,推 (略) 建设。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全面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精神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临终关怀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服务,建设县医疗康养度假基地,打造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全民健身公共资源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健身基础设施,到2025年实现每个乡镇建有1个多功能健身中心。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持续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百日行”“全民健身日”等活动,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构建覆盖全县、城乡统筹、保障适度、更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稳步提高居民保障水平。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社会救助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医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推动建立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保障制度。

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加快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设,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落实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普惠优待政策,完善服务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力度,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加强社会救助帮扶,巩固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升救助帮扶水平。

(五)推进文化强县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全面发扬传承红色文化和朝鲜族文化、长白山文化、鸭绿江文化、关东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发展长白文化事业,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长白文化繁荣发展,争创“ (略) ”。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广播电视、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文体资源共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服务设施体系。推动县文化馆、图书馆科学化运营和管理。加大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升级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人才队*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志愿者队*和群众文化辅导员队*。设立文学艺术发展基金,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推进灵光塔、干沟子古墓群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依托长白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繁荣文艺创作,加大长白山摄影、鸭绿江流域书画艺术、朝鲜族歌舞、服饰、艺术剪纸等民俗 (略) 场开发、策划包装及宣传营销。大力开发长白石、朝鲜族特色纪念品等具有长白特色民俗文化产品。积极开展“高山草原露营节暨音乐节”“长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长白望天鹅冰瀑节暨汽车拉力赛”等文化品牌活动,持续办好“农民春晚”特色节目,打造边疆“农民文化”品牌,扩大长白文化的影响力。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坚持党管青年、青年优先发展原则,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十大领域,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实施青年思想引领工程,加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力度,面向青年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爱国主义教育,推 (略) 建设,培养青年人才、青年志愿者和青少年事务社工队*,分层分类实施青少年思想引导。实施青年发展促进工程,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青少年维权工作机制,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加大对困难青少年群体救助力度,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引导青年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

专栏9 “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建设工程

(一)基础教育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县第二幼儿园、长白县学校运动场地、实验中学校区改造、长白县学校新建学生体、音、美、科技综合馆、长白县学校校舍维修、学校校舍改扩建等项目。

(二)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工程。重点建 (略) 、县级医疗卫生健康中心、 (略) 综合楼、 (略) 门诊楼维修改造、 (略) 综合诊疗救治能力提升改造、医疗康养度假基地等项目。

(三)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县体育中心、仙人岛综合开发、乡镇文体中心等项目。

(四)社会福利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县级公益性公墓、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等项目。

(五)养老托育保障工程。重点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救助管理站、向阳川康养基地、残疾人服务体系等项目。

(六)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乡镇文体中心,推进县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实施灵光塔、干沟子古墓群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七)文化产业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十二道沟镇“水乡客栈”及摄影打卡旅游基地、马鹿沟镇南尖头村艺术主题农庄、鸭绿江源第一村民宿等项目。举办“高山草原露营节暨音乐节”、“长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长白望天鹅冰瀑节暨汽车拉力赛”等文化品牌活动。

九、聚焦安全底板,巩固平安稳定社会大局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绷紧平安稳定之弦,全力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努力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质的法治环境,坚决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

(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强化风险意识,筑牢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思想基础,做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和化解工作,确保全县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和化解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服务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坚决扛起各自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

(二)加强社会基层治理

借鉴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源头防控、纠纷化解的社会矛盾治理机制,巩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成果,建立畅通有序的权益保障通道,全力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实现“信访最多跑一次”,争创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社会协同共治中的作用,建设“共建共治共享”和谐局面。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 (略) 建设,实现县区主城区内“1.3.5”分钟快速反应体系。提高预测预警预防风险能力,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化“雪亮工程”、“一村一警”建设。坚决防范化解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白。

(三)突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强化红线意识,严格执行卫生安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全面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设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加快“防、控、治”联动体系建设,实现全链条疫情防控。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建立实施信息披露机制,全方位做好防护知识、救治措施和健康教育的宣传解读,严厉打击造谣传谣行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非煤矿山、易燃易爆化学品等行业生产流程监管和事故预防,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制度,严格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制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

(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加强水旱、地震、地质、气象、森林火灾、生物等自然灾害防治,推进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改善中心城区消防安全设施布局,加快推进消防供水、消防通信和消防通道建设。健全重大风 (略) 、响应联动、风险联防、任务联战、物资联保“五联”机制。加强应急管理队*和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全面提升法治长白建设

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建设法治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制化。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推动政治巡察向基层延伸。建设法治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 (略) 、 (略) 、 (略) 建设,推进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监督体系,推动依法治县和民主法治进程。

(六)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全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边境稳定机制,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局面。落实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优惠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开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加速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项目的资金比例;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解决边境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推进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全国双拥模范县”成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六连冠。全力维护边境社会稳定,做好新形势下边防工作,加强边境治理管控,坚持和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严打、严防跨境走私、贩毒、盗抢、非法越境等涉边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杜绝边境敏感案件发生。持续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和信息通信设施建设,推进“智慧边防”建设。确保边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边境长治久安。

专栏10 “十四五”时期社会安全及治理提升工程

(一)应急管理工程。重点建设人防工程项目。

(二)社会治理工程。重点建设边境治安防控综合体系, (略) 、WiFi采集、高空超长续航无人机采购等项目。

(三)边境安全工程。重点建设边境一线盲区及抵边乡镇、“智慧边防”、村屯治安视频监控、电子围栏采购、大数据互联共享、轻载直升机采购等项目。

十、聚焦凝聚合力,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推动“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持续深入解放思想,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规划合力、政策合力、工作合力、氛围合力,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制度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定期分析形势、科学决策咨询的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大胆解放思想,营造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的发展氛围。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加强政治监督,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 (略) ”的监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健全民族宗教体制机制,做好新时代宗教、侨务和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党的周围。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持续深入推进思想解放

引导全县人民深入学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坚决破除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 (略) 径依赖,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推动改革创新上取得更大实效,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和组织发动,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大力营造加快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强化本纲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性作用,形成定位准确、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细化落实本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年度实施要求,建立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规划实施评估机制、调整修订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团结一致、砥砺前行,为建设“一谷 一城”先行区和示范区、吉林省东部国际化 (略) ,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目 录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环境

(三)指导思想

(四)基本原则

(五)战略重点

(六)主要目标

二、聚焦转型突破,打造绿色高效产业集群

(一)壮大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打造两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

(三)培育两个二十亿级产业集群

(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构筑沿边开放合作新高地

(一)构建沿边开放新格局

(二)打造沿边开放大通道

(三)完善多元化合作体系

(四)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载体

(五)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六)融入“一主、六双”联动发展大局

四、聚焦生态安全,筑牢绿色生态本底

(一)加强森林江河湿地保护修复

(二)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三)推动城乡环境质量优化提升

(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五)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五、聚焦营商环境,强化创新深化改革

(一)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

(三)推进改善营商环境

(四)加大沿边开发开放改革力度

六、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加速农业产业转型

(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三)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四)打造和谐善治乡村

(五)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七、聚焦补齐短板,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一) (略) 空间格局

(二)提升 (略) 络运输能力

(三) (略) 建设

(四) (略) 政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五) (略) 功能品质

八、聚焦民生福祉,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二)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五)推进文化强县建设

九、聚焦安全底板,巩固平安稳定社会大局

(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二)加强社会基层治理

(三)突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五)全面提升法治长白建设

(六)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全

十、聚焦凝聚合力,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三)持续深入推进思想解放

(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长白县加快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本纲要依据《中共长白县委关于制定长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五”和市委“3331”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加快“美丽、富庶、文明、和谐、平安、幸福”六个长白建设,努力在困境中奋进,在挑战中发展,在开拓中提升,经过五年的共同努力,县域发展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民族团结奋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创造了“长白速度”,凝聚了“长白精神”,展示了长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略) 和定位更加清晰,基础全面夯实,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9亿元,在全国120个自治县中人均GDP排名实现争先进位。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一批对长白发展有较强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快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健康持续的良好态势。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实施“五四五N”工作法,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成为吉林省首批、 (略) 首个“脱贫摘帽”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协同推进。五年累计实施扶贫项目500个,投入各类资金16.7亿元,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由2016年*提高至2020年*,连续三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好”的档次。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长松岭隧道建成通车,冷沟子隧道开工建设,新建客运站项目主体完工, (略) 硬化率达到100%, (略) 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机场建设进入选址阶段。县城供水工程竣工通水,备用水源开工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实 (略) 升级改造,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大幅提升。

城乡面貌得到历史性改观。以实现城镇景区化建设为目标,投入20余亿元, (略) (略) 改造、鸭绿江风光带和体育 (略) 建设“十大民生工程”,通过“全国文明县城”和“ (略) ”复检,县城获批“3A”级景区,城市形象和空间品质显著提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美丽乡村”活动,改造农村危房774户、农村改厕4510户, (略) 级标兵村37个、示范村34个、达标村6个。被评为2020年“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和*元,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条件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居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巩固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文体惠民工程深入实施,长白体育场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全县77个行政村文化小广场、三级公共 (略) 络全覆盖。棚户区改造、安全饮水、厕所革命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完成二十三道沟小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确保全县36条河流水环境长治久清。扎实开展“绿盾行动”,大力开展林地清收,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城区污水处理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空气优良天数年均达到319天,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深呼吸小城”榜首。

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顺利完成县乡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建成政务服务中心,“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县级 (略) 上可办率达84.7%。深入推进双创基地“1+2+N”运行模式,深化“人才强县”战略,持续开展“百名大学生进长白”、“人才回引”工程,人才活力不断激发。“数字长白”建设初见成效,已获批“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制定了自治县史上最大力度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取得了一批改革创新成果。

开放合作实现新突破。主动融入“ (略) ”,互市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长白国家一类口岸通过验收,监管货场投入使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申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开发开放基础全面夯实。对外合作领域、合作层次不断拓展,5年累计实现进出口货运量*吨,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

团结稳定呈现新局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略) 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称号,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县”五连冠,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夺取新冠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成功举办庆祝自治县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展现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人民幸福的繁荣盛景。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开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促进长白绿色转型发展”大讨论活动、“严谨务实强作风、创新求进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思想政治、领导班子、干部队*、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开拓进取,奋勇前进,如期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六个长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开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困难问题仍然较多。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影响深远,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各地对生产要素的争夺更加激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较重,开放合作环境受限,一些涉及体制机制问题的改革还需攻坚;吸引留住人才的力度还需加大,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优、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仍需加快解决;发展机遇叠加呈现,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长白县作为东北亚经济合作的重要窗口,“ (略) ”北线战略的重要节点,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将迎来政策集中叠加、潜能充分释放、优势更加突显、发展不断加速的重要历史机遇,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期、全面绿色转型的加速期、开发开放潜能的迸发期、区域战略地位的彰显期、宜居生活品质的提档期。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更加自觉地把长白发展放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来考量,进一步提振信心、保持定力、科学施策,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推动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更大突破。

指导思想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 (略) 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三个五”、中东西“三大板块”发展战略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要求, (略) 委“3331”和“一谷一城”建设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发展战略,以沿边开发开放为契机,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城乡融合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加快推进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争做“一谷一城”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努力把长白建设成吉林省东部国际化 (略)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白奠定坚实基础。

(四)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凝聚新时代长白发展的强大共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生态优先。坚决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良好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振兴之本,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最大限度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转变发展方式,始终聚焦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以及协调性、平衡性,着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 (略) 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着力加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五)战略重点

——优化“三大组团”。从功能定位上,进一步 (略) 建设组团、绿色产业发展组团、主题景区开发组团,加快形成相生相息、相互促进,互为支撑、互为依托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打造“一带多园”。从空间布局上,着力打 (略) 经济带,大力推动民俗旅游、健康食品加工、对外经济合作、现代农业、高端旅游度假、生态农特产品种植、硅藻土工业、中药材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发展“五大产业”。从产业结构上,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壮大全域旅游、边境贸易、硅藻土加工、食药健康、现代服务“五大产业”,形成多点发力、多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实施“四区共建”。发挥开发区、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四区”各自的功能,使之形成政策集中使用、产业相对集聚的叠加效应,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开展“六城联创”。全力创建“ (略) ”、“ (略) ”、“ (略)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以创建活动引 (略) 形象、城市品质、综合竞争力整体提升。

——构建“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推动形成政府主导、 (略) 场发育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资金、人才、土地、信息、技术等全方位支撑,筑牢经济发展基础。

(六)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长白要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形势变化、 (略) 总体要求以及长白县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区位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禀赋、文化特色等优势,以“*”战略为统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发展质量更高。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大,质量平稳提高,GDP增速始终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人均GDP居全省前列。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绿色发展特色鲜明,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区域竞争更具优势,把长白打造成为推动白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改革效益更优。持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潜力,激发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聚才用才育才力度,提升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速流动、高效配置,加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迈向中高端。

——开放机制更活。对外开放和国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略) 建设成效显著,政策叠加优势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实现根本转换,开发开放、融合共享成为发展主流。口岸通关能力大幅提升,边境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通道有效打通,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我国东北东部对外开放新前沿。

——城乡环境更美。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高标准高品位开展城乡建设, (略) 扩容,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城乡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增强城乡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格局。

——人民生活更幸福。民生短板加快补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法治长白建设取得新进展,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更加巩固,边境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表1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规划表

序号

类别

指标

2025年

目标

年均增长(%)

属性

1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

-

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

预期性

2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3.4

2.5

预期性

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5

-

预期性

4

改革创新

联合验收比率(%)

100

-

约束性

5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7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

预期性

6

绿色转型

单位GDP能耗降低(%)

-

〔13.5〕

约束性

7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18〕

约束性

8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100

-

约束性

9

森林覆盖率(%)

90.14

-

约束性

10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93.15

-

约束性

11

民生

福祉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1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13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

预期性

14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8

-

约束性

展望二〇三五年,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全面增强,经济结构全面优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略) 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发挥好东部板块中的节点作用,打造吉林省沿边开放窗口和“一主六双”产业联动发展的东部战略支点。改革开放全面深化,边境民族特色不断彰显,成为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新标杆。文化强县、人才强县和健康长白战略全面实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长白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绿色底色更加鲜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成为“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民族更加团结,边境更加稳定,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形成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设成为吉林省东部国际化 (略) 。

二、聚焦转型突破,打造绿色高效产业集群

聚焦产业赋能提质,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为牵引,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打好“产业集群化、集群链条化”组合拳,建设具有长白特色的六大产业集群,推动生态资源价值和绿色产业潜能加快释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通过产业集群带动全县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壮大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重点壮大电商+边境贸易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开发区、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等政策叠加优势,长白国家一 (略) (略) 场等特殊区位优势,长白口岸国际商贸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等基础条件优势,持续深化对外经贸合作,突出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交易、国际金融服务等边境贸易产业,全面探索边境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 (略)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特色农产品、矿产品加工、轻工纺织、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打造面向东 (略) ,加快推进 (略) 建设,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本土电子商务龙头企业、 (略) 和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高电商公共服务水平,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共享系统,打造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 (略) 。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继续与融媒体中心推广“灵秀长白” (略) ,加大长白农产品“线上”推广力度,持续推进与阿里巴巴“1688商+ (略) ”、杭州如涵文化合作,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进电商镇和电商村建设进一步加快。

边境贸易产业依托长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全力 (略) 贸易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一批边 (略) 场和特色商贸中心,完善边 (略) 场展示展销、批发零售、集聚配送功能,开发小商品免税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离岸服务外包等跨境外贸业务,打造对 (略) 场和吉林省最大的边境贸易小商品集散地,建设成为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新引擎和边境经济合作的新典范。加快开通边贸结算业务,搭建 (略) ,拓宽与边境地区银行结算渠道。

2.重点壮大硅藻土+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集群

全力支持和配合硅藻土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硅藻土产业整合,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略) 场竞争力,做精做深以硅藻土为核心的矿产资源加工业,带动长白石、高岭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业发展,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提升矿产资源加工技术和基础能力水平。

硅藻土加工产业。依托全亚洲储量最大、品质最优、得天独厚的硅藻土矿产基础,以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为核心载体,进一步扩大中低品位硅藻土选矿和综合利用生产能力。加大硅藻土开发力度,重点支持长富远通、大华等企业进行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造,重点围绕助滤剂、功能填料、环保功能材料、保温节能材料、硅藻土内墙装修与装饰材料、催化剂载体以及新型复合功能材料等应用领域,推进硅藻土制品生产线建设,优化升级硅藻土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延伸硅藻土加工产业链条,打造集资源开采、加工、贸易、服务和研发于一体的硅藻土产业集群,加快推动百亿硅藻谷工程建设,培育长白知名品牌。

长白石、高岭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产业。加快推进长白石、高岭石、玄武岩、花岗岩等矿产加工项目建设,提高长白石产品档次、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以马鹿沟镇为载体,打造成为“全国长白石交易中心”。深度开发高岭石粉、玄武岩拉丝、花岗岩板材等新材料产品,壮大矿产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全产业链整体跃升。

专栏1 “十四五”时期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壮大工程

(一)电子商务提升工程。 (略) 贸易 (略) 场等项目,推进建设电商镇和电商村。

(二)边境贸易提升工程。 (略) (略) 场基础设施、 (略) 贸易港、边贸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

(三)硅藻土深加工壮大工程。 (略) 年产*吨精细二氧化硅功能填料、翔缘硅藻土硅肥和冷库、硅藻土功能生态板、二三级硅藻土水选、高端助滤剂和高端填料等项目。

(二)打造两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

1.全力打造文化+边境旅游产业集群

围绕吉林省“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 (略) 鸭绿江风情旅游带的战略部署,重点塑造异域特色、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特色冰雪等全域旅游精品,突出文旅融合,着力开展露营节、冰瀑节、民俗文化旅游节、马拉松赛等节庆活动,激活文旅新业态,实现联动春秋、带动冷暖的四季旅游格局。

边境生态游。围绕沿边区域优势,围绕长白山南坡风光、望天鹅峡谷、鸭绿江边境风光、朝鲜族民俗风情、十八道沟温泉体验、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乡村休闲等特色资源,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力争将望天鹅景区提升为集观光、休闲、度假、漂流和科考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发休闲度假、边关山水、异国文化体验、摄影采风等边境旅游产品,推进边境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边境 (略) ,构成“环山、沿江、跨国”边境旅游发展格局。

民俗文化游。深入挖掘历史民族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千年崖城文化旅游度假区、十四道沟镇娑罗古城、果园民俗村等综合开发建设,开发民俗文化旅 (略) 。打造吃美食、住民宿、享民乐的特色朝鲜族文化体验中心,举办形式多样的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展示长白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魅力。

特色乡村游。整合特色农业旅游资源,联动推进乡村旅游景点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乡情浓郁”的特色乡村。持续推动“千家万铺”特色民宿建设工程,以果园村、金华村、十五道沟村、鸡冠砬子村、孤山子村、南川村等特色节点村为重点,推进鸭绿江源第一村民宿庄园、南尖头村艺术主题农庄建设,促进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休闲康养依托生态、温泉、文化、医药等核心资源,打造望天鹅健康度假集聚区、十八道沟医养结合健康养生集聚区等一批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区。以避暑养生为主题,推进深呼吸康养度假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朝鲜族风情养老园”、“花园式养老服务社区”等生态养老服务产业园区,推进宝泉山镇河底村云海小镇、十八道沟村温泉康养溪谷及水上中心建设,打造集保健康复、强体健身、休闲康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健康养生综合体。

冰雪文化打造冬季“望天鹅冰瀑旅游节”冰雪旅游品牌,以望天鹅冰瀑景观群为核心,深入挖掘雪原、雾凇、雪村等长白冬季冰雪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冰雪赛事、冰雪观光、冰雪休闲、冰雪游乐等多系列冰雪旅游产品,积极推进宝泉山镇老保*-马家岗滑雪场、“土豆”滑雪场建设,开发极具参与体验性、观赏性、趣味性的冬季冰雪旅游产品和精 (略) ,建设成为吉林省冰雪特色旅游目的地。

红色文化整合边境红色旅游资源、历史遗迹,利用马鹿沟镇中央新兴洞特别区委遗址、大德水战绩地等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展示水平,推进红色旅游及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增加红色文化科普体验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

户外休闲运动游。充分凸显域内地形地貌优势,加快推进十二道沟镇户外运动特色营地、十四道沟镇观云顶露营地、满天星自驾营地建设。以十四道沟镇鸡冠秀峰高山草原、金华乡高山草原和十八道沟高山草原为载体,举办长白高山草原露营节,把长白打造成户外爱好者休闲运动特色旅游区。

跨境文化游。积极探索跨境旅游新模式,构建生态游、民俗游、红色游、度假游、自驾游等跨国深 (略) ,塑造“全景+跨境”旅游模式,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边境旅游、跨国旅游为一体的多元联动发展格局。建立和完善与周边国家、地方政府、旅游协会、企业等多层次的合作协调机制,共同搭建东北亚 (略) 。

2.全力打造劳务+轻工产业集群

发挥长白县对外合作的区位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深化国际产能互惠合作,开展进出口商品和资源加工,推进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集聚发展。

劳务产业。重点发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就地就近输转就业、劳务派遣外包等,建设集劳动力就业创业指导、企业招聘等功能为一体的劳务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服装裁剪、电子电工、 (略) 场就业率高的工种培训,推广“龙头企业+免费培训+定向输出+就业安置”模式。提升劳务产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建设 (略) 。

轻工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产品、家居、纺织、包装纸、塑料复合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制品等,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设计,积极参与国内外轻工产品展会、投资对接等活动,搭建实体营销、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于一 (略) ,建立轻工产业承接加工园,打造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出口集聚区,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专栏2 “十四五”时期五十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工程

(一)边境生态游壮大工程。重点建设十二道沟冰壶沟及板石岔风景区、新房子镇大湖瀑布旅游景区、塔山风景区综合旅游开发、塔山商业开发、塔山公园景区升级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长白间山峰省级湿地公园、宝泉山镇“枫行百里”旅游度假区、多彩边境风情游基地、鸭绿江骑行廊道、“水乡客栈”及摄影旅游基地、东北边境风景道等项目。

(二)民俗文化游融合工程。重点建设十四道沟镇长白山古墓文化风景区、长白县十四道沟镇娑罗古城、千年崖城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

(三)特色乡村游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马鹿沟镇南尖头村艺术主题农庄、鸭绿江源第一村民宿庄园、金华乡农创基地、“笨蛋营地”生态养殖观光基地、果园民俗村综合开发工程等项目。

(四)休闲康养游融合工程。重点建设十八道沟村温泉康养溪谷及水上中心、果园文旅康养小镇、宝泉山镇河底村云海小镇等项目。

(五)冰雪文化游提质工程。重点推进宝泉山镇老保*马家岗滑雪场、冰雪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六)红色文化游培育工程。重点建设红色旅游及国防教育基地、县城东区旅游栈道基础设施等项目。

(七)户外休闲运动游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十八道沟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十二道沟镇户外运动特色营地、十四道沟镇观云顶露营地、十四道沟镇满天星自驾营地、鸭绿江骑行廊道、鸡冠秀峰户外运动天堂等项目。

(八)跨境文化游培育工程。积极探索跨境旅游新模式,开发生态游、民俗游、红色游、度假游、自驾游等多条跨国深 (略) 。

(九)轻工产业壮大工程。抓好电子产品、家居、纺织、金属制品等产业招商,引进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培育两个二十亿级产业集群

1.着力培育人参+绿色食药产业集群

落实“一谷一城”战略,重点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板块,深度开发矿泉水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特产品、医药健康产品、绿色食品、民俗特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壮大。

人参加工业。加强对人参食品、保健品的开发力度,逐渐恢复和壮大人参产业规模,打响长白区域人参品牌。加快推进“药食同源”,加快生物转化技术研究,深度开发人参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系列医药健康产品以及人参方便食品、健康食品,重点发展肽谷生物等高端精深加工产品,推进野山参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形成以精深加工主导的新型人参加工业,全面提高人参的加工层次、产品档次,推动全县人参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集约化质量型升级。

中药材加工业。围绕北五味子、刺五加、党参、天麻等道地中药材,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保健及生物制药等。加快新药研制和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类药物。加强中药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建设成为符合GAP标准的绿色、有机中药材生产加工研发基地。

矿泉水产业。加快整合升级矿泉水生产企业,建立完善安全卫生检验检测制度,深化与农夫山泉、娃哈哈、恒大等集团的战略合作,推进十七道沟三浦洞年产*吨矿泉水开发、新房子大湖年产*吨矿泉水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矿泉水加工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迈进,全力打造百万吨级矿泉水产业基地。

绿色食品加工业。围绕山野菜、山葡萄、蓝莓、食用菌等绿色资源,加快构建差异化、优质化、精品化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打造长白山高寒山区优质马铃薯品牌,加快“蓝莓粉条”、“人参粉条”等特色食品研发研制。强化农特产品冷冻保鲜、加工技术研发,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业集聚壮大。

民俗特色食品加工业。重点开发酱菜、罐头、馅料、辣白菜等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等,利用生物工程和发酵工程改良民俗特色食品加工工艺、贮藏技术,构建具有朝鲜族特色的生态产品加工体系,打造朝鲜族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2.着力培育商贸+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发挥长白国家一类口岸优势,构建以国际大通道为轴线、沿边口岸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为依托、国内国际双向流动的区域性 (略) 络,重点发展商贸服务、大宗仓储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构筑 (略) 络体系和物流信息服务体系。

商贸服务业。加快推进商贸服务业提级升档,培育一批特色商贸小镇。加快特色街区改造提升, (略) 街餐饮一条街、民主街土特产品一条街等建设。积极发展夜经济,打造夜景、旅游演艺、特色活动、 (略) 等夜游活动载体。加快餐饮住宿特色化发展,培育一批朝鲜族餐馆和民宿酒店。大力发展“智慧零售”,开发“智慧零售”线上APP,打造“边境线上 (略) ”。

大宗仓储物流。建立以储存为主,集加工、包装、商贸、配送为特色的仓储物流体系。加快长白县综合物流服务中心及监管货场建设,推进建设大宗资源商品综合物流园区及矿产品等专业物流中心,不断扩大大宗商品物流辐射区域。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大力引 (略) ,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大宗货物和内贸集装箱物流合作联系,形成与国际标准对接、向高端化发展的大宗商品物流产业链。

农产品冷链物流围绕蔬菜、菌类、浆果、肉类等农产品,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补齐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推进建设大华保税仓库冷链物流,建设一批具有初级加工、分级包装、预冷仓储等功能的仓储保鲜设施。大力发展冷藏运输,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系统,支持发展冷链多式联运,加快建设农产品直采基地和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全过程的冷链物流体系。

跨境物流。强化东北亚国际合作,推进跨境物流综合服务区建设,建立东北东部贸易通道和物流通道,打造跨境商贸物流基地。建立对外商贸渠道,加快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和境内外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一站式”通关服务。

专栏3 “十四五”时期两个二十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一)生态绿色食品加工业提质工程。重点建设粉条加工厂、野山参精深加工、土豆快乐小镇综合开发等项目。

(二)矿泉水加工增量工程。重点建设十七道沟三浦洞年产*吨矿泉水、新房子大湖年产*吨矿泉水开发等项目。

(三)民俗特色食品加工业赋能工程。重点开发具有民俗特色的特色食品,打造朝鲜族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四)现代商贸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等项目。

(五)现代物流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大华保税仓库冷链物流、综合物流服务中心等项目。

(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林业、参业、水电业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林业转型上突出转换发展方向,提升森林品质,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发挥生态功能,在保持生态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深化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健康有序发展林下种养殖业,探索发展碳汇交易,抓住“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等机遇,重点发展森林研学、森林康养、森林观光等旅游新业态。参业转型上突出转移发展阵地,推动技术革新,推广和扩大非林地种参,保持人参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加强对人参食品、保健品的开发力度,逐渐恢复和壮大人参产业规模,打响长白区域人参品牌。水电业转型上突出转变发展理念,持续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规范发展水电业,利用长白光照充足、风力较强等优势,大力发展光伏、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换代。

、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构筑沿边开放合作新高地

充分发挥“四区”叠加优势,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用好国 (略) 场、两种资源,构建内外互动、设施互连、要素汇集、市场融通,具有较强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开发开放新高地。

(一)构建沿边开放新格局

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利用对外开放的良好基础与便利条件,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放大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省级经济 (略) 贸易区优势互补、政策集聚的叠加效应,进一步优化口岸和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沿岸资源和产业要素集聚。创新体制机制,围绕与周边国家地区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进行全方面制度创新,推进人文交流互通、国防安全互信、贸易往来共赢,逐步形成“沟通内外、辐射周边、连接腹地、通边达海”的沿边开放新格局。

(二)打造沿边开放大通道

充分发挥长白作为吉林省东部沿边开放的南北节点和区域中心的特殊地理优势,把长白建设成吉林省重要对外开放出口。立足“鸭绿江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积极融入“长白通(丹)大通道”,主动对接长吉图区域,加快抚松至长 (略) 建设和国道G331丹东线升级改造,构建连接白山、长春、 (略) 区 (略) 络。充分发挥国家一类口岸的窗口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长白口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八道沟、十三道沟口岸建设,在域内形成多点布局、相互补充的“大通关”网络体系。加快建设“智慧口岸”,营造互联互通、顺畅便捷、高效安全的口岸通关环境。加快高速、铁路和机场建设,加大运输承载能力,构建多元化的对外开放通道。

(三)完善多元化合作体系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激活内生动力,释放沿边开放前沿优势,推动多方合作迈向新台阶。扩大开放性国际合作,加快与东北亚经贸技术合作,推进对外贸易与产业投资有机结合。持续开展区域联动共建合作,着力构建与周边县(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等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地区间合作共赢发展。进一步深化 (略) 全方位对口合作,推动长白 (略) 场、长白资源与湖州资本、长白转型与湖州创造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等国家战略, (略) 所、研究机构对接,加强资金和技术合作。

(四)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载体

探索打造多元化边境 (略) ,推进沿边地区开放型经济互利共赢。将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增强产业的聚合度和开发开放的丰富度,不断突显区域集聚效应,逐步形成以经济带为核心的产业隆起带。

(五)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全面促进贸易转型升级,优化贸易结构,丰富贸易品种,实现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协调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促进。改进贸易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贸易新优势。面向国 (略) 场,推进内贸外贸相结合,对外立足开拓 (略) 场,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对内加快形成区域商品交易和集散中心。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创新试点建设, (略) 贸易结算中心,简化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六)融入“一主、六双”联动发展大局

加快融入“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建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展“中药谷”生态综合开发,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充分利用长白山区域野生中草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药健康产业。全面融入“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坚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握国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活动契机,深度发展冰雪旅游,逐步完善旅游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融合联动发展,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七)打造“一谷一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 (略) 委“一谷一城”决策部署,打好绿色有机、资源加工、开发开放、全域旅游、营商环境、数字信息“六张牌”,发展壮大“五大产业”,尽快形成“六大产业集群”。激活“一谷一城”发展活力,通过改革和开放,加快推进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集聚。补齐“一谷一城”设施短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 (略) 络、新能源等新基建“761”工程。提升产业园区配套设施水平,合理规划布局园区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等基本配套设施,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需求,提高产业集聚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产业发展载体,进一步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

专栏4 “十四五”时期扩大开放合作重大工程

(一)开放通道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口岸大桥、八道沟口岸大桥、十三道沟口岸大桥、八道沟口岸基础设施、十三道沟口岸基础设施、国道G331鸡冠崖子至冷沟子段、抚松至长 (略) 、松江河 (略) 、长白县运输机场等项目。

(二)完善多元化合作体系工程。定期开展域外经贸交流活动, (略) 所、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推广复制湖州等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

(三)高能级开放合作载体建设工程。 (略) (略) 场基础设施、互市 (略) 场配套物流基地、长白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边贸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国际产能互惠合作区、长白开发开放试验区基础设施等项目。

(四)精准招商增效工程。开展“政策说明会”、“恳谈会”等多种形式招商推介,积极参加各类高端展会、领袖峰会、专家论坛以及博览会等,促进招商模式向专业化、高端化转变。

(五)园区配套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供热管线工程、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经济合作创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边合区创业产业园区建设等项目。

四、聚焦生态安全,筑牢绿色生态本底

全面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生态保护系统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治理精细化,着力做好林、山、水、土、大气、人居环境等七篇文章,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巩固根基屏障功能,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加强森林江河湿地保护修复

实施森林、江河、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战略和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大力推进森林生态培育,全面落实国家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促进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增长,打造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江河流域生态保护,大力实施流域治理、水质提升工程,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注重长白湿地保护与修复,强化区域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与恢复,加大力度整治历史遗留矿山。完善长白山生物种资源保护体系,深入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强化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切实维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安全。

(二)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健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化、低碳化发展。鼓励发展“静脉产业”,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及利用水平和能力。全面实施节水行动,支持硅藻土、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实行节水烘干工艺改造,加 (略) 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进一步推进秸杆五化利用,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严控国土开发强度,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完善国有建设用地 (略) 场。强化重点领域节能,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扩大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公共建筑、交通、工 (略) 集中供热领域方面的应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珍惜粮食,抵制浪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形成文明朴素的生活风尚。

(三)推动城乡环境质量优化提升

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强化环境监测执法,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大力实施城镇空气质量监管,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深化鸭绿江等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实施控源截污,建立江河常态化保洁机制。大力推进城镇饮用水水质处理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保障饮水安全。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与风险管控,继续推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深入开展黑土地修复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肥及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推动实施硅藻土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化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探索推进森林碳汇交易。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五)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能力建设、数字化建设以及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增强森林安全应急响应能力,全力提升森林防火能力,推进建立林业、地方、森林消防等联防联动机制。完善生态环境 (略) 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健全生态环境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加快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略) 络建设,提高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专栏5 “十四五”时期生态保护修复与环境整治工程

(一)森林保护与修复工程。重点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工程、长白西河套生态恢复、山楂海棠、朝鲜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等项目。

(二)水生态环境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山中小河流八道沟河新房子镇段与十九道沟河马鹿沟河治理工程、二十三道沟水源地配套设施及旅游设施综合开发工程、西沟水源地配套设施及旅游设施综合开发工程等项目。

(三)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重点建设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项目。

(四)环境质量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县2021整村品质提升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

(五)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鸭绿江流域森林火灾高危区综合治理、撩荒地林场森 (略) 、国有林场森 (略) 、山洪沟治理等项目。

五、聚焦营商环境,强化创新深化改革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 (略) 场化程度为导向,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略) ,突出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发展内生动力整体提升。

(一)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聚焦重点领域创新驱动,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加快提升创新创业发展能力。构建创新发展载体,依托“灵秀长白” (略) 、“长 (略) +中小企 (略) ”等创新载体,搭建 (略) ,推进长白县创 (略) 建设,打造产业孵化园区,建立综合服务大厦和“双创”基地,全面提升企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围绕重点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创新主体。围绕新技术、配套产品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创新引才聚才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和吸引政策,坚持“引、育、留”三力共振。深化各项人才引进工程,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候鸟型”人才适用机制和柔性流动机制。

(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

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采取更加宽松、开放的措施,完善营造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 (略) 场环境,力争“十四五”期间民营经济占比逐年提升。优化政府、银行、 (略) ,完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提高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营造便利高效的发展环境,持续开展企业包保帮扶行动,建立健全关心爱护助推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园双创主阵地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入驻园区,降低成本、减轻负担,推动企业快速达产达效、发展壮大。

(三)推进改善营商环境

坚持以企业期待和需求为导向,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从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着手, (略) 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营造 (略) 场环境,建设 (略) ,促进政府与金融机构、市场主体信息高效精准对接。建立负面清单模 (略) 场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形成公平 (略) 场环境。构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责任制,发挥项目秘书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落实、达产达效。打造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建立公平竞争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和举报绿色通道。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加大沿边开发开放改革力度

加快推进沿边开发开放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设“境内关外、境外关内”的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激活边境贸易发展,推动贸易便利化,促进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加快通关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口岸关检合作一次查验、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三个一”改革,缩短查验等候时间。加快跨境劳务合作改革,在劳务输入、境外高级人才入境与居留等方面探索建立交流合作新机制, (略) 场体系,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劳动力支撑。 (略) 贸易区试点建设,聚焦增强服务辐射功能,建立健全跨区域园区共建、共管、共享的机制和模式,推行互贸区、国门景区、综保区“三区联动”,形成口岸贸易旅游生态圈,打造沿边开发开放的成功典范。

专栏6 “十四五”时期深化改革创新工程

(一) (略) 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创 (略) 、智慧农业等项目。

(二)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工程。重点建设边合区创业产业园区二期工程、长白国际创业大厦等项目。

(三)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工程。重点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跃升工程,持续开展企业包保帮扶行动,建立健全关心爱护助推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营商服务环境改善工程。重点建设“数字长白” (略) ,实现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只跑一次”行政 (略) 上办理率达到90%,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的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

(五)沿边开发开放改革工程。重点 (略) 贸易港、长白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等项目。实施口岸关检合作一次查验、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三个一”改革,建设统 (略) (略) 。

六、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做好融合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生活环境,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加速农业产业转型

以“一谷一城”建设为统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种养殖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推动农特加工产业向精深化、高端化发展,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多业态发展,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构建生态效益型农业体系。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申请注册和推广使用长白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争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推动种养殖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林特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下资源优势,重点围绕人参、林蛙、坚果等,建设特色突出、效益显著的林下特色种养殖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宝泉山镇、新房子镇林蛙深加工基地、科研基地建设。以十四道沟镇、宝泉山镇、马鹿沟镇和新房子镇为核心,发展以大榛子、松籽为核心的坚果种植业。实施优质山野菜商品化工程,建设长白山山野菜规模化生产基地。加快特色园艺产业发展。围绕食药用菌、棚膜果蔬、中药材等产业,重点建设以十二道沟镇、马鹿沟镇为核心的食药用菌特色农业示范区,推进长白镇和金华乡棚膜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打造长白县蔬菜供给基地和长白县“菜篮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重点围绕天麻、沙参、桔梗、北五味子、虎眼万年青、蒲公英等,加快建设宝泉山镇北五味子综合示范基地、马鹿沟沙参综合种植示范基地等。重点围绕蓝莓、蓝靛果、不老莓、葡萄等种植业,积极发展浆果产业,形成“吉林蓝莓长白寻,长白蓝莓吉林兴”的产业格局。加快生态养殖业发展。重点围绕精品蜂、黄牛、冷水鱼、梅花鹿、獭兔、林下鸡、林下猪等特色养殖业,形成“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养殖模式。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种养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产业体系,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依托长白县(金华乡)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杉 (略) 、圣 (略) 等,全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观光、特色餐饮、民俗演艺、休闲农庄、采摘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业态乡村旅游,推进草莓农庄、生态农林小镇、果蔬观光采摘园、农旅体验基地等建设,打造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和乡村民宿集聚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建设,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营销体系。

(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实施“整村品质提升工程”,完善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 (略) 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公共服务更加便利,逐步实现农村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均等化。

完善交通物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高质量推进“ (略) ”建设,深 (略) 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农村基础物流设施,鼓励商贸、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扩大在农村地 (略) 络布局,重点建设八道沟镇物流园区,打造长白县西部主要的物流仓储中心。引导客运、物流在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和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客运服务中心,鼓励旅游区汽车租赁等便捷式交通工具开发。

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探索建管一体化模式,优先在“两区”范围内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完善农田灌排等设施,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供水条件。

加强 (略) 络建设。积极推进通信、广播电视、 (略) “三网合一” (略) 建设,完善 (略) 络设施,构筑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的信息化新乡村。改造升级乡村 (略) ,加快推进乡村通信铁塔基础设施建设。 (略) 络提速降费行动,积极 (略) 建设,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

推进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短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

(三)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种植花草树木,做到“村村有绿化、户户有花香”。引导群众转变不良生活。集中清理废弃农膜等各类废弃物,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重点实施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清淤疏浚,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加大乡村绿化美化,深入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在闲置土地、房前屋后、道路沿线、公共场所等进行全面绿化,建设绿色特色村庄。开展“ (略) 、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整洁优美新家园。

建立健全整治长效机制。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行管护,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城乡垃圾污水处理体系。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 (略) 、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突出抓好“空心村”改造。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营造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氛围。

(四)打造和谐善治乡村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强化民主法治建设,规范村民文明行为,提高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推动形成和谐文明的乡风民风。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村级组织的人员结构,吸引高校毕业生、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等人才到乡村任职,加强对村级组织成员的监督管理和培训教育,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组织,查短板、补弱项、强基础,激发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党支部领导和服务发展的能力,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民主法治建设。坚持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强化乡村司法保障,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和平安建设机制。增强乡村普法工作实效,因地制宜完善村规民约,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鼓励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主动向农村延伸,推动乡村形成良好道德风尚。

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充分挖掘边境文化、朝鲜族文化、东北民俗文化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朝鲜族村庄、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 (略) 络,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开展“文明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活动,从家庭环境入手,推动农民精神面貌提升和文明村屯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促进乡风文明。

(五)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防止新致贫、旧返贫。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民土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全面增强农村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

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坚持“四个不摘”“三个不撤”,深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支持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兴产业、补短板、建基础、强治理,完善脱贫人口后续帮扶机制,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巩固提升工程,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实现由解决阶段性绝对贫困向解决长期性相对贫困转变。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新型合作组织建设,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开展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农民合作社规范行动。鼓励人参、棚膜蔬菜、食药用菌、中药材等领域单体合作社成立联合社, (略) 场竞争力。强化与本地企业上下游产业合作,促进企业与基地农户深度融合,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小农户通过扩大种养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全面升级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 (略) ,加强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全面强化职业农民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提升专业化职业农民队*建设,增强致富带头能力。

推动农民土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盘活乡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等,引导土地经营权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住村屯合并及产业转型升级契机,加快建设土 (略) ,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县域全覆盖试点,提高利用土地价值,实现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

健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协调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统筹布局城乡 (略) 络和生态环保设施,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打通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兴业,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专栏7 “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重大工程

(一)林特种养业增效工程。重点建设十二道沟镇农特产品种植园区、野山参精深加工等项目。

(二)特色园艺种植业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中药谷”生态综合开发、长白镇果蔬观光采摘园等项目。

(三)生态养殖业培育工程。重点建设农业观光旅游暨“笨蛋营地”生态养殖观光基地等项目。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土豆快乐小镇”综合开发、金华乡农旅体验基地、十四道沟镇甜蜜小镇、草莓农庄、生态农林小镇等项目。

(五)农村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 (略) 、危桥改造等项目。

(六)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十二道沟镇农田水利等项目。

(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重点建设2021年“整村品质提升”、农村垃圾治理处置工程、农村厕所改造、农村污水管线及处理设施等项目,实施农村能源革命行动计划、乡村水环境治理工程等生态宜居及农村环境整治行动。

(八)乡村文化创建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乡镇文体中心等项目,开展“文明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活动。

(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成立企业联合体,建设示范社,成立联合社,培育示范家庭农场。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实施现代青年农场经营者、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十)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工程。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引导土地经营权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

(十一)城乡融合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等项目,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

七、聚焦补齐短板,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推动高水平基础设施和普惠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

(一) (略) 空间格局

实施“东联西扩、北进南通”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扩大城区面积, (略) 发展留足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增强人口吸附能力、产业集聚能力、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把中心城区打造成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建设成吉林省东部沿边地区一座新 (略) 。向东联接马鹿沟镇,打造中心城区的拓展区;向西拓展到长白经济开发区, (略) 经济发展空间;向北进深到十八道沟方向,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向南与境外实现互联互通,打造中外经济合作示范区。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整合要素资源,优化县域空间布局,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空间资源的优化重组。加大乡镇驻地建设力度,合理规划建设中心城镇。

(二)提升 (略) 络运输能力

(略) 网建设,加大农村、国 (略) 维护建设力度,加快抚松至长 (略) 、松江河 (略) 、长白运输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提升长白县国道G331鸡冠崖子至冷沟子段、东北边境风景道等建设, (略) “大通道”网络,实现长白与长春、吉林、抚松、辉南、长 (略) (略) 、长白山机场之间的 (略) 连接,着力构建“一横三环四纵”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构筑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放射型” (略) (略) 络,覆盖县域乡镇、重点行政村,重点推进泥粒河水库至十 (略) 、长白县县道等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安防工程建设,切实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三) (略) 建设

稳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加快推动5G基站、云计算、 (略) 、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 (略) 信息基础设施, (略) 。加快“智能长白”建设,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移动通信、5G无线传输、地理信息、卫星定位、遥感等先进技术,加快 (略) 管理系统, (略) 管理监督和指挥两个轴心的管理体系。加快“智慧长白”建设, (略) 治理、民生保障、政务服务、特色旅游、交通出行、应急消防等领域,建设“长白数字大脑”运行的数据资源库,实现动态感知、监测预警、决策分析与联动指挥。改造 (略) 络基础设施,加快城镇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长白至临江、长白至 (略) 络升级扩容,完善偏远农村、农场、山区、林区、边防地带等特殊 (略) 络覆盖。推进云储计算中心建设,支撑县域云计算、云存储、电 (略) 产业快速发展。强化一体化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打造跨层级、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大通道”。建立健全军 (略) 联接和数据交换机制,建设边境安全、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等信息管理系统。

(四) (略) 政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 (略) 综合承载能力。加快 (略) 网设施,打 (略) 道路交通体系。完善能源、水利 (略) 络,加快推进长白县1 (略) 新建工程、马鹿沟66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等。加 (略) 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雨污分流改造,推动马鹿沟镇 (略) 改造升级,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雨水 (略) 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略) 、各公园等公共场所停车场建设。加快县城老旧小区改造、马鹿沟镇棚户区改造、八道沟镇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工程建设。

(五) (略) 功能品质

坚持绿化、美化、亮化、彩化、硬化、软化、净化、畅化“八化”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略) 基础设施建设, (略) 管理效率和质量, (略) 景区化、公园化建设步伐, (略) 品位和档次,努力创建“ (略) ”、“ (略) ”, (略) 品牌, (略) 形象, (略) 综合竞争力。

专栏8 “十四五”时期现代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

(一) (略) 络提升工程。重点建设抚松至长 (略) 、国道G331鸡冠崖子至冷沟子段、长白 (略) 、东北边境风景道、泥粒河水库至十 (略) 、新房子镇枫叶 (略) 、长白县县道等项目。

(二) (略) 络优化工程。重点建设松江河 (略) 等项目。

(三)交通枢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运输机场等项目。

(四) (略) 网提升工程。 (略) 交通、立体停车场及充电桩等项目。

(五)供水设施改造建设工程。 (略) 供水工程项目(西沟备用水源)水利枢纽、八道沟河流域(新房子镇、八道沟镇、工业园区)引泉等项目。

(六)供热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供热管线改造等项目。

(七)供气设施优化工程。重点建设燃气工程等项目。

(八)排水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县城污水处理设施、乡镇污水管线及处理设施等项目。

(九)垃圾处理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垃圾处理厂等项目。

(十)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建设老旧小区屋面防水及墙体粉刷工程、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及附属设施维修改造、城东区棚户区改造、八道沟镇棚户区改造等项目。

(十一)能源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横山变电所、马鹿沟66kV变电站、长白县1 (略) 、长白县6 (略) 改造工程、长白县万宝66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铁路电源配套工程、 (略) 电源配套工程、机场变电所等项目。

(十二) (略) 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智能长白”、“智慧长白”等项目。

八、聚焦民生福祉,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不断提升全县就业率,实现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利用劳务企业、劳服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围绕硅藻土加工、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扩大产业链条就业容量。加 (略) (略) 建设,建立失业登记和失业监测制度。着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落实岗位补贴政策,提高转岗再就业能力。

着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和法规,深入推进抓培训-兴产业-推创业-强企业-促就业的“1+4”城乡就业模式。推进金华乡食药返乡创业园和钰桂源食用菌种植返乡创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对登记创业人员实施“扶上马、送一程”的跟踪帮扶制度,全面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精准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开展青年群体就业见,落实国家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征管机制改革任务,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和农民收入水平。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全面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水平。

(二)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均等、公平、协调发展,加大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短板,保障来长白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享受高质量义务教育,推进民办教育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改革,健全民办教育监管机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能力素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巩固提升基础教育。按照国家“高水平、高均衡、高质量”要求,推动义务教育从资源的基本均衡向资源和质量并重的高水平均衡发展,推进教育优质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大学区”建设,促进县域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长白县第二幼儿园建设。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进长白县实验中学落实“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试点建设,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提高民族学校办学水平,全面落实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加快推进建设朝鲜族实验小学校教学楼维修、朝鲜族中学运动场地维修等项目。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和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县职业高中实训楼维修项目建设,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大力发展医疗公共服务事业,大力倡导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稳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全县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略) 管理制度及基本药物制度。 (略) 改革,推进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医联体建设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医疗专业人才队*建设, (略) 诊疗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强化“七个能力”,完善“三个保障”,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快提升卫生服务能力, (略) 、 (略) 改造,推 (略) 建设。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全面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精神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临终关怀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服务,建设县医疗康养度假基地,打造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全民健身公共资源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健身基础设施,到2025年实现每个乡镇建有1个多功能健身中心。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持续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百日行”“全民健身日”等活动,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构建覆盖全县、城乡统筹、保障适度、更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稳步提高居民保障水平。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社会救助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医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推动建立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保障制度。

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加快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设,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落实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普惠优待政策,完善服务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力度,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加强社会救助帮扶,巩固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升救助帮扶水平。

(五)推进文化强县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全面发扬传承红色文化和朝鲜族文化、长白山文化、鸭绿江文化、关东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发展长白文化事业,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长白文化繁荣发展,争创“ (略) ”。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广播电视、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文体资源共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服务设施体系。推动县文化馆、图书馆科学化运营和管理。加大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升级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人才队*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志愿者队*和群众文化辅导员队*。设立文学艺术发展基金,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推进灵光塔、干沟子古墓群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依托长白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繁荣文艺创作,加大长白山摄影、鸭绿江流域书画艺术、朝鲜族歌舞、服饰、艺术剪纸等民俗 (略) 场开发、策划包装及宣传营销。大力开发长白石、朝鲜族特色纪念品等具有长白特色民俗文化产品。积极开展“高山草原露营节暨音乐节”“长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长白望天鹅冰瀑节暨汽车拉力赛”等文化品牌活动,持续办好“农民春晚”特色节目,打造边疆“农民文化”品牌,扩大长白文化的影响力。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坚持党管青年、青年优先发展原则,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十大领域,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实施青年思想引领工程,加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力度,面向青年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爱国主义教育,推 (略) 建设,培养青年人才、青年志愿者和青少年事务社工队*,分层分类实施青少年思想引导。实施青年发展促进工程,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青少年维权工作机制,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加大对困难青少年群体救助力度,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引导青年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

专栏9 “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建设工程

(一)基础教育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县第二幼儿园、长白县学校运动场地、实验中学校区改造、长白县学校新建学生体、音、美、科技综合馆、长白县学校校舍维修、学校校舍改扩建等项目。

(二)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工程。重点建 (略) 、县级医疗卫生健康中心、 (略) 综合楼、 (略) 门诊楼维修改造、 (略) 综合诊疗救治能力提升改造、医疗康养度假基地等项目。

(三)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县体育中心、仙人岛综合开发、乡镇文体中心等项目。

(四)社会福利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县级公益性公墓、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等项目。

(五)养老托育保障工程。重点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救助管理站、向阳川康养基地、残疾人服务体系等项目。

(六)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乡镇文体中心,推进县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实施灵光塔、干沟子古墓群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七)文化产业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十二道沟镇“水乡客栈”及摄影打卡旅游基地、马鹿沟镇南尖头村艺术主题农庄、鸭绿江源第一村民宿等项目。举办“高山草原露营节暨音乐节”、“长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长白望天鹅冰瀑节暨汽车拉力赛”等文化品牌活动。

九、聚焦安全底板,巩固平安稳定社会大局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绷紧平安稳定之弦,全力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努力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质的法治环境,坚决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

(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强化风险意识,筑牢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思想基础,做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和化解工作,确保全县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和化解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服务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坚决扛起各自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

(二)加强社会基层治理

借鉴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源头防控、纠纷化解的社会矛盾治理机制,巩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成果,建立畅通有序的权益保障通道,全力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实现“信访最多跑一次”,争创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社会协同共治中的作用,建设“共建共治共享”和谐局面。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 (略) 建设,实现县区主城区内“1.3.5”分钟快速反应体系。提高预测预警预防风险能力,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化“雪亮工程”、“一村一警”建设。坚决防范化解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白。

(三)突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强化红线意识,严格执行卫生安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全面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设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加快“防、控、治”联动体系建设,实现全链条疫情防控。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建立实施信息披露机制,全方位做好防护知识、救治措施和健康教育的宣传解读,严厉打击造谣传谣行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非煤矿山、易燃易爆化学品等行业生产流程监管和事故预防,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制度,严格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制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

(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加强水旱、地震、地质、气象、森林火灾、生物等自然灾害防治,推进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改善中心城区消防安全设施布局,加快推进消防供水、消防通信和消防通道建设。健全重大风 (略) 、响应联动、风险联防、任务联战、物资联保“五联”机制。加强应急管理队*和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全面提升法治长白建设

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建设法治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制化。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推动政治巡察向基层延伸。建设法治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 (略) 、 (略) 、 (略) 建设,推进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监督体系,推动依法治县和民主法治进程。

(六)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全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边境稳定机制,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局面。落实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优惠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开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加速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项目的资金比例;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解决边境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推进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全国双拥模范县”成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六连冠。全力维护边境社会稳定,做好新形势下边防工作,加强边境治理管控,坚持和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严打、严防跨境走私、贩毒、盗抢、非法越境等涉边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杜绝边境敏感案件发生。持续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和信息通信设施建设,推进“智慧边防”建设。确保边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边境长治久安。

专栏10 “十四五”时期社会安全及治理提升工程

(一)应急管理工程。重点建设人防工程项目。

(二)社会治理工程。重点建设边境治安防控综合体系, (略) 、WiFi采集、高空超长续航无人机采购等项目。

(三)边境安全工程。重点建设边境一线盲区及抵边乡镇、“智慧边防”、村屯治安视频监控、电子围栏采购、大数据互联共享、轻载直升机采购等项目。

十、聚焦凝聚合力,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推动“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持续深入解放思想,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规划合力、政策合力、工作合力、氛围合力,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制度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定期分析形势、科学决策咨询的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大胆解放思想,营造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的发展氛围。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加强政治监督,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 (略) ”的监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健全民族宗教体制机制,做好新时代宗教、侨务和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党的周围。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持续深入推进思想解放

引导全县人民深入学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坚决破除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 (略) 径依赖,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推动改革创新上取得更大实效,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和组织发动,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大力营造加快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强化本纲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性作用,形成定位准确、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细化落实本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年度实施要求,建立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规划实施评估机制、调整修订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团结一致、砥砺前行,为建设“一谷 一城”先行区和示范区、吉林省东部国际化 (略) ,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目 录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环境

(三)指导思想

(四)基本原则

(五)战略重点

(六)主要目标

二、聚焦转型突破,打造绿色高效产业集群

(一)壮大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打造两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

(三)培育两个二十亿级产业集群

(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构筑沿边开放合作新高地

(一)构建沿边开放新格局

(二)打造沿边开放大通道

(三)完善多元化合作体系

(四)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载体

(五)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六)融入“一主、六双”联动发展大局

四、聚焦生态安全,筑牢绿色生态本底

(一)加强森林江河湿地保护修复

(二)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三)推动城乡环境质量优化提升

(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五)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五、聚焦营商环境,强化创新深化改革

(一)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

(三)推进改善营商环境

(四)加大沿边开发开放改革力度

六、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加速农业产业转型

(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三)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四)打造和谐善治乡村

(五)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七、聚焦补齐短板,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一) (略) 空间格局

(二)提升 (略) 络运输能力

(三) (略) 建设

(四) (略) 政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五) (略) 功能品质

八、聚焦民生福祉,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二)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五)推进文化强县建设

九、聚焦安全底板,巩固平安稳定社会大局

(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二)加强社会基层治理

(三)突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五)全面提升法治长白建设

(六)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全

十、聚焦凝聚合力,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三)持续深入推进思想解放

(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长白县加快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本纲要依据《中共长白县委关于制定长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五”和市委“3331”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加快“美丽、富庶、文明、和谐、平安、幸福”六个长白建设,努力在困境中奋进,在挑战中发展,在开拓中提升,经过五年的共同努力,县域发展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民族团结奋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创造了“长白速度”,凝聚了“长白精神”,展示了长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略) 和定位更加清晰,基础全面夯实,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9亿元,在全国120个自治县中人均GDP排名实现争先进位。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一批对长白发展有较强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快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健康持续的良好态势。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实施“五四五N”工作法,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成为吉林省首批、 (略) 首个“脱贫摘帽”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协同推进。五年累计实施扶贫项目500个,投入各类资金16.7亿元,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由2016年*提高至2020年*,连续三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好”的档次。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长松岭隧道建成通车,冷沟子隧道开工建设,新建客运站项目主体完工, (略) 硬化率达到100%, (略) 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机场建设进入选址阶段。县城供水工程竣工通水,备用水源开工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实 (略) 升级改造,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大幅提升。

城乡面貌得到历史性改观。以实现城镇景区化建设为目标,投入20余亿元, (略) (略) 改造、鸭绿江风光带和体育 (略) 建设“十大民生工程”,通过“全国文明县城”和“ (略) ”复检,县城获批“3A”级景区,城市形象和空间品质显著提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美丽乡村”活动,改造农村危房774户、农村改厕4510户, (略) 级标兵村37个、示范村34个、达标村6个。被评为2020年“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和*元,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条件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居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巩固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文体惠民工程深入实施,长白体育场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全县77个行政村文化小广场、三级公共 (略) 络全覆盖。棚户区改造、安全饮水、厕所革命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完成二十三道沟小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确保全县36条河流水环境长治久清。扎实开展“绿盾行动”,大力开展林地清收,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城区污水处理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空气优良天数年均达到319天,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深呼吸小城”榜首。

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顺利完成县乡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建成政务服务中心,“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县级 (略) 上可办率达84.7%。深入推进双创基地“1+2+N”运行模式,深化“人才强县”战略,持续开展“百名大学生进长白”、“人才回引”工程,人才活力不断激发。“数字长白”建设初见成效,已获批“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制定了自治县史上最大力度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取得了一批改革创新成果。

开放合作实现新突破。主动融入“ (略) ”,互市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长白国家一类口岸通过验收,监管货场投入使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申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开发开放基础全面夯实。对外合作领域、合作层次不断拓展,5年累计实现进出口货运量*吨,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

团结稳定呈现新局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略) 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称号,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县”五连冠,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夺取新冠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成功举办庆祝自治县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展现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人民幸福的繁荣盛景。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开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促进长白绿色转型发展”大讨论活动、“严谨务实强作风、创新求进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思想政治、领导班子、干部队*、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开拓进取,奋勇前进,如期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六个长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开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困难问题仍然较多。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影响深远,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各地对生产要素的争夺更加激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较重,开放合作环境受限,一些涉及体制机制问题的改革还需攻坚;吸引留住人才的力度还需加大,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优、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仍需加快解决;发展机遇叠加呈现,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长白县作为东北亚经济合作的重要窗口,“ (略) ”北线战略的重要节点,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将迎来政策集中叠加、潜能充分释放、优势更加突显、发展不断加速的重要历史机遇,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期、全面绿色转型的加速期、开发开放潜能的迸发期、区域战略地位的彰显期、宜居生活品质的提档期。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更加自觉地把长白发展放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来考量,进一步提振信心、保持定力、科学施策,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推动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更大突破。

指导思想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 (略) 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三个五”、中东西“三大板块”发展战略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要求, (略) 委“3331”和“一谷一城”建设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发展战略,以沿边开发开放为契机,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城乡融合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加快推进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争做“一谷一城”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努力把长白建设成吉林省东部国际化 (略)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白奠定坚实基础。

(四)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凝聚新时代长白发展的强大共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生态优先。坚决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良好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振兴之本,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最大限度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转变发展方式,始终聚焦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以及协调性、平衡性,着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 (略) 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着力加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五)战略重点

——优化“三大组团”。从功能定位上,进一步 (略) 建设组团、绿色产业发展组团、主题景区开发组团,加快形成相生相息、相互促进,互为支撑、互为依托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打造“一带多园”。从空间布局上,着力打 (略) 经济带,大力推动民俗旅游、健康食品加工、对外经济合作、现代农业、高端旅游度假、生态农特产品种植、硅藻土工业、中药材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发展“五大产业”。从产业结构上,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壮大全域旅游、边境贸易、硅藻土加工、食药健康、现代服务“五大产业”,形成多点发力、多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实施“四区共建”。发挥开发区、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四区”各自的功能,使之形成政策集中使用、产业相对集聚的叠加效应,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开展“六城联创”。全力创建“ (略) ”、“ (略) ”、“ (略)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以创建活动引 (略) 形象、城市品质、综合竞争力整体提升。

——构建“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推动形成政府主导、 (略) 场发育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资金、人才、土地、信息、技术等全方位支撑,筑牢经济发展基础。

(六)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长白要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形势变化、 (略) 总体要求以及长白县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区位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禀赋、文化特色等优势,以“*”战略为统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发展质量更高。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大,质量平稳提高,GDP增速始终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人均GDP居全省前列。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绿色发展特色鲜明,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区域竞争更具优势,把长白打造成为推动白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改革效益更优。持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潜力,激发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聚才用才育才力度,提升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速流动、高效配置,加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迈向中高端。

——开放机制更活。对外开放和国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略) 建设成效显著,政策叠加优势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实现根本转换,开发开放、融合共享成为发展主流。口岸通关能力大幅提升,边境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通道有效打通,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我国东北东部对外开放新前沿。

——城乡环境更美。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高标准高品位开展城乡建设, (略) 扩容,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城乡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增强城乡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格局。

——人民生活更幸福。民生短板加快补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法治长白建设取得新进展,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更加巩固,边境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表1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规划表

序号

类别

指标

2025年

目标

年均增长(%)

属性

1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

-

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

预期性

2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3.4

2.5

预期性

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5

-

预期性

4

改革创新

联合验收比率(%)

100

-

约束性

5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7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

预期性

6

绿色转型

单位GDP能耗降低(%)

-

〔13.5〕

约束性

7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18〕

约束性

8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100

-

约束性

9

森林覆盖率(%)

90.14

-

约束性

10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93.15

-

约束性

11

民生

福祉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1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13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

预期性

14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8

-

约束性

展望二〇三五年,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全面增强,经济结构全面优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略) 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发挥好东部板块中的节点作用,打造吉林省沿边开放窗口和“一主六双”产业联动发展的东部战略支点。改革开放全面深化,边境民族特色不断彰显,成为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新标杆。文化强县、人才强县和健康长白战略全面实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长白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绿色底色更加鲜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成为“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民族更加团结,边境更加稳定,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形成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设成为吉林省东部国际化 (略) 。

二、聚焦转型突破,打造绿色高效产业集群

聚焦产业赋能提质,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为牵引,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打好“产业集群化、集群链条化”组合拳,建设具有长白特色的六大产业集群,推动生态资源价值和绿色产业潜能加快释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通过产业集群带动全县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壮大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重点壮大电商+边境贸易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开发区、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等政策叠加优势,长白国家一 (略) (略) 场等特殊区位优势,长白口岸国际商贸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等基础条件优势,持续深化对外经贸合作,突出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交易、国际金融服务等边境贸易产业,全面探索边境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 (略)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特色农产品、矿产品加工、轻工纺织、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打造面向东 (略) ,加快推进 (略) 建设,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本土电子商务龙头企业、 (略) 和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高电商公共服务水平,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共享系统,打造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 (略) 。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继续与融媒体中心推广“灵秀长白” (略) ,加大长白农产品“线上”推广力度,持续推进与阿里巴巴“1688商+ (略) ”、杭州如涵文化合作,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进电商镇和电商村建设进一步加快。

边境贸易产业依托长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全力 (略) 贸易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一批边 (略) 场和特色商贸中心,完善边 (略) 场展示展销、批发零售、集聚配送功能,开发小商品免税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离岸服务外包等跨境外贸业务,打造对 (略) 场和吉林省最大的边境贸易小商品集散地,建设成为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新引擎和边境经济合作的新典范。加快开通边贸结算业务,搭建 (略) ,拓宽与边境地区银行结算渠道。

2.重点壮大硅藻土+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集群

全力支持和配合硅藻土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硅藻土产业整合,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略) 场竞争力,做精做深以硅藻土为核心的矿产资源加工业,带动长白石、高岭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业发展,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提升矿产资源加工技术和基础能力水平。

硅藻土加工产业。依托全亚洲储量最大、品质最优、得天独厚的硅藻土矿产基础,以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为核心载体,进一步扩大中低品位硅藻土选矿和综合利用生产能力。加大硅藻土开发力度,重点支持长富远通、大华等企业进行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造,重点围绕助滤剂、功能填料、环保功能材料、保温节能材料、硅藻土内墙装修与装饰材料、催化剂载体以及新型复合功能材料等应用领域,推进硅藻土制品生产线建设,优化升级硅藻土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延伸硅藻土加工产业链条,打造集资源开采、加工、贸易、服务和研发于一体的硅藻土产业集群,加快推动百亿硅藻谷工程建设,培育长白知名品牌。

长白石、高岭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产业。加快推进长白石、高岭石、玄武岩、花岗岩等矿产加工项目建设,提高长白石产品档次、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以马鹿沟镇为载体,打造成为“全国长白石交易中心”。深度开发高岭石粉、玄武岩拉丝、花岗岩板材等新材料产品,壮大矿产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全产业链整体跃升。

专栏1 “十四五”时期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壮大工程

(一)电子商务提升工程。 (略) 贸易 (略) 场等项目,推进建设电商镇和电商村。

(二)边境贸易提升工程。 (略) (略) 场基础设施、 (略) 贸易港、边贸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

(三)硅藻土深加工壮大工程。 (略) 年产*吨精细二氧化硅功能填料、翔缘硅藻土硅肥和冷库、硅藻土功能生态板、二三级硅藻土水选、高端助滤剂和高端填料等项目。

(二)打造两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

1.全力打造文化+边境旅游产业集群

围绕吉林省“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 (略) 鸭绿江风情旅游带的战略部署,重点塑造异域特色、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特色冰雪等全域旅游精品,突出文旅融合,着力开展露营节、冰瀑节、民俗文化旅游节、马拉松赛等节庆活动,激活文旅新业态,实现联动春秋、带动冷暖的四季旅游格局。

边境生态游。围绕沿边区域优势,围绕长白山南坡风光、望天鹅峡谷、鸭绿江边境风光、朝鲜族民俗风情、十八道沟温泉体验、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乡村休闲等特色资源,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力争将望天鹅景区提升为集观光、休闲、度假、漂流和科考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发休闲度假、边关山水、异国文化体验、摄影采风等边境旅游产品,推进边境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边境 (略) ,构成“环山、沿江、跨国”边境旅游发展格局。

民俗文化游。深入挖掘历史民族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千年崖城文化旅游度假区、十四道沟镇娑罗古城、果园民俗村等综合开发建设,开发民俗文化旅 (略) 。打造吃美食、住民宿、享民乐的特色朝鲜族文化体验中心,举办形式多样的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展示长白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魅力。

特色乡村游。整合特色农业旅游资源,联动推进乡村旅游景点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乡情浓郁”的特色乡村。持续推动“千家万铺”特色民宿建设工程,以果园村、金华村、十五道沟村、鸡冠砬子村、孤山子村、南川村等特色节点村为重点,推进鸭绿江源第一村民宿庄园、南尖头村艺术主题农庄建设,促进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休闲康养依托生态、温泉、文化、医药等核心资源,打造望天鹅健康度假集聚区、十八道沟医养结合健康养生集聚区等一批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区。以避暑养生为主题,推进深呼吸康养度假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朝鲜族风情养老园”、“花园式养老服务社区”等生态养老服务产业园区,推进宝泉山镇河底村云海小镇、十八道沟村温泉康养溪谷及水上中心建设,打造集保健康复、强体健身、休闲康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健康养生综合体。

冰雪文化打造冬季“望天鹅冰瀑旅游节”冰雪旅游品牌,以望天鹅冰瀑景观群为核心,深入挖掘雪原、雾凇、雪村等长白冬季冰雪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冰雪赛事、冰雪观光、冰雪休闲、冰雪游乐等多系列冰雪旅游产品,积极推进宝泉山镇老保*-马家岗滑雪场、“土豆”滑雪场建设,开发极具参与体验性、观赏性、趣味性的冬季冰雪旅游产品和精 (略) ,建设成为吉林省冰雪特色旅游目的地。

红色文化整合边境红色旅游资源、历史遗迹,利用马鹿沟镇中央新兴洞特别区委遗址、大德水战绩地等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展示水平,推进红色旅游及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增加红色文化科普体验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

户外休闲运动游。充分凸显域内地形地貌优势,加快推进十二道沟镇户外运动特色营地、十四道沟镇观云顶露营地、满天星自驾营地建设。以十四道沟镇鸡冠秀峰高山草原、金华乡高山草原和十八道沟高山草原为载体,举办长白高山草原露营节,把长白打造成户外爱好者休闲运动特色旅游区。

跨境文化游。积极探索跨境旅游新模式,构建生态游、民俗游、红色游、度假游、自驾游等跨国深 (略) ,塑造“全景+跨境”旅游模式,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边境旅游、跨国旅游为一体的多元联动发展格局。建立和完善与周边国家、地方政府、旅游协会、企业等多层次的合作协调机制,共同搭建东北亚 (略) 。

2.全力打造劳务+轻工产业集群

发挥长白县对外合作的区位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深化国际产能互惠合作,开展进出口商品和资源加工,推进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集聚发展。

劳务产业。重点发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就地就近输转就业、劳务派遣外包等,建设集劳动力就业创业指导、企业招聘等功能为一体的劳务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服装裁剪、电子电工、 (略) 场就业率高的工种培训,推广“龙头企业+免费培训+定向输出+就业安置”模式。提升劳务产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建设 (略) 。

轻工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产品、家居、纺织、包装纸、塑料复合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制品等,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设计,积极参与国内外轻工产品展会、投资对接等活动,搭建实体营销、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于一 (略) ,建立轻工产业承接加工园,打造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出口集聚区,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专栏2 “十四五”时期五十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工程

(一)边境生态游壮大工程。重点建设十二道沟冰壶沟及板石岔风景区、新房子镇大湖瀑布旅游景区、塔山风景区综合旅游开发、塔山商业开发、塔山公园景区升级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长白间山峰省级湿地公园、宝泉山镇“枫行百里”旅游度假区、多彩边境风情游基地、鸭绿江骑行廊道、“水乡客栈”及摄影旅游基地、东北边境风景道等项目。

(二)民俗文化游融合工程。重点建设十四道沟镇长白山古墓文化风景区、长白县十四道沟镇娑罗古城、千年崖城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

(三)特色乡村游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马鹿沟镇南尖头村艺术主题农庄、鸭绿江源第一村民宿庄园、金华乡农创基地、“笨蛋营地”生态养殖观光基地、果园民俗村综合开发工程等项目。

(四)休闲康养游融合工程。重点建设十八道沟村温泉康养溪谷及水上中心、果园文旅康养小镇、宝泉山镇河底村云海小镇等项目。

(五)冰雪文化游提质工程。重点推进宝泉山镇老保*马家岗滑雪场、冰雪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六)红色文化游培育工程。重点建设红色旅游及国防教育基地、县城东区旅游栈道基础设施等项目。

(七)户外休闲运动游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十八道沟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十二道沟镇户外运动特色营地、十四道沟镇观云顶露营地、十四道沟镇满天星自驾营地、鸭绿江骑行廊道、鸡冠秀峰户外运动天堂等项目。

(八)跨境文化游培育工程。积极探索跨境旅游新模式,开发生态游、民俗游、红色游、度假游、自驾游等多条跨国深 (略) 。

(九)轻工产业壮大工程。抓好电子产品、家居、纺织、金属制品等产业招商,引进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培育两个二十亿级产业集群

1.着力培育人参+绿色食药产业集群

落实“一谷一城”战略,重点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板块,深度开发矿泉水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特产品、医药健康产品、绿色食品、民俗特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壮大。

人参加工业。加强对人参食品、保健品的开发力度,逐渐恢复和壮大人参产业规模,打响长白区域人参品牌。加快推进“药食同源”,加快生物转化技术研究,深度开发人参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系列医药健康产品以及人参方便食品、健康食品,重点发展肽谷生物等高端精深加工产品,推进野山参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形成以精深加工主导的新型人参加工业,全面提高人参的加工层次、产品档次,推动全县人参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集约化质量型升级。

中药材加工业。围绕北五味子、刺五加、党参、天麻等道地中药材,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保健及生物制药等。加快新药研制和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类药物。加强中药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建设成为符合GAP标准的绿色、有机中药材生产加工研发基地。

矿泉水产业。加快整合升级矿泉水生产企业,建立完善安全卫生检验检测制度,深化与农夫山泉、娃哈哈、恒大等集团的战略合作,推进十七道沟三浦洞年产*吨矿泉水开发、新房子大湖年产*吨矿泉水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矿泉水加工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迈进,全力打造百万吨级矿泉水产业基地。

绿色食品加工业。围绕山野菜、山葡萄、蓝莓、食用菌等绿色资源,加快构建差异化、优质化、精品化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打造长白山高寒山区优质马铃薯品牌,加快“蓝莓粉条”、“人参粉条”等特色食品研发研制。强化农特产品冷冻保鲜、加工技术研发,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业集聚壮大。

民俗特色食品加工业。重点开发酱菜、罐头、馅料、辣白菜等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等,利用生物工程和发酵工程改良民俗特色食品加工工艺、贮藏技术,构建具有朝鲜族特色的生态产品加工体系,打造朝鲜族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2.着力培育商贸+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发挥长白国家一类口岸优势,构建以国际大通道为轴线、沿边口岸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为依托、国内国际双向流动的区域性 (略) 络,重点发展商贸服务、大宗仓储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构筑 (略) 络体系和物流信息服务体系。

商贸服务业。加快推进商贸服务业提级升档,培育一批特色商贸小镇。加快特色街区改造提升, (略) 街餐饮一条街、民主街土特产品一条街等建设。积极发展夜经济,打造夜景、旅游演艺、特色活动、 (略) 等夜游活动载体。加快餐饮住宿特色化发展,培育一批朝鲜族餐馆和民宿酒店。大力发展“智慧零售”,开发“智慧零售”线上APP,打造“边境线上 (略) ”。

大宗仓储物流。建立以储存为主,集加工、包装、商贸、配送为特色的仓储物流体系。加快长白县综合物流服务中心及监管货场建设,推进建设大宗资源商品综合物流园区及矿产品等专业物流中心,不断扩大大宗商品物流辐射区域。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大力引 (略) ,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大宗货物和内贸集装箱物流合作联系,形成与国际标准对接、向高端化发展的大宗商品物流产业链。

农产品冷链物流围绕蔬菜、菌类、浆果、肉类等农产品,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补齐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推进建设大华保税仓库冷链物流,建设一批具有初级加工、分级包装、预冷仓储等功能的仓储保鲜设施。大力发展冷藏运输,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系统,支持发展冷链多式联运,加快建设农产品直采基地和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全过程的冷链物流体系。

跨境物流。强化东北亚国际合作,推进跨境物流综合服务区建设,建立东北东部贸易通道和物流通道,打造跨境商贸物流基地。建立对外商贸渠道,加快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和境内外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一站式”通关服务。

专栏3 “十四五”时期两个二十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一)生态绿色食品加工业提质工程。重点建设粉条加工厂、野山参精深加工、土豆快乐小镇综合开发等项目。

(二)矿泉水加工增量工程。重点建设十七道沟三浦洞年产*吨矿泉水、新房子大湖年产*吨矿泉水开发等项目。

(三)民俗特色食品加工业赋能工程。重点开发具有民俗特色的特色食品,打造朝鲜族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四)现代商贸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等项目。

(五)现代物流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大华保税仓库冷链物流、综合物流服务中心等项目。

(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林业、参业、水电业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林业转型上突出转换发展方向,提升森林品质,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发挥生态功能,在保持生态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深化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健康有序发展林下种养殖业,探索发展碳汇交易,抓住“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等机遇,重点发展森林研学、森林康养、森林观光等旅游新业态。参业转型上突出转移发展阵地,推动技术革新,推广和扩大非林地种参,保持人参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加强对人参食品、保健品的开发力度,逐渐恢复和壮大人参产业规模,打响长白区域人参品牌。水电业转型上突出转变发展理念,持续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规范发展水电业,利用长白光照充足、风力较强等优势,大力发展光伏、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换代。

、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构筑沿边开放合作新高地

充分发挥“四区”叠加优势,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用好国 (略) 场、两种资源,构建内外互动、设施互连、要素汇集、市场融通,具有较强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开发开放新高地。

(一)构建沿边开放新格局

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利用对外开放的良好基础与便利条件,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放大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省级经济 (略) 贸易区优势互补、政策集聚的叠加效应,进一步优化口岸和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沿岸资源和产业要素集聚。创新体制机制,围绕与周边国家地区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进行全方面制度创新,推进人文交流互通、国防安全互信、贸易往来共赢,逐步形成“沟通内外、辐射周边、连接腹地、通边达海”的沿边开放新格局。

(二)打造沿边开放大通道

充分发挥长白作为吉林省东部沿边开放的南北节点和区域中心的特殊地理优势,把长白建设成吉林省重要对外开放出口。立足“鸭绿江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积极融入“长白通(丹)大通道”,主动对接长吉图区域,加快抚松至长 (略) 建设和国道G331丹东线升级改造,构建连接白山、长春、 (略) 区 (略) 络。充分发挥国家一类口岸的窗口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长白口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八道沟、十三道沟口岸建设,在域内形成多点布局、相互补充的“大通关”网络体系。加快建设“智慧口岸”,营造互联互通、顺畅便捷、高效安全的口岸通关环境。加快高速、铁路和机场建设,加大运输承载能力,构建多元化的对外开放通道。

(三)完善多元化合作体系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激活内生动力,释放沿边开放前沿优势,推动多方合作迈向新台阶。扩大开放性国际合作,加快与东北亚经贸技术合作,推进对外贸易与产业投资有机结合。持续开展区域联动共建合作,着力构建与周边县(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等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地区间合作共赢发展。进一步深化 (略) 全方位对口合作,推动长白 (略) 场、长白资源与湖州资本、长白转型与湖州创造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等国家战略, (略) 所、研究机构对接,加强资金和技术合作。

(四)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载体

探索打造多元化边境 (略) ,推进沿边地区开放型经济互利共赢。将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增强产业的聚合度和开发开放的丰富度,不断突显区域集聚效应,逐步形成以经济带为核心的产业隆起带。

(五)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全面促进贸易转型升级,优化贸易结构,丰富贸易品种,实现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协调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促进。改进贸易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贸易新优势。面向国 (略) 场,推进内贸外贸相结合,对外立足开拓 (略) 场,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对内加快形成区域商品交易和集散中心。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创新试点建设, (略) 贸易结算中心,简化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六)融入“一主、六双”联动发展大局

加快融入“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建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展“中药谷”生态综合开发,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充分利用长白山区域野生中草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药健康产业。全面融入“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坚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握国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活动契机,深度发展冰雪旅游,逐步完善旅游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融合联动发展,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七)打造“一谷一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 (略) 委“一谷一城”决策部署,打好绿色有机、资源加工、开发开放、全域旅游、营商环境、数字信息“六张牌”,发展壮大“五大产业”,尽快形成“六大产业集群”。激活“一谷一城”发展活力,通过改革和开放,加快推进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集聚。补齐“一谷一城”设施短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 (略) 络、新能源等新基建“761”工程。提升产业园区配套设施水平,合理规划布局园区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等基本配套设施,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需求,提高产业集聚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产业发展载体,进一步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

专栏4 “十四五”时期扩大开放合作重大工程

(一)开放通道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口岸大桥、八道沟口岸大桥、十三道沟口岸大桥、八道沟口岸基础设施、十三道沟口岸基础设施、国道G331鸡冠崖子至冷沟子段、抚松至长 (略) 、松江河 (略) 、长白县运输机场等项目。

(二)完善多元化合作体系工程。定期开展域外经贸交流活动, (略) 所、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推广复制湖州等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

(三)高能级开放合作载体建设工程。 (略) (略) 场基础设施、互市 (略) 场配套物流基地、长白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边贸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国际产能互惠合作区、长白开发开放试验区基础设施等项目。

(四)精准招商增效工程。开展“政策说明会”、“恳谈会”等多种形式招商推介,积极参加各类高端展会、领袖峰会、专家论坛以及博览会等,促进招商模式向专业化、高端化转变。

(五)园区配套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供热管线工程、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经济合作创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边合区创业产业园区建设等项目。

四、聚焦生态安全,筑牢绿色生态本底

全面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生态保护系统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治理精细化,着力做好林、山、水、土、大气、人居环境等七篇文章,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巩固根基屏障功能,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加强森林江河湿地保护修复

实施森林、江河、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战略和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大力推进森林生态培育,全面落实国家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促进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增长,打造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江河流域生态保护,大力实施流域治理、水质提升工程,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注重长白湿地保护与修复,强化区域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与恢复,加大力度整治历史遗留矿山。完善长白山生物种资源保护体系,深入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强化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切实维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安全。

(二)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健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化、低碳化发展。鼓励发展“静脉产业”,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及利用水平和能力。全面实施节水行动,支持硅藻土、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实行节水烘干工艺改造,加 (略) 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进一步推进秸杆五化利用,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严控国土开发强度,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完善国有建设用地 (略) 场。强化重点领域节能,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扩大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公共建筑、交通、工 (略) 集中供热领域方面的应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珍惜粮食,抵制浪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形成文明朴素的生活风尚。

(三)推动城乡环境质量优化提升

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强化环境监测执法,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大力实施城镇空气质量监管,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深化鸭绿江等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实施控源截污,建立江河常态化保洁机制。大力推进城镇饮用水水质处理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保障饮水安全。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与风险管控,继续推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深入开展黑土地修复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肥及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推动实施硅藻土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化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探索推进森林碳汇交易。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五)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能力建设、数字化建设以及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增强森林安全应急响应能力,全力提升森林防火能力,推进建立林业、地方、森林消防等联防联动机制。完善生态环境 (略) 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健全生态环境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加快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略) 络建设,提高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专栏5 “十四五”时期生态保护修复与环境整治工程

(一)森林保护与修复工程。重点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工程、长白西河套生态恢复、山楂海棠、朝鲜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等项目。

(二)水生态环境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山中小河流八道沟河新房子镇段与十九道沟河马鹿沟河治理工程、二十三道沟水源地配套设施及旅游设施综合开发工程、西沟水源地配套设施及旅游设施综合开发工程等项目。

(三)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重点建设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项目。

(四)环境质量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县2021整村品质提升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

(五)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鸭绿江流域森林火灾高危区综合治理、撩荒地林场森 (略) 、国有林场森 (略) 、山洪沟治理等项目。

五、聚焦营商环境,强化创新深化改革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 (略) 场化程度为导向,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略) ,突出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发展内生动力整体提升。

(一)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聚焦重点领域创新驱动,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加快提升创新创业发展能力。构建创新发展载体,依托“灵秀长白” (略) 、“长 (略) +中小企 (略) ”等创新载体,搭建 (略) ,推进长白县创 (略) 建设,打造产业孵化园区,建立综合服务大厦和“双创”基地,全面提升企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围绕重点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创新主体。围绕新技术、配套产品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创新引才聚才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和吸引政策,坚持“引、育、留”三力共振。深化各项人才引进工程,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候鸟型”人才适用机制和柔性流动机制。

(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

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采取更加宽松、开放的措施,完善营造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 (略) 场环境,力争“十四五”期间民营经济占比逐年提升。优化政府、银行、 (略) ,完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提高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营造便利高效的发展环境,持续开展企业包保帮扶行动,建立健全关心爱护助推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园双创主阵地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入驻园区,降低成本、减轻负担,推动企业快速达产达效、发展壮大。

(三)推进改善营商环境

坚持以企业期待和需求为导向,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从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着手, (略) 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营造 (略) 场环境,建设 (略) ,促进政府与金融机构、市场主体信息高效精准对接。建立负面清单模 (略) 场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形成公平 (略) 场环境。构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责任制,发挥项目秘书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落实、达产达效。打造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建立公平竞争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和举报绿色通道。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加大沿边开发开放改革力度

加快推进沿边开发开放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设“境内关外、境外关内”的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激活边境贸易发展,推动贸易便利化,促进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加快通关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口岸关检合作一次查验、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三个一”改革,缩短查验等候时间。加快跨境劳务合作改革,在劳务输入、境外高级人才入境与居留等方面探索建立交流合作新机制, (略) 场体系,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劳动力支撑。 (略) 贸易区试点建设,聚焦增强服务辐射功能,建立健全跨区域园区共建、共管、共享的机制和模式,推行互贸区、国门景区、综保区“三区联动”,形成口岸贸易旅游生态圈,打造沿边开发开放的成功典范。

专栏6 “十四五”时期深化改革创新工程

(一) (略) 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创 (略) 、智慧农业等项目。

(二)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工程。重点建设边合区创业产业园区二期工程、长白国际创业大厦等项目。

(三)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工程。重点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跃升工程,持续开展企业包保帮扶行动,建立健全关心爱护助推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营商服务环境改善工程。重点建设“数字长白” (略) ,实现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只跑一次”行政 (略) 上办理率达到90%,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的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

(五)沿边开发开放改革工程。重点 (略) 贸易港、长白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等项目。实施口岸关检合作一次查验、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三个一”改革,建设统 (略) (略) 。

六、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做好融合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生活环境,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加速农业产业转型

以“一谷一城”建设为统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种养殖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推动农特加工产业向精深化、高端化发展,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多业态发展,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构建生态效益型农业体系。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申请注册和推广使用长白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争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推动种养殖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林特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下资源优势,重点围绕人参、林蛙、坚果等,建设特色突出、效益显著的林下特色种养殖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宝泉山镇、新房子镇林蛙深加工基地、科研基地建设。以十四道沟镇、宝泉山镇、马鹿沟镇和新房子镇为核心,发展以大榛子、松籽为核心的坚果种植业。实施优质山野菜商品化工程,建设长白山山野菜规模化生产基地。加快特色园艺产业发展。围绕食药用菌、棚膜果蔬、中药材等产业,重点建设以十二道沟镇、马鹿沟镇为核心的食药用菌特色农业示范区,推进长白镇和金华乡棚膜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打造长白县蔬菜供给基地和长白县“菜篮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重点围绕天麻、沙参、桔梗、北五味子、虎眼万年青、蒲公英等,加快建设宝泉山镇北五味子综合示范基地、马鹿沟沙参综合种植示范基地等。重点围绕蓝莓、蓝靛果、不老莓、葡萄等种植业,积极发展浆果产业,形成“吉林蓝莓长白寻,长白蓝莓吉林兴”的产业格局。加快生态养殖业发展。重点围绕精品蜂、黄牛、冷水鱼、梅花鹿、獭兔、林下鸡、林下猪等特色养殖业,形成“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养殖模式。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种养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产业体系,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依托长白县(金华乡)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杉 (略) 、圣 (略) 等,全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观光、特色餐饮、民俗演艺、休闲农庄、采摘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业态乡村旅游,推进草莓农庄、生态农林小镇、果蔬观光采摘园、农旅体验基地等建设,打造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和乡村民宿集聚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建设,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营销体系。

(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实施“整村品质提升工程”,完善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 (略) 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公共服务更加便利,逐步实现农村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均等化。

完善交通物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高质量推进“ (略) ”建设,深 (略) 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农村基础物流设施,鼓励商贸、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扩大在农村地 (略) 络布局,重点建设八道沟镇物流园区,打造长白县西部主要的物流仓储中心。引导客运、物流在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和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客运服务中心,鼓励旅游区汽车租赁等便捷式交通工具开发。

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探索建管一体化模式,优先在“两区”范围内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完善农田灌排等设施,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供水条件。

加强 (略) 络建设。积极推进通信、广播电视、 (略) “三网合一” (略) 建设,完善 (略) 络设施,构筑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的信息化新乡村。改造升级乡村 (略) ,加快推进乡村通信铁塔基础设施建设。 (略) 络提速降费行动,积极 (略) 建设,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

推进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短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

(三)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种植花草树木,做到“村村有绿化、户户有花香”。引导群众转变不良生活。集中清理废弃农膜等各类废弃物,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重点实施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清淤疏浚,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加大乡村绿化美化,深入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在闲置土地、房前屋后、道路沿线、公共场所等进行全面绿化,建设绿色特色村庄。开展“ (略) 、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整洁优美新家园。

建立健全整治长效机制。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行管护,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城乡垃圾污水处理体系。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 (略) 、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突出抓好“空心村”改造。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营造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氛围。

(四)打造和谐善治乡村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强化民主法治建设,规范村民文明行为,提高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推动形成和谐文明的乡风民风。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村级组织的人员结构,吸引高校毕业生、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等人才到乡村任职,加强对村级组织成员的监督管理和培训教育,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组织,查短板、补弱项、强基础,激发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党支部领导和服务发展的能力,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民主法治建设。坚持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强化乡村司法保障,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和平安建设机制。增强乡村普法工作实效,因地制宜完善村规民约,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鼓励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主动向农村延伸,推动乡村形成良好道德风尚。

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充分挖掘边境文化、朝鲜族文化、东北民俗文化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朝鲜族村庄、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 (略) 络,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开展“文明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活动,从家庭环境入手,推动农民精神面貌提升和文明村屯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促进乡风文明。

(五)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防止新致贫、旧返贫。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民土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全面增强农村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

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坚持“四个不摘”“三个不撤”,深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支持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兴产业、补短板、建基础、强治理,完善脱贫人口后续帮扶机制,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巩固提升工程,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实现由解决阶段性绝对贫困向解决长期性相对贫困转变。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新型合作组织建设,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开展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农民合作社规范行动。鼓励人参、棚膜蔬菜、食药用菌、中药材等领域单体合作社成立联合社, (略) 场竞争力。强化与本地企业上下游产业合作,促进企业与基地农户深度融合,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小农户通过扩大种养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全面升级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 (略) ,加强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全面强化职业农民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提升专业化职业农民队*建设,增强致富带头能力。

推动农民土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盘活乡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等,引导土地经营权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住村屯合并及产业转型升级契机,加快建设土 (略) ,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县域全覆盖试点,提高利用土地价值,实现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

健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协调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统筹布局城乡 (略) 络和生态环保设施,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打通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兴业,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专栏7 “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重大工程

(一)林特种养业增效工程。重点建设十二道沟镇农特产品种植园区、野山参精深加工等项目。

(二)特色园艺种植业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中药谷”生态综合开发、长白镇果蔬观光采摘园等项目。

(三)生态养殖业培育工程。重点建设农业观光旅游暨“笨蛋营地”生态养殖观光基地等项目。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土豆快乐小镇”综合开发、金华乡农旅体验基地、十四道沟镇甜蜜小镇、草莓农庄、生态农林小镇等项目。

(五)农村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 (略) 、危桥改造等项目。

(六)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十二道沟镇农田水利等项目。

(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重点建设2021年“整村品质提升”、农村垃圾治理处置工程、农村厕所改造、农村污水管线及处理设施等项目,实施农村能源革命行动计划、乡村水环境治理工程等生态宜居及农村环境整治行动。

(八)乡村文化创建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乡镇文体中心等项目,开展“文明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活动。

(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成立企业联合体,建设示范社,成立联合社,培育示范家庭农场。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实施现代青年农场经营者、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十)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工程。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引导土地经营权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

(十一)城乡融合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等项目,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

七、聚焦补齐短板,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推动高水平基础设施和普惠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

(一) (略) 空间格局

实施“东联西扩、北进南通”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扩大城区面积, (略) 发展留足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增强人口吸附能力、产业集聚能力、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把中心城区打造成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建设成吉林省东部沿边地区一座新 (略) 。向东联接马鹿沟镇,打造中心城区的拓展区;向西拓展到长白经济开发区, (略) 经济发展空间;向北进深到十八道沟方向,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向南与境外实现互联互通,打造中外经济合作示范区。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整合要素资源,优化县域空间布局,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空间资源的优化重组。加大乡镇驻地建设力度,合理规划建设中心城镇。

(二)提升 (略) 络运输能力

(略) 网建设,加大农村、国 (略) 维护建设力度,加快抚松至长 (略) 、松江河 (略) 、长白运输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提升长白县国道G331鸡冠崖子至冷沟子段、东北边境风景道等建设, (略) “大通道”网络,实现长白与长春、吉林、抚松、辉南、长 (略) (略) 、长白山机场之间的 (略) 连接,着力构建“一横三环四纵”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构筑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放射型” (略) (略) 络,覆盖县域乡镇、重点行政村,重点推进泥粒河水库至十 (略) 、长白县县道等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安防工程建设,切实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三) (略) 建设

稳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加快推动5G基站、云计算、 (略) 、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 (略) 信息基础设施, (略) 。加快“智能长白”建设,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移动通信、5G无线传输、地理信息、卫星定位、遥感等先进技术,加快 (略) 管理系统, (略) 管理监督和指挥两个轴心的管理体系。加快“智慧长白”建设, (略) 治理、民生保障、政务服务、特色旅游、交通出行、应急消防等领域,建设“长白数字大脑”运行的数据资源库,实现动态感知、监测预警、决策分析与联动指挥。改造 (略) 络基础设施,加快城镇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长白至临江、长白至 (略) 络升级扩容,完善偏远农村、农场、山区、林区、边防地带等特殊 (略) 络覆盖。推进云储计算中心建设,支撑县域云计算、云存储、电 (略) 产业快速发展。强化一体化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打造跨层级、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大通道”。建立健全军 (略) 联接和数据交换机制,建设边境安全、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等信息管理系统。

(四) (略) 政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 (略) 综合承载能力。加快 (略) 网设施,打 (略) 道路交通体系。完善能源、水利 (略) 络,加快推进长白县1 (略) 新建工程、马鹿沟66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等。加 (略) 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雨污分流改造,推动马鹿沟镇 (略) 改造升级,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雨水 (略) 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略) 、各公园等公共场所停车场建设。加快县城老旧小区改造、马鹿沟镇棚户区改造、八道沟镇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工程建设。

(五) (略) 功能品质

坚持绿化、美化、亮化、彩化、硬化、软化、净化、畅化“八化”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略) 基础设施建设, (略) 管理效率和质量, (略) 景区化、公园化建设步伐, (略) 品位和档次,努力创建“ (略) ”、“ (略) ”, (略) 品牌, (略) 形象, (略) 综合竞争力。

专栏8 “十四五”时期现代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

(一) (略) 络提升工程。重点建设抚松至长 (略) 、国道G331鸡冠崖子至冷沟子段、长白 (略) 、东北边境风景道、泥粒河水库至十 (略) 、新房子镇枫叶 (略) 、长白县县道等项目。

(二) (略) 络优化工程。重点建设松江河 (略) 等项目。

(三)交通枢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运输机场等项目。

(四) (略) 网提升工程。 (略) 交通、立体停车场及充电桩等项目。

(五)供水设施改造建设工程。 (略) 供水工程项目(西沟备用水源)水利枢纽、八道沟河流域(新房子镇、八道沟镇、工业园区)引泉等项目。

(六)供热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供热管线改造等项目。

(七)供气设施优化工程。重点建设燃气工程等项目。

(八)排水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县城污水处理设施、乡镇污水管线及处理设施等项目。

(九)垃圾处理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垃圾处理厂等项目。

(十)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建设老旧小区屋面防水及墙体粉刷工程、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及附属设施维修改造、城东区棚户区改造、八道沟镇棚户区改造等项目。

(十一)能源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横山变电所、马鹿沟66kV变电站、长白县1 (略) 、长白县6 (略) 改造工程、长白县万宝66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铁路电源配套工程、 (略) 电源配套工程、机场变电所等项目。

(十二) (略) 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智能长白”、“智慧长白”等项目。

八、聚焦民生福祉,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不断提升全县就业率,实现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利用劳务企业、劳服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围绕硅藻土加工、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扩大产业链条就业容量。加 (略) (略) 建设,建立失业登记和失业监测制度。着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落实岗位补贴政策,提高转岗再就业能力。

着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和法规,深入推进抓培训-兴产业-推创业-强企业-促就业的“1+4”城乡就业模式。推进金华乡食药返乡创业园和钰桂源食用菌种植返乡创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对登记创业人员实施“扶上马、送一程”的跟踪帮扶制度,全面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精准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开展青年群体就业见,落实国家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征管机制改革任务,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和农民收入水平。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全面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水平。

(二)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均等、公平、协调发展,加大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短板,保障来长白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享受高质量义务教育,推进民办教育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改革,健全民办教育监管机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能力素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巩固提升基础教育。按照国家“高水平、高均衡、高质量”要求,推动义务教育从资源的基本均衡向资源和质量并重的高水平均衡发展,推进教育优质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大学区”建设,促进县域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长白县第二幼儿园建设。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进长白县实验中学落实“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试点建设,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提高民族学校办学水平,全面落实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加快推进建设朝鲜族实验小学校教学楼维修、朝鲜族中学运动场地维修等项目。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和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县职业高中实训楼维修项目建设,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大力发展医疗公共服务事业,大力倡导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稳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全县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略) 管理制度及基本药物制度。 (略) 改革,推进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医联体建设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医疗专业人才队*建设, (略) 诊疗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强化“七个能力”,完善“三个保障”,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快提升卫生服务能力, (略) 、 (略) 改造,推 (略) 建设。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全面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精神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临终关怀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服务,建设县医疗康养度假基地,打造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全民健身公共资源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健身基础设施,到2025年实现每个乡镇建有1个多功能健身中心。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持续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百日行”“全民健身日”等活动,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构建覆盖全县、城乡统筹、保障适度、更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稳步提高居民保障水平。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社会救助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医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推动建立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保障制度。

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加快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设,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落实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普惠优待政策,完善服务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力度,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加强社会救助帮扶,巩固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升救助帮扶水平。

(五)推进文化强县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全面发扬传承红色文化和朝鲜族文化、长白山文化、鸭绿江文化、关东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发展长白文化事业,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长白文化繁荣发展,争创“ (略) ”。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广播电视、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文体资源共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服务设施体系。推动县文化馆、图书馆科学化运营和管理。加大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升级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人才队*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志愿者队*和群众文化辅导员队*。设立文学艺术发展基金,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推进灵光塔、干沟子古墓群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依托长白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繁荣文艺创作,加大长白山摄影、鸭绿江流域书画艺术、朝鲜族歌舞、服饰、艺术剪纸等民俗 (略) 场开发、策划包装及宣传营销。大力开发长白石、朝鲜族特色纪念品等具有长白特色民俗文化产品。积极开展“高山草原露营节暨音乐节”“长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长白望天鹅冰瀑节暨汽车拉力赛”等文化品牌活动,持续办好“农民春晚”特色节目,打造边疆“农民文化”品牌,扩大长白文化的影响力。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坚持党管青年、青年优先发展原则,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十大领域,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实施青年思想引领工程,加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力度,面向青年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爱国主义教育,推 (略) 建设,培养青年人才、青年志愿者和青少年事务社工队*,分层分类实施青少年思想引导。实施青年发展促进工程,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青少年维权工作机制,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加大对困难青少年群体救助力度,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引导青年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

专栏9 “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建设工程

(一)基础教育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县第二幼儿园、长白县学校运动场地、实验中学校区改造、长白县学校新建学生体、音、美、科技综合馆、长白县学校校舍维修、学校校舍改扩建等项目。

(二)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工程。重点建 (略) 、县级医疗卫生健康中心、 (略) 综合楼、 (略) 门诊楼维修改造、 (略) 综合诊疗救治能力提升改造、医疗康养度假基地等项目。

(三)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县体育中心、仙人岛综合开发、乡镇文体中心等项目。

(四)社会福利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县级公益性公墓、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等项目。

(五)养老托育保障工程。重点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救助管理站、向阳川康养基地、残疾人服务体系等项目。

(六)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乡镇文体中心,推进县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实施灵光塔、干沟子古墓群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七)文化产业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十二道沟镇“水乡客栈”及摄影打卡旅游基地、马鹿沟镇南尖头村艺术主题农庄、鸭绿江源第一村民宿等项目。举办“高山草原露营节暨音乐节”、“长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长白望天鹅冰瀑节暨汽车拉力赛”等文化品牌活动。

九、聚焦安全底板,巩固平安稳定社会大局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绷紧平安稳定之弦,全力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努力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质的法治环境,坚决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

(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强化风险意识,筑牢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思想基础,做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和化解工作,确保全县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和化解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服务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坚决扛起各自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

(二)加强社会基层治理

借鉴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源头防控、纠纷化解的社会矛盾治理机制,巩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成果,建立畅通有序的权益保障通道,全力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实现“信访最多跑一次”,争创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社会协同共治中的作用,建设“共建共治共享”和谐局面。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 (略) 建设,实现县区主城区内“1.3.5”分钟快速反应体系。提高预测预警预防风险能力,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化“雪亮工程”、“一村一警”建设。坚决防范化解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白。

(三)突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强化红线意识,严格执行卫生安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全面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设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加快“防、控、治”联动体系建设,实现全链条疫情防控。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建立实施信息披露机制,全方位做好防护知识、救治措施和健康教育的宣传解读,严厉打击造谣传谣行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非煤矿山、易燃易爆化学品等行业生产流程监管和事故预防,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制度,严格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制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

(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加强水旱、地震、地质、气象、森林火灾、生物等自然灾害防治,推进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改善中心城区消防安全设施布局,加快推进消防供水、消防通信和消防通道建设。健全重大风 (略) 、响应联动、风险联防、任务联战、物资联保“五联”机制。加强应急管理队*和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全面提升法治长白建设

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建设法治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制化。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推动政治巡察向基层延伸。建设法治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 (略) 、 (略) 、 (略) 建设,推进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监督体系,推动依法治县和民主法治进程。

(六)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全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边境稳定机制,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局面。落实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优惠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开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加速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项目的资金比例;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解决边境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推进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全国双拥模范县”成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六连冠。全力维护边境社会稳定,做好新形势下边防工作,加强边境治理管控,坚持和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严打、严防跨境走私、贩毒、盗抢、非法越境等涉边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杜绝边境敏感案件发生。持续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和信息通信设施建设,推进“智慧边防”建设。确保边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边境长治久安。

专栏10 “十四五”时期社会安全及治理提升工程

(一)应急管理工程。重点建设人防工程项目。

(二)社会治理工程。重点建设边境治安防控综合体系, (略) 、WiFi采集、高空超长续航无人机采购等项目。

(三)边境安全工程。重点建设边境一线盲区及抵边乡镇、“智慧边防”、村屯治安视频监控、电子围栏采购、大数据互联共享、轻载直升机采购等项目。

十、聚焦凝聚合力,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推动“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持续深入解放思想,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规划合力、政策合力、工作合力、氛围合力,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制度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定期分析形势、科学决策咨询的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大胆解放思想,营造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的发展氛围。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加强政治监督,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 (略) ”的监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健全民族宗教体制机制,做好新时代宗教、侨务和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党的周围。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持续深入推进思想解放

引导全县人民深入学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坚决破除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 (略) 径依赖,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推动改革创新上取得更大实效,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和组织发动,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大力营造加快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强化本纲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性作用,形成定位准确、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细化落实本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年度实施要求,建立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规划实施评估机制、调整修订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团结一致、砥砺前行,为建设“一谷 一城”先行区和示范区、吉林省东部国际化 (略) ,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目 录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环境

(三)指导思想

(四)基本原则

(五)战略重点

(六)主要目标

二、聚焦转型突破,打造绿色高效产业集群

(一)壮大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打造两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

(三)培育两个二十亿级产业集群

(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构筑沿边开放合作新高地

(一)构建沿边开放新格局

(二)打造沿边开放大通道

(三)完善多元化合作体系

(四)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载体

(五)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六)融入“一主、六双”联动发展大局

四、聚焦生态安全,筑牢绿色生态本底

(一)加强森林江河湿地保护修复

(二)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三)推动城乡环境质量优化提升

(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五)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五、聚焦营商环境,强化创新深化改革

(一)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

(三)推进改善营商环境

(四)加大沿边开发开放改革力度

六、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加速农业产业转型

(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三)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四)打造和谐善治乡村

(五)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七、聚焦补齐短板,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一) (略) 空间格局

(二)提升 (略) 络运输能力

(三) (略) 建设

(四) (略) 政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五) (略) 功能品质

八、聚焦民生福祉,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二)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五)推进文化强县建设

九、聚焦安全底板,巩固平安稳定社会大局

(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二)加强社会基层治理

(三)突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五)全面提升法治长白建设

(六)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全

十、聚焦凝聚合力,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三)持续深入推进思想解放

(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长白县加快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本纲要依据《中共长白县委关于制定长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五”和市委“3331”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加快“美丽、富庶、文明、和谐、平安、幸福”六个长白建设,努力在困境中奋进,在挑战中发展,在开拓中提升,经过五年的共同努力,县域发展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民族团结奋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创造了“长白速度”,凝聚了“长白精神”,展示了长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略) 和定位更加清晰,基础全面夯实,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9亿元,在全国120个自治县中人均GDP排名实现争先进位。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一批对长白发展有较强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快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健康持续的良好态势。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实施“五四五N”工作法,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成为吉林省首批、 (略) 首个“脱贫摘帽”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协同推进。五年累计实施扶贫项目500个,投入各类资金16.7亿元,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由2016年*提高至2020年*,连续三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好”的档次。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长松岭隧道建成通车,冷沟子隧道开工建设,新建客运站项目主体完工, (略) 硬化率达到100%, (略) 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机场建设进入选址阶段。县城供水工程竣工通水,备用水源开工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实 (略) 升级改造,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大幅提升。

城乡面貌得到历史性改观。以实现城镇景区化建设为目标,投入20余亿元, (略) (略) 改造、鸭绿江风光带和体育 (略) 建设“十大民生工程”,通过“全国文明县城”和“ (略) ”复检,县城获批“3A”级景区,城市形象和空间品质显著提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美丽乡村”活动,改造农村危房774户、农村改厕4510户, (略) 级标兵村37个、示范村34个、达标村6个。被评为2020年“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和*元,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条件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居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巩固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文体惠民工程深入实施,长白体育场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全县77个行政村文化小广场、三级公共 (略) 络全覆盖。棚户区改造、安全饮水、厕所革命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完成二十三道沟小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确保全县36条河流水环境长治久清。扎实开展“绿盾行动”,大力开展林地清收,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城区污水处理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空气优良天数年均达到319天,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深呼吸小城”榜首。

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顺利完成县乡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建成政务服务中心,“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县级 (略) 上可办率达84.7%。深入推进双创基地“1+2+N”运行模式,深化“人才强县”战略,持续开展“百名大学生进长白”、“人才回引”工程,人才活力不断激发。“数字长白”建设初见成效,已获批“2021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制定了自治县史上最大力度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取得了一批改革创新成果。

开放合作实现新突破。主动融入“ (略) ”,互市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长白国家一类口岸通过验收,监管货场投入使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申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开发开放基础全面夯实。对外合作领域、合作层次不断拓展,5年累计实现进出口货运量*吨,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

团结稳定呈现新局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略) 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称号,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县”五连冠,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夺取新冠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成功举办庆祝自治县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展现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人民幸福的繁荣盛景。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开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促进长白绿色转型发展”大讨论活动、“严谨务实强作风、创新求进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思想政治、领导班子、干部队*、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开拓进取,奋勇前进,如期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六个长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开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困难问题仍然较多。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影响深远,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各地对生产要素的争夺更加激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较重,开放合作环境受限,一些涉及体制机制问题的改革还需攻坚;吸引留住人才的力度还需加大,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优、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仍需加快解决;发展机遇叠加呈现,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长白县作为东北亚经济合作的重要窗口,“ (略) ”北线战略的重要节点,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将迎来政策集中叠加、潜能充分释放、优势更加突显、发展不断加速的重要历史机遇,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期、全面绿色转型的加速期、开发开放潜能的迸发期、区域战略地位的彰显期、宜居生活品质的提档期。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更加自觉地把长白发展放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来考量,进一步提振信心、保持定力、科学施策,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推动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更大突破。

指导思想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 (略) 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三个五”、中东西“三大板块”发展战略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要求, (略) 委“3331”和“一谷一城”建设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发展战略,以沿边开发开放为契机,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城乡融合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加快推进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争做“一谷一城”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努力把长白建设成吉林省东部国际化 (略)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白奠定坚实基础。

(四)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凝聚新时代长白发展的强大共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生态优先。坚决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良好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振兴之本,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最大限度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转变发展方式,始终聚焦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以及协调性、平衡性,着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 (略) 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着力加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五)战略重点

——优化“三大组团”。从功能定位上,进一步 (略) 建设组团、绿色产业发展组团、主题景区开发组团,加快形成相生相息、相互促进,互为支撑、互为依托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打造“一带多园”。从空间布局上,着力打 (略) 经济带,大力推动民俗旅游、健康食品加工、对外经济合作、现代农业、高端旅游度假、生态农特产品种植、硅藻土工业、中药材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发展“五大产业”。从产业结构上,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壮大全域旅游、边境贸易、硅藻土加工、食药健康、现代服务“五大产业”,形成多点发力、多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实施“四区共建”。发挥开发区、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四区”各自的功能,使之形成政策集中使用、产业相对集聚的叠加效应,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开展“六城联创”。全力创建“ (略) ”、“ (略) ”、“ (略)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以创建活动引 (略) 形象、城市品质、综合竞争力整体提升。

——构建“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推动形成政府主导、 (略) 场发育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资金、人才、土地、信息、技术等全方位支撑,筑牢经济发展基础。

(六)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长白要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形势变化、 (略) 总体要求以及长白县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区位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禀赋、文化特色等优势,以“*”战略为统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发展质量更高。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大,质量平稳提高,GDP增速始终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人均GDP居全省前列。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绿色发展特色鲜明,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区域竞争更具优势,把长白打造成为推动白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改革效益更优。持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潜力,激发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聚才用才育才力度,提升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速流动、高效配置,加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迈向中高端。

——开放机制更活。对外开放和国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略) 建设成效显著,政策叠加优势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实现根本转换,开发开放、融合共享成为发展主流。口岸通关能力大幅提升,边境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通道有效打通,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我国东北东部对外开放新前沿。

——城乡环境更美。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高标准高品位开展城乡建设, (略) 扩容,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城乡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增强城乡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格局。

——人民生活更幸福。民生短板加快补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法治长白建设取得新进展,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更加巩固,边境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表1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规划表

序号

类别

指标

2025年

目标

年均增长(%)

属性

1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

-

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

预期性

2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3.4

2.5

预期性

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5

-

预期性

4

改革创新

联合验收比率(%)

100

-

约束性

5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7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

预期性

6

绿色转型

单位GDP能耗降低(%)

-

〔13.5〕

约束性

7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18〕

约束性

8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100

-

约束性

9

森林覆盖率(%)

90.14

-

约束性

10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93.15

-

约束性

11

民生

福祉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1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13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

预期性

14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8

-

约束性

展望二〇三五年,长白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全面增强,经济结构全面优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略) 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发挥好东部板块中的节点作用,打造吉林省沿边开放窗口和“一主六双”产业联动发展的东部战略支点。改革开放全面深化,边境民族特色不断彰显,成为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新标杆。文化强县、人才强县和健康长白战略全面实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长白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绿色底色更加鲜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成为“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民族更加团结,边境更加稳定,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形成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设成为吉林省东部国际化 (略) 。

二、聚焦转型突破,打造绿色高效产业集群

聚焦产业赋能提质,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为牵引,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打好“产业集群化、集群链条化”组合拳,建设具有长白特色的六大产业集群,推动生态资源价值和绿色产业潜能加快释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通过产业集群带动全县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壮大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重点壮大电商+边境贸易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开发区、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等政策叠加优势,长白国家一 (略) (略) 场等特殊区位优势,长白口岸国际商贸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等基础条件优势,持续深化对外经贸合作,突出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交易、国际金融服务等边境贸易产业,全面探索边境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 (略)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特色农产品、矿产品加工、轻工纺织、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打造面向东 (略) ,加快推进 (略) 建设,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本土电子商务龙头企业、 (略) 和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高电商公共服务水平,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共享系统,打造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 (略) 。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继续与融媒体中心推广“灵秀长白” (略) ,加大长白农产品“线上”推广力度,持续推进与阿里巴巴“1688商+ (略) ”、杭州如涵文化合作,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进电商镇和电商村建设进一步加快。

边境贸易产业依托长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全力 (略) 贸易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一批边 (略) 场和特色商贸中心,完善边 (略) 场展示展销、批发零售、集聚配送功能,开发小商品免税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离岸服务外包等跨境外贸业务,打造对 (略) 场和吉林省最大的边境贸易小商品集散地,建设成为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新引擎和边境经济合作的新典范。加快开通边贸结算业务,搭建 (略) ,拓宽与边境地区银行结算渠道。

2.重点壮大硅藻土+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集群

全力支持和配合硅藻土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硅藻土产业整合,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略) 场竞争力,做精做深以硅藻土为核心的矿产资源加工业,带动长白石、高岭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业发展,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提升矿产资源加工技术和基础能力水平。

硅藻土加工产业。依托全亚洲储量最大、品质最优、得天独厚的硅藻土矿产基础,以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为核心载体,进一步扩大中低品位硅藻土选矿和综合利用生产能力。加大硅藻土开发力度,重点支持长富远通、大华等企业进行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造,重点围绕助滤剂、功能填料、环保功能材料、保温节能材料、硅藻土内墙装修与装饰材料、催化剂载体以及新型复合功能材料等应用领域,推进硅藻土制品生产线建设,优化升级硅藻土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延伸硅藻土加工产业链条,打造集资源开采、加工、贸易、服务和研发于一体的硅藻土产业集群,加快推动百亿硅藻谷工程建设,培育长白知名品牌。

长白石、高岭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产业。加快推进长白石、高岭石、玄武岩、花岗岩等矿产加工项目建设,提高长白石产品档次、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以马鹿沟镇为载体,打造成为“全国长白石交易中心”。深度开发高岭石粉、玄武岩拉丝、花岗岩板材等新材料产品,壮大矿产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全产业链整体跃升。

专栏1 “十四五”时期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壮大工程

(一)电子商务提升工程。 (略) 贸易 (略) 场等项目,推进建设电商镇和电商村。

(二)边境贸易提升工程。 (略) (略) 场基础设施、 (略) 贸易港、边贸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

(三)硅藻土深加工壮大工程。 (略) 年产*吨精细二氧化硅功能填料、翔缘硅藻土硅肥和冷库、硅藻土功能生态板、二三级硅藻土水选、高端助滤剂和高端填料等项目。

(二)打造两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

1.全力打造文化+边境旅游产业集群

围绕吉林省“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 (略) 鸭绿江风情旅游带的战略部署,重点塑造异域特色、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特色冰雪等全域旅游精品,突出文旅融合,着力开展露营节、冰瀑节、民俗文化旅游节、马拉松赛等节庆活动,激活文旅新业态,实现联动春秋、带动冷暖的四季旅游格局。

边境生态游。围绕沿边区域优势,围绕长白山南坡风光、望天鹅峡谷、鸭绿江边境风光、朝鲜族民俗风情、十八道沟温泉体验、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乡村休闲等特色资源,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力争将望天鹅景区提升为集观光、休闲、度假、漂流和科考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发休闲度假、边关山水、异国文化体验、摄影采风等边境旅游产品,推进边境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边境 (略) ,构成“环山、沿江、跨国”边境旅游发展格局。

民俗文化游。深入挖掘历史民族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千年崖城文化旅游度假区、十四道沟镇娑罗古城、果园民俗村等综合开发建设,开发民俗文化旅 (略) 。打造吃美食、住民宿、享民乐的特色朝鲜族文化体验中心,举办形式多样的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展示长白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魅力。

特色乡村游。整合特色农业旅游资源,联动推进乡村旅游景点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乡情浓郁”的特色乡村。持续推动“千家万铺”特色民宿建设工程,以果园村、金华村、十五道沟村、鸡冠砬子村、孤山子村、南川村等特色节点村为重点,推进鸭绿江源第一村民宿庄园、南尖头村艺术主题农庄建设,促进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休闲康养依托生态、温泉、文化、医药等核心资源,打造望天鹅健康度假集聚区、十八道沟医养结合健康养生集聚区等一批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区。以避暑养生为主题,推进深呼吸康养度假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朝鲜族风情养老园”、“花园式养老服务社区”等生态养老服务产业园区,推进宝泉山镇河底村云海小镇、十八道沟村温泉康养溪谷及水上中心建设,打造集保健康复、强体健身、休闲康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健康养生综合体。

冰雪文化打造冬季“望天鹅冰瀑旅游节”冰雪旅游品牌,以望天鹅冰瀑景观群为核心,深入挖掘雪原、雾凇、雪村等长白冬季冰雪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冰雪赛事、冰雪观光、冰雪休闲、冰雪游乐等多系列冰雪旅游产品,积极推进宝泉山镇老保*-马家岗滑雪场、“土豆”滑雪场建设,开发极具参与体验性、观赏性、趣味性的冬季冰雪旅游产品和精 (略) ,建设成为吉林省冰雪特色旅游目的地。

红色文化整合边境红色旅游资源、历史遗迹,利用马鹿沟镇中央新兴洞特别区委遗址、大德水战绩地等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展示水平,推进红色旅游及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增加红色文化科普体验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

户外休闲运动游。充分凸显域内地形地貌优势,加快推进十二道沟镇户外运动特色营地、十四道沟镇观云顶露营地、满天星自驾营地建设。以十四道沟镇鸡冠秀峰高山草原、金华乡高山草原和十八道沟高山草原为载体,举办长白高山草原露营节,把长白打造成户外爱好者休闲运动特色旅游区。

跨境文化游。积极探索跨境旅游新模式,构建生态游、民俗游、红色游、度假游、自驾游等跨国深 (略) ,塑造“全景+跨境”旅游模式,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边境旅游、跨国旅游为一体的多元联动发展格局。建立和完善与周边国家、地方政府、旅游协会、企业等多层次的合作协调机制,共同搭建东北亚 (略) 。

2.全力打造劳务+轻工产业集群

发挥长白县对外合作的区位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深化国际产能互惠合作,开展进出口商品和资源加工,推进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集聚发展。

劳务产业。重点发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就地就近输转就业、劳务派遣外包等,建设集劳动力就业创业指导、企业招聘等功能为一体的劳务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服装裁剪、电子电工、 (略) 场就业率高的工种培训,推广“龙头企业+免费培训+定向输出+就业安置”模式。提升劳务产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建设 (略) 。

轻工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产品、家居、纺织、包装纸、塑料复合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制品等,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设计,积极参与国内外轻工产品展会、投资对接等活动,搭建实体营销、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于一 (略) ,建立轻工产业承接加工园,打造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出口集聚区,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专栏2 “十四五”时期五十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工程

(一)边境生态游壮大工程。重点建设十二道沟冰壶沟及板石岔风景区、新房子镇大湖瀑布旅游景区、塔山风景区综合旅游开发、塔山商业开发、塔山公园景区升级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长白间山峰省级湿地公园、宝泉山镇“枫行百里”旅游度假区、多彩边境风情游基地、鸭绿江骑行廊道、“水乡客栈”及摄影旅游基地、东北边境风景道等项目。

(二)民俗文化游融合工程。重点建设十四道沟镇长白山古墓文化风景区、长白县十四道沟镇娑罗古城、千年崖城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

(三)特色乡村游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马鹿沟镇南尖头村艺术主题农庄、鸭绿江源第一村民宿庄园、金华乡农创基地、“笨蛋营地”生态养殖观光基地、果园民俗村综合开发工程等项目。

(四)休闲康养游融合工程。重点建设十八道沟村温泉康养溪谷及水上中心、果园文旅康养小镇、宝泉山镇河底村云海小镇等项目。

(五)冰雪文化游提质工程。重点推进宝泉山镇老保*马家岗滑雪场、冰雪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六)红色文化游培育工程。重点建设红色旅游及国防教育基地、县城东区旅游栈道基础设施等项目。

(七)户外休闲运动游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十八道沟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十二道沟镇户外运动特色营地、十四道沟镇观云顶露营地、十四道沟镇满天星自驾营地、鸭绿江骑行廊道、鸡冠秀峰户外运动天堂等项目。

(八)跨境文化游培育工程。积极探索跨境旅游新模式,开发生态游、民俗游、红色游、度假游、自驾游等多条跨国深 (略) 。

(九)轻工产业壮大工程。抓好电子产品、家居、纺织、金属制品等产业招商,引进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培育两个二十亿级产业集群

1.着力培育人参+绿色食药产业集群

落实“一谷一城”战略,重点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板块,深度开发矿泉水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特产品、医药健康产品、绿色食品、民俗特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壮大。

人参加工业。加强对人参食品、保健品的开发力度,逐渐恢复和壮大人参产业规模,打响长白区域人参品牌。加快推进“药食同源”,加快生物转化技术研究,深度开发人参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系列医药健康产品以及人参方便食品、健康食品,重点发展肽谷生物等高端精深加工产品,推进野山参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形成以精深加工主导的新型人参加工业,全面提高人参的加工层次、产品档次,推动全县人参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集约化质量型升级。

中药材加工业。围绕北五味子、刺五加、党参、天麻等道地中药材,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保健及生物制药等。加快新药研制和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类药物。加强中药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建设成为符合GAP标准的绿色、有机中药材生产加工研发基地。

矿泉水产业。加快整合升级矿泉水生产企业,建立完善安全卫生检验检测制度,深化与农夫山泉、娃哈哈、恒大等集团的战略合作,推进十七道沟三浦洞年产*吨矿泉水开发、新房子大湖年产*吨矿泉水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矿泉水加工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迈进,全力打造百万吨级矿泉水产业基地。

绿色食品加工业。围绕山野菜、山葡萄、蓝莓、食用菌等绿色资源,加快构建差异化、优质化、精品化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打造长白山高寒山区优质马铃薯品牌,加快“蓝莓粉条”、“人参粉条”等特色食品研发研制。强化农特产品冷冻保鲜、加工技术研发,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业集聚壮大。

民俗特色食品加工业。重点开发酱菜、罐头、馅料、辣白菜等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等,利用生物工程和发酵工程改良民俗特色食品加工工艺、贮藏技术,构建具有朝鲜族特色的生态产品加工体系,打造朝鲜族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2.着力培育商贸+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发挥长白国家一类口岸优势,构建以国际大通道为轴线、沿边口岸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为依托、国内国际双向流动的区域性 (略) 络,重点发展商贸服务、大宗仓储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构筑 (略) 络体系和物流信息服务体系。

商贸服务业。加快推进商贸服务业提级升档,培育一批特色商贸小镇。加快特色街区改造提升, (略) 街餐饮一条街、民主街土特产品一条街等建设。积极发展夜经济,打造夜景、旅游演艺、特色活动、 (略) 等夜游活动载体。加快餐饮住宿特色化发展,培育一批朝鲜族餐馆和民宿酒店。大力发展“智慧零售”,开发“智慧零售”线上APP,打造“边境线上 (略) ”。

大宗仓储物流。建立以储存为主,集加工、包装、商贸、配送为特色的仓储物流体系。加快长白县综合物流服务中心及监管货场建设,推进建设大宗资源商品综合物流园区及矿产品等专业物流中心,不断扩大大宗商品物流辐射区域。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大力引 (略) ,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大宗货物和内贸集装箱物流合作联系,形成与国际标准对接、向高端化发展的大宗商品物流产业链。

农产品冷链物流围绕蔬菜、菌类、浆果、肉类等农产品,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补齐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推进建设大华保税仓库冷链物流,建设一批具有初级加工、分级包装、预冷仓储等功能的仓储保鲜设施。大力发展冷藏运输,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系统,支持发展冷链多式联运,加快建设农产品直采基地和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全过程的冷链物流体系。

跨境物流。强化东北亚国际合作,推进跨境物流综合服务区建设,建立东北东部贸易通道和物流通道,打造跨境商贸物流基地。建立对外商贸渠道,加快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和境内外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一站式”通关服务。

专栏3 “十四五”时期两个二十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一)生态绿色食品加工业提质工程。重点建设粉条加工厂、野山参精深加工、土豆快乐小镇综合开发等项目。

(二)矿泉水加工增量工程。重点建设十七道沟三浦洞年产*吨矿泉水、新房子大湖年产*吨矿泉水开发等项目。

(三)民俗特色食品加工业赋能工程。重点开发具有民俗特色的特色食品,打造朝鲜族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四)现代商贸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等项目。

(五)现代物流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大华保税仓库冷链物流、综合物流服务中心等项目。

(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林业、参业、水电业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林业转型上突出转换发展方向,提升森林品质,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发挥生态功能,在保持生态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深化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健康有序发展林下种养殖业,探索发展碳汇交易,抓住“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等机遇,重点发展森林研学、森林康养、森林观光等旅游新业态。参业转型上突出转移发展阵地,推动技术革新,推广和扩大非林地种参,保持人参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加强对人参食品、保健品的开发力度,逐渐恢复和壮大人参产业规模,打响长白区域人参品牌。水电业转型上突出转变发展理念,持续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规范发展水电业,利用长白光照充足、风力较强等优势,大力发展光伏、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换代。

、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构筑沿边开放合作新高地

充分发挥“四区”叠加优势,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用好国 (略) 场、两种资源,构建内外互动、设施互连、要素汇集、市场融通,具有较强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开发开放新高地。

(一)构建沿边开放新格局

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利用对外开放的良好基础与便利条件,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放大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省级经济 (略) 贸易区优势互补、政策集聚的叠加效应,进一步优化口岸和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沿岸资源和产业要素集聚。创新体制机制,围绕与周边国家地区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进行全方面制度创新,推进人文交流互通、国防安全互信、贸易往来共赢,逐步形成“沟通内外、辐射周边、连接腹地、通边达海”的沿边开放新格局。

(二)打造沿边开放大通道

充分发挥长白作为吉林省东部沿边开放的南北节点和区域中心的特殊地理优势,把长白建设成吉林省重要对外开放出口。立足“鸭绿江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积极融入“长白通(丹)大通道”,主动对接长吉图区域,加快抚松至长 (略) 建设和国道G331丹东线升级改造,构建连接白山、长春、 (略) 区 (略) 络。充分发挥国家一类口岸的窗口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长白口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八道沟、十三道沟口岸建设,在域内形成多点布局、相互补充的“大通关”网络体系。加快建设“智慧口岸”,营造互联互通、顺畅便捷、高效安全的口岸通关环境。加快高速、铁路和机场建设,加大运输承载能力,构建多元化的对外开放通道。

(三)完善多元化合作体系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激活内生动力,释放沿边开放前沿优势,推动多方合作迈向新台阶。扩大开放性国际合作,加快与东北亚经贸技术合作,推进对外贸易与产业投资有机结合。持续开展区域联动共建合作,着力构建与周边县(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等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地区间合作共赢发展。进一步深化 (略) 全方位对口合作,推动长白 (略) 场、长白资源与湖州资本、长白转型与湖州创造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等国家战略, (略) 所、研究机构对接,加强资金和技术合作。

(四)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载体

探索打造多元化边境 (略) ,推进沿边地区开放型经济互利共赢。将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增强产业的聚合度和开发开放的丰富度,不断突显区域集聚效应,逐步形成以经济带为核心的产业隆起带。

(五)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全面促进贸易转型升级,优化贸易结构,丰富贸易品种,实现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协调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促进。改进贸易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贸易新优势。面向国 (略) 场,推进内贸外贸相结合,对外立足开拓 (略) 场,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对内加快形成区域商品交易和集散中心。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创新试点建设, (略) 贸易结算中心,简化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六)融入“一主、六双”联动发展大局

加快融入“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建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展“中药谷”生态综合开发,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充分利用长白山区域野生中草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药健康产业。全面融入“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坚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握国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活动契机,深度发展冰雪旅游,逐步完善旅游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融合联动发展,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七)打造“一谷一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 (略) 委“一谷一城”决策部署,打好绿色有机、资源加工、开发开放、全域旅游、营商环境、数字信息“六张牌”,发展壮大“五大产业”,尽快形成“六大产业集群”。激活“一谷一城”发展活力,通过改革和开放,加快推进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集聚。补齐“一谷一城”设施短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 (略) 络、新能源等新基建“761”工程。提升产业园区配套设施水平,合理规划布局园区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等基本配套设施,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需求,提高产业集聚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产业发展载体,进一步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

专栏4 “十四五”时期扩大开放合作重大工程

(一)开放通道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口岸大桥、八道沟口岸大桥、十三道沟口岸大桥、八道沟口岸基础设施、十三道沟口岸基础设施、国道G331鸡冠崖子至冷沟子段、抚松至长 (略) 、松江河 (略) 、长白县运输机场等项目。

(二)完善多元化合作体系工程。定期开展域外经贸交流活动, (略) 所、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推广复制湖州等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

(三)高能级开放合作载体建设工程。 (略) (略) 场基础设施、互市 (略) 场配套物流基地、长白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边贸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国际产能互惠合作区、长白开发开放试验区基础设施等项目。

(四)精准招商增效工程。开展“政策说明会”、“恳谈会”等多种形式招商推介,积极参加各类高端展会、领袖峰会、专家论坛以及博览会等,促进招商模式向专业化、高端化转变。

(五)园区配套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供热管线工程、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经济合作创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边合区创业产业园区建设等项目。

四、聚焦生态安全,筑牢绿色生态本底

全面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生态保护系统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治理精细化,着力做好林、山、水、土、大气、人居环境等七篇文章,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巩固根基屏障功能,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加强森林江河湿地保护修复

实施森林、江河、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战略和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大力推进森林生态培育,全面落实国家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促进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增长,打造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江河流域生态保护,大力实施流域治理、水质提升工程,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注重长白湿地保护与修复,强化区域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与恢复,加大力度整治历史遗留矿山。完善长白山生物种资源保护体系,深入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强化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切实维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安全。

(二)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健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化、低碳化发展。鼓励发展“静脉产业”,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及利用水平和能力。全面实施节水行动,支持硅藻土、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实行节水烘干工艺改造,加 (略) 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进一步推进秸杆五化利用,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严控国土开发强度,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完善国有建设用地 (略) 场。强化重点领域节能,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扩大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公共建筑、交通、工 (略) 集中供热领域方面的应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珍惜粮食,抵制浪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形成文明朴素的生活风尚。

(三)推动城乡环境质量优化提升

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强化环境监测执法,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大力实施城镇空气质量监管,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深化鸭绿江等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实施控源截污,建立江河常态化保洁机制。大力推进城镇饮用水水质处理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保障饮水安全。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与风险管控,继续推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深入开展黑土地修复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肥及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推动实施硅藻土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化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探索推进森林碳汇交易。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五)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能力建设、数字化建设以及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增强森林安全应急响应能力,全力提升森林防火能力,推进建立林业、地方、森林消防等联防联动机制。完善生态环境 (略) 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健全生态环境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加快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略) 络建设,提高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专栏5 “十四五”时期生态保护修复与环境整治工程

(一)森林保护与修复工程。重点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工程、长白西河套生态恢复、山楂海棠、朝鲜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等项目。

(二)水生态环境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山中小河流八道沟河新房子镇段与十九道沟河马鹿沟河治理工程、二十三道沟水源地配套设施及旅游设施综合开发工程、西沟水源地配套设施及旅游设施综合开发工程等项目。

(三)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重点建设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项目。

(四)环境质量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县2021整村品质提升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

(五)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鸭绿江流域森林火灾高危区综合治理、撩荒地林场森 (略) 、国有林场森 (略) 、山洪沟治理等项目。

五、聚焦营商环境,强化创新深化改革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 (略) 场化程度为导向,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略) ,突出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发展内生动力整体提升。

(一)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聚焦重点领域创新驱动,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加快提升创新创业发展能力。构建创新发展载体,依托“灵秀长白” (略) 、“长 (略) +中小企 (略) ”等创新载体,搭建 (略) ,推进长白县创 (略) 建设,打造产业孵化园区,建立综合服务大厦和“双创”基地,全面提升企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围绕重点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创新主体。围绕新技术、配套产品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创新引才聚才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和吸引政策,坚持“引、育、留”三力共振。深化各项人才引进工程,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候鸟型”人才适用机制和柔性流动机制。

(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

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采取更加宽松、开放的措施,完善营造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 (略) 场环境,力争“十四五”期间民营经济占比逐年提升。优化政府、银行、 (略) ,完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提高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营造便利高效的发展环境,持续开展企业包保帮扶行动,建立健全关心爱护助推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园双创主阵地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入驻园区,降低成本、减轻负担,推动企业快速达产达效、发展壮大。

(三)推进改善营商环境

坚持以企业期待和需求为导向,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从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着手, (略) 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营造 (略) 场环境,建设 (略) ,促进政府与金融机构、市场主体信息高效精准对接。建立负面清单模 (略) 场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形成公平 (略) 场环境。构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责任制,发挥项目秘书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落实、达产达效。打造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建立公平竞争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和举报绿色通道。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加大沿边开发开放改革力度

加快推进沿边开发开放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设“境内关外、境外关内”的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激活边境贸易发展,推动贸易便利化,促进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加快通关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口岸关检合作一次查验、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三个一”改革,缩短查验等候时间。加快跨境劳务合作改革,在劳务输入、境外高级人才入境与居留等方面探索建立交流合作新机制, (略) 场体系,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劳动力支撑。 (略) 贸易区试点建设,聚焦增强服务辐射功能,建立健全跨区域园区共建、共管、共享的机制和模式,推行互贸区、国门景区、综保区“三区联动”,形成口岸贸易旅游生态圈,打造沿边开发开放的成功典范。

专栏6 “十四五”时期深化改革创新工程

(一) (略) 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创 (略) 、智慧农业等项目。

(二)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工程。重点建设边合区创业产业园区二期工程、长白国际创业大厦等项目。

(三)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工程。重点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跃升工程,持续开展企业包保帮扶行动,建立健全关心爱护助推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营商服务环境改善工程。重点建设“数字长白” (略) ,实现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只跑一次”行政 (略) 上办理率达到90%,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的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

(五)沿边开发开放改革工程。重点 (略) 贸易港、长白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等项目。实施口岸关检合作一次查验、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三个一”改革,建设统 (略) (略) 。

六、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做好融合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生活环境,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加速农业产业转型

以“一谷一城”建设为统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种养殖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推动农特加工产业向精深化、高端化发展,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多业态发展,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构建生态效益型农业体系。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申请注册和推广使用长白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争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推动种养殖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林特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下资源优势,重点围绕人参、林蛙、坚果等,建设特色突出、效益显著的林下特色种养殖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宝泉山镇、新房子镇林蛙深加工基地、科研基地建设。以十四道沟镇、宝泉山镇、马鹿沟镇和新房子镇为核心,发展以大榛子、松籽为核心的坚果种植业。实施优质山野菜商品化工程,建设长白山山野菜规模化生产基地。加快特色园艺产业发展。围绕食药用菌、棚膜果蔬、中药材等产业,重点建设以十二道沟镇、马鹿沟镇为核心的食药用菌特色农业示范区,推进长白镇和金华乡棚膜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打造长白县蔬菜供给基地和长白县“菜篮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重点围绕天麻、沙参、桔梗、北五味子、虎眼万年青、蒲公英等,加快建设宝泉山镇北五味子综合示范基地、马鹿沟沙参综合种植示范基地等。重点围绕蓝莓、蓝靛果、不老莓、葡萄等种植业,积极发展浆果产业,形成“吉林蓝莓长白寻,长白蓝莓吉林兴”的产业格局。加快生态养殖业发展。重点围绕精品蜂、黄牛、冷水鱼、梅花鹿、獭兔、林下鸡、林下猪等特色养殖业,形成“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养殖模式。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种养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产业体系,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依托长白县(金华乡)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杉 (略) 、圣 (略) 等,全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观光、特色餐饮、民俗演艺、休闲农庄、采摘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业态乡村旅游,推进草莓农庄、生态农林小镇、果蔬观光采摘园、农旅体验基地等建设,打造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和乡村民宿集聚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建设,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营销体系。

(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实施“整村品质提升工程”,完善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 (略) 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公共服务更加便利,逐步实现农村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均等化。

完善交通物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高质量推进“ (略) ”建设,深 (略) 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农村基础物流设施,鼓励商贸、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扩大在农村地 (略) 络布局,重点建设八道沟镇物流园区,打造长白县西部主要的物流仓储中心。引导客运、物流在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和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客运服务中心,鼓励旅游区汽车租赁等便捷式交通工具开发。

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探索建管一体化模式,优先在“两区”范围内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完善农田灌排等设施,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供水条件。

加强 (略) 络建设。积极推进通信、广播电视、 (略) “三网合一” (略) 建设,完善 (略) 络设施,构筑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的信息化新乡村。改造升级乡村 (略) ,加快推进乡村通信铁塔基础设施建设。 (略) 络提速降费行动,积极 (略) 建设,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

推进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短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

(三)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种植花草树木,做到“村村有绿化、户户有花香”。引导群众转变不良生活。集中清理废弃农膜等各类废弃物,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重点实施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清淤疏浚,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加大乡村绿化美化,深入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在闲置土地、房前屋后、道路沿线、公共场所等进行全面绿化,建设绿色特色村庄。开展“ (略) 、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整洁优美新家园。

建立健全整治长效机制。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行管护,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城乡垃圾污水处理体系。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 (略) 、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突出抓好“空心村”改造。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营造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氛围。

(四)打造和谐善治乡村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强化民主法治建设,规范村民文明行为,提高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推动形成和谐文明的乡风民风。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村级组织的人员结构,吸引高校毕业生、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等人才到乡村任职,加强对村级组织成员的监督管理和培训教育,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组织,查短板、补弱项、强基础,激发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党支部领导和服务发展的能力,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民主法治建设。坚持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强化乡村司法保障,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和平安建设机制。增强乡村普法工作实效,因地制宜完善村规民约,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鼓励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主动向农村延伸,推动乡村形成良好道德风尚。

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充分挖掘边境文化、朝鲜族文化、东北民俗文化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朝鲜族村庄、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 (略) 络,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开展“文明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活动,从家庭环境入手,推动农民精神面貌提升和文明村屯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促进乡风文明。

(五)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防止新致贫、旧返贫。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民土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全面增强农村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

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坚持“四个不摘”“三个不撤”,深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支持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兴产业、补短板、建基础、强治理,完善脱贫人口后续帮扶机制,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巩固提升工程,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实现由解决阶段性绝对贫困向解决长期性相对贫困转变。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新型合作组织建设,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开展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农民合作社规范行动。鼓励人参、棚膜蔬菜、食药用菌、中药材等领域单体合作社成立联合社, (略) 场竞争力。强化与本地企业上下游产业合作,促进企业与基地农户深度融合,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小农户通过扩大种养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全面升级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 (略) ,加强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全面强化职业农民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提升专业化职业农民队*建设,增强致富带头能力。

推动农民土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盘活乡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等,引导土地经营权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住村屯合并及产业转型升级契机,加快建设土 (略) ,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县域全覆盖试点,提高利用土地价值,实现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

健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协调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统筹布局城乡 (略) 络和生态环保设施,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打通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兴业,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专栏7 “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重大工程

(一)林特种养业增效工程。重点建设十二道沟镇农特产品种植园区、野山参精深加工等项目。

(二)特色园艺种植业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中药谷”生态综合开发、长白镇果蔬观光采摘园等项目。

(三)生态养殖业培育工程。重点建设农业观光旅游暨“笨蛋营地”生态养殖观光基地等项目。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土豆快乐小镇”综合开发、金华乡农旅体验基地、十四道沟镇甜蜜小镇、草莓农庄、生态农林小镇等项目。

(五)农村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 (略) 、危桥改造等项目。

(六)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十二道沟镇农田水利等项目。

(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重点建设2021年“整村品质提升”、农村垃圾治理处置工程、农村厕所改造、农村污水管线及处理设施等项目,实施农村能源革命行动计划、乡村水环境治理工程等生态宜居及农村环境整治行动。

(八)乡村文化创建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乡镇文体中心等项目,开展“文明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活动。

(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成立企业联合体,建设示范社,成立联合社,培育示范家庭农场。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实施现代青年农场经营者、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十)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工程。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引导土地经营权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

(十一)城乡融合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等项目,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

七、聚焦补齐短板,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推动高水平基础设施和普惠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

(一) (略) 空间格局

实施“东联西扩、北进南通”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扩大城区面积, (略) 发展留足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增强人口吸附能力、产业集聚能力、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把中心城区打造成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建设成吉林省东部沿边地区一座新 (略) 。向东联接马鹿沟镇,打造中心城区的拓展区;向西拓展到长白经济开发区, (略) 经济发展空间;向北进深到十八道沟方向,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向南与境外实现互联互通,打造中外经济合作示范区。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整合要素资源,优化县域空间布局,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空间资源的优化重组。加大乡镇驻地建设力度,合理规划建设中心城镇。

(二)提升 (略) 络运输能力

(略) 网建设,加大农村、国 (略) 维护建设力度,加快抚松至长 (略) 、松江河 (略) 、长白运输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提升长白县国道G331鸡冠崖子至冷沟子段、东北边境风景道等建设, (略) “大通道”网络,实现长白与长春、吉林、抚松、辉南、长 (略) (略) 、长白山机场之间的 (略) 连接,着力构建“一横三环四纵”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构筑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放射型” (略) (略) 络,覆盖县域乡镇、重点行政村,重点推进泥粒河水库至十 (略) 、长白县县道等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安防工程建设,切实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三) (略) 建设

稳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加快推动5G基站、云计算、 (略) 、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 (略) 信息基础设施, (略) 。加快“智能长白”建设,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移动通信、5G无线传输、地理信息、卫星定位、遥感等先进技术,加快 (略) 管理系统, (略) 管理监督和指挥两个轴心的管理体系。加快“智慧长白”建设, (略) 治理、民生保障、政务服务、特色旅游、交通出行、应急消防等领域,建设“长白数字大脑”运行的数据资源库,实现动态感知、监测预警、决策分析与联动指挥。改造 (略) 络基础设施,加快城镇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长白至临江、长白至 (略) 络升级扩容,完善偏远农村、农场、山区、林区、边防地带等特殊 (略) 络覆盖。推进云储计算中心建设,支撑县域云计算、云存储、电 (略) 产业快速发展。强化一体化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打造跨层级、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大通道”。建立健全军 (略) 联接和数据交换机制,建设边境安全、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等信息管理系统。

(四) (略) 政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 (略) 综合承载能力。加快 (略) 网设施,打 (略) 道路交通体系。完善能源、水利 (略) 络,加快推进长白县1 (略) 新建工程、马鹿沟66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等。加 (略) 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雨污分流改造,推动马鹿沟镇 (略) 改造升级,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雨水 (略) 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略) 、各公园等公共场所停车场建设。加快县城老旧小区改造、马鹿沟镇棚户区改造、八道沟镇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工程建设。

(五) (略) 功能品质

坚持绿化、美化、亮化、彩化、硬化、软化、净化、畅化“八化”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略) 基础设施建设, (略) 管理效率和质量, (略) 景区化、公园化建设步伐, (略) 品位和档次,努力创建“ (略) ”、“ (略) ”, (略) 品牌, (略) 形象, (略) 综合竞争力。

专栏8 “十四五”时期现代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

(一) (略) 络提升工程。重点建设抚松至长 (略) 、国道G331鸡冠崖子至冷沟子段、长白 (略) 、东北边境风景道、泥粒河水库至十 (略) 、新房子镇枫叶 (略) 、长白县县道等项目。

(二) (略) 络优化工程。重点建设松江河 (略) 等项目。

(三)交通枢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运输机场等项目。

(四) (略) 网提升工程。 (略) 交通、立体停车场及充电桩等项目。

(五)供水设施改造建设工程。 (略) 供水工程项目(西沟备用水源)水利枢纽、八道沟河流域(新房子镇、八道沟镇、工业园区)引泉等项目。

(六)供热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供热管线改造等项目。

(七)供气设施优化工程。重点建设燃气工程等项目。

(八)排水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县城污水处理设施、乡镇污水管线及处理设施等项目。

(九)垃圾处理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垃圾处理厂等项目。

(十)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建设老旧小区屋面防水及墙体粉刷工程、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及附属设施维修改造、城东区棚户区改造、八道沟镇棚户区改造等项目。

(十一)能源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横山变电所、马鹿沟66kV变电站、长白县1 (略) 、长白县6 (略) 改造工程、长白县万宝66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铁路电源配套工程、 (略) 电源配套工程、机场变电所等项目。

(十二) (略) 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智能长白”、“智慧长白”等项目。

八、聚焦民生福祉,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不断提升全县就业率,实现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利用劳务企业、劳服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围绕硅藻土加工、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扩大产业链条就业容量。加 (略) (略) 建设,建立失业登记和失业监测制度。着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落实岗位补贴政策,提高转岗再就业能力。

着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和法规,深入推进抓培训-兴产业-推创业-强企业-促就业的“1+4”城乡就业模式。推进金华乡食药返乡创业园和钰桂源食用菌种植返乡创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对登记创业人员实施“扶上马、送一程”的跟踪帮扶制度,全面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精准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开展青年群体就业见,落实国家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征管机制改革任务,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和农民收入水平。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全面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水平。

(二)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均等、公平、协调发展,加大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短板,保障来长白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享受高质量义务教育,推进民办教育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改革,健全民办教育监管机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能力素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巩固提升基础教育。按照国家“高水平、高均衡、高质量”要求,推动义务教育从资源的基本均衡向资源和质量并重的高水平均衡发展,推进教育优质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大学区”建设,促进县域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长白县第二幼儿园建设。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进长白县实验中学落实“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试点建设,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提高民族学校办学水平,全面落实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加快推进建设朝鲜族实验小学校教学楼维修、朝鲜族中学运动场地维修等项目。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和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县职业高中实训楼维修项目建设,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大力发展医疗公共服务事业,大力倡导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稳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全县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略) 管理制度及基本药物制度。 (略) 改革,推进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医联体建设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医疗专业人才队*建设, (略) 诊疗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强化“七个能力”,完善“三个保障”,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快提升卫生服务能力, (略) 、 (略) 改造,推 (略) 建设。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全面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精神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临终关怀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服务,建设县医疗康养度假基地,打造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全民健身公共资源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健身基础设施,到2025年实现每个乡镇建有1个多功能健身中心。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持续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百日行”“全民健身日”等活动,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构建覆盖全县、城乡统筹、保障适度、更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稳步提高居民保障水平。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社会救助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医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推动建立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保障制度。

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加快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设,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落实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普惠优待政策,完善服务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力度,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加强社会救助帮扶,巩固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升救助帮扶水平。

(五)推进文化强县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全面发扬传承红色文化和朝鲜族文化、长白山文化、鸭绿江文化、关东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发展长白文化事业,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长白文化繁荣发展,争创“ (略) ”。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广播电视、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文体资源共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服务设施体系。推动县文化馆、图书馆科学化运营和管理。加大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升级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人才队*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志愿者队*和群众文化辅导员队*。设立文学艺术发展基金,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推进灵光塔、干沟子古墓群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依托长白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繁荣文艺创作,加大长白山摄影、鸭绿江流域书画艺术、朝鲜族歌舞、服饰、艺术剪纸等民俗 (略) 场开发、策划包装及宣传营销。大力开发长白石、朝鲜族特色纪念品等具有长白特色民俗文化产品。积极开展“高山草原露营节暨音乐节”“长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长白望天鹅冰瀑节暨汽车拉力赛”等文化品牌活动,持续办好“农民春晚”特色节目,打造边疆“农民文化”品牌,扩大长白文化的影响力。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坚持党管青年、青年优先发展原则,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十大领域,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实施青年思想引领工程,加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力度,面向青年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爱国主义教育,推 (略) 建设,培养青年人才、青年志愿者和青少年事务社工队*,分层分类实施青少年思想引导。实施青年发展促进工程,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青少年维权工作机制,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加大对困难青少年群体救助力度,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引导青年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

专栏9 “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建设工程

(一)基础教育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县第二幼儿园、长白县学校运动场地、实验中学校区改造、长白县学校新建学生体、音、美、科技综合馆、长白县学校校舍维修、学校校舍改扩建等项目。

(二)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工程。重点建 (略) 、县级医疗卫生健康中心、 (略) 综合楼、 (略) 门诊楼维修改造、 (略) 综合诊疗救治能力提升改造、医疗康养度假基地等项目。

(三)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长白县体育中心、仙人岛综合开发、乡镇文体中心等项目。

(四)社会福利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县级公益性公墓、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等项目。

(五)养老托育保障工程。重点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救助管理站、向阳川康养基地、残疾人服务体系等项目。

(六)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乡镇文体中心,推进县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实施灵光塔、干沟子古墓群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七)文化产业发展工程。重点建设十二道沟镇“水乡客栈”及摄影打卡旅游基地、马鹿沟镇南尖头村艺术主题农庄、鸭绿江源第一村民宿等项目。举办“高山草原露营节暨音乐节”、“长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长白望天鹅冰瀑节暨汽车拉力赛”等文化品牌活动。

九、聚焦安全底板,巩固平安稳定社会大局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绷紧平安稳定之弦,全力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努力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质的法治环境,坚决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

(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强化风险意识,筑牢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思想基础,做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和化解工作,确保全县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和化解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服务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坚决扛起各自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

(二)加强社会基层治理

借鉴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源头防控、纠纷化解的社会矛盾治理机制,巩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成果,建立畅通有序的权益保障通道,全力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实现“信访最多跑一次”,争创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社会协同共治中的作用,建设“共建共治共享”和谐局面。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 (略) 建设,实现县区主城区内“1.3.5”分钟快速反应体系。提高预测预警预防风险能力,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化“雪亮工程”、“一村一警”建设。坚决防范化解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白。

(三)突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强化红线意识,严格执行卫生安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全面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设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加快“防、控、治”联动体系建设,实现全链条疫情防控。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建立实施信息披露机制,全方位做好防护知识、救治措施和健康教育的宣传解读,严厉打击造谣传谣行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非煤矿山、易燃易爆化学品等行业生产流程监管和事故预防,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制度,严格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制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

(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加强水旱、地震、地质、气象、森林火灾、生物等自然灾害防治,推进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改善中心城区消防安全设施布局,加快推进消防供水、消防通信和消防通道建设。健全重大风 (略) 、响应联动、风险联防、任务联战、物资联保“五联”机制。加强应急管理队*和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全面提升法治长白建设

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建设法治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制化。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推动政治巡察向基层延伸。建设法治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 (略) 、 (略) 、 (略) 建设,推进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监督体系,推动依法治县和民主法治进程。

(六)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全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边境稳定机制,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局面。落实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优惠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开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加速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项目的资金比例;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解决边境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推进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全国双拥模范县”成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六连冠。全力维护边境社会稳定,做好新形势下边防工作,加强边境治理管控,坚持和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严打、严防跨境走私、贩毒、盗抢、非法越境等涉边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杜绝边境敏感案件发生。持续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和信息通信设施建设,推进“智慧边防”建设。确保边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边境长治久安。

专栏10 “十四五”时期社会安全及治理提升工程

(一)应急管理工程。重点建设人防工程项目。

(二)社会治理工程。重点建设边境治安防控综合体系, (略) 、WiFi采集、高空超长续航无人机采购等项目。

(三)边境安全工程。重点建设边境一线盲区及抵边乡镇、“智慧边防”、村屯治安视频监控、电子围栏采购、大数据互联共享、轻载直升机采购等项目。

十、聚焦凝聚合力,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推动“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持续深入解放思想,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规划合力、政策合力、工作合力、氛围合力,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制度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定期分析形势、科学决策咨询的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大胆解放思想,营造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的发展氛围。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加强政治监督,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 (略) ”的监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健全民族宗教体制机制,做好新时代宗教、侨务和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党的周围。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持续深入推进思想解放

引导全县人民深入学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坚决破除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 (略) 径依赖,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推动改革创新上取得更大实效,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和组织发动,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大力营造加快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强化本纲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性作用,形成定位准确、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细化落实本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年度实施要求,建立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规划实施评估机制、调整修订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团结一致、砥砺前行,为建设“一谷 一城”先行区和示范区、吉林省东部国际化 (略) ,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