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110kV燕子洞输变电工程

内容
 
发送至邮箱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110kV燕子洞输变电工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3-*、0873-* (州政务服务中心1楼C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区 C11号生态环境综合窗口 )

  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略) 中段红河州生态环境局科技与规划科(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科)

  传真: 0873-*

  邮编: *

项目名称

110kV燕子洞输变电工程

建设地点

建水、个旧

建设单位

(略) 红河供电局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湖北君邦 (略)

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①110kV燕子洞变电站新建工程;②220kV吉安变110kV间隔扩建工程;③220kV吉安变-110kV燕子洞变11 (略) I回工程;⑤220kV吉安变-110kV燕子洞变11 (略) II回工程。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元,占总投资的0.11%。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本项目的施工主要包括110kV燕子洞变电站建设、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以 (略) 架设,220kV吉安变电站间隔扩建。

1.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本项目新建110kV燕子洞变电站拟建站址占地面积小, (略) 占地面积小且较为分散。220kV吉安变电站本期间隔扩建在原变电站围墙内进行,仅新建设备基础及支架,并安装相关电气设备,不新征占地。新建11 (略) 工程共新建杆塔81基,塔基永久占地约4050m2;施工期临时占地约1.1200hm2,其 (略) 占地1200m2,牵张场900m2,塔基施工场5700m2。项目永久占地将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导致评价内林地、灌丛、草地和耕地面积相应减少;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进行复垦复绿等,可逐步恢复原有土地利用功能,土地利用类型不会发生改变。

为最大程度减小项目占地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项目通过优化基础开挖、架线方式等施工工艺,尽可能减少工程占地。

2.对动物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施工建设时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周边动物产生一定影响,但动物有趋利避害性。施工期,影响区域内动物将迁移至附近适宜生境生存;待施工结束,施工活动影响消失,植被逐步恢复后,动物将逐渐回迁。施工期,将加强作业人员及施工活动的管理,严禁捕杀、围猎野生动物,特别应加强对1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宣传和保护,杜绝猎杀保护动物。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的建设对区域内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

3.对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对工程区域植被的影响主要 (略) 塔基建设占地 (略) 沿线的植被面积与生物量,施工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践踏等对周围地表植被的生长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线路塔基永久占地实际仅限于铁塔的4个支撑脚,只清除少量塔基范围内的植被,砍伐量相对较少,故施工永久占地损害植株数量少。

项目临时占地选择占用荒地、灌草地或林分较差的林地; (略) 沿线避不开的林区,拟采用高跨方式通过,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植被的影响。部分区域采用人工或畜力运输,导线采取牵张机或张力放线,尽可能减小临时占地面积及对周边植被扰动,加之所占植物均为评价区常见种类,项目建设对植被的扰动较小。待施工结束后,将对临时占地植被进行恢复,恢复其土地用途;此外,施工期加强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严禁乱砍滥伐占地范围外的野生植物;评价区未发现重要物种及名木古树分布,因此项目建设对区域植被影响不大。

对生态保护红线、国家二级公益林、基本农田的影响

根据建水县、 (略) 自然资源局及林草局查询结果,本项 (略) 穿越国家二级公益林长度约2.861km(与生态保护红线重叠),立塔约8基,永久占地400m2,临时占地约为800m2。 (略) 穿越永久基本农田长度约11.89km,规划立塔约3基,永久占地面积约150m2,临时占地约为300m2

保护措施:①优化塔基布局,塔基定位时注意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国家二级公益林和基本农田。如确实无法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二级公益林的,尽量选择植被稀疏地带,且应在开工建设前取得合法占用手续。②采用无人机放线等环境友好型施工工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二级公益林的影响;③提高导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应抬升导线高度,使导线与植被之间留有足够高度, (略) 的运行不会对植被的生长造成影响,禁止砍伐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植被,严格控制生态保护红线及基本农田内的施工范围。尽量使用占地面积小的铁塔,以减少对生态保护红线内植被的破坏,项目建设完成后基本农田内进行复耕,不改变其原有用途及功能。④牵张场、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得损坏农田水利设施;施工活动不得污染农田;⑤塔基施工完成后,应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及时进行植被恢复; (略) 结束后,对架线施工中的临时用地应及时回填和进行迹地恢复。⑥生态保护红线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不得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⑦加强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践踏植被。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和减缓项目建设对生态保护红线、国家二级公益林和基本农田的影响。

施工废气、废水、噪声及施工固废的环境影响

施工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本项目间隔扩建工程不涉及土建施工,加之施工区域附近无大气环境敏感目标,采取洒水抑尘降尘、拦挡、苫盖等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废水经临时沉砂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进入经防渗处理的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在施工结束后,临时化粪池粪污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构筑物进行拆除。

施工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故施工噪声对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期固废主要包括弃土石、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施工废物料及建筑垃圾等固废。本项目挖方全部用于回填,无弃土石;生活垃圾收集后清运至生活垃圾收集点;施工期废物料及建筑垃圾经分类集中收集后清运至分类收集后清运至有关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不能回收利用的及时清运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二、运营期

1.电磁环境影响

根据类比预测可知:①本项目输电线在居民区、非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规定的4000V/m、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要求。同时满 (略) 经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时,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满足10kV/m和100μT的限值要求;②项目变电站、 (略) 沿线居民敏感点的电磁环境影响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要求。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有随距离增加而减小的特点,故变电站 (略) 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对周边的影响较小。

2.声环境影响

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变电站和输送线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根据类比及预测结果可知,①110燕子洞变电站、220kV吉安变电站四周厂界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2类排放限值要求,两个变电站评价范围内均无声环境敏感目标;②根据类比预测, (略) 噪声监测衰减断面位于城镇区域、村庄区域、国道区域, (略) 昼、夜噪声变化幅度不大,环评结合现状监测结果,可分析得出本项 (略) 投运后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很小,线路附近声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噪声水平能够维持现状,并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变电站、 (略) 及环境敏感目标处噪声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地表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来源主要为对变电站值守及检修的工作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新建110kV燕子洞变电站站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所有雨水均排至站外的防洪排水沟内,再排至变电站附近的排水冲沟;生活污水经站内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220kV吉安变电站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装置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本期仅扩建出线间隔,不新增运行人员,不新增生活污水的产生和排放,工程仍沿用前期站内已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

4.固体废物的影响及处置措施

变电站运行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运维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变电站内废铅蓄电池、主变及电抗器组在事故、检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矿物油。生活垃圾经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附近垃圾集中点,与当地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更换后的废变压器油、废旧铅酸蓄电池及检修废矿物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项目固体废物处置率100%,对环境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为废矿物油、废旧蓄电池等,环境风险潜势为I,严格落实报告中所提的防渗措施及相关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后,本项目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拟审批意见

拟同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3-*、0873-* (州政务服务中心1楼C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区 C11号生态环境综合窗口 )

  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略) 中段红河州生态环境局科技与规划科(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科)

  传真: 0873-*

  邮编: *

项目名称

110kV燕子洞输变电工程

建设地点

建水、个旧

建设单位

(略) 红河供电局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湖北君邦 (略)

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①110kV燕子洞变电站新建工程;②220kV吉安变110kV间隔扩建工程;③220kV吉安变-110kV燕子洞变11 (略) I回工程;⑤220kV吉安变-110kV燕子洞变11 (略) II回工程。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元,占总投资的0.11%。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本项目的施工主要包括110kV燕子洞变电站建设、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以 (略) 架设,220kV吉安变电站间隔扩建。

1.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本项目新建110kV燕子洞变电站拟建站址占地面积小, (略) 占地面积小且较为分散。220kV吉安变电站本期间隔扩建在原变电站围墙内进行,仅新建设备基础及支架,并安装相关电气设备,不新征占地。新建11 (略) 工程共新建杆塔81基,塔基永久占地约4050m2;施工期临时占地约1.1200hm2,其 (略) 占地1200m2,牵张场900m2,塔基施工场5700m2。项目永久占地将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导致评价内林地、灌丛、草地和耕地面积相应减少;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进行复垦复绿等,可逐步恢复原有土地利用功能,土地利用类型不会发生改变。

为最大程度减小项目占地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项目通过优化基础开挖、架线方式等施工工艺,尽可能减少工程占地。

2.对动物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施工建设时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周边动物产生一定影响,但动物有趋利避害性。施工期,影响区域内动物将迁移至附近适宜生境生存;待施工结束,施工活动影响消失,植被逐步恢复后,动物将逐渐回迁。施工期,将加强作业人员及施工活动的管理,严禁捕杀、围猎野生动物,特别应加强对1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宣传和保护,杜绝猎杀保护动物。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的建设对区域内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

3.对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对工程区域植被的影响主要 (略) 塔基建设占地 (略) 沿线的植被面积与生物量,施工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践踏等对周围地表植被的生长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线路塔基永久占地实际仅限于铁塔的4个支撑脚,只清除少量塔基范围内的植被,砍伐量相对较少,故施工永久占地损害植株数量少。

项目临时占地选择占用荒地、灌草地或林分较差的林地; (略) 沿线避不开的林区,拟采用高跨方式通过,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植被的影响。部分区域采用人工或畜力运输,导线采取牵张机或张力放线,尽可能减小临时占地面积及对周边植被扰动,加之所占植物均为评价区常见种类,项目建设对植被的扰动较小。待施工结束后,将对临时占地植被进行恢复,恢复其土地用途;此外,施工期加强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严禁乱砍滥伐占地范围外的野生植物;评价区未发现重要物种及名木古树分布,因此项目建设对区域植被影响不大。

对生态保护红线、国家二级公益林、基本农田的影响

根据建水县、 (略) 自然资源局及林草局查询结果,本项 (略) 穿越国家二级公益林长度约2.861km(与生态保护红线重叠),立塔约8基,永久占地400m2,临时占地约为800m2。 (略) 穿越永久基本农田长度约11.89km,规划立塔约3基,永久占地面积约150m2,临时占地约为300m2

保护措施:①优化塔基布局,塔基定位时注意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国家二级公益林和基本农田。如确实无法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二级公益林的,尽量选择植被稀疏地带,且应在开工建设前取得合法占用手续。②采用无人机放线等环境友好型施工工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二级公益林的影响;③提高导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应抬升导线高度,使导线与植被之间留有足够高度, (略) 的运行不会对植被的生长造成影响,禁止砍伐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植被,严格控制生态保护红线及基本农田内的施工范围。尽量使用占地面积小的铁塔,以减少对生态保护红线内植被的破坏,项目建设完成后基本农田内进行复耕,不改变其原有用途及功能。④牵张场、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得损坏农田水利设施;施工活动不得污染农田;⑤塔基施工完成后,应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及时进行植被恢复; (略) 结束后,对架线施工中的临时用地应及时回填和进行迹地恢复。⑥生态保护红线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不得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⑦加强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践踏植被。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和减缓项目建设对生态保护红线、国家二级公益林和基本农田的影响。

施工废气、废水、噪声及施工固废的环境影响

施工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本项目间隔扩建工程不涉及土建施工,加之施工区域附近无大气环境敏感目标,采取洒水抑尘降尘、拦挡、苫盖等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废水经临时沉砂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进入经防渗处理的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在施工结束后,临时化粪池粪污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构筑物进行拆除。

施工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故施工噪声对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期固废主要包括弃土石、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施工废物料及建筑垃圾等固废。本项目挖方全部用于回填,无弃土石;生活垃圾收集后清运至生活垃圾收集点;施工期废物料及建筑垃圾经分类集中收集后清运至分类收集后清运至有关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不能回收利用的及时清运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二、运营期

1.电磁环境影响

根据类比预测可知:①本项目输电线在居民区、非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规定的4000V/m、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要求。同时满 (略) 经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时,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满足10kV/m和100μT的限值要求;②项目变电站、 (略) 沿线居民敏感点的电磁环境影响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要求。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有随距离增加而减小的特点,故变电站 (略) 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对周边的影响较小。

2.声环境影响

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变电站和输送线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根据类比及预测结果可知,①110燕子洞变电站、220kV吉安变电站四周厂界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2类排放限值要求,两个变电站评价范围内均无声环境敏感目标;②根据类比预测, (略) 噪声监测衰减断面位于城镇区域、村庄区域、国道区域, (略) 昼、夜噪声变化幅度不大,环评结合现状监测结果,可分析得出本项 (略) 投运后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很小,线路附近声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噪声水平能够维持现状,并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变电站、 (略) 及环境敏感目标处噪声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地表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来源主要为对变电站值守及检修的工作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新建110kV燕子洞变电站站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所有雨水均排至站外的防洪排水沟内,再排至变电站附近的排水冲沟;生活污水经站内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220kV吉安变电站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装置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本期仅扩建出线间隔,不新增运行人员,不新增生活污水的产生和排放,工程仍沿用前期站内已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

4.固体废物的影响及处置措施

变电站运行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运维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变电站内废铅蓄电池、主变及电抗器组在事故、检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矿物油。生活垃圾经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附近垃圾集中点,与当地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更换后的废变压器油、废旧铅酸蓄电池及检修废矿物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项目固体废物处置率100%,对环境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为废矿物油、废旧蓄电池等,环境风险潜势为I,严格落实报告中所提的防渗措施及相关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后,本项目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拟审批意见

拟同意


信息来源:http://**_*.html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3-*、0873-* (州政务服务中心1楼C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区 C11号生态环境综合窗口 )

  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略) 中段红河州生态环境局科技与规划科(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科)

  传真: 0873-*

  邮编: *

项目名称

110kV燕子洞输变电工程

建设地点

建水、个旧

建设单位

(略) 红河供电局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湖北君邦 (略)

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①110kV燕子洞变电站新建工程;②220kV吉安变110kV间隔扩建工程;③220kV吉安变-110kV燕子洞变11 (略) I回工程;⑤220kV吉安变-110kV燕子洞变11 (略) II回工程。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元,占总投资的0.11%。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本项目的施工主要包括110kV燕子洞变电站建设、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以 (略) 架设,220kV吉安变电站间隔扩建。

1.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本项目新建110kV燕子洞变电站拟建站址占地面积小, (略) 占地面积小且较为分散。220kV吉安变电站本期间隔扩建在原变电站围墙内进行,仅新建设备基础及支架,并安装相关电气设备,不新征占地。新建11 (略) 工程共新建杆塔81基,塔基永久占地约4050m2;施工期临时占地约1.1200hm2,其 (略) 占地1200m2,牵张场900m2,塔基施工场5700m2。项目永久占地将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导致评价内林地、灌丛、草地和耕地面积相应减少;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进行复垦复绿等,可逐步恢复原有土地利用功能,土地利用类型不会发生改变。

为最大程度减小项目占地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项目通过优化基础开挖、架线方式等施工工艺,尽可能减少工程占地。

2.对动物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施工建设时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周边动物产生一定影响,但动物有趋利避害性。施工期,影响区域内动物将迁移至附近适宜生境生存;待施工结束,施工活动影响消失,植被逐步恢复后,动物将逐渐回迁。施工期,将加强作业人员及施工活动的管理,严禁捕杀、围猎野生动物,特别应加强对1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宣传和保护,杜绝猎杀保护动物。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的建设对区域内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

3.对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对工程区域植被的影响主要 (略) 塔基建设占地 (略) 沿线的植被面积与生物量,施工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践踏等对周围地表植被的生长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线路塔基永久占地实际仅限于铁塔的4个支撑脚,只清除少量塔基范围内的植被,砍伐量相对较少,故施工永久占地损害植株数量少。

项目临时占地选择占用荒地、灌草地或林分较差的林地; (略) 沿线避不开的林区,拟采用高跨方式通过,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植被的影响。部分区域采用人工或畜力运输,导线采取牵张机或张力放线,尽可能减小临时占地面积及对周边植被扰动,加之所占植物均为评价区常见种类,项目建设对植被的扰动较小。待施工结束后,将对临时占地植被进行恢复,恢复其土地用途;此外,施工期加强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严禁乱砍滥伐占地范围外的野生植物;评价区未发现重要物种及名木古树分布,因此项目建设对区域植被影响不大。

对生态保护红线、国家二级公益林、基本农田的影响

根据建水县、 (略) 自然资源局及林草局查询结果,本项 (略) 穿越国家二级公益林长度约2.861km(与生态保护红线重叠),立塔约8基,永久占地400m2,临时占地约为800m2。 (略) 穿越永久基本农田长度约11.89km,规划立塔约3基,永久占地面积约150m2,临时占地约为300m2

保护措施:①优化塔基布局,塔基定位时注意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国家二级公益林和基本农田。如确实无法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二级公益林的,尽量选择植被稀疏地带,且应在开工建设前取得合法占用手续。②采用无人机放线等环境友好型施工工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二级公益林的影响;③提高导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应抬升导线高度,使导线与植被之间留有足够高度, (略) 的运行不会对植被的生长造成影响,禁止砍伐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植被,严格控制生态保护红线及基本农田内的施工范围。尽量使用占地面积小的铁塔,以减少对生态保护红线内植被的破坏,项目建设完成后基本农田内进行复耕,不改变其原有用途及功能。④牵张场、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得损坏农田水利设施;施工活动不得污染农田;⑤塔基施工完成后,应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及时进行植被恢复; (略) 结束后,对架线施工中的临时用地应及时回填和进行迹地恢复。⑥生态保护红线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不得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⑦加强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践踏植被。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和减缓项目建设对生态保护红线、国家二级公益林和基本农田的影响。

施工废气、废水、噪声及施工固废的环境影响

施工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本项目间隔扩建工程不涉及土建施工,加之施工区域附近无大气环境敏感目标,采取洒水抑尘降尘、拦挡、苫盖等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废水经临时沉砂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进入经防渗处理的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在施工结束后,临时化粪池粪污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构筑物进行拆除。

施工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故施工噪声对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期固废主要包括弃土石、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施工废物料及建筑垃圾等固废。本项目挖方全部用于回填,无弃土石;生活垃圾收集后清运至生活垃圾收集点;施工期废物料及建筑垃圾经分类集中收集后清运至分类收集后清运至有关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不能回收利用的及时清运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二、运营期

1.电磁环境影响

根据类比预测可知:①本项目输电线在居民区、非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规定的4000V/m、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要求。同时满 (略) 经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时,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满足10kV/m和100μT的限值要求;②项目变电站、 (略) 沿线居民敏感点的电磁环境影响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要求。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有随距离增加而减小的特点,故变电站 (略) 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对周边的影响较小。

2.声环境影响

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变电站和输送线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根据类比及预测结果可知,①110燕子洞变电站、220kV吉安变电站四周厂界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2类排放限值要求,两个变电站评价范围内均无声环境敏感目标;②根据类比预测, (略) 噪声监测衰减断面位于城镇区域、村庄区域、国道区域, (略) 昼、夜噪声变化幅度不大,环评结合现状监测结果,可分析得出本项 (略) 投运后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很小,线路附近声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噪声水平能够维持现状,并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变电站、 (略) 及环境敏感目标处噪声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地表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来源主要为对变电站值守及检修的工作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新建110kV燕子洞变电站站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所有雨水均排至站外的防洪排水沟内,再排至变电站附近的排水冲沟;生活污水经站内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220kV吉安变电站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装置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本期仅扩建出线间隔,不新增运行人员,不新增生活污水的产生和排放,工程仍沿用前期站内已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

4.固体废物的影响及处置措施

变电站运行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运维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变电站内废铅蓄电池、主变及电抗器组在事故、检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矿物油。生活垃圾经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附近垃圾集中点,与当地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更换后的废变压器油、废旧铅酸蓄电池及检修废矿物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项目固体废物处置率100%,对环境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为废矿物油、废旧蓄电池等,环境风险潜势为I,严格落实报告中所提的防渗措施及相关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后,本项目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拟审批意见

拟同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3-*、0873-* (州政务服务中心1楼C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区 C11号生态环境综合窗口 )

  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略) 中段红河州生态环境局科技与规划科(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科)

  传真: 0873-*

  邮编: *

项目名称

110kV燕子洞输变电工程

建设地点

建水、个旧

建设单位

(略) 红河供电局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湖北君邦 (略)

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①110kV燕子洞变电站新建工程;②220kV吉安变110kV间隔扩建工程;③220kV吉安变-110kV燕子洞变11 (略) I回工程;⑤220kV吉安变-110kV燕子洞变11 (略) II回工程。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元,占总投资的0.11%。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本项目的施工主要包括110kV燕子洞变电站建设、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以 (略) 架设,220kV吉安变电站间隔扩建。

1.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本项目新建110kV燕子洞变电站拟建站址占地面积小, (略) 占地面积小且较为分散。220kV吉安变电站本期间隔扩建在原变电站围墙内进行,仅新建设备基础及支架,并安装相关电气设备,不新征占地。新建11 (略) 工程共新建杆塔81基,塔基永久占地约4050m2;施工期临时占地约1.1200hm2,其 (略) 占地1200m2,牵张场900m2,塔基施工场5700m2。项目永久占地将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导致评价内林地、灌丛、草地和耕地面积相应减少;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进行复垦复绿等,可逐步恢复原有土地利用功能,土地利用类型不会发生改变。

为最大程度减小项目占地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项目通过优化基础开挖、架线方式等施工工艺,尽可能减少工程占地。

2.对动物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施工建设时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周边动物产生一定影响,但动物有趋利避害性。施工期,影响区域内动物将迁移至附近适宜生境生存;待施工结束,施工活动影响消失,植被逐步恢复后,动物将逐渐回迁。施工期,将加强作业人员及施工活动的管理,严禁捕杀、围猎野生动物,特别应加强对1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宣传和保护,杜绝猎杀保护动物。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的建设对区域内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

3.对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对工程区域植被的影响主要 (略) 塔基建设占地 (略) 沿线的植被面积与生物量,施工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践踏等对周围地表植被的生长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线路塔基永久占地实际仅限于铁塔的4个支撑脚,只清除少量塔基范围内的植被,砍伐量相对较少,故施工永久占地损害植株数量少。

项目临时占地选择占用荒地、灌草地或林分较差的林地; (略) 沿线避不开的林区,拟采用高跨方式通过,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植被的影响。部分区域采用人工或畜力运输,导线采取牵张机或张力放线,尽可能减小临时占地面积及对周边植被扰动,加之所占植物均为评价区常见种类,项目建设对植被的扰动较小。待施工结束后,将对临时占地植被进行恢复,恢复其土地用途;此外,施工期加强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严禁乱砍滥伐占地范围外的野生植物;评价区未发现重要物种及名木古树分布,因此项目建设对区域植被影响不大。

对生态保护红线、国家二级公益林、基本农田的影响

根据建水县、 (略) 自然资源局及林草局查询结果,本项 (略) 穿越国家二级公益林长度约2.861km(与生态保护红线重叠),立塔约8基,永久占地400m2,临时占地约为800m2。 (略) 穿越永久基本农田长度约11.89km,规划立塔约3基,永久占地面积约150m2,临时占地约为300m2

保护措施:①优化塔基布局,塔基定位时注意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国家二级公益林和基本农田。如确实无法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二级公益林的,尽量选择植被稀疏地带,且应在开工建设前取得合法占用手续。②采用无人机放线等环境友好型施工工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二级公益林的影响;③提高导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应抬升导线高度,使导线与植被之间留有足够高度, (略) 的运行不会对植被的生长造成影响,禁止砍伐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植被,严格控制生态保护红线及基本农田内的施工范围。尽量使用占地面积小的铁塔,以减少对生态保护红线内植被的破坏,项目建设完成后基本农田内进行复耕,不改变其原有用途及功能。④牵张场、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得损坏农田水利设施;施工活动不得污染农田;⑤塔基施工完成后,应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及时进行植被恢复; (略) 结束后,对架线施工中的临时用地应及时回填和进行迹地恢复。⑥生态保护红线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不得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⑦加强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践踏植被。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和减缓项目建设对生态保护红线、国家二级公益林和基本农田的影响。

施工废气、废水、噪声及施工固废的环境影响

施工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本项目间隔扩建工程不涉及土建施工,加之施工区域附近无大气环境敏感目标,采取洒水抑尘降尘、拦挡、苫盖等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废水经临时沉砂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进入经防渗处理的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在施工结束后,临时化粪池粪污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构筑物进行拆除。

施工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故施工噪声对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期固废主要包括弃土石、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施工废物料及建筑垃圾等固废。本项目挖方全部用于回填,无弃土石;生活垃圾收集后清运至生活垃圾收集点;施工期废物料及建筑垃圾经分类集中收集后清运至分类收集后清运至有关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不能回收利用的及时清运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二、运营期

1.电磁环境影响

根据类比预测可知:①本项目输电线在居民区、非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规定的4000V/m、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要求。同时满 (略) 经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时,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满足10kV/m和100μT的限值要求;②项目变电站、 (略) 沿线居民敏感点的电磁环境影响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要求。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有随距离增加而减小的特点,故变电站 (略) 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对周边的影响较小。

2.声环境影响

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变电站和输送线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根据类比及预测结果可知,①110燕子洞变电站、220kV吉安变电站四周厂界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2类排放限值要求,两个变电站评价范围内均无声环境敏感目标;②根据类比预测, (略) 噪声监测衰减断面位于城镇区域、村庄区域、国道区域, (略) 昼、夜噪声变化幅度不大,环评结合现状监测结果,可分析得出本项 (略) 投运后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很小,线路附近声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噪声水平能够维持现状,并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变电站、 (略) 及环境敏感目标处噪声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地表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来源主要为对变电站值守及检修的工作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新建110kV燕子洞变电站站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所有雨水均排至站外的防洪排水沟内,再排至变电站附近的排水冲沟;生活污水经站内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220kV吉安变电站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装置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本期仅扩建出线间隔,不新增运行人员,不新增生活污水的产生和排放,工程仍沿用前期站内已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

4.固体废物的影响及处置措施

变电站运行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运维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变电站内废铅蓄电池、主变及电抗器组在事故、检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矿物油。生活垃圾经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附近垃圾集中点,与当地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更换后的废变压器油、废旧铅酸蓄电池及检修废矿物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项目固体废物处置率100%,对环境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为废矿物油、废旧蓄电池等,环境风险潜势为I,严格落实报告中所提的防渗措施及相关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后,本项目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拟审批意见

拟同意


信息来源:http://**_*.html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