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甸县文屏镇亿银采石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鲁甸县文屏镇亿银采石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业主同意,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自本公示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文本附后)。

如有异议请按以下联系方 (略) 生态环境局鲁甸分局

联系电话:0871-*,邮箱:*@*26.com 通讯地址:鲁甸县崇文路114号( (略) 生态环境局鲁甸分局) 邮编:*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鲁甸县文屏镇亿银采石厂建设项目

项目性质:扩建

项目代码:2307-*-04-01-*

项目建设地中心地理坐标:经度:103 度 32 分 28.307 秒,纬度:27 度 6 分 37.727 秒。

建设单位:鲁甸县文屏镇亿银采石厂

建设地点:鲁甸县文屏街道马鹿沟村

行业类别及代码:非金属矿采选业 10 中-11 土砂石开采 101(不含河道采砂项目)

总投资:1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19.4万元,占总投资的32.26%。

建设内容及规模:开采矿种:建筑石料石灰岩,拟设矿权范围由 7 个拐点圈定,面积 0.1669km 2 ,开采标高为 2200m~2135m,生产规模为 45 万 t/a,

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二、环评编制单位:云南 (略)

三、编制主持人:孙伟,信用编号:BH*;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号:*42。

主要编制人员:金梦钰,信用编号:BH*;主要编写内容:全本。

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要素

施工期

运营期

环境保护措施

验收要求

环境保护措施

验收要求

*生生态

⑴加强管理,须严格控制施工红线;

⑵加强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环保宣传教育

⑶对施工表土进行集中堆存,施工完毕后再用于生态恢复


①运营期应加强管理,矿山开采中须严格控制占地红线,严禁工作人员砍伐、破坏工程占地区外的植被,严禁在征地范围外堆渣、堆料等。

②加强占地区周边植物的保护,对施工表土进行集中堆存后期用于生态恢复;植被绿化宜就地采集当地植物的种子、幼苗进行种植,不能采用外来物种;植被恢复力求创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条件,避免过于单一化和人工化,注意乔、灌、草的结合,植被恢复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

③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矿区日常管理,确保水保措施完好运行,减少水土流失。

④加强管理及对工作人员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严禁相关人员随意砍伐项目区周边植被。

⑤建议矿山开采中对采空区采取边开采边治理的措施,对停止使用的采矿区应尽快覆盖土层进行植被恢复,避免采空区长期裸露。

⑥矿山服务期满后应尽快进行覆土绿化工作,恢复采空区的生态环境。

/

水生生态

施工活动与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并进。


⑴禁止废土等污染水体;⑵加强矿区日常管理,确保水保措施完好运行,减少水土流失。

/

地表水环境

施工期设置1个容积为5m3临时沉砂池,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降尘洒水,施工废水不外排

施工废水不外排

①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经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周边农田施肥,

②露天采区工作面、运输道路、破碎加工区和停车场等设置50m31#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经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表土堆场设置50m32#初期雨水收集池,同时配置排水泵及排水管线,将收集的雨水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

③矿区入口设置1个2m3车辆清洗池,产生的冲洗水进入清洗池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

地下水及土壤环境

施工期设置1个容积为5m3的临时沉砂池,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降尘洒水,施工废水不外排

施工废水不外排

①生活污水全部回用于场区洒水降尘,不外排;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不随意堆放。

②危险废物暂存间采用防渗措施,地面硬化。

③项目区设置截排水沟。

④在项目区截排水沟末端设置雨水收集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区洒水降尘。

⑤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经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周边农田施肥。

⑥项目设置旱厕,定期清掏。

废水不外排

声环境

⑴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

⑵运输车辆在途经敏感路段时要限速行驶;⑶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步骤,优化施工方式,尽量缩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

⑷施工期应使用性能好低噪声设备施工;

⑸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人为噪声的产生

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①设备选型选择低噪声设备,在空压机设备进出口均设置消声器,凿岩设备设置隔振垫。

②破碎机、筛分机、水泵等生产设备做减振处理,并做好设备的维护,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③工作人员配备耳罩,配隔声防护用品等。

④矿山爆破作业应安排在白天进行,禁止夜间进行爆破作业。

⑤尽可能避免将高噪声机械作业安排在午休时间,并尽量缩短运行时间。

⑥合理安排采矿作业时间,尽量不在夜间进行采矿、运输。

⑦对破碎车间和成品堆场采取封闭措施。

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振动

/

/

/

/

大气环境

①谨防运输车辆装载过满,限速行驶,并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其沿途遗撒,及时清扫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灰尘,定时洒水压尘,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粉尘产生;

②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砂石料应统一堆放,露天堆存时应有防尘措施,如:洒水抑尘、遮盖等,风大时停止施工作业;

③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及时清运,严禁随意抛洒各类散装物料和建筑垃圾;

④施工场地设置洒水水管,干旱大风天气增加洒水频率;

⑤土石方开挖湿法作业。

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

①项目加工区破碎车间采用彩钢瓦进行密封,进出料口,破碎机进料口上安装软胶管喷头进行湿式作业;在破碎、筛分机上方设置集尘罩,产生的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进入布袋除尘器处理,最终经15m高的排气筒(DA001)外排;

②成品堆场设置于三面彩钢板+顶棚大棚内,顶部设置喷淋装置;表土堆场采取防尘网遮盖措施;

③输送带采用封闭廊道输送,并在输送带落料口增设斜槽;

④场内运输道路采取限速行驶,洒水降尘;运输车辆密闭运输(车辆顶部遮盖篷布),进场运输道路采用硬化措施,同时进场道路两侧采取绿化措施,设置洒水车;

⑤露天采区采取湿式凿岩;

⑥采装过程设置雾炮机降尘;

⑦设置一个汽车清洗槽,对进出车辆轮毂进行清洗;

⑧运输车辆加强管理,采取不超载和篷布遮盖措施,以减少建材等的抛洒。

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

固体废物

①项目运营期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马鹿沟村生活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②项目施工期产生建筑垃圾主要为大棚建设过程产生的下脚料,为钢结构废料,建设单位统一收集后外售废品收购站。

③项目施工期建设构筑物简单,工程量小,产生少量的土石方,部分在项目施工场地内回填,剩余部分清运至表土堆场暂存。

固废处置率达到100%

①项目在生活办公区设置2个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垃圾经集中收集后运至马鹿沟村生活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②旱厕粪便定期清掏后用作周边耕地施肥使用。

③剥离的表土临时堆存于表土堆场,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废石直接用于原有采空区的回填。
④初期雨水收集池污泥定期清掏后可回用于场地填筑或生态恢复覆土。

⑤布袋除尘设备收集粉尘作为石粉料外售。

⑥项目运营期间所产生废机油,将在危废暂存间暂存,危废间建于办公区南侧,占地面积为5m2,危废间配套2只危废暂存桶。废机油收集、暂存及转运过程中管理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执行,并设置标识牌。危险废物委托资质单位处置,建立管理台账。

固废处置率达到100%

电磁环境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环境风险

⑴施工作业时注意周围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⑵施工人员上岗前进行岗前培训;

⑶在施工场所周末设置警示牌


①加强油罐与管道系统的管理与维修,使整个油品储存系统处于密闭化,严格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②把每个工作人员在业务上、工作上与消防安全管理上的职责、责任明确起来。

③对储存容器、安全设施等,进行各种日常的、定期的、专业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落实到人、限期落实整改。


环境监测



1、废气

有组织监测因子:TSP;监测点位:DA001;监测频次:1年/次;颗粒物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无组织监测因子:TSP;监测点位:上风向1个点、下风向3个点;监测频次:1年/次;颗粒物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噪声

监测因子:Leq(A);监测点位:东、南、西、北场界外;监测频次:1年/次;厂界噪声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其他






(略) 生态环境局鲁甸分局

**日

附件:鲁甸县文屏镇亿银采石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抹除版).zip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业主同意,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自本公示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文本附后)。

如有异议请按以下联系方 (略) 生态环境局鲁甸分局

联系电话:0871-*,邮箱:*@*26.com 通讯地址:鲁甸县崇文路114号( (略) 生态环境局鲁甸分局) 邮编:*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鲁甸县文屏镇亿银采石厂建设项目

项目性质:扩建

项目代码:2307-*-04-01-*

项目建设地中心地理坐标:经度:103 度 32 分 28.307 秒,纬度:27 度 6 分 37.727 秒。

建设单位:鲁甸县文屏镇亿银采石厂

建设地点:鲁甸县文屏街道马鹿沟村

行业类别及代码:非金属矿采选业 10 中-11 土砂石开采 101(不含河道采砂项目)

总投资:1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19.4万元,占总投资的32.26%。

建设内容及规模:开采矿种:建筑石料石灰岩,拟设矿权范围由 7 个拐点圈定,面积 0.1669km 2 ,开采标高为 2200m~2135m,生产规模为 45 万 t/a,

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二、环评编制单位:云南 (略)

三、编制主持人:孙伟,信用编号:BH*;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号:*42。

主要编制人员:金梦钰,信用编号:BH*;主要编写内容:全本。

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要素

施工期

运营期

环境保护措施

验收要求

环境保护措施

验收要求

*生生态

⑴加强管理,须严格控制施工红线;

⑵加强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环保宣传教育

⑶对施工表土进行集中堆存,施工完毕后再用于生态恢复


①运营期应加强管理,矿山开采中须严格控制占地红线,严禁工作人员砍伐、破坏工程占地区外的植被,严禁在征地范围外堆渣、堆料等。

②加强占地区周边植物的保护,对施工表土进行集中堆存后期用于生态恢复;植被绿化宜就地采集当地植物的种子、幼苗进行种植,不能采用外来物种;植被恢复力求创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条件,避免过于单一化和人工化,注意乔、灌、草的结合,植被恢复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

③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矿区日常管理,确保水保措施完好运行,减少水土流失。

④加强管理及对工作人员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严禁相关人员随意砍伐项目区周边植被。

⑤建议矿山开采中对采空区采取边开采边治理的措施,对停止使用的采矿区应尽快覆盖土层进行植被恢复,避免采空区长期裸露。

⑥矿山服务期满后应尽快进行覆土绿化工作,恢复采空区的生态环境。

/

水生生态

施工活动与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并进。


⑴禁止废土等污染水体;⑵加强矿区日常管理,确保水保措施完好运行,减少水土流失。

/

地表水环境

施工期设置1个容积为5m3临时沉砂池,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降尘洒水,施工废水不外排

施工废水不外排

①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经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周边农田施肥,

②露天采区工作面、运输道路、破碎加工区和停车场等设置50m31#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经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表土堆场设置50m32#初期雨水收集池,同时配置排水泵及排水管线,将收集的雨水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

③矿区入口设置1个2m3车辆清洗池,产生的冲洗水进入清洗池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

地下水及土壤环境

施工期设置1个容积为5m3的临时沉砂池,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降尘洒水,施工废水不外排

施工废水不外排

①生活污水全部回用于场区洒水降尘,不外排;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不随意堆放。

②危险废物暂存间采用防渗措施,地面硬化。

③项目区设置截排水沟。

④在项目区截排水沟末端设置雨水收集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区洒水降尘。

⑤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经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周边农田施肥。

⑥项目设置旱厕,定期清掏。

废水不外排

声环境

⑴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

⑵运输车辆在途经敏感路段时要限速行驶;⑶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步骤,优化施工方式,尽量缩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

⑷施工期应使用性能好低噪声设备施工;

⑸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人为噪声的产生

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①设备选型选择低噪声设备,在空压机设备进出口均设置消声器,凿岩设备设置隔振垫。

②破碎机、筛分机、水泵等生产设备做减振处理,并做好设备的维护,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③工作人员配备耳罩,配隔声防护用品等。

④矿山爆破作业应安排在白天进行,禁止夜间进行爆破作业。

⑤尽可能避免将高噪声机械作业安排在午休时间,并尽量缩短运行时间。

⑥合理安排采矿作业时间,尽量不在夜间进行采矿、运输。

⑦对破碎车间和成品堆场采取封闭措施。

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振动

/

/

/

/

大气环境

①谨防运输车辆装载过满,限速行驶,并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其沿途遗撒,及时清扫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灰尘,定时洒水压尘,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粉尘产生;

②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砂石料应统一堆放,露天堆存时应有防尘措施,如:洒水抑尘、遮盖等,风大时停止施工作业;

③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及时清运,严禁随意抛洒各类散装物料和建筑垃圾;

④施工场地设置洒水水管,干旱大风天气增加洒水频率;

⑤土石方开挖湿法作业。

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

①项目加工区破碎车间采用彩钢瓦进行密封,进出料口,破碎机进料口上安装软胶管喷头进行湿式作业;在破碎、筛分机上方设置集尘罩,产生的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进入布袋除尘器处理,最终经15m高的排气筒(DA001)外排;

②成品堆场设置于三面彩钢板+顶棚大棚内,顶部设置喷淋装置;表土堆场采取防尘网遮盖措施;

③输送带采用封闭廊道输送,并在输送带落料口增设斜槽;

④场内运输道路采取限速行驶,洒水降尘;运输车辆密闭运输(车辆顶部遮盖篷布),进场运输道路采用硬化措施,同时进场道路两侧采取绿化措施,设置洒水车;

⑤露天采区采取湿式凿岩;

⑥采装过程设置雾炮机降尘;

⑦设置一个汽车清洗槽,对进出车辆轮毂进行清洗;

⑧运输车辆加强管理,采取不超载和篷布遮盖措施,以减少建材等的抛洒。

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

固体废物

①项目运营期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马鹿沟村生活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②项目施工期产生建筑垃圾主要为大棚建设过程产生的下脚料,为钢结构废料,建设单位统一收集后外售废品收购站。

③项目施工期建设构筑物简单,工程量小,产生少量的土石方,部分在项目施工场地内回填,剩余部分清运至表土堆场暂存。

固废处置率达到100%

①项目在生活办公区设置2个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垃圾经集中收集后运至马鹿沟村生活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②旱厕粪便定期清掏后用作周边耕地施肥使用。

③剥离的表土临时堆存于表土堆场,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废石直接用于原有采空区的回填。
④初期雨水收集池污泥定期清掏后可回用于场地填筑或生态恢复覆土。

⑤布袋除尘设备收集粉尘作为石粉料外售。

⑥项目运营期间所产生废机油,将在危废暂存间暂存,危废间建于办公区南侧,占地面积为5m2,危废间配套2只危废暂存桶。废机油收集、暂存及转运过程中管理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执行,并设置标识牌。危险废物委托资质单位处置,建立管理台账。

固废处置率达到100%

电磁环境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环境风险

⑴施工作业时注意周围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⑵施工人员上岗前进行岗前培训;

⑶在施工场所周末设置警示牌


①加强油罐与管道系统的管理与维修,使整个油品储存系统处于密闭化,严格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②把每个工作人员在业务上、工作上与消防安全管理上的职责、责任明确起来。

③对储存容器、安全设施等,进行各种日常的、定期的、专业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落实到人、限期落实整改。


环境监测



1、废气

有组织监测因子:TSP;监测点位:DA001;监测频次:1年/次;颗粒物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无组织监测因子:TSP;监测点位:上风向1个点、下风向3个点;监测频次:1年/次;颗粒物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噪声

监测因子:Leq(A);监测点位:东、南、西、北场界外;监测频次:1年/次;厂界噪声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其他






(略) 生态环境局鲁甸分局

**日

附件:鲁甸县文屏镇亿银采石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抹除版).zip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