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湖北鄂东 (略) 于2022年投资*元,项目位于黄州经济开发区化工 (略) 以北段, (略) 以西的湖北鄂东 (略) 内,不新增土地。该工程主要新增HW08废油泥炭化(热脱附)生产线,并新增HW09和HW49两个处理类别,建设完成后,年总处置规模达到*吨(其中HW08:1.*;HW11:4.*;HW09:4千;HW49:1千),新建一栋炭化处理车间处理HW08废油泥,内设置1套油泥炭化设备以及配套的未凝轻质有机可燃气处理回燃管线,轻质燃料油燃烧废气处理系统,热脱附废气冷凝回收系统,加热炉含油废水油水分离系统;新增炭化(热脱附)工艺后,全厂废油(HW08、HW11)蒸馏工艺处理规模为*吨,新增废油泥(HW08)炭化(热脱附)工艺处理规模为*吨。该项目于2022年7月2 (略) 黄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备案,备案号:2020-*-42-03-*。
湖北鄂东 (略) 成立于1996年06月05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元),法人为周征兵,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危险废物经营;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润滑油加工、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润滑油销售;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环保咨询服务(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是一家废油(泥)环保利用产业化创新型企业。
2014年12月,湖北鄂东 (略) 委托河南 (略) 对其“废油回收利用项目”进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于2015年11月提交建设单 (略) 生态环境局审查, (略) 生态环境局于2015年11月30日下达《关于湖北鄂东 (略) 废油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黄环函〔2015〕253号)。湖北鄂东 (略) 于2016年8 (略) 环境保护监测站根据监测和调查结果,编制完成了《湖北鄂东 (略) 废油回收利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于2016年9月提交建设单 (略) 生态环境局审查, (略) 生态环境局于2016年9月22日下达《关于湖北鄂东 (略) 废油回收利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批复》(黄环函〔2016〕181号)。
(略) 场废油处理需求较大,企业改扩投资*元,在现有项目厂址对现有设备、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形成处理*吨/年废矿物油、*吨/年废焦油资源化综合利用扩建项目,于2018年3 (略) (略) 编制了《*吨/年废矿物油、*吨/年废焦油资源化综合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18年7月14日取 (略) 生态环境局“黄环函〔2018〕76号”文号的批复。 (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国家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建设单位于2018年7月14日组织召开了《湖北鄂东 (略) *吨/年废矿物油、*吨/年废焦油资源化综合利用扩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评审会》,经过专家评议,该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2018年8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固废中心组织召开了“湖北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现场技术核查会,与会专家认为现有项目无法达到*吨的处置规模以及现有的罐区无法满足储运要求,因此最终核定总规模为3.*吨。2018年10月25日,湖北省环境保护厅下发了该项目的“湖北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准:HW08(071-001-08、251-001-08、251-002-08、251-005-08、251-006-08、251-012-08、900-199-08、900--200-08、900-201-08、900-203-08、900-204-08、900-210-08、900-213-08、900-214-08、900-219-08、900-220-08、900-222-08、900-249-08),规模为*吨/年;HW11(450-001-11、450-002-11、450-003-11),规模为*吨/年。核准经营总规模为*吨/年,因此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要求最终设定的产能为*吨/年。2020年3月,湖北鄂东 (略) 本着对含油污泥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总投资*元在现有项目厂区建设“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对将现有项目核定且生产的3.*吨分出2.*吨的处理规模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其中HW08规模为5000吨,HW11规模为*吨。建设完成后,不变更废油(泥)的规模、种类。同时改扩建现有项目的污水处理站、新增事故应急池,增加总容积规模3600m
3的罐区,废气处理措施、扩建现有项目危险废物暂存间等。为此,建设单位委托 (略) 编制了《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20年12月9日 (略) 生态环境局“黄环审〔2020〕232号”文号的批复。
后“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投入生产,在企业实际运营中,工艺及规模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主要变更内容体现在以下方面:
(1)炭化炉是采用间接加热来实现传热并将油泥加热炭化,原环评中采用的间接加热介质是高温烟道气,其平均温度可达800~1100℃,可将炭化炉炉内控制在原设计值400~450℃,但由于实际采购的成套设备炭化炉的加热介质由烟道气变成了熔盐,由于熔盐最高耐受温度为550~600℃,为了生产安全,熔盐实际运行温度为290~310℃,进而导致炭化炉炉内温度由原设计值400~450℃调整为230~250℃,在该温度下,废油泥在炭化炉炉内的加工过程主要是一个物理的热脱附过程,废油泥中的水分和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在温度230~250℃条件下的挥发过程,主要是降低油泥含水率的物理过程,不涉及危险化工工艺,并于2022年4月6日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上得到专家认证,相关论证结论见附件26:油泥炭化(热脱附)工艺性质认定及设备安全风险评估。
(2)原环评中,炭化炉炉内的加工原料是废油泥,但在试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油泥在输送过程中的粘度,避免粘附,同时也为了增加产品的热值,在实际试生产过程中原料油泥中掺入了一定量的生物质谷壳(掺入比10%~30%),掺入生物质谷壳的油泥经炭化炉热脱附后得油泥生物质,油泥生物质经鉴定后可作为生物质燃料销售,油泥生物质燃料产品标准见附件17;炭化工艺变更后,产品由油泥碳渣变更为油泥生物质颗粒,同时不再产生副产品轻(重)质油。
(3)原环评中,厂区废水处理工艺是“隔油+气浮+微电解+芬顿处理设施+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在试生产过程中,由于企业废水中含一定量毒性物质,污染物主要为大分子物质,可生化性差;另一方面生化系统的处理池较小,导致生化系统不够稳定,出水偶有不能达标排放;同时,为了本次扩规中新增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的处置,因此,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企业对原环评中的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在隔油工序前端加破乳(油水分离)工序,能更好地实现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的油水分离作用;二:在隔油工序后端进行芬顿氧化和铁碳微电解,通过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两级预处理来提高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同时一定程度降解原水COD、氨氮。三:将目前的A/O系统调整为A/O/O系统,同时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入脱氨氮工程菌,强化生化系统脱氨氮能力;四:在生化系统后端加一级末端强化系统,通过强氧化处理措施进一步降低排水的COD、氨氮。优化后的废水的处理工艺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完善和优化后的废水处理工艺不仅为现有废水处理的达标排放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本次扩规后处理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奠定了基础。
(4)厂区废油处理车间蒸馏处理规模就能达到*吨(HW08废油0.*吨、HW11废油4.*吨),炭化处理车间炭化(热脱附)处理规模只有1.*吨(HW08废油泥),全厂处理规模已达到6.*吨(HW08:1.*;HW11:4.*)。综上变更分析,实际建设处理规模及处理工艺与已批复工程有较大变动,还未自主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为完善现有情况环评手续,本次拟对“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进行变更,另外建设单位出于实际处理需求考虑,拟新增HW09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4000吨、HW49废油桶1000吨的两类处理规模,同时对现有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综合上述,本次变更梳理出本次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如下:
表1-1项目基本情况及变更情况一览表 变更内容 | 变更前 | 变更后 | 是否发生变更 |
项目名称 | 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 | 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变更) | 否 |
建设单位 | 湖北鄂东 (略) | 湖北鄂东 (略) | 否 |
建设地点 | 湖北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湖北鄂东 (略) 厂区内 | 湖北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湖北鄂东 (略) 厂区内 | 否 |
建设内容 | ⑴废油(泥)处置车间内设置1套油泥热解炭化设备以及配套的未凝轻质有机可燃气处理回燃管线,天然气燃烧废气处理系统,热解废气冷凝回收系统,加热炉含油废水油水分离系统;⑵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由1t/h扩至3t/h),新增废气处理措施,扩建危险废物暂存间;⑶本次拟建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规模不新增,为增加项目物料在厂区内的的转运频率,便于安全生产,建设单位特新增3#罐区,建设规模为3600m3,包括2个1500m3以及6个100m3的固定罐。⑷新增事故应急池,建设规模为12m*6m*2.7m=194.4m3。 | (1)新建一栋炭化处理车间处理HW08废油泥,内设置1套油泥炭化设备以及配套的未凝轻质有机可燃气处理回燃管线,轻质燃料油燃烧废气处理系统,热脱附废气冷凝回收系统,加热炉含油废水油水分离系统;(2)HW09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依托污水处理站及炭化生产线进行处理;HW49废油桶新增一条废油桶处理线;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由1t/h扩至3t/h),处理工艺调整为污水处理工艺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厂区新增废气处理措施,扩建危险废物暂存间;为增加项目物料在厂区内的的转运频率,便于安全生产,建设单位特新增3#罐区,建设规模为3390m3,包括2个1500m3以及6个65m3的固定罐;新增事故应急池,建设规模为11.5m*7m*3m=241.5m3。 | 是 |
生产规模 | 将现有项目核定且生产的3.*吨分出2.*吨的处理规模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其中HW08规模为5000吨,HW11规模为*吨,采用炭化处理工艺处置,剩余1.*吨废油采用蒸馏处理工艺 | 调整现有HW08和HW11蒸馏处理规模,新增HW08废油泥炭化(热脱附)生产线,并新增HW09和HW49两个处理类别,建设完成后,年总处置规模达到*吨(其中HW08:1.*;HW11:4.*;HW09:4千;HW49:1千) | 是 |
总投资 | *元 | *元 | 否 |
能源消耗情况 | 水2235.4t/a,蒸汽5400t/a,电*kW·h/a | 水3716.45t/a,蒸汽5400t/a,电*kW·h/a | 否 |
生产工艺 | 1、废油泥HW08、HW11采用炭化工艺(炭化炉炉内温度设计值为400~450℃);2、现有废油蒸馏处理工艺不变。 | 1、废油泥HW08采用炭化工艺(炭化炉炉内温度由原设计值400~450℃调整为230~250℃;原料废油泥中掺入了一定量的生物质谷壳);2、现有废油蒸馏处理工艺不变,仅规模调整;3、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HW09采用破乳、蒸馏处理工艺;4、废油桶HW49采用蒸汽除污、压块工艺。 | 是 |
废水治理措施 | 拆除现有的生化废水处理系统,新建一处3m3/h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工艺采用“隔油+气浮+微电解+芬顿处理设施+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冷凝含油废水、车间地面清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实验室废水等通 (略) 进入污水处理站。 | 污水处理工艺变更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其他不变。 | 是 |
废气治理措施 | 1、炭化处理车间:从炭化机出来的有机废气通过喷淋塔冷凝后作为废水收集去污水处理站处理,其中的不凝气通过回燃管道引入燃烧机进行燃烧,燃烧废气进入燃烧机燃烧废气处置系统处理;燃烧机燃烧废气(主要为轻质燃料油)采用脱硫除硝工艺处理后再经过活性炭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3);2、油泥预处理车间:在预处理负压车间上方设置回收管道,将挥发的有机废气引入废气处理措施(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DA004)排放;3、储罐区:装卸过程中会有少量的有机废气排出,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UV光解设备+活性炭吸附设备处理后通过现有的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污水处理站:将生化反应池封闭处理 | 变更后新增污水处理站废气引入现有废气处理措施(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DA002)排放;另外厂区所有活性炭处理措施前段加一道纤维棉过滤装置,其他不变 | 是 |
噪声防治措施 | 采用低噪声设备、厂房隔音、绿化 | 采用低噪声设备、厂房隔音、绿化 | 否 |
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 扩建现有的危险废物暂存间至84m3 | 不变 | 否 |
劳动定员工作制度 | 劳动定员30人,年工作330天,生产岗位采取三班制,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 | 不变 | 否 |
建设内容主要为调整现有处理规模并新增处理类别,改造污水处理站,新增3号储罐区,升级建设炭化(热脱附)生产线等。具体变更内容如下:
(1)调整现有HW08和HW11蒸馏处理规模,新增HW08废油泥炭化(热脱附)生产线,并新增HW09和HW49两个处理类别,建设完成后,年总处置规模达到*吨(其中HW08:1.*;HW11:4.*;HW09:4千;HW49:1千);
(2)新建一栋炭化处理车间处理HW08废油泥,内设置1套油泥炭化设备以及配套的未凝轻质有机可燃气处理回燃管线,轻质燃料油燃烧废气处理系统,热解废气冷凝回收系统,加热炉含油废水油水分离系统;新增炭化(热脱附)工艺后,全厂废油(HW08、HW11)蒸馏工艺处理规模为*吨,新增废油泥(HW08)炭化(热脱附)工艺处理规模为*吨;
(3)HW09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依托污水处理站及炭化生产线进行处理;HW49废油桶新增一条废油桶处理线;
(4)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由1t/h扩至3t/h),处理工艺调整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厂区新增废气处理措施,扩建危险废物暂存间;
(5)为增加项目物料在厂区内的的转运频率,便于安全生产,建设单位特新增3#罐区,建设规模为3390m
3,包括2个1500m
3以及6个65m
3的固定罐;
(6)新增事故应急池,建设规模为11.5m*7m*3m=241.5m
3。
对照有关建设项目重大变更清单(如环办[2015]52号、环办环评[2018]6号等)的要求,项目生产工艺、原材料及环保设施均发生重大变更,因此项目需重新报批环评文件。
为此,建设单位委托湖北 (略) 编制《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22年12月14日 (略) 生态环境局“黄环审[2022]215号”文号的批复。
2023年1月16日湖北鄂东 (略) 申领国发排污许可证,编号:*08X001V,有效期至2028年1月15日。
2024年4月湖北鄂东 (略) 委托黄冈 (略) 对湖北鄂东 (略) 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变更)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编制工作,并委托湖北 (略) 对项目检测。
黄冈 (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略) 第682号令)等有关规定,按照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要求,参照环保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和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有关要求,对湖北鄂东 (略) 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变更)配套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治理措施开展相关验收调查工作。
黄冈 (略) 对该项目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察和资料收集工作,并对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检测报告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编制完成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项目概况见表1-2。
表1-2项目概况表 序号 | 项目 | 基本概况 |
1 | 项目名称 | 湖北鄂东 (略) 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变更) |
2 | 建设性质 | 技改 |
3 | 建设单位 | 湖北鄂东 (略) |
4 | 建设地点 | 黄州经济开发区化工 (略) 以北段, (略) 以西的湖北鄂东 (略) 内 |
5 | 占地面积 | 厂区占地面积*.4m2 |
6 | 建设规模 | 新增HW09和HW49两个处理类别,年总处置规模达到*吨(其中HW08:1.*;HW11:4.*;HW09:4千;HW49:1千) |
7 | 建设内容 | (1)调整现有HW08和HW11蒸馏处理规模,新增HW08废油泥炭化(热脱附)生产线,并新增HW09和HW49两个处理类别,建设完成后,年总处置规模达到*吨(其中HW08:1.*;HW11:4.*;HW09:4千;HW49:1千);(2)新建一栋炭化处理车间处理HW08废油泥,内设置1套油泥炭化设备以及配套的未凝轻质有机可燃气处理回燃管线,轻质燃料油燃烧废气处理系统,热解废气冷凝回收系统,加热炉含油废水油水分离系统;新增炭化(热脱附)工艺后,全厂废油(HW08、HW11)蒸馏工艺处理规模为*吨,新增废油泥(HW08)炭化(热脱附)工艺处理规模为*吨;(3)HW09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依托污水处理站及炭化生产线进行处理;HW49废油桶新增一条废油桶处理线;(4)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由1t/h扩至3t/h),处理工艺调整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厂区新增废气处理措施,扩建危险废物暂存间;(5)为增加项目物料在厂区内的的转运频率,便于安全生产,建设单位特新增3#罐区,建设规模为3390m3,包括2个1500m3以及6个65m3的固定罐;(6)新增事故应急池,建设规模为11.5m*7m*3m=241.5m3。 |
8 |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 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年运行300天,每天工作10小时。 |
2验收编制依据 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自2015年1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实施; (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 (9)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审批>的公告》(公告2016年第29号); (10)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实施; (11)中华人民 (略) 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12月7日修正; (12)《湖北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4年12月2日实施; (13)《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1月19日修订,2019年6月1日实施; (14)《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11月29日修订。
2.2验收技术规范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2018年5月15日公布);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2017);
(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2.3项目相关环保手续 表2-1项目环保手续一览表 序号 | 公司名称 | 项目名称 | 环评批复情况 | 验收及备注 |
1 | 湖北鄂东 (略) | 废油回收利用项目 | 环评 (略) 环境保护局2015年11月30日黄环函〔2015〕253号 | 2016年9月验收批复,黄环函〔2016〕181号 |
2 | 湖北鄂东 (略) | *吨/年废矿物油、*吨/年废焦油资源化综合利用扩建项目 | 环评 (略) 环境保护局2018年5月18日黄环函〔2018〕76号 | 2018年7月自主验收 |
3 | 湖北鄂东 (略) | 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 | 环评 (略) 生态环境局2020年12月9日黄环审〔2020〕232号 | 项目已建已试运行,由于实际建设处理规模与已批复工程处理规模不符 |
4 | 湖北鄂东 (略) | 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变更) | 环评报告书环评 (略) 生态环境局2022年12月14日黄环审[2022]215号 | / |
3项目建设情况 3.1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3.1.1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
湖北鄂东 (略) 位于黄州火车站化工园 (略) 以北段, (略) 以西。厂址中心坐标为北纬115°0"57.61"、东经30°34"28.39"。厂区周边临近居民点均已拆迁,目前周边500m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
3.1.2平面布置
项目办公区设置厂区外面,生活区位于厂区东北面,污水处理设施位于厂区东南角面,危废处理车间位于厂区南部,储罐区设置在厂区中心位置,公司货运出入口设在厂区北侧,方便货物的输入输出。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2。项目主要新增的构筑物为废油泥炭化处置车间、3#罐区、废油泥预处理车间等。本次新建的废油泥炭化处置车间、废油泥预处理车间位于厂区的西侧,3#罐区位于项目的东北侧。 3.2建设内容 3.2.1建设内容简述
- 新建一栋炭化处理车间处理HW08废油泥,内设置1套油泥炭化设备以及配套的未凝轻质有机可燃气处理回燃管线,轻质燃料油燃烧废气处理系统,热脱附废气冷凝回收系统,加热炉含油废水油水分离系统;
- HW09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依托污水处理站及炭化生产线进行处理;HW49废油桶新增一条废油桶处理线;
- 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由1t/h扩至3t/h),处理工艺调整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厂区新增废气处理措施,扩建危险废物暂存间;
- 为增加项目物料在厂区内的的转运频率,便于安全生产,建设单位特新增3#罐区,建设规模为3390m3,包括2个1500m3以及6个65m3的固定罐;
(5)新增事故应急池,建设规模为11.5m*7m*3m=241.5m
3。
3.2.2主要生产设备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情况见表3-1。
表3-1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废油处理车间设备 |
序号 | 名称 | 功率 | 数量 | 备注 |
1 | 燃烧机 | 2kW | 2 | *大卡 |
2 | 负压泵 | 3.5kW | 2 | 一备一用 |
3 | 烟气风机 | 11kW | 1 | |
4 | 空压机 | 11kW | 1 | |
5 | 排水水泵 | 5.5kW | 1 | |
6 | 螺旋输送机 | 11kW | 1 | |
7 | 内部风机 | 7.8kW | 2 | 一备一用 |
8 | 冷却水泵 | 3kW | 4 | |
9 | 蒸馏釜 | | 2 | |
10 | 管式冷凝器 | | 3 | |
11 | 分离罐 | | 1 | |
12 | 抽油泵 | 7.5kW | 2 | |
13 | 冷却塔 | 2kW | 2 | |
14 | 废煤焦油卸车泵 | | 1 | |
15 | 废矿物油卸车泵 | | 1 | |
16 | 沥青调和油装车泵 | | 1 | |
17 | 燃料重油装车泵 | | 1 | |
炭化处理车间 |
序号 | 名称 | 功率 | 数量 | 备注 |
1 | 油泥振动筛 | 3 | 1 | |
2 | 搅拌机 | 8.5 | 1 | |
3 | 上料皮带机 | 2 | 1 | |
4 | 螺旋定量给料机 | 1.1 | 1 | |
5 | 1#上料刮板机 | 5.5 | 1 | |
6 | 烘干机 | 9 | 1 | |
7 | 2#上料刮板机 | 11 | 1 | |
8 | 螺旋进料机 | 4 | 1 | |
9 | 双层炭化机 | 12 | 1 | |
10 | 星型出料机 | 4 | 1 | |
11 | 水冷出料螺旋机 | 5.5 | 1 | |
12 | 出料冷却刮板机 | 11 | 1 | |
13 | 出料加湿螺旋机 | 5.5 | 1 | |
14 | 斗式提升机 | 3 | 1 | |
15 | 渣料仓 | | 1 | |
16 | 颗粒机 | 30 | 1 | |
17 | 燃烧机 | 120大卡 | 1 | |
18 | 溶盐炉 | | 1 | |
19 | 溶盐槽 | 120 | 1 | 电加热 |
20 | 喷淋塔 | | 2 | |
21 | 喷淋水箱 | | 5 | |
22 | 冷凝水箱 | | 1 | |
23 | 列管式冷凝器 | | 3 | |
24 | 内部气引风机 | 7.5 | 2 | |
25 | 烟气总风机 | 21 | 1 | |
26 | 电动三通阀 | | 2 | |
27 | 电动排空阀 | | 2 | |
28 | 冷却塔 | 14 | 1 | |
29 | 冷凝水水泵 | 5.5 | 1 | |
30 | 脱硫洗涤塔 | | 1 | |
31 | 除硝洗涤塔 | | 1 | |
32 | 纤维棉+活性炭吸附 | | 1 | |
33 | 喷淋进水水泵 | 3 | 2 | 一备一用 |
34 | 喷淋出水水泵 | 3 | 2 | 一备一用 |
35 | 废水暂存罐 | | 2 | |
36 | 氮气应急系统 | | 1 | |
废油桶处理线 |
1 | 蒸汽除污装置 | 2kw | 1 | |
2 | 液压机 | 5kw | 1 | |
备注: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处理依托现有破乳及蒸馏设备,不新增设备。
3.2.3项目给排水 本项目不新增劳动人员,项目生活用水为现有职工生活用水,废水产生节点见下表。
表3-2项目废水产生情况分析 单位:m3/d 废水编号 | 产生节点 | 主要污染物 | 去向 | 来水 |
W1 | 冷凝管冷凝热脱附废气产生 | COD、SS、石油类 | 进入油水分离器分离成为轻(重)质油和废水W2 | 废油泥含水 |
W2 | 油水分离器分离产生 | COD、SS、石油类 | 进入冷凝器(间接水冷) |
W3 | 冷凝器冷凝热脱附废气产生 | COD、SS、石油类 |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
W4 | 地面清洗 | COD、SS、石油类 |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 厂区提供新鲜水 |
W5 | 循环水系统 | SS | 作为清下水进 (略) | 厂区提供新鲜水 |
W6 | 设备的清洗 | COD、SS、石油类 |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 厂区提供新鲜水 |
W7 | 实验室 | COD、SS、石油类、pH |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 厂区提供新鲜水 |
W8 | 原料(废切削液、废乳化液) | COD、SS、石油类 |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 接纳外来危废 |
W7 | 废油桶反冲过程 | COD、SS、石油类 |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 园区提供蒸汽 |
W8 | 生活污水 | COD、BOD5、氨氮、SS | 隔油池、化粪池 | 厂区提供新鲜水 |
表3-3项目水平衡分析表单位:m
3/a 用水部门 | 来水量 | 新鲜水量 | 循环/回用水量 | 损耗量 | 排水量 | 清下水 | 去向 |
废油含水 | 1380 | 0 | 0 | 0 | 1380 | 0 | 污水处理站 |
废油泥含水 | 915.5 | 0 | 0 | 0 | 915.5 | 0 | 污水处理站 |
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含水 | 4000 | 0 | 0 | 0 | 4000 | 0 | 污水处理站 |
废油桶反冲蒸汽 | 12 | 0 | 0 | 0 | 12 | 0 | 污水处理站 |
车间地面清洗用水 | 314.61 | 314.61 | 0 | 62.93 | 251.68 | 0 | 污水处理站 |
设备清洗用水 | 20 | 20 | 0 | 4 | 16 | 0 | 污水处理站 |
实验室用水 | 36 | 36 | 0 | 3 | 33 | 0 | 污水处理站 |
冷却塔用水 | 1995.84 | 1995.84 | * | 1900.8 | 0 | 95.04 | 作为清下水 |
生活用水 | 1350 | 1350 | 0 | 270 | 1080 | 0 | |
合计 | *.95 | 3716.45 | * | 2240.73 | 7688.18 | 95.-4 | / |
图3-1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
3/a) 3.3工艺流程 (1)废油泥炭化处理线 项目设置1套炭化(热脱附)设备,梳理出工艺过程的控制如下:
☆参数的来源性分析
数据来源过程:建设单位将原辅材料物料在本项目选用的设备上进行小试过程中获取的参数,做到全过程模拟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设备的稳定生产运行.
☆参数的控制保证措施
为保证参数的控制可达性,设备厂家通过釆用工业电气一体化控制系统控制设备的温度、压强、风量等,事先根据产品需求已将设备进行调试好。
☆系统工艺说明及工艺控制要求
炭化处置线系统工艺主要工段有废油泥进场、化验、油泥预处理、进料、炭化热脱附及出料、脱附气及工艺油水处理、余热回收、无害化热能供应、烟气净化排放。
废油泥热脱附工艺说明:☆油泥是润滑油(脂)在使用后润滑性能退化,形成含水、机械杂质的泥状混合物体,流动性差,粘性强。
☆热脱附工艺是将油泥与生物质搅拌混合,经间接加热方式将其中的水蒸发脱干,油脂类物质吸附到生物质中形成燃料用油泥生物质。实现从危废到无害化附产品的物理转化。
☆热脱附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少量不凝气经冷却后用管道输送到加热燃烧室回燃,既增加了热能利用,又符合废气环保达标排放的要求。
涉及的主要参数
1、原料
油泥来料:含油率30-60%;含水率5-10%(按照10%计算)
2、工作参数
①热脱附炭化机组内腔温度:230-250℃
内腔压力:-20Pa~-40Pa
物料运动速度:0.5M-1M/min溶盐运行温度:290-310℃
②加热燃烧系统
火膛温度:1000-1150°C,不凝气在火膛内停留时间≥2S溶盐炉炉膛温度:450-500℃
整套装置的工艺参数的采集、显示、调控及互锁全部在中央控制室完成。实现对油泥热脱附生产实际运行过程的在线实时监控,自动(半自动)控制。当参数异常时有报警功能。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简洁。
(2)油泥预处理 进场:项目原料油泥经装料车运到厂区料仓区(位于预处理负压暂存车间)堆存。
化验:根据设备单位提供的信息,热脱附设备主要针对含油率相对较高(含油率>20%)的污油(泥)进行处理,因此进料前须进行化验检测,主要的检测工作为含油率的检测,如含油率低于20%,建设单位采取用厂区现有的废油进行调质,再化验后直到含油率>20%后再进行筛分操作。
筛分:项目原料油泥需要进行筛分,筛分后颗粒直径大于50mm的物料和木头等渣料,除去废油泥中混入的手套、抹布等各种杂物,吨袋转入危废暂存间,作为二次危险废物交由危废单位处置。
沥水:因原料油泥主要是轧钢油泥有部分明水,筛分料落到专用沥水槽中,通过自然沉淀,废水流进导流沟,通过收集管道系统自动排到厂污水站进行处理。
拌料:为了降低油泥在输送过程中的粘度,避免粘附,同时也为了增加产品的热值,将沥水后的油泥和谷壳(木锯末)按体积1:2左右的比例铲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时间约3分钟左右,目测搅拌均匀后、放料时检测含水率。
项目破碎筛分、沥水、拌料工序均在预处理负压车间进行,产生的无组织废气经收集经过纤维棉+UV光氧设备+活性炭吸附设备处理后达标排放。进入下道工序车间的运输方式为密闭刮板机输送,保证全过程为密闭状态。
(3)进料 进料:混合料通过密闭刮板机送入提升爬斗。物料全部进入后由爬斗送入物料分配料箱,通过定量螺旋机送入双轴搅拌机后通过刮板机送入烘干机,烘干时间为1h,烘干温度为80-90℃。烘干机采用间接加热方式。热源来自溶盐炉使用后排出的烟气温度450-500oC。油泥在烘干机内去除5-10%水后,经上料刮板机送入热脱附机料箱。此进料全程过程为密闭状态,主要产污环节为设备运行时的噪声。
热脱附设备开始进料前,先开启燃烧机给设备预热,待热脱附设备内温度达到230-250oC左右后开始进料。燃烧机(油、气均可以作为燃料)采用轻质燃料油气作燃料,产生高温烟气1000℃—1150℃调配至800℃后入溶盐炉供热,之后烟气通过管道进入烘干机供热,故可以保障前段烘干设备的供热。
(4)炭化(热脱附) 热脱附:炭化机组采用螺旋推进,间接加热,溶盐流过反应器炉管与炉壳间的夹套,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炉管及物料,溶盐运行温度为290-310oC,物料与加热介质不直接接触,有效提高热脱附过程的安全性。
热脱附炉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导流机构及防挂焦机构,在与炉壁充分换热的基础上,物料在导流设备的作用下,实现从热脱附炉前端往后端移动完成热脱附过程,脱附温度230-250oC,处理油泥能力2-3T/H。物料最终从脱附炉尾部排出,排出的固相产物(油泥生物质)经螺旋出料机送入带水冷却夹套的刮板输送机,边冷却边输送从而使物料温度降到60oC以下。随后用提升机送入成品料仓。
油泥生物质颗粒满足(Q/*)《湖北鄂东 (略) 企业标准油泥生物质》,油泥生物质颗粒作为生物质燃料使用外售。
(5)热脱附气及工艺水、油处理系统 油泥烘干、热脱附过程中产生的脱附气,主要由水蒸汽、挥发性有机烃类。烘干机中产生的主要是水蒸汽等,直接接入冷却排管冷凝。脱附过程中气体经冷凝后的水、气进入液气分离器,液体(水)从液气分离器下部排出进入废水箱。废水送往本厂污水处理站继续处理。尚未冷凝下来的有机废气(含油、含水、含有机气体)接着进入冷凝器冷凝产生废水,经过两次冷凝的不凝气进入干燥箱进行干燥水分后引入燃烧炉燃烧嘴在1000-1150oC高温下燃烧,既净化了排烟气体,又节省了热能。
废水通过厂 (略)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冷凝管(间接水冷)、冷凝器(间接水冷)的不凝气先经过干燥处理后通过不凝气回燃管道进入燃烧机燃烧提供热能。不凝气燃烧和燃油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内部的烟道引入脱硫(双碱法)除硝设施后,再进入纤维棉+活性炭处理,通过15m排气筒排放。
(6)氮气保护系统 氮气保护系统由氮气保护装置,在线氧含量检测装置组成,炉体内氧气含量低于3%。保证炉罐内氧气浓度低于安全运行浓度,运行过程中,在线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炉体内部氧含量后反馈到氮气保护装置控制系统,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图3-1项目热脱附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综上分析,本次新增废油泥炭化处理线会产生燃油(不凝气)燃烧废气、油泥预处理废气、冷凝含油废水、废活性炭、废纤维棉以及设备运行噪声等。
(7)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处理线 本次新增HW09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处理线,依托本次新增废水破乳工艺及炭化生产线进行处理。根据建设单位介绍,外购废切削液中不含切削渣,厂内不需要进行过滤预处理。
项目HW09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中含有大量的废水、废油、氮磷等,呈酸性,通过提升泵进入破乳罐,同时升温至60℃,向破乳罐中投加破乳剂搅拌12h,后冷却分层后油水分离,水相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经后续“破乳(油水分离)+隔油+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进一步达标处理;油相进入炭化机与油泥混合处理,后得到油泥生物质颗粒。
废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处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3-2。
图3-2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处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本次新增HW09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处理线破乳过程无污染产生,其后续污染分别在炭化处理过程和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污染分析。
(8)废油桶处理线 本次新增一条废油桶处理线,用于仅处理湖北鄂东 (略) 内部产生的废油桶,后外运武钢熔炼处理。其处理工艺较简单,采用蒸汽除污装置对封闭废油桶进行高压吹洗,冷凝的含油废水经后续“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进一步达标处理。吹洗干净后的油桶经液压机压扁后外运处置。
废油桶处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3-3。
图3-3废油桶处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本次新增HW49废油桶处理线主要会产生含油废水,后续进入污水处理站达标处理。
3.3.1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 表3-2项目主要排污节点一览表 序号 | 污染类型 | 产污节点及名称 | 主要污染物 | 处理措施及排放去向 |
1 | 废气 | 废油处理车间 | 燃油(不凝气)燃烧废气 | SO2、NOX、烟尘、非*烷总烃 | 不凝气通过回燃管道引入燃烧机进行燃烧,燃烧机燃烧废气(主要为轻质燃料油)采用净化塔+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装置一起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1) |
2 | 储油池、调质过程 | 非*烷总烃 | 储油池、调质过程废气引入废气处理措施(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DA002)排放 |
3 | 废油泥炭化处理车间 | 燃油(不凝气)燃烧废气 | SO2、NOX、烟尘、非*烷总烃 | 不凝气通过回燃管道引入燃烧机进行燃烧,燃烧机燃烧废气(主要为轻质燃料油)采用脱硫除硝+纤维棉+双层活性炭吸附装置一起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3) |
4 | 储泥池、调质过程 | 非*烷总烃 | 在预处理负压车间上方设置回收管道,将挥发的有机废气引入废气处理措施(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DA004)排放 |
5 | 罐区废气 | 非*烷总烃 | 装卸过程中会有少量的有机废气排出,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设备处理后通过现有的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
6 | 污水处理站废气 | NH3、H2S | 污水处理站增加集气罩收集+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废气处理系统+15米排气筒DA002 |
7 | 废水 | 含油废水(废油处理线、废油泥炭化处理线、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处理线、废油桶处理线) | COD、SS、石油类 |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
8 | 地面冲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实验室废水 | COD、SS、石油类 |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
9 | 初期雨水 | COD、SS、石油类 |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
10 | 循环系统排水 | COD、SS | 直接排 (略) |
11 | 噪声 | 螺旋输送设备、空压机等 | >90dB(A) | 采取减振、隔声 |
12 | 固废 | 筛分杂物 | 危险废物 | 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
13 | 废纤维棉 | 危险废物 | 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
14 | 废UV灯管 | 危险废物 | 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
15 | 废活性炭 | 危险废物 | 破碎后混入炭化设备进行炭化处理 |
16 | 蒸馏残渣 | 危险废物 | 混入炭化设备进行炭化处理 |
17 | 精制残渣 | 危险废物 |
18 | 油水分离器残渣 | 危险废物 |
19 | 含油污泥 | 危险废物 |
20 | 化验室废液 | 危险废物 | 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
3.4项目变动情况 经现场核查及对照环评文件和批复文件,项目主要变动情况如下。
环评及批复情况:污水处理工艺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
项目实际情况:污水处理工艺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
变更后的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污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以及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2015]52号)、关于印发《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本项目不涉及重大变更。
3.5其他说明情况 项目依托现有的污水排放口,已设置在线监测措施;建设单位定期委托第三方资质单位对项目废水、废气、噪声进行监测。
4环境保护设施 4.1污染物治理/处置设施 4.1.1废气
不凝气通过回燃管道引入燃烧机进行燃烧,燃烧机燃烧废气(主要为轻质燃料油)采用净化塔+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装置一起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1);储油池、调质过程废气引入废气处理措施(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DA002)排放不凝气通过回燃管道引入燃烧机进行燃烧,燃烧机燃烧废气(主要为轻质燃料油)采用脱硫除硝+纤维棉+双层活性炭吸附装置一起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3)在预处理负压车间上方设置回收管道,将挥发的有机废气引入废气处理措施(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DA004)排放装卸过程中会有少量的有机废气排出,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设备处理后通过现有的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污水处理站增加集气罩收集+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废气处理系统+15米排气筒DA002。
4.1.2废水 本项目所有员工由厂内调剂,不新增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是本项目废油泥处置线、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处置线、废油桶处置线均会新增产生含油废水,全厂主要的产生的节点如下:冷凝器冷凝产生的含油废水,喷淋塔冷凝定期更换产生的含油废水,破乳含油废水,废油桶蒸汽反冲含油废水、设备(螺旋输送软管、进料口、油泥炭化设备)清洗废水、地面清洗废水、冷却塔排水、实验室清洗废水等。废水处理工艺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
表4-1废水治理措施表 类型 | 污染工序 | 污染因子 | 排放途径 |
废水 | 含油废水(废油处理线、废油泥炭化处理线、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处理线、废油桶处理线) | COD、SS、石油类 |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
地面冲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实验室废水 | COD、SS、石油类 |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
初期雨水 | COD、SS、石油类 | 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
循环系统排水 | COD、SS | 直接排 (略) |
4.1.3噪声
本项目采取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控制螺旋输送设备、空压机等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4.1.4固体废物
筛分杂物、废纤维棉、废UV灯管、化验室废液等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废活性炭破碎后混入炭化设备进行炭化处理,蒸馏残渣、精制残渣、油水分离器残渣、含油污泥等混入炭化设备进行炭化处理。
4.2环保设施投资及“三同时”落实情况 项目总投资*元,环保投资*元,占总投资12.2%。设施“三同时”验收一览表见表4-3。
表4-3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一览表 污染类别 | 产污位置 | 排放口编号 | 污染物 | 环保措施 | 验收标准 | 落实情况 |
废水 | 废油(泥)处置线 | 废油泥含水、车间地面清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实验室废水 | / | COD、石油类、SS等 | 拆除现有的生化废水处理系统,新建建设3m3/h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工艺调整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冷凝含油废水、车间地面清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实验室废水等通 (略) 进入污水处理站。 | 工程措施:严格执行了“雨污分流”、污污分流措施;标准:《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较严格标准 | 已落实 |
冷却塔排水 | 冷却塔 | / | SS | 通 (略) 外排 | 专用 (略) |
废气 | 生产有组织废气 | 废油泥碳化处理车间 | 油泥碳化设备 | DA001 | 非*烷总烃 | 引风机(8000m3/h)+加热炉燃烧(98%)+净化塔(脱硫70%、除硝40%)+纤维棉+UV光氧(50%)+活性炭(80%)吸附塔 |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 | 已落实 |
二氧化硫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油标准 | 已落实 |
烟尘 |
氮氧化物 |
储油池 | DA002 | 非*烷总烃 | 引风机(8000m3/h)将废气进入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外排 | UV光氧(50%)+活性炭 |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 | 已落实 |
储罐区 | 非*烷总烃 |
污水处理站 | 氨 | UV光氧(80%)+活性炭(50%)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2排放限值 | 已落实 |
硫化氢 |
废油泥炭化处理车间 | DA003 | 非*烷总烃 | 引风机(*m3/h)+加热炉燃烧(98%)+脱硫(80%)除硝(40%)+纤维棉+双层活性炭(90%)吸附塔 |
二氧化硫 |
烟尘 |
氮氧化物 |
废油泥储存池、调质过程 | DA004 | 非*烷总烃 | 将废油泥池封闭处理,引风机(*m3/h)+纤维棉+UV光氧(50%)+活性炭(80%)吸附装置 |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 | 已落实 |
厂区无组织废气 | 非*烷总烃 | 车间内加强通、加强管理;储罐区加强管理;污水处理站加强绿化,周边喷洒除臭剂等 |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 | 已落实 |
氨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1排放限值 | 已落实 |
硫化氢 |
噪声 | 厂内设备 | / | / | 隔声、减振、消声等综合防治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 | 已落实 |
固体废物 | 废油处理过程 | / | 蒸馏残渣 | 运至炭化处理车间混入炭化设备进行热脱附处理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临时堆放场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 已落实 |
废油处理过程 | 精制残渣 |
废油处理过程 | 油水分离渣 |
活性炭吸附装置 | 废活性炭 |
污水处理站 | 污水处理站污泥 |
化验室 | 化验室废液 | 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资质单位处置 |
废油泥筛分过程 | 筛分杂物 |
废纤维棉 | / |
UV光氧设备 | 废UV灯管 |
5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主要结论与建议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5.1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5.1. (略) 生态环境局关于《湖北鄂东 (略) 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黄环审〔2022〕215号,2022年12月14日): 湖北鄂东 (略) :
你公司提交的《湖北鄂东 (略) 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变更报告书》)及相关材料收悉。结合专家评估意见,经研究,我局批复意见如下:
- 该项目选址位于黄州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原厂区内,项目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元。主要变更内容有:(一)调整现有HW08和HW11蒸馏处理规模,新增HW08废油泥炭化(热脱附)生产线,并新增HW09和HW49处理类别,建设完成后,年总处置规模达到*吨(其中HW08:1.*;HW11:4.*;HW09:0.*;HW49:0.*);(二)新建一栋炭化处理车间处理HW08废油泥,内设置1套油泥炭化设备以及配套的未凝轻质有机可燃气处理回燃管线,轻质燃料油燃烧废气处理系统,热脱附废气冷凝回收系统,加热炉含油废水油水分离系统;新增炭化(热脱附)工艺后,全厂废油(HW08、HW11)蒸馏工艺处理规模为*吨,新增废油泥(HW08)炭化(热脱附)工艺处理规模为*吨;(三)HW09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依托污水处理站及炭化生产线进行处理;HW49废油桶新增一条废油桶处理线;(四)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由1t/h扩至3t/h),处理工艺调整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厂区新增废气处理措施,扩建危险废物暂存间;(五)新增3#罐区,建设规模为3390m3,包括2个1500m3以及6个65m3的固定罐;(六)新增事故应急池,建设规模为11.5m*7m*3m=241.5m3。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地点符合湖北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规划(修编)等相关规划及规划环境准入要求。在全面落实《变更报告书》提出的“以新带老”整改措施、各项风险防范及污染防治措施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项目建设从环境角度具有可行性。
- 加强对已建项目现有环境问题的整改。项目建设应注重工艺环节全过程减排,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落实《变更报告书》中提出的原料废油(泥)负面清单管理要求;加强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确保项目清洁生产水平满足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及以上要求。
三、本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落实如下主要污染措施:
(一)严格落实各项废气治理措施。项目工艺废气主要包括废油处理车间燃烧废气(含不凝气)、废油储存池废气、废油泥炭化处理车间燃烧废气(含不凝气)、废油泥预处理废气、污水处理站恶臭废气、储罐区废气、管线阀门泄露废气等。项目废油处理过程有机废气(含不凝气废气)经“净化塔+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简DA001排放;废油装置区、储罐区挥发有机废气以及污水处理站恶臭废气经“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废油泥炭化处理过程有机废气(含不凝气废气)经“脱硫除硝+纤维棉+双层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3排放;油泥预处理有机废气经“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简DA004排放。外排废气中非*烷总烃须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中相应限值要求,二氧化硫、颗粒物、氨氧化物须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燃油中相关标准要求,氨、硫化氢须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限值要求。
落实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及物料贮存、输送、投料、生产过程的无组织排放废气防治措施。无组织排放废气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限值要求。
(二)严格落实各项废水处理措施。严格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的原则设置给排水系统。污水收集、 (略) 应设置明管,并分类标示。切实做 (略) 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防腐、防漏和防渗措施。项目废水主要为冷凝器冷凝产生的含油废水,喷淋塔冷凝定期更换产生的含油废水,破乳含油废水,废油桶蒸汽反冲含油废水、设备(螺旋输送软管、进料口、油泥炭化设备)清洗废水、地面清洗废水、冷却塔排水、实验室清洗废水等。废水进入新改建的污水处理站(3m
3/h,破乳+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0/0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处理达标后经总排口及园 (略) 排入保青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项目外排废水须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保青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
(三)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应选购噪声排放值低的设备,对产噪机械设备合理布局,尽量安装在远距厂界、环境敏感目标的地方等。通过消声、减振、隔音和距离衰减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厂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要求。
(四)严格落实各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项目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变更报告书》提出的各类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企业应对进厂危废、辅料以及产品采取分类分区存放,不同物质的储存区须界限清楚、标识明晰,须设置专门的二次危险废物暂存库。企业运营中产生的但不能在厂内处置的二次危废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处置,项目蒸馏残渣、精制残渣、油水分离渣、废活性炭运至炭化处理车间混入炭化设备进行热脱附处理,不外排;化验室废液、筛分杂物、废UV灯管、废纤维棉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全厂应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相关手续,危险废物在转移过程中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建设必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修改单)标准规范要求。危险废物贮存场所须 (略) 监管系统,并与生态环 (略) 。项目投产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全部得到综合利用或处理,不得对外排放。
(五)严格落实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2013)要求,采取分区防渗措施,按照不同的防渗要求做好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的地下水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重点污染防治区和一般污染防治区分别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进行防渗建设,防止地下水污染。按规范要求设置地下水长期监测点位,并做好水质观测。
(六)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健全三级风险防控体系和事故排放污染物收集系统,确保事故情况下各类污染物不排入外环境。落实各类危险废物、油罐区单元火灾、废油(泥)的储存和输送过程等风险防范措施,做好废油储罐等及管道阀门的管理与定期维护。储池及罐区须设置足够容积的围堰和自动报警连锁控制系统,罐区须设置足够容积的围堰和自动报警连锁控制系统;雨水排放口设置切换装置,确保初期雨水进入初期雨水池;设置足够容积的应急事故池,设置切换装置及与其对应的厂区污水处理 (略) 。加大风险监控力度,及时监控,防止污染扩散。充分重视事故发生时对项目周边居民点的影响,做好相关防护知识的社会宣传工作,修改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防范预案。做好项目所在园区环保协调工作,建立企业、园区和周边水系三级污水应急防范体系。在项目投入生产前,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的要求,将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重新报我局备案。完善环境风险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加强职工培训,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防范预案演练,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七)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各类污染物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场,并设立标志牌。排气筒应按规范要求预留永久性监测口、 (略) 和标识。严格落实《变更报告书》中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全厂设置一个废水排放口。废水排放口应规范化建设,在废水排放口设置污水流量计和包含测量流量、pH、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等因子在内的水质在线监测设备,以上在线设备应与生态环 (略) ,并定期进行比对监测和校准。雨水排放口前设置雨水缓冲池,定期检测雨水水质,初期雨水应收集到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排放口必须为明渠式,不得采用地下式排放。
(八)环境监测要求。按《变更报告书》提出的监测计划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四、做好人员培训和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完备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明确环境管理岗位职责要求和责任人,制定岗位培训计划等。做好档案管理。
五、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应进一步优化细化环境保护设施,在环保篇章中落实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各项措施及投资。在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监理合同中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
六、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并开展环境监理工作,
该项目投产前,应向我局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本项目环评文件以及批复中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主要内容应当载入排污许可证,不得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项目竣工后,你公司必须按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过程中,应当如实查验、监测、记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调试情况,不得弄虚作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并依法在建设项目 (略) (http://**#/pub-message)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你单位公开上述信息的同时,应当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并接受监督检查。
七、落实《变更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防护距离控制要求,并配合园区管委会做好规划控制工作,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得新建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目标。
八、在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建 (略) ,及时解决公众担忧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诉求。定期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九、本批复自下达之日起5年内项目未开工建设,或者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工程规模、生产工艺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发生重大变更时,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重新履行相关审批手续。本批复下达后,国家相关法规、政策、标准有新变化的,按新要求执行,
十、 (略)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负责该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5.3审批意见落实情况 表5-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书的环评批复要求及落实情况一览表 序号 | 环评批复内容或要求 | 实际建设情况 |
1 | 该项目选址位于黄州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原厂区内,项目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元。主要变更内容有:(一)调整现有HW08和HW11蒸馏处理规模,新增HW08废油泥炭化(热脱附)生产线,并新增HW09和HW49处理类别,建设完成后,年总处置规模达到*吨(其中HW08:1.*;HW11:4.*;HW09:0.*;HW49:0.*);(二)新建一栋炭化处理车间处理HW08废油泥,内设置1套油泥炭化设备以及配套的未凝轻质有机可燃气处理回燃管线,轻质燃料油燃烧废气处理系统,热脱附废气冷凝回收系统,加热炉含油废水油水分离系统;新增炭化(热脱附)工艺后,全厂废油(HW08、HW11)蒸馏工艺处理规模为*吨,新增废油泥(HW08)炭化(热脱附)工艺处理规模为*吨;(三)HW09废切削液及废乳化液依托污水处理站及炭化生产线进行处理;HW49废油桶新增一条废油桶处理线;(四)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由1t/h扩至3t/h),处理工艺调整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0/0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厂区新增废气处理措施,扩建危险废物暂存间;(五)新增3#罐区,建设规模为3390m3,包括2个1500m3以及6个65m的固定罐;(六)新增事故应急池,建设规模为11.5m*7m*3m=241.5m3。 | 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与环评一致,污水处理工艺由“破乳(油水分离)+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变更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 |
2 | 严格落实各项废气治理措施。项目工艺废气主要包括废油处理车间燃烧废气(含不凝气)、废油储存池废气、废油泥炭化处理车间燃烧废气(含不凝气)、废油泥预处理废气、污水处理站恶臭废气、储罐区废气、管线阀门泄露废气等。项目废油处理过程有机废气(含不凝气废气)经“净化塔+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简DA001排放;废油装置区、储罐区挥发有机废气以及污水处理站恶臭废气经“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废油泥炭化处理过程有机废气(含不凝气废气)经“脱硫除硝+纤维棉+双层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3排放;油泥预处理有机废气经“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简DA004排放。外排废气中非*烷总烃须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中相应限值要求,二氧化硫、颗粒物、氨氧化物须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燃油中相关标准要求,氨、硫化氢须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限值要求。 | 废气治理措施与环评一致,外排废气中非*烷总烃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中相应限值要求,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燃油中相关标准要求,氨、硫化氢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限值要求。 |
3 | 落实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及物料贮存、输送、投料、生产过程的无组织排放废气防治措施。无组织排放废气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限值要求。 | 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限值要求。 |
4 | 严格落实各项废水处理措施。严格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的原则设置给排水系统。污水收集、 (略) 应设置明管,并分类标示。切实做 (略) 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防腐、防漏和防渗措施。项目废水主要为冷凝器冷凝产生的含油废水,喷淋塔冷凝定期更换产生的含油废水,破乳含油废水,废油桶蒸汽反冲含油废水、设备(螺旋输送软管、进料口、油泥炭化设备)清洗废水、地面清洗废水、冷却塔排水、实验室清洗废水等。废水进入新改建的污水处理站(3m3/h,破乳+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0/0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处理达标后经总排口及园 (略) 排入保青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项目外排废水须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保青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 | 废水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的原则设置给排水系统。废水排放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保青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工艺由“破乳(油水分离)+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变更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 |
5 | 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应选购噪声排放值低的设备,对产噪机械设备合理布局,尽量安装在远距厂界、环境敏感目标的地方等。通过消声、减振、隔音和距离衰减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厂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要求。 | 噪声污染防止措施与环评一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要求。 |
6 | 严格落实各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项目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变更报告书》提出的各类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企业应对进厂危废、辅料以及产品采取分类分区存放,不同物质的储存区须界限清楚、标识明晰,须设置专门的二次危险废物暂存库。企业运营中产生的但不能在厂内处置的二次危废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处置,项目蒸馏残渣、精制残渣、油水分离渣、废活性炭运至炭化处理车间混入炭化设备进行热脱附处理,不外排;化验室废液、筛分杂物、废UV灯管、废纤维棉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 项目已落实各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各类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 |
7 | 全厂应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相关手续,危险废物在转移过程中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建设必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修改单)标准规范要求。危险废物贮存场所须 (略) 监管系统,并与生态环 (略) 。项目投产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全部得到综合利用或处理,不得对外排放。 |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全部得到综合利用或处理,不对外排放。 |
8 | 严格落实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2013)要求,采取分区防渗措施,按照不同的防渗要求做好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的地下水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重点污染防治区和一般污染防治区分别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修改单)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进行防渗建设,防止地下水污染。按规范要求设置地下水长期监测点位,并做好水质观测。 | 项目已严格落实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
9 | 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健全三级风险防控体系和事故排放污染物收集系统,确保事故情况下各类污染物不排入外环境。落实各类危险废物、油罐区单元火灾、废油(泥)的储存和输送过程等风险防范措施,做好废油储罐等及管道阀门的管理与定期维护。储池及罐区须设置足够容积的围堰和自动报警连锁控制系统,罐区须设置足够容积的围堰和自动报警连锁控制系统;雨水排放口设置切换装置,确保初期雨水进入初期雨水池;设置足够容积的应急事故池,设置切换装置及与其对应的厂区污水处理 (略) 。加大风险监控力度,及时监控,防止污染扩散。充分重视事故发生时对项目周边居民点的影响,做好相关防护知识的社会宣传工作,修改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防范预案。做好项目所在园区环保协调工作,建立企业、园区和周边水系三级污水应急防范体系。在项目投入生产前,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的要求,将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重新报我局备案。完善环境风险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加强职工培训,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防范预案演练,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 已落实 |
10 | 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各类污染物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场,并设立标志牌。排气筒应按规范要求预留永久性监测口、 (略) 和标识。严格落实《变更报告书》中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全厂设置一个废水排放口。废水排放口应规范化建设,在废水排放口设置污水流量计和包含测量流量、pH、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等因子在内的水质在线监测设备,以上在线设备应与生态环 (略) ,并定期进行比对监测和校准。雨水排放口前设置雨水缓冲池,定期检测雨水水质,初期雨水应收集到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排放口必须为明渠式,不得采用地下式排放。 | 已落实 |
11 | 环境监测要求。按《变更报告书》提出的监测计划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 已落实 |
6验收执行标准 6.1验收检测标准 6.1.1项目废气验收检测标准 项目运营期废气排放分为有组织、无组织,其执行标准具体如下:
有组织排放
⑴加热炉燃烧烟气:项目加热炉燃烧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燃油中相关标准,尚未被完全燃烧的有机废气(环评以非*烷总烃计) (略)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表1中”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学”行业中的“非*烷总烃”对应焚烧处理的标准要求。
⑵储油(泥)池、储罐区被收集的非*烷总 (略)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表1中”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学”行业中的“非*烷总烃”对应非焚烧处理的标准要求。污水处理站被收集的硫化氢和氨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排放标准要求。
无组织排放
污水处理站的硫化氢和氨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二级新扩改排放标准;储油(泥)池、储罐区未被收集的无组织非*烷总烃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表2排放标准要求;未收集的VOCs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表A.1。
表6-1项目验收废气检测评价标准一览表 类别 | 污染物 | 标准值 | 标准来源 |
标准值 | 单位 |
有组织排放 |
加热炉燃烧废气(含不凝气) | 颗粒物 | 30 | mg/m3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油标准 |
SO2 | 200 | mg/m3 |
氮氧化物(以NO2计) | 250 | mg/m3 |
非*烷总烃 | 20(焚烧处理) | mg/m3 | 参照《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 |
2.8(排气筒高度15m) | kg/h |
储油(泥)池、储罐区废气 | 非*烷总烃 | 80(非焚烧处理) | mg/m3 |
2.8(排气筒高度15m) | kg/h |
污水处理站恶臭废气 | H2S | 0.33 | 排气筒高度15m | kg/h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2排放限值 |
NH3 | 4.9 | kg/h |
无组织排放 |
污水处理站 | H2S | 0.06 | mg/m3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1排放限值 |
NH3 | 1.5 | mg/m3 |
厂区有机废气 | 非*烷总烃 | 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2.0;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4.0(厂房外设置监控点) | mg/m3 | 参照《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中表2排放限值 |
非*烷总烃 | 10(厂房外设置监控点) | mg/m3 |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表A.1 |
6.1.2项目废水验收检测标准 项目废水主要的产生节点:废油(泥)处置过程的油水分离设施的含油废水,废切削液,废乳化液,地面冲洗废水、初期雨水、设备清洗废水等通过管道进入改扩建后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及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进行后续处理。
表6-2项目验收废水检测评价标准一览表 标准名称 | 类别 | 标准限值 |
参数名称 | 浓度限值 |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表4三级 | pH | / |
生化需氧量(BOD5) | / |
化学需氧量(COD) | / |
氨氮 | / |
石油类 | ≤20mg/L |
SS | / |
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 - | pH | 6~9 |
生化需氧量(BOD5) | ≤300mg/L |
化学需氧量(COD) | ≤500mg/L |
氨氮 | ≤45mg/L |
TN | ≤70mg/L |
TP | ≤8mg/L |
SS | ≤400mg/L |
注:在执行废水排放标准时,取《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中较严者执行。
6.1.3项目噪声验收检测标准 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
表6-3项目验收噪声检测评价标准一览表 标准名称 | 昼间 | 夜间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中3类 | 65dB(A) | 55dB(A) |
6.1.4项目固废验收检测标准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废气处理装置更换的废活性炭、蒸馏残渣、精制残渣、废UV灯管、污泥、废油泥、废纤维棉以及废油手套等,其贮存过程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中相关标准。
6.2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湖北鄂东 (略) 对各工序污染源均采取了相应有效的治理措施,实现了各类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有效的控制了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根据国家“十三五”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及项目特点,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共有6项,分别为大气污染物指标: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废水污染物指标:COD、氨氮。
7验收监测内容 7.1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 通过对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及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去除效率的检测,来说明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具体检测内容如下:
7.1.1废气
废气验收检测内容、项目、频次见表7-1。
表7-1废气验收检测内容、项目、频次表 类别 | 检测点位 | 检测项目 | 检测频次 |
有组织废气◎ | ◎1# | 加热炉1#废气排气筒 | 每个点位3次/天,2天 |
◎2# | 加热炉2#废气排气筒 |
◎3# | 储罐废气排气筒 |
◎4# | DA004油泥预处理废气排气筒 |
无组织废气 | 厂界上风向#1 | 臭气浓度、氨、硫化氢、非*烷总烃 |
厂界下风向#2 |
厂界下风向#3 |
厂界下风向#4 |
厂区内#5 | 非*烷总烃 |
7.1.2噪声
噪声验收检测内容、项目、频次见表7-2。
表7-2噪声验收检测内容、项目、频次表 序号 | 检测对象 | 检测点位 | 检测项目 | 检测频次(次/天) | 检测时间(天) |
噪声 | 厂界噪声▲ | 厂界四周 | 等效连续A声级 | 昼夜各1次 | 2 |
7.1.3废水 废水验收检测内容、项目、频次见表7-3。
表7-3废水验收检测内容、项目、频次表 类别 | 点位编号 |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废水 | ★1# | 废水排放口 | 悬浮物、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硫化物* | 3次×2天 |
8监测质量保证与质控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全程序的质量控制,本次检测按照《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1-2019)、《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参与本次监测人员均持有相关监测项目上岗资格证书; 3、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及监测技术规范,采用全程序空白、平行样、有证标准样品等措施实施质量控制,本次实验室分析质控数据均合格; 4、本次监测所用仪器设备均经计量检定或校正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声校准器对测量前后声级计进行校准,仪器示值偏差小于0.5dB(A); 5、本次所用监测方法标准、技术规范均为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 6、监测数据和报告均实行三级审核。
8.1检测分析方法 表8-1检测分析方法及仪器一览表 类别 | 监测项目 | 分析方法及依据 | 分析仪器及型号 | 检出限/灵敏度 |
废水 | 悬浮物 |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FA2004N | 4mg/L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 生化培养箱RC-SPX-250B | 0.5mg/L |
硫化物* |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基蓝分光光度法* | 可见分光光度计721G | 0.01mg/L |
总磷 |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801 | 0.01mg/L |
有组织废气 | 颗粒物 |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 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LB-SWYK | 1.0mg/m3 |
氮氧化物 |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 自动烟尘烟气综合测试仪 | 3mg/m3 |
二氧化硫 |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 自动烟尘烟气综合测试仪 | 3mg/m3 |
氨 | 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801 | 0.25mg/m3(采样体积10L) |
硫化氢 |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5.4.10.3亚*基蓝分光光度法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801 | 0.01mg/m3(采样体积10L) |
非*烷总烃 | 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烷和非*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气相色谱9790Ⅱ | 0.07mg/m3 |
无组织废气 | 非*烷总烃 | 环境空气总烃*烷和非*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 气相色谱仪9790II | 0.07mg/m3 |
氨气 | 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801 | 0.01mg/m3(采样45L) |
硫化氢 |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3.1.11.2)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801 | 0.002mg/m3(采样30L) |
臭气浓度 | 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 / | 10(无量纲) |
厂界噪声 | 等效连续A声级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多功能声级计AWA5688 | 0.1dB(A) |
8.2监测质控措施 表8-2声级计校准结果一览表(单位:dB(A)) 校准日期 | 校准示值 | 使用前校准示值 | 使用后校准示值 | 校准前后示值偏差 | 最大标准示值偏差 | 示值偏差允许范围 | 评价 |
2024/3/25 | 94.0 | 93.7 | 93.8 | 0.1 | -0.3 | ±0.5 | 合格 |
2024/04/07 | 94.0 | 93.7 | 93.8 | 0.1 | -0.3 | ±0.5 | 合格 |
表8-3颗粒物监测质控结果一览表 监测日期 | 质控方式 | 滤料编号 | 原始质量(g) | 本次质量(g) | 偏差(g) | 误差允许范围(g) | 评价 |
2024/3/25 | 标准取样管 | 001# | 12.* | 12.* | 0.* | ±0.0005 | 合格 |
002# | 14.* | 14.* | 0.* | ±0.0005 | 合格 |
全程序空白 | 全程序空白-KLW | 12.* | 12.* | 0.* | ±0.0005 | 合格 |
2024/04/07 | 标准取样管 | 001# | 12.* | 12.* | 0.* | ±0.0005 | 合格 |
002# | 14.* | 14.* | 0.* | ±0.0005 | 合格 |
全程序空白 | 全程序空白-KLW | 12.* | 12.* | 0.* | ±0.0005 | 合格 |
表8-4仪器校准及质量控制结果一览表 监测日期 | 点位 | 标准气体 | 标准值(mg/m3) | 测定结果(mg/m3) | 相对误差(%) |
采样前 | 采样后 | 采样前 | 采样后 |
2024/03/25 | DA001加热炉1#废气排气筒◎1# | 二氧化硫 | 103.4 | 102.3 | 102.8 | 1.1 | 0.6 |
氮氧化物 | 100.6 | 99.6 | 99.9 | 1.0 | 0.7 |
氧含量(%) | 20.9 | 20.8 | 20.8 | 0.5 | 0.5 |
DA003加热炉2#废气排气筒◎2# | 二氧化硫 | 103.4 | 102.3 | 102.8 | 1.1 | 0.6 |
氮氧化物 | 100.6 | 99.6 | 99.9 | 1.0 | 0.7 |
氧含量(%) | 20.9 | 20.8 | 20.8 | 0.5 | 0.5 |
2024/04/07 | DA001加热炉1#废气排气筒◎1# | 二氧化硫 | 103.4 | 102.3 | 102.8 | 1.1 | 0.6 |
氮氧化物 | 100.6 | 99.6 | 99.9 | 1.0 | 0.7 |
氧含量(%) | 20.9 | 20.8 | 20.8 | 0.5 | 0.5 |
DA003加热炉2#废气排气筒◎2# | 二氧化硫 | 103.4 | 102.3 | 102.8 | 1.1 | 0.6 |
氮氧化物 | 100.6 | 99.6 | 99.9 | 1.0 | 0.7 |
氧含量(%) | 20.9 | 20.8 | 20.8 | 0.5 | 0.5 |
9验收检测结果 9.1生产工况 项目年总处置规模达到*吨(其中HW08:*t;HW11:*t;HW09:4000t;HW49:1000t)。项目生产负荷见表9-1。
表9-1检测期间生产负荷 日期 | 产品类别 | 设计处置量(t/d) | 实际处置量(t/d) | 负荷比 |
2024.4.20 | HW08 | 54.5 | 43 | 79% |
2024.4.21 | 42 | 77% |
2024.4.20 | HW22 | 142.4 | 107 | 75% |
2024.4.21 | 110 | 77% |
2024.4.20 | HW09 | 12 | 10 | 83% |
2024.4.21 | 9 | 75% |
2024.4.20 | HW49 | 3 | 2.3 | 77% |
2024.4.21 | 2.4 | 80% |
9.2环保设施调试运行效果 9.2.1环保设施处理效率监测结果
9.2.1.1废水治理设施
项目新建3m
3/h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工艺调整为“破乳(油水分离)+隔油+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絮凝沉淀+气浮+A/O/O生化处理系统+末端强化处理”,冷凝含油废水、车间地面清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实验室废水等通 (略) 进入污水处理站。
9.2.1.2废气治理设施
废油泥热脱附出来的有机废气经过密封管道出来炭化设备后进入封闭的喷淋塔冷凝后导回流至燃烧咀进行燃烧,全过程均为密闭,可做到废气的完全收集;燃烧废气进入配套脱硫除硝工艺处理后再经过纤维棉+活性炭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3);废油泥预处理负压车间上方设置回收管道,将挥发的有机废气引入废气处理措施(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DA004)排放;项目废水生化物化处理工艺,废水处理单元会产生一定的恶臭气体,项目拟对废水处理单元加盖,污泥处理单元密闭处理,对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将其与工艺废气一同送入现有废油生产装置挥发废气及储罐区装卸、大小呼吸废气处理设施(纤维棉+UV光氧+活性炭吸附+15m排气筒DA002)进行处理。废油泥碳化处理车间废气经引风机(8000m
3/h)+加热炉燃烧(98%)+净化塔(脱硫70%、除硝40%)+纤维棉+UV光氧(50%)+活性炭(80%)吸附塔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DA001)排放。
9.2.1.3噪声治理设施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新增噪声源主要是废油泥炭化处理车间各生产设备、螺旋输送机、炭化设备、风机、泵机、运输车辆等发出的噪声,本项目采取将产噪设备布置在厂房内等隔声降噪措施,控制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本次检测期间厂界噪声检测中昼间噪声最大值为56.0dB(A),夜间噪声最大值为46dB(A)。降噪效果明显。
9.2.1.4固体废物治理设施
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蒸馏残渣、精制残渣、油水分离渣、废活性炭、化验室废液、筛分杂物、废UV灯管、废纤维棉等,依托现有的危废暂存间,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9.2.2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
9.2.2.1废气 - 有组织排放
表9-2项目有组织废气监测结果一览表 监测日期 |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监测结果 | 限值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最大值 |
2024/04/07 | DA001加热炉1#废气排气筒◎1# | 烟气温度(℃) | 70.1 | 70.4 | 70.8 | 70.8 | / |
标干风量(m3/h) | 742 | 778 | 801 | 801 | / |
实测含氧量(%) | 12.0 | 12.0 | 11.9 | 12.0 | / |
颗粒物 | 实测浓度(mg/m3) | 9.2 | 9.4 | 9.6 | 9.6 | / |
折算浓度(mg/m3) | 17.9 | 18.3 | 18.5 | 18.5 | 30 |
排放速率(kg/h) | 0.013 | 0.014 | 0.015 | 0.015 | / |
二氧化硫 | 实测浓度(mg/m3) | 15 | 16 | 18 | 18 | / |
折算浓度(mg/m3) | 29 | 31 | 35 | 35 | 200 |
排放速率(kg/h) | 0.022 | 0.024 | 0.028 | 0.028 | / |
氮氧化物 | 实测浓度(mg/m3) | 110 | 114 | 111 | 114 | / |
折算浓度(mg/m3) | 214 | 222 | 213 | 222 | 250 |
排放速率(kg/h) | 0.16 | 0.17 | 0.17 | 0.17 | / |
氨 | 实测浓度(mg/m3) | ND | 0.55 | 0.75 | 0.75 | / |
排放速率 (kg/h) | / | 4.3×10-3 | 6.0×10-3 | 6.0×10-3 | 4.9 |
硫化氢 | 实测浓度(mg/m3) | 0.03 | 0.04 | 0.04 | 0.04 | / |
排放速率 (kg/h) | 2.2×10-5 | 3.1×10-5 | 3.2×10-5 | 3.2×10-5 | 0.33 |
非*烷总烃 | 实测浓度(mg/m3) | 1.47 | 3.98 | 3.60 | 3.98 | 20 |
排放速率 (kg/h) | 1.1×10-3 | 3.1×10-3 | 2.9×10-3 | 2.9×10-3 | 2.8 |
2024/04/07 | DA003加热炉2#废气排气筒◎2# | 烟气温度(℃) | 62.1 | 62.5 | 62.8 | 62.8 | / |
标干风量(m3/h) | 1813 | 1886 | 1889 | 1889 | / |
实测含氧量(%) | 12.5 | 12.4 | 12.3 | 12.5 | / |
颗粒物 | 实测浓度(mg/m3) | 10.5 | 10.7 | 10.9 | 10.9 | / |
折算浓度(mg/m3) | 21.6 | 21.8 | 21.9 | 21.9 | 30 |
排放速率(kg/h) | 0.039 | 0.041 | 0.041 | 0.041 | / |
二氧化硫 | 实测浓度(mg/m3) | 35 | 34 | 37 | 37 | / |
折算浓度(mg/m3) | 72 | 69 | 74 | 74 | 200 |
排放速率(kg/h) | 0.13 | 0.13 | 0.14 | 0.14 | / |
氮氧化物 | 实测浓度(mg/m3) | 74 | 78 | 80 | 80 | / |
折算浓度(mg/m3) | 152 | 159 | 161 | 161 | 250 |
排放速率(kg/h) | 0.28 | 0.30 | 0.30 | 0.30 | / |
表9-3项目有组织废气监测结果一览表 监测日期 |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监测结果 | 限值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最大值 |
2024/03/25 | 加热炉1#废气排气筒◎1# | 烟气黑度(级) | <1 | <1 | <1 | <1 | ≤1 |
烟气温度(℃) | 69.5 | 68.9 | 68.5 | 69.5 | / |
标干风量(m3/h) | 767 | 858 | 877 | 877 | / |
实测含氧量(%) | 12.3 | 12.6 | 12.6 | 12.6 | / |
颗粒物 | 实测浓度(mg/m3) | 11.1 | 10.9 | 11.3 | 11.3 | / |
折算浓度(mg/m3) | 22.3 | 22.7 | 23.5 | 23.5 | 30 |
排放速率(kg/h) | 0.017 | 0.019 | 0.021 | 0.021 | / |
二氧化硫 | 实测浓度(mg/m3) | 13 | 14 | 15 | 15 | / |
折算浓度(mg/m3) | 26 | 29 | 31 | 31 | 200 |
排放速率(kg/h) | 0.020 | 0.025 | 0.027 | 0.027 | / |
2024/03/25 | 加热炉1#废气排气筒◎1# | 氮氧化物 | 实测浓度(mg/m3) | 98 | 100 | 102 | 102 | / |
折算浓度(mg/m3) | 197 | 208 | 213 | 213 | 250 |
排放速率(kg/h) | 0.15 | 0.18 | 0.19 | 0.19 | / |
氨 | 实测浓度(mg/m3) | 0.54 | ND | 0.42 | 0.54 | / |
排放速率 (kg/h) | 4.1×10-4 | / | 3.7×10-4 | 4.1×10-4 | 4.9 |
硫化氢 | 实测浓度(mg/m3) | 0.03 | 0.04 | 0.03 | 0.04 | / |
排放速率 (kg/h) | 2.3×10-5 | 3.4×10-5 | 2.6×10-5 | 3.4×10-5 | 0.33 |
非*烷总烃 | 实测浓度(mg/m3) | 2.89 | 2.02 | 3.08 | 3.08 | 120 |
排放速率 (kg/h) | 2.2×10-3 | 1.7×10-3 | 2.7×10-3 | 2.7×10-3 | 10 |
加热炉2#废气排气筒◎2# | 烟气黑度(级) | <1 | <1 | <1 | <1 | ≤1 |
烟气温度(℃) | 60.2 | 60.8 | 60.7 | 60.8 | / |
标干风量(m3/h) | 1842 | 2043 | 2190 | 2190 | / |
实测含氧量(%) | 12.4 | 12.3 | 12.2 | 12.4 | / |
颗粒物 | 实测浓度(mg/m3) | 10.7 | 12.7 | 11.7 | 12.7 | / |
折算浓度(mg/m3) | 21.8 | 25.5 | 23.3 | 25.5 | 30 |
排放速率(kg/h) | 0.040 | 0.052 | 0.051 | 0.052 | / |
二氧化硫 | 实测浓度(mg/m3) | 34 | 36 | 38 | 38 | / |
折算浓度(mg/m3) | 69 | 72 | 76 | 76 | 200 |
排放速率(kg/h) | 0.13 | 0.15 | 0.17 | 0.17 | / |
氮氧化物 | 实测浓度(mg/m3) | 78 | 79 | 77 | 79 | / |
折算浓度(mg/m3) | 159 | 159 | 153 | 159 | 250 |
排放速率(kg/h) | 0.29 | 0.32 | 0.34 | 0.34 | / |
2024/03/25 | 加热炉2#废气排气筒◎2# | 非*烷总烃 | 实测浓度(mg/m3) | 0.72 | 2.97 | 1.98 | 2.97 | 120 |
排放速率 (kg/h) | 1.3×10-3 | 6.1×10-3 | 4.3×10-3 | 6.1×10-3 | 10 |
储罐废气排气筒◎3# | 烟气温度(℃) | 11.8 | 11.5 | 11.8 | 11.8 | / |
标干风量(m3/h) | 3253 | 3118 | 3177 | 3253 | / |
氨 | 实测浓度 (mg/m3) | 0.61 | 0.35 | ND | 0.61 | / |
排放速率(kg/h) | 2.0×10-3 | 1.1×10-3 | / | 2.0×10-3 | 4.9 |
硫化氢 | 实测浓度(mg/m3) | 0.06 | 0.06 | 0.07 | 0.07 | / |
排放速率(kg/h) | 2.0×10-4 | 1.9×10-4 | 1.5×10-4 | 2.0×10-4 | 0.33 |
非*烷总烃 | 实测浓度(mg/m3) | 5.73 | 5.95 | 5.96 | 5.96 | 120 |
排放速率(kg/h) | 0.019 | 0.019 | 0.013 | 0.019 | 10 |
DA004油泥预处理废气排气筒◎4# | 烟气温度(℃) | 18.9 | 18.5 | 18.2 | 18.9 | / |
标干风量(m3/h) | 2729 | 2939 | 2795 | 2939 | / |
非*烷总烃 | 实测浓度(mg/m3) | 6.20 | 5.60 | 4.86 | 6.20 | 120 |
排放速率(kg/h) | 0.017 | 0.016 | 0.014 | 0.017 | 10 |
表9-4项目有组织废气监测结果一览表 采样环境条件 | 时间:2023.12.19;气温:8.6;大气压:101.8kp;风向:西北;风速:1.9m/s | |
采样点 | 检测项目 | 检测结果 | *-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燃油锅炉限值 | |
排放浓度(实测)(mg/m3) | 排放浓度(折算)(mg/m3) | 排放速率(kg/h) | 排放浓度(mg/m3) | 排放速率(kg/h) | |
加热炉排气筒1# | 颗粒物 | 7.1 | 14.8 | 0.008 | 30 | / | |
6.1 | 13.3 | 0.007 | |
6.7 | 16.1 | 0.007 | |
氮氧化物 | 88 | 183 | 0.096 | 250 | / | |
90 | 197 | 0.097 | |
78 | 187 | 0.087 | |
二氧化硫 | 11 | 23 | 0.012 | 200 | / | |
14 | 31 | 0.015 | |
12 | 29 | 0.013 | |
硫化氢 | 0.12 | / | 1.31x10-4 | / | 0.33(a) | |
0.13 | / | 1.40><10-4 | |
0.11 | / | 1.23><10-4 | |
氨 | 1.68 | / | 0.002 | / | 4.9(a) | |
1.90 | / | 0.002 | |
1.97 | / | 0.002 | |
非*烷总烃 | 0.99 | 2.06 | 0.001 | 20(b) | 2.8(b) | |
0.85 | 1.86 | 0.001 | |
0.55 | 1.32 | 0.001 | |
烟气参数 | |
采样点 | 锅炉型号 | 锅炉功率(t/h) | 流速(m/s) | 温度(℃) | 含湿量(%) | 含氧量(%) | 排气筒截面积(m2) | 标干气流量(m3/h) | 排气筒高度(m) |
加热炉排气筒 1# | MF0059 | 2 | 5.2 | 46.0 | 5.1 | 12.6 | 0.0707 | 1089 | 15 |
5.1 | 45.9 | 5.2 | 13.0 | 1075 |
5.3 | 45.9 | 5.1 | 13.7 | 1114 |
采样点 | 检测项目 | 检测结果 | *-93《恶臭污染物 排放标准》中表2标准限值(kg/h) | |
排放浓度(实测)(mg/m3) | 排放浓度(折算)(mg/m3) | |
储罐废气处理排气筒2# | 氨 | 1.75 | 0.006 | 4.9 | |
2.03 | 0.007 | |
1.87 | 0.006 | |
硫化氢 | 0.15 | 5.18><10-4 | 0.33 | |
0.14 | 4.80><10-4 | |
0.14 | 4.69^10-4 | |
非*烷总烃 | 5.31 | 0.018 | 80(b) | 2.8(b) | |
2.97 | 0.010 | |
2.51 | 0.008 |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 851 | / | 2000 (无量纲) | / | |
724 | / | |
724 | / | |
烟气参数 | |
采样点 | 流速(m/s) | 温度(℃) | 含湿量(%) | 排气筒截面积(m2) | 标干气流量 (m3/h) | 排气筒高度 (m) | |
储罐废气处理排气筒2# | 4.2 | 4.6 | 4.7 | 0.2376 | 3452 | 15 | |
4.2 | 4.6 | 4.6 | 3425 | |
4.1 | 4.7 | 4.7 | 3347 | |
采样点 | 检测项目 | 检测结果 | 0612/524-2020《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中表1标准标准值 | |
排放浓度(mg/m3) | 排放速率(kg/h) | 排放浓度(mg/m3) | 排放速率(kg/h) | |
油泥预处理车间废气排气筒4# | 非*烷总烃 | 0.62 | 0.001 | 80 | 2.8 | |
0.47 | 0.001 | |
0.50 | 0.001 | |
烟气参数 | |
采样点 | 流速(m/s) | 温度(℃) | 含湿量(%) | 排气筒截面 (m2) | 标干气流量(m3/h) | 排气筒高度 (m) | |
油泥预处理车间废气排气筒4# | 2.9 | 4.6 | 4.7 | 0.2376 | 2388 | 15 | |
2.9 | 4.5 | 4.7 | 2357 | |
2.8 | 4.4 | 4.7 | 2315 | |
备注 | 1.本次检测锅炉为燃油锅炉;2.“(a)”表示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93)中表2排放标准值,“,(b)”表示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524-2020)表1排放标准值,标准限值由委托方提供。 | |
表9-5项目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一览表 监测日期 |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监测结果(mg/m3)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最大值 | 限值 |
2024/03/25 | 厂界上风向○1# | 氨 | 0.03 | 0.04 | 0.04 | 0.04 | 1.5 |
厂界下风向○2# | 0.05 | 0.04 | 0.06 | 0.06 |
厂界下风向○3# | 0.07 | 0.06 | 0.06 | 0.07 |
厂界下风向○4# | 0.07 | 0.07 | 0.06 | 0.07 |
厂界上风向○1# | 硫化氢 | 0.003 | 0.003 | 0.004 | 0.004 | 0.06 |
厂界下风向○2# | 0.005 | 0.006 | 0.005 | 0.006 |
厂界下风向○3# | 0.007 | 0.009 | 0.008 | 0.009 |
厂界下风向○4# | 0.009 | 0.007 | 0.008 | 0.009 |
2024/03/25 | 厂界上风向○1# | 非*烷总烃 | 0.16 | 0.17 | 0.24 | 0.24 | 4.0 |
厂界下风向○2# | 0.26 | 0.50 | 0.46 | 0.50 |
厂界下风向○3# | 0.32 | 0.41 | 0.26 | 0.41 |
厂界下风向○4# | 0.56 | 0.50 | 0.51 | 0.56 |
厂区内废气○5# | 1.01 | 0.85 | 0.84 | 1.01 | 10 |
9.2.2.2厂界噪声
表9-6噪声检测结果单位:等效声级LeqdB(A) 监测日期 | 点位编号 | 监测结果(dB(A)) |
昼间 | 标准限值 | 夜间 | 标准限值 |
2024/04/07 | ▲1# | 56 | 65 | 45 | 55 |
▲2# | 56 | 46 |
▲3# | 53 | 45 |
▲4# | 54 | 44 |
监测日期 | 点位编号 | 监测结果(dB(A)) |
昼间 | 标准限值 | 夜间 | 标准限值 |
2024/03/25 | ▲1# | 54 | 60 | 41 | 50 |
▲2# | 54 | 43 |
▲3# | 55 | 44 |
▲4# | 54 | 44 |
备注:评价标准由委托方提供,限值来自《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008)表1中3类标准限值。
9.2.2.3废水
表9-7废水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 2023.09.27废水总排口1#废水检测结果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排放限值 | 单位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均值或范围 |
pH值 | 6.9 | 6.9 | 6.7 | 6.7-6.9 | 6-9 | 无量纲 |
化学需氧量 | 352 | 34 | 361 | 352 | 500 | mg/L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67.4 | 72.7 | 64.1 | 68.1 | 300 | mg/L |
悬浮物 | 18 | 17 | 16 | 17 | 400 | mg/L |
氨氮(以N计) | 17.8 | 18.6 | 15.5 | 17.3 | 45* | mg/L |
总磷 | 0.47 | 0.42 | 0.47 | 0.45 | 8 | mg/L |
硫化物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1.0 | mg/L |
石油类 | 0.13 | 0.1 | 0.11 | 0.012 | 20 | mg/L |
检测项目 | 2023.09.26雨水排定口2#废水检测结果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标准 | 单位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均值或范围 |
化学需氧量 | 44 | 47 | 45 | 45 | 100 | mg/L |
悬浮物 | 12 | 11 | 11 | 11 | 70 | mg/L |
石油类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5 | mg/L |
备注 | 1.采样方法:瞬时采样:2.样品状态描述:废水总排口1#呈棕色、有异味、无浮油,雨水排放口2#呈浅灰色、无异味、无浮油: |
| 检测项目 | 2023.09.27废水总排口1#废水检测结果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排放限值 | 单位 | |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均值或范围 | |
| pH值 | 6.9 | 6.9 | 6.7 | 6.7-6.9 | 6-9 | 无量纲 | |
| 化学需氧量 | 352 | 344 | 361 | 352 | 500 | mg/L | |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67.4 | 72.7 | 64.1 | 68.1 | 300 | mg/L | |
| 悬浮物 | 18 | 17 | 16 | 17 | 400 | mg/L | |
| 氨氮(以N计) | 17.8 | 18.6 | 15.5 | 17.3 | 45* | mg/L | |
| 总磷 | 0.47 | 0.42 | 0.47 | 0.45 | 8 | mg/L | |
| 硫化物 | 0.01L | 0.01L | 0.01L | 0.01L | 1.0 | mg/L | |
| 石油类 | 0.13 | 0.1 | 0.11 | 0.012 | 20 | mg/L | |
| 检测项目 | 2023.09.26雨水排定口2#废水检测结果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标准 | 单位 | |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均值或范围 | |
| 化学需氧量 | 44 | 47 | 45 | 45 | 100 | mg/L | |
| 悬浮物 | 12 | 11 | 11 | 11 | 70 | mg/L | |
| 石油类 | 0.06L | 0.06L | 0.06L | 0.06L | 5 | mg/L | |
| 备注 | 1.采样方法:瞬时采样;2.样品状态描述:废水总排口1#呈棕色、有异味、无浮油,雨水排放口2#呈浅灰色、无异味、无浮油。 | |
9.2.1.3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
- 废水总量
表9-8项目废水总量核算表 序号 | 污染物种类 | 浓度(mg/L) | 废水排放量(t/a) | 污染物产生量(t/a) | 环评总量指标(t/a) |
1 | COD | 50 | 7688.18 | 0.38 | 0.665 |
2 | 氨氮 | 5 | 0.038 | 0.0665 |
由上表可知,项目COD、氨氮产生量均能满足环评总量指标。
- 废气总量
项目废气总量控制指标为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项目年工作300天,一天生产10h,根据环评总量指标和监测数据结果核算结果见下表。
表9-10项目废气总量核算表 序号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速率(kg/h) | 工作时间(h) | 污染物产生量(t/a) | 环评总量指标(t/a) |
1 | 非*烷总烃 | 0.04 | 3000 | 0.12 | 0.6752 |
2 | 二氧化硫 | 0.166 | 0.498 | 1.045 |
3 | 氮氧化物 | 0.478 | 1.434 | 1.528 |
4 | 颗粒物 | 0.061 | 0.183 | 0.3826 |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废气排放总量满足环评总量指标。
10环境管理检查 10.1环保管理机构 该公司环保工作由总经理负责,下设环保办公室, (略) 日常环保工作的实施工作和各项环保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其落实情况检查工作。同时各车间还配有兼职环保人员,加强对车间的监督、检查和治理工作。
10.2施工期环境管理 施工期的污染源主要有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噪声,施工场尘、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建筑垃圾等。在施工期,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监督管理,通过设置围栏、地面洒水、粉状材料加盖苫布等措施降低扬尘,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设置隔声屏障等降低施工噪声的影响,施工期产生的废土、废砖、废灰等建筑垃圾回填厂区,施工期废水用于厂区泼洒抑尘。
生活垃圾定期清运至环卫都门指定地点,并落实专人管理,保持清洁无害。 10.3运行期环境管理 一、该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有关措施,做到了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二、公司按照相关要求,建立了环保设施的运行规章制度。实行专人包机负责设备的完好,同时车间定专人负责每日检查,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和完好。由环保办公室制定并完善包括环境保护设施调试及日常运行维护制度、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物料台账、环保设施运行维护费用保障计划在内的各类环保制度和文件,并按制度中的相关要求责任落实到人,切实落实了各项要求。
三、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是进行污染治理和监督管理的依据。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要求,本项目环境监测工作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承担。
根据本项目生产特征和污染物的排放特征,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中非重点排污单位相关要求制定本项目的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湖北鄂东 (略) 定期对环保设施及废气、噪声、废水污染源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均达标。
11公众意见调查 11.1调查目的 公众参与是建设单位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方式,也是协调项目建设与社会影响的重要手段。通过公众对项目建设环保执行情况的调查,了解公众最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发现曾经存在的社会、环境影响问题,分析确定运营期可能仍遗留的影响,以便改进已有环保措施和提出补救措施,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更客观、更现实的支持。公众参与调查遵循针对性、真实性以及普遍性与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达到科学、客观、公正、全面。
11.2调查原则 公众参与调查遵循针对性、真实性以及普遍性与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达到科学、客观、公正、全面。
11.3调查方式与调查范围 根据《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及建没单位自主开展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冀环办字函([2017]727号),项目验收报告须包括公众意见调查。湖北鄂东 (略) 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变更)验收公众参与调查采取发放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50份调查表,回收50份调查表。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向调查对象介绍湖北鄂东 (略) 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变更)的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等。并广泛征询和听取了建设单位附近的居民对本工程环保措施的意见和建议。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1-1,公众意见调查表格式见表11-2。
表11-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 | 性别 | 年龄 | 职业 | 文化程度 |
男 | 女 | 30岁以下 | 30至40岁 | 40岁以上 | 技术人员 | 工人 | 农民 | 大学及以上 | 高中 | 初中 | 小学及以下 |
人数(人) | 25 | 25 | 8 | 18 | 24 | 0 | 20 | 30 | 2 | 7 | 30 | 11 |
比例(%) | 50 | 50 | 16 | 36 | 48 | 0 | 40 | 60 | 4 | 14 | 60 | 22 |
表11-2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统计表 调查内容 | 调查结果 |
备选答案 | 人数(人) | 所占比例(%) |
本工程施工期间是否与周边居民发生过纠纷 | 有 | -- | -- |
没有 | 50 | 100 |
不清楚 | -- | -- |
本工程试生产期间是否与周边居民发生过纠纷 | 有 | -- | -- |
没有 | 50 | 100 |
不清楚 | -- | -- |
本工程施工期间是否出现过扰民现象 | 有 | -- | -- |
没有 | 50 | 100 |
不清楚 | -- | -- |
工程产生的废水对您的生活、工作是否有影响 | 有 | -- | -- |
没有 | 50 | 100 |
不清楚 | -- | -- |
工程产生的废气对您的生活、工作是否有影响 | 有 | -- | -- |
没有 | 50 | 100 |
不清楚 | -- | -- |
工程产生的噪声对您的生活、工作是否有影响 | 有 | -- | -- |
没有 | 50 | 100 |
不清楚 | -- | -- |
工程产生的固废对您的生活、工作是否有影响 | 有 | -- | -- |
没有 | 50 | 100 |
不清楚 | -- | -- |
您对该公司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满意程度 | 满意 | 50 | 100 |
较满意 | -- | -- |
不满意 | -- | -- |
11.4调查结果 由调查结果可以显示,被调查人员大部分认为该项目施工期和试生产期间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没有影响,公众对项目运行期间环境保护措施没有人员持不满意态度。
12验收监测结论 12.1环境保设施调试结论 项目基本落实了“三同时”制度,制定了相应的环保规章制度,基本完成环评批复中各项要求及环评报告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经检测,该项目生产的废气、废水、厂界噪声均符合环评批复的标准要求。验收检测结果如下:
12.1.1废气
验收检测结果表明:排气筒(DA001)的非*烷总烃排放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油标准。排气筒(DA002)的非*烷总烃排放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氨、硫化氢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2排放限值。排气筒(DA003)的非*烷总烃排放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油标准。排气筒(DA004)的非*烷总烃排放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厂区无组织废气非*烷总烃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氨、硫化氢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1排放限值。
12.1.2废水 验收检测结果表明:废水总排口污染物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12.1.3噪声
本次验收检测期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
12.1.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蒸馏残渣、精制残渣、油水分离渣、废活性炭、化验室废液、筛分杂物、废UV灯管、废纤维棉等,暂存危废暂存间,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不外排。
根据验收期间监测结果,项目废水、废气、噪声均达标排放,符合环评批复意见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12.2验收总结论 湖北鄂东 (略) 废油(泥)综合利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变更)在设计、施工和运营期均采取了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并在施工和营运期认真开展了环境管理工作,较好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环境影响补充报告及批复意见中的各项环保措施要求,较好的执行了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根据现场勘查和本次监测结果可知,厂区废气、废水、噪声均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得到合理处置。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总量控制要求,各环保设施已按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落实,监测结果显示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总体符合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要求,具备验收条件。
:1、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2、(12)=(6)-(8)-(11),(9)=(4)-(5)-(8)-(11)+(1)。3、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