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2号二期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苍南2号二期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公示

根据《 (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 (略) 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函》(浙环发[2018]10号),现将有关信息进行公示:

一、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苍南2号二期海上风电项目

建设性质:扩建

工程规模:工程拟安装22台14MW风力发电机组,装机规模约300MW。

苍南2号二期海上风电项 (略) 苍南县东部海域,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32km,水深约29m,东西长在 2.2~8.6km 之间, 南北宽约3.4km,规划面积约 18.2km2。

工程组成:包括22台单机容量为14MW的风力发电机组,海底电缆长度共计67.9km,其中66kV海缆31.5km,220kV海缆36.4 km(单回路),1座220kV海上升压站。海缆登*后至*域计量站,*域电缆、计量站及送出线路等工程另行开展环评,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工程总工期约为18个月。

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工程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表2。

表1 工程周边环境保护目标

类型

名称

与工程位置关系(按风场区或电缆最近距离)

敏感对象/敏感区概况

保护环境要素

生态保护红线

鳌江口北侧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北侧21.3km

总面积约0.126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浙江温州 (略) 级湿地公园

220kv电缆北侧18.1km

总面积约0.799km2,红树林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

舥艚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北侧9.1km

总面积约0.22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燕窠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北侧5.1km

总面积约0.83 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炎亭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北侧1.58km

总面积0.788 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三兆山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南侧约30m

有两块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分别为1.05km2、0.15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大渔湾北侧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西侧约6km

总面积约0.19 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信智港北侧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13.3km

总面积约0.397 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信智港南侧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14.3km

总面积约0.515 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略) 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15.5km

总面积约0.389km2,文蛤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

长水尾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15.9km

总面积约0.244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割草旦村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19km

总面积约0.073km2,基岩岸线

海岸、景观

雾城澳沙源流失极脆弱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19.6km

总面积约0.617km2,沙源

海岸、景观

鱼寮沙源流失极脆弱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20.7km

总面积约0.66km2,沙源

海岸、景观

官山产卵场保护区

220kv电缆南侧约790m

总面积约45.69km2,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保护品种为鲳鱼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浙江南麂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

风场区北侧约11.8km

总面积约204.2km2,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南麂列岛外侧重要渔业海域

风场区北侧约7.1km

总面积约390km2,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七星岛产卵场保护区1

风场区南侧约7km

总面积约591km2,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七星岛产卵场保护区2

风场区西南侧约25.9km

总面积约13.9km2,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略) 级海洋公园

风场区西南侧约20.7km

总面积约56km2,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海洋公园

(略) 级海洋公园

风场区西南侧约20.7km

同生态保护红线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三场一通道

大黄鱼、小黄鱼、曼氏无针乌贼、鳓、鲳

不在大黄鱼、小黄鱼、银鲳的“三场一通道”;工程位于曼氏无针乌贼索饵场;工程位于鳓鱼产卵场、索饵场。

/

渔业资源

表2 工程周边其他保护目标

类型

名称

与工程位置关系(按风场区或电缆最近距离)

敏感对象/敏感区概况

保护环境要素

养殖区

南麂岛周边养殖区

风场区北侧16km

以养殖大黄鱼为主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工程建设不影响养殖品种和养殖功能。

大渔湾周边养殖区

220kv电缆西南侧3.6km

以养殖紫菜为主

智能化养殖区

风场区北侧5.5km

以养殖大黄鱼为主

航道

东航路

风场区东侧6.6km

主要公共航路

水动力、冲淤环境,工程建设不影响航道功能。

西航路

与220kv电缆交越

主要公共航路

王礁—冬瓜屿

与220kv电缆交越

B级航路

王礁—下浪珰航路

与220kv电缆交越

B级航路

王礁—大瞿岛航路

与220kv电缆交越

B级航路

旅游区

炎亭旅游区

220kv电缆北侧2km

景观

水质、生态

渔寮旅游区

220kv电缆西南侧13.8km

景观

霞关旅游区

220kv电缆西南侧24.6km

景观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

(1)水动力、冲淤影响:根据数模预测结果,工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风电场区附近海域。由于桩基的阻水作用,工程区域的涨、落潮流速较工程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涨潮期间,风电场区平均流速减小量在0.02~0.08m/s左右,桩基南侧和北侧部分区域流速增大,增大幅度在0~0.02m/s之间,涨潮最大流速变化量约为0.08m/s,变化率为13%。落潮期间的流速变化趋势和涨潮期间趋势基本相同,风电场区平均流速减小量在0.02~0.1m/s左右,桩基南侧和北侧部分区域流速增大,增大幅度在0.02~0.04m/s之间,涨潮最大流速变化量约为0.12m/s,变化率为10%。

(2)废水:施工期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 (略) 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置,对周边海域基本无影响。泥沙浓度范围>150mg/L的最大包络面积为15km2。总的来看,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工程区域附近1~3km的范围内,对大范围海域的水质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维护船舶每次维护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2m3,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后委托相关单位处置,不会对海水水质产生影响。

(3)废气:施工期船舶、机械施工等产生的燃油废气,主要位于海上施工场区,只要施工期间施工船舶、机械进行定期保养,保保持良性运作,可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4)固废:营运期定期进行风机维护,维护船舶每次维护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20kg,船舶生活垃圾收集后运*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营运期产生的废油、含油棉纱等均属危险废物,运回*域统一堆放在计量站的危废库房中,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处理单位接收处理。

(5)水上噪声:叠加影响后在单排风机外367m处,风机噪声可衰减至55.0dB(A)。由于背景值海上风声和海浪声较大,风电场运行噪声对海上声环境影响仅限于风机附近,风电场营运期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根据预测及类比分析,工程220kV海上升压站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6)电磁辐射:根据类比分析,工程海上升压站和海底电缆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限值要求,对底栖贝类、鱼类、虾蟹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影响较小。

(7)海洋生态环境:海域造成直接损失所引起的底栖生物量损失量为855.974kg,确权范围内其它扰动面积所引起的底栖生物量损失量为2000.352kg。

鱼卵、仔鱼一次性损害量分别约为*个、*尾;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幼体的一次性损害分别为2128.9kg、1114.4kg、1259.8kg、2721.5kg。

四、建设项目主要污染治理措施情况、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见下表3。

表3 环境保护设施与对策措施一览表

污染/影响因素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达到目标

施工期

废水

1)施工期间,现场施工人员主要在各类施工船、补给船只,每天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现场施工人员每天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由相关资质单位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置。

2)严格执行国家《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和73/78国际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的相关规定,严禁所有施工船只的含油废水等在施工海域排放,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将船舶含油废水委托有资质单位对船舶含油污水进行接收处理。

污水得到有效处置

固废

对于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在各施工船舶上,每只船舶配置分类垃圾收集桶, (略) 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置。施工中禁止任意向海洋抛弃各类固体废物,同时应尽量避免各类物料散落海中。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及时清理处置。

保护海域环境

废气

加强施工船只管理,避免施工区域船舶拥堵,加剧废气等污染物产生。加强对施工机械、船舶的维修保养,禁止不符合国家废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船舶进入施工区,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减少施工期大气污染

噪声

施工船舶应有效控制主辅机噪声。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发生故障应及时维修;改进施工机械,整体设备应安放稳固,并与船体或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有条件的应使用减振机座。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杜绝施工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因维护不当而产生的其它噪声。需加强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噪声达到相应标准,不扰民

海洋生态

严格限制工程施工区域在其用海范围内。尽量选用先进低噪的施工设备和船舶,并注意日常设备维护。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科学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海底开挖面积、开挖量,缩短水下作业时间,避免施工悬浮物剧烈扩散。降低施工噪音,减轻对鱼类的影响。电缆铺设后及时填埋,恢复原地貌,加快生态修复。

减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鸟类保护措施

应尽量避免在施工工区全面铺开作业,建议分区域分时段施工,避免施工区域多点零散施工,并尽可能缩短日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以减少对鸟类栖息、觅食等的影响。合理规划施工作业时间。强调合理有序施工,优化施工组织。

减少对鸟类的影响

营运期

海洋生态

加强风电场运营管理,保证各项工程设施完好和确保安全生产是海洋生态保护最基本的措施,杜绝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根据海域环境特征,在风电场附近内设立跟踪的监测站点,对海域的各种水生生物资源(包括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渔业资源)等进行定期监测。

海域跟踪监测

鸟类保护措施

风电场区域的照明设备建议选用白色灯,并且尽可能少安装灯,灯的亮度和闪烁次数也要尽可能小和低。鸟类通常以视觉判断飞行路线中的障碍物,为减少鸟类与风机叶片碰撞的风险,风机的叶片翼尖区域建议选用红白相间的颜色,不同于天空和海洋背景的颜色,以起到警示色的作用。

减少对鸟类的影响

废水

维护船舶每次维护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为2m3,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后运至岸上。

不排海

噪声

为减小机械部件的振动噪声,可在接近力源的地方切断振动传递的途径,如以弹性连接代替刚性连接或采取高阻尼材料吸收机械部件的振动能。

减少噪声影响

固废

船舶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上计量站,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对于主变压器在突发事故或机组检修时所产生的诸如油渣(HW08)、油垢(HW08)、废油(HW08)等污染物质,属于危险废物,已设置有事故油罐(90m3),定期委托相关资质单位收集处置。

合理处置

电磁

选用带有金属罩壳的电气设备:各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GIS设备采用封闭式母线,对裸露电气设备采取设置安全遮拦或金属栅网等屏蔽措施。

减少电磁辐射影响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苍南2号二期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增加电力供应并改善地区电源结构,推动温州沿海风能资源的开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工程建设和运行带来的海洋生物损失可通过适当的生态补偿等进行修复,其它不利环境影响大多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小或避免。只要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实施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不存在制约本项目建设的环境因素,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范围及主要对象

征求意见的范围:工程附近区域。

征求意见的对象:以上征求意见范围内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

七、公众反馈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在公示期间,公众均可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提出环境影响相关的意见或建议。

公众可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将公众意见反馈至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公众提交意见或建议时,应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便于反馈情况。

(1)建设单位:华能浙江苍南 (略) ,联系人:孙工,联系电话:*

(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杭州 (略) ,地址: (略) 莫干山路212号中交财富大厦2幢 1201室,联系人:陈工,电话:0571-*,电子邮箱:*@*q.com

(3)审批部门: (略) 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 联系方式:0577-*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日起至5月31日。

公告发布单位:华能浙江苍南 (略)

公告发布时间:**


根据《 (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 (略) 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函》(浙环发[2018]10号),现将有关信息进行公示:

一、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苍南2号二期海上风电项目

建设性质:扩建

工程规模:工程拟安装22台14MW风力发电机组,装机规模约300MW。

苍南2号二期海上风电项 (略) 苍南县东部海域,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32km,水深约29m,东西长在 2.2~8.6km 之间, 南北宽约3.4km,规划面积约 18.2km2。

工程组成:包括22台单机容量为14MW的风力发电机组,海底电缆长度共计67.9km,其中66kV海缆31.5km,220kV海缆36.4 km(单回路),1座220kV海上升压站。海缆登*后至*域计量站,*域电缆、计量站及送出线路等工程另行开展环评,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工程总工期约为18个月。

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工程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表2。

表1 工程周边环境保护目标

类型

名称

与工程位置关系(按风场区或电缆最近距离)

敏感对象/敏感区概况

保护环境要素

生态保护红线

鳌江口北侧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北侧21.3km

总面积约0.126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浙江温州 (略) 级湿地公园

220kv电缆北侧18.1km

总面积约0.799km2,红树林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

舥艚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北侧9.1km

总面积约0.22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燕窠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北侧5.1km

总面积约0.83 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炎亭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北侧1.58km

总面积0.788 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三兆山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南侧约30m

有两块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分别为1.05km2、0.15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大渔湾北侧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西侧约6km

总面积约0.19 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信智港北侧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13.3km

总面积约0.397 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信智港南侧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14.3km

总面积约0.515 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略) 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15.5km

总面积约0.389km2,文蛤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

长水尾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15.9km

总面积约0.244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海岸、景观

割草旦村海岸重要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19km

总面积约0.073km2,基岩岸线

海岸、景观

雾城澳沙源流失极脆弱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19.6km

总面积约0.617km2,沙源

海岸、景观

鱼寮沙源流失极脆弱区

220kv电缆西南侧约20.7km

总面积约0.66km2,沙源

海岸、景观

官山产卵场保护区

220kv电缆南侧约790m

总面积约45.69km2,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保护品种为鲳鱼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浙江南麂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

风场区北侧约11.8km

总面积约204.2km2,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南麂列岛外侧重要渔业海域

风场区北侧约7.1km

总面积约390km2,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七星岛产卵场保护区1

风场区南侧约7km

总面积约591km2,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七星岛产卵场保护区2

风场区西南侧约25.9km

总面积约13.9km2,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略) 级海洋公园

风场区西南侧约20.7km

总面积约56km2,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海洋公园

(略) 级海洋公园

风场区西南侧约20.7km

同生态保护红线

水质、生态、渔业资源、环境风险

三场一通道

大黄鱼、小黄鱼、曼氏无针乌贼、鳓、鲳

不在大黄鱼、小黄鱼、银鲳的“三场一通道”;工程位于曼氏无针乌贼索饵场;工程位于鳓鱼产卵场、索饵场。

/

渔业资源

表2 工程周边其他保护目标

类型

名称

与工程位置关系(按风场区或电缆最近距离)

敏感对象/敏感区概况

保护环境要素

养殖区

南麂岛周边养殖区

风场区北侧16km

以养殖大黄鱼为主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工程建设不影响养殖品种和养殖功能。

大渔湾周边养殖区

220kv电缆西南侧3.6km

以养殖紫菜为主

智能化养殖区

风场区北侧5.5km

以养殖大黄鱼为主

航道

东航路

风场区东侧6.6km

主要公共航路

水动力、冲淤环境,工程建设不影响航道功能。

西航路

与220kv电缆交越

主要公共航路

王礁—冬瓜屿

与220kv电缆交越

B级航路

王礁—下浪珰航路

与220kv电缆交越

B级航路

王礁—大瞿岛航路

与220kv电缆交越

B级航路

旅游区

炎亭旅游区

220kv电缆北侧2km

景观

水质、生态

渔寮旅游区

220kv电缆西南侧13.8km

景观

霞关旅游区

220kv电缆西南侧24.6km

景观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

(1)水动力、冲淤影响:根据数模预测结果,工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风电场区附近海域。由于桩基的阻水作用,工程区域的涨、落潮流速较工程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涨潮期间,风电场区平均流速减小量在0.02~0.08m/s左右,桩基南侧和北侧部分区域流速增大,增大幅度在0~0.02m/s之间,涨潮最大流速变化量约为0.08m/s,变化率为13%。落潮期间的流速变化趋势和涨潮期间趋势基本相同,风电场区平均流速减小量在0.02~0.1m/s左右,桩基南侧和北侧部分区域流速增大,增大幅度在0.02~0.04m/s之间,涨潮最大流速变化量约为0.12m/s,变化率为10%。

(2)废水:施工期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 (略) 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置,对周边海域基本无影响。泥沙浓度范围>150mg/L的最大包络面积为15km2。总的来看,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工程区域附近1~3km的范围内,对大范围海域的水质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维护船舶每次维护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2m3,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后委托相关单位处置,不会对海水水质产生影响。

(3)废气:施工期船舶、机械施工等产生的燃油废气,主要位于海上施工场区,只要施工期间施工船舶、机械进行定期保养,保保持良性运作,可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4)固废:营运期定期进行风机维护,维护船舶每次维护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20kg,船舶生活垃圾收集后运*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营运期产生的废油、含油棉纱等均属危险废物,运回*域统一堆放在计量站的危废库房中,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处理单位接收处理。

(5)水上噪声:叠加影响后在单排风机外367m处,风机噪声可衰减至55.0dB(A)。由于背景值海上风声和海浪声较大,风电场运行噪声对海上声环境影响仅限于风机附近,风电场营运期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根据预测及类比分析,工程220kV海上升压站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6)电磁辐射:根据类比分析,工程海上升压站和海底电缆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限值要求,对底栖贝类、鱼类、虾蟹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影响较小。

(7)海洋生态环境:海域造成直接损失所引起的底栖生物量损失量为855.974kg,确权范围内其它扰动面积所引起的底栖生物量损失量为2000.352kg。

鱼卵、仔鱼一次性损害量分别约为*个、*尾;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幼体的一次性损害分别为2128.9kg、1114.4kg、1259.8kg、2721.5kg。

四、建设项目主要污染治理措施情况、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见下表3。

表3 环境保护设施与对策措施一览表

污染/影响因素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达到目标

施工期

废水

1)施工期间,现场施工人员主要在各类施工船、补给船只,每天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现场施工人员每天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由相关资质单位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置。

2)严格执行国家《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和73/78国际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的相关规定,严禁所有施工船只的含油废水等在施工海域排放,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将船舶含油废水委托有资质单位对船舶含油污水进行接收处理。

污水得到有效处置

固废

对于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在各施工船舶上,每只船舶配置分类垃圾收集桶, (略) 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置。施工中禁止任意向海洋抛弃各类固体废物,同时应尽量避免各类物料散落海中。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及时清理处置。

保护海域环境

废气

加强施工船只管理,避免施工区域船舶拥堵,加剧废气等污染物产生。加强对施工机械、船舶的维修保养,禁止不符合国家废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船舶进入施工区,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减少施工期大气污染

噪声

施工船舶应有效控制主辅机噪声。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发生故障应及时维修;改进施工机械,整体设备应安放稳固,并与船体或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有条件的应使用减振机座。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杜绝施工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因维护不当而产生的其它噪声。需加强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噪声达到相应标准,不扰民

海洋生态

严格限制工程施工区域在其用海范围内。尽量选用先进低噪的施工设备和船舶,并注意日常设备维护。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科学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海底开挖面积、开挖量,缩短水下作业时间,避免施工悬浮物剧烈扩散。降低施工噪音,减轻对鱼类的影响。电缆铺设后及时填埋,恢复原地貌,加快生态修复。

减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鸟类保护措施

应尽量避免在施工工区全面铺开作业,建议分区域分时段施工,避免施工区域多点零散施工,并尽可能缩短日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以减少对鸟类栖息、觅食等的影响。合理规划施工作业时间。强调合理有序施工,优化施工组织。

减少对鸟类的影响

营运期

海洋生态

加强风电场运营管理,保证各项工程设施完好和确保安全生产是海洋生态保护最基本的措施,杜绝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根据海域环境特征,在风电场附近内设立跟踪的监测站点,对海域的各种水生生物资源(包括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渔业资源)等进行定期监测。

海域跟踪监测

鸟类保护措施

风电场区域的照明设备建议选用白色灯,并且尽可能少安装灯,灯的亮度和闪烁次数也要尽可能小和低。鸟类通常以视觉判断飞行路线中的障碍物,为减少鸟类与风机叶片碰撞的风险,风机的叶片翼尖区域建议选用红白相间的颜色,不同于天空和海洋背景的颜色,以起到警示色的作用。

减少对鸟类的影响

废水

维护船舶每次维护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为2m3,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后运至岸上。

不排海

噪声

为减小机械部件的振动噪声,可在接近力源的地方切断振动传递的途径,如以弹性连接代替刚性连接或采取高阻尼材料吸收机械部件的振动能。

减少噪声影响

固废

船舶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上计量站,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对于主变压器在突发事故或机组检修时所产生的诸如油渣(HW08)、油垢(HW08)、废油(HW08)等污染物质,属于危险废物,已设置有事故油罐(90m3),定期委托相关资质单位收集处置。

合理处置

电磁

选用带有金属罩壳的电气设备:各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GIS设备采用封闭式母线,对裸露电气设备采取设置安全遮拦或金属栅网等屏蔽措施。

减少电磁辐射影响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苍南2号二期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增加电力供应并改善地区电源结构,推动温州沿海风能资源的开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工程建设和运行带来的海洋生物损失可通过适当的生态补偿等进行修复,其它不利环境影响大多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小或避免。只要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实施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不存在制约本项目建设的环境因素,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范围及主要对象

征求意见的范围:工程附近区域。

征求意见的对象:以上征求意见范围内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

七、公众反馈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在公示期间,公众均可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提出环境影响相关的意见或建议。

公众可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将公众意见反馈至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公众提交意见或建议时,应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便于反馈情况。

(1)建设单位:华能浙江苍南 (略) ,联系人:孙工,联系电话:*

(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杭州 (略) ,地址: (略) 莫干山路212号中交财富大厦2幢 1201室,联系人:陈工,电话:0571-*,电子邮箱:*@*q.com

(3)审批部门: (略) 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 联系方式:0577-*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日起至5月31日。

公告发布单位:华能浙江苍南 (略)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