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平武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服务中心《平武县高村河山洪沟高村乡段防洪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批复...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对平武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服务中心《平武县高村河山洪沟高村乡段防洪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批复...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平武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服务中心《平武县高村河山洪沟(高村乡段)防洪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一、项目名称:平武县高村河山洪沟(高村乡段)防洪治理工程

二、建设地点: (略) 平武县高村乡

三、建设性质:新建

四、建设单位:平武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服务中心

五、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略)

六、主要建设内容:本工 (略) 平武县高村河中下段,地处高村乡境内,共分6个工段,从上至下分别为毛学堂段、冷家河坝段、高村乡场口段、河堤坝段、青坪村段、光一村段,其中毛学堂段新建右岸堤防长度173m;冷家河坝段新建左岸堤防长度315m;高村乡场口段新建右岸堤防长度65m;河堤坝段新建右岸堤防长度315m;青坪村段新建右岸堤防长度243m;光一村段,又分3小段,左、右两岸合计新建堤防长度251m。新建堤防轴线长度共计1362m,新建穿堤涵管4处,箱涵2座。设计防洪标准10年一遇洪水,保护人口2100人,保护农田250亩。

项目总投资1383.5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3万元。

七、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影响分析

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基坑排水经沉砂池沉淀后回用于混凝土养护、场地洒水降尘等,不外排;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废水(搅拌机冲洗废水和机械车辆冲洗废水)经施工场地内设置的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

运营期:项目不产生废水。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和运输车辆尾气、混凝土拌合粉尘等。施工扬尘通过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洒水降尘,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并且对路面定期洒水等方式进行控制;施工机械废气和运输车辆尾气通过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自然扩散;混凝土拌合粉尘通过采取湿法拌合,采用袋装水泥,对拌合原材料做好遮挡覆盖,配套喷雾抑尘等措施进行控制。

运营期:项目不产生废气。

(3)声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如装载机、挖掘机、振捣机等主要设备。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禁止施工;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靠近场镇居民点处设置临时隔声屏进行隔声降噪;加强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加强管理等措施控制噪声影响。

运营期:项目不产生噪声。

(4)固体废物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料、土石方、沉淀池沉渣、生活垃圾等。施工废料分类收集,能回收利用的送往回收站,其余用于堤后低洼区回填。开挖土石方中表土单独堆放,后期用于绿化,其余土石方用于主体工程、堤后低洼区回填,无弃方产生。沉淀池沉渣,定期清捞后暂存于施工场地内临时堆场,后期用于堤后低洼区回填;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由环卫统一清运。

运营期:项目不产生固体废物。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加强对生态的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环境意识;施工时按要求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断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减少工程占地范围,减轻对动植物的影响;强化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措施,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迹地恢复。

运营期:禁止其他活动对保护区土地资源的再次占用;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在临时施工场所等地栽植乡土灌木和播洒草籽;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加强生态风险管理,尽量避免或减轻生态风险因素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危害。

八、相关部门意见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项目于**日取得平武县水利局出具《关于<平武县高村河山洪沟(高村乡段)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平水函〔2024〕20号)。项 (略)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各管控单元要求。

根据《平武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平武县高村河山洪沟(高村乡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的说明》可知,本项目未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未侵占生态保护红线。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16-*(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

通讯地址: (略) 科创园区玉泉中路10-1号

传真:0816-*

邮箱:*@*63.com

邮编:*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平武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服务中心《平武县高村河山洪沟(高村乡段)防洪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一、项目名称:平武县高村河山洪沟(高村乡段)防洪治理工程

二、建设地点: (略) 平武县高村乡

三、建设性质:新建

四、建设单位:平武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服务中心

五、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略)

六、主要建设内容:本工 (略) 平武县高村河中下段,地处高村乡境内,共分6个工段,从上至下分别为毛学堂段、冷家河坝段、高村乡场口段、河堤坝段、青坪村段、光一村段,其中毛学堂段新建右岸堤防长度173m;冷家河坝段新建左岸堤防长度315m;高村乡场口段新建右岸堤防长度65m;河堤坝段新建右岸堤防长度315m;青坪村段新建右岸堤防长度243m;光一村段,又分3小段,左、右两岸合计新建堤防长度251m。新建堤防轴线长度共计1362m,新建穿堤涵管4处,箱涵2座。设计防洪标准10年一遇洪水,保护人口2100人,保护农田250亩。

项目总投资1383.5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3万元。

七、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影响分析

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基坑排水经沉砂池沉淀后回用于混凝土养护、场地洒水降尘等,不外排;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废水(搅拌机冲洗废水和机械车辆冲洗废水)经施工场地内设置的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

运营期:项目不产生废水。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和运输车辆尾气、混凝土拌合粉尘等。施工扬尘通过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洒水降尘,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并且对路面定期洒水等方式进行控制;施工机械废气和运输车辆尾气通过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自然扩散;混凝土拌合粉尘通过采取湿法拌合,采用袋装水泥,对拌合原材料做好遮挡覆盖,配套喷雾抑尘等措施进行控制。

运营期:项目不产生废气。

(3)声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如装载机、挖掘机、振捣机等主要设备。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禁止施工;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靠近场镇居民点处设置临时隔声屏进行隔声降噪;加强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加强管理等措施控制噪声影响。

运营期:项目不产生噪声。

(4)固体废物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料、土石方、沉淀池沉渣、生活垃圾等。施工废料分类收集,能回收利用的送往回收站,其余用于堤后低洼区回填。开挖土石方中表土单独堆放,后期用于绿化,其余土石方用于主体工程、堤后低洼区回填,无弃方产生。沉淀池沉渣,定期清捞后暂存于施工场地内临时堆场,后期用于堤后低洼区回填;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由环卫统一清运。

运营期:项目不产生固体废物。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加强对生态的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环境意识;施工时按要求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断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减少工程占地范围,减轻对动植物的影响;强化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措施,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迹地恢复。

运营期:禁止其他活动对保护区土地资源的再次占用;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在临时施工场所等地栽植乡土灌木和播洒草籽;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加强生态风险管理,尽量避免或减轻生态风险因素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危害。

八、相关部门意见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项目于**日取得平武县水利局出具《关于<平武县高村河山洪沟(高村乡段)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平水函〔2024〕20号)。项 (略)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各管控单元要求。

根据《平武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平武县高村河山洪沟(高村乡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的说明》可知,本项目未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未侵占生态保护红线。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16-*(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

通讯地址: (略) 科创园区玉泉中路10-1号

传真:0816-*

邮箱:*@*63.com

邮编:*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