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5月20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2024年5月20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相关附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 (略) 罗江区水旱灾害防 (略) 罗江区东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5月20日-2024年5月27日(5个工作日)。< :namespace prefix = "o" />

电话:0838-* 0838-* 地址: (略) 罗江生态环 (略) 东47 (略) (略) 8号(五洲广场东侧)市政 (略) 生态环境局窗口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

概况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略) 罗江区东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

起 (略) 上游130m处,止于拦河堰下游150m处

(略) 罗江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略) 君诚 (略)

综合治理河长3.0km,其中:新建堤防总长2.5km,均位于左岸,河道疏浚长度3.0km,穿堤涵管40处,下河梯步7处。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

1、废水

(1)基坑排水治理措施

项目基坑采用明沟排水系统,设排水沟、沉淀池,基坑排水经沉淀后可抽出用 (略) 和施工区内的洒水降尘,不外排。

(2)施工废水治理措施

项目施工废水经设置在施工 (略) 和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不会对区域地表水体造成影响。

(3)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废气治理措施

(1)施工扬尘治理措施

①加强施工管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工作;

②施工前施工场地先修建施工围挡(高约2m),同时在围挡顶部设置水喷雾装置,尽量降低施工扬尘对敏感点的影响。

③对土石方临时堆场修建围护设施,防止风起扬尘对项目沿线的敏感点的影响;在施工作业停止后,对裸置场地和临时堆放的建筑垃圾,采用密 (略) 进行遮盖或者实施绿化覆盖。

④对主施工场地 (略) 段设置及时洒水降尘,施工期采用湿法作业;

⑤对土石方转运及材料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清洗,运行车辆尽可能减缓行驶速度;避免 (略) 造成扬尘污染;

⑥运输车辆的运 (略) 线要 (略) 管理相关部门的要求执行;

⑦建筑弃渣等运输车辆,车箱遮盖严密后方可运出场外;

⑧本项目为线性工程,项目开挖土(土石方及表土)于项目红线内临时堆场堆存,堆放高度2.0m,用彩条布覆盖,四周用土袋挡护。

⑨在重污染天气,立即停工,禁止施工。

(2)汽车及机械设备尾气治理措施

①选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减少油耗和燃油废气污染;尽量使用电气化设备;

②做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油耗。

③尽量将燃油设备工作场所移至当地常年主导风下风向和场地开阔的地方。

④使用节能低耗的运输车辆,减少汽车尾气的产生量。

⑤合理安排材料运输时段,减少拥堵几率,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⑥施工现场严禁设置柴油储罐,防止有关柴油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发生。

(3)淤泥恶臭

①施工工地设置2m高蓝色硬质彩钢板封闭围档,采取封闭施工;

②从河道中的清理出来的淤泥堆放在临时堆土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晾晒之后,再由自卸汽车运输到指定的弃渣场堆放;

③运输过程中采用专用密封运输车辆,防止淤泥恶臭沿途扩散,严格按照 (略) 行驶, (略) 径避让人口集中区域;

④渣场区域进行全面围挡,围挡采用不锈钢板围挡,围挡高度2m。

⑤及时喷洒除臭剂,且在疏浚开挖过程,河道两岸敏感点小于30m的河段要增加喷洒的次数和用量。

⑥开始清淤前,提前告知附近居民关闭窗户,同时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

3、噪声治理措施

①施工过程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

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早上8-12点,下午1.30-6点),禁止午休和夜间施工。

③合理布设噪声源,对高噪声声源加隔声工棚。噪声设备应在施工过程中将其放置在远离周围敏感点的地方;钢筋、木材加工房等高噪声作业点应设置隔声工棚,工棚使用前应完全封闭,确保施工噪声不扰民。

④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防止由于松动部件的震动或降低噪声部件的损坏而产生很强的噪声。

⑤文明施工。装卸、搬运木材、模具、钢材等严禁抛掷。材料运输等汽车进场要专人指挥,限速,场内运输车辆禁止鸣笛。

⑥施工前做好准备措施,在项目河道四周均采用彩钢板进行打围,并于彩钢板顶部安装洒水喷雾设备;

⑦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挂环保公示牌,在施工工地公示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噪声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

4、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对于建筑垃圾能够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送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处置,不外排。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渣土:根据水土保持报告,本项目土石方挖方总量7.*m3(含表土剥离0.*m3,含清淤量约0.*m3),填方总量4.*m3(含表土回填0.*m3),无借方,废弃土石方2.*m3(含清淤量约为0.*m3),全部运至本工程2座弃土场。环评要求,严禁渣土入河。

表土:剥离的表土约0.*m3,堆放于临时堆土场占地范围内,用于后期覆土回填,不外排。

5、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是施工过程中占地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以及对水生动植物、*生动植物、土地利用的影响。

(1)土地占用影响减缓措施

①各种施工活动均控制在红线范围内,避免对红线外的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②项目在施工前剥离表土并妥善保存,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场地的清理和平整,迹地恢复、表土回覆。

③施工期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尽量减少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对动植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2)植物影响减缓措施

①对于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区等临时用地主要占用等,工程结束后临时用地应首先进行植被恢复,新种植物应选用本地物种,选择枝叶繁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应合理搭配密植。

②对临时堆土场设置临时防护,进行排水、护坡设计,工程结束后,对临时占用场地进行平整,进行表土回填,种植长期适宜于本地生长的植被。

③项目施工结束后,对堤岸护坡进行绿化, (略) 风貌和用地特点分区种植绿化植物。绿化植物主要选择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进行配置。

(3)动物影响减缓措施

①工程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车辆、机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尽力缩小施工作业带宽度,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碾压,减少对*生动物生境及觅食场所的破坏。

②严禁夜间施工,若不得不夜间施工的,应经当地相关部门批准后才可施工。应尽量减少高噪声设备施工,特别是超强的流动噪声源(如载重卡车),突然轰鸣的间歇噪声源和连续的固定噪声源等,以减少施工噪声对人、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干扰。

③加强对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教育工作,施工期间,以公告、宣传单、板报和会议等形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保护野生动物常识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禁止施工人员捕猎蛙类、蛇类、兽类、鸟类等野生动物和从事其它有碍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加强施工管理与监理,优化施工设计,尽量减少施工占地及施工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④快速恢复地表植被。兽类等动物的栖息环境和分布规律与植被类型密切相关,因此施工期间对植被的破坏,待施工结束后,应及时采取措施,使植被尽快恢复,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施工痕迹,对土层较薄的陡坡和弃土石渣堆积场所,培育草灌植被,把地面覆盖起来。

⑤严禁捕杀野生动物。项目施工期间机械开挖产生的噪声,工程施工等人为活动的干扰、惊吓,使施工区域工程占地区以及毗邻地区的动物迁徙至邻近地区。

(4)水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①项目涉水工程施工时设围堰,采用围堰导流,以有效减轻施工过程对水质及水生生物的影响。

②项目堤岸、护坡主要采用土料、块石、砂料及碎石料,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现有河道水生生物的保护,合理安排施工期,防止施工时泥沙、石块等掉入河中。

③落实项目影响区域水环境保护措施,重点加强对施工期悬浮物、石油类污染物控制。在临时施工场地时应设置隔油池、沉淀池等,施工废水应经处理后回用,禁止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基坑排放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

④项目建设范围内虽无珍稀濒危、重要水生生物,但在施工期也应制定水生生物保护规定,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自觉保护水生动物;严禁施工人员在施工水域附近进行捕鱼、猎捕水禽或从事其它有碍水生生态环境的活动,一旦发现珍稀水生动物,应及时进行保护和上报。

⑤在实施与河道水体直接接触的工程时,应尽量采取逆水流方向施工的施工方式,减少悬浮物的产生量;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施工强度,在水体流动缓慢季节时,可适当加大施工强度;对产生河道悬浮物的污染影响应进行监测,避免水体浑浊对水生生态产生影响。

⑥加强施工人员教育,严禁施工人员下河捕捞鱼类。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宣传、完工后实施增殖放流的措施。

⑦建立鱼类及时救护机制,对围堰内的鱼类及时进行捕捞、放归至东河中。

(5)水土流失的保护措施

土地整治:场地平整修复原有河道行洪断面和迹地恢复,土地整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场地清理、平整等。

表土剥离:采取表土剥离措施,充分保护表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临时占地的迹地恢复覆土,不外排。

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为减小土体表面产生的水土流失,应对经过土地整理后的施工生产生活设施,覆土厚度沿线弃渣区域进行迹地恢复,土体表面撒播草籽。

临时遮盖:对开挖裸露地面及临时堆土场及时 (略) 遮盖措施。

宣传标语:在作业带沿线张贴水土保持宣传语,宣传水土保持政策。

7、环境风险分析

首先,最根本的防范措施就是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期间的施工废水全部回用,严禁排入河道污染水体水质;

确保施工运输车辆安全通行,杜绝司机由于疲劳驾驶、速度过快等,导致翻车漏油事故的出现,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现场严禁设油罐。施工期间不在现场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维修,所有施工机械检维修均委托白马关镇的维修店进行;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防止燃油或油污以跑、冒、滴、漏等方式进入地表水。

施工期间的施工废水隔油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严禁排入河道污染河道水质。

二、营运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

本项目属于非污染生态型建设项目。工程营运期不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污染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并带来一定的环境正效益。同时,还有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正效益。

(略) 生态环境局

2024年5月20日

相关附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 (略) 罗江区水旱灾害防 (略) 罗江区东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5月20日-2024年5月27日(5个工作日)。< :namespace prefix = "o" />

电话:0838-* 0838-* 地址: (略) 罗江生态环 (略) 东47 (略) (略) 8号(五洲广场东侧)市政 (略) 生态环境局窗口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

概况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略) 罗江区东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

起 (略) 上游130m处,止于拦河堰下游150m处

(略) 罗江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略) 君诚 (略)

综合治理河长3.0km,其中:新建堤防总长2.5km,均位于左岸,河道疏浚长度3.0km,穿堤涵管40处,下河梯步7处。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

1、废水

(1)基坑排水治理措施

项目基坑采用明沟排水系统,设排水沟、沉淀池,基坑排水经沉淀后可抽出用 (略) 和施工区内的洒水降尘,不外排。

(2)施工废水治理措施

项目施工废水经设置在施工 (略) 和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不会对区域地表水体造成影响。

(3)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废气治理措施

(1)施工扬尘治理措施

①加强施工管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工作;

②施工前施工场地先修建施工围挡(高约2m),同时在围挡顶部设置水喷雾装置,尽量降低施工扬尘对敏感点的影响。

③对土石方临时堆场修建围护设施,防止风起扬尘对项目沿线的敏感点的影响;在施工作业停止后,对裸置场地和临时堆放的建筑垃圾,采用密 (略) 进行遮盖或者实施绿化覆盖。

④对主施工场地 (略) 段设置及时洒水降尘,施工期采用湿法作业;

⑤对土石方转运及材料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清洗,运行车辆尽可能减缓行驶速度;避免 (略) 造成扬尘污染;

⑥运输车辆的运 (略) 线要 (略) 管理相关部门的要求执行;

⑦建筑弃渣等运输车辆,车箱遮盖严密后方可运出场外;

⑧本项目为线性工程,项目开挖土(土石方及表土)于项目红线内临时堆场堆存,堆放高度2.0m,用彩条布覆盖,四周用土袋挡护。

⑨在重污染天气,立即停工,禁止施工。

(2)汽车及机械设备尾气治理措施

①选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减少油耗和燃油废气污染;尽量使用电气化设备;

②做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油耗。

③尽量将燃油设备工作场所移至当地常年主导风下风向和场地开阔的地方。

④使用节能低耗的运输车辆,减少汽车尾气的产生量。

⑤合理安排材料运输时段,减少拥堵几率,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⑥施工现场严禁设置柴油储罐,防止有关柴油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发生。

(3)淤泥恶臭

①施工工地设置2m高蓝色硬质彩钢板封闭围档,采取封闭施工;

②从河道中的清理出来的淤泥堆放在临时堆土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晾晒之后,再由自卸汽车运输到指定的弃渣场堆放;

③运输过程中采用专用密封运输车辆,防止淤泥恶臭沿途扩散,严格按照 (略) 行驶, (略) 径避让人口集中区域;

④渣场区域进行全面围挡,围挡采用不锈钢板围挡,围挡高度2m。

⑤及时喷洒除臭剂,且在疏浚开挖过程,河道两岸敏感点小于30m的河段要增加喷洒的次数和用量。

⑥开始清淤前,提前告知附近居民关闭窗户,同时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

3、噪声治理措施

①施工过程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

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早上8-12点,下午1.30-6点),禁止午休和夜间施工。

③合理布设噪声源,对高噪声声源加隔声工棚。噪声设备应在施工过程中将其放置在远离周围敏感点的地方;钢筋、木材加工房等高噪声作业点应设置隔声工棚,工棚使用前应完全封闭,确保施工噪声不扰民。

④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防止由于松动部件的震动或降低噪声部件的损坏而产生很强的噪声。

⑤文明施工。装卸、搬运木材、模具、钢材等严禁抛掷。材料运输等汽车进场要专人指挥,限速,场内运输车辆禁止鸣笛。

⑥施工前做好准备措施,在项目河道四周均采用彩钢板进行打围,并于彩钢板顶部安装洒水喷雾设备;

⑦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挂环保公示牌,在施工工地公示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噪声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

4、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对于建筑垃圾能够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送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处置,不外排。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渣土:根据水土保持报告,本项目土石方挖方总量7.*m3(含表土剥离0.*m3,含清淤量约0.*m3),填方总量4.*m3(含表土回填0.*m3),无借方,废弃土石方2.*m3(含清淤量约为0.*m3),全部运至本工程2座弃土场。环评要求,严禁渣土入河。

表土:剥离的表土约0.*m3,堆放于临时堆土场占地范围内,用于后期覆土回填,不外排。

5、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是施工过程中占地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以及对水生动植物、*生动植物、土地利用的影响。

(1)土地占用影响减缓措施

①各种施工活动均控制在红线范围内,避免对红线外的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②项目在施工前剥离表土并妥善保存,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场地的清理和平整,迹地恢复、表土回覆。

③施工期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尽量减少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对动植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2)植物影响减缓措施

①对于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区等临时用地主要占用等,工程结束后临时用地应首先进行植被恢复,新种植物应选用本地物种,选择枝叶繁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应合理搭配密植。

②对临时堆土场设置临时防护,进行排水、护坡设计,工程结束后,对临时占用场地进行平整,进行表土回填,种植长期适宜于本地生长的植被。

③项目施工结束后,对堤岸护坡进行绿化, (略) 风貌和用地特点分区种植绿化植物。绿化植物主要选择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进行配置。

(3)动物影响减缓措施

①工程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车辆、机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尽力缩小施工作业带宽度,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碾压,减少对*生动物生境及觅食场所的破坏。

②严禁夜间施工,若不得不夜间施工的,应经当地相关部门批准后才可施工。应尽量减少高噪声设备施工,特别是超强的流动噪声源(如载重卡车),突然轰鸣的间歇噪声源和连续的固定噪声源等,以减少施工噪声对人、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干扰。

③加强对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教育工作,施工期间,以公告、宣传单、板报和会议等形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保护野生动物常识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禁止施工人员捕猎蛙类、蛇类、兽类、鸟类等野生动物和从事其它有碍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加强施工管理与监理,优化施工设计,尽量减少施工占地及施工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④快速恢复地表植被。兽类等动物的栖息环境和分布规律与植被类型密切相关,因此施工期间对植被的破坏,待施工结束后,应及时采取措施,使植被尽快恢复,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施工痕迹,对土层较薄的陡坡和弃土石渣堆积场所,培育草灌植被,把地面覆盖起来。

⑤严禁捕杀野生动物。项目施工期间机械开挖产生的噪声,工程施工等人为活动的干扰、惊吓,使施工区域工程占地区以及毗邻地区的动物迁徙至邻近地区。

(4)水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①项目涉水工程施工时设围堰,采用围堰导流,以有效减轻施工过程对水质及水生生物的影响。

②项目堤岸、护坡主要采用土料、块石、砂料及碎石料,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现有河道水生生物的保护,合理安排施工期,防止施工时泥沙、石块等掉入河中。

③落实项目影响区域水环境保护措施,重点加强对施工期悬浮物、石油类污染物控制。在临时施工场地时应设置隔油池、沉淀池等,施工废水应经处理后回用,禁止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基坑排放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

④项目建设范围内虽无珍稀濒危、重要水生生物,但在施工期也应制定水生生物保护规定,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自觉保护水生动物;严禁施工人员在施工水域附近进行捕鱼、猎捕水禽或从事其它有碍水生生态环境的活动,一旦发现珍稀水生动物,应及时进行保护和上报。

⑤在实施与河道水体直接接触的工程时,应尽量采取逆水流方向施工的施工方式,减少悬浮物的产生量;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施工强度,在水体流动缓慢季节时,可适当加大施工强度;对产生河道悬浮物的污染影响应进行监测,避免水体浑浊对水生生态产生影响。

⑥加强施工人员教育,严禁施工人员下河捕捞鱼类。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宣传、完工后实施增殖放流的措施。

⑦建立鱼类及时救护机制,对围堰内的鱼类及时进行捕捞、放归至东河中。

(5)水土流失的保护措施

土地整治:场地平整修复原有河道行洪断面和迹地恢复,土地整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场地清理、平整等。

表土剥离:采取表土剥离措施,充分保护表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临时占地的迹地恢复覆土,不外排。

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为减小土体表面产生的水土流失,应对经过土地整理后的施工生产生活设施,覆土厚度沿线弃渣区域进行迹地恢复,土体表面撒播草籽。

临时遮盖:对开挖裸露地面及临时堆土场及时 (略) 遮盖措施。

宣传标语:在作业带沿线张贴水土保持宣传语,宣传水土保持政策。

7、环境风险分析

首先,最根本的防范措施就是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期间的施工废水全部回用,严禁排入河道污染水体水质;

确保施工运输车辆安全通行,杜绝司机由于疲劳驾驶、速度过快等,导致翻车漏油事故的出现,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现场严禁设油罐。施工期间不在现场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维修,所有施工机械检维修均委托白马关镇的维修店进行;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防止燃油或油污以跑、冒、滴、漏等方式进入地表水。

施工期间的施工废水隔油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严禁排入河道污染河道水质。

二、营运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

本项目属于非污染生态型建设项目。工程营运期不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污染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并带来一定的环境正效益。同时,还有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正效益。

(略) 生态环境局

2024年5月20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