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5月29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2024年5月29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相关附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中国 (略) (略) 油气销售中心新301站增供绵竹中民建设工程、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线238-246号桩段管道迁改项目等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日-**日(5个工作日)。电话:0838-*、0838-*地址: (略) 松花江北路8号(政务服务中心三 (略) 生态环境局窗口)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新301站增供绵竹中民建设工程

(略) 旌阳区德新镇

中国 (略) (略) 油气销售中心

四川久远 (略)

项目总投资637.4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含管道工程、阀井工程以及站场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一)管道工程

本工程新建管道起于支线阀井,采用清管三通在新盛201脱水站-新907输配站集气干线(集气干线不在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下载气(输送气体为干气),止于新301站,管道走向整体由西至东敷设,线路全长0.7km,设计压力4.0MPa,管道规格D323.9×7.1 L290M PSL2螺旋缝埋弧焊钢管,输气规模为60×104m3/d,沿线涉及农田及林地,穿越沟渠3次,乡村道路1次。同沟敷设通信光缆,铺设长度0.7km。

(二)阀井工程

新建阀井接收新盛201脱水站-新907输配站集气干线来气,向新301站输气。阀井内设置截断球阀1只,不具备放空功能,阀井放空依托于下游站场。

(三)站场改造工程

于新301站内硬化地面增设1台撬装过滤分离器(4.0MPa,DN600),配套建设DN200孔板流量计、调压装置(PN4.0MPa DN200),并对站内依托的辅助工程进行适应性改造(包括自控系统、供配电等相关设施改造),设计天然气处理规模为60×104m3/d。进、出站设置紧急截断阀,事故工况下可将站场与上下游管道截断。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一般性措施:1)利用已有道路运输管道等物资,减少临时施工便道的设置长度;2)临时施工场地施工后及时恢复至原有使用水平;3)避免大风天气和雨天进行土石方作业;4)开挖土方采取保护措施,开挖的土方堆放于管线的一侧,地表水体穿越段尽量堆放于远离地表水体旁,对土方堆放场所采取适当拍压,旱季表面喷水或用织物遮盖、围挡等保护措施。(2)占地补偿及复垦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开挖施工,不得超计划占地;2)管道沿线不单独设置集中的施工营地,表土堆放在工程临时用地范围内。施工中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不得新增占地,禁止在施工作业带以外随意堆渣弃土;3)对施工作业带、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进行复垦,耕地按照土地利用现状恢复为原有功能;4)耕地复垦第一年可考虑固氮型经济作物种植,适当辅助以人工施肥措施,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地生产力恢复,且设置警示牌,在管线两侧各5m范围不得种植深根性植物。

(3)植物保护措施:管线沿线植被为人工农田植被。针对该段区,提出以下保护和恢复措施:

1)根据所需施工管段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作物的生产规律,尽量选择在作物收割后进行管道施工,减少对永久基本农田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在作物生长期内进行收割的,与当地农民进行协商,确实无法避开的,应当进行补偿。2)管道施工过程中要对管沟区的农田表层土壤进行分层剥离(剥离深度约为30-50cm)、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循序分层回填,同时要按照恢复耕作设计文件规定的范围,将其剥离并单独堆放用土工布进行临时防护,以便工程结束后用于恢复扰动的永久基本农田。以此来尽量降低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尽快恢复农作物产量。3)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农田防护树木的砍伐,完工后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在农地可种植绿肥作物,加速农业土壤肥力的恢复。4)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现场清理及恢复工作,尽可能降低施工对农田生态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4)野生动物保护措施:1)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开展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在主要施工场地设置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禁止任何人员、采取任何方式进行捕捉和猎杀动物等非法行为。2)对工程废物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进行快速处理,尽量避免生活垃圾为鼠类等疫源性兽类提供生活环境,避免疫源性兽类种群爆发。3)靠近林地段施工时禁止夜间施工,避免采用高噪声设备,降低噪声、夜间灯光对鸟类的影响;4)施工期避开鸟类繁殖期。5)加强日常巡护管理工作。(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表土剥离、绿化覆土、田埂堡坎修筑。

2)临时措施。土工布遮盖、土袋拦挡。

2、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施工期采取大开挖+套管的方式穿越;生活污水依托现有周边农户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试压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

3、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定期洒水;禁止大风天气时进行土石方作业以及对露天堆放土石方等;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束时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及时对敷管施工占用场地恢复植被,减少地面裸露的时间。对施工场地、材料堆场等,除及时进行清理外,恢复临时占地原有使用功能;合理制定错时施工计划,在重大活动期间避免开展涉及颗粒物排放作业工序;施工期大开挖路面恢复采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4、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在居民点较多区域尽量避免机械施工;加强与周边居民的协调沟通,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各种强噪声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在午间(12:00~14:00)和夜间(22:00~06:00)禁止任何施工作业;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和行走时间,车辆运行线路尽量避开居民区;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将试压点设置在远离居民点等敏感区域的地方,合理安排试压时间,使噪声经过衰减后不会对居民点造成影响。

5、固体废物减缓措施

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系统,运送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处理;施工废料主要包括焊接作业中产生废焊条、施工过程中及公路穿越过程中产生的废混凝土等。施工废料部分可回收利用,可回收的部分全部由废品收购方回收处理,剩余废料及时清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进行处置。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建成后管道输送介质为经气液分离后的天然气,其输送是在密闭系统中进行,项目不进行清管,运营期正常工况下无废水产生。

废气:新301站内阀组泄漏少量天然气,通过定期检修各类阀组,加强站场内通风进行无组织排放;事故检修和事故状态下对管道内天然气通过新301站内已建放散管放空,不点火,放空管规格DN150mm、H=15m。

固体废物:设备维护、检修或滤芯更换后,立即由相关作业人员带走,由作业区统一收集后, (略) 处置。检修废渣、废滤芯、滤渣均属一般固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废润滑油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噪声:选择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措施降低运营期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公众参与意见

项目公众参与意见调查选择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平台、《四川经济日报》及项目所在乡镇现场进行公示分别进行公示;三次公示期间均未收到任何反馈意见。因此,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支持。

四、其他部门意见

1、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旌阳分局关于《申请审查新盛201-新907集输干线至新301脱水站支线工程线路》的复函([2023]-412)。

2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线238-246号桩段管道迁改项目

(略) 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 (略) (略) 油气销售中心

四川久远 (略)

项目总投资7968.64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含管道工程和阀室(井)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一)管道工程

本工程线路长9.2km,设计压力4.0MPa,设计输量200×104m3/d,设计管径D377×10.0mm。管道沿线穿越道路872m共计37次,其中顶管穿越等级公路9次,开挖穿越乡村道路、机耕道28次,管道沿线穿越齐家堰、小型河流、沟渠等地表水170m共计21次。同沟敷设通信光缆,铺设长度9.2km。

(二)阀室(井)工程

(1)新建东河阀室:新建东河监控阀室1座,具备线路截断、分输、放空功能;(2)新建南湖阀井:在改建管道上新建南湖阀井1座,具备线路截断、分输功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一般性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并接受当地环保和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监督;2)利用已有道路和新修的施工便道运输管道等物资,施工车辆、机械和人员走固定线路,新建施工便道5.3km,改、扩建施工便道2.4km。本评价提出,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修建施工便道,禁止随意拓宽施工便道宽度,施工完成后应对施工便道进行恢复,恢复原有用地性质。3)堆管场设置于旱地内,远离河流及沟渠,无论施工造成损坏,施工后应及时恢复至原有使用水平;4)在施工线路及附近区域,开展巡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有损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砍伐、采摘、偷猎、野外用火等行为及时处理,坚决杜绝;5)避免大风天气和雨天进行土石方作业;6)对开挖土方采取保护措施,开挖的土方堆放于管线的一侧,沟渠穿越及河流穿越段尽量堆放于远离沟渠和河流段管沟的管沟旁,对土方堆放场所采取适当拍压,旱季表面喷水或用织物遮盖、围挡等保护措施。(2)占地补偿及复垦措施: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开挖施工,不得超计划占地。2)管道沿线不单独设置集中的施工营地,表土堆放在工程临时用地范围内。施工中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不得新增占地,禁止在施工作业带以外随意堆渣弃土。(3)植物保护措施:针对人工农田植被恢复措施:1)根据所需施工管段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作物的生产规律,尽量选择在作物收割后进行管道施工,减少对永久基本农田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在作物生长期内进行收割的,与当地农民进行协商,确实无法避开的,应当进行补偿。2)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围,避免对临时占地范围外的农田造成影响。3)管道施工过程中要对管沟区的农田表层土壤进行分层剥离(剥离深度约为30-50cm)、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循序分层回填,同时要按照恢复耕作设计文件规定的范围,将其剥离并单独堆放用土工布进行临时防护,以便工程结束后用于恢复扰动的永久基本农田。以此来尽量降低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尽快恢复农作物产量。4)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农田防护树木的砍伐,完工后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在农地可种植绿肥作物,加速农业土壤肥力的恢复。5)施工人员、施工车辆和各种设备应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随意破坏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等农田基础设施。6)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现场清理及恢复工作,尽可能降低施工对农田生态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7)以农业种植复垦为主,复垦第一年可考虑固氮型经济作物种植,适当辅助以人工施肥措施,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地生产力恢复,且设置警示牌,在管线两侧各5m范围不得种植深根性植物。8)建设单位应向沿线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工程用地申请,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复后方可动工;建设单位要与地方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在施工前认真落实地方有关征地补偿手续及其费用,配合地方政府解决工程沿线扰动区域内的土地占补平衡问题,“占一补一”。

针对林地恢复措施:1)管道穿越林地时应尽量减小施工作业带宽度,严格禁止砍伐施工作业带以外的树木。在林地地区,尽量采取人工开挖方式,减小机械作业对林地造成的破坏。2)利用现有道路进行运输,可满足施工要求,避免穿越林地。沿线施工作业带不得随意扩大范围和破坏周围林地植被。尽量减少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对作业场外的植被的破坏;严格规定施工车辆的行驶便道,防止施工车辆在有植被的地段任意行驶。3)管道管沟开挖过程中要对管沟区的林地表层土壤进行分层剥离(剥离深度约为20cm)、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循序分层回填,同时要将表层土单独堆放用土工布进行临时防护,以便工程结束后用于恢复植被。4)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工作,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视沿线具体情况实施,原为林地段,原则上复垦后恢复林地,不能恢复的应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要求,可考虑植草绿化。根据管道有关工程安全性的要求,管道沿线两侧各5m范围内原则上不能种植深根性植物或经济类树木,对这一范围内的林地穿越段,林地损失应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进行经济补偿和生态补偿。5)林地穿越段两侧各5m范围内以植草绿化为主,必要时可考虑浅根性半灌木、灌木绿化。绿化树种选择原则上以原有林分树种为主;可适当考虑异林分树种绿化,但考虑实际固堤或生态防护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该树种在当地的种植经验。异林分树种绿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树种尽量选择树冠开阔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弥补因工程穿越所造成的林带景观分割;异林分树选应原有林分树不产生共同寄主病害。

其中农田防护林穿越段绿化植物种选择既要考虑实际防护效果,也要考虑对农田作物的影响,建议选择表层根系一般发达的浅根性半灌木、灌木树种,可适当稀植。上述绿化植物种选择应对原有林分树种不产生共同寄主病害。6)植物恢复措施物种禁止选取入侵物种,建议选用当地灌木对占用林地进行恢复。7)施工人员及器械进入工区开展施工活动,施工用火、生活用火频率大大提高,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极易蔓延,给*生植被带来潜在威胁。因此,施工期面临较高的火灾威胁。施工方应该配合林地的防火工作,积极贯彻《森林防火条例》,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做好施工人员吸烟以及其它生活和生产用火的火源管理。施工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森林防火设备。(4)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1)采取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减少振动对野生动物带来的干扰。2)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开展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在主要施工场地设置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禁止任何人员、采取任何方式进行捕捉和猎杀动物等非法行为。3)严格控制施工范围,避免扰动占地范围外土壤、植被,保护好小型兽类的栖息地;4)对工程废物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进行快速处理,尽量避免生活垃圾为鼠类等疫源性兽类提供生活环境,避免疫源性兽类种群爆发。5)靠近林地段施工时禁止夜间施工,避免采用高噪声设备,降低噪声、夜间灯光对鸟类的影响;6)施工期避开鸟类繁殖期。7)通过积极的日常巡护管理工作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5)鱼类保护措施: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不准在齐家堰网鱼,更不准炸鱼、毒鱼和电捕鱼,最大限度减少对鱼类资源的损害。2)枯水期进行齐家堰、小型河流穿越处施工;3)施工结束后恢复原有河道;4)严加管理,严禁施工期废水、废渣排入齐家堰、小型河流中;5)禁止在齐家堰、小型河流中清洗机械设备,禁止油污类物质排入地表水体中;6)对于邻近河流水体的施工区,在施工区边界设立截流沟,防止施工区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体。(6)水生生态保护措施:1)合理选择施工时间。管线施工时应尽可能将穿越河流、沟渠施工时间选择在枯水期、非灌溉期,并加快管道穿越河流、沟渠的施工速度,降低对河流、沟渠的影响,同时应加强施工过程废水管理,严禁废水乱排,污染水生生态环境。

2)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严格将施工控制于划定的范围之内,以免对河流、沟渠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加剧生态系统的破碎化;施工材料堆放应远离水源和其它水体,选择暴雨径流难以冲刷的地方,防止施工材料被暴雨径流带入水体。3)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穿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废物应妥善收集并处理,禁止外排或随意丢弃。保证使用的各类机械在安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防止施工机械或设备漏油事故发生。加强对施工人员教育和管理,禁止捕捞水生生物。4)保持渠道的联通性。废弃的土石方应堆放在远离水体的指定地点,严禁弃入河流、沟渠,淤塞河道、渠道;施工结束后要尽快恢复渠道的畅通。5)及时清理河道、渠道。施工结束后,清理垃圾和多余的填方土,保持原有地表高度,恢复河道、渠道原貌,以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7)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表土剥离、绿化覆土、田埂堡坎修筑。2)临时措施。土工布遮盖、土袋拦挡。

2、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施工期采取大开挖+套管的方式穿越;生活污水依托现有周边农户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试压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

3、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定期洒水;禁止大风天气时进行土石方作业以及对露天堆放土石方等;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束时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及时对敷管施工占用场地恢复植被,减少地面裸露的时间。对施工场地、材料堆场等,除及时进行清理外,恢复临时占地原有使用功能;合理制定错时施工计划,在重大活动期间避免开展涉及颗粒物排放作业工序;施工期大开挖路面恢复采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4、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在居民点较多区域尽量避免机械施工;在居民点较多的区域增设隔音挡板;加强与周边居民的协调沟通,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各种强噪声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在午间(12:00~14:00)和夜间(22:00~06:00)禁止任何施工作业;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和行走时间,车辆运行线路尽量避开居民区;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将试压点设置在远离居民点等敏感区域的地方,合理安排试压时间,使噪声经过衰减后不会对居民点造成影响。

5、固体废物减缓措施

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系统,运送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处理;施工废料可回收的部分全部由废品收购方回收处理,剩余废料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纳入当地垃圾清运系统;建筑垃圾及时转运至当地建设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建成后管道输送介质为天然气(干气),其输送是在密闭系统中进行,运营期正常工况下无废水、废气、噪声、固废产生。非正常工况下产生的废气为*烷,经放空管放空,噪声为放空产生的气流噪声,时间短,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固废为清管废渣(依托下游官仓阀室进行清管并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三、公众参与意见

项目公众参与意见调查选择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平台、《四川经济日报》及项目所在城区、乡镇现场分别进行公示;三次公示期间均未收到任何反馈意见。因此,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支持。

四、其他部门意见

1、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同意经开区中石化黄金线238-246号桩燃气管线迁改设计方案的函。

相关附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中国 (略) (略) 油气销售中心新301站增供绵竹中民建设工程、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线238-246号桩段管道迁改项目等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日-**日(5个工作日)。电话:0838-*、0838-*地址: (略) 松花江北路8号(政务服务中心三 (略) 生态环境局窗口)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新301站增供绵竹中民建设工程

(略) 旌阳区德新镇

中国 (略) (略) 油气销售中心

四川久远 (略)

项目总投资637.4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含管道工程、阀井工程以及站场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一)管道工程

本工程新建管道起于支线阀井,采用清管三通在新盛201脱水站-新907输配站集气干线(集气干线不在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下载气(输送气体为干气),止于新301站,管道走向整体由西至东敷设,线路全长0.7km,设计压力4.0MPa,管道规格D323.9×7.1 L290M PSL2螺旋缝埋弧焊钢管,输气规模为60×104m3/d,沿线涉及农田及林地,穿越沟渠3次,乡村道路1次。同沟敷设通信光缆,铺设长度0.7km。

(二)阀井工程

新建阀井接收新盛201脱水站-新907输配站集气干线来气,向新301站输气。阀井内设置截断球阀1只,不具备放空功能,阀井放空依托于下游站场。

(三)站场改造工程

于新301站内硬化地面增设1台撬装过滤分离器(4.0MPa,DN600),配套建设DN200孔板流量计、调压装置(PN4.0MPa DN200),并对站内依托的辅助工程进行适应性改造(包括自控系统、供配电等相关设施改造),设计天然气处理规模为60×104m3/d。进、出站设置紧急截断阀,事故工况下可将站场与上下游管道截断。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一般性措施:1)利用已有道路运输管道等物资,减少临时施工便道的设置长度;2)临时施工场地施工后及时恢复至原有使用水平;3)避免大风天气和雨天进行土石方作业;4)开挖土方采取保护措施,开挖的土方堆放于管线的一侧,地表水体穿越段尽量堆放于远离地表水体旁,对土方堆放场所采取适当拍压,旱季表面喷水或用织物遮盖、围挡等保护措施。(2)占地补偿及复垦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开挖施工,不得超计划占地;2)管道沿线不单独设置集中的施工营地,表土堆放在工程临时用地范围内。施工中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不得新增占地,禁止在施工作业带以外随意堆渣弃土;3)对施工作业带、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进行复垦,耕地按照土地利用现状恢复为原有功能;4)耕地复垦第一年可考虑固氮型经济作物种植,适当辅助以人工施肥措施,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地生产力恢复,且设置警示牌,在管线两侧各5m范围不得种植深根性植物。

(3)植物保护措施:管线沿线植被为人工农田植被。针对该段区,提出以下保护和恢复措施:

1)根据所需施工管段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作物的生产规律,尽量选择在作物收割后进行管道施工,减少对永久基本农田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在作物生长期内进行收割的,与当地农民进行协商,确实无法避开的,应当进行补偿。2)管道施工过程中要对管沟区的农田表层土壤进行分层剥离(剥离深度约为30-50cm)、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循序分层回填,同时要按照恢复耕作设计文件规定的范围,将其剥离并单独堆放用土工布进行临时防护,以便工程结束后用于恢复扰动的永久基本农田。以此来尽量降低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尽快恢复农作物产量。3)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农田防护树木的砍伐,完工后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在农地可种植绿肥作物,加速农业土壤肥力的恢复。4)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现场清理及恢复工作,尽可能降低施工对农田生态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4)野生动物保护措施:1)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开展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在主要施工场地设置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禁止任何人员、采取任何方式进行捕捉和猎杀动物等非法行为。2)对工程废物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进行快速处理,尽量避免生活垃圾为鼠类等疫源性兽类提供生活环境,避免疫源性兽类种群爆发。3)靠近林地段施工时禁止夜间施工,避免采用高噪声设备,降低噪声、夜间灯光对鸟类的影响;4)施工期避开鸟类繁殖期。5)加强日常巡护管理工作。(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表土剥离、绿化覆土、田埂堡坎修筑。

2)临时措施。土工布遮盖、土袋拦挡。

2、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施工期采取大开挖+套管的方式穿越;生活污水依托现有周边农户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试压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

3、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定期洒水;禁止大风天气时进行土石方作业以及对露天堆放土石方等;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束时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及时对敷管施工占用场地恢复植被,减少地面裸露的时间。对施工场地、材料堆场等,除及时进行清理外,恢复临时占地原有使用功能;合理制定错时施工计划,在重大活动期间避免开展涉及颗粒物排放作业工序;施工期大开挖路面恢复采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4、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在居民点较多区域尽量避免机械施工;加强与周边居民的协调沟通,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各种强噪声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在午间(12:00~14:00)和夜间(22:00~06:00)禁止任何施工作业;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和行走时间,车辆运行线路尽量避开居民区;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将试压点设置在远离居民点等敏感区域的地方,合理安排试压时间,使噪声经过衰减后不会对居民点造成影响。

5、固体废物减缓措施

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系统,运送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处理;施工废料主要包括焊接作业中产生废焊条、施工过程中及公路穿越过程中产生的废混凝土等。施工废料部分可回收利用,可回收的部分全部由废品收购方回收处理,剩余废料及时清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进行处置。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建成后管道输送介质为经气液分离后的天然气,其输送是在密闭系统中进行,项目不进行清管,运营期正常工况下无废水产生。

废气:新301站内阀组泄漏少量天然气,通过定期检修各类阀组,加强站场内通风进行无组织排放;事故检修和事故状态下对管道内天然气通过新301站内已建放散管放空,不点火,放空管规格DN150mm、H=15m。

固体废物:设备维护、检修或滤芯更换后,立即由相关作业人员带走,由作业区统一收集后, (略) 处置。检修废渣、废滤芯、滤渣均属一般固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废润滑油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噪声:选择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措施降低运营期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公众参与意见

项目公众参与意见调查选择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平台、《四川经济日报》及项目所在乡镇现场进行公示分别进行公示;三次公示期间均未收到任何反馈意见。因此,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支持。

四、其他部门意见

1、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旌阳分局关于《申请审查新盛201-新907集输干线至新301脱水站支线工程线路》的复函([2023]-412)。

2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线238-246号桩段管道迁改项目

(略) 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 (略) (略) 油气销售中心

四川久远 (略)

项目总投资7968.64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含管道工程和阀室(井)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一)管道工程

本工程线路长9.2km,设计压力4.0MPa,设计输量200×104m3/d,设计管径D377×10.0mm。管道沿线穿越道路872m共计37次,其中顶管穿越等级公路9次,开挖穿越乡村道路、机耕道28次,管道沿线穿越齐家堰、小型河流、沟渠等地表水170m共计21次。同沟敷设通信光缆,铺设长度9.2km。

(二)阀室(井)工程

(1)新建东河阀室:新建东河监控阀室1座,具备线路截断、分输、放空功能;(2)新建南湖阀井:在改建管道上新建南湖阀井1座,具备线路截断、分输功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一般性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并接受当地环保和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监督;2)利用已有道路和新修的施工便道运输管道等物资,施工车辆、机械和人员走固定线路,新建施工便道5.3km,改、扩建施工便道2.4km。本评价提出,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修建施工便道,禁止随意拓宽施工便道宽度,施工完成后应对施工便道进行恢复,恢复原有用地性质。3)堆管场设置于旱地内,远离河流及沟渠,无论施工造成损坏,施工后应及时恢复至原有使用水平;4)在施工线路及附近区域,开展巡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有损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砍伐、采摘、偷猎、野外用火等行为及时处理,坚决杜绝;5)避免大风天气和雨天进行土石方作业;6)对开挖土方采取保护措施,开挖的土方堆放于管线的一侧,沟渠穿越及河流穿越段尽量堆放于远离沟渠和河流段管沟的管沟旁,对土方堆放场所采取适当拍压,旱季表面喷水或用织物遮盖、围挡等保护措施。(2)占地补偿及复垦措施: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开挖施工,不得超计划占地。2)管道沿线不单独设置集中的施工营地,表土堆放在工程临时用地范围内。施工中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不得新增占地,禁止在施工作业带以外随意堆渣弃土。(3)植物保护措施:针对人工农田植被恢复措施:1)根据所需施工管段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作物的生产规律,尽量选择在作物收割后进行管道施工,减少对永久基本农田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在作物生长期内进行收割的,与当地农民进行协商,确实无法避开的,应当进行补偿。2)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围,避免对临时占地范围外的农田造成影响。3)管道施工过程中要对管沟区的农田表层土壤进行分层剥离(剥离深度约为30-50cm)、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循序分层回填,同时要按照恢复耕作设计文件规定的范围,将其剥离并单独堆放用土工布进行临时防护,以便工程结束后用于恢复扰动的永久基本农田。以此来尽量降低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尽快恢复农作物产量。4)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农田防护树木的砍伐,完工后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在农地可种植绿肥作物,加速农业土壤肥力的恢复。5)施工人员、施工车辆和各种设备应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随意破坏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等农田基础设施。6)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现场清理及恢复工作,尽可能降低施工对农田生态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7)以农业种植复垦为主,复垦第一年可考虑固氮型经济作物种植,适当辅助以人工施肥措施,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地生产力恢复,且设置警示牌,在管线两侧各5m范围不得种植深根性植物。8)建设单位应向沿线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工程用地申请,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复后方可动工;建设单位要与地方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在施工前认真落实地方有关征地补偿手续及其费用,配合地方政府解决工程沿线扰动区域内的土地占补平衡问题,“占一补一”。

针对林地恢复措施:1)管道穿越林地时应尽量减小施工作业带宽度,严格禁止砍伐施工作业带以外的树木。在林地地区,尽量采取人工开挖方式,减小机械作业对林地造成的破坏。2)利用现有道路进行运输,可满足施工要求,避免穿越林地。沿线施工作业带不得随意扩大范围和破坏周围林地植被。尽量减少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对作业场外的植被的破坏;严格规定施工车辆的行驶便道,防止施工车辆在有植被的地段任意行驶。3)管道管沟开挖过程中要对管沟区的林地表层土壤进行分层剥离(剥离深度约为20cm)、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循序分层回填,同时要将表层土单独堆放用土工布进行临时防护,以便工程结束后用于恢复植被。4)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工作,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视沿线具体情况实施,原为林地段,原则上复垦后恢复林地,不能恢复的应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要求,可考虑植草绿化。根据管道有关工程安全性的要求,管道沿线两侧各5m范围内原则上不能种植深根性植物或经济类树木,对这一范围内的林地穿越段,林地损失应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进行经济补偿和生态补偿。5)林地穿越段两侧各5m范围内以植草绿化为主,必要时可考虑浅根性半灌木、灌木绿化。绿化树种选择原则上以原有林分树种为主;可适当考虑异林分树种绿化,但考虑实际固堤或生态防护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该树种在当地的种植经验。异林分树种绿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树种尽量选择树冠开阔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弥补因工程穿越所造成的林带景观分割;异林分树选应原有林分树不产生共同寄主病害。

其中农田防护林穿越段绿化植物种选择既要考虑实际防护效果,也要考虑对农田作物的影响,建议选择表层根系一般发达的浅根性半灌木、灌木树种,可适当稀植。上述绿化植物种选择应对原有林分树种不产生共同寄主病害。6)植物恢复措施物种禁止选取入侵物种,建议选用当地灌木对占用林地进行恢复。7)施工人员及器械进入工区开展施工活动,施工用火、生活用火频率大大提高,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极易蔓延,给*生植被带来潜在威胁。因此,施工期面临较高的火灾威胁。施工方应该配合林地的防火工作,积极贯彻《森林防火条例》,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做好施工人员吸烟以及其它生活和生产用火的火源管理。施工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森林防火设备。(4)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1)采取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减少振动对野生动物带来的干扰。2)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开展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在主要施工场地设置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禁止任何人员、采取任何方式进行捕捉和猎杀动物等非法行为。3)严格控制施工范围,避免扰动占地范围外土壤、植被,保护好小型兽类的栖息地;4)对工程废物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进行快速处理,尽量避免生活垃圾为鼠类等疫源性兽类提供生活环境,避免疫源性兽类种群爆发。5)靠近林地段施工时禁止夜间施工,避免采用高噪声设备,降低噪声、夜间灯光对鸟类的影响;6)施工期避开鸟类繁殖期。7)通过积极的日常巡护管理工作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5)鱼类保护措施: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不准在齐家堰网鱼,更不准炸鱼、毒鱼和电捕鱼,最大限度减少对鱼类资源的损害。2)枯水期进行齐家堰、小型河流穿越处施工;3)施工结束后恢复原有河道;4)严加管理,严禁施工期废水、废渣排入齐家堰、小型河流中;5)禁止在齐家堰、小型河流中清洗机械设备,禁止油污类物质排入地表水体中;6)对于邻近河流水体的施工区,在施工区边界设立截流沟,防止施工区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体。(6)水生生态保护措施:1)合理选择施工时间。管线施工时应尽可能将穿越河流、沟渠施工时间选择在枯水期、非灌溉期,并加快管道穿越河流、沟渠的施工速度,降低对河流、沟渠的影响,同时应加强施工过程废水管理,严禁废水乱排,污染水生生态环境。

2)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严格将施工控制于划定的范围之内,以免对河流、沟渠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加剧生态系统的破碎化;施工材料堆放应远离水源和其它水体,选择暴雨径流难以冲刷的地方,防止施工材料被暴雨径流带入水体。3)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穿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废物应妥善收集并处理,禁止外排或随意丢弃。保证使用的各类机械在安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防止施工机械或设备漏油事故发生。加强对施工人员教育和管理,禁止捕捞水生生物。4)保持渠道的联通性。废弃的土石方应堆放在远离水体的指定地点,严禁弃入河流、沟渠,淤塞河道、渠道;施工结束后要尽快恢复渠道的畅通。5)及时清理河道、渠道。施工结束后,清理垃圾和多余的填方土,保持原有地表高度,恢复河道、渠道原貌,以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7)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表土剥离、绿化覆土、田埂堡坎修筑。2)临时措施。土工布遮盖、土袋拦挡。

2、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施工期采取大开挖+套管的方式穿越;生活污水依托现有周边农户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试压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

3、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定期洒水;禁止大风天气时进行土石方作业以及对露天堆放土石方等;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束时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及时对敷管施工占用场地恢复植被,减少地面裸露的时间。对施工场地、材料堆场等,除及时进行清理外,恢复临时占地原有使用功能;合理制定错时施工计划,在重大活动期间避免开展涉及颗粒物排放作业工序;施工期大开挖路面恢复采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4、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在居民点较多区域尽量避免机械施工;在居民点较多的区域增设隔音挡板;加强与周边居民的协调沟通,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各种强噪声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在午间(12:00~14:00)和夜间(22:00~06:00)禁止任何施工作业;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和行走时间,车辆运行线路尽量避开居民区;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将试压点设置在远离居民点等敏感区域的地方,合理安排试压时间,使噪声经过衰减后不会对居民点造成影响。

5、固体废物减缓措施

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系统,运送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处理;施工废料可回收的部分全部由废品收购方回收处理,剩余废料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纳入当地垃圾清运系统;建筑垃圾及时转运至当地建设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所。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建成后管道输送介质为天然气(干气),其输送是在密闭系统中进行,运营期正常工况下无废水、废气、噪声、固废产生。非正常工况下产生的废气为*烷,经放空管放空,噪声为放空产生的气流噪声,时间短,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固废为清管废渣(依托下游官仓阀室进行清管并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三、公众参与意见

项目公众参与意见调查选择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平台、《四川经济日报》及项目所在城区、乡镇现场分别进行公示;三次公示期间均未收到任何反馈意见。因此,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支持。

四、其他部门意见

1、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同意经开区中石化黄金线238-246号桩燃气管线迁改设计方案的函。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