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关于防城区三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防审批市政交通环保〔2024〕63号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防城港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关于防城区三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防审批市政交通环保〔2024〕63号

(略) 防城区水利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你单位报来的《防城区三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相关材料收悉。经审查,批复如下:

一、项目为改建项目(代码:2404-*-04-02-*),项目初步 (略) 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批复,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项目 (略) 防城区滩营乡滩营村,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108 度19分26.369秒,21度53分18.628 秒。三曲水库建于滩营江上游支流上,水库枢纽距滩营乡政府所在地2.5km,距防城区16k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9.0km2,总库容77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86万立方米,死库容13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0.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6万亩。本次除险加固设计洪水复核成果为: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30.99m,设计洪峰流量261.63m3/s,最大下泄流量129.65m3/s;5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 31.83m,校核洪峰流量387m3/s,最大下泄流量为174.11m3/s;20年一遇洪水位为30.64m,最大下泄流量为112.72m3/s;水库正常蓄水位为30.10m,死水位为21.55m。主要工程内容:大坝上游坝坡加固、大坝坝顶以及坝体防渗。灌浆防渗包括坝体与坝基接触面防渗和坝体防渗,通过机械灌浆,在坝基接触面、坝体内形成一道密实的防渗帷幕,从而提高坝的防渗能力;溢洪道加固,浆砌石边墙表面凿毛、冲洗干净、水泥砂浆抹面等,施工方法较为简单,由于边墙高度较高,可搭建脚手架进行施工;溢洪道交通桥,该桥采用2×8m现浇混凝土简支梁桥,共长16m。桥面宽度为0.5m(防撞墙)+ 4.5m(行车道)+0.5m(防撞墙)=5.5m。桥梁立面位于0.0%纵坡上,桥梁纵坡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桥面设双向1.5%的横坡,横坡采用桥面铺装混凝土调整。本次除险加固主要工程量为:土方明挖1167立方米,石方明挖155.34立方米,混凝土9495立方米,模板5490立方米,钻孔6018m,灌浆5711 m。工程未涉及移民安置规划及生产安置规划。工程总征地面积3.54亩,其中永久占地面积3.54亩,临时占地面积6亩。项目总投资为1151.7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7万,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为6.7%。

二、同意你单位按照《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在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减少到区域环境可接受的程度。

三、项目应重点做好以下环境保护工作

(一)施工期落实生态保护措施。优化施工程序,减少施工占地及其对区域植被的破坏;项目完建后对施工区进行及时清理,废弃物统一堆放至弃渣场,对施工区域进行植树种草、迹地恢复;水库放水前,就项目工期、性质、规模等提前做好宣传工作;水库放水期间,加强法制宣传,禁止趁水库低水位期间非法捕捞及滥捕,制定联合巡查、管理、保护机制,杜绝不法行为;加强监管,严格按环保要求施工,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按环保要求进行处理,防止影响水生生物生境的污染事故发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设计方案处置工程弃土弃渣,弃土先挡后弃,需有排水、绿化防护及其它综合利用措施,按原占地前的用地状况进行生态恢复或复垦。弃渣场区域弃渣结束后,对占地区进行复垦及土地整治。堆渣结束后,对复耕区之外的弃渣场顶面和堆渣坡面进行土地平整。

(二)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工程不设置机修厂,部分机械保养和冲洗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油废水,拟在每个施工区设置1套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废水经隔油处理,油水分离出来的水回用或用作场地除尘,废油则交由有资质的处理机构处理;项目拟在施工生产生活区内各设置废水处理系统1套,包括沉淀池、清水池各1座,由专人将各施工区段内的混凝土搅拌机的冲洗废水收集至相应的施工生产生活区内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可经水泵加压回用于施工区及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管理所现有化粪池处理后,用于附近林地浇灌;工地四周或沿线连续设置封闭的施工围挡,设置硬质密闭围挡,围挡底端应设置防溢座,围挡之间以及围挡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工程脚手架外侧使用密闭式安全网;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施工期间,应在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废水导流渠、废水收集池、沉砂池及其他防治设施,收集洗车、施工以及降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泥浆;施工场地内的主要道路、材料堆码、加工场地必须采用混凝土、砂浆等进行硬化;确不具备硬化条件的,车辆通行区应设置混凝土或钢质路基板;建立施工区场地清扫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对施工场地喷水 降尘工作;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密闭存储,或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或采用防尘布苫盖等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工程弃渣经集中收集运至弃渣场处置、施工完后经过平整后恢复植被;沉淀池污泥应将污泥装进密封桶内运至弃渣场所堆放,待污泥干化后及时堆放;弃渣场污泥堆放处地面进行一般硬化;严禁干化淤泥在临时堆场内长期堆放,以避免雨水冲刷等带来二次污染;临时木材、钢材加工厂废钢筋、废木料收 (略) 回收利用。

(三)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灌溉。

(四)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购性能好、噪声低的机械设备和流动运输设备,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区标准要求。

(五)加强对项目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置。运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四、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 (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并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五、你单位接到本批复后5个工作日内, (略) 生态环境局,并按规定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本批复自下达之日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须到我局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略) 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

**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略) 防城区水利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你单位报来的《防城区三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相关材料收悉。经审查,批复如下:

一、项目为改建项目(代码:2404-*-04-02-*),项目初步 (略) 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批复,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项目 (略) 防城区滩营乡滩营村,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108 度19分26.369秒,21度53分18.628 秒。三曲水库建于滩营江上游支流上,水库枢纽距滩营乡政府所在地2.5km,距防城区16k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9.0km2,总库容77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86万立方米,死库容13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0.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6万亩。本次除险加固设计洪水复核成果为: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30.99m,设计洪峰流量261.63m3/s,最大下泄流量129.65m3/s;5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 31.83m,校核洪峰流量387m3/s,最大下泄流量为174.11m3/s;20年一遇洪水位为30.64m,最大下泄流量为112.72m3/s;水库正常蓄水位为30.10m,死水位为21.55m。主要工程内容:大坝上游坝坡加固、大坝坝顶以及坝体防渗。灌浆防渗包括坝体与坝基接触面防渗和坝体防渗,通过机械灌浆,在坝基接触面、坝体内形成一道密实的防渗帷幕,从而提高坝的防渗能力;溢洪道加固,浆砌石边墙表面凿毛、冲洗干净、水泥砂浆抹面等,施工方法较为简单,由于边墙高度较高,可搭建脚手架进行施工;溢洪道交通桥,该桥采用2×8m现浇混凝土简支梁桥,共长16m。桥面宽度为0.5m(防撞墙)+ 4.5m(行车道)+0.5m(防撞墙)=5.5m。桥梁立面位于0.0%纵坡上,桥梁纵坡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桥面设双向1.5%的横坡,横坡采用桥面铺装混凝土调整。本次除险加固主要工程量为:土方明挖1167立方米,石方明挖155.34立方米,混凝土9495立方米,模板5490立方米,钻孔6018m,灌浆5711 m。工程未涉及移民安置规划及生产安置规划。工程总征地面积3.54亩,其中永久占地面积3.54亩,临时占地面积6亩。项目总投资为1151.7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7万,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为6.7%。

二、同意你单位按照《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在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减少到区域环境可接受的程度。

三、项目应重点做好以下环境保护工作

(一)施工期落实生态保护措施。优化施工程序,减少施工占地及其对区域植被的破坏;项目完建后对施工区进行及时清理,废弃物统一堆放至弃渣场,对施工区域进行植树种草、迹地恢复;水库放水前,就项目工期、性质、规模等提前做好宣传工作;水库放水期间,加强法制宣传,禁止趁水库低水位期间非法捕捞及滥捕,制定联合巡查、管理、保护机制,杜绝不法行为;加强监管,严格按环保要求施工,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按环保要求进行处理,防止影响水生生物生境的污染事故发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设计方案处置工程弃土弃渣,弃土先挡后弃,需有排水、绿化防护及其它综合利用措施,按原占地前的用地状况进行生态恢复或复垦。弃渣场区域弃渣结束后,对占地区进行复垦及土地整治。堆渣结束后,对复耕区之外的弃渣场顶面和堆渣坡面进行土地平整。

(二)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工程不设置机修厂,部分机械保养和冲洗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油废水,拟在每个施工区设置1套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废水经隔油处理,油水分离出来的水回用或用作场地除尘,废油则交由有资质的处理机构处理;项目拟在施工生产生活区内各设置废水处理系统1套,包括沉淀池、清水池各1座,由专人将各施工区段内的混凝土搅拌机的冲洗废水收集至相应的施工生产生活区内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可经水泵加压回用于施工区及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管理所现有化粪池处理后,用于附近林地浇灌;工地四周或沿线连续设置封闭的施工围挡,设置硬质密闭围挡,围挡底端应设置防溢座,围挡之间以及围挡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工程脚手架外侧使用密闭式安全网;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施工期间,应在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废水导流渠、废水收集池、沉砂池及其他防治设施,收集洗车、施工以及降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泥浆;施工场地内的主要道路、材料堆码、加工场地必须采用混凝土、砂浆等进行硬化;确不具备硬化条件的,车辆通行区应设置混凝土或钢质路基板;建立施工区场地清扫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对施工场地喷水 降尘工作;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密闭存储,或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或采用防尘布苫盖等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工程弃渣经集中收集运至弃渣场处置、施工完后经过平整后恢复植被;沉淀池污泥应将污泥装进密封桶内运至弃渣场所堆放,待污泥干化后及时堆放;弃渣场污泥堆放处地面进行一般硬化;严禁干化淤泥在临时堆场内长期堆放,以避免雨水冲刷等带来二次污染;临时木材、钢材加工厂废钢筋、废木料收 (略) 回收利用。

(三)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灌溉。

(四)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购性能好、噪声低的机械设备和流动运输设备,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区标准要求。

(五)加强对项目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置。运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四、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 (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并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五、你单位接到本批复后5个工作日内, (略) 生态环境局,并按规定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本批复自下达之日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须到我局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略) 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

**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