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生态环境局江源区分局关于长白山365里路江源区全域旅游大环线---小洋桥寒武奥陶地质文化村生态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白山市生态环境局江源区分局关于长白山365里路江源区全域旅游大环线---小洋桥寒武奥陶地质文化村生态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略) 生态环境局江源区分局关于长白山 (略) 江源区全域旅游大环线---小洋桥寒武奥陶地质文化村生态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长白山 (略) 江源区全域旅游大环线---小洋桥寒武奥陶地质文化村生态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天。(2024.05.31—2024.06.03)
听证权力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2天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439-*(王心鑫 行政审批科)
传 真:0439-*
通讯地址:江源区政务大厅一楼环保局行政审批科
邮 编:*
项目名称:长白山 (略) 江源区全域旅游大环线---小洋桥寒武奥陶地质文化村生态旅游项目
建设地点: (略) 江源区大阳岔镇小洋桥村
建设单位: (略) 江源区三百 (略)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吉林省 (略)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 (略) 江源区大阳岔镇小洋桥村,总占地面积3.0157公顷,总建筑面积*m2,占地类型主要为农用地、建设用地,不占用林地,不砍伐树木。项目总占地涉及农用地2.7989公顷,建设用地0.1305公顷,未利用地0.0863公顷,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项目用地正在办理农转商业用地手续,办理后用地为商业用地。
主要建设内容分别为:地质文化村旅游综合服务区、地质文化村非遗展示及旅游集散中心、寒武奥陶地质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及消防、环保、供水、供电、绿化、围墙等配套设施。
项目环境保护投资主要用于环保设施、水土保持、施工期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和绿化费用等方面,项目计列环保估算投资为104.*元,占总投资(*.*元)的0.71%。
本项目拟建设三个地块,分别为:
①地块1(老头沟)(地质文化村旅游综合服务区):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建设综合服务驿站、民宿接待、旅游休憩驿站等及配套工程;中心位置:东经126.*°、北纬42.*°,其东侧、西侧、北侧均为林地,南侧为村道;
②地块2(青舍)(地质文化村非遗展示及旅游集散中心):占地面积*m2,地上建筑面积9362m2、地下建筑面积308m2;建设青舍、非遗展示中心、设备用房以及化粪池、景观、道路、绿化、硬化、室 (略) 、围墙等附属设施;中心位置:东经126.*°、北纬42.*°,其东侧为耕地,南侧为Y115乡道,西侧为大阳岔河,北侧为林地;
③地块3(红房子)(寒武奥陶地质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占地面积5515m2,改造游客接待中心(建筑面积643m2),建设帐篷6个及旅游大巴及社会车辆停车位,改造园区外凉亭3座及配套工程;中心位置:东经126.*°、北纬42.*°,其东侧为耕地,南侧为林地,北侧为Y115乡道,西侧为林地。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生态影响减缓及生态恢复措施详见生态专项评价。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评价建议在施工期采取以下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大面积基础开挖及土方回填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在土方开挖时应洒水喷湿,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回填作业时产生扬尘。
②施工场地定期喷淋洒水进行抑尘。施工区周边设置不低于1.8m的连续、稳固、整齐、美观的围挡(墙),围挡(墙)间无缝隙,底部设置防溢座,顶端设置压顶。
③对施工场地范围内由于植被破坏而使表土松散干涸的场地的扬尘可采取洒水和清扫的措施予以抑制。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洒水1~2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④开挖土方及时进行回填,避免在堆放过程中产生二次扬尘。若确需在施工现场堆存的,土方堆放场地加盖篷布覆盖,并洒水提高表面含水率,防止二次扬尘。
⑤建筑材料尤其是易起尘的物料和建筑垃圾堆放场地要设采取严密遮盖防护措施,不得敞开堆放,适时对其进行洒水,提高表面含水率,起到抑尘的效果。
⑥施工现场做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之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之百冲洗、施工现场地面百分之百硬化、拆迁工地百分之百湿法作业、渣土车辆百分之百密闭运输)
⑦施工运输车辆禁止超高装载、密闭不严、不冲洗或冲洗不到位、带 (略) 。散装物料运输时必须加盖篷布,并控制运输量,确保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如果运输过程中发生洒落应及时清理, (略) 运输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⑧施 (略) 进行硬化,同时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加大清扫力度,定时洒水抑尘。
⑨运输车辆应严格按照施工需要统一调度,避免出现拥挤,尽可能正常行驶,以免在交通不畅通的情况下,排除更多的尾气;尽量选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车辆,对于排放废气较多的车辆,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保证尾气排放标准,降低废气污染程度。应尽量选用质量高、对大气环境影响小的燃料。要加强机械、车辆的管理和维修,尽量减少因机械、车辆状况不佳造成的空气污染。
⑩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时,停止施工工地的土石方作业。建筑垃圾清运和砂石运输车 (略) 行驶。开挖土石方的挖掘 (略) 移动机械停止作业。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宣讲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从而使员工自觉地维护和遵守各项污染减缓措施,有利于各项措施的贯彻实施。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防渗化粪池,定期清掏处理,不外排;建筑施工废水包括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等:①施工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施工区域进出口设置车轮冲洗和临时沉淀池,冲洗废水经简易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或洒水降尘。施工结束后应将临时沉淀池填平,并恢复其生态原状或进行绿化。②混凝土养护废水:混凝土养护用水量较小,用水基本就地蒸发或损耗,无废水产生。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这些机械的单体声级一般均在80dB(A)以上,这些设备的运转将影响施工场地周围区域声环境的质量。为了控制施工期噪声,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及现场施工人员的影响,应对施工期噪声源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禁止高噪声作业施工,施工时间严格限制在每日6时至12时和14时至22时,以免影响居民休息。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主要噪声源尽量安排在昼间非正常休息时间内进行。因特殊工艺要求确需在中午或夜间作业的,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并提前15日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申报、备案,提前5天公告周围居民,与居民做好沟通交流;同时也应考虑附近居民的承受能力,不宜连续时间太长。
②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尽量选用低噪声的生产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对产生震动的环节进行加固或改造,对振动较大的设备可使用减震机座,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③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降低运行噪声;
④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充分利用地形对噪音的阻隔作用,调整作业工时,减少噪声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做好对接受者的防护,对长期处在高噪声环境条件下的施工人员配备个人防噪用具。
⑤加强与周围居民沟通,夜间施工除需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外,还应提前以适当方式告知受影响群众,征得群众谅解。另除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影响外,本项目运输车辆噪声对沿线居民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前建设单位要会同交通部门合理确 (略) ,施工期间,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在距敏感 (略) 段应减速行驶、禁止鸣笛、禁止在夜间运输建材或建筑垃圾,减少对运输沿线居民等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时加强施工管理,优化施工工艺,做好与周围居民沟通工作,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施工,对施工机械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文明施工,规范施工,减小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①生活垃圾
施工期内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点收集,用车辆装运至垃圾回收站定点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②施工弃土
工程产生的弃土大部分回填,剩余土方用 (略) 平整和场区内生态植被恢复。
③建筑垃圾
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有建材损耗产生的垃圾、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经收集后交由建筑垃圾处理机构进行处置。本项目施工期内固废组成相对较为简单,无危险废物产生,施工产生的固废均能得到妥善处置。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施工固废的妥善堆存,因此在暂存、堆放及相应处置措施方式合理的条件下,本项目施工期内产生的固废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
5、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为减轻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①植物影响减缓措施
a.本项目不涉及树木砍伐,不占用林地;施工前划定施工界限,严禁破坏占地范围外的植被。合理优化施工场地,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在施工区内设置警示牌,标明施工区,禁止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占地区域。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确定施工用地范围并进行相应的标桩划界,尽可能减少工程引起的动植物生境的破坏。
b.地表植被土层进行剥离,临时堆存并加以防护,以便完工后回填覆盖用于生态恢复。
c.建议开工前开展科普知识讲座、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动物保护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的宣教工作,禁止施工人员破坏涉及用地以外的植被。
①植物影响减缓措施
采用低噪声、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施工机械并对其加强维护、管理,减少施工期扬尘、噪声、废水的排放,减轻施工期对动物的影响。
③水土流失预防和减缓措施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间,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使水土流失大幅度减缓。建议建设单位尽快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经水务部门审查,施工过程应按水土保持方案中要求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小项目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次评价建议如下:
施工单位应优化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强化水土保持意识,将“先挡后弃”落实到建设过程中,禁止乱挖乱弃,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应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施工过程中,努力使项目工程水土流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6、生态恢复措施
①土方开挖尽量避开雨季; (略) 应进行硬化,尽量减缓水土流失。
②施工活动时,施工营地、临时料场等临时用地,随着施工期结束,临时用地及时绿化,对生态有一定补偿,因此项目施工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资源占有影响。
③施工期应严格按照环评和施工设计要求,在施工要求的范围内施工,严禁在施工要求范围以外施工,不得乱占用土地,施工机械、土石及其他建筑材料不得乱停乱放,防止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严禁车辆随意下道行驶。尽可能缩短疏松地面、坡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大风和雨天施工,在雨天到来之前,应备齐土地临时防护用的物料,随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减轻雨水对主体工程的破坏和减少土壤的流失。随着施工结束、植被恢复,鸟类、小兽逐渐回迁。因此项目施工对该区域重要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影响及措施
生态影响减缓及生态恢复措施详见生态专项评价。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餐饮油烟及车辆尾气。
①运营期餐饮油烟经环保认证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高于楼顶专用烟道排放。
②项目运营期来往车辆排放的少量尾气呈面源污染形式,汽车排气筒高度较低,尾气扩散范围较小,且现有国内车辆均按照要求对汽车尾气进行车检,可满足国内车辆尾气排放要求;进入项目区域后车辆为非连续行驶状态,污染物排放时间及排放量相对较少,车辆进入项目区后怠速时间短,故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③生活垃圾(包括商业垃圾等)日产日清,要求垃圾桶带有封盖,袋装后的垃圾进入垃圾桶后臭气产生情况较小,且做到每天清理,保持垃圾收集桶周围较好的卫生状况。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工作人员、游客用水的生活污水及餐饮废水。项目运营期职工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理;项目运营期餐饮废水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防渗化粪池,定期清运至江源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综上,本项目运营期不会对附近的地表水体造成不利影响。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行后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交通噪声、游客游览过程中的社会生活噪声等。此类噪声主要集中在白天,夜间基本无噪声影响。
(1)针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声采取绿化隔离、距离衰减、 (略) 面采 (略) 面、站场内减速、尽量减少鸣笛、加强环保宣传提高游客环保意识等措施。
(2)各类风机、泵类均设置在设备用房内;商业噪声和公建设施噪声采取墙体隔声、距离衰减、选用低噪声设备、加装减振装置等措施。
(3)针对游客游览观光时大声喧哗产生的噪声,采取设置告示牌,禁止导游使用高音喇叭,提倡用耳麦,加强绿化等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各类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游客产生的旅游垃圾及厨余垃圾(含废油脂)。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及游客产生的旅游垃圾暂存于项目区域内设置的垃圾桶中,定期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厨余垃圾(含废油脂)集中密闭桶装收集,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综上,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
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如下:
(1)制定应急操作规程,如在规程中应说明事故时的操作步骤,规定抢修进度,事故处理措施,说明与操作人员有关的安全问题;
(2)定期检查,杜绝事故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3)配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4)严格按照相关防火防爆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配置相关防护工程设施,主要岗位应设防毒面具和氧气等个人防护用具。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本项目运行后“三废”排放及噪声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动态,为生产和环境管理提高全面、充分可靠的科学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第六章第五十九条规定,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该设置必要的监测机构与配备相应的监测仪器,下面将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本项目的规模、性质、监测任务、监测范围提出环境监测计划。
1、环境监测机构
本项目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由于建设单位不具备相应的检查手段,因此,建设单位可委托当地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统一归档记录。
2、环境监测计划
对项目的噪声进行常规监测,主要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等。
(略) 生态环境局江源区分局关于长白山 (略) 江源区全域旅游大环线---小洋桥寒武奥陶地质文化村生态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长白山 (略) 江源区全域旅游大环线---小洋桥寒武奥陶地质文化村生态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天。(2024.05.31—2024.06.03)
听证权力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2天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439-*(王心鑫 行政审批科)
传 真:0439-*
通讯地址:江源区政务大厅一楼环保局行政审批科
邮 编:*
项目名称:长白山 (略) 江源区全域旅游大环线---小洋桥寒武奥陶地质文化村生态旅游项目
建设地点: (略) 江源区大阳岔镇小洋桥村
建设单位: (略) 江源区三百 (略)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吉林省 (略)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 (略) 江源区大阳岔镇小洋桥村,总占地面积3.0157公顷,总建筑面积*m2,占地类型主要为农用地、建设用地,不占用林地,不砍伐树木。项目总占地涉及农用地2.7989公顷,建设用地0.1305公顷,未利用地0.0863公顷,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项目用地正在办理农转商业用地手续,办理后用地为商业用地。
主要建设内容分别为:地质文化村旅游综合服务区、地质文化村非遗展示及旅游集散中心、寒武奥陶地质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及消防、环保、供水、供电、绿化、围墙等配套设施。
项目环境保护投资主要用于环保设施、水土保持、施工期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和绿化费用等方面,项目计列环保估算投资为104.*元,占总投资(*.*元)的0.71%。
本项目拟建设三个地块,分别为:
①地块1(老头沟)(地质文化村旅游综合服务区):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建设综合服务驿站、民宿接待、旅游休憩驿站等及配套工程;中心位置:东经126.*°、北纬42.*°,其东侧、西侧、北侧均为林地,南侧为村道;
②地块2(青舍)(地质文化村非遗展示及旅游集散中心):占地面积*m2,地上建筑面积9362m2、地下建筑面积308m2;建设青舍、非遗展示中心、设备用房以及化粪池、景观、道路、绿化、硬化、室 (略) 、围墙等附属设施;中心位置:东经126.*°、北纬42.*°,其东侧为耕地,南侧为Y115乡道,西侧为大阳岔河,北侧为林地;
③地块3(红房子)(寒武奥陶地质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占地面积5515m2,改造游客接待中心(建筑面积643m2),建设帐篷6个及旅游大巴及社会车辆停车位,改造园区外凉亭3座及配套工程;中心位置:东经126.*°、北纬42.*°,其东侧为耕地,南侧为林地,北侧为Y115乡道,西侧为林地。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生态影响减缓及生态恢复措施详见生态专项评价。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评价建议在施工期采取以下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大面积基础开挖及土方回填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在土方开挖时应洒水喷湿,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回填作业时产生扬尘。
②施工场地定期喷淋洒水进行抑尘。施工区周边设置不低于1.8m的连续、稳固、整齐、美观的围挡(墙),围挡(墙)间无缝隙,底部设置防溢座,顶端设置压顶。
③对施工场地范围内由于植被破坏而使表土松散干涸的场地的扬尘可采取洒水和清扫的措施予以抑制。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洒水1~2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④开挖土方及时进行回填,避免在堆放过程中产生二次扬尘。若确需在施工现场堆存的,土方堆放场地加盖篷布覆盖,并洒水提高表面含水率,防止二次扬尘。
⑤建筑材料尤其是易起尘的物料和建筑垃圾堆放场地要设采取严密遮盖防护措施,不得敞开堆放,适时对其进行洒水,提高表面含水率,起到抑尘的效果。
⑥施工现场做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之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之百冲洗、施工现场地面百分之百硬化、拆迁工地百分之百湿法作业、渣土车辆百分之百密闭运输)
⑦施工运输车辆禁止超高装载、密闭不严、不冲洗或冲洗不到位、带 (略) 。散装物料运输时必须加盖篷布,并控制运输量,确保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如果运输过程中发生洒落应及时清理, (略) 运输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⑧施 (略) 进行硬化,同时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加大清扫力度,定时洒水抑尘。
⑨运输车辆应严格按照施工需要统一调度,避免出现拥挤,尽可能正常行驶,以免在交通不畅通的情况下,排除更多的尾气;尽量选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车辆,对于排放废气较多的车辆,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保证尾气排放标准,降低废气污染程度。应尽量选用质量高、对大气环境影响小的燃料。要加强机械、车辆的管理和维修,尽量减少因机械、车辆状况不佳造成的空气污染。
⑩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时,停止施工工地的土石方作业。建筑垃圾清运和砂石运输车 (略) 行驶。开挖土石方的挖掘 (略) 移动机械停止作业。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宣讲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从而使员工自觉地维护和遵守各项污染减缓措施,有利于各项措施的贯彻实施。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防渗化粪池,定期清掏处理,不外排;建筑施工废水包括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等:①施工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施工区域进出口设置车轮冲洗和临时沉淀池,冲洗废水经简易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或洒水降尘。施工结束后应将临时沉淀池填平,并恢复其生态原状或进行绿化。②混凝土养护废水:混凝土养护用水量较小,用水基本就地蒸发或损耗,无废水产生。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这些机械的单体声级一般均在80dB(A)以上,这些设备的运转将影响施工场地周围区域声环境的质量。为了控制施工期噪声,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及现场施工人员的影响,应对施工期噪声源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禁止高噪声作业施工,施工时间严格限制在每日6时至12时和14时至22时,以免影响居民休息。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主要噪声源尽量安排在昼间非正常休息时间内进行。因特殊工艺要求确需在中午或夜间作业的,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并提前15日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申报、备案,提前5天公告周围居民,与居民做好沟通交流;同时也应考虑附近居民的承受能力,不宜连续时间太长。
②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尽量选用低噪声的生产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对产生震动的环节进行加固或改造,对振动较大的设备可使用减震机座,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③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降低运行噪声;
④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充分利用地形对噪音的阻隔作用,调整作业工时,减少噪声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做好对接受者的防护,对长期处在高噪声环境条件下的施工人员配备个人防噪用具。
⑤加强与周围居民沟通,夜间施工除需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外,还应提前以适当方式告知受影响群众,征得群众谅解。另除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影响外,本项目运输车辆噪声对沿线居民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前建设单位要会同交通部门合理确 (略) ,施工期间,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在距敏感 (略) 段应减速行驶、禁止鸣笛、禁止在夜间运输建材或建筑垃圾,减少对运输沿线居民等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时加强施工管理,优化施工工艺,做好与周围居民沟通工作,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施工,对施工机械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文明施工,规范施工,减小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①生活垃圾
施工期内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点收集,用车辆装运至垃圾回收站定点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②施工弃土
工程产生的弃土大部分回填,剩余土方用 (略) 平整和场区内生态植被恢复。
③建筑垃圾
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有建材损耗产生的垃圾、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经收集后交由建筑垃圾处理机构进行处置。本项目施工期内固废组成相对较为简单,无危险废物产生,施工产生的固废均能得到妥善处置。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施工固废的妥善堆存,因此在暂存、堆放及相应处置措施方式合理的条件下,本项目施工期内产生的固废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
5、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为减轻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①植物影响减缓措施
a.本项目不涉及树木砍伐,不占用林地;施工前划定施工界限,严禁破坏占地范围外的植被。合理优化施工场地,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在施工区内设置警示牌,标明施工区,禁止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占地区域。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确定施工用地范围并进行相应的标桩划界,尽可能减少工程引起的动植物生境的破坏。
b.地表植被土层进行剥离,临时堆存并加以防护,以便完工后回填覆盖用于生态恢复。
c.建议开工前开展科普知识讲座、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动物保护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的宣教工作,禁止施工人员破坏涉及用地以外的植被。
①植物影响减缓措施
采用低噪声、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施工机械并对其加强维护、管理,减少施工期扬尘、噪声、废水的排放,减轻施工期对动物的影响。
③水土流失预防和减缓措施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间,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使水土流失大幅度减缓。建议建设单位尽快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经水务部门审查,施工过程应按水土保持方案中要求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小项目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次评价建议如下:
施工单位应优化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强化水土保持意识,将“先挡后弃”落实到建设过程中,禁止乱挖乱弃,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应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施工过程中,努力使项目工程水土流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6、生态恢复措施
①土方开挖尽量避开雨季; (略) 应进行硬化,尽量减缓水土流失。
②施工活动时,施工营地、临时料场等临时用地,随着施工期结束,临时用地及时绿化,对生态有一定补偿,因此项目施工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资源占有影响。
③施工期应严格按照环评和施工设计要求,在施工要求的范围内施工,严禁在施工要求范围以外施工,不得乱占用土地,施工机械、土石及其他建筑材料不得乱停乱放,防止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严禁车辆随意下道行驶。尽可能缩短疏松地面、坡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大风和雨天施工,在雨天到来之前,应备齐土地临时防护用的物料,随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减轻雨水对主体工程的破坏和减少土壤的流失。随着施工结束、植被恢复,鸟类、小兽逐渐回迁。因此项目施工对该区域重要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影响及措施
生态影响减缓及生态恢复措施详见生态专项评价。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餐饮油烟及车辆尾气。
①运营期餐饮油烟经环保认证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高于楼顶专用烟道排放。
②项目运营期来往车辆排放的少量尾气呈面源污染形式,汽车排气筒高度较低,尾气扩散范围较小,且现有国内车辆均按照要求对汽车尾气进行车检,可满足国内车辆尾气排放要求;进入项目区域后车辆为非连续行驶状态,污染物排放时间及排放量相对较少,车辆进入项目区后怠速时间短,故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③生活垃圾(包括商业垃圾等)日产日清,要求垃圾桶带有封盖,袋装后的垃圾进入垃圾桶后臭气产生情况较小,且做到每天清理,保持垃圾收集桶周围较好的卫生状况。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工作人员、游客用水的生活污水及餐饮废水。项目运营期职工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理;项目运营期餐饮废水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防渗化粪池,定期清运至江源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综上,本项目运营期不会对附近的地表水体造成不利影响。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行后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交通噪声、游客游览过程中的社会生活噪声等。此类噪声主要集中在白天,夜间基本无噪声影响。
(1)针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声采取绿化隔离、距离衰减、 (略) 面采 (略) 面、站场内减速、尽量减少鸣笛、加强环保宣传提高游客环保意识等措施。
(2)各类风机、泵类均设置在设备用房内;商业噪声和公建设施噪声采取墙体隔声、距离衰减、选用低噪声设备、加装减振装置等措施。
(3)针对游客游览观光时大声喧哗产生的噪声,采取设置告示牌,禁止导游使用高音喇叭,提倡用耳麦,加强绿化等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各类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游客产生的旅游垃圾及厨余垃圾(含废油脂)。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及游客产生的旅游垃圾暂存于项目区域内设置的垃圾桶中,定期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厨余垃圾(含废油脂)集中密闭桶装收集,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综上,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
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如下:
(1)制定应急操作规程,如在规程中应说明事故时的操作步骤,规定抢修进度,事故处理措施,说明与操作人员有关的安全问题;
(2)定期检查,杜绝事故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3)配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4)严格按照相关防火防爆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配置相关防护工程设施,主要岗位应设防毒面具和氧气等个人防护用具。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本项目运行后“三废”排放及噪声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动态,为生产和环境管理提高全面、充分可靠的科学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第六章第五十九条规定,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该设置必要的监测机构与配备相应的监测仪器,下面将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本项目的规模、性质、监测任务、监测范围提出环境监测计划。
1、环境监测机构
本项目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由于建设单位不具备相应的检查手段,因此,建设单位可委托当地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统一归档记录。
2、环境监测计划
对项目的噪声进行常规监测,主要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等。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