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关于2024年6月3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关于2024年6月3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关于2024年6月3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991-*(兼传真)

通讯地址: (略) 南湖西路215号,邮编*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1

采油三厂10-6计转站片区提液配套工程

项目行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 (略) 境内, (略) 中心城区约82km

中国 (略) (略)

新疆威泽 (略)

项目在10-6站站内新增2台三相分离器撬块将混输工艺改造为分输工艺,并进行高含水井就地分水。新建输气管线6.307km和输油管线1.338km,配套建设电气、自控、土建、结构等工程。

项目建成后10-6站液处理规模3400m3/d,伴生气规模5.8万Nm3/d。就地分水进液规模1100m3/d,分水量900m3/d。

(1)废气: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及施工车辆尾气等,合理规划、选择最短的运输路线,充分利用油气田现有道路;遇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采取洒水抑尘,运输车辆采取减速慢行和苫盖等措施可减缓施工扬尘对项目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无组织排放的非*烷总烃、硫化氢等废气,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为油气采用密闭集输流程,采用技术质量可靠的设备、仪表控制、阀门等,烃类机泵采用无泄漏屏蔽泵;定期对设备、阀门等检查、检修,以防止跑、冒、漏现象的发生;应加强对密闭管线及密封点的巡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消除事故隐患,防止油气泄漏进入环境中污染大气、土壤、地下水等。

一旦发生泄漏事故立即切断控制阀,切断油、气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油气集输过程中烃类的排放量。

(2)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管道试压废水,管道试压废水产生量较小,主要污染物为SS,试压结束后用于项目区洒水抑尘。运营期各单井、高含水井、计量间来油气水混合物经进站阀组进入生产汇管,进入油气水三相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采出水经加药装置撬块加入破乳剂等进入站内水罐,符合《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SY/T5329-2022)等相关标准要求后再经离心泵进入注水单井。

(3)噪声: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施工短暂,只对局部环境造成影响,待施工结束后这种影响也随之消失,施工期噪声仅对施工人员产生影响;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为采用低噪声的设备,施工设备要经常检查维修,对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基础减震措施;加强施工场地管理,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禁止运输车辆随意鸣笛。运营期噪声主要为站场机泵产生的等设备噪声,运营期昼夜厂界噪声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区标准要求;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为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强度较大的设备进行减噪处理;定期给机泵等设备加润滑油和减振垫,对各种机械设备定期保养;加强噪声防范,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废主要为施工土方、施工废料等。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沟回填;施工废料应首先考虑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委托周边工业固废填埋场合规处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一般固废伴生气管线清管作业产生的废海绵球委托库车 (略) 处置。危险废物(落地油、清罐污泥、废润滑油、清管废渣)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废包装桶交由有资质的厂家回收再利用,或由其他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清运处置。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5)生态环境:本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占地对地表的破坏和土壤扰动,造成水土流失;项目施工活动和工程占地对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等各生态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期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为:

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征地及补偿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进行补偿和恢复;项目设计选线尽量避开植被较丰富的区域,最大限度避免破坏野生动物的活动场所和生存环境;严格控制临时占地面积;采取分段施工,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不留疏松地面;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管线施工期限定施工作业带范围(≤6m),施工作业带两侧拉彩条旗示明车辆行驶的边界,严格控制和管理运输车辆及重型机械的运行线路和范围,充分利用区域现有道路,施工机械和车辆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禁止随意开辟道路;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各类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杜绝破坏植被、造成沙化的行为;管道施工减少挖填作业,回填作业留足适宜的堆积层,防止因降水、泄漏造成地表下陷;在管道施工结束后,要立即对现场进行回填、平整、形成新的合适坡度,并尽可能覆土压实;作业坑回填应按层回填,以利施工带土壤和植被的尽早恢复。运营期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为:加强管理,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在管线上方设置标志,以防附近的各类施工活动对管线的破坏;定期检查管线,如发生管线老化,接口断裂,及时更换管线;事故情况下造成的原油外泄事故采取防火、及时控制扩散面积并回收外泄油等措施;管线更换或修复作业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回填措施。服役期满后拟采取主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集中清理收集地面设施拆除、清理等工作中产生的废弃建筑残渣;清理场地,清除填埋各种固体废物,恢复原有地貌。

(6)土壤环境:施工期拟采取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应严格控制施工期临时占地面积,按设计及规划的施工范围进行施工作业,减少土壤扰动;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应按规定的道路行驶,减少对土壤的碾压,减少碾压造成的土壤紧实度增加及养分流失;施工产生的施工废料不得随意抛洒,应集中收集并及时清运;严格采取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完毕后通过对临时占地采取土地平整和防沙治沙措施,地表基本可免受水土流失。运营期拟采取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选用耐腐蚀性能好、抗老化性能、耐热性能好、抗冻性能好、耐磨性能好的管材作为集输管线,可有效地防止管线腐蚀穿孔,降低管线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对管道定期检修,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设置截断阀,加强巡视巡查;采取分区防渗;定期开展土壤跟踪监测并制定监测计划。

(7)环境风险: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原油、天然气、硫化氢等,环境风险主要为集输管线泄漏、油类泄漏导致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扩散对大气、地下水、土壤等环境的污染和人员健康安全产生的影响。发生事故后,在严格落实本项目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为井下作业时要求带罐操作,设置明显的禁止烟火标志;严禁在管线两侧各5m范围内修筑工程;纳入中国 (略) (略)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本次公示采取了网上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的形式调查公众意见。在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及张贴公告期间均未接收到公众反馈意见。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做出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决定要求听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关于2024年6月3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991-*(兼传真)

通讯地址: (略) 南湖西路215号,邮编*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1

采油三厂10-6计转站片区提液配套工程

项目行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 (略) 境内, (略) 中心城区约82km

中国 (略) (略)

新疆威泽 (略)

项目在10-6站站内新增2台三相分离器撬块将混输工艺改造为分输工艺,并进行高含水井就地分水。新建输气管线6.307km和输油管线1.338km,配套建设电气、自控、土建、结构等工程。

项目建成后10-6站液处理规模3400m3/d,伴生气规模5.8万Nm3/d。就地分水进液规模1100m3/d,分水量900m3/d。

(1)废气: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及施工车辆尾气等,合理规划、选择最短的运输路线,充分利用油气田现有道路;遇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采取洒水抑尘,运输车辆采取减速慢行和苫盖等措施可减缓施工扬尘对项目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无组织排放的非*烷总烃、硫化氢等废气,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为油气采用密闭集输流程,采用技术质量可靠的设备、仪表控制、阀门等,烃类机泵采用无泄漏屏蔽泵;定期对设备、阀门等检查、检修,以防止跑、冒、漏现象的发生;应加强对密闭管线及密封点的巡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消除事故隐患,防止油气泄漏进入环境中污染大气、土壤、地下水等。

一旦发生泄漏事故立即切断控制阀,切断油、气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油气集输过程中烃类的排放量。

(2)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管道试压废水,管道试压废水产生量较小,主要污染物为SS,试压结束后用于项目区洒水抑尘。运营期各单井、高含水井、计量间来油气水混合物经进站阀组进入生产汇管,进入油气水三相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采出水经加药装置撬块加入破乳剂等进入站内水罐,符合《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SY/T5329-2022)等相关标准要求后再经离心泵进入注水单井。

(3)噪声: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施工短暂,只对局部环境造成影响,待施工结束后这种影响也随之消失,施工期噪声仅对施工人员产生影响;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为采用低噪声的设备,施工设备要经常检查维修,对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基础减震措施;加强施工场地管理,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禁止运输车辆随意鸣笛。运营期噪声主要为站场机泵产生的等设备噪声,运营期昼夜厂界噪声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区标准要求;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为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强度较大的设备进行减噪处理;定期给机泵等设备加润滑油和减振垫,对各种机械设备定期保养;加强噪声防范,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废主要为施工土方、施工废料等。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沟回填;施工废料应首先考虑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委托周边工业固废填埋场合规处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一般固废伴生气管线清管作业产生的废海绵球委托库车 (略) 处置。危险废物(落地油、清罐污泥、废润滑油、清管废渣)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废包装桶交由有资质的厂家回收再利用,或由其他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清运处置。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5)生态环境:本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占地对地表的破坏和土壤扰动,造成水土流失;项目施工活动和工程占地对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等各生态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期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为:

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征地及补偿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进行补偿和恢复;项目设计选线尽量避开植被较丰富的区域,最大限度避免破坏野生动物的活动场所和生存环境;严格控制临时占地面积;采取分段施工,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不留疏松地面;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管线施工期限定施工作业带范围(≤6m),施工作业带两侧拉彩条旗示明车辆行驶的边界,严格控制和管理运输车辆及重型机械的运行线路和范围,充分利用区域现有道路,施工机械和车辆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禁止随意开辟道路;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各类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杜绝破坏植被、造成沙化的行为;管道施工减少挖填作业,回填作业留足适宜的堆积层,防止因降水、泄漏造成地表下陷;在管道施工结束后,要立即对现场进行回填、平整、形成新的合适坡度,并尽可能覆土压实;作业坑回填应按层回填,以利施工带土壤和植被的尽早恢复。运营期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为:加强管理,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在管线上方设置标志,以防附近的各类施工活动对管线的破坏;定期检查管线,如发生管线老化,接口断裂,及时更换管线;事故情况下造成的原油外泄事故采取防火、及时控制扩散面积并回收外泄油等措施;管线更换或修复作业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回填措施。服役期满后拟采取主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集中清理收集地面设施拆除、清理等工作中产生的废弃建筑残渣;清理场地,清除填埋各种固体废物,恢复原有地貌。

(6)土壤环境:施工期拟采取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应严格控制施工期临时占地面积,按设计及规划的施工范围进行施工作业,减少土壤扰动;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应按规定的道路行驶,减少对土壤的碾压,减少碾压造成的土壤紧实度增加及养分流失;施工产生的施工废料不得随意抛洒,应集中收集并及时清运;严格采取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完毕后通过对临时占地采取土地平整和防沙治沙措施,地表基本可免受水土流失。运营期拟采取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选用耐腐蚀性能好、抗老化性能、耐热性能好、抗冻性能好、耐磨性能好的管材作为集输管线,可有效地防止管线腐蚀穿孔,降低管线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对管道定期检修,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设置截断阀,加强巡视巡查;采取分区防渗;定期开展土壤跟踪监测并制定监测计划。

(7)环境风险: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原油、天然气、硫化氢等,环境风险主要为集输管线泄漏、油类泄漏导致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扩散对大气、地下水、土壤等环境的污染和人员健康安全产生的影响。发生事故后,在严格落实本项目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为井下作业时要求带罐操作,设置明显的禁止烟火标志;严禁在管线两侧各5m范围内修筑工程;纳入中国 (略) (略)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本次公示采取了网上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的形式调查公众意见。在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及张贴公告期间均未接收到公众反馈意见。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做出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决定要求听证。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