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水分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水分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 我分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73-*、*(建水县政务服务中心州生态环境局建水分局受理窗口)

  通讯地址:建水县建水大道647号(县人大办公大楼303室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水分局)

  邮编:*

项目名称

(略) 建水生产区回转窑改造项目

建设地点

(略) 红河州建水县羊街镇羊街工业园区 (略) 厂区

建设单位

(略)

环评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新世纪环境保 (略)

项目概况

建水生厂区现有预焙阳极产能60万吨/年,分两期建成,一期25万吨/年,于2012年10月建成投产;二期35万吨/年,于**日建成投产。主要生产200kA、300kA、350kA、420kA、500kA系列等电解槽型阳极,是世界上拥有单条生产线产能最大的阳极炭素生产企业。

本次技改主要针对现有阳极炭素生产线原料准备单元的煅烧设备进行更替,设备更替后对应工段中间产品煅后焦产能不变,技改内容不涉及焙烧工艺,同时项目实施后煅烧工段污染物排放量及能耗水平均较技改前降低,全厂污染物排放量相应降低。,因此,技改项目属于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中铝用炭素生产企业原料准备单元设备技改建设项目,技改内容不涉及焙烧工艺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气

1)上料、下料及转运粉尘

本次技改在皮带受料系统、上料转运系统、煅烧车间上料系统、回配系统、罐式炉下料系统、罐式炉出料转运系统新增7套袋式除尘器。

2)固体沥青熔化废气

固体沥青熔化废气经电捕焦油器处理后并入炭素二期成型单元废气处理系统,与混捏烟气一同经黑法吸附、袋除尘后通过现有50.3m高排气筒排放(DA039)。

3)煅烧炉烟气

煅烧罐式炉废气采用袋除尘+氨法脱硫工艺净化处理,技改罐式炉废气采用SNCR+氨法脱硫(现有)+静电除尘工艺净化处理,两套废气处理工艺在颗粒物控制措施上差异不大,设计指标前者为99%,后者为99.2%。

4)氨水罐区无组织氨

氨水罐区顶部设置水封措施。

5)挥发性有机物

本次评价从保守角度将沥青烟全部视为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无组织核算。

(2)声环境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

(3)地表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

(4)固体废物

危废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险废物暂存库内,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硫酸铵外售处置,收尘灰返回各工段作为原料综合利用,废布袋收集后外售处置。

(5)土壤及地下水

技改项目区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的要求进行分区防渗,同时加强管理,防止跑冒滴漏。

①一般防渗区:罐式炉煅烧车间为一般防渗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采用水平防渗。

②简单防渗区:冷却循环水池、余热锅炉间为简单防渗区,采用水泥硬化。

技改项目部分设施依托现有厂区已建设施,依托工程已采取必要且符合相关规定的防渗、防漏、防流失等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建成后统一纳入现有环保管理体系内,确保措施有效且持续。

(6)环境风险

①定期对矿物油储存场所、危废仓库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储罐破损、车间及危废仓库内电路电线是否完好;

②加强企业管理,可有效避免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工作人员的整体消防安全意识,参加社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其掌握防火、灭火、逃生的基础知识;

③厂区内必须有值班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班,并经常性检修保养,确保设施完好可用;定期巡检,及时发现矿物油、氨水是否发生泄漏,及时处置;

④在生产区设置有毒气体报警器,及时发现泄漏的有毒物质;

⑤设置三级防控措施;

⑥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一旦发现风险事故,应立即关掉总阀门并切断火源,疏散周围人群,组织人员排查原因。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拟审批意见

拟审批

注: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 的相关承诺文件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 。拟审批意见、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 我分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73-*、*(建水县政务服务中心州生态环境局建水分局受理窗口)

  通讯地址:建水县建水大道647号(县人大办公大楼303室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水分局)

  邮编:*

项目名称

(略) 建水生产区回转窑改造项目

建设地点

(略) 红河州建水县羊街镇羊街工业园区 (略) 厂区

建设单位

(略)

环评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新世纪环境保 (略)

项目概况

建水生厂区现有预焙阳极产能60万吨/年,分两期建成,一期25万吨/年,于2012年10月建成投产;二期35万吨/年,于**日建成投产。主要生产200kA、300kA、350kA、420kA、500kA系列等电解槽型阳极,是世界上拥有单条生产线产能最大的阳极炭素生产企业。

本次技改主要针对现有阳极炭素生产线原料准备单元的煅烧设备进行更替,设备更替后对应工段中间产品煅后焦产能不变,技改内容不涉及焙烧工艺,同时项目实施后煅烧工段污染物排放量及能耗水平均较技改前降低,全厂污染物排放量相应降低。,因此,技改项目属于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中铝用炭素生产企业原料准备单元设备技改建设项目,技改内容不涉及焙烧工艺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气

1)上料、下料及转运粉尘

本次技改在皮带受料系统、上料转运系统、煅烧车间上料系统、回配系统、罐式炉下料系统、罐式炉出料转运系统新增7套袋式除尘器。

2)固体沥青熔化废气

固体沥青熔化废气经电捕焦油器处理后并入炭素二期成型单元废气处理系统,与混捏烟气一同经黑法吸附、袋除尘后通过现有50.3m高排气筒排放(DA039)。

3)煅烧炉烟气

煅烧罐式炉废气采用袋除尘+氨法脱硫工艺净化处理,技改罐式炉废气采用SNCR+氨法脱硫(现有)+静电除尘工艺净化处理,两套废气处理工艺在颗粒物控制措施上差异不大,设计指标前者为99%,后者为99.2%。

4)氨水罐区无组织氨

氨水罐区顶部设置水封措施。

5)挥发性有机物

本次评价从保守角度将沥青烟全部视为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无组织核算。

(2)声环境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

(3)地表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

(4)固体废物

危废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险废物暂存库内,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硫酸铵外售处置,收尘灰返回各工段作为原料综合利用,废布袋收集后外售处置。

(5)土壤及地下水

技改项目区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的要求进行分区防渗,同时加强管理,防止跑冒滴漏。

①一般防渗区:罐式炉煅烧车间为一般防渗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采用水平防渗。

②简单防渗区:冷却循环水池、余热锅炉间为简单防渗区,采用水泥硬化。

技改项目部分设施依托现有厂区已建设施,依托工程已采取必要且符合相关规定的防渗、防漏、防流失等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建成后统一纳入现有环保管理体系内,确保措施有效且持续。

(6)环境风险

①定期对矿物油储存场所、危废仓库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储罐破损、车间及危废仓库内电路电线是否完好;

②加强企业管理,可有效避免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工作人员的整体消防安全意识,参加社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其掌握防火、灭火、逃生的基础知识;

③厂区内必须有值班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班,并经常性检修保养,确保设施完好可用;定期巡检,及时发现矿物油、氨水是否发生泄漏,及时处置;

④在生产区设置有毒气体报警器,及时发现泄漏的有毒物质;

⑤设置三级防控措施;

⑥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一旦发现风险事故,应立即关掉总阀门并切断火源,疏散周围人群,组织人员排查原因。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拟审批意见

拟审批

注: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 的相关承诺文件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 。拟审批意见、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