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鹿泉区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

内容
 
发送至邮箱

2024年鹿泉区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种养结构优化,促进奶业振兴,建设优质饲草料基地,通过以养带种,推动现代饲草产业发展,按照《2024年中央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推进我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我区粮食多、秸秆多的优势,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扎实推进“粮改饲”工作,实现粮变肉、草变乳,促进农牧业增收。
二、工作原则
种养结合,紧密对接;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公开公正、严格监督。采取政策引导,市场拉动的指导思想,以养带种的方式加快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有效推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三、申报对象及要求
(一)申报对象。符合要求的适度规模草食家畜养殖场(户)、企业、农民合作社。优先扶持奶牛存栏3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场,优先向流转土地自种、订单收购、托管种植等形式收储,并建有永久性青贮窖,在农业农村部门备案的养殖企业倾斜。
(二)基本要求。1、项目申报登记要求:补贴对象明确、贮存地点清楚、收贮数量准确、款物台账详细。2、奶牛与肉牛同场养殖的申报要求:奶牛与肉牛同在一个养殖场养殖的,按照肉牛申报登记。3、秸秆收贮要求:以畜定需、以养定种、自有或合同流转订购的青贮饲料种植基地,合理签订全株玉米收贮合同,确保收贮的秸秆饲料用得掉、不浪费,效果好。4、秸秆收贮管理要求:统一管理、集中青贮;统筹安排、全株收贮;适时收获、粉碎压实;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四、申报程序
(一)报名。1、采取自主申报的形式。2、填报鹿泉区2024年“粮改饲”项目全株玉米青贮申请表。3、提供养殖备案表。4、提供养殖档案生产情况记录表。5、提供营业执照和银行开户账号。6、提供全株青贮玉米收贮合同。7、企业法人身份证复印件。8、自种自用的养殖企业,需提供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承包合同或者属地村委会出具的青贮玉米种植情况证明。以上复印件须加盖企业公章,并注明与原件相符。
(二)审核。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申报单位进行审核,对审核合格的养殖场初步确定为项目承担单位。
(三)公示。由农业农村局把项目承担单位名单在鹿泉区政府网公示7天,无异议的正式确定为项目承担单位。
(四)建立台账。项目承担单位要保存好与种植户签订的种植收贮协议原件及相关证明、收贮台账、付款记录等资料,(所有资料交农业农村局一份存档)。
五、项目勘验评估办法
(一)项目建设管理。农业农村局在粮改饲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负责项目承担单位的建设管理,并对项目单位进行存栏核实、青贮窖容积勘验测绘、青贮秸秆验收评估等工作。
(二)项目验收办法。项目承担单位收贮完成后,向农业农村局提出验收申请,经现场勘验核实后,确定秸秆饲料实际收贮容积,按照密度系数0.8吨/立方米的折算方式,核算出实际收贮量。
六、资金管理与补贴方式
(一)资金管理。项目补贴资金专款专用,建立台账,严禁超范围使用、挪用和冒领。
(二)资金来源。使用2024年国家粮改饲项目补贴资金。
(三)补贴资金核算。以肉牛奶牛单体动物年需秸秆量为核算依据(超出单体动物年需求量以外的部分不补贴),现场核实项目单位的养殖种类、养殖存栏数量,综合汇总(奶牛、肉牛)全区动物年需总量,平均分配2024年粮改饲补贴资金,(每吨补贴不得高于47元)。
(四)采取先青贮后补贴的方式。项目承担单位完成收贮后,向农业农村局提出验收申请,经验收、核算、核验、公示无异议后,报请区财政局按照国库管理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七、项目实施期限与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期限为一年。2024年1月至6月为调研、摸底、申报、制定工作方案、审核、公示阶段。2024年7月至8月,为测量空窖、核实存栏数阶段。2024年9至10月,为培训、核算、验收阶段。2024年11月至12月验收公示后,拨付资金和完成项目总结工作。
八、绩效目标与预期效益
(一)优化种植结构,确保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和全株玉米收贮量。积极探索秸秆利用新模式、新途径,打造“粮—畜—肥—田”生态循环模式,以全株玉米青贮为主,以规模养殖场为实施载体,以提高种养效益为目标,大力推广全株带穗青贮玉米技术,抓住“种、管、收、贮、用”等关键环节,走“立草兴牧、农牧互补、草畜联动、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全年完成种植全株青贮玉米面积0.7万亩以上,青贮总量达到1.8万吨以上。
(二)签订全株玉米收贮合同,保障农民增收增效。 (略) 2024年“粮改饲”项目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农作物产量高,质量好,秸秆资源多的特点,充分调动养殖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种植大户的积极性, (略) 场化的运作方式,签订全株玉米收贮合同,扎实推进粮改饲工作,促进农民种植增收。据统计,规模种植户通过种植青贮玉米减少了农户收获等其它费用。养殖场通过全株玉米的饲喂,提高了鲜奶产量和质量,优质母牛1个泌乳期最高产鲜奶8500公斤,每头成年母牛年平均产鲜奶6000公斤。
(三)稳步推进“粮改饲”加快畜牧业提质增效。借助“粮改饲”项目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我区草食畜规模养殖的优势,积极探索种养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玉米全株青贮与使用(TMR)全混日粮技术,实现牛羊饲草动物养殖从籽粒饲喂向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转变,提高奶牛产奶量和肉牛增重率,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的深度和广度,在产业链条上的延伸带来更高的产业利润。2024年,争取提高奶牛单产20%以上,提高肉牛出栏率10%以上,降低养殖饲料成本5%。
九、项目组织和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服务工作。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农业农村部门主抓、相关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
(略) 鹿泉区“粮改饲”项目领导小组(附件1)。由区政府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为副组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方案制定、项目实施、检查验收、资金兑付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种养结构优化,促进奶业振兴,建设优质饲草料基地,通过以养带种,推动现代饲草产业发展,按照《2024年中央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推进我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我区粮食多、秸秆多的优势,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扎实推进“粮改饲”工作,实现粮变肉、草变乳,促进农牧业增收。
二、工作原则
种养结合,紧密对接;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公开公正、严格监督。采取政策引导,市场拉动的指导思想,以养带种的方式加快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有效推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三、申报对象及要求
(一)申报对象。符合要求的适度规模草食家畜养殖场(户)、企业、农民合作社。优先扶持奶牛存栏3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场,优先向流转土地自种、订单收购、托管种植等形式收储,并建有永久性青贮窖,在农业农村部门备案的养殖企业倾斜。
(二)基本要求。1、项目申报登记要求:补贴对象明确、贮存地点清楚、收贮数量准确、款物台账详细。2、奶牛与肉牛同场养殖的申报要求:奶牛与肉牛同在一个养殖场养殖的,按照肉牛申报登记。3、秸秆收贮要求:以畜定需、以养定种、自有或合同流转订购的青贮饲料种植基地,合理签订全株玉米收贮合同,确保收贮的秸秆饲料用得掉、不浪费,效果好。4、秸秆收贮管理要求:统一管理、集中青贮;统筹安排、全株收贮;适时收获、粉碎压实;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四、申报程序
(一)报名。1、采取自主申报的形式。2、填报鹿泉区2024年“粮改饲”项目全株玉米青贮申请表。3、提供养殖备案表。4、提供养殖档案生产情况记录表。5、提供营业执照和银行开户账号。6、提供全株青贮玉米收贮合同。7、企业法人身份证复印件。8、自种自用的养殖企业,需提供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承包合同或者属地村委会出具的青贮玉米种植情况证明。以上复印件须加盖企业公章,并注明与原件相符。
(二)审核。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申报单位进行审核,对审核合格的养殖场初步确定为项目承担单位。
(三)公示。由农业农村局把项目承担单位名单在鹿泉区政府网公示7天,无异议的正式确定为项目承担单位。
(四)建立台账。项目承担单位要保存好与种植户签订的种植收贮协议原件及相关证明、收贮台账、付款记录等资料,(所有资料交农业农村局一份存档)。
五、项目勘验评估办法
(一)项目建设管理。农业农村局在粮改饲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负责项目承担单位的建设管理,并对项目单位进行存栏核实、青贮窖容积勘验测绘、青贮秸秆验收评估等工作。
(二)项目验收办法。项目承担单位收贮完成后,向农业农村局提出验收申请,经现场勘验核实后,确定秸秆饲料实际收贮容积,按照密度系数0.8吨/立方米的折算方式,核算出实际收贮量。
六、资金管理与补贴方式
(一)资金管理。项目补贴资金专款专用,建立台账,严禁超范围使用、挪用和冒领。
(二)资金来源。使用2024年国家粮改饲项目补贴资金。
(三)补贴资金核算。以肉牛奶牛单体动物年需秸秆量为核算依据(超出单体动物年需求量以外的部分不补贴),现场核实项目单位的养殖种类、养殖存栏数量,综合汇总(奶牛、肉牛)全区动物年需总量,平均分配2024年粮改饲补贴资金,(每吨补贴不得高于47元)。
(四)采取先青贮后补贴的方式。项目承担单位完成收贮后,向农业农村局提出验收申请,经验收、核算、核验、公示无异议后,报请区财政局按照国库管理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七、项目实施期限与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期限为一年。2024年1月至6月为调研、摸底、申报、制定工作方案、审核、公示阶段。2024年7月至8月,为测量空窖、核实存栏数阶段。2024年9至10月,为培训、核算、验收阶段。2024年11月至12月验收公示后,拨付资金和完成项目总结工作。
八、绩效目标与预期效益
(一)优化种植结构,确保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和全株玉米收贮量。积极探索秸秆利用新模式、新途径,打造“粮—畜—肥—田”生态循环模式,以全株玉米青贮为主,以规模养殖场为实施载体,以提高种养效益为目标,大力推广全株带穗青贮玉米技术,抓住“种、管、收、贮、用”等关键环节,走“立草兴牧、农牧互补、草畜联动、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全年完成种植全株青贮玉米面积0.7万亩以上,青贮总量达到1.8万吨以上。
(二)签订全株玉米收贮合同,保障农民增收增效。 (略) 2024年“粮改饲”项目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农作物产量高,质量好,秸秆资源多的特点,充分调动养殖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种植大户的积极性, (略) 场化的运作方式,签订全株玉米收贮合同,扎实推进粮改饲工作,促进农民种植增收。据统计,规模种植户通过种植青贮玉米减少了农户收获等其它费用。养殖场通过全株玉米的饲喂,提高了鲜奶产量和质量,优质母牛1个泌乳期最高产鲜奶8500公斤,每头成年母牛年平均产鲜奶6000公斤。
(三)稳步推进“粮改饲”加快畜牧业提质增效。借助“粮改饲”项目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我区草食畜规模养殖的优势,积极探索种养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玉米全株青贮与使用(TMR)全混日粮技术,实现牛羊饲草动物养殖从籽粒饲喂向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转变,提高奶牛产奶量和肉牛增重率,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的深度和广度,在产业链条上的延伸带来更高的产业利润。2024年,争取提高奶牛单产20%以上,提高肉牛出栏率10%以上,降低养殖饲料成本5%。
九、项目组织和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服务工作。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农业农村部门主抓、相关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
(略) 鹿泉区“粮改饲”项目领导小组(附件1)。由区政府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为副组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方案制定、项目实施、检查验收、资金兑付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