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临河区分局2023年度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临河区分局2023年度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2023年1月-12月下达我单位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1188.8万元,主要用于1. 新华林场12名职工和狼山苗圃3名职工“五险”的缴纳;2.天保工程区国有林3.87万亩的管护及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的支付;3.国家级公益林1.46万亩的管护和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的支付;4.天保工程区内森林抚育4万亩及资金支付;5.自然保护区湿地管护及经费支出。具体资金分配和绩效目标分解情况详见《绩效目标自评表》。

绩效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2023年度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总投资1188.8万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188.8万元,无地方配套及其他资金0万元。到区财政时间**月,到位率100%。

(二)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资金分配情况。严格按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制度以及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分配资金。

项目总投资1188.8万元,用于:1.用于新华林场12名职工和狼山苗圃3名职工“五险”的缴纳35.4万元;2.天保工程区国有林的管护及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38.8万元,管护任务已完成,资金未支付; 3.国家级公益林的管护和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14.6万元, 管护任务已完成,资金未支付;4.天保工程区内森林抚育800万元,抚育4万亩林地已完成,资金未支付;5.自然保护区湿地管护及经费300万元,工程已完成,支付资金112.35万元,未支付187.65万元。截至至评价期,执行完成了1188.8万元的工作任务,执行率100%,资金未支付1076.45万元。截至至评价期,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总投资1188.8万元,实际支出金额为112.35万元,尚未支出1076.45万元,支出率9.5%。

资金支付情况。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支付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按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定期调度各旗县区项目资金的管理与支出情况。

资金使用情况。我区林业和草原局严格按照资金下达文件和规定的使用用途,按要求进行项目分解到项目组织实施,资金使用严格按照林业生态恢复资金项目规定的使用方向和资金计划执行,按规定科目进行支出。在日常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过程中,未出现截留、挤占、挪用或擅自调整等问题。

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按照上级下达和本级预算的金额执行,不存在执行数偏离预算数较多的问题。,截至评价期,2023年中央林业生态恢复资金完成支付35.14万元,支付率3%。项目资金按照上级下达和本级预算安排的金额执行,在资金执行统计和财务管理过程中,未发现执行数偏离预算数较多、实际执行数统计与资金明细不符的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在细化下达预算时同步下达绩效目标,将有关资金纳入本级预算或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管理,开展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我区中央林业生态恢复资金1188.8万元,涉及项目5个,及时开展了绩效自评。

支出责任履行情况。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有关规定,足额安排资金履行本级支出责任。

(三)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总体目标:1.已完成1天保工程社会保险补助缴纳人员15人,已全部缴纳。2.天保工程区国有林3.87的管护;3.国家级公益林1.46万亩的管护;4.天保工程区内4万亩森林抚育;5.自然保护区湿地管护及经费支出。

(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补助15人。

(2)质量指标

全部完成国有林场及国有苗圃职工15人的“五险”缴纳。

(3)时效指标

按月缴纳国有林场及国有苗圃职工15人的“五险”。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祈

(1)社会效益指标

为国有职工生活提供了保障。

(2)可持续影响指标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效果显著。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满意度:周边群众、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满意度≥95%。发放并受到收到满意度调查问卷10份,满意率95%。

二、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偏离绩效目标原因与改进: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总投资1188.8万元,实际支出金额为112.35万元,尚未支出1076.45万元。支付率低是由于天保社会保险补助用由支付当月国有职工“五险”,当年资金下达较晚,一直用上年资金支付本年职工“五险”,本年资金支付下年职工“五险”,2023年职工“五险”已全部用2022年资金缴纳,2023年资金正在与区财政申请资金,资金到位后完成支付。

(一)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强化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资金项目管理,将工作任务与年度绩效挂钩,同时,调减下年度资金安排额度;本次自评结果将在本单位公开栏中张贴,并在本单位网站上予以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我区2023年无巡视、审计和财会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所涉及的金额。

四、附件 中央财政林业生态恢复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

(略) 林业和草原局临河区分局

**日

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转移支付区域绩效目标自评表

(2023年度)

转移支付(项目)名称

林业生态保护恢复资金

地方主管部门

(略) 林业和草原局

资金使用单位

(略) 林业和草原局临河区分局

资金投入情况(万元)


年初预算数

全年预算数(A)

资金到位数

统筹整合资金数

项目产值

全年执行数(B)

预算执行率(B/A×100%)

年度资金总额:

1188.8

1188.8

1188.8



35.14

3%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1188.8

1188.8

1188.8



35.14

3%

地方资金








其他资金








资金管理情况


情况说明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分配科学性

已按各项目资金具体用途分项目核算分配使用。


下达及时性

中 (略) 财政已按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下达


拨付合规性

中 (略) 财政已按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下达


使用规范性

已按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分年度分项目使用、核算


执行准确性

已按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分年度分项目使用、核算执行.

支出率低,正在与区财政申请资金提高支付率.

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已按专项资金分项目进行绩效管理,.


支出责任履行情况

已按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分年度分项目履行支出责任..


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总体目标

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1.完成林场、苗圃职工“五险”缴纳;2.完成天保工程区国有林的管护及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的支付;3.完成国家级公益林的管护和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的支付;4.完成天保工程区内森林抚育及资金支付;5.完成自然保护区湿地管护及经费支出。

1.完成林场、苗圃职工“五险”缴纳;2.完成天保工程区国有林的管护及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的支付;3.完成国家级公益林的管护和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的支付;4.完成天保工程区内森林抚育及资金支付;5.完成自然保护区湿地管护及经费支出。

绩效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全年实际完成值

情况说明

未完成原因和改进措施

佐证材料

产出指标

数量

指标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缴费比例(%)

35.4

35.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数量(个)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二次补助计划任务面积(万亩)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核查验收合格面积(万亩)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二次补助计划任务面积(万亩)






草原边境防火隔离带建设(公里)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万亩)






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万亩)






新增草种繁育面积(万亩)






聘用生态护林员人数(人)

15

15




国家公园内原天保工程区国有林管护面积(万亩)






国家公园内国有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面积(万亩)






国家公园内非国有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面积(万亩)






国家公园内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面积(万亩)






国家公园内非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面积(万亩)






2022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面积(万亩)






2022年新一轮退耕还草延长期补助面积(万亩)






自然资源监测覆盖面积(平方公里)






开展巡护管护工作(人次)






质量

指标

天然林资源森林蓄积量增长情况(持续增长)

持续增长

持续增长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质量达标率(%)

95

95




草原边境防火隔离带建设达标率(%)






原住居民(户)参与国家公园管护率(%)






对园区内不同种类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覆盖率(%)






时效

指标

社会保险补助兑现率(%)

100

100




政策性社会性补助兑现率(%)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兑现率(%)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兑现率(%)






生态护林员补助兑现率(%)

100

100




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兑现率(%)






新一轮退耕还草延长期补助兑现率(%)






国家公园建设按计划任务完成率(%)






成本

指标

5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元/亩)






3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元/亩)






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元/亩)






新一轮退耕还草延长期补助(元/亩)






国有林管护补助(元/亩)

10

10




非国有林管护补助(元/亩)

3

3




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补助(元/亩)

10

10




非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补助(元/亩)






效益指标

经济

效益

指标

引导园区原住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转型(取得一定效果)

取得一定效果

取得一定效果




社会

效益

指标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明显提升

明显提升




民生状况(逐步改善)






生态

效益

指标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发挥生态效益(增强)

增强

增强




国家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增强)






野生动物栖息地连通性(增强)






长江源头水质稳定在Ⅰ类标准(得到有效保障)






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水质稳定在Ⅰ类标准(得到有效保障)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得到有效保护

得到有效保护




可持续影响指标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显著)

显著

显著




国家公园所在地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林区职工、退耕农户、牧民和周边群众、国家公园所在地居民满意度(%)

95

95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2023年1月-12月下达我单位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1188.8万元,主要用于1. 新华林场12名职工和狼山苗圃3名职工“五险”的缴纳;2.天保工程区国有林3.87万亩的管护及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的支付;3.国家级公益林1.46万亩的管护和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的支付;4.天保工程区内森林抚育4万亩及资金支付;5.自然保护区湿地管护及经费支出。具体资金分配和绩效目标分解情况详见《绩效目标自评表》。

绩效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2023年度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总投资1188.8万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188.8万元,无地方配套及其他资金0万元。到区财政时间**月,到位率100%。

(二)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资金分配情况。严格按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制度以及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分配资金。

项目总投资1188.8万元,用于:1.用于新华林场12名职工和狼山苗圃3名职工“五险”的缴纳35.4万元;2.天保工程区国有林的管护及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38.8万元,管护任务已完成,资金未支付; 3.国家级公益林的管护和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14.6万元, 管护任务已完成,资金未支付;4.天保工程区内森林抚育800万元,抚育4万亩林地已完成,资金未支付;5.自然保护区湿地管护及经费300万元,工程已完成,支付资金112.35万元,未支付187.65万元。截至至评价期,执行完成了1188.8万元的工作任务,执行率100%,资金未支付1076.45万元。截至至评价期,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总投资1188.8万元,实际支出金额为112.35万元,尚未支出1076.45万元,支出率9.5%。

资金支付情况。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支付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按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定期调度各旗县区项目资金的管理与支出情况。

资金使用情况。我区林业和草原局严格按照资金下达文件和规定的使用用途,按要求进行项目分解到项目组织实施,资金使用严格按照林业生态恢复资金项目规定的使用方向和资金计划执行,按规定科目进行支出。在日常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过程中,未出现截留、挤占、挪用或擅自调整等问题。

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按照上级下达和本级预算的金额执行,不存在执行数偏离预算数较多的问题。,截至评价期,2023年中央林业生态恢复资金完成支付35.14万元,支付率3%。项目资金按照上级下达和本级预算安排的金额执行,在资金执行统计和财务管理过程中,未发现执行数偏离预算数较多、实际执行数统计与资金明细不符的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在细化下达预算时同步下达绩效目标,将有关资金纳入本级预算或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管理,开展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我区中央林业生态恢复资金1188.8万元,涉及项目5个,及时开展了绩效自评。

支出责任履行情况。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有关规定,足额安排资金履行本级支出责任。

(三)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总体目标:1.已完成1天保工程社会保险补助缴纳人员15人,已全部缴纳。2.天保工程区国有林3.87的管护;3.国家级公益林1.46万亩的管护;4.天保工程区内4万亩森林抚育;5.自然保护区湿地管护及经费支出。

(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补助15人。

(2)质量指标

全部完成国有林场及国有苗圃职工15人的“五险”缴纳。

(3)时效指标

按月缴纳国有林场及国有苗圃职工15人的“五险”。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祈

(1)社会效益指标

为国有职工生活提供了保障。

(2)可持续影响指标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效果显著。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满意度:周边群众、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满意度≥95%。发放并受到收到满意度调查问卷10份,满意率95%。

二、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偏离绩效目标原因与改进: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总投资1188.8万元,实际支出金额为112.35万元,尚未支出1076.45万元。支付率低是由于天保社会保险补助用由支付当月国有职工“五险”,当年资金下达较晚,一直用上年资金支付本年职工“五险”,本年资金支付下年职工“五险”,2023年职工“五险”已全部用2022年资金缴纳,2023年资金正在与区财政申请资金,资金到位后完成支付。

(一)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强化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资金项目管理,将工作任务与年度绩效挂钩,同时,调减下年度资金安排额度;本次自评结果将在本单位公开栏中张贴,并在本单位网站上予以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我区2023年无巡视、审计和财会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所涉及的金额。

四、附件 中央财政林业生态恢复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

(略) 林业和草原局临河区分局

**日

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转移支付区域绩效目标自评表

(2023年度)

转移支付(项目)名称

林业生态保护恢复资金

地方主管部门

(略) 林业和草原局

资金使用单位

(略) 林业和草原局临河区分局

资金投入情况(万元)


年初预算数

全年预算数(A)

资金到位数

统筹整合资金数

项目产值

全年执行数(B)

预算执行率(B/A×100%)

年度资金总额:

1188.8

1188.8

1188.8



35.14

3%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1188.8

1188.8

1188.8



35.14

3%

地方资金








其他资金








资金管理情况


情况说明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分配科学性

已按各项目资金具体用途分项目核算分配使用。


下达及时性

中 (略) 财政已按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下达


拨付合规性

中 (略) 财政已按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下达


使用规范性

已按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分年度分项目使用、核算


执行准确性

已按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分年度分项目使用、核算执行.

支出率低,正在与区财政申请资金提高支付率.

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已按专项资金分项目进行绩效管理,.


支出责任履行情况

已按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分年度分项目履行支出责任..


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总体目标

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1.完成林场、苗圃职工“五险”缴纳;2.完成天保工程区国有林的管护及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的支付;3.完成国家级公益林的管护和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的支付;4.完成天保工程区内森林抚育及资金支付;5.完成自然保护区湿地管护及经费支出。

1.完成林场、苗圃职工“五险”缴纳;2.完成天保工程区国有林的管护及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的支付;3.完成国家级公益林的管护和管护人员工资和经费的支付;4.完成天保工程区内森林抚育及资金支付;5.完成自然保护区湿地管护及经费支出。

绩效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全年实际完成值

情况说明

未完成原因和改进措施

佐证材料

产出指标

数量

指标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缴费比例(%)

35.4

35.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数量(个)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二次补助计划任务面积(万亩)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核查验收合格面积(万亩)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二次补助计划任务面积(万亩)






草原边境防火隔离带建设(公里)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万亩)






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万亩)






新增草种繁育面积(万亩)






聘用生态护林员人数(人)

15

15




国家公园内原天保工程区国有林管护面积(万亩)






国家公园内国有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面积(万亩)






国家公园内非国有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面积(万亩)






国家公园内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面积(万亩)






国家公园内非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面积(万亩)






2022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面积(万亩)






2022年新一轮退耕还草延长期补助面积(万亩)






自然资源监测覆盖面积(平方公里)






开展巡护管护工作(人次)






质量

指标

天然林资源森林蓄积量增长情况(持续增长)

持续增长

持续增长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质量达标率(%)

95

95




草原边境防火隔离带建设达标率(%)






原住居民(户)参与国家公园管护率(%)






对园区内不同种类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覆盖率(%)






时效

指标

社会保险补助兑现率(%)

100

100




政策性社会性补助兑现率(%)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兑现率(%)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兑现率(%)






生态护林员补助兑现率(%)

100

100




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兑现率(%)






新一轮退耕还草延长期补助兑现率(%)






国家公园建设按计划任务完成率(%)






成本

指标

5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元/亩)






3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元/亩)






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元/亩)






新一轮退耕还草延长期补助(元/亩)






国有林管护补助(元/亩)

10

10




非国有林管护补助(元/亩)

3

3




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补助(元/亩)

10

10




非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补助(元/亩)






效益指标

经济

效益

指标

引导园区原住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转型(取得一定效果)

取得一定效果

取得一定效果




社会

效益

指标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明显提升

明显提升




民生状况(逐步改善)






生态

效益

指标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发挥生态效益(增强)

增强

增强




国家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增强)






野生动物栖息地连通性(增强)






长江源头水质稳定在Ⅰ类标准(得到有效保障)






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水质稳定在Ⅰ类标准(得到有效保障)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得到有效保护

得到有效保护




可持续影响指标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显著)

显著

显著




国家公园所在地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林区职工、退耕农户、牧民和周边群众、国家公园所在地居民满意度(%)

95

95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