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色达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6月3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甘孜州色达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6月3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甘孜州色达生态环境局

关于**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

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通讯地址: (略) 色达县色柯镇金马大道东路14号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股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色达县旭日乡泽登达临时砂石加工厂建设项目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旭日乡

色达县 (略)

成都润泽 (略)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

一、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主要是施工扬尘、交通运输扬尘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

1、施工期扬尘

施工单位应根据本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扬尘治理措施:

①在对场地内进行地表清理过程中建设单位需做到文明施工,对开挖、回填过程中应采取湿法作业,施工作业期间避免大风天气进行开挖。

②施工场地的扬尘可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抑止。有关试验表明,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如遇连续高温或风速较大等天气,应增加洒水频次来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③地表清理后的砾石、杂草、渣土等集中堆存,表面使用毡布覆盖,最终外运处置,禁止随意倾倒。

④施工时期对施工场地扬尘排放进行检测,本项目属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其他工程阶段,监测点排放限值应小于350ug/Nm3。

2、交通运输扬尘

①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对于项目就近外购和水泥、砂石等建材,运输车辆必须经过遮盖封闭处理。砂石尽可能不露天堆放,如不得不敞开堆放,应对其进行洒水。

②由于道路和扬尘量与车辆的行驶速度有关,速度越快,扬尘量越大,因此,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同时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尽量采用硬化路面并进行洒水抑尘;在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对运输车辆在场地内用水清洗轮胎,保证车辆车轮不带泥砂出场;自卸车、渣土运输车等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使用篷布遮盖,确保不污染道路,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

3、汽车尾气以及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废气

在施工期使用的各种燃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作业过程中均会排放一定数量的燃油废气,主要污染物以NOX、SO2、CO和烃类为主。治理措施:汽车尾气与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废气其特点是排放量小,且属间断性无组织排放,由于这一特点,加之施工场地开阔,扩散条件良好,燃油废气可以得到有效的稀释扩散。施工期内应做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油耗,同时降低污染。

2、 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1、建筑施工废水

机械车辆维护、冲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成分为石油类和悬浮物,建设单位拟在施工场地修建排水沟将施工废水引至隔油沉淀池进行处理,施工废水经过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工地降尘,不外排。

2、生活污水

项目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NH3-N、SS、BOD5,施工期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进行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3、初期雨水

本工程施工期初期雨水水质简单,设置雨水沟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可引至沉淀池,用于工地降尘,不外排。

三、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挖土机、打桩机、电锯、电钻和运输车辆等。通过类比调查,施工机械最高瞬时值约105dB(A),噪声在从声源到受声点,因传播发散、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蔽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衰减。


(1)减少人为噪音。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

(2)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超过国家标准的施工机械禁止入场施工。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避免设备因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声压级;设备用完后或不用时应立即关闭。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施工活动安排于白天进行,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夜间禁止进行高噪声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的施工活动。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缩短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项目采取打围施工,将高噪设备用隔声屏障围起来,以减少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合理进行施工总平布置,以有效利用施工场区的距离衰减,从而减少对项目周边的影响。

(6)施工中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防止机械噪声的超标,特别是应避免推土机、挖掘机等夜间作业。

(7)运输车辆在经过保护目标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8)施工期应当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及合理安排交通组织路线。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以减少运输噪声及运输扬尘对运输线路周围环境的影响。

采取以上措施后,场界噪声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2523-2011)的规定。施工期产生的噪声的影响是短期的,对周边的声环境影响较小。

四、固废

1、建筑垃圾

施施工产生的废料首先应考虑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对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等,及时清运到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集中处理处置;施工方需修建临时建筑废物堆放场并作好地面硬化处理及防渗防雨措施,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将堆放在建筑废物堆放场,当建筑垃圾堆放达一定量时及时清运到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集中处理处置。因此,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均能够有效处置,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生活垃圾

项目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时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处置处理。

3、土石方

项目工程施工量较小,施工期开挖的土石方,全部用于场地低洼处平整。

五、生态环境

建议施工单位采取措施,(1)为减轻施工场地水土流失,下雨时停止施工;

(2)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尽量减少施工对地表面积的扰动或直接影响区域面积;

(3)施工过程中做好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减少降水对建设区域内的裸露地表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4)构建筑物基础和排水系统沟槽开挖时,在周边用装土袋拦挡防护,顶部以彩条布遮盖防护,下方修建简易土沟作为临时排水;

(5)及时对场地平整、设备基础开挖时产生的渣土进行回填处理,减少堆放时间,需要堆放时应做好密目防尘网覆盖措施;

(6)加强管理,坚持文明施工,施工中严禁向道路、项目周边倾倒弃渣;

(7)项目服务期结束后应按照《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对地块进行土地复垦。恢复至原地形地貌高程。

环评要求项目服务期满后业主单位应严格按照方案中提出的土地复垦措施进行复垦恢复。总之,施工期间局部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均属少量、局部、暂时、可逆转的生态影响,只要在施工中采用以上生态保护措施,则项目建设水土流失的影响将会减至最小。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废气

1、道路运输扬尘

项目厂区内路面采取硬化措施,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同时,在运输过程中限制车速,对车辆行驶的厂区内路面及运输路线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同时厂区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清洗车轮、车身泥土。用毡布加棚覆盖,减少扬尘对运输路线附近大气环境的污染,降低对沿线敏感点的不利影响。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抑尘效率可达80%以上。

2、破碎、筛分、皮带运输粉尘

本项目破碎设备、筛分设备采用彩钢瓦进行围挡封闭,破碎、筛分及输送工序均处于密封的区域内进行生产操作;运输皮带进行封闭,同时在破碎和筛分各进料口设置喷淋设施,进行喷淋洒水降尘,使物料始终保持湿润状态,采取以上措施可减少80%以上的粉尘,未被处理的粉尘在车间内呈无组织排放。

3、物料装卸上料、堆场起尘

建设单位在原料、成品堆料场各设置一条喷水软管、给料机(2台)安装喷雾湿抑制装置,保证定时洒水抑尘,在卸料过程中应增减喷洒次数,并加强作业管理,放缓装货速度以减轻粉尘产生量。原料堆场及成品堆场均采取彩钢瓦棚顶+三面彩钢瓦进行围挡封闭,不露天堆放,能有效防止大风及雨水对原料堆场及成品堆场的影响。同时在原料堆场及成品堆场内设置1台雾炮机或喷雾软管进行喷雾降尘,在原料、砂料堆存中对原料喷洒水雾,实现湿式作业。

二、废水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2、初期雨水

厂区四周设置排水沟,初期雨水经雨水沟排入三级沉淀池收集(230m3),沉淀后用于厂区洒水抑尘,后期雨水经雨水沟渠排入地表水。

3、洗砂废水

洗砂废水通过渠道进入三级沉淀池经沉淀+压滤处置后回用与生产,无废水外排。

4、车辆冲洗废水

车辆冲洗废水经收集沟排至三级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三级沉淀池底泥压滤处理,堆放至泥饼仓。

5、厂区道路地面冲洗废水

冲洗废水经收集沟排至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三、噪声

评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尽量降低噪声:

(1)设备选型时,在综合考虑性价比的基础上,购买的设备选用低噪声高性能的产品,从声源上降低设备本身噪声;

(2)合理布局:主要产噪设备(振动筛、破碎机等)均布置在封闭的生产厂房内,利用基础减震和厂房隔声措施,降低噪声影响;

(3)加强设备的维护,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4)设备安装减震基础,如减震垫等,对设备连接处安装柔性接头;

(5)进出车辆采取限制车速、禁止鸣笛等措施。

(6)在所有破坏物料撞击处加装耐磨的橡胶作为衬板;

(7)对破碎机旋转零件仔细进行平衡,减小圆锥轴套和偏心轴间隙,以降低振动强度;

(8)给料板和进料漏斗的传动表面与机架外壳覆盖阻尼材料,减少噪声的辐射面积;

(9)对颚式破碎机、振动筛所在区域设置单层钢结构彩钢房对其整体进行封闭,以保证隔声围护设施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降低设备运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固废

1、生活垃圾

厂区内合理布设垃圾桶,生活垃圾定 (略) 垃圾处理厂处理。

2、沉淀池污泥

泥饼经收集后暂存于泥饼仓内,可用作制砖等建筑原料外售给制砖厂。压滤泥饼主要成分为砂石资源上附着携带的泥土,经洗砂后进入洗砂废水,然后经压滤后从水中脱除形成泥饼,由于加工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有毒有害成分,因此泥饼的成分仍为粘土,可以作为砖厂制砖的原料进行掺烧制砖。

4、废含油抹布或手套、废机油、废油桶

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设置1个危险废物暂存柜,专用容器收集,在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置,并设置产生、暂存、转运、处置台账。


甘孜州色达生态环境局

关于**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

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通讯地址: (略) 色达县色柯镇金马大道东路14号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股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色达县旭日乡泽登达临时砂石加工厂建设项目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旭日乡

色达县 (略)

成都润泽 (略)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

一、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主要是施工扬尘、交通运输扬尘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

1、施工期扬尘

施工单位应根据本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扬尘治理措施:

①在对场地内进行地表清理过程中建设单位需做到文明施工,对开挖、回填过程中应采取湿法作业,施工作业期间避免大风天气进行开挖。

②施工场地的扬尘可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抑止。有关试验表明,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如遇连续高温或风速较大等天气,应增加洒水频次来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③地表清理后的砾石、杂草、渣土等集中堆存,表面使用毡布覆盖,最终外运处置,禁止随意倾倒。

④施工时期对施工场地扬尘排放进行检测,本项目属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其他工程阶段,监测点排放限值应小于350ug/Nm3。

2、交通运输扬尘

①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对于项目就近外购和水泥、砂石等建材,运输车辆必须经过遮盖封闭处理。砂石尽可能不露天堆放,如不得不敞开堆放,应对其进行洒水。

②由于道路和扬尘量与车辆的行驶速度有关,速度越快,扬尘量越大,因此,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同时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尽量采用硬化路面并进行洒水抑尘;在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对运输车辆在场地内用水清洗轮胎,保证车辆车轮不带泥砂出场;自卸车、渣土运输车等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使用篷布遮盖,确保不污染道路,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

3、汽车尾气以及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废气

在施工期使用的各种燃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作业过程中均会排放一定数量的燃油废气,主要污染物以NOX、SO2、CO和烃类为主。治理措施:汽车尾气与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废气其特点是排放量小,且属间断性无组织排放,由于这一特点,加之施工场地开阔,扩散条件良好,燃油废气可以得到有效的稀释扩散。施工期内应做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油耗,同时降低污染。

2、 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1、建筑施工废水

机械车辆维护、冲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成分为石油类和悬浮物,建设单位拟在施工场地修建排水沟将施工废水引至隔油沉淀池进行处理,施工废水经过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工地降尘,不外排。

2、生活污水

项目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NH3-N、SS、BOD5,施工期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进行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3、初期雨水

本工程施工期初期雨水水质简单,设置雨水沟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可引至沉淀池,用于工地降尘,不外排。

三、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挖土机、打桩机、电锯、电钻和运输车辆等。通过类比调查,施工机械最高瞬时值约105dB(A),噪声在从声源到受声点,因传播发散、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蔽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衰减。


(1)减少人为噪音。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

(2)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超过国家标准的施工机械禁止入场施工。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避免设备因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声压级;设备用完后或不用时应立即关闭。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施工活动安排于白天进行,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夜间禁止进行高噪声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的施工活动。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缩短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项目采取打围施工,将高噪设备用隔声屏障围起来,以减少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合理进行施工总平布置,以有效利用施工场区的距离衰减,从而减少对项目周边的影响。

(6)施工中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防止机械噪声的超标,特别是应避免推土机、挖掘机等夜间作业。

(7)运输车辆在经过保护目标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8)施工期应当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及合理安排交通组织路线。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以减少运输噪声及运输扬尘对运输线路周围环境的影响。

采取以上措施后,场界噪声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2523-2011)的规定。施工期产生的噪声的影响是短期的,对周边的声环境影响较小。

四、固废

1、建筑垃圾

施施工产生的废料首先应考虑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对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等,及时清运到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集中处理处置;施工方需修建临时建筑废物堆放场并作好地面硬化处理及防渗防雨措施,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将堆放在建筑废物堆放场,当建筑垃圾堆放达一定量时及时清运到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集中处理处置。因此,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均能够有效处置,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生活垃圾

项目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时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处置处理。

3、土石方

项目工程施工量较小,施工期开挖的土石方,全部用于场地低洼处平整。

五、生态环境

建议施工单位采取措施,(1)为减轻施工场地水土流失,下雨时停止施工;

(2)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尽量减少施工对地表面积的扰动或直接影响区域面积;

(3)施工过程中做好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减少降水对建设区域内的裸露地表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4)构建筑物基础和排水系统沟槽开挖时,在周边用装土袋拦挡防护,顶部以彩条布遮盖防护,下方修建简易土沟作为临时排水;

(5)及时对场地平整、设备基础开挖时产生的渣土进行回填处理,减少堆放时间,需要堆放时应做好密目防尘网覆盖措施;

(6)加强管理,坚持文明施工,施工中严禁向道路、项目周边倾倒弃渣;

(7)项目服务期结束后应按照《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对地块进行土地复垦。恢复至原地形地貌高程。

环评要求项目服务期满后业主单位应严格按照方案中提出的土地复垦措施进行复垦恢复。总之,施工期间局部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均属少量、局部、暂时、可逆转的生态影响,只要在施工中采用以上生态保护措施,则项目建设水土流失的影响将会减至最小。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废气

1、道路运输扬尘

项目厂区内路面采取硬化措施,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同时,在运输过程中限制车速,对车辆行驶的厂区内路面及运输路线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同时厂区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清洗车轮、车身泥土。用毡布加棚覆盖,减少扬尘对运输路线附近大气环境的污染,降低对沿线敏感点的不利影响。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抑尘效率可达80%以上。

2、破碎、筛分、皮带运输粉尘

本项目破碎设备、筛分设备采用彩钢瓦进行围挡封闭,破碎、筛分及输送工序均处于密封的区域内进行生产操作;运输皮带进行封闭,同时在破碎和筛分各进料口设置喷淋设施,进行喷淋洒水降尘,使物料始终保持湿润状态,采取以上措施可减少80%以上的粉尘,未被处理的粉尘在车间内呈无组织排放。

3、物料装卸上料、堆场起尘

建设单位在原料、成品堆料场各设置一条喷水软管、给料机(2台)安装喷雾湿抑制装置,保证定时洒水抑尘,在卸料过程中应增减喷洒次数,并加强作业管理,放缓装货速度以减轻粉尘产生量。原料堆场及成品堆场均采取彩钢瓦棚顶+三面彩钢瓦进行围挡封闭,不露天堆放,能有效防止大风及雨水对原料堆场及成品堆场的影响。同时在原料堆场及成品堆场内设置1台雾炮机或喷雾软管进行喷雾降尘,在原料、砂料堆存中对原料喷洒水雾,实现湿式作业。

二、废水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2、初期雨水

厂区四周设置排水沟,初期雨水经雨水沟排入三级沉淀池收集(230m3),沉淀后用于厂区洒水抑尘,后期雨水经雨水沟渠排入地表水。

3、洗砂废水

洗砂废水通过渠道进入三级沉淀池经沉淀+压滤处置后回用与生产,无废水外排。

4、车辆冲洗废水

车辆冲洗废水经收集沟排至三级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三级沉淀池底泥压滤处理,堆放至泥饼仓。

5、厂区道路地面冲洗废水

冲洗废水经收集沟排至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三、噪声

评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尽量降低噪声:

(1)设备选型时,在综合考虑性价比的基础上,购买的设备选用低噪声高性能的产品,从声源上降低设备本身噪声;

(2)合理布局:主要产噪设备(振动筛、破碎机等)均布置在封闭的生产厂房内,利用基础减震和厂房隔声措施,降低噪声影响;

(3)加强设备的维护,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4)设备安装减震基础,如减震垫等,对设备连接处安装柔性接头;

(5)进出车辆采取限制车速、禁止鸣笛等措施。

(6)在所有破坏物料撞击处加装耐磨的橡胶作为衬板;

(7)对破碎机旋转零件仔细进行平衡,减小圆锥轴套和偏心轴间隙,以降低振动强度;

(8)给料板和进料漏斗的传动表面与机架外壳覆盖阻尼材料,减少噪声的辐射面积;

(9)对颚式破碎机、振动筛所在区域设置单层钢结构彩钢房对其整体进行封闭,以保证隔声围护设施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降低设备运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固废

1、生活垃圾

厂区内合理布设垃圾桶,生活垃圾定 (略) 垃圾处理厂处理。

2、沉淀池污泥

泥饼经收集后暂存于泥饼仓内,可用作制砖等建筑原料外售给制砖厂。压滤泥饼主要成分为砂石资源上附着携带的泥土,经洗砂后进入洗砂废水,然后经压滤后从水中脱除形成泥饼,由于加工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有毒有害成分,因此泥饼的成分仍为粘土,可以作为砖厂制砖的原料进行掺烧制砖。

4、废含油抹布或手套、废机油、废油桶

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设置1个危险废物暂存柜,专用容器收集,在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置,并设置产生、暂存、转运、处置台账。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