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
2024年6月13日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6月13日至6月19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对以下建设项目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691-*
传 真:0691-*
通信地址: (略) 景洪工业园区嘎栋 (略) 2号
邮编:*
一、拟审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新框塑胶制品厂项目 | (略) 勐龙镇原东风农场管委会红卫生产队经砖厂 | 西双版纳 (略) | 丽江 (略) | 项目 (略) 东风农场管委会红卫生产队经砖厂进行建设,项目占地面积为4101.33m2,建筑面积为4000m2,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塑料框加工区、网套加工区以及办公生活区等。项目设置6条塑料框生产线、 (略) 套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产塑料框产品1000吨, (略) 套产品100吨。 | 一、施工期主要影响及对策措施: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选择尾气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并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减少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带病作业”废气排放。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粪便污水进入旱厕,委托周边村民定期清掏后合理处置,其余洗手废水则进入容积为1m3的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夜间禁止施工。 (2)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进行施工噪声的控制,以减少工程建设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3)加强施工管理,优化施工方式,以减少工程建设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4)禁止使用高噪声设备,应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高噪声设备应尽量设置于项目中部,避免高噪设备在同一时段集中使用。 (5)施工期运输车辆应尽量保持良好车况,合理调度,尽可能匀速慢行;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减少鸣笛,以减小载重汽车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在途经村庄时应减速慢行,减少鸣笛;物料进场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进场影响居民休息。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生产设备及材料废弃包装物经收集后,全部外售给废品收购站。 (2)建筑垃圾可利用的部分回收利用,其余委托有资质的单位 (略) 城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禁止随意倾倒。 (3)生活垃圾经垃圾收集桶收集后,由施工单位定期清运至红卫生产队垃圾集中处置点处置。 5、生态污染防治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落实好工程拦挡措施、截水沟等相关水土保持措施,保证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水土流失能够得到控制。 二、施工期主要影响及对策措施: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在塑料框加工区内每台注塑机的废气逸散口顶部各设1个集气罩,即塑料框加工区共设6个集气罩(每个集气罩集气效率为80%); 在网套加工区内每台热熔挤出机的废气逸散口顶部各设1个集气罩,即网套加工区共设2个集气罩(每个集气罩集气效率为80%)。塑料框热熔注塑工序, (略) 套产生的颗粒物及非*烷总烃经集气罩抽吸后,通过废气各支管汇集至一根主管内,首先进入布袋除尘器收尘后,再进入1套“三级活性炭吸附系统”集中处理,最终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编号DA001)排放。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95%,“三级活性炭吸附系统”净化效率为80%。 (2)项目生产过程中,建设单位对活性炭吸附装废气出口应定期检测VOCs浓度,当出口污染物浓度超过规定限值的70%时,即出口污染物浓度超过《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4规定的排放限值(标准值为100mg/m3)的70%时,应停止吸附,并立即更换新活性炭。 (3)采用碘值不低于800mg/g的活性炭,活性炭应按照废气治理设计要求足量添加、及时更换,并做好添加、更换记录。 (4)设置兼职的环保管理人员,日常应加强废气治理设施运营情况的巡检自查,确保各设施正常运转。 (5)针对项目区内无组织逸散的非*烷总烃,建设单位须有效落实废气治理设施的维护,做好车间的通风换气措施,减少异味集聚。 (6)项目拟建的化粪池加盖,且为地埋式结构,同时通过定期喷洒除臭剂及定期清掏等减少异味排放。 (7)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红卫生产队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做到日产日清,减少生活垃圾在厂内的堆存时间,减少异味排放。 (8)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效率不低于60%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烟囱排放,最终经大气稀释扩散。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沟收集后排 (略) 旁雨水沟。 (2)项目区内设置1套冷却系统,包括1个冷却塔,1个容积为50m3的冷却循环水池,生产过程中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3)冷却系统强排浓盐水进入1个容积为2m3的浓盐水收集池,最终进入化粪池一起处理。 (4)生活污水中食堂废水经容积为0.3m3的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1个容积为20m3的化粪池处理,最终全部回用作为农肥,不外排。 (5)场地初期雨水进入1个容积为15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晴天回用于场地洒水。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在进行设备采购时,优先考虑低噪环保设备。 (2)生产设备在安装过程时采取减振垫减振,并对“三级活性炭吸附装置”配套风机安装隔声房,且隔声房采用隔音棉进行隔声,以降低噪声源强。 (3)加强厂区管理,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杜绝因设备非正常运转而产生的高噪声现象,并及时加固设备支架。 (4)在厂区出口示意运输车辆,避免车辆不必要的怠速、制动、起动,入厂车辆应减速行驶,禁止鸣笛。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塑料 (略) 套不合格产品及废边角料暂存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后,全部外售给废旧塑料回收厂家。 (2)废包装材料经统一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最终外售给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 (3)热熔注塑及热熔挤出工序产生的颗粒物经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与生活垃圾一起由红卫生产队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4)*烷废钢瓶暂存于*烷暂存间内,由卖家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5)废活性炭经收集桶收集后,暂存在危废暂存间,最终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6)废机油采用收集桶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7)食堂泔水采用泔水收集桶收集后,按照当地住建部门的相关规定处置。 (8)化粪池污泥委托红卫生产队环卫部门定期清掏后清运处置,不外排。 (9)含油废棉纱、手套经收集桶收集后,最终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采取源头防控、分区防渗的措施。机油贮存间地面及机油储存区围堰、危废暂存间地面及废机油储存区围堰进行重点防渗,防渗标准为:地面及围堰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烯膜(渗透系数≤10-10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烷储存间、隔油池、消防事故废水收集池、化粪池进行一般防渗。防渗效果为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5m,渗透系数K≤1.0×10-7cm/s。其他区域为简单防渗区,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此外,在卫生间西侧4m处设置1个地下水跟踪监测井。 6、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土壤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进行控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须按防渗要求做好危废暂存间、废机油暂存区围堰的防渗、防腐措施,运行期须安排专人定期巡视,并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防止防渗层破损而发生污染物下渗对土壤的影响。 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机油、废机油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①根据消防部门的要求配置泡沫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②机油贮存间、危废暂存间地面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要求进行“重点防渗”,具体防渗标准为:地面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烯膜(渗透系数≤10-10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 ③在机油贮存间内机油暂存区周边设置围堰,而危废暂存间内废机油暂存区域周围须设长1m,宽1m,高0.3m的围堰,并形成约0.3m3的有效容积,用于收集、暂存事故情况下泄露的废机油,同时,废机油储存区围堰进行“重点防渗”, 具体防渗标准为:围堰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烯膜(渗透系数≤10-10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 ④盛装废机油容器上必须贴相应的危险废物标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按《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2-1995)修改单。 ⑤设置危险固废管理台账,如实记载废机油的来源、数量、特性、包装容器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贮存期间,定期对存储容器进行检查,及时更换破损容器。 (2)*烷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①向具有相关运营资质的厂家采购*烷,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烷罐。 ②规范*烷气体使用操作,避免发生泄漏。 ③加强对*烷储罐的管理,安排专人定期对*烷储罐进行排查,出现泄露情况立即开展调查及处理。 ④房间内设置排风扇,当*烷发生泄漏时可及时进行抽排,并最终经大气稀释扩散。 ⑤按消防部门的相关要求,在*烷暂存间内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沙等,并定期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可有效使用。 (3)火灾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项目区内设置事故导流、消防事故废水收集池,该消防事故废水收集池位于危废暂存间旁,容积为35m3,并确保事故状态下的废水进入消防事故废水收集池,经收集处理后合理处置。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在“西双 (略) ”网站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公示时间为共10个工作日;建设单位在《西双版纳报》进行了两次报纸公示,同时在“西双版纳报数字报”网 (略) 络第二次公示;建设 (略) 东风农场管委会公告栏以及项目拟建场地外墙进行了现场粘贴公示;此外,建设单位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略) 站上进行了第三次公示(即报批前公示),公示内容为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及《公众参与说明》。在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均未收到反馈及反对意见。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6月13日至6月19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对以下建设项目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691-*
传 真:0691-*
通信地址: (略) 景洪工业园区嘎栋 (略) 2号
邮编:*
一、拟审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新框塑胶制品厂项目 | (略) 勐龙镇原东风农场管委会红卫生产队经砖厂 | 西双版纳 (略) | 丽江 (略) | 项目 (略) 东风农场管委会红卫生产队经砖厂进行建设,项目占地面积为4101.33m2,建筑面积为4000m2,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塑料框加工区、网套加工区以及办公生活区等。项目设置6条塑料框生产线、 (略) 套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产塑料框产品1000吨, (略) 套产品100吨。 | 一、施工期主要影响及对策措施: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选择尾气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并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减少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带病作业”废气排放。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粪便污水进入旱厕,委托周边村民定期清掏后合理处置,其余洗手废水则进入容积为1m3的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夜间禁止施工。 (2)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进行施工噪声的控制,以减少工程建设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3)加强施工管理,优化施工方式,以减少工程建设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4)禁止使用高噪声设备,应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高噪声设备应尽量设置于项目中部,避免高噪设备在同一时段集中使用。 (5)施工期运输车辆应尽量保持良好车况,合理调度,尽可能匀速慢行;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减少鸣笛,以减小载重汽车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在途经村庄时应减速慢行,减少鸣笛;物料进场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进场影响居民休息。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生产设备及材料废弃包装物经收集后,全部外售给废品收购站。 (2)建筑垃圾可利用的部分回收利用,其余委托有资质的单位 (略) 城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禁止随意倾倒。 (3)生活垃圾经垃圾收集桶收集后,由施工单位定期清运至红卫生产队垃圾集中处置点处置。 5、生态污染防治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落实好工程拦挡措施、截水沟等相关水土保持措施,保证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水土流失能够得到控制。 二、施工期主要影响及对策措施: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在塑料框加工区内每台注塑机的废气逸散口顶部各设1个集气罩,即塑料框加工区共设6个集气罩(每个集气罩集气效率为80%); 在网套加工区内每台热熔挤出机的废气逸散口顶部各设1个集气罩,即网套加工区共设2个集气罩(每个集气罩集气效率为80%)。塑料框热熔注塑工序, (略) 套产生的颗粒物及非*烷总烃经集气罩抽吸后,通过废气各支管汇集至一根主管内,首先进入布袋除尘器收尘后,再进入1套“三级活性炭吸附系统”集中处理,最终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编号DA001)排放。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95%,“三级活性炭吸附系统”净化效率为80%。 (2)项目生产过程中,建设单位对活性炭吸附装废气出口应定期检测VOCs浓度,当出口污染物浓度超过规定限值的70%时,即出口污染物浓度超过《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4规定的排放限值(标准值为100mg/m3)的70%时,应停止吸附,并立即更换新活性炭。 (3)采用碘值不低于800mg/g的活性炭,活性炭应按照废气治理设计要求足量添加、及时更换,并做好添加、更换记录。 (4)设置兼职的环保管理人员,日常应加强废气治理设施运营情况的巡检自查,确保各设施正常运转。 (5)针对项目区内无组织逸散的非*烷总烃,建设单位须有效落实废气治理设施的维护,做好车间的通风换气措施,减少异味集聚。 (6)项目拟建的化粪池加盖,且为地埋式结构,同时通过定期喷洒除臭剂及定期清掏等减少异味排放。 (7)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红卫生产队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做到日产日清,减少生活垃圾在厂内的堆存时间,减少异味排放。 (8)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效率不低于60%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烟囱排放,最终经大气稀释扩散。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沟收集后排 (略) 旁雨水沟。 (2)项目区内设置1套冷却系统,包括1个冷却塔,1个容积为50m3的冷却循环水池,生产过程中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3)冷却系统强排浓盐水进入1个容积为2m3的浓盐水收集池,最终进入化粪池一起处理。 (4)生活污水中食堂废水经容积为0.3m3的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1个容积为20m3的化粪池处理,最终全部回用作为农肥,不外排。 (5)场地初期雨水进入1个容积为15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晴天回用于场地洒水。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在进行设备采购时,优先考虑低噪环保设备。 (2)生产设备在安装过程时采取减振垫减振,并对“三级活性炭吸附装置”配套风机安装隔声房,且隔声房采用隔音棉进行隔声,以降低噪声源强。 (3)加强厂区管理,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杜绝因设备非正常运转而产生的高噪声现象,并及时加固设备支架。 (4)在厂区出口示意运输车辆,避免车辆不必要的怠速、制动、起动,入厂车辆应减速行驶,禁止鸣笛。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塑料 (略) 套不合格产品及废边角料暂存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后,全部外售给废旧塑料回收厂家。 (2)废包装材料经统一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最终外售给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 (3)热熔注塑及热熔挤出工序产生的颗粒物经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与生活垃圾一起由红卫生产队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4)*烷废钢瓶暂存于*烷暂存间内,由卖家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5)废活性炭经收集桶收集后,暂存在危废暂存间,最终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6)废机油采用收集桶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7)食堂泔水采用泔水收集桶收集后,按照当地住建部门的相关规定处置。 (8)化粪池污泥委托红卫生产队环卫部门定期清掏后清运处置,不外排。 (9)含油废棉纱、手套经收集桶收集后,最终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采取源头防控、分区防渗的措施。机油贮存间地面及机油储存区围堰、危废暂存间地面及废机油储存区围堰进行重点防渗,防渗标准为:地面及围堰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烯膜(渗透系数≤10-10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烷储存间、隔油池、消防事故废水收集池、化粪池进行一般防渗。防渗效果为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5m,渗透系数K≤1.0×10-7cm/s。其他区域为简单防渗区,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此外,在卫生间西侧4m处设置1个地下水跟踪监测井。 6、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土壤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进行控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须按防渗要求做好危废暂存间、废机油暂存区围堰的防渗、防腐措施,运行期须安排专人定期巡视,并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防止防渗层破损而发生污染物下渗对土壤的影响。 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机油、废机油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①根据消防部门的要求配置泡沫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②机油贮存间、危废暂存间地面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要求进行“重点防渗”,具体防渗标准为:地面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烯膜(渗透系数≤10-10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 ③在机油贮存间内机油暂存区周边设置围堰,而危废暂存间内废机油暂存区域周围须设长1m,宽1m,高0.3m的围堰,并形成约0.3m3的有效容积,用于收集、暂存事故情况下泄露的废机油,同时,废机油储存区围堰进行“重点防渗”, 具体防渗标准为:围堰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烯膜(渗透系数≤10-10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 ④盛装废机油容器上必须贴相应的危险废物标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按《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2-1995)修改单。 ⑤设置危险固废管理台账,如实记载废机油的来源、数量、特性、包装容器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贮存期间,定期对存储容器进行检查,及时更换破损容器。 (2)*烷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①向具有相关运营资质的厂家采购*烷,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烷罐。 ②规范*烷气体使用操作,避免发生泄漏。 ③加强对*烷储罐的管理,安排专人定期对*烷储罐进行排查,出现泄露情况立即开展调查及处理。 ④房间内设置排风扇,当*烷发生泄漏时可及时进行抽排,并最终经大气稀释扩散。 ⑤按消防部门的相关要求,在*烷暂存间内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沙等,并定期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可有效使用。 (3)火灾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项目区内设置事故导流、消防事故废水收集池,该消防事故废水收集池位于危废暂存间旁,容积为35m3,并确保事故状态下的废水进入消防事故废水收集池,经收集处理后合理处置。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在“西双 (略) ”网站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公示时间为共10个工作日;建设单位在《西双版纳报》进行了两次报纸公示,同时在“西双版纳报数字报”网 (略) 络第二次公示;建设 (略) 东风农场管委会公告栏以及项目拟建场地外墙进行了现场粘贴公示;此外,建设单位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略) 站上进行了第三次公示(即报批前公示),公示内容为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及《公众参与说明》。在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均未收到反馈及反对意见。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