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6月14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2024年6月14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20日。

电话:0839-*

地址: (略) 政务服务和数据局B区一楼B107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略) 利州区莲花矿区天然沥青矿采矿项目

(略) 利州区宝轮镇

(略)

(略) 工业环 (略)

①项目设计开采的地质储量共计1488.9万吨,可开采储量为1261.1万吨,采矿回收率为91.2%。②采矿权范围由33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深度:+660m~+1050m。③矿山开拓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用阶段平硐开拓,年开采天然沥青矿规模约100万t。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矿山地下开拓系统;采用平硐—斜坡道开拓,汽车运输方案。

项目总投资4367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74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4%。

一、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采场全面推行湿式作业、喷雾降尘。所有凿岩设备均采用湿式凿岩;装卸矿点、采掘面安装喷雾器进行喷雾洒水,降低和抑制工作时产生的粉尘;主要进风井、巷及石门、运输平巷等定期进行洗壁;在工作面采矿和掘进时,事前洒水洗壁,防止粉尘二次飞扬。采用多风机多级站的通风系统,加强坑内通风。选用先进的液压凿岩机、铲运机等设备,以减少粉尘及其它废气的产生量。对临时中转堆场做好运营期管理工作,定时洒水降尘处理,增加废石的湿度,同时加大临时中转堆场附近绿化,废石停排后,采取覆盖土壤厚度500mm建立植被层。矿石运送车辆禁止超载,车厢不能泄漏,并加盖苫布;干燥时节采取路面洒水降尘,以减轻道路扬尘对沿途环境的影响;运输路面应作硬化处理,防止起尘。专人负责运输路面的清洁。发现道路破损时必须及时修整运输道路破损路面。充填物料计量、搅拌均在密闭环境进行。

废石中转临时堆场淋溶水全部回用于矿山、临时中转堆场、道路,用于降尘洒水,不外排;降尘用水蒸发损失,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用于矿区周围农田施肥,不外排;地下采场坑硐涌水经沉淀处理后,部分用于矿山洒水降尘,其余部分全部用于莲花选厂选矿。

加强噪声控制的管理,在工程施工和采掘生产过程中,严禁夜间实施爆破作业。轴流式通风机、螺杆空气压缩机等通过底座加固减振、厂房隔声。交通运输噪声通过采取提高路面结构技术等级,控制车辆行驶速度等噪声污染控制措施,采取控制交通运输时段等管理措施,降低交通噪声的污染影响。

矿山未形成采空区时(开采前期),废石全部暂存于废石临时中转堆场,定期外售;项目矿山形成采空区后,全部用于填充采空区。剥离的表土全部临时堆存于废石中转临时堆场,矿山开采结束后用作复垦。

项目地面工业场地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项目构筑物中,矿坑涌水沉淀水池、一体化二级生化污水处理设施、废石临时中转堆场淋滤水收集池采取重点防渗措施;采场开拓系统、采场坑口工业场地、充填站、空压系统、截排洪系统、生产用水高位水池、供配电系统、废石临时中转堆场等采取一般防渗措施。

从原料和产品储存、装卸、运输、生产过程、污染处理装置等全过程控制各种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中间材料、产品泄漏(含跑、冒、滴、漏),同时对有害物质可能泄漏到地面的区域采取防渗措施,阻止其进入土壤中,即从源头到末端全方位采取控制措施,防止项目的建设对土壤造成污染。

从生产过程入手,在工艺、管道、设备、给排水等方面尽可能地采取泄漏控制措施,从源头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质泄漏的可能性和泄漏量,使项目区污染物对土壤的影响降至最低,一旦出现泄漏等即可由区域内的各种配套措施进行收集、处置,同时经过硬化处理的地面有效阻止污染物的下渗。

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在技术、经济方面可行,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风险可控。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2

(略) 利州区设曹家沟-张家沟天然沥青矿采矿项目

(略) 朝天区西北乡和利州区三堆镇

(略)

(略) 工业环 (略)

①本次设计开采的地质储量共计8066.1万吨,可开采储量为7289.56万吨,采矿回收率1号矿体为91.2%,Ⅱ号矿体为88%。②项目采矿权范围由21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面积3.6224km2,开采深度:+97m~+1430m。③矿山开拓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用阶段平硐开拓,年开采天然沥青矿规模约300万t。采矿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矿山地下开拓系统;采用平硐一胶带斜井一辅助斜坡道开拓,中段汽车运输。

项目总投资8573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79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2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20日。

电话:0839-*

地址: (略) 政务服务和数据局B区一楼B107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略) 利州区莲花矿区天然沥青矿采矿项目

(略) 利州区宝轮镇

(略)

(略) 工业环 (略)

①项目设计开采的地质储量共计1488.9万吨,可开采储量为1261.1万吨,采矿回收率为91.2%。②采矿权范围由33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深度:+660m~+1050m。③矿山开拓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用阶段平硐开拓,年开采天然沥青矿规模约100万t。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矿山地下开拓系统;采用平硐—斜坡道开拓,汽车运输方案。

项目总投资4367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74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4%。

一、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采场全面推行湿式作业、喷雾降尘。所有凿岩设备均采用湿式凿岩;装卸矿点、采掘面安装喷雾器进行喷雾洒水,降低和抑制工作时产生的粉尘;主要进风井、巷及石门、运输平巷等定期进行洗壁;在工作面采矿和掘进时,事前洒水洗壁,防止粉尘二次飞扬。采用多风机多级站的通风系统,加强坑内通风。选用先进的液压凿岩机、铲运机等设备,以减少粉尘及其它废气的产生量。对临时中转堆场做好运营期管理工作,定时洒水降尘处理,增加废石的湿度,同时加大临时中转堆场附近绿化,废石停排后,采取覆盖土壤厚度500mm建立植被层。矿石运送车辆禁止超载,车厢不能泄漏,并加盖苫布;干燥时节采取路面洒水降尘,以减轻道路扬尘对沿途环境的影响;运输路面应作硬化处理,防止起尘。专人负责运输路面的清洁。发现道路破损时必须及时修整运输道路破损路面。充填物料计量、搅拌均在密闭环境进行。

废石中转临时堆场淋溶水全部回用于矿山、临时中转堆场、道路,用于降尘洒水,不外排;降尘用水蒸发损失,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用于矿区周围农田施肥,不外排;地下采场坑硐涌水经沉淀处理后,部分用于矿山洒水降尘,其余部分全部用于莲花选厂选矿。

加强噪声控制的管理,在工程施工和采掘生产过程中,严禁夜间实施爆破作业。轴流式通风机、螺杆空气压缩机等通过底座加固减振、厂房隔声。交通运输噪声通过采取提高路面结构技术等级,控制车辆行驶速度等噪声污染控制措施,采取控制交通运输时段等管理措施,降低交通噪声的污染影响。

矿山未形成采空区时(开采前期),废石全部暂存于废石临时中转堆场,定期外售;项目矿山形成采空区后,全部用于填充采空区。剥离的表土全部临时堆存于废石中转临时堆场,矿山开采结束后用作复垦。

项目地面工业场地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项目构筑物中,矿坑涌水沉淀水池、一体化二级生化污水处理设施、废石临时中转堆场淋滤水收集池采取重点防渗措施;采场开拓系统、采场坑口工业场地、充填站、空压系统、截排洪系统、生产用水高位水池、供配电系统、废石临时中转堆场等采取一般防渗措施。

从原料和产品储存、装卸、运输、生产过程、污染处理装置等全过程控制各种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中间材料、产品泄漏(含跑、冒、滴、漏),同时对有害物质可能泄漏到地面的区域采取防渗措施,阻止其进入土壤中,即从源头到末端全方位采取控制措施,防止项目的建设对土壤造成污染。

从生产过程入手,在工艺、管道、设备、给排水等方面尽可能地采取泄漏控制措施,从源头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质泄漏的可能性和泄漏量,使项目区污染物对土壤的影响降至最低,一旦出现泄漏等即可由区域内的各种配套措施进行收集、处置,同时经过硬化处理的地面有效阻止污染物的下渗。

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在技术、经济方面可行,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风险可控。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2

(略) 利州区设曹家沟-张家沟天然沥青矿采矿项目

(略) 朝天区西北乡和利州区三堆镇

(略)

(略) 工业环 (略)

①本次设计开采的地质储量共计8066.1万吨,可开采储量为7289.56万吨,采矿回收率1号矿体为91.2%,Ⅱ号矿体为88%。②项目采矿权范围由21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面积3.6224km2,开采深度:+97m~+1430m。③矿山开拓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用阶段平硐开拓,年开采天然沥青矿规模约300万t。采矿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矿山地下开拓系统;采用平硐一胶带斜井一辅助斜坡道开拓,中段汽车运输。

项目总投资8573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79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21%。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