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阳春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方案

内容
 
发送至邮箱

2024年阳春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方案

根据《 (略) 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粤教基〔2020〕3号)和《 (略) 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阳教基〔2020〕11号)精神, (略) 适龄儿童的分布情况及义务教育学校学位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招生工作原则

(一)坚持就近入学

免试就近入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立的基本入学制度,所有公办民办学校都要严格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划定学校的招生范围,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入学的权利和相应的学位。

(二)保障入学权利

各学校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确需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镇政府(街道办)或市教育局批准。各地各学校要严格履行控辍保学法定职责,落实联控联保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略) 居住证(居住地址在招生范围)、港澳居民居住证的随迁子女按当地户籍儿童少年同等待遇安排入学。

(三)坚持阳光招生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工作原则,做好招生入学政策的宣传引导,主动向社会公布招生信息,接受群众监督。

(四)落实属地管理

城区中小学及民办学校 (略) 教育局组织。镇中小学招生工作由各镇中学、中心小学负责,各学校要参照城区中小学的招生办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做好招生工作。

二、招生对象

(一)小学一年级招生对象

年满6周岁(指**日及此日之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年满6周岁且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可随班就读的残疾适龄儿童到相应学校报名;需送教上门的中、重度残疾儿童到户籍所在地学校报名。

由于未满6周岁的儿童无法建立学籍,已经建立学籍的学生无法重复建立学籍,所以**日及之后出生的儿童和已入读过一年级的学生不能报名。

(二)七年级(初中一年级)招生对象

2024年完成小学学业的学生。

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招生工作安排

(一)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

成立2024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及民办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招生工作监督小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2 (略)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及民办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2 (略)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和民办学校招生的具体工作。招生工作监督小组对招生各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招生政策落到实处,招生工作规范有序,公开透明。

(二)2024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招生计划

1.小学招生计划

片区

学校

班数

人数

片区合计

班数

人数

片区

春城街道第一小学

6

270

14

630

春城街道第二小学

4

180

春城街道第三小学

2

90

春城街道城南小学

2

90

片区

市实验小学

8

360

32

1440

市云凌小学

10

450

市兴华小学

8

360

春城街道新云小学

6

270

片区

春城街道第四小学

4

180

11

495

春城街道高朗小学

1

45

市文塔小学

3

135

市新吉小学

3

135

片区

市春州小学

8

360

20

900

市新和小学

6

270

春城街道城北小学

6

270

片区

河西街道中心小学

8

360

28

1260

河西街道龙岩小学

2

90

市逸夫小学

8

360

市莲平小学

6

270

河西街道升平小学

4

180

民办

学校

绵登中英文小学

6

270

14

630

启贤实验学校

6

270

德恒实验学校

2

90

合计

119

5355

119

5355

2.初中招生计划

学校

班数

人数

(略) 第二中学

6

300

(略) 第三中学

16

800

(略) 第四中学

24

1200

(略) 第五中学

24

1200

(略) 实验中学

30

1500

启贤实验学校

16

800

德恒实验学校

10

500

合计

126

6300

(三)招生范围划分

1.小学片区一

(1)春城街道第一小学:朝南路以西——东湖西路以北——东沿江路以东——府前路以南——朝阳路以东——崔塘路以南——城东大道以西——府前路以北的居民子女;朝阳路拆迁户子女。

(2)春城街道第二小学:朝南路以东——环城南路以北——南新大道以东——车马大街以东——松竹路以北——兴华路以西——东湖东路以北——阳春大道以西——环城北路以南(含轴承厂、江山府)——城东大道以东——府前路以南的居民子女。

(3)春城街道第三小学:东沿江路以东——府前路以北——朝阳路以西——崔塘路以北——城东大道以西——安园路以南的居民子女。

(4)春城街道城南小学:城南村委会村民子女;环城南路以南——城东大道、南新大道以西(北)——城云路以东——东湖西路以南——朝南路以东的居民子女。

2.小学片区二

(5)市实验小学:城云路以东(滑石河北桥头)——南新大道以南——车马大街以西——松竹路以南——兴华路以东——东湖东路以南——阳春大道以西——东苑路以北——滑石河以西、以北至滑石河城云路桥头的居民子女。

(6)市云凌小学:绿道口以南——阳春大道以东——马鞍山水系以北——竹篙岭分水线以西的居民子女。

(7)市兴华小学:阳阳铁路以东——旗岭分水线以东——滑石河以南、以东——东苑路以南——阳春大道以西的居民子女。

(8)春城街道新云小学:新云村委会的村民子女。

3.小学片区三

(9)春城街道第四小学:东沿江路以东——东湖西路以南——城云路以西(滑石河北桥头)——滑石河以北——旗岭分水线(电视塔)以东——旗岭街以东——南新大道以北的居民子女。

(10)春城街道高朗小学:高朗村委会村民子女;旗岭分水线以西——春江路二巷以南——春江大道以西——以文塔为中轴线以南——漠阳江以东——阳阳铁路以北的居民子女。

(11)市文塔小学:东沿江路以东——南新大道以南——旗岭街以西——旗岭分水线以西——春江路二巷以北——春江大道以东——春江路一巷以北——以文塔为中轴线以北的居民子女;高朗村的村民子女可选择入读。

(12)市新吉小学:阳阳铁路以南、以西——王竹岭以北——漠阳江以东的居民子女;岗脊村委会的村民子女;高朗村的村民子女可选择入读;马水镇河墩村委会、岗水村委会的村民子女。

4.小学片区四

(13)市春州小学:阳春大道以西——长坡路以北——吉祥路以东——同心路以北——安园路以北——东沿江路以东——蟠龙河以南——Y151乡道以南的居民子女;茶地村、沙硃村村民子女。

(14)市新和小学:阳春中职以南——罗运岗岭分水线以东——Y151乡道以北——阳春大道以东——绿道口以北的居民子女,原河北分校、新村分校招生范围的村民子女。

(15)春城街道城北小学:城北、林田村委会村民子女;城东大道以东——环城北路以北——阳春大道以西——长坡路以南——吉祥路以西——同心路以南的居民子女。

5.小学片区五

(16)河西街道中心小学:西沿江路以西——城西大道以北——龙岩路以东——迎宾大道以北——绵登新城(含绵登新城)以东——牛肚朗村委会以南的居民子女;牛肚朗村委会村民子女;龙岩村委会村民子女可自由选择入读。

(17)河西街道龙岩小学:龙岩村委会村民子女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18)市逸夫小学:沙岗路、城西大道以北——龙岩路以西——迎宾大道以南——绵登新城(不含绵登新城)以西——春州大道、合岗路以南——三茂铁路以东及宏强时代的居民子女。

(19)河西街道升平小学:升平村委会村民子女;西沿江路以西——城西大道、沙岗路以南的居民子女。

(20)市莲平小学:大河水库移民区的子女;升平村委会上朗村、下朗村村民子女。

6.初中学校

(1)市第二中学:面向户口和房产都在春城街道城区范围, (略) 学籍的小学毕业生招生。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需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安排入学。

(2)市第三中学:漠阳江以东——府前路以南——朝阳路以东——环城北路以南(含轴承厂、江山府)——芒髻岭分水线以南的城区户籍的居民子女,在漠阳江以东居住且就读春城、河西街道内小学的非城区户籍六年级毕业生。

(3)市第四中学:漠阳江以东——府前路以北——朝阳路以西——环城北路以北——芒髻岭分水线以北的城区户籍的居民子女,春城街道附城片农村户口(含原春城街道附城片农村户口因政策转为非农村户口)的毕业生。

(4)市第五中学:漠阳江以西的城区户籍居民子女,河西街道农村户口的毕业生,在漠阳江以西居住且就读春城、河西街道小学的非城区户籍六年级毕业生,大河水库移民区的子女。

(5)市实验中学:面向具有春城、河西街道范围内学校学籍的小学毕业生及户口在春城河西街道 (略) 学籍的小学毕业生招生。符合学籍、户口条件, (略) 实验中学的六年级毕业生进入招生系统报名,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需采取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入读学生名单。

7.民办学校

绵登中英文小学、启贤实验学校、德恒实验 (略) 招生。绵登中英文小学优先录取绵登新城业主的子女。

8.其他

(1)列入城区学校范围的各村委会户籍的村民子女,可按房产地址安排到相应学校就读。

(2)凡持有水上居民户籍的适龄儿童(由所属水上居民办事处出具证明)按居住地段就近入学。

(3)省地厂、矿、场的干部职工子女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居住地可就近选择到春城街道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城南小学、城北小学、新云小学、高朗小学、莲平小学、河西街道升平小学、龙岩小学中的1所申请入学。

(四)学生分类和优待政策

1.学生分类:①户籍属城区且房产在所在学校招生范围的学生及所在学校招生范围内的村民子女简称为地段生;②符合优待政策的学生简称为优待生;③户籍在学校招生范围但在城区没有房产的学生简称为户籍生;④户籍不在城区但在招生范围内有房产的学生简称为产权生;⑤户籍和房产均不在招生范围的学生简称为统筹生。

2.优待政策:对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人员子女,公安英烈、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因公殉职基层干部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四川甘孜和东西部扶贫援派干部人才子女,将结合报名意愿和学位情况,就近就便安排学校。高层次 (略) 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其余符合优待条件的政策性优待对象,由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所在单位确认汇总后于7 (略) 教育局审核。

(五)报名录取办法及时间

报读阳春二中、实验中学、城区小学及民办学校的适龄儿童少 (略) 招生报名系统报名(含优待生)。启贤实验学校、德恒实验学校小学六年级学生自愿报读本校七年级的,直接在学校报名,无需网上报名。入读阳春三中、阳春四中、阳春五中的学生按户口和居住地安排学校,无需网上报名。

1.报名需准备的资料

(1)户口簿。上传户口簿首页与入学儿童少年页,户主不是儿童少年的父亲或母亲的,还需提供父亲或母亲页。适龄儿童少年与提供的房产拥有者须为直系亲属关系(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监护人),且户籍应一致,户口簿不能反映儿童少年与房产拥有者关系的,须同时提交可证明关系的材料(如结婚证、出生证等)。

(2)住房证明。入学儿童少年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人)在报读学校招生范围有房产的,需上传不动产权登记资料查询结果证明。如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房地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的,则需上传在住建部门备案的合法购房合同或者有效购房证明材料(契税完税凭证、房契、购房发票等)。适龄儿童父母居住单位公房或公租房的,要由单位或房产部门出具实际居住证明和署名为适龄儿童父(母)的近2个月水电费缴款正式发票。没有房产的,需提供有效居住证明(租赁合同、水电费收据等)。

下载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结果证明方法如下:关注“ (略) 不动产登记中心”公众号,通过“便民查询→在线查档证明→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快速验证→查档→下载证明”下载《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结果证明》,查询日期不得早于**日。

适龄儿童少年被学校录取后,家长或监护人需把以上资料复印件及儿童免疫证明材料交学校存档。

2.资格审核

各学校对报读本校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核。

3.录取办法

(1)城区小学录取办法:地段生与优待生全部安排入读;地段生与优待生录取完毕后,如有剩余学位,则按本校的户籍生及产权生→片区内的户籍生及产权生→统筹生的顺序录取。

城区小学第一批次招生学校录取地段生和优待生后,如还有剩余学位,则按生源类别的顺序录取。每个环节报名人数大于剩余学位数时,通过现场随机抽号的方式决定录取名单。

(2)阳春二中、实验中学录取办法:若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则全部安排入学;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则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安排入学。

(3)民办学校录取办法:若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七年级优先安排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则全部安排入学;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则通过随机摇号方式安排入学。

4.报名、录取时间

(1)城区小学第一批次招生学校

市实验小学、市云凌小学、市春州小学、市兴华小学、市逸夫小学、市新和小学、市新吉小学、市文塔小学、春城街道第一小学、河西街道中心小学、春城街道第四小学等11所学校为城区小学第一批次招生学校。

报读城区小学第一批次招生学校的适龄儿童按户籍和房产条件只能选择其中1所小学报名。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6日至7月12日;7月13日至7月19日由学校审核报名适龄儿童资料,初步确定报名适龄儿童的生源类别;7月20日至7月21日进行网上录取并确定抽号名单;7月27日上午需抽号派位的学校进行现场抽号派位。

(2)城区小学第二批次招生学校

春城街道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城南小学、新云小学、高朗小学、城北小学及河西街道升平小学、龙岩小学、莲平小学为城区小学第二批次招生学校。

报读城区小学第二批次招生学校的适龄儿童只能选择其中1所小学报名。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28日至8月3日;8月4日至8月9日由学校审核名适龄儿童资料,8月10日至8月12日进行网上录取。

第二批次招生学校中,如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需把部分统筹生调剂到还有剩余学位的学校。

(3)阳春二中、实验中学

符合阳春二中、实验中学招生条件,且有意报读阳春二中、实验中学的六年级毕业生,于7月6日至7月12日进入招生报名系统选择其中1所学校报名,按要求填报并上传相关资料。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则于7月28日进行公开电脑随机派位,未被录取的学生根据户口和房产安排到相应中学。

(4)民办学校

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6日至7月12日,如报名人数大于剩余学位数,则于7月27日现场抽号派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由学校自行补录,补录学生名单需报我局备案。

(5)阳春三中、阳春四中、阳春五中

春城街道、河西街道内的小学六年级毕业生于6月28日前向所在小学提供最新户籍及居住地(房产)证明材料,学生不需另外报名。非春城街道、河西街道的小学六年级毕业生,但户籍属春城街道、河西街道或房产在春城、河西街道的,如需就读城区初中学校,可于7月8日至7月9日带户口簿、房产信息资料及学生学籍信息表(在原就读学校打印)到春城街道第一小学(春城片)或河西街道中心小学(河西片)报名。

阳春三中、阳春四中、阳春五中确定招生名单后,于8月6日前发放录取通知书,春城街道、河西街道内的小学毕业生回原就读学校领取,非春城街道、河西街道小学的毕业生按地段到拟入读的学校领取。

5.公示及查询

城区小学、阳春二中、实验中学及民办学校要及时公布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及录取情况,家长或监护人可在招生系统或到相应学校查询报名和录取情况。

6.注册

发放录取通知书、注册时间由学校自定,被录取学生要依时到学校办理注册入学手续,逾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四、镇中小学招生工作安排

(一)各镇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由镇中心小学统筹安排,招生时间不得早于7月6日。

(二)七年级(初中一年级)招生工作由镇中学自行安排,本镇六年级毕业生全部安排入读。各镇中心小学于6月30日前把全镇六年级毕业生信息送镇中学,各镇中学于7月18日前发放录取通知书。

(三)各镇中心小学、中学要认真贯彻落实《 (略) 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阳教基〔2020〕11号)精神,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各镇小学、中学招生方案于6月30日前报我局基础教育股备案。

五、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六年级毕业生全部升学。各中学要于9月20日前在学籍系统中完成七年级新生录取工作;各小学要通过学籍系统中“毕业生查询”做好毕业生动向监测,发现未被录取学生时,要立即了解未被录取学生的情况,与对应中学共同做好学生劝返工作。各中心小学于9月25日前把未被初中学校录取的毕业生名单送我局基础教育股。

附件:

1.2024年城区学校(含民办学校)招生网上报名指引.doc

2. (略) 第二中学、 (略) 实验中学电脑随机派位招生录取实施方案.docx

3.20 (略) 城区中小学招生咨询电话.xlsx

4.20 (略) 城区小学招生范围图.jpg

5.20 (略) 城区中学招生范围图.jpg




根据《 (略) 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粤教基〔2020〕3号)和《 (略) 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阳教基〔2020〕11号)精神, (略) 适龄儿童的分布情况及义务教育学校学位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招生工作原则

(一)坚持就近入学

免试就近入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立的基本入学制度,所有公办民办学校都要严格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划定学校的招生范围,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入学的权利和相应的学位。

(二)保障入学权利

各学校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确需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镇政府(街道办)或市教育局批准。各地各学校要严格履行控辍保学法定职责,落实联控联保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略) 居住证(居住地址在招生范围)、港澳居民居住证的随迁子女按当地户籍儿童少年同等待遇安排入学。

(三)坚持阳光招生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工作原则,做好招生入学政策的宣传引导,主动向社会公布招生信息,接受群众监督。

(四)落实属地管理

城区中小学及民办学校 (略) 教育局组织。镇中小学招生工作由各镇中学、中心小学负责,各学校要参照城区中小学的招生办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做好招生工作。

二、招生对象

(一)小学一年级招生对象

年满6周岁(指**日及此日之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年满6周岁且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可随班就读的残疾适龄儿童到相应学校报名;需送教上门的中、重度残疾儿童到户籍所在地学校报名。

由于未满6周岁的儿童无法建立学籍,已经建立学籍的学生无法重复建立学籍,所以**日及之后出生的儿童和已入读过一年级的学生不能报名。

(二)七年级(初中一年级)招生对象

2024年完成小学学业的学生。

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招生工作安排

(一)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

成立2024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及民办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招生工作监督小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2 (略)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及民办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2 (略)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和民办学校招生的具体工作。招生工作监督小组对招生各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招生政策落到实处,招生工作规范有序,公开透明。

(二)2024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招生计划

1.小学招生计划

片区

学校

班数

人数

片区合计

班数

人数

片区

春城街道第一小学

6

270

14

630

春城街道第二小学

4

180

春城街道第三小学

2

90

春城街道城南小学

2

90

片区

市实验小学

8

360

32

1440

市云凌小学

10

450

市兴华小学

8

360

春城街道新云小学

6

270

片区

春城街道第四小学

4

180

11

495

春城街道高朗小学

1

45

市文塔小学

3

135

市新吉小学

3

135

片区

市春州小学

8

360

20

900

市新和小学

6

270

春城街道城北小学

6

270

片区

河西街道中心小学

8

360

28

1260

河西街道龙岩小学

2

90

市逸夫小学

8

360

市莲平小学

6

270

河西街道升平小学

4

180

民办

学校

绵登中英文小学

6

270

14

630

启贤实验学校

6

270

德恒实验学校

2

90

合计

119

5355

119

5355

2.初中招生计划

学校

班数

人数

(略) 第二中学

6

300

(略) 第三中学

16

800

(略) 第四中学

24

1200

(略) 第五中学

24

1200

(略) 实验中学

30

1500

启贤实验学校

16

800

德恒实验学校

10

500

合计

126

6300

(三)招生范围划分

1.小学片区一

(1)春城街道第一小学:朝南路以西——东湖西路以北——东沿江路以东——府前路以南——朝阳路以东——崔塘路以南——城东大道以西——府前路以北的居民子女;朝阳路拆迁户子女。

(2)春城街道第二小学:朝南路以东——环城南路以北——南新大道以东——车马大街以东——松竹路以北——兴华路以西——东湖东路以北——阳春大道以西——环城北路以南(含轴承厂、江山府)——城东大道以东——府前路以南的居民子女。

(3)春城街道第三小学:东沿江路以东——府前路以北——朝阳路以西——崔塘路以北——城东大道以西——安园路以南的居民子女。

(4)春城街道城南小学:城南村委会村民子女;环城南路以南——城东大道、南新大道以西(北)——城云路以东——东湖西路以南——朝南路以东的居民子女。

2.小学片区二

(5)市实验小学:城云路以东(滑石河北桥头)——南新大道以南——车马大街以西——松竹路以南——兴华路以东——东湖东路以南——阳春大道以西——东苑路以北——滑石河以西、以北至滑石河城云路桥头的居民子女。

(6)市云凌小学:绿道口以南——阳春大道以东——马鞍山水系以北——竹篙岭分水线以西的居民子女。

(7)市兴华小学:阳阳铁路以东——旗岭分水线以东——滑石河以南、以东——东苑路以南——阳春大道以西的居民子女。

(8)春城街道新云小学:新云村委会的村民子女。

3.小学片区三

(9)春城街道第四小学:东沿江路以东——东湖西路以南——城云路以西(滑石河北桥头)——滑石河以北——旗岭分水线(电视塔)以东——旗岭街以东——南新大道以北的居民子女。

(10)春城街道高朗小学:高朗村委会村民子女;旗岭分水线以西——春江路二巷以南——春江大道以西——以文塔为中轴线以南——漠阳江以东——阳阳铁路以北的居民子女。

(11)市文塔小学:东沿江路以东——南新大道以南——旗岭街以西——旗岭分水线以西——春江路二巷以北——春江大道以东——春江路一巷以北——以文塔为中轴线以北的居民子女;高朗村的村民子女可选择入读。

(12)市新吉小学:阳阳铁路以南、以西——王竹岭以北——漠阳江以东的居民子女;岗脊村委会的村民子女;高朗村的村民子女可选择入读;马水镇河墩村委会、岗水村委会的村民子女。

4.小学片区四

(13)市春州小学:阳春大道以西——长坡路以北——吉祥路以东——同心路以北——安园路以北——东沿江路以东——蟠龙河以南——Y151乡道以南的居民子女;茶地村、沙硃村村民子女。

(14)市新和小学:阳春中职以南——罗运岗岭分水线以东——Y151乡道以北——阳春大道以东——绿道口以北的居民子女,原河北分校、新村分校招生范围的村民子女。

(15)春城街道城北小学:城北、林田村委会村民子女;城东大道以东——环城北路以北——阳春大道以西——长坡路以南——吉祥路以西——同心路以南的居民子女。

5.小学片区五

(16)河西街道中心小学:西沿江路以西——城西大道以北——龙岩路以东——迎宾大道以北——绵登新城(含绵登新城)以东——牛肚朗村委会以南的居民子女;牛肚朗村委会村民子女;龙岩村委会村民子女可自由选择入读。

(17)河西街道龙岩小学:龙岩村委会村民子女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18)市逸夫小学:沙岗路、城西大道以北——龙岩路以西——迎宾大道以南——绵登新城(不含绵登新城)以西——春州大道、合岗路以南——三茂铁路以东及宏强时代的居民子女。

(19)河西街道升平小学:升平村委会村民子女;西沿江路以西——城西大道、沙岗路以南的居民子女。

(20)市莲平小学:大河水库移民区的子女;升平村委会上朗村、下朗村村民子女。

6.初中学校

(1)市第二中学:面向户口和房产都在春城街道城区范围, (略) 学籍的小学毕业生招生。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需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安排入学。

(2)市第三中学:漠阳江以东——府前路以南——朝阳路以东——环城北路以南(含轴承厂、江山府)——芒髻岭分水线以南的城区户籍的居民子女,在漠阳江以东居住且就读春城、河西街道内小学的非城区户籍六年级毕业生。

(3)市第四中学:漠阳江以东——府前路以北——朝阳路以西——环城北路以北——芒髻岭分水线以北的城区户籍的居民子女,春城街道附城片农村户口(含原春城街道附城片农村户口因政策转为非农村户口)的毕业生。

(4)市第五中学:漠阳江以西的城区户籍居民子女,河西街道农村户口的毕业生,在漠阳江以西居住且就读春城、河西街道小学的非城区户籍六年级毕业生,大河水库移民区的子女。

(5)市实验中学:面向具有春城、河西街道范围内学校学籍的小学毕业生及户口在春城河西街道 (略) 学籍的小学毕业生招生。符合学籍、户口条件, (略) 实验中学的六年级毕业生进入招生系统报名,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需采取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入读学生名单。

7.民办学校

绵登中英文小学、启贤实验学校、德恒实验 (略) 招生。绵登中英文小学优先录取绵登新城业主的子女。

8.其他

(1)列入城区学校范围的各村委会户籍的村民子女,可按房产地址安排到相应学校就读。

(2)凡持有水上居民户籍的适龄儿童(由所属水上居民办事处出具证明)按居住地段就近入学。

(3)省地厂、矿、场的干部职工子女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居住地可就近选择到春城街道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城南小学、城北小学、新云小学、高朗小学、莲平小学、河西街道升平小学、龙岩小学中的1所申请入学。

(四)学生分类和优待政策

1.学生分类:①户籍属城区且房产在所在学校招生范围的学生及所在学校招生范围内的村民子女简称为地段生;②符合优待政策的学生简称为优待生;③户籍在学校招生范围但在城区没有房产的学生简称为户籍生;④户籍不在城区但在招生范围内有房产的学生简称为产权生;⑤户籍和房产均不在招生范围的学生简称为统筹生。

2.优待政策:对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人员子女,公安英烈、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因公殉职基层干部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四川甘孜和东西部扶贫援派干部人才子女,将结合报名意愿和学位情况,就近就便安排学校。高层次 (略) 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其余符合优待条件的政策性优待对象,由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所在单位确认汇总后于7 (略) 教育局审核。

(五)报名录取办法及时间

报读阳春二中、实验中学、城区小学及民办学校的适龄儿童少 (略) 招生报名系统报名(含优待生)。启贤实验学校、德恒实验学校小学六年级学生自愿报读本校七年级的,直接在学校报名,无需网上报名。入读阳春三中、阳春四中、阳春五中的学生按户口和居住地安排学校,无需网上报名。

1.报名需准备的资料

(1)户口簿。上传户口簿首页与入学儿童少年页,户主不是儿童少年的父亲或母亲的,还需提供父亲或母亲页。适龄儿童少年与提供的房产拥有者须为直系亲属关系(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监护人),且户籍应一致,户口簿不能反映儿童少年与房产拥有者关系的,须同时提交可证明关系的材料(如结婚证、出生证等)。

(2)住房证明。入学儿童少年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人)在报读学校招生范围有房产的,需上传不动产权登记资料查询结果证明。如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房地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的,则需上传在住建部门备案的合法购房合同或者有效购房证明材料(契税完税凭证、房契、购房发票等)。适龄儿童父母居住单位公房或公租房的,要由单位或房产部门出具实际居住证明和署名为适龄儿童父(母)的近2个月水电费缴款正式发票。没有房产的,需提供有效居住证明(租赁合同、水电费收据等)。

下载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结果证明方法如下:关注“ (略) 不动产登记中心”公众号,通过“便民查询→在线查档证明→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快速验证→查档→下载证明”下载《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结果证明》,查询日期不得早于**日。

适龄儿童少年被学校录取后,家长或监护人需把以上资料复印件及儿童免疫证明材料交学校存档。

2.资格审核

各学校对报读本校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核。

3.录取办法

(1)城区小学录取办法:地段生与优待生全部安排入读;地段生与优待生录取完毕后,如有剩余学位,则按本校的户籍生及产权生→片区内的户籍生及产权生→统筹生的顺序录取。

城区小学第一批次招生学校录取地段生和优待生后,如还有剩余学位,则按生源类别的顺序录取。每个环节报名人数大于剩余学位数时,通过现场随机抽号的方式决定录取名单。

(2)阳春二中、实验中学录取办法:若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则全部安排入学;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则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安排入学。

(3)民办学校录取办法:若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七年级优先安排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则全部安排入学;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则通过随机摇号方式安排入学。

4.报名、录取时间

(1)城区小学第一批次招生学校

市实验小学、市云凌小学、市春州小学、市兴华小学、市逸夫小学、市新和小学、市新吉小学、市文塔小学、春城街道第一小学、河西街道中心小学、春城街道第四小学等11所学校为城区小学第一批次招生学校。

报读城区小学第一批次招生学校的适龄儿童按户籍和房产条件只能选择其中1所小学报名。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6日至7月12日;7月13日至7月19日由学校审核报名适龄儿童资料,初步确定报名适龄儿童的生源类别;7月20日至7月21日进行网上录取并确定抽号名单;7月27日上午需抽号派位的学校进行现场抽号派位。

(2)城区小学第二批次招生学校

春城街道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城南小学、新云小学、高朗小学、城北小学及河西街道升平小学、龙岩小学、莲平小学为城区小学第二批次招生学校。

报读城区小学第二批次招生学校的适龄儿童只能选择其中1所小学报名。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28日至8月3日;8月4日至8月9日由学校审核名适龄儿童资料,8月10日至8月12日进行网上录取。

第二批次招生学校中,如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需把部分统筹生调剂到还有剩余学位的学校。

(3)阳春二中、实验中学

符合阳春二中、实验中学招生条件,且有意报读阳春二中、实验中学的六年级毕业生,于7月6日至7月12日进入招生报名系统选择其中1所学校报名,按要求填报并上传相关资料。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则于7月28日进行公开电脑随机派位,未被录取的学生根据户口和房产安排到相应中学。

(4)民办学校

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6日至7月12日,如报名人数大于剩余学位数,则于7月27日现场抽号派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由学校自行补录,补录学生名单需报我局备案。

(5)阳春三中、阳春四中、阳春五中

春城街道、河西街道内的小学六年级毕业生于6月28日前向所在小学提供最新户籍及居住地(房产)证明材料,学生不需另外报名。非春城街道、河西街道的小学六年级毕业生,但户籍属春城街道、河西街道或房产在春城、河西街道的,如需就读城区初中学校,可于7月8日至7月9日带户口簿、房产信息资料及学生学籍信息表(在原就读学校打印)到春城街道第一小学(春城片)或河西街道中心小学(河西片)报名。

阳春三中、阳春四中、阳春五中确定招生名单后,于8月6日前发放录取通知书,春城街道、河西街道内的小学毕业生回原就读学校领取,非春城街道、河西街道小学的毕业生按地段到拟入读的学校领取。

5.公示及查询

城区小学、阳春二中、实验中学及民办学校要及时公布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及录取情况,家长或监护人可在招生系统或到相应学校查询报名和录取情况。

6.注册

发放录取通知书、注册时间由学校自定,被录取学生要依时到学校办理注册入学手续,逾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四、镇中小学招生工作安排

(一)各镇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由镇中心小学统筹安排,招生时间不得早于7月6日。

(二)七年级(初中一年级)招生工作由镇中学自行安排,本镇六年级毕业生全部安排入读。各镇中心小学于6月30日前把全镇六年级毕业生信息送镇中学,各镇中学于7月18日前发放录取通知书。

(三)各镇中心小学、中学要认真贯彻落实《 (略) 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阳教基〔2020〕11号)精神,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各镇小学、中学招生方案于6月30日前报我局基础教育股备案。

五、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六年级毕业生全部升学。各中学要于9月20日前在学籍系统中完成七年级新生录取工作;各小学要通过学籍系统中“毕业生查询”做好毕业生动向监测,发现未被录取学生时,要立即了解未被录取学生的情况,与对应中学共同做好学生劝返工作。各中心小学于9月25日前把未被初中学校录取的毕业生名单送我局基础教育股。

附件:

1.2024年城区学校(含民办学校)招生网上报名指引.doc

2. (略) 第二中学、 (略) 实验中学电脑随机派位招生录取实施方案.docx

3.20 (略) 城区中小学招生咨询电话.xlsx

4.20 (略) 城区小学招生范围图.jpg

5.20 (略) 城区中学招生范围图.jpg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