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拟作出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10MW储能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拟作出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10MW储能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安徽首矿 (略) 《10MW储能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若对本项目建设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意见 (略) 霍邱县生态环境分局环境监测与排放管理股。

联系电话:0564-*,0564-*

地址:霍邱县城关镇卧阳路北段生态环境分局(*)

1、项目名称:安徽首矿 (略) 10MW储能工程技术改造项目

2、建设地点:安徽霍邱经济开发区安徽首矿 (略) 厂区内

3、建设单位:安徽首矿 (略)

4、建设项目概况:建设一套装机规模10MW的利用现有高炉煤气进行加热熔盐(硝酸钾、硝酸钠)的储能调峰系统。在发电低谷时分配部分煤气加热熔盐储热,在用电高峰时再将熔盐中的热量通过盐-水换热器,产生高温亚临界参数的蒸汽(17.5MPa,550℃蒸汽),并入首矿大昌现有二期余气发电机组进行发电,从而起到调峰作用。项目设计储热8h,放热8h,主要设备为1台热功率10.50 MW的熔盐炉、1台4300×1800×7185(mm)余热锅炉、1台3125×2500×7110(mm)空气预热器、1台煤气燃气流量32150Nm3/h加热器、1台22MW煤气燃烧器、1座1250m3熔盐高温储罐和1座1250m3熔盐低温储罐等设备。

5、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水环境影响分析

据环评分析可知,项目实行“雨污分流”,雨水通过雨水管收集后排入雨水管网;由于 (略) 内部调剂,不新增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污水。本项目生产排水主要是汽水吸热系统排污水和轴承冷却水。环评要求,汽水吸热系统排污水接至二期余气发电定排扩容器入口,与二期余气发电锅炉排污水一起处理利用,经二期排污降温池冷却后排至冷却塔水池作为循环水系统补水;轴承冷却循环水从二期余气发电项目循环水供回水管路接入接出,二期循环水系统排污水部分回用脱硫,脱硫废水经中和、絮凝、沉淀、澄清过滤预处理后同循环水系统剩余排污水、化学水系统废水依托首矿大昌现有工业废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回用厂内不外排。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据环评分析可知,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为熔盐炉燃烧高炉煤气产生的烟尘、SO2、NOx。环评要求,项目熔盐炉采用低氮燃烧器+烟气再循环抑制NOx生成技术处理设备,烟尘、SO2依托二期余气发电项目布袋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处理,经现有烟气净化设施处理达标后由二期余气发电烟囱排放,废气污染物从严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4/ 4336-2023)表1 现有锅炉及燃气轮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同时,为了确保熔盐炉排放烟气中的NOx浓度标准,能够满足以后不断提高的排放标准限制,环评要求在熔盐炉预留1层SCR脱硝空间,以满足环保要求。

(3)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来自汽包安全阀排汽、过热器安全阀排汽、鼓风机、引风机、烟气再循环风机、熔盐泵等,拟选用低噪声设备,通过基础减振、软连接、加消声器、保温隔音及厂区绿化等措施进行降噪。运营期南、西、北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东厂界(靠近高速公路一侧)满足4类标准。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根据环评分析可知,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矿物油、废油桶和废盐。环评要求,废矿物油(包括废润滑油、废液压油、废桶等)依托厂区现有的危废暂存间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熔盐储热系统的熔盐使用寿命30年以上,到期产生的废盐属于危险废物,由资质单位提前安排进厂进行转移,不在厂区内暂存。危险废物贮存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要求执行。

(5)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据环评分析,项目运营期熔盐储罐对地下水及土壤环境造成影响。环评要求,采取源头控制、分区防渗措施,对熔盐罐区进行重点防渗,其他生产区进行一般防渗。同时,单独制定项目红线区地下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监测方案,并纳入首矿大昌现有监测计划,防止污染地下水、土壤。

(6)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环评分析,本项目涉及到的危险物质为高炉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废矿物油和高温熔盐等。运营期环境风险主要为危险物质和高温熔盐泄露等意外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环评要求,规范设置高炉煤气可燃气体检测器,在熔盐罐以及熔盐炉四周设安全围堰,严防熔盐泄漏;规范建立环境安全管理机构、安全规程和事故防范措施,严格落实“三级”防控、环境安全隐患巡检、排查和整改制度,及时修订环境应急预案。通过采取上述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应急预案后,本项目环境风险可防控。

6、评价结论

安徽首矿 (略) “10MW储能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通过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7、相关部门意见

**日,项目取得霍邱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备案(项目代码:2309-*-07-02-*)

8、听证权利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安徽首矿 (略) 10MW储能工程技术改造项目-报批修改稿.pdf

标签: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安徽首矿 (略) 《10MW储能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若对本项目建设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意见 (略) 霍邱县生态环境分局环境监测与排放管理股。

联系电话:0564-*,0564-*

地址:霍邱县城关镇卧阳路北段生态环境分局(*)

1、项目名称:安徽首矿 (略) 10MW储能工程技术改造项目

2、建设地点:安徽霍邱经济开发区安徽首矿 (略) 厂区内

3、建设单位:安徽首矿 (略)

4、建设项目概况:建设一套装机规模10MW的利用现有高炉煤气进行加热熔盐(硝酸钾、硝酸钠)的储能调峰系统。在发电低谷时分配部分煤气加热熔盐储热,在用电高峰时再将熔盐中的热量通过盐-水换热器,产生高温亚临界参数的蒸汽(17.5MPa,550℃蒸汽),并入首矿大昌现有二期余气发电机组进行发电,从而起到调峰作用。项目设计储热8h,放热8h,主要设备为1台热功率10.50 MW的熔盐炉、1台4300×1800×7185(mm)余热锅炉、1台3125×2500×7110(mm)空气预热器、1台煤气燃气流量32150Nm3/h加热器、1台22MW煤气燃烧器、1座1250m3熔盐高温储罐和1座1250m3熔盐低温储罐等设备。

5、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水环境影响分析

据环评分析可知,项目实行“雨污分流”,雨水通过雨水管收集后排入雨水管网;由于 (略) 内部调剂,不新增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污水。本项目生产排水主要是汽水吸热系统排污水和轴承冷却水。环评要求,汽水吸热系统排污水接至二期余气发电定排扩容器入口,与二期余气发电锅炉排污水一起处理利用,经二期排污降温池冷却后排至冷却塔水池作为循环水系统补水;轴承冷却循环水从二期余气发电项目循环水供回水管路接入接出,二期循环水系统排污水部分回用脱硫,脱硫废水经中和、絮凝、沉淀、澄清过滤预处理后同循环水系统剩余排污水、化学水系统废水依托首矿大昌现有工业废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回用厂内不外排。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据环评分析可知,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为熔盐炉燃烧高炉煤气产生的烟尘、SO2、NOx。环评要求,项目熔盐炉采用低氮燃烧器+烟气再循环抑制NOx生成技术处理设备,烟尘、SO2依托二期余气发电项目布袋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处理,经现有烟气净化设施处理达标后由二期余气发电烟囱排放,废气污染物从严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4/ 4336-2023)表1 现有锅炉及燃气轮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同时,为了确保熔盐炉排放烟气中的NOx浓度标准,能够满足以后不断提高的排放标准限制,环评要求在熔盐炉预留1层SCR脱硝空间,以满足环保要求。

(3)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来自汽包安全阀排汽、过热器安全阀排汽、鼓风机、引风机、烟气再循环风机、熔盐泵等,拟选用低噪声设备,通过基础减振、软连接、加消声器、保温隔音及厂区绿化等措施进行降噪。运营期南、西、北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东厂界(靠近高速公路一侧)满足4类标准。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根据环评分析可知,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矿物油、废油桶和废盐。环评要求,废矿物油(包括废润滑油、废液压油、废桶等)依托厂区现有的危废暂存间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熔盐储热系统的熔盐使用寿命30年以上,到期产生的废盐属于危险废物,由资质单位提前安排进厂进行转移,不在厂区内暂存。危险废物贮存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要求执行。

(5)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据环评分析,项目运营期熔盐储罐对地下水及土壤环境造成影响。环评要求,采取源头控制、分区防渗措施,对熔盐罐区进行重点防渗,其他生产区进行一般防渗。同时,单独制定项目红线区地下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监测方案,并纳入首矿大昌现有监测计划,防止污染地下水、土壤。

(6)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环评分析,本项目涉及到的危险物质为高炉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废矿物油和高温熔盐等。运营期环境风险主要为危险物质和高温熔盐泄露等意外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环评要求,规范设置高炉煤气可燃气体检测器,在熔盐罐以及熔盐炉四周设安全围堰,严防熔盐泄漏;规范建立环境安全管理机构、安全规程和事故防范措施,严格落实“三级”防控、环境安全隐患巡检、排查和整改制度,及时修订环境应急预案。通过采取上述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应急预案后,本项目环境风险可防控。

6、评价结论

安徽首矿 (略) “10MW储能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通过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7、相关部门意见

**日,项目取得霍邱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备案(项目代码:2309-*-07-02-*)

8、听证权利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安徽首矿 (略) 10MW储能工程技术改造项目-报批修改稿.pdf

标签: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