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转移支付2023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临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转移支付2023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转移支付概况

1.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同步实施盐碱地改良、智慧水利等工程,避免重复建设、资金浪费,逐步达到现代农业生产要求。《中共中央、 (略)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健全管护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央和地方共同加大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

2.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临河区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积18万亩(其中:新建2万亩,改造提升16万亩),涉及城关镇、双河镇、曙光乡、八一乡、干召庙镇、狼山镇、乌兰图克镇、新华镇、白脑包镇、狼山农场、临河农场9个乡镇2个农场。项目投入资金:中央投资23222万元,实际到位中央资金23222万元,截至目前支付中央资金:14444.56万元。

(二)整体绩效目标情况

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按照相关规划或实施方案,结合临河区实际情况开展耕地建设与利用,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改善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已按时完成预期目标。

二、综合评价结论

我局成立了绩效自评小组,通过召开会议自评的方式开展自评工作。通过绩效自评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最终得分98分。

三、绩效情况分析

(一)资金情况分析

项目资金投入情况:2023年项目总投资:31534.4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3222万元,自治区资金:6685.32万元,筹资投劳:1627.09万元。项目设计 (略) 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认定项目设计报告编制科学合理。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资金实际投入达到自治区2023年要求水浇地、旱地投资标准。

(二)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已支付:中央资金14444.56万元,支付率达到到位资金的62.2%。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

(三)总体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面积18万亩,建成面积18万亩,高效节水任务面积5万亩,完成面积5.57万亩。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等工程量达到设计要求

(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数量指标: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面积18万亩,建成面积18万亩,高效节水任务面积5万亩,完成面积5.57万亩。

质量指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合格率达到100%,耕地质量逐步提升。

时效指标: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及时,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工期在1-2年内属于指标内。

成本指标:完成项目建设投资中央资金23222,与目标值一致。

效益指标:实现三增、两省、一提高(“增地、增效、增收、省力、省钱、提高水的利用率”)

一是改善了灌排条件,缩短了灌溉时间,实现了节水目标(黄灌区亩均节水18m3左右,井黄双灌区实施水肥一体化工程后亩均节水70m3左右)。

二是畅通了田间道路,方便了农业机械进入田间作业,道路通达度达到100%。

三是通过大破大立清运田间积土、条田间距重新规划、改良盐碱地、开垦原黄灌水位灌溉不上的高地和荒滩等措施的实施,增加了可耕地面积(新增2%左右可耕地面积)。

四是通过大破大立重新调整土地,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对外土地流转的价格(流转价格有400元/亩提高到1000元/亩左右)。

五是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有效防止风灾、冻灾、雹灾等自然灾害。

六是通过实施磷石膏改良土壤和增施生物有机肥等多种措施,提高了土地等级和增强了土壤肥力,项目实施后粮食产值逐步提升。

因地制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模式,水肥一体化模式,“资产保”模式等进行推广应用,并提出“五个尽早”保障开工时间,“一票否决”压实乡镇(农场)责任等新举措保障高标准农田项目顺利实施。

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对已完成验收的项目区进行满意度调查,村民满意度达到95%。

四 、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资金投入情况:全年执行数与全年预算数一致,得10分。资金管理情况:除支出责任履行存在滞后性造成扣分,其余项均为满分,得38分。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各项三级指标均能完成指标值,得50分。通过绩效自评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最终得分98分。

五、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成立绩效自评小组,并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绩效自评:资金管理情况由财务小组负责,对资金的拨付合规性、使用规范性进行自评。数量指标小组对项目区竣工面积等进行核实。质量指标小组制定验收制度,保障工程质量,对项目区验收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效益指标小组对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生态环境改善等情况进行调查。满意度调查小组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对项目区农户满意度进行调查。各小组分别负责相应指标,确保自评工作高质量完成。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巡视、审计和财会监督中发现的问题:2023年高标准项目支付进度慢的问题,整改情况:加快资金支付进度,从2024年3月-6月17日,新增支付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472万元。

附件: 转移支付整体绩效自评表.xlsx



一、基本情况

(一)转移支付概况

1.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同步实施盐碱地改良、智慧水利等工程,避免重复建设、资金浪费,逐步达到现代农业生产要求。《中共中央、 (略)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健全管护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央和地方共同加大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

2.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临河区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积18万亩(其中:新建2万亩,改造提升16万亩),涉及城关镇、双河镇、曙光乡、八一乡、干召庙镇、狼山镇、乌兰图克镇、新华镇、白脑包镇、狼山农场、临河农场9个乡镇2个农场。项目投入资金:中央投资23222万元,实际到位中央资金23222万元,截至目前支付中央资金:14444.56万元。

(二)整体绩效目标情况

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按照相关规划或实施方案,结合临河区实际情况开展耕地建设与利用,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改善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已按时完成预期目标。

二、综合评价结论

我局成立了绩效自评小组,通过召开会议自评的方式开展自评工作。通过绩效自评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最终得分98分。

三、绩效情况分析

(一)资金情况分析

项目资金投入情况:2023年项目总投资:31534.4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3222万元,自治区资金:6685.32万元,筹资投劳:1627.09万元。项目设计 (略) 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认定项目设计报告编制科学合理。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资金实际投入达到自治区2023年要求水浇地、旱地投资标准。

(二)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已支付:中央资金14444.56万元,支付率达到到位资金的62.2%。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

(三)总体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面积18万亩,建成面积18万亩,高效节水任务面积5万亩,完成面积5.57万亩。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等工程量达到设计要求

(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数量指标: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面积18万亩,建成面积18万亩,高效节水任务面积5万亩,完成面积5.57万亩。

质量指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合格率达到100%,耕地质量逐步提升。

时效指标: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及时,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工期在1-2年内属于指标内。

成本指标:完成项目建设投资中央资金23222,与目标值一致。

效益指标:实现三增、两省、一提高(“增地、增效、增收、省力、省钱、提高水的利用率”)

一是改善了灌排条件,缩短了灌溉时间,实现了节水目标(黄灌区亩均节水18m3左右,井黄双灌区实施水肥一体化工程后亩均节水70m3左右)。

二是畅通了田间道路,方便了农业机械进入田间作业,道路通达度达到100%。

三是通过大破大立清运田间积土、条田间距重新规划、改良盐碱地、开垦原黄灌水位灌溉不上的高地和荒滩等措施的实施,增加了可耕地面积(新增2%左右可耕地面积)。

四是通过大破大立重新调整土地,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对外土地流转的价格(流转价格有400元/亩提高到1000元/亩左右)。

五是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有效防止风灾、冻灾、雹灾等自然灾害。

六是通过实施磷石膏改良土壤和增施生物有机肥等多种措施,提高了土地等级和增强了土壤肥力,项目实施后粮食产值逐步提升。

因地制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模式,水肥一体化模式,“资产保”模式等进行推广应用,并提出“五个尽早”保障开工时间,“一票否决”压实乡镇(农场)责任等新举措保障高标准农田项目顺利实施。

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对已完成验收的项目区进行满意度调查,村民满意度达到95%。

四 、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资金投入情况:全年执行数与全年预算数一致,得10分。资金管理情况:除支出责任履行存在滞后性造成扣分,其余项均为满分,得38分。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各项三级指标均能完成指标值,得50分。通过绩效自评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最终得分98分。

五、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成立绩效自评小组,并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绩效自评:资金管理情况由财务小组负责,对资金的拨付合规性、使用规范性进行自评。数量指标小组对项目区竣工面积等进行核实。质量指标小组制定验收制度,保障工程质量,对项目区验收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效益指标小组对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生态环境改善等情况进行调查。满意度调查小组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对项目区农户满意度进行调查。各小组分别负责相应指标,确保自评工作高质量完成。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巡视、审计和财会监督中发现的问题:2023年高标准项目支付进度慢的问题,整改情况:加快资金支付进度,从2024年3月-6月17日,新增支付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472万元。

附件: 转移支付整体绩效自评表.xlsx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