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宿州市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2024年宿州市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为持续做好新时代生态环境领域政务公开工作, (略) 政务公开办《关于印发20 (略) 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宿政务办〔2024〕1号)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 2024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一、抓好主动公开服务中心工作
1.聚焦经济发展,及时公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政策举措和进展成效。系统全面准确传递政策取向,以高质量政策公开助推高质量发展。(办公室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11月底前)
2.编制并 (略) 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将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对清单内的行政许可事项要逐项制定实施规范,确定子项、办理项,明确许可条件、申请材料、中介服务、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收费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布,提高政务服务透明度和便利度,让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便捷。(审批科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3.紧扣环境领域,深化空气质量提升、水污染防治、土壤(固废)污染防治、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生态保护等方面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推动“民生呼应”提质增效。(各相关科室、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4.及时发布环境质量信息:环境状况公报、空气质量日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地表水质状况、声环境质量。(大气环境科、水生态环境科、驻市监测中心。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二、抓好政策解读力促提质增效
5.将政策解读放在与政策制定同等重要位置,严格落实“三同步”要求,精心制作解读材料,精确传递信号,精准公开渠道,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科学确定解读范围,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环保热点、焦点、难点,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重大政策文件,做到应解读尽解读。其中,大气环境科、水生态环境科、土壤环境与固体废物管理科不少于2篇政策解读。(各科室、单位,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6.提升解读材料质量,灵活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体”,从社会关切的利益点、新旧政策的差异点、重要举措的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解读。合理创新解读方式,在按要求做好文字解读基础上,可运用图片、视频、动漫、直播等解读形式加强解读效果。(各科室、单位,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7. (略) 生态环境系统内组织开展优秀政策解读案例评选,优化政策解读“集成式”发布质效,探索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重大政策系列解读方式,拓展政策解读视角,延伸解读链条。各县区分局2024年底前,至少报送1条政策解读案例。(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县区分局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三、抓好决策公开扩大公众参与
8.建立健全政策制定公众参与、意见征集与反馈、执行情况评估及公众评价机制,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政策文件,除依法保密的之外,要通过征求意见、听证座谈等方式扩大公众参与,并及时公开执行情况评估结果,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各科室、单位,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9.政策制定科室、单位应当于当月10号前将上一月度制发的各类政策性文件报送至办公室,内容包括:文号、标题、成文日期、公开属性、是否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对于主动公开的应当注明:发布日期、发布形式。(办公室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10.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集中公开并动态更新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电子版本。(法规科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11.加强政民互动,持续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结合本单位实际,围绕生态环境领域以“自选命题”方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政府开放活动,解读政策、现场答疑、组织参观、征求意见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展示生态环境工作举措和成效。(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四、抓好功能升级助力数字转型
12.按照构建一级政府一个政策集中发布窗口格局的要求,完善政策文件库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参照规范性文件 (略) 络发布格式,并将入口设置在 (略) 站首页,做到政策文件数据同源、动态更新。强化领域细分,拓展应用场景,提升搜索查询功能, (略) 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取政策信息。(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6月底前)
五、抓好依申请公开推动依法规范
13.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为契机,修订完善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文书,调整依申请公开答复书中有关救济渠道表述。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主动沟通了解申请人真实需求,及时会商研判复杂疑难申请,提升答复质效,防范法律风险。(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六、抓好渠道建设提升完善功能
14. (略) 站与政务新媒体协同联动,积极拓展政务公开渠道,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载体,有效扩大政策传播范围。(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七、抓好审查清理做好风险防范
15.加强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先审后发”“一事一审”原则,依法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做到该公开的公开到位,该保密的保密到位。科学确定确定公开方式、范围和时限,坚持分类施策,综合考虑信息性质、受众、影响等因素,需要广泛知晓的全面公开到位,一定范围内知晓的在特定范围内公开。(各科室、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6.公开后定期清理,按照“谁公开、谁清理”原则,加强对已公开的信息进行风险排查,清理无关、无效、不需长期保留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等信息,防止信息汇聚引发风险。(各科室、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八、抓好监督保障健全体制机制
17.对照新时代政务公开要求,全面梳理现有工作机制,及时予以清理修订。待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和政策发布条例出台后,认真做好宣传贯彻和工作衔接。严格落实将政务公开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且分值权重不低于4%的要求。(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8.各科室、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和业务重点,在本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印发后30日内,梳理形成工作台账,明确具体责任人,把握工作进度安排,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2024年6月底前)
重点工作任务将根据省办、市政务公开办最新要求适时进行补充完善,信息中心将开展政务公开常态化测评,定期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信息公开情况开展督导,并报送局主要负责人,请各科室单位确保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为持续做好新时代生态环境领域政务公开工作, (略) 政务公开办《关于印发20 (略) 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宿政务办〔2024〕1号)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 2024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一、抓好主动公开服务中心工作
1.聚焦经济发展,及时公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政策举措和进展成效。系统全面准确传递政策取向,以高质量政策公开助推高质量发展。(办公室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11月底前)
2.编制并 (略) 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将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对清单内的行政许可事项要逐项制定实施规范,确定子项、办理项,明确许可条件、申请材料、中介服务、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收费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布,提高政务服务透明度和便利度,让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便捷。(审批科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3.紧扣环境领域,深化空气质量提升、水污染防治、土壤(固废)污染防治、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生态保护等方面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推动“民生呼应”提质增效。(各相关科室、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4.及时发布环境质量信息:环境状况公报、空气质量日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地表水质状况、声环境质量。(大气环境科、水生态环境科、驻市监测中心。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二、抓好政策解读力促提质增效
5.将政策解读放在与政策制定同等重要位置,严格落实“三同步”要求,精心制作解读材料,精确传递信号,精准公开渠道,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科学确定解读范围,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环保热点、焦点、难点,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重大政策文件,做到应解读尽解读。其中,大气环境科、水生态环境科、土壤环境与固体废物管理科不少于2篇政策解读。(各科室、单位,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6.提升解读材料质量,灵活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体”,从社会关切的利益点、新旧政策的差异点、重要举措的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解读。合理创新解读方式,在按要求做好文字解读基础上,可运用图片、视频、动漫、直播等解读形式加强解读效果。(各科室、单位,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7. (略) 生态环境系统内组织开展优秀政策解读案例评选,优化政策解读“集成式”发布质效,探索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重大政策系列解读方式,拓展政策解读视角,延伸解读链条。各县区分局2024年底前,至少报送1条政策解读案例。(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县区分局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三、抓好决策公开扩大公众参与
8.建立健全政策制定公众参与、意见征集与反馈、执行情况评估及公众评价机制,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政策文件,除依法保密的之外,要通过征求意见、听证座谈等方式扩大公众参与,并及时公开执行情况评估结果,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各科室、单位,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9.政策制定科室、单位应当于当月10号前将上一月度制发的各类政策性文件报送至办公室,内容包括:文号、标题、成文日期、公开属性、是否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对于主动公开的应当注明:发布日期、发布形式。(办公室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10.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集中公开并动态更新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电子版本。(法规科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11.加强政民互动,持续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结合本单位实际,围绕生态环境领域以“自选命题”方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政府开放活动,解读政策、现场答疑、组织参观、征求意见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展示生态环境工作举措和成效。(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四、抓好功能升级助力数字转型
12.按照构建一级政府一个政策集中发布窗口格局的要求,完善政策文件库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参照规范性文件 (略) 络发布格式,并将入口设置在 (略) 站首页,做到政策文件数据同源、动态更新。强化领域细分,拓展应用场景,提升搜索查询功能, (略) 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取政策信息。(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2024年6月底前)
五、抓好依申请公开推动依法规范
13.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为契机,修订完善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文书,调整依申请公开答复书中有关救济渠道表述。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主动沟通了解申请人真实需求,及时会商研判复杂疑难申请,提升答复质效,防范法律风险。(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六、抓好渠道建设提升完善功能
14. (略) 站与政务新媒体协同联动,积极拓展政务公开渠道,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载体,有效扩大政策传播范围。(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七、抓好审查清理做好风险防范
15.加强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先审后发”“一事一审”原则,依法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做到该公开的公开到位,该保密的保密到位。科学确定确定公开方式、范围和时限,坚持分类施策,综合考虑信息性质、受众、影响等因素,需要广泛知晓的全面公开到位,一定范围内知晓的在特定范围内公开。(各科室、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6.公开后定期清理,按照“谁公开、谁清理”原则,加强对已公开的信息进行风险排查,清理无关、无效、不需长期保留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等信息,防止信息汇聚引发风险。(各科室、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八、抓好监督保障健全体制机制
17.对照新时代政务公开要求,全面梳理现有工作机制,及时予以清理修订。待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和政策发布条例出台后,认真做好宣传贯彻和工作衔接。严格落实将政务公开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且分值权重不低于4%的要求。(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8.各科室、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和业务重点,在本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印发后30日内,梳理形成工作台账,明确具体责任人,把握工作进度安排,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单位配合落实。2024年6月底前)
重点工作任务将根据省办、市政务公开办最新要求适时进行补充完善,信息中心将开展政务公开常态化测评,定期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信息公开情况开展督导,并报送局主要负责人,请各科室单位确保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