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淮河大桥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淮南淮河大桥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淮南淮河大桥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信息来源:环评处发布日期:2024-06-21 17:05点击次数:
索引号: */*-*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发布机构: 省生态环境厅 主题分类:
名??称: 《淮南淮河大桥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关键词: 文??号:
信息来源: 环评处 发布日期: 2024-06-21 17:05:57
发文日期: 2024-06-21 17:05:57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索引号: */*-*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发布机构: 省生态环境厅
主题分类:
名??称: 《淮南淮河大桥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发布日期: 2024-06-21 17:05:57
关键词:
信息来源: 环评处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6-21 17:05:57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淮南淮河大桥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若对本项目建设有不同意见,请在本公示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反馈至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联系电话:0551-*(传真)

监督电话:0551-*

地址: (略) 政务文化 (略) 1766号(*)


项目名称:淮南淮河大桥

建设地点: (略) 田家庵区、潘集区

建设单位: (略) (略)

环评单位:安徽 (略)

建设项目概况:项 (略) 田家 (略) 与淮河大道交口, (略) 基形式沿规划淮河大道布线,自K0 498.541处开始布设淮河特大桥,在K5 847.030处桥梁落地, (略) 基形式继续布线,自K7 962.510处布设跨淮北大堤大桥,在K8 758.510处落地, (略) 基形式布线,终点位于淮上淮河大桥接线收费站西侧约600米处(K9 302.549)。路线全长约9.3公里,主线桥共计6148米/2座,设计等级 (略) ,采用沥 (略) 面结构,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时。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水环境:施工期主要影响为生活污水、施工废水排放、桥梁施工干扰水体。主要防治措施是:桥梁预制养护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等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施工场地内生活污水预处理后接入驻地乡镇污水处理站处理;涉水桥梁墩柱使用钢管桩围堰施工,墩基施工的弃土及泥浆收集处理, (略) 清洁废水收集至岸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施工船舶油污水泵入船舶油污水收集罐暂存,按照海事部门规定定期外运处理,船舶生活污水收 (略) 污水厂处理;淤泥压滤废水用于取(弃)土场洒水抑尘。

(略) 面径流进入沿线水域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跨越淮河段桥梁桥面设置径流收集系统。

2. 生态环境:施工期主要影响是占地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改变、植被损失、惊扰动物、加大水土流失强度,桥梁施工影响水生生物栖息繁殖。采取措施为:优化施工占地和布局,减少临时占地面积,严格控制施工边界;加强施工管理,落实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措施,大临工程占用须对表土进行剥离、收集及妥善暂存;设置生态保护红线水体保护标识,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区内开展施工活动。

3. 大气环境:施工期主要影响来自施工扬尘、预制场焊接烟尘、沥青摊铺烟气、清淤及淤泥压滤废气以及施工车辆、机械废气。主要防治措施为:施工中落实湿法作业、场地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扬尘防治措施;焊接工位配备移动式焊烟净化器,规范开展沥青摊铺作业,淤泥压滤、堆存场所远离居民点设置;禁止使用超标施工机械、车辆,优先使用国六排放标准或新能源货车, (略) 移动机械优先使用新能源机械并落实编码登记要求;本项目不设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灰土拌合站等,仅设置预制场,桥梁预制采用外购商品砼浇筑。

4. 声环境:施工期主要影响是施工车辆噪声、施工机械噪声。通过加强施工管理与组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实施临时屏障等多种降噪方案,减轻项目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原则上夜间禁止施工。

运营期噪声影响为车辆运输噪声,经预测对沿线7处声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大。防治措施为:铺 (略) 面, (略) 通 (略) 养护工作;运行前为2处声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声屏障,总长约1000米,临路侧住宅安装通风隔声窗;为3处声环境保护目标设置隔声窗;为2处环境保护目标(预测近期、中期声环境质量达标,远期超标)预留治理资金。运行期间开展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完善噪声防治措施。

5.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公路养护垃圾和危险废物。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定点堆放、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处置;施工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理,危险废物收集后规范暂存、处置。营运期养护垃圾由养护工 (略) ,由地方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6. 环境风险:本项目主要风险是施工期施工船舶污染事故、 (略) 运输事故影响周边环境。防治措施是:施工前制定应急预案,施工中遵守作业规范,淮河段范围施工时提前准备吸附材料和隔离拦截材料,若发生泄漏事故,即时采取浮油拦截和吸附措施。运营期,淮河大桥禁止大货车、中型货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 (略) 段桥梁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及应急收集池,并对收集池做重点防渗,桥面设置防撞护栏,桥梁两端设置警示牌、监控设备和应急电话等设备,大桥管理部门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设备及药剂等,做好应急准备。

有关部门的意见:《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淮南淮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批复》(皖发改基础〔2024〕37号)、《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淮南淮河大桥初步设计的批复 》( (略) 函〔2024〕45号)原则同意。

公众参与情况:本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规定,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工作,采用张贴公告、网上公示、报纸公示等方式进行,并编制了公众参与说明。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
文件下载
《淮南淮河大桥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信息来源:环评处发布日期:2024-06-21 17:05点击次数:
索引号: */*-*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发布机构: 省生态环境厅 主题分类:
名??称: 《淮南淮河大桥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关键词: 文??号:
信息来源: 环评处 发布日期: 2024-06-21 17:05:57
发文日期: 2024-06-21 17:05:57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索引号: */*-*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发布机构: 省生态环境厅
主题分类:
名??称: 《淮南淮河大桥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发布日期: 2024-06-21 17:05:57
关键词:
信息来源: 环评处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6-21 17:05:57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淮南淮河大桥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若对本项目建设有不同意见,请在本公示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反馈至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联系电话:0551-*(传真)

监督电话:0551-*

地址: (略) 政务文化 (略) 1766号(*)


项目名称:淮南淮河大桥

建设地点: (略) 田家庵区、潘集区

建设单位: (略) (略)

环评单位:安徽 (略)

建设项目概况:项 (略) 田家 (略) 与淮河大道交口, (略) 基形式沿规划淮河大道布线,自K0 498.541处开始布设淮河特大桥,在K5 847.030处桥梁落地, (略) 基形式继续布线,自K7 962.510处布设跨淮北大堤大桥,在K8 758.510处落地, (略) 基形式布线,终点位于淮上淮河大桥接线收费站西侧约600米处(K9 302.549)。路线全长约9.3公里,主线桥共计6148米/2座,设计等级 (略) ,采用沥 (略) 面结构,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时。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水环境:施工期主要影响为生活污水、施工废水排放、桥梁施工干扰水体。主要防治措施是:桥梁预制养护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等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施工场地内生活污水预处理后接入驻地乡镇污水处理站处理;涉水桥梁墩柱使用钢管桩围堰施工,墩基施工的弃土及泥浆收集处理, (略) 清洁废水收集至岸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施工船舶油污水泵入船舶油污水收集罐暂存,按照海事部门规定定期外运处理,船舶生活污水收 (略) 污水厂处理;淤泥压滤废水用于取(弃)土场洒水抑尘。

(略) 面径流进入沿线水域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跨越淮河段桥梁桥面设置径流收集系统。

2. 生态环境:施工期主要影响是占地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改变、植被损失、惊扰动物、加大水土流失强度,桥梁施工影响水生生物栖息繁殖。采取措施为:优化施工占地和布局,减少临时占地面积,严格控制施工边界;加强施工管理,落实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措施,大临工程占用须对表土进行剥离、收集及妥善暂存;设置生态保护红线水体保护标识,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区内开展施工活动。

3. 大气环境:施工期主要影响来自施工扬尘、预制场焊接烟尘、沥青摊铺烟气、清淤及淤泥压滤废气以及施工车辆、机械废气。主要防治措施为:施工中落实湿法作业、场地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扬尘防治措施;焊接工位配备移动式焊烟净化器,规范开展沥青摊铺作业,淤泥压滤、堆存场所远离居民点设置;禁止使用超标施工机械、车辆,优先使用国六排放标准或新能源货车, (略) 移动机械优先使用新能源机械并落实编码登记要求;本项目不设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灰土拌合站等,仅设置预制场,桥梁预制采用外购商品砼浇筑。

4. 声环境:施工期主要影响是施工车辆噪声、施工机械噪声。通过加强施工管理与组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实施临时屏障等多种降噪方案,减轻项目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原则上夜间禁止施工。

运营期噪声影响为车辆运输噪声,经预测对沿线7处声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大。防治措施为:铺 (略) 面, (略) 通 (略) 养护工作;运行前为2处声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声屏障,总长约1000米,临路侧住宅安装通风隔声窗;为3处声环境保护目标设置隔声窗;为2处环境保护目标(预测近期、中期声环境质量达标,远期超标)预留治理资金。运行期间开展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完善噪声防治措施。

5.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公路养护垃圾和危险废物。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定点堆放、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处置;施工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理,危险废物收集后规范暂存、处置。营运期养护垃圾由养护工 (略) ,由地方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6. 环境风险:本项目主要风险是施工期施工船舶污染事故、 (略) 运输事故影响周边环境。防治措施是:施工前制定应急预案,施工中遵守作业规范,淮河段范围施工时提前准备吸附材料和隔离拦截材料,若发生泄漏事故,即时采取浮油拦截和吸附措施。运营期,淮河大桥禁止大货车、中型货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 (略) 段桥梁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及应急收集池,并对收集池做重点防渗,桥面设置防撞护栏,桥梁两端设置警示牌、监控设备和应急电话等设备,大桥管理部门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设备及药剂等,做好应急准备。

有关部门的意见:《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淮南淮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批复》(皖发改基础〔2024〕37号)、《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淮南淮河大桥初步设计的批复 》( (略) 函〔2024〕45号)原则同意。

公众参与情况:本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规定,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工作,采用张贴公告、网上公示、报纸公示等方式进行,并编制了公众参与说明。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
文件下载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