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山西八达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镁合金还原工序三线、四线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进行...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对山西八达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镁合金还原工序三线、四线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进行...

(略) 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关于对 (略) 年产5万吨镁合金还原工序(三线、四线)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进行审批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 (略) 年产5万吨镁合金还原工序(三线、四线)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为保证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359-*

通讯地址: (略) 红旗东街324号

邮编:*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报告编制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略) 年产5万吨镁合金还原工序(三线、四线)技术改造建设项目

闻喜县郭家庄镇柏林村, (略) 现有厂区内

(略)

太原核清 (略)

拆除原有三线、四线 8 台还原炉(80 支罐 6 台、60 支罐 2 台),改建模块化竖式还原炉体 3 台,购置自动控温的蓄热燃烧系统 3 套、真空泵机组78 台(ZJP1200/H150)、循环水冷却系统 6 套、机械装料 6 台与自动排渣系统 9 台及辅助设施等;改造原有厂房 4500 平米。

本项目对镁合金还原工序(三线、四线)进行技术改造,改造规模为 2.5 万吨。产能不变。

项目总投资金额10000万元,环保投资315万元。

项目在建设过程和日常运行管理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管理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还原炉配套低氮燃烧器,废气经干法脱硫+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排气筒达标排放;装料车间全封闭建设,地面硬化;还原炉落渣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排气筒达标排放。

废气排放须满足《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及《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 年修订版)》(环办大气函〔2020〕340 号)中有色金属压延行业绩效分级表中A级排放限值(PM、SO2、NOX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50、100mg/m3)。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循环水冷却系统排污水利用现有污废水管道,进入回用水池用于还原渣降温、抑尘不外排。

(三)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择低噪声生产设备,隔声、减振,定期维护、厂区绿化等措施,确保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四)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还原渣、脱硫废渣、除尘灰分类收集后外售;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在危废暂存库暂存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收集后统一处理。

(五)严格落实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和“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分区防控”的土壤污染防控措施。

(六)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切实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要求,建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制定并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七)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污染防治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按要求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八)加强公众沟通和科普宣传,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合理环境诉求,及时公开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公众参与:已按规定进行了公众参与。

(略) 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关于对 (略) 年产5万吨镁合金还原工序(三线、四线)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进行审批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 (略) 年产5万吨镁合金还原工序(三线、四线)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为保证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359-*

通讯地址: (略) 红旗东街324号

邮编:*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报告编制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略) 年产5万吨镁合金还原工序(三线、四线)技术改造建设项目

闻喜县郭家庄镇柏林村, (略) 现有厂区内

(略)

太原核清 (略)

拆除原有三线、四线 8 台还原炉(80 支罐 6 台、60 支罐 2 台),改建模块化竖式还原炉体 3 台,购置自动控温的蓄热燃烧系统 3 套、真空泵机组78 台(ZJP1200/H150)、循环水冷却系统 6 套、机械装料 6 台与自动排渣系统 9 台及辅助设施等;改造原有厂房 4500 平米。

本项目对镁合金还原工序(三线、四线)进行技术改造,改造规模为 2.5 万吨。产能不变。

项目总投资金额10000万元,环保投资315万元。

项目在建设过程和日常运行管理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管理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还原炉配套低氮燃烧器,废气经干法脱硫+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排气筒达标排放;装料车间全封闭建设,地面硬化;还原炉落渣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排气筒达标排放。

废气排放须满足《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及《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 年修订版)》(环办大气函〔2020〕340 号)中有色金属压延行业绩效分级表中A级排放限值(PM、SO2、NOX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50、100mg/m3)。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循环水冷却系统排污水利用现有污废水管道,进入回用水池用于还原渣降温、抑尘不外排。

(三)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择低噪声生产设备,隔声、减振,定期维护、厂区绿化等措施,确保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四)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还原渣、脱硫废渣、除尘灰分类收集后外售;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在危废暂存库暂存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收集后统一处理。

(五)严格落实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和“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分区防控”的土壤污染防控措施。

(六)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切实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要求,建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制定并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七)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污染防治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按要求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八)加强公众沟通和科普宣传,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合理环境诉求,及时公开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公众参与:已按规定进行了公众参与。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