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的通知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市教委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的通知

市教委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天津赛区比赛的通知

各普通高校、 (略) 校、开放大学,各区教育局、各直属中学: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定于2024年5月至8月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以下简称“市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市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安排
  市赛主要涵盖主体赛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资源对接活动三部分。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萌芽赛道。
  三、组织机构
  (一) (略) 教委、市委统战部、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委(市乡村振兴局)、市知识产权局、团市委、西青区人民政府、津南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津理工大学承办,天津机电 (略) 、天津开放大学、天津轻工 (略) 协办。
  (二)市赛设立组织委员会( (略) 赛组委会), (略) 赛的组织实施。由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担任主任;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天津理工大学校长练继建,天津开放大学校长杜长有,天津机电 (略) 院长王维园和天津轻工 (略) 院长李云梅担任副主任;市教委高教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秘书长;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作为成员。
  (三)市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四)市赛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 (略) 赛组织评审工作,并对违反竞赛纪律的行为予以处理。
  (五)市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 (略) 赛办公室设在理工大学 (略) 。 (略) 教委高教处、科研处、国交处、学生处、职教处、中小学处、宣传处,天津理工大学教务处、 (略) 、党委学工部、 (略) 、国交处、团委,海教园大学科技园,天津机电 (略) 的党委学工部、教务部、招就创办公室、团委,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
  (六)各校可根据实际成立相应机构,开展本校竞赛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项目审查、评审、推荐及组织多种形式的资源对接活动,促进成果转化等。
  四、参赛要求
  (一)参赛要求详见《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
  (二)各校对参赛对象资格和参赛项目负有审核的主体责任,严禁项目虚假申报。
  (三)各校严格按照通知时间节点 (略) 赛各项工作。
  五、比赛赛制
  (一)市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市级复赛两级赛制,优秀项目将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
  (二)校 (略) 校负责组织。各院校参赛项目基础数量要求详见《 (略) 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项目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教高函〔2024〕8号)。
  (三) (略) 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市级复赛包括初赛、决赛、冠军争霸赛。市赛组委会将综合各校报名团队数(含邀请国际参赛项目数)、上届大赛获奖情况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确 (略) 级复赛的名额。 (略) 级复赛的项目总数约为1600个,其中主赛道约80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约270个,职教赛道约320个,产业命题赛道约210个。
  (四)市赛优秀项目将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高教主赛道每校不超过5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每校各不超过3个,产业命题赛道每道命题每校不超过3个,萌芽赛道每校不超过2个。
  六、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6月30日前)
  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中有关参赛报名的规定,各参赛团队在5月15日后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报名,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赛事咨询。评审规则可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市赛报名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报名。各邀请校应在6月 (略) 赛组委会上报本校邀请的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及国际参赛项目的报名完成情况,并附项目申报成功的网站截图或相关证明。
  (二)校级初赛(6月30日前)
  市赛 (略) (略) 赛管理账号,各院校按账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大赛管理和信息查看。
  各院校自行决定校赛比赛环节和评审方式。须于6月30日前完成校级初赛,遴选 (略) 级复赛的项目,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点击“ (略) 赛”操作,并严格按参赛要求及项目质量进行排序,供市级复赛参考。 (略) 赛复赛的项目须于7月1日完成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评审平台( (略) 赛评审平台)的项目信息填报,其中项目名称、负责人、团队成员、指导教师姓名及排序等项目信息均应与大赛申报系统一致,在市赛评审平台填报提交后不得修改,市赛 (略) 赛评审平台录入信息为准。市赛评审平台相关信息另行通知。
  (三)市级复赛(7月)
  市级复赛于7月初启动,分为初赛、决赛、冠军争霸赛(不包含国际参赛项目)。市赛专家委员会对入围项目进行评审, (略) 赛获奖项目和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项目。
  初赛于7月上旬进行。决赛、冠军争霸赛于7月下旬举行,比赛形式、具体安排和要求另行通知。市赛详细 (略) 级媒体、“津门教育”、“津门高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
  市赛将邀请各类产业园、投融资机构等相关负责人观摩决赛和冠军争霸赛,并加大优秀项目宣传力度。 (略) 赛组委会要积极搭建资源对接平台,组织资源对接活动,大力促进优秀项目留津转化。
  (四)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8月至9月)
  市赛组委会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并同步组织训练营,与各高校共同做好国赛参赛项目的培育提质工作。
  七、奖项设置、奖励政策
  (一)奖项设置及说明
  市赛设金奖、银奖、铜奖。被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项目指导 (略) “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每个项目限前五名指导教师)。设立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奖的评选将综合考虑各赛道的宣传发动、组织报名情况以及获奖情况等因素。
  (二)奖励政策
  获得国赛金奖项目的团队负责人, (略) 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创业特等奖,并给予奖金。 (略) 校对获奖的在校学生在奖学金评定及各类评奖评优活动中给予倾斜。
  各院校应落实《市人社局 市教委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支持获得国赛金奖项目的第一指导教师破格申报正高级职称,支持获得国赛银奖项目的第一指导老师破格申报副高级职称。学校应根 (略) 赛获奖情况,对指导教师予以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认定。对获得国赛金奖、银奖项目的第一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评聘、评奖评优、考核评价和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应 (略) 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对待。国赛铜奖项目第一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评聘、评奖评优、考核评价和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等同于主 (略) 级教学改革一般项目。
  八、宣传发动
  (一) (略) 级主流媒体、“津门教育”、“津门高教”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发布比赛信息。各高校、市赛组委会要大力挖掘优秀项目并适时报道宣传,各高校要积极总结宣传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亮点,发挥好优秀项目辐射示范作用,形成校园内外一体、线上线下协同的宣传格局。
  (二)各校要高度重视, (略) 赛阶段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建立教务处、 (略) 、 (略) (处、部)、学工部(学生处)、团委、国际交流处、 (略) (处)、宣传部、校友办等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校级比赛和项目推荐等相关工作。
  (三)市赛组委会将聘请法律、金融、创投等相关行业专家,为参赛创业企业和团队进行政策咨询服务及资源对接。学校也应聘请或组织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对本校学生参赛作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并予以指导。
  九、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市赛 (略) 赛微信工作群,请各校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联系人, (略) 赛各赛道信息传递、转达等工作。尚未加入工作群的学校联系人,请先添加天津赛区各赛道联系人微信,经核对身份后,邀请加入相应微信工作群。同时关注“津门教育”、“津门高教”微信公众号, (略) 赛相关信息将通过以上两种渠道发布。 (略) 校填写联系人信息表(附件6),并于6月11日12:00前将PDF扫描件和Excel电子版发送至工作邮箱:*@*ttp://**(普通高校);*@*63.com( (略) 校)。
  (一)高教主赛道
  中国大*参赛项目:
  本科生组
  简 皓 联系方式:022-*/*(微信同号)
  研究生组
  郭 凯 联系方式:022-*/*(微信同号)
  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及国际参赛项目:
  李天罡 联系方式:022-*/*(微信同号)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刘 策 联系方式:022-*/*(微信同号)
  (三)职教赛道
  李 栋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
  欧阳良媛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
  (四)产业命题赛道
  翟鸿萱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
  李 伟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
  (五)萌芽赛道
  张振君 联系方式:022-*




  附件: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职教赛道方案
  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主赛道国际项目邀请通知
  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产业命题赛道方案
  6.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学校联系人信息表



  **日


  (此件主动公开)

市教委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天津赛区比赛的通知

各普通高校、 (略) 校、开放大学,各区教育局、各直属中学: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定于2024年5月至8月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以下简称“市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市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安排
  市赛主要涵盖主体赛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资源对接活动三部分。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萌芽赛道。
  三、组织机构
  (一) (略) 教委、市委统战部、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委(市乡村振兴局)、市知识产权局、团市委、西青区人民政府、津南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津理工大学承办,天津机电 (略) 、天津开放大学、天津轻工 (略) 协办。
  (二)市赛设立组织委员会( (略) 赛组委会), (略) 赛的组织实施。由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担任主任;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天津理工大学校长练继建,天津开放大学校长杜长有,天津机电 (略) 院长王维园和天津轻工 (略) 院长李云梅担任副主任;市教委高教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秘书长;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作为成员。
  (三)市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四)市赛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 (略) 赛组织评审工作,并对违反竞赛纪律的行为予以处理。
  (五)市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 (略) 赛办公室设在理工大学 (略) 。 (略) 教委高教处、科研处、国交处、学生处、职教处、中小学处、宣传处,天津理工大学教务处、 (略) 、党委学工部、 (略) 、国交处、团委,海教园大学科技园,天津机电 (略) 的党委学工部、教务部、招就创办公室、团委,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
  (六)各校可根据实际成立相应机构,开展本校竞赛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项目审查、评审、推荐及组织多种形式的资源对接活动,促进成果转化等。
  四、参赛要求
  (一)参赛要求详见《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
  (二)各校对参赛对象资格和参赛项目负有审核的主体责任,严禁项目虚假申报。
  (三)各校严格按照通知时间节点 (略) 赛各项工作。
  五、比赛赛制
  (一)市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市级复赛两级赛制,优秀项目将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
  (二)校 (略) 校负责组织。各院校参赛项目基础数量要求详见《 (略) 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项目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教高函〔2024〕8号)。
  (三) (略) 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市级复赛包括初赛、决赛、冠军争霸赛。市赛组委会将综合各校报名团队数(含邀请国际参赛项目数)、上届大赛获奖情况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确 (略) 级复赛的名额。 (略) 级复赛的项目总数约为1600个,其中主赛道约80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约270个,职教赛道约320个,产业命题赛道约210个。
  (四)市赛优秀项目将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高教主赛道每校不超过5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每校各不超过3个,产业命题赛道每道命题每校不超过3个,萌芽赛道每校不超过2个。
  六、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6月30日前)
  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中有关参赛报名的规定,各参赛团队在5月15日后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报名,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赛事咨询。评审规则可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市赛报名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报名。各邀请校应在6月 (略) 赛组委会上报本校邀请的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及国际参赛项目的报名完成情况,并附项目申报成功的网站截图或相关证明。
  (二)校级初赛(6月30日前)
  市赛 (略) (略) 赛管理账号,各院校按账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大赛管理和信息查看。
  各院校自行决定校赛比赛环节和评审方式。须于6月30日前完成校级初赛,遴选 (略) 级复赛的项目,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点击“ (略) 赛”操作,并严格按参赛要求及项目质量进行排序,供市级复赛参考。 (略) 赛复赛的项目须于7月1日完成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评审平台( (略) 赛评审平台)的项目信息填报,其中项目名称、负责人、团队成员、指导教师姓名及排序等项目信息均应与大赛申报系统一致,在市赛评审平台填报提交后不得修改,市赛 (略) 赛评审平台录入信息为准。市赛评审平台相关信息另行通知。
  (三)市级复赛(7月)
  市级复赛于7月初启动,分为初赛、决赛、冠军争霸赛(不包含国际参赛项目)。市赛专家委员会对入围项目进行评审, (略) 赛获奖项目和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项目。
  初赛于7月上旬进行。决赛、冠军争霸赛于7月下旬举行,比赛形式、具体安排和要求另行通知。市赛详细 (略) 级媒体、“津门教育”、“津门高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
  市赛将邀请各类产业园、投融资机构等相关负责人观摩决赛和冠军争霸赛,并加大优秀项目宣传力度。 (略) 赛组委会要积极搭建资源对接平台,组织资源对接活动,大力促进优秀项目留津转化。
  (四)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8月至9月)
  市赛组委会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并同步组织训练营,与各高校共同做好国赛参赛项目的培育提质工作。
  七、奖项设置、奖励政策
  (一)奖项设置及说明
  市赛设金奖、银奖、铜奖。被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项目指导 (略) “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每个项目限前五名指导教师)。设立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奖的评选将综合考虑各赛道的宣传发动、组织报名情况以及获奖情况等因素。
  (二)奖励政策
  获得国赛金奖项目的团队负责人, (略) 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创业特等奖,并给予奖金。 (略) 校对获奖的在校学生在奖学金评定及各类评奖评优活动中给予倾斜。
  各院校应落实《市人社局 市教委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支持获得国赛金奖项目的第一指导教师破格申报正高级职称,支持获得国赛银奖项目的第一指导老师破格申报副高级职称。学校应根 (略) 赛获奖情况,对指导教师予以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认定。对获得国赛金奖、银奖项目的第一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评聘、评奖评优、考核评价和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应 (略) 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对待。国赛铜奖项目第一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评聘、评奖评优、考核评价和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等同于主 (略) 级教学改革一般项目。
  八、宣传发动
  (一) (略) 级主流媒体、“津门教育”、“津门高教”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发布比赛信息。各高校、市赛组委会要大力挖掘优秀项目并适时报道宣传,各高校要积极总结宣传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亮点,发挥好优秀项目辐射示范作用,形成校园内外一体、线上线下协同的宣传格局。
  (二)各校要高度重视, (略) 赛阶段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建立教务处、 (略) 、 (略) (处、部)、学工部(学生处)、团委、国际交流处、 (略) (处)、宣传部、校友办等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校级比赛和项目推荐等相关工作。
  (三)市赛组委会将聘请法律、金融、创投等相关行业专家,为参赛创业企业和团队进行政策咨询服务及资源对接。学校也应聘请或组织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对本校学生参赛作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并予以指导。
  九、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市赛 (略) 赛微信工作群,请各校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联系人, (略) 赛各赛道信息传递、转达等工作。尚未加入工作群的学校联系人,请先添加天津赛区各赛道联系人微信,经核对身份后,邀请加入相应微信工作群。同时关注“津门教育”、“津门高教”微信公众号, (略) 赛相关信息将通过以上两种渠道发布。 (略) 校填写联系人信息表(附件6),并于6月11日12:00前将PDF扫描件和Excel电子版发送至工作邮箱:*@*ttp://**(普通高校);*@*63.com( (略) 校)。
  (一)高教主赛道
  中国大*参赛项目:
  本科生组
  简 皓 联系方式:022-*/*(微信同号)
  研究生组
  郭 凯 联系方式:022-*/*(微信同号)
  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及国际参赛项目:
  李天罡 联系方式:022-*/*(微信同号)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刘 策 联系方式:022-*/*(微信同号)
  (三)职教赛道
  李 栋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
  欧阳良媛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
  (四)产业命题赛道
  翟鸿萱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
  李 伟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
  (五)萌芽赛道
  张振君 联系方式:022-*




  附件: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职教赛道方案
  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主赛道国际项目邀请通知
  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产业命题赛道方案
  6.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赛区比赛学校联系人信息表



  **日


  (此件主动公开)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