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县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阳西县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 (略) 教育厅关于印发〈 (略) 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实施方案〉的通知》(粤教基函〔2024〕12 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招生原则

  (一)坚持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入学工作禁止组织笔试、面试或任何变相的考试、考核、测评。根据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适龄儿童人数等因素,实行按地段划分学区,按学区就近入学原则,合理安排城区适龄少年儿童就近入学。

  (二)坚持公平、公正,接受社会监督。招生入学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招生工作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三)坚持以人为本,方便随迁子女入学。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符合入学条件(办理居住证)的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到相应公办学校入学。

  (四)坚持“公民”同步,规范招生行为。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统一时间报名和录取。任何学校不得以考试、竞赛、夏(冬)令营、研学活动、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面谈、测评、人机对话、简历材料等方式为依据 “掐尖”招生、提前招生,违规争抢生源的行为。

  二、招生片区划定及招生计划

  2024年一年级和七年级统一招生的学校共有46所。依据学校分布、学校规模、适龄少年儿童人数和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划定每所学校的招生范围(详见附件1和附件2)。县城小学划分为城东、城西、城北、城中四个片区,其中城东片区4所学校,城西片区2所学校,城北片区2所学校,城中片区2所学校。各学校的招生计划如下表:

   阳西县一年级各学校招生计划表

片区

学校

班数

学生数

城东片区

阳西县方正小学

6

270

阳西县育才小学

6

270

阳西县织篢镇苏村小学

6

270

阳西县第一小学

10

450

城西片区

阳西县织篢镇中心小学

10

450

阳西县丹江小学

8

360

城北片区

阳西县第二小学

6

270

阳西县第四小学

6

270

城中片区

阳西县实验小学

8

360

阳西县兴华学校

7

315

民办学校

阳西县文徽学校

4

180

阳西县德恒实验学校

4

180

阳西县贝斯特实验学校

6

270

阳西县崇文学校

6

270

织篢镇

阳西县织篢镇仓新小学

2

90

阳西县织篢凤地学校

2

90

阳西县蒲牌中心小学

3

135

程村镇

阳西县程村学校

1

45

阳西县程村镇中心小学

4

180

阳西县程村镇团结平安希望小学

1

45

溪头镇

阳西县溪头镇中心小学

5

225

阳西县溪头镇英厚小学

2

90

上洋镇

阳西县河北学校

1

45

阳西县上洋镇中心小学

3

135

阳西县上洋镇上洋小学

2

90

阳西县上洋镇菩提小学

1

45

阳西县上洋镇福湖小学

1

45

沙扒镇

阳西县沙扒镇中心小学

4

180

阳西县沙扒镇书村

第一小学

3

135

儒洞镇

阳西县儒洞学校

1

45

阳西县寿场学校

3

135

阳西县儒洞镇中心小学

4

180

阳西县儒洞镇蓝田小学

4

180

新圩镇

阳西县新圩镇中心小学

4

180

塘口镇

阳西县塘口镇中心小学

4

180

合计

148

6660

   阳西县七年级各学校招生计划表

片区

学 校

班数

学生数

县城公办学校

广东 (略) 附属

阳西第二中学

10

500

阳西县第一中学附属

实验学校

24

1200

阳西县奋兴中学

12

600

广东 (略) 附属

阳西方正中学

24

1200

民办学校

阳西县文徽学校

4

200

阳西县德恒实验学校

4

200

阳西县贝斯特实验学校

6

300

阳西县崇文学校

6

300

织篢镇

阳西县织篢凤地学校

2

100

阳西县蒲牌初级中学

3

150

程村镇

广东 (略) 附属

程村学校

6

300

溪头镇

阳西县溪头初级中学

8

400

上洋镇

广东 (略) 附属

上洋中学

9

450

阳西县河北学校

2

100

沙扒镇

广东 (略) 附属

沙扒中学

3

150

阳西县书村初级中学

3

150

儒洞镇

阳西县儒洞学校

8

400

阳西县寿场学校

3

150

新圩镇

阳西县新圩初级中学

4

200

塘口镇

广东 (略) 附属

塘口初级中学

5

250

合计

146

7300

  三、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一年级:有阳西县户籍或在阳西县辖区内居住,符合招生条件,年龄满六周岁(即**日及之前出生),从未入读过小学的适龄儿童。

  七年级:有阳西县户籍或在阳西县辖区内居住,符合招生条件的六年级毕业生。

  乡镇学校的报名条件由各学校结合本方案自行制定,教学点的报名条件由镇中心小学结合本方案自行制定。

  特殊教育学校的报名条件由学校自行制定。

  民办学校的报名条件由民办学校自行制定。

  县城学校的报名条件如下:

  (一)城区户籍适龄少年儿童。

  (二)政策性照顾人员的适龄子女:

  1.烈士子女;

  2.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

  3.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人员子女;

  4.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

  5.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

  6.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和东西部扶贫援派干部人才子女;

  7.其他按相关政策规定照顾人员子女。

  (三)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居住三个月以上,有合法稳定职业或稳定住所的非城区户籍随迁子女。证明在城区有合法稳定职业或稳定住所须提交下述有效材料之一:

  1.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有城区房产。如果该房产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房地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的,则需提交在住建部门备案的合法购房合同,或者有效购房证明材料(契税、购房发票等)和近三个月用水(或用电)缴费发票 。如果房地产权证(不动产权证)是祖(外祖)父母的,则学生的户口要与祖(外祖)父母在同一户口本);

  2.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有营业执照(三个月);

  3.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有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三个月);

  4.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由所在单位(该单位地处城区)缴纳的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及所在单位地址证明材料(加盖公章的单位工商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复印件等);

  5.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有合法公租房租赁合同(住建部门备案核发的公租房合同);

  6.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有公安部门核发的居住证。

  在城区有合法稳定职业或稳定住所的所有相关证明材料必须在有效期内,并且截至**日时间累计达三个月以上;其他法定监护 (略) 出具的变更关系的法律文书或民政、司法部门出具的变更证明,以及变更后的监护人的各项证明材料;属于孤儿的,需提供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关系证明。

  入学报名时不能提交上述有效证明材料的,视为不符合县城学校入学报读条件,提供虚假证件的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四、报名时间及办法

  今年招生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学生家长可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网报名,登录网址:

  一年级: http:∥http://**/visityjyxxyjz;

  七年级:http:∥http://**/visityjyxcyjz。

  2024年一年级和七年级招生,根据报名条件分四个阶段进行,家长要根据自己符合的条件选择时段报名。第一阶段报名结束后,学校进行初审,县教育局组织复审,学校将复审通过名单和剩余学位进行公示,然后接受第二阶段报名;第二阶段报名结束后,学校进行初审,县教育局组织复审,学校将复审通过名单和剩余学位进行公示,然后接受第三阶段报名;第三阶段报名结束后,学校进行初审,县教育局组织复审,学校将复审通过名单和剩余学位进行公示,然后接受第四阶段报名;第四阶段报名结束后,学校进行初审,县教育局组织复审,学校将复审通过名单和学位情况进行公示。从第二阶段起,报名复审通过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学校,则下一阶段停止报名,符合该学校入读条件的余下阶段学生可选择同一片区有学位的学校进行报名。

  (一)第一阶段( 7月6日8:00至7月8日20:00)

  户籍学生和政策性照顾人员子女报名。报名时需要上传以下资料:

  1.户籍学生: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

  2.政策性照顾学生:(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政策性照顾审批材料(到县教育局503室基教股审核后上传)。

  民办学校在本阶段(第一阶段)时间内完成报名。

  (二)第二阶段(7月13日08:00至7月15日20:00)

  房地产权证(不动产权证)学生报名。报名时需要上传以下资料:

  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房地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产权证明主页);

  (三)第三阶段(7月20日08:00至7月22日20:00)

  购房合同学生报名。报名时需要上传以下资料:

  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购房合同或者有效购房证明材料(契税、购房发票等)、水电费发票凭证(近三个月)(注:砂纸契不作为网上报名条件)。

  (四)第四阶段( 7月27日08:00至7月29日20:00)

  社保、居住证、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证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县城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等学生报名。报名时需要上传以下资料:

  1.社保学生:(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社保凭证(在本县单位、企业购买近三个月);

  2.居住证学生:(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居住证;

  3.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证学生:(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证;

  4.县城小学毕业学生:(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学籍信息表(限在县城小学就读的六年级毕业学生)。

  在外地小学毕业学生,需要回我县报读七年级的,除按照上述条件报名外,还需上传学籍信息表。

  五、录取时间及办法:

  录取时间:8月6-16日。

  录取做法与要求:

  1.各招生学校必须将审核通过的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进行公示。

  2.乡镇学校由各学校自行录取。

  3.民办学校由学校确定拟录取学生名单报县教育局审批后,自行录取。

  4.县城公办学校由县教育局统一录取。

  5.录取时,按报名阶段先后顺序依次录取,即是先录取第一阶段报名学生:户籍学生和政策照顾学生。录取完户籍学生和政策性照顾学生后,如果该学校还有剩余学位,再录取第二阶段报名学生:房产学生。录取完房产学生后,如果该学校还有剩余学位,则录取第三阶段报名学生:购房合同学生。录取完购房合同学生后,如果该学校还有剩余学位,则录取第四阶段学生。

  从第二阶段起,凡是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则这一阶段报名学生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录取,参与派位但未能派到学位的学生由县教育局根据县城其它学校学位情况安排学位,调剂入读。如果不服从调剂的,则只能回该生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

  6.在县城小学六年级毕业学生,如果未能按报名条件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可根据学籍信息表在招生平台报读初中七年级,应报读学位较为充足的学校,由县教育局按照县城学位情况和学生志愿统筹安排到县城学校就读。此类学生必须服从调配,否则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

  7.一名学生只能录取一次,录取后不能再申请其它学校录取。同一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入学的,需要电脑派位时,以一个子女进行派位,其余子女同时录取入同一学校。

  8.录取结果由学校张贴向社会公示并由报名系统自动短信告知家长。

  六、相关规定

  (一)家长必须按照本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报名申请。否则,视为无效申请,逾期不报名的,视作放弃报名申请。

  (二)入学报名资料信息由县教育局与政数局协同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民政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以及县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在系统核查。对提供失效、不符合条件或虚假资料的入学申请,一律定为无效申请,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家长负责。情况严重者,予以登记,移交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三)已取得全国学籍系统学籍号,重复申请学位的,一律取消其申请学位。

  (四)录取后,学校继续对一年级新生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核查,对年龄未满六周岁或已读过小学取得全国学籍系统学籍号的,一经查实,立即予以清退,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家长负责。

  (五)已被录取的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录取学校注册。逾期未办理注册手续且未向学校申请延期注册的,视为放弃。

  (六)学生家长要关注教育部门发布的各类招生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严防受骗。同时也欢迎大家对招生工作实行监督,违规招生投诉电话:0662-*,0662-*。邮箱:*@*63.com

   七、本方案由阳西县教育局负责解释。

  附件:1.阳西县2024年县城小学招生范围分配表.xlsx

2.阳西县2024年县城初中招生范围分配表.xlsx

   3.阳西县2024年城区初中招生区域分布图.jpg

   4.阳西县2024年城区小学招生区域分布图.jpg

5.阳西县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学校咨询电话.xlsx

6.阳西县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报名操作指南.pptx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 (略) 教育厅关于印发〈 (略) 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实施方案〉的通知》(粤教基函〔2024〕12 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招生原则

  (一)坚持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入学工作禁止组织笔试、面试或任何变相的考试、考核、测评。根据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适龄儿童人数等因素,实行按地段划分学区,按学区就近入学原则,合理安排城区适龄少年儿童就近入学。

  (二)坚持公平、公正,接受社会监督。招生入学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招生工作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三)坚持以人为本,方便随迁子女入学。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符合入学条件(办理居住证)的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到相应公办学校入学。

  (四)坚持“公民”同步,规范招生行为。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统一时间报名和录取。任何学校不得以考试、竞赛、夏(冬)令营、研学活动、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面谈、测评、人机对话、简历材料等方式为依据 “掐尖”招生、提前招生,违规争抢生源的行为。

  二、招生片区划定及招生计划

  2024年一年级和七年级统一招生的学校共有46所。依据学校分布、学校规模、适龄少年儿童人数和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划定每所学校的招生范围(详见附件1和附件2)。县城小学划分为城东、城西、城北、城中四个片区,其中城东片区4所学校,城西片区2所学校,城北片区2所学校,城中片区2所学校。各学校的招生计划如下表:

   阳西县一年级各学校招生计划表

片区

学校

班数

学生数

城东片区

阳西县方正小学

6

270

阳西县育才小学

6

270

阳西县织篢镇苏村小学

6

270

阳西县第一小学

10

450

城西片区

阳西县织篢镇中心小学

10

450

阳西县丹江小学

8

360

城北片区

阳西县第二小学

6

270

阳西县第四小学

6

270

城中片区

阳西县实验小学

8

360

阳西县兴华学校

7

315

民办学校

阳西县文徽学校

4

180

阳西县德恒实验学校

4

180

阳西县贝斯特实验学校

6

270

阳西县崇文学校

6

270

织篢镇

阳西县织篢镇仓新小学

2

90

阳西县织篢凤地学校

2

90

阳西县蒲牌中心小学

3

135

程村镇

阳西县程村学校

1

45

阳西县程村镇中心小学

4

180

阳西县程村镇团结平安希望小学

1

45

溪头镇

阳西县溪头镇中心小学

5

225

阳西县溪头镇英厚小学

2

90

上洋镇

阳西县河北学校

1

45

阳西县上洋镇中心小学

3

135

阳西县上洋镇上洋小学

2

90

阳西县上洋镇菩提小学

1

45

阳西县上洋镇福湖小学

1

45

沙扒镇

阳西县沙扒镇中心小学

4

180

阳西县沙扒镇书村

第一小学

3

135

儒洞镇

阳西县儒洞学校

1

45

阳西县寿场学校

3

135

阳西县儒洞镇中心小学

4

180

阳西县儒洞镇蓝田小学

4

180

新圩镇

阳西县新圩镇中心小学

4

180

塘口镇

阳西县塘口镇中心小学

4

180

合计

148

6660

   阳西县七年级各学校招生计划表

片区

学 校

班数

学生数

县城公办学校

广东 (略) 附属

阳西第二中学

10

500

阳西县第一中学附属

实验学校

24

1200

阳西县奋兴中学

12

600

广东 (略) 附属

阳西方正中学

24

1200

民办学校

阳西县文徽学校

4

200

阳西县德恒实验学校

4

200

阳西县贝斯特实验学校

6

300

阳西县崇文学校

6

300

织篢镇

阳西县织篢凤地学校

2

100

阳西县蒲牌初级中学

3

150

程村镇

广东 (略) 附属

程村学校

6

300

溪头镇

阳西县溪头初级中学

8

400

上洋镇

广东 (略) 附属

上洋中学

9

450

阳西县河北学校

2

100

沙扒镇

广东 (略) 附属

沙扒中学

3

150

阳西县书村初级中学

3

150

儒洞镇

阳西县儒洞学校

8

400

阳西县寿场学校

3

150

新圩镇

阳西县新圩初级中学

4

200

塘口镇

广东 (略) 附属

塘口初级中学

5

250

合计

146

7300

  三、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一年级:有阳西县户籍或在阳西县辖区内居住,符合招生条件,年龄满六周岁(即**日及之前出生),从未入读过小学的适龄儿童。

  七年级:有阳西县户籍或在阳西县辖区内居住,符合招生条件的六年级毕业生。

  乡镇学校的报名条件由各学校结合本方案自行制定,教学点的报名条件由镇中心小学结合本方案自行制定。

  特殊教育学校的报名条件由学校自行制定。

  民办学校的报名条件由民办学校自行制定。

  县城学校的报名条件如下:

  (一)城区户籍适龄少年儿童。

  (二)政策性照顾人员的适龄子女:

  1.烈士子女;

  2.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

  3.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人员子女;

  4.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

  5.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

  6.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和东西部扶贫援派干部人才子女;

  7.其他按相关政策规定照顾人员子女。

  (三)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居住三个月以上,有合法稳定职业或稳定住所的非城区户籍随迁子女。证明在城区有合法稳定职业或稳定住所须提交下述有效材料之一:

  1.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有城区房产。如果该房产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房地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的,则需提交在住建部门备案的合法购房合同,或者有效购房证明材料(契税、购房发票等)和近三个月用水(或用电)缴费发票 。如果房地产权证(不动产权证)是祖(外祖)父母的,则学生的户口要与祖(外祖)父母在同一户口本);

  2.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有营业执照(三个月);

  3.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有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三个月);

  4.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由所在单位(该单位地处城区)缴纳的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及所在单位地址证明材料(加盖公章的单位工商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复印件等);

  5.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有合法公租房租赁合同(住建部门备案核发的公租房合同);

  6.父母至少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有公安部门核发的居住证。

  在城区有合法稳定职业或稳定住所的所有相关证明材料必须在有效期内,并且截至**日时间累计达三个月以上;其他法定监护 (略) 出具的变更关系的法律文书或民政、司法部门出具的变更证明,以及变更后的监护人的各项证明材料;属于孤儿的,需提供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关系证明。

  入学报名时不能提交上述有效证明材料的,视为不符合县城学校入学报读条件,提供虚假证件的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四、报名时间及办法

  今年招生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学生家长可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网报名,登录网址:

  一年级: http:∥http://**/visityjyxxyjz;

  七年级:http:∥http://**/visityjyxcyjz。

  2024年一年级和七年级招生,根据报名条件分四个阶段进行,家长要根据自己符合的条件选择时段报名。第一阶段报名结束后,学校进行初审,县教育局组织复审,学校将复审通过名单和剩余学位进行公示,然后接受第二阶段报名;第二阶段报名结束后,学校进行初审,县教育局组织复审,学校将复审通过名单和剩余学位进行公示,然后接受第三阶段报名;第三阶段报名结束后,学校进行初审,县教育局组织复审,学校将复审通过名单和剩余学位进行公示,然后接受第四阶段报名;第四阶段报名结束后,学校进行初审,县教育局组织复审,学校将复审通过名单和学位情况进行公示。从第二阶段起,报名复审通过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学校,则下一阶段停止报名,符合该学校入读条件的余下阶段学生可选择同一片区有学位的学校进行报名。

  (一)第一阶段( 7月6日8:00至7月8日20:00)

  户籍学生和政策性照顾人员子女报名。报名时需要上传以下资料:

  1.户籍学生: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

  2.政策性照顾学生:(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政策性照顾审批材料(到县教育局503室基教股审核后上传)。

  民办学校在本阶段(第一阶段)时间内完成报名。

  (二)第二阶段(7月13日08:00至7月15日20:00)

  房地产权证(不动产权证)学生报名。报名时需要上传以下资料:

  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房地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产权证明主页);

  (三)第三阶段(7月20日08:00至7月22日20:00)

  购房合同学生报名。报名时需要上传以下资料:

  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购房合同或者有效购房证明材料(契税、购房发票等)、水电费发票凭证(近三个月)(注:砂纸契不作为网上报名条件)。

  (四)第四阶段( 7月27日08:00至7月29日20:00)

  社保、居住证、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证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县城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等学生报名。报名时需要上传以下资料:

  1.社保学生:(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社保凭证(在本县单位、企业购买近三个月);

  2.居住证学生:(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居住证;

  3.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证学生:(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证;

  4.县城小学毕业学生:(1)户口本(户主页、家长页、学生页),(2)学籍信息表(限在县城小学就读的六年级毕业学生)。

  在外地小学毕业学生,需要回我县报读七年级的,除按照上述条件报名外,还需上传学籍信息表。

  五、录取时间及办法:

  录取时间:8月6-16日。

  录取做法与要求:

  1.各招生学校必须将审核通过的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进行公示。

  2.乡镇学校由各学校自行录取。

  3.民办学校由学校确定拟录取学生名单报县教育局审批后,自行录取。

  4.县城公办学校由县教育局统一录取。

  5.录取时,按报名阶段先后顺序依次录取,即是先录取第一阶段报名学生:户籍学生和政策照顾学生。录取完户籍学生和政策性照顾学生后,如果该学校还有剩余学位,再录取第二阶段报名学生:房产学生。录取完房产学生后,如果该学校还有剩余学位,则录取第三阶段报名学生:购房合同学生。录取完购房合同学生后,如果该学校还有剩余学位,则录取第四阶段学生。

  从第二阶段起,凡是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则这一阶段报名学生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录取,参与派位但未能派到学位的学生由县教育局根据县城其它学校学位情况安排学位,调剂入读。如果不服从调剂的,则只能回该生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

  6.在县城小学六年级毕业学生,如果未能按报名条件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可根据学籍信息表在招生平台报读初中七年级,应报读学位较为充足的学校,由县教育局按照县城学位情况和学生志愿统筹安排到县城学校就读。此类学生必须服从调配,否则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

  7.一名学生只能录取一次,录取后不能再申请其它学校录取。同一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入学的,需要电脑派位时,以一个子女进行派位,其余子女同时录取入同一学校。

  8.录取结果由学校张贴向社会公示并由报名系统自动短信告知家长。

  六、相关规定

  (一)家长必须按照本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报名申请。否则,视为无效申请,逾期不报名的,视作放弃报名申请。

  (二)入学报名资料信息由县教育局与政数局协同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民政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以及县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在系统核查。对提供失效、不符合条件或虚假资料的入学申请,一律定为无效申请,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家长负责。情况严重者,予以登记,移交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三)已取得全国学籍系统学籍号,重复申请学位的,一律取消其申请学位。

  (四)录取后,学校继续对一年级新生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核查,对年龄未满六周岁或已读过小学取得全国学籍系统学籍号的,一经查实,立即予以清退,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家长负责。

  (五)已被录取的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录取学校注册。逾期未办理注册手续且未向学校申请延期注册的,视为放弃。

  (六)学生家长要关注教育部门发布的各类招生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严防受骗。同时也欢迎大家对招生工作实行监督,违规招生投诉电话:0662-*,0662-*。邮箱:*@*63.com

   七、本方案由阳西县教育局负责解释。

  附件:1.阳西县2024年县城小学招生范围分配表.xlsx

2.阳西县2024年县城初中招生范围分配表.xlsx

   3.阳西县2024年城区初中招生区域分布图.jpg

   4.阳西县2024年城区小学招生区域分布图.jpg

5.阳西县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学校咨询电话.xlsx

6.阳西县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报名操作指南.pptx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