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3年, (略) 生态环境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法治思想,切实把法治 (略) 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环境执法规范化、法治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高环保执法队*执法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强化组织领导。一是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治污,将提高法治建设水平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及时组织全局人员学法治思想。严格执行党组理论学法治思想的精髓和核心要义。开展“生态环境大讲堂”活动,举办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固废法》《黄河保护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等专题辅导报告会6次。

(二)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一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及时公开并调整权责清单,行政自由裁量标准动态调整实现与省统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工作做到了事前有公示、事中有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有审核。2023年共组织召开5次重大执法案件审查会议,审核14起重大执法案件,建立案件研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法制审核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环境行政执法办案质量。二是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持证上岗、教育培训、考核监督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略) 生态环境系统执法人员信息补录工作,全市生态环境执法证年审、换发证、注销等工作, (略) 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人员证件考试。三是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着力提高案件质量。严格落实“双随机”执法检查制度,有力有效、精准打击,确保环境安全。建立行政 (略) 县三级审核制度,通过县区分局自查、市局稽查、省厅评查的方式,对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全过程各环节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做到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准确、裁量适当、文书规范。2 (略) 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12件,处罚2682.*元。

(三)健全完善依法行政体系。一是推动完善地方立法。认真梳理生态环境领域立法项目,将危险废物污染防 (略) 人大地方立法规划,目前已完成《 (略) 危险废物管理条例》(草案)起草工作。二是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梳理现行有效的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按时清理到期失效的规范性文件。三是依法开展生态损害赔偿工作。 (略) 会签《关于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的办法》,形成更加环境治理合力。2 (略) 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7件,案值*余元。加强学发挥了积极作用。2023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6件,应对4起行政诉讼案件。五是扎实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把企业守法和企业的信用结合起来,严格贯彻落实《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依法依规将环境违法企业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30余件涉及1000余家次企业的其他部门评奖评优、项目资金申请、 (略) 等征求意见进行查询答复、交流会商、提出意见建议。

(四)全面深入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宣传。一是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计划,将普法纳入工作总体布局。二是加强工作人员法治教育。 (略) 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共同举行2023年度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参加全省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组织200余人次参加省生态环境厅法治专题培训班,促进提升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固废法》《黄河保护法》等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持续开展“送法入企”活动,组织各分 (略) 联合开展“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活动9次,开展送法入企活动70余次,指导帮扶企业90余家(次),发放普法宣传册1200余册。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适应。专业性法律人员不足,行政执法人员对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的学和实践经验。二是开展岗位练兵、执法比武等活动,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不断强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新时代环境执法队*。 (略) 生态环境系统案卷评查活动,通过案卷评查对比,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执法人员的案卷制作水平, (略) 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水平提高。

(三)以推动学法用法为重点,着力提升法治能力素养。一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执法、服务全过程普法制度,利用以案普法、以案学法、以案释法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继续运用法律法规颁布日、宪法宣传周等集中开展宣传活动。二是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 (略) 先进经验,组织普法宣传志愿队,把环保领域法治教育融入群众公共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三是加强党员干部学法用法教育培训。紧盯“关键少数”,着力强化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制度意识、法治意识,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切实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2023年, (略) 生态环境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法治思想,切实把法治 (略) 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环境执法规范化、法治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高环保执法队*执法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强化组织领导。一是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治污,将提高法治建设水平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及时组织全局人员学法治思想。严格执行党组理论学法治思想的精髓和核心要义。开展“生态环境大讲堂”活动,举办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固废法》《黄河保护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等专题辅导报告会6次。

(二)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一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及时公开并调整权责清单,行政自由裁量标准动态调整实现与省统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工作做到了事前有公示、事中有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有审核。2023年共组织召开5次重大执法案件审查会议,审核14起重大执法案件,建立案件研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法制审核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环境行政执法办案质量。二是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持证上岗、教育培训、考核监督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略) 生态环境系统执法人员信息补录工作,全市生态环境执法证年审、换发证、注销等工作, (略) 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人员证件考试。三是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着力提高案件质量。严格落实“双随机”执法检查制度,有力有效、精准打击,确保环境安全。建立行政 (略) 县三级审核制度,通过县区分局自查、市局稽查、省厅评查的方式,对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全过程各环节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做到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准确、裁量适当、文书规范。2 (略) 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12件,处罚2682.*元。

(三)健全完善依法行政体系。一是推动完善地方立法。认真梳理生态环境领域立法项目,将危险废物污染防 (略) 人大地方立法规划,目前已完成《 (略) 危险废物管理条例》(草案)起草工作。二是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梳理现行有效的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按时清理到期失效的规范性文件。三是依法开展生态损害赔偿工作。 (略) 会签《关于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的办法》,形成更加环境治理合力。2 (略) 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7件,案值*余元。加强学发挥了积极作用。2023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6件,应对4起行政诉讼案件。五是扎实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把企业守法和企业的信用结合起来,严格贯彻落实《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依法依规将环境违法企业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30余件涉及1000余家次企业的其他部门评奖评优、项目资金申请、 (略) 等征求意见进行查询答复、交流会商、提出意见建议。

(四)全面深入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宣传。一是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计划,将普法纳入工作总体布局。二是加强工作人员法治教育。 (略) 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共同举行2023年度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参加全省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组织200余人次参加省生态环境厅法治专题培训班,促进提升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固废法》《黄河保护法》等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持续开展“送法入企”活动,组织各分 (略) 联合开展“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活动9次,开展送法入企活动70余次,指导帮扶企业90余家(次),发放普法宣传册1200余册。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适应。专业性法律人员不足,行政执法人员对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的学和实践经验。二是开展岗位练兵、执法比武等活动,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不断强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新时代环境执法队*。 (略) 生态环境系统案卷评查活动,通过案卷评查对比,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执法人员的案卷制作水平, (略) 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水平提高。

(三)以推动学法用法为重点,着力提升法治能力素养。一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执法、服务全过程普法制度,利用以案普法、以案学法、以案释法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继续运用法律法规颁布日、宪法宣传周等集中开展宣传活动。二是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 (略) 先进经验,组织普法宣传志愿队,把环保领域法治教育融入群众公共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三是加强党员干部学法用法教育培训。紧盯“关键少数”,着力强化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制度意识、法治意识,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切实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