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华侨紧固件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柳州市华侨紧固件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公示

柳州市华侨紧固件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公示

项目名称

(略) (略)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

中赛现评[2024]003号

用人单位名称

(略) (略)

项目地址

(略) 柳江区穿 (略) 8号

企业联系人

李永智

项目简介

(略) (略) 位于广西壮族 (略) 柳江区新兴工业园机动车交 (略) ,主要生产高强度紧固件,设计年产量为1.*吨。

紧固件是做紧固连接使用的机械零件,它通常包括以下零件:螺栓、螺柱、螺钉、螺母、自攻螺钉、垫圈、挡圈、销、铆钉、组合件和连接副、焊钉、钢丝螺套等。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大飞机、大型发电设备、汽车、高速火车、大型船舶、大型成套设备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也将进入重要的发展方向。由此,高强度紧固件的使用量将迅速增长。

(略) (略) 为更好的发展柳江区的汽车配套产业,投资*元于柳江区新兴工业园机动车交 (略) 建设高强度紧固件生产基地。

现场调查人员

谢元科、陈大刚

时间

2024.02.28

企业陪同人

李永智

现场监测人员

谢元科、陈大刚、肖立、韦禹

时间

2024.03.07~2024.03.09

企业陪同人

李永智

项目存在的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噪声、紫外辐射和高温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噪声、紫外辐射和高温。

检测结果:本次所检测各车间各岗位接触的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检测结果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及其第1号修改单的要求。

本次共对20个工作岗位/工种接触的噪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除分选车间二楼1#人工分选、二楼6#人工分选、热处理车间炉头、热处理车间炉尾、机加工车间机床、维修车间机床、维修车间电焊岗位、制线车间制线机、制线车间叉车岗位、热处理车间球化炉区共10个岗位/工种接触的噪声强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10个岗位/工种接触的噪声强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要求。

本次所检测各车间各岗位/工种接触紫外辐射的测量结果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要求。

本次检测热处理车间球化炉区的高温强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要求。

评价结论

及建议

一、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规定,公司为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属于职业病危害分类严重的项目。

二、分项结论:

项目

判断

存在问题简要说明

1.总体布局

符合

/

2.设备布局

符合

/

3.建筑卫生学

符合

/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基本符合

多数噪声检测结果超标,近年未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

5.职业病防护设施

基本符合

多数噪声检测结果超标,防护设施未完全有效

6.个人防护用品

符合

/

7.应急救援

符合

/

8.职业病危害告知

符合

/

9.辅助用室

符合

/

10.职业健康监护

基本符合

  1. 体检人数不满足相关规定
  2. 体检项目未包含电焊作业人员应检的锰及其化合物和氮氧化物项目
  3. 未安排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作业工人离岗时未安排职业健康检查

11.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符合

/

1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符合

/

13.职业卫生培训

符合

/

1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不符合

未按照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15.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

/

本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是公司投产以来进行的第一次职业卫生评价

三、综合结论: (略) (略) 在生产运行当中执行了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了职业卫生的管理体系,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本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论概括如下:

本次共对20个工作岗位/工种接触的噪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除分选车间二楼1#人工分选、二楼6#人工分选、热处理车间炉头、热处理车间炉尾、机加工车间机床、维修车间机床、维修车间电焊岗位、制线车间制线机、制线车间叉车岗位、热处理车间球化炉区共10个岗位/工种接触的噪声强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10个岗位/工种接触的噪声强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很可能对劳动者的听力产生不良影响。针对企业特点,应改善工作环境,采取纠正和管理行动,降低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设置噪声危害及防护标识,佩戴噪声防护用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定期作业场所监测等措施。尽可能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相应的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及噪声分级。

按本评价报告提出的措施与建议整改完善后,可将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影响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水平内,满足国家现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

现场照片

柳州市华侨紧固件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公示

项目名称

(略) (略)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

中赛现评[2024]003号

用人单位名称

(略) (略)

项目地址

(略) 柳江区穿 (略) 8号

企业联系人

李永智

项目简介

(略) (略) 位于广西壮族 (略) 柳江区新兴工业园机动车交 (略) ,主要生产高强度紧固件,设计年产量为1.*吨。

紧固件是做紧固连接使用的机械零件,它通常包括以下零件:螺栓、螺柱、螺钉、螺母、自攻螺钉、垫圈、挡圈、销、铆钉、组合件和连接副、焊钉、钢丝螺套等。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大飞机、大型发电设备、汽车、高速火车、大型船舶、大型成套设备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也将进入重要的发展方向。由此,高强度紧固件的使用量将迅速增长。

(略) (略) 为更好的发展柳江区的汽车配套产业,投资*元于柳江区新兴工业园机动车交 (略) 建设高强度紧固件生产基地。

现场调查人员

谢元科、陈大刚

时间

2024.02.28

企业陪同人

李永智

现场监测人员

谢元科、陈大刚、肖立、韦禹

时间

2024.03.07~2024.03.09

企业陪同人

李永智

项目存在的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噪声、紫外辐射和高温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噪声、紫外辐射和高温。

检测结果:本次所检测各车间各岗位接触的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检测结果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及其第1号修改单的要求。

本次共对20个工作岗位/工种接触的噪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除分选车间二楼1#人工分选、二楼6#人工分选、热处理车间炉头、热处理车间炉尾、机加工车间机床、维修车间机床、维修车间电焊岗位、制线车间制线机、制线车间叉车岗位、热处理车间球化炉区共10个岗位/工种接触的噪声强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10个岗位/工种接触的噪声强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要求。

本次所检测各车间各岗位/工种接触紫外辐射的测量结果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要求。

本次检测热处理车间球化炉区的高温强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要求。

评价结论

及建议

一、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规定,公司为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属于职业病危害分类严重的项目。

二、分项结论:

项目

判断

存在问题简要说明

1.总体布局

符合

/

2.设备布局

符合

/

3.建筑卫生学

符合

/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基本符合

多数噪声检测结果超标,近年未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

5.职业病防护设施

基本符合

多数噪声检测结果超标,防护设施未完全有效

6.个人防护用品

符合

/

7.应急救援

符合

/

8.职业病危害告知

符合

/

9.辅助用室

符合

/

10.职业健康监护

基本符合

  1. 体检人数不满足相关规定
  2. 体检项目未包含电焊作业人员应检的锰及其化合物和氮氧化物项目
  3. 未安排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作业工人离岗时未安排职业健康检查

11.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符合

/

1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符合

/

13.职业卫生培训

符合

/

1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不符合

未按照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15.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

/

本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是公司投产以来进行的第一次职业卫生评价

三、综合结论: (略) (略) 在生产运行当中执行了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了职业卫生的管理体系,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本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论概括如下:

本次共对20个工作岗位/工种接触的噪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除分选车间二楼1#人工分选、二楼6#人工分选、热处理车间炉头、热处理车间炉尾、机加工车间机床、维修车间机床、维修车间电焊岗位、制线车间制线机、制线车间叉车岗位、热处理车间球化炉区共10个岗位/工种接触的噪声强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10个岗位/工种接触的噪声强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很可能对劳动者的听力产生不良影响。针对企业特点,应改善工作环境,采取纠正和管理行动,降低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设置噪声危害及防护标识,佩戴噪声防护用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定期作业场所监测等措施。尽可能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相应的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及噪声分级。

按本评价报告提出的措施与建议整改完善后,可将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影响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水平内,满足国家现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

现场照片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