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盐城至南通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公示稿
新建盐城至南通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公示稿
?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概述 新建盐城 (略) 位于 (略) 、 (略) 、 (略) 境内,线路北自盐城站 高速场与徐宿淮盐线贯通引出后,向南经大丰区、 (略) 、海安县后继续向南走行经 (略) 后,进入通州区至在 (略) 南通西站,后 (略) 共通道越过长江至张 家港,接入在 (略) 、规划 (略) 共设的张家港站。 全线正线长度187.96km,联络线长度16.43km,南通地区动车走行线长度5.02km, 正线铺轨至南通西站,铺轨里程156.66km,南通西至张家港段31.3km 只进行桥墩及梁 体架设的线下工程,故不进行运营期噪声、振动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建成后可连接 徐宿淮盐、通苏嘉、沪通、南 (略) ,对完善长江三 (略) 网布局,提高沿 (略) 通道整体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本工程 (略) ,双线 (略) ,设计速度目标值350km/h。线路采用60kg/ m 钢轨,跨区 (略) 设计,正线轨道采用无砟轨道(DK149+000~DK156+664 段 采用有砟轨道)。 (略) 共设有办理客运的车站5 个,其中引入既有站及在建车站3 个,为东台 站、海安县站、南通西站,新建车站2 个,为大丰站、如皋南站,全 (略) 所两 处。本工程于南通站北侧2.6km、沪陕高速北侧设置南通动车运用所。 盐城至南通西站间新 (略) 长156.664km,设特大桥6座,桥梁长146.329km, (略) 总长的93.4%; (略) 长5.825km,设特大桥1 座,桥梁长1.691km,占线 路总长的29.5%。南通上行、下行客车 (略) 长度13.640km,设特大桥2 座,中 桥2 座,桥梁长8.020km, (略) 总长的58.3%。南通地区动车所走行线长度5.019km, 设特大桥1 座,桥梁长3.201km。 南通西至张 (略) 正线全长31.286km。共设新建桥梁8座,桥梁总长31.286km, 桥梁 (略) 总长度的100%。其中DK166+977 至DK173+972 段利用在 (略) 长江桥跨江,不涉及新建工程内容,不在本报告书评价范围内。 (略) 铺轨至南通 西站,南通西站至张家港站间只进行墩台及梁体的架设。 工程总占地896.97hm2,其中永久占地563.87hm2,临时占地333.10hm2。工程土 石方总量1506.41 万m3,其中挖方707.75 万m3,填方798.66 万m3,借方454.21 万 m3,其中94.51 万m3来源于取土场、359.70 万m3外购;弃方363.30 万m3,其中233.9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万m3运往弃土场、97.13 万m3平摊于桥下永久用地范围内、32.25 万m3交由南通五建 跃进 (略) 处置。 牵引供电系统采用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全线新建AT 牵引变电所3 座。电磁 环境影响单独编制环境影响文件,本报告书中不再评价。 本工程设计年度为近期2030 年,远期2040 年。计划于2017 年12 月初开工,2020 年11 月底结束,建设总工期4 年。 本工程估算总额约244.1 亿元,根据资金筹措计划,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按各占 50%考虑。 2016 年9 月,江苏省环保厅批复了《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设 计速度目标值为250km/h),后该工程设计标准、工程范围发生变化,须重新编制、报 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7 年4 月, (略) 办公室委 (略) 设计集团有 限公司开展该项目环评工作。中铁第 (略) (略) 于2017 年5 月完成了 《新建盐城 (略) 初步设计文件(初稿)》,并于2017 年8 月完成了初步设计鉴 修文件。在此期间,评价单位组织专业评价人员赴现场进行了踏勘和资料收集和监测 工作,走访 (略) 沿线环保、水务、林业、国土资源、文物等有关部门,2017 年 8 月重新编制完成了本报告书。 工程穿越通榆河(亭湖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区及准保护区,穿越通榆河(亭 湖区)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通榆河( (略) )清水通道维护区一级及二级管 控区、通榆河( (略) )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 护区二级管控区、九圩港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本工程符合生态红线管理要求, 线路经过的环境敏感区已取得主管部门同意。 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会对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水、气、声、振动等环境产生不 同程度的影响,在设计中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环评报告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 环保措施和建议,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略) 保护保局、 (略) 环 境保护局、 (略) 环保局及沿线国土、规划、林业、水利、文物等有关部门给予了极 大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目录 新建盐城 (略) 地理位置示意图 新建盐城 (略) 初 (略) 平、纵断面示意图 第一章总论 ······························································································ 1 第二章工程分析 ······················································································ 15 第一节工程概况 ················································································ 15 第二节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32 第三章工程所在地区环境现状 ···································································· 40 第一节自然概况 ················································································ 40 第二节沿线环境质量 ·········································································· 44 第四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47 第一节概述 ······················································································ 47 第二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51 第三节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82 第四节生态保护措施及建议 ································································ 114 第五节生态保护措施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125 第六节小结 ····················································································· 126 第五章声环境影响评价 ············································································ 129 第一节概述 ····················································································· 129 第二节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分析 ·························································· 129 第三节环境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 ·························································· 133 第四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144 第五节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 ·············································· 147 第六节声环境影响评价小结 ································································ 162 第六章环境振动影响评价 ········································································· 165 第一节概述 ····················································································· 165 第二节环境振动现状评价 ··································································· 165 第三节运营期环境振动影响预测与评价 ················································· 167 第四节减振措施及建议 ······································································ 17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第五节施工期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 172 第六节小结 ····················································································· 173 第七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175 第一节概述 ····················································································· 175 第二节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 176 (略) 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价与预测 ··········································· 182 第四节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 190 第五节工程对沿线重要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 ··································· 195 第六节污水治理措施及投资估算 ·························································· 216 第七节小结 ····················································································· 218 第八章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220 第一节概述 ····················································································· 220 第二节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221 第三节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 224 第四节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跟踪监测计划 ··········································· 229 第五节小结 ····················································································· 231 第九章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232 第一节概述 ····················································································· 232 第二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232 第三节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234 第四节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及防护措施 ················································· 234 第五节小结 ····················································································· 238 第十章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239 第一节概述 ····················································································· 239 第二节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239 第三节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 241 第四节小结 ····················································································· 242 第十一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243 第十二章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 247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第一节环境管理 ··············································································· 247 第二节环境监测计划 ········································································· 252 第三节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 ································································ 254 第四节环境监理培训计划 ··································································· 259 第十三章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预案 ····························································· 261 第十四章环境保护措施及投资估算 ····························································· 273 第十五章结论 ························································································ 281 附件:新建盐城 (略)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 第一章总论 一、编制依据 (一)环境保护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12 月26 日发布,2014 年4 月24 日 修订,2015 年1 月1 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 年9 月1 日起修订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 年8 月29 日第二次修订,2016 年 1 月1 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6 月1 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 年4 月24 日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 年3 月1 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 年4 月29 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8 月28 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 年7 月2 日修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6 年7 月2 日修订,2017 年1 月1 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 年12 月28 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 (略) 法》(2015 年4 月24 日修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年6 月29 日发布,2010 年12 月25 日修订,2011 年3 月1 日起施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5 年4 月24 日修订); (二)环境保护法规、条例 1、中华人民 (略) 令第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 11 月29 日施行); 2、国发[1996]31 号“ (略)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3、国发[2000]31 号《 (略)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 5、国发[2013]37 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6、 (略) 令639 号《铁路安全管理条例》(2014 年1 月1 日起施行);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 7、 (略) 641 号令《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4 年1 月1 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1 年1 月8 日施行);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铁道部环发[2001]108 号《关 (略) 噪声污染防治的 通知》; 10、环发[2013]86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的通知》; 11、环办[2014]30 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 通知》; 12、环发[2004]24 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 13、环办〔2013〕103 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 行)》的通知”; 14、铁路环境保护规定(1997 年4 月23 日,铁道部铁计[1997]46 号);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27 号《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1993 年8 月10 日施行]; 1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 号)(2006 年2 月14 日); 17、《 (略)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 号); 18、关于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10]7 号; 1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 号); 20、《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号); 21、 (略) 《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 号)。 22、《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 (三)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部门规范 1、《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正)》(江苏省人大常委会,1997 年7 月31 日); 2、《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4 年4 月16 日修正); 3、《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10 年9 月29 日修改); 4、《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4 年6 月17 日修 改);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 5、《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3 年修正)》(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3 年8 月 15 日); 6、《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5 年12 月1 日); 7、《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9 年9 月23 日); 8、《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江苏省 人大常委会,2008 年3 月22 日); 9、《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 通知》(苏环办〔2011〕71 号); (四)报告书编制有关技术导则、规范 1、HJ2.1-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2、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4、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5、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6、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7、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8、*《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五)环境保护区划及规划文件 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 号); 2、《铁路“十二五”环保规划》(铁计[2012]63 号); 3、《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 年)》(环发[2012]58 号); 4、《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苏政发[2014]20 号); 5、《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 年 3 月; 6、《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 苏政发[2013]113 号); 7、《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的决定》与《江苏省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 源保护的决定>的决定》(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12 年1 月12 日);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 8、《省政府关于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苏 政复[2009]2 号); 9、《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1998 年6 月); (六)相关文件 中铁第 (略) (略) 2017 年5 月《新建盐城至南通至 (略) 初 步设计》,2017 年8 月《新建盐城 (略) 初步设计鉴修》。 二、评价目的 1、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 重”的原则,通过对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的自然、社会环境质量的调查、监测与分析, 对工程沿线环境质量现状加以评价。 2、对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明确工 程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及影响对象。 3、根据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工程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治理措施进行必要 的论证,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减少和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将工程对环境造成的 不利影响降至最小程度, (略) 建设和环境保护两者间协调发展的目的。 4、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辅以经济分析,论证该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为环境 保护工程设计及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三、评价原则 以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文件为依据,以环评 (略) 环评技术标准 为指导,根 (略) 工程的特点,以涉及的生态、环境噪声、地表水等环境敏感问 题为重点的评价原则,充分利用已有资料,补充必要的现状调查、监测、类比监测, 结合工程设计,按不同的评价要素选择 (略) 区段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提出 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治理措施和建议。 四、评价范围 (一)评价涉及的工程范围 本次工程范围如下: (1)正线盐城(不含)DK0+000 至南通西(含)DK156+663.95,新建正线长度 156.665km;右线绕行段DyK150+900-DyK156+743.77,长度5.825km;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 (2)南通上行联络线SLDK4+750~SLDK11+537.88,新建长度6.787km;南通下 行联络线XLDK4+760~XLDK11+613.13,新建长度6.853km。 (3)南通地区相关工程 新建动车运用所一座及相关工程,南通地区动车所走行线长度5.019km。 (4)南通西至张家港段相关工程 南通西(不含)DK160+000 至张家港(不含)DK191+300(其中DK166+977.29 至 DK173+972.236 段利用在 (略) 长江桥跨江,不在本工程范围内),正线长度 31.286km。右线绕行段DyK160+200-DyK162+316,长度2.116km, DyK187+300-Dyk191+300,线路长度4.000km。南通西至张家港段间只进行桥墩及梁 体的架设。 (二)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 1、生态环境 生态影响评价应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 间接影响区域。本工程沿线主导生态系统为农田生态系统,评价范围确定如下: (1)线 (略) 外侧轨道中心线外各300m 以内区域; (2)施工便道两侧各30m 以内区域; (3)站场、施工营地、工程取土场、弃土(渣)场、大型临时工程用地界外100m 以内区域。 2、声环境 评价 (略) 两侧距外轨中心线各200m 以内敏感点,南通西至张家港间只进行 线下工程,不进行运营期噪声、振动影响评价,仅对其施工期影响进行分析说明。 3、振动 线路两侧距外轨中心线各60m 以内敏感点。 4、地表水环境 本次评价的评价范围为本工程沿线车站、动车运用所、 (略) 所、维修工区、 乘务员公寓、警务区以及牵引变电所, (略) 跨越的水体,上溯下扩至最近的饮用 水源保护区和清水通道维护区。 5、地下水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中9.2.2.1 调查与评价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 范围要求,采用公式法(参照HJ/T 338 )计算南通动车运用所两处污染物迁移距离, 从而确定评价范围。 表1-1 场地污染物迁移范围表 场地名称 潜水含水层岩性 渗透系 数(m/d) 水力 坡度 质点迁移天数 (d) 有效孔隙 度 下游迁移距 离(m) 南通动车 运用所 含水层为粉砂、细 砂、粉质黏土与粉 砂互层 1.0 10 -3 50 00 0.40 25 根据计算结果,南通动车运用所评价范围由场地向下游延伸25m,评价面积约为 0.26km2。 6、大气环境 全线不新增锅炉,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施工场地周围50m 的范围区域。 7、固体废物 工程沿线各站、动车所、牵引变电所生活垃圾及旅客列车垃圾。 (三)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因子 针对本工程特点及对环境敏感性的初步分析、判别和筛选,确定本工程各环境要 素的评价因子见表1-2。 表1-2 评价因子表 环境要素 污染源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生态环境 路基、站场、桥梁占地及 土石方工程 土壤、植被、野生动植物、 土地利用 工程占地、植被、动物、取弃土、 景观、生态功能区划 声环境 列车运行噪声 等效连续A 声级Ld、Ln 等效连续A 声级Ld、Ln 环境振动 列车运行振动 铅垂向Z 振级、VLZ10或 VLzmax 铅垂向Z 振级(VLzmax 平均值) 地表水环境 各站生活污水 pH、CODcr、BOD5、SS、 氨氮、石油类 pH、CODcr、BOD5、SS、氨氮、 石油类 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质 水位、pH、*、硝酸 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 类、总硬度、铅、高锰酸 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 氯化物(Cl-)、硫酸盐 (SO4 2-)、K+、Na+、Ca+、 Mg+、CO3 2-、HCO3 -、 石油类、CODcr 大气环境 扬尘 PM 10、NO2 扬尘 固体废物 列车垃圾、生活垃圾及建 筑拆迁垃圾 生活垃圾、列车垃圾 列车垃圾、生活垃圾及建筑拆迁 垃圾 五、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H J2.2~2.5 和HJ 2.1-2011 技术导则有关规定,确定各专题评价等级如下: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 19-2011)4.2 评价工作分级,本工 (略) 长度>100km,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敏感区,本次生态环境影 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 2、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经过地区适用于GB3096 规定的1、2 类标准的地区,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高量 >5dB,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依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本 次声环境影响评价按一级评价进行。 3、环境振动影响评价等级 本次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按一级评价进行。 4、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本工程建成后各车站、区间警务区和牵引变电所等设施新增污水排放总量为 867.2m3/d,小于5000m3/d;所排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排放的污染物属于非持久性污 染物,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10,故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中等”;受纳地 面水体水域规模较小,水域功能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Ⅳ类。 按HT/J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地表水环境评价的等级确 定为三级。 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本工程机务段(南 通动车运转所)属于Ⅲ类项目,其余为Ⅳ类。因此本工程评价对象为南通动车运用所, (略) 区段不做地下水评价。 南通动车运用所内无地下水水源保护区,也不处于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本 工程按Ⅲ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办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的等级确定为三级。 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本工程沿线车站不设 置供暖设施,采用电能等清洁能源供应热水。本次对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进行大气环 境影响分析。 六、评价标准与评价年限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 根据 (略) 环保局、 (略) 环保局、张家港环保局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及 江苏省相关管理要求,评价标准执行如下: (一)污染物排放标准 1、噪声 (1) (略) (略) 中心线30m 处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修改方案表1 限值, (略) (略) 中心线30m 处昼间70dB(A), 夜间70dB(A)。 (略) (略) 中心线30m 处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 修改方案表2 限值, (略) 外侧股道中心线30m 处昼间70dB(A),夜 间60dB(A)。 (2)施工场界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表1-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 昼间 夜间 70 55 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 (3)新建南通动车运用所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之二类区标准。 2、大气 本工程各站均不使用锅炉,无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污染源为施工期扬尘污 染,扬尘污染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关于新污染源颗 粒物无组织排放的有关规定,见表1-4。 表1-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单位:mg/m3 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监控点 浓度(mg/m3) 颗粒物 外界浓度最高点 1.0 3、污水根据各站排水量及排水去向,分别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及江苏省地方标准, 详见下表: 表1-5 项目涉及各站、所污水去向及排放标准表 序号 站名 新增排放量(m3/d) 处理措施 排放去向 执行标准 生活 生产 集便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 1 大丰站 2 2.2 0 化粪池、新增 Q=3m3/h 一体化 SBR 污水处理设 施、储存消毒 回用站区绿 化、洒水等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标准;(GB/T *-2002)绿化用水 标准; 2 东台站 44.5 12. 0 化粪池、隔油池 市政污水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3 海安站 5.2 / 化粪池 (略) 政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4 如皋南站 28. 2 16.0 化粪池、隔油池 市政污水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5 南通西站 4.1 / 化粪池 (略) 政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6 南通维修工 区、乘务员公 寓 93.3 4.0 化粪池、隔油池 (略) (略)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7 南通动车运用 所 162.3 18 2.4 288.0 厌氧池、隔油池、 化粪池 (略) 政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8 (略) 所 0.8 / 化粪池 定期掏空,不 外排 / 9 区间警务区 0.6×3 0 化粪池 定期掏空,不 外排 / 10 大丰、安丰、 如皋牵引变电 所 0.8×3 0 化粪池 定期掏空,不 外排 / 东台站、海安县站、如皋南站、南通西站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预处理 (略) (略)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排放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之三级标准;大丰 (略) (略) 条件,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 理回用于站区绿化等,污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BOD5、COD、SS 指标满足《城市污水 (略) 杂用水水质》(GB/T*-2002) 绿化用水标准,并预留接管条件,远期具备接管 (略) (略) 进入污水处理厂 处理;南通动车运用所新增的生活、生产(检修、洗车)污水,设计纳入南通动车运 用所排水处理设施处理;高浓度粪便污水由真空中心设备和固定地面卸污设备收集至 厌氧池处理,排放口处水质可以达到接管标准的要求,排放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 标准》(*)之三级标准, (略) (略) 。南通所维修工区、乘务员公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 寓新增的生产、生活污水纳入到既有车站排水系统后, (略) (略) 。 (略) 所、警务区和牵引变电所污水经化粪池集中储存,并定期清掏。 (二)环境质量标准 1、声环境 (1)评价范围内的学校,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 (略) 、铁路(含轻轨)等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 号文),其室外昼 间按60dBA、夜间按50dBA 执行(有住宿要求)。 (2)评价范围内的居民住宅等敏感建筑,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1)线路 (略) 用地范围外一定距离以内的敏感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4b 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即昼间70dBA、夜间60dBA。 “ (略) 用地范围外一定距离 ”的划分执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8.3.2 中规定:相邻区域为1 类标准适用区域为外侧轨道中心线75m 以内;相邻区域为2 类标准适用区域为外侧轨道中心线60m 以内;相邻区域为3 类标 准适用区域为外侧轨道中心线50m 以内。 2)“ (略) 用地范围外一定距离”以外的敏感点,有噪声功能区 (略) 噪 声功能区划;无噪声功能区划的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7.2 b )” 中的要求,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区标准。 2、振动标准 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 外区域,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中的“铁路干线两侧”标准限值,即昼间80dB,夜间80dB。 3、地表水环境标准 工程跨越《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 年)中的河流,执行《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工程跨越的其他河流执行Ⅳ类标准。 表1-6 地表水功能区划 所属地 序号 河流名称 功能 20 30 年水质目标 盐城 市 亭湖区 1 通榆运河 饮用水源,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大丰区 1 斗龙港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2 通榆运河 饮用水源,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3 新团河 饮用水源 Ⅲ类标准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 所属地 序号 河流名称 功能 20 30 年水质目标 4 王港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5 *溪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略) 1 川东港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2 何垛河 工业用水 Ⅲ类标准 3 东台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4 梁垛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5 三仓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6 安弶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7 老串场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8 方塘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9 北凌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Ⅳ类标准 南通 市 海安县 1 栟茶运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2 友谊河 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略) 1 南凌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2 如泰运河 景观、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3 大明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4 东司马港 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5 跃进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6 白李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通州区 7 通扬运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苏州 市 (略) 1 三干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Ⅳ类标准 2 四干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Ⅳ类标准 3 南横套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Ⅳ类标准 4 盐铁塘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Ⅳ类标准 表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 除外) 标准值 类别 pH SS CODmn 氨氮 溶解氧 石油类 Ⅲ类 6~9 ≤30 ≤6 ≤1.0 ≥5 ≤0.05 Ⅳ类 6~9 ≤60 ≤10 ≤1.5 ≥3 ≤0.5 4、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93)中的Ⅲ类地下水水质标准。 表1-8《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PH 除外) 标准值 类别 氨氮 硝酸盐 亚硝酸 盐 挥发性 酚类 总硬度 铅 高锰酸 盐指数 氯化物 溶解性 总固体 氨氮 Ⅲ类 ≤0.2 ≤20 ≤0.02 ≤0.3 ≤450 ≤0.05 ≤3.0 ≤250 ≤1000 ≤0.2 5、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2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表1-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 标准 项目 污染物的浓度限值(mg/m3) 二级 小时平均 日平均 * TSP / 0.30 PM10 / 0.15 NO2 0 .20 0.08 SO2 0.5 0 0.15 (三)评价年限 本次评价年限比照设计年度确定,近期2030 年,远期2040 年。 七、评价重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一)评价重点 本次评价以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振动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 响评价为重点。 (二)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沿线不穿越文物、古树名木,工程沿线生态及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0; 工程沿线特大桥跨越主要河流29 条,线路跨越5 处清水通道维护区、1 处饮用水源保 护区,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11、1-12、1-13;本工程涉及的噪声敏感点共 246 处,振动环境保护目标共有222 处,见附表1(附图附表集,附表1)。本工程范围内 无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南通动车运用所周边无居民饮用水敏感点,周边居民居民 (略) 政自来水。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评价范围内的地下水潜水含水层。 表1-10 生态及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表 序号 名称 分布范围 主要保护区对象或级别 与推 (略) 位置关系 1 工程用地、取、弃 土(渣)场、大临 工程占压的植被、 耕地等 沿线分布 土地、耕地资源 线路及两侧 2 基本农田 沿线分布 农田 占用 3 路旁、河岸防护林 零星分布 林地植被 占用 表1-11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表 序号 桥梁名 称 河道名称 水功能 区划 中心桩号 水体功能 孔跨类型 常水位 水中墩 数量 水中墩 基础施 工方法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3 (组) 1 盐城南 特大桥 斗龙港 Ⅲ DK17+796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60+100+60)m 连续梁 0 钢围堰 法 2 通榆河 Ⅲ D K21+300 饮用水源,农业用水 (83+144+83)m 连续梁 0 钢围堰 法 3 新团河 Ⅲ D K26+101 饮用水源 (72+100+72)m 连续梁 0 钢围堰 法 4 王港河 Ⅲ D K47+004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5 *溪河 Ⅲ D K53+252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72+120+72)m 连续梁 0 钢围堰 法 6 海安特 大桥 川东港 Ⅲ D K60+702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64+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7 何垛河 Ⅲ D K60+728 工业用水 (40+64+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8 东台河 Ⅲ D K62+456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9 梁垛河 Ⅲ D K67+563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64+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0 三仓河 Ⅲ CK 78+505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64+40)m 连 续梁 2 钢围堰 法 11 安弶河 Ⅲ CK 80+771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56+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2 老串场河 Ⅲ D K83+455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64+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3 方塘河 Ⅲ DK84+220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56+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4 北凌河 Ⅳ D K93+040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5 栟茶运河 Ⅲ D K101+935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6 友谊河 Ⅲ D K106+208 农业用水 1-32m 简支梁 1 钢围堰 法 17 南凌河 Ⅲ D K111+260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8 如泰运河 Ⅲ DK117+920 景观、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9 如皋特 大桥 大明河 Ⅲ D K123+216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56+88+56)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20 东司马港 Ⅲ D K130+048 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21 林马河 Ⅲ D K135+956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1-32m 简支梁 0 钢围堰 法 22 跃进河2 Ⅲ D K136+840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56+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23 白李河 Ⅲ DK141+595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1-32m 简支梁 1 钢围堰 法 24 长江大通扬运河 Ⅲ D K161+379 工业用水,景观娱 (70+136+70)连 0 钢围堰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4 桥北引 桥 乐,排污控制 续梁 法 25 长江大 桥南引 桥 三干河 Ⅳ D K175+590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50+2×90+50)m 连续梁 0 钢围堰 法 26 四干河 Ⅳ DK179+200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27 南横套河 Ⅳ D K188+847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56+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28 盐铁塘 Ⅳ D K191+314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32+48+32)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表1-12 地表水环境敏感区保护目标表(清水通道) 序号 名称 分布范围 主要保护 区对象或 级别 与推 (略) 位置关系 1 通榆河(亭湖区) 清水通道维护区 亭湖区 水源水质 保护 线路走向平行于通榆河,于DK0+000~DK2+995 (略) 基和桥梁形式穿二级管控区的*域,穿越长 度为2995m。 2 通榆河( (略) ) 清水通道维护区 (略) 水源水质 保护 线路从通榆河左岸跨向右岸,于DK16+225~ DK23+130 段以桥梁形式穿越一级水域和*域范 围、二级管控区*域,穿越总长度6905m,其中一 级管控区483m(水域168m、*域315m)、二级管 控区6422m。 3 通榆河( (略) ) 清水通道维护区 (略) 水源水质 保护 线路走向平行于通榆河,于DK61+868~ DK64+200、DK87+162~DK89+800 段以桥梁形式 穿越二级管控区*域。穿越长度4970m。 4 新通扬-通榆运 河清水通道维护 区 海安县 水源水质 保护 线路DK89+800~DK94+700 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 水通道二级管控区,线路长度4900m,均为*域范 围 5 九圩港清水通道 维护区 通州区 水源水质 保护 线路DK155+650-DK157+478 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 水通道二级管控区,线路长度1828m,均为*域范 围 表1-13 工程沿线水源保护区分布表 序号 敏感目标名称 行政区域 敏感区类型 及概况 与工程位置关系 1 通榆河(亭湖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亭湖区 县级以上水源 地 线路走向平行于通榆河,于 DK5+050~DK16+225 段以桥梁形式跨越 二级保护区的*域及准水源保护区的* 域,穿越长度为*m。 线路在水源地取水口西侧1160m处通过, 与一级保护区*域边界最近距离140m。 注:保护区划定依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省政府关于全省县级 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苏政复[2009]2 号)、《省政府 关于调 (略) 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的批复》(苏政复[2015]12 号)。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5 第二章工程分析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地理位 (略) 走向 新建盐城 (略) 位于 (略) 、 (略) 境、 (略) 内,线路北自盐城站 高速场与徐宿淮盐线贯通引出后,向南经大丰区、 (略) 、海安县后继续向南走行经 (略) 后,进入通州区至在 (略) 南通西站,后 (略) 共通道越过长江至张 家港,接入在 (略) 、规划 (略) 共设的张家港站。线路铺轨至南通西站, 南通西站至张家港站间只进行墩台及梁体的架设。 沿 (略) 城南新区、亭湖区、大 (略) , (略) 海安县、 (略) 、 通州区、港闸区, (略) (略) 。 表2-1-1 行政区划表 区间段落 行政区划 起讫里程 线路长度 省 地、市 区、县 起点里程 终点里程 (km) 盐城至南 通西段 江苏省 (略) 城南新区 DK0+000 D K12+831 12.831 亭湖区 DK12+831 DK1 6+289 3 .458 (略) D K16+289 DK53+220 36.931 (略) D K53+220 DK89+759 36.539 (略) 海安县 D K89+759 DK106+210 16.451 (略) D K106+210 DK144+586 38.376 通州区 DK144+586 D K156+663 12.077 SLDK4+750 SLDK9+522 4.772 XLDK4+760 XLDK9 +473 4.713 港闸区 SLDK9+522 SLD K11+537 2.015 XLDK9+473 XLDK1 1+613 2.140 DZDK0+000 DZDK5 +019 5.019 合计 17 5.322 南通西至 张家港段 江苏省 (略) 通州区 D K160+000 DK171+458 11.458 (略) (略) DK171+458 D K191+300 19.842 合计 31. 300 二、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 (略) 。 (2)正线数目:双线。 (3)线间距:350km/h 地段5 米,250km/h 地段4.6 米。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6 (4)路段设计速度:盐城至国道村(DK0+000~DK149+000)350km/h、国道村至 南通西(DK149+000~DK160+000)至张家港北250km/h,张家港北至张家港350km/h。。 (5)最小曲线半径:350km/h 路段一般7000 米、困难3500 米。250km/h 路段一 般3500 米、困难3000 米。 (6)最大坡度:20‰,困难地段30‰。 (7)动车组类型:CRH 动车组。 (8)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9)行车控制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10)最小行车间隔:3 分钟。 三、设计年度及运量 1、设计年度 近期2030 年,远期2040 年。 2、客运量 根据预测的客运量,本段旅客列车对数见表2-1-2。 表2-1-2 本线列车对数表单位:对/日 区段 近期 合计 远期 合计 8 辆编组 16 辆编组 8 辆编组 16 辆编组 盐城~南通西 33 48 81 45 65 110 四、工程主要项目概况 (一)线路及轨道 1、线路 (1)正线盐城(不含)DK0+000 至南通西(含)DK156+663.95,新建正线长度 156.665km;右线绕行段DyK150+900-DyK156+743.77,长度5.825km; (2)南通上行联络线SLDK4+750~SLDK11+537.88,新建长度6.787km;南通下 行联络线XLDK4+760~XLDK11+613.13,新建长度6.853km。 (3)南通地区相关工程 新建动车运用所一座,南通地区动车所走行线长度5.019km。 (4)南通西至张家港段相关工程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7 南通西(不含)DK160+000 至张家港(不含)DK191+300(其中DK166+977.29 至 DK173+972.236 段利用在 (略) 长江桥跨江),正线长度31.286km。右线绕行段 DyK160+200-DyK162+316,长度2.116km,DyK187+300-Dyk191+300,线路长度4.000km。 南通西至张家港段间只进行桥墩及梁体的架设。 2、轨道 全线正线采用重型轨道结构,一次铺设跨区 (略) ,按有砟轨道设计,钢轨 采用60kg/m 钢轨。 盐城至南通西段,盐城(不含)至DK149+000 采用无砟轨道,DK149+000 至南 通西(含)采用有砟轨道结构;南通站上下行客车联络线、南通西改建东南上下行联 络线、南通动车走行线按一次铺设跨区 (略) ,有砟轨道设计。 线路铺轨至南通西站,南通西站至张家港站间只进行墩台及梁体的架设。 3、路基 盐城至南通西 (略) 基长度如下表: 表2-1-3 (略) 基长度表 设计范围 线路长度 (km) 路基长度 路基总长度 (km) (略) 基 比例(%)区间(km) 站场(km) 盐城(不含)至南通西 156.664 2.181 4 .901 7 .082 1.39 右绕线 DyK151+000~DyK156+743.769 5.743 2.963 - 2 .963 51.59 南通上下行联络线 13.64 0.90 0.6 8 1.5 8 6.60 南通西(不含)至张家 (略) 长31.3km,全部为桥梁。 (略) 基工点类型有:路堤 (略) 基、 (略) 基、 (略) 基、液化土 路基、 (略) 基等, (略) 基、 (略) 基 (略) 基段落。 表2-1-4 (略) 基工点分布表 工点类型 处数 长度(m) 主要分布范围 主要措施 (略) 基 6 4019 东台站、如皋南站,以 及国道村至南通站。 采用抽水、清淤后设置 永久围堰或回填渗水 性好的填料等。 (略) 基 2 2675 DK0~DK61 (略) 基采用双向搅 拌桩、钻孔桩、管桩等 加固,维修工区、工务 段采用塑料排水板、重 型碾压等加固。 (略) 基 9 7242 DK61 至南通站 采用双向搅拌桩、旋喷 桩冲击碾压、重型碾 压、堆载预压等加固。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8 (略) 基 2 2871 东台 采用双向搅拌桩、重型 碾压等加固 软土、边坡防护 17 - 分布于全线 骨架护坡、空心砖植 草、植草灌等 (三)站场 (略) 共设有办理客运的车站5 个,其中引入既有及在建车站3 个(东台、海 安县、南通西),新建车站2 个(大丰站、如皋南站)。全线在东台设综合维修工区1 处;在如皋南站设综合维修车间1 处。全线站场新建、改建车站及相关工程永久用地 合计69.66hm2。 表2-1-5 车站工程概况表 编号 站名 中心里程 车站 性质 占地 (hm2) 土石方 (万m3) 备注 挖方 填方 1 大丰站 DK23+840 中建站 13.20 / 43. 23 新建站 2 东台站 DK5 9+080 中间站 22.13 1.40 66.42 改建站 3 海安县站 DK9 8+952 中间站 8.33 0 .35 1.09 改建站 4 如皋南站 DK124+400 中间站 19.60 1.40 77.52 新建站 5 南通西站 D K155+932 中间站 4.27 / / 改建站 1、大丰站 大丰站位于 (略) 大中镇,中心里程DK23+840,为新建中间站,站房设于 线路左侧,车站设到发线4 条(含正线2 条),有效长650m;设基本站台1 座,侧式 中间站台1 座;设8m 宽旅客地道1 处。 2、东台站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9 盐通线从既有站对侧引入新建高速场,设4 条到发线(含正线2 条),有效长650m。 设侧式站台1 座,规模为450m×8m×1.25m,中间站台1 座,规模为450m×12m×1.25m; 设8m 宽旅客地道、10m 宽旅客天桥各1 处。站对侧盐城端设综合维修工区一处。车 站中心里程为DK59+080(对应既有新长线里程K295+725)。该站上行方向衔接有盐 城站(站间距为60.810km),下行方向衔接有海安站(站间距为39.871km)。 3、海安县站 本线高速场布置在海安县站对侧,高速场与普速场之间预留调车场扩建条件,受 到既有专用线走行线及货场联接线控制,高速场需高架。高速场设到发线4 条(含正 线2 条),有效长度为650m,设侧式站台2 座,既有天桥接长至高架场。 4、如皋南站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0 如皋南站位于 (略) 建设乡,为新建中间站,中心里程DK124+400,站房 (略) 右侧,车站设到发线4 条(含正线2 条),有效长650m;设基本站台1 座, 侧式中间站台1 座;设8m 宽旅客地道1 座。 5、南通西站 南通西站按预留规模及站型建设,为满足沪通线与本线间跨线车开行条件,予以 局部改建。车站到发线8 条,含正线4 条。车站中心里程为DK155+932.705(对应在 建沪通线里程K5+630)。 (四)桥涵 盐城至南通西站间新 (略) 长156.664km,设特大桥6座,桥梁长146.329km, (略) 总长的93.4%; (略) 长5.825km,设特大桥1 座,桥梁长1.691km,占线 路总长的29.5%。南通上行、下行客车 (略) 长度13.640km,设特大桥2 座,中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1 桥2 座,桥梁长8.020km, (略) 总长的58.3%。南通地区动车所走行线长度5.019km, 设特大桥1 座,桥梁长3.201km。 南通西至张 (略) 正线全长31.286km。共设新建桥梁8座,桥梁总长31.286km, 桥梁 (略) 总长度的100%。其中DK166+977 至DK173+972 段利用在 (略) 长江桥跨江,不涉及新建工程内容。 (略) 铺轨至南通西站,南通西站至张家港站 间只进行墩台及梁体的架设。 表2-1-6 盐城至南通西线桥涵分布表 名称 单位 盐池至南通西段 南通西至张家港段 正线工 程 联络线及相关工 程 小计 正线工程 特大 桥 单线 座/延长米 2 /5060 2/7849 4/* 2/*.8 双线 座/延长米 5/* 1/3201 6 /* 2/*.4 代建双线 座/延长米 1/6995 中桥 单线 座/延长米 --- 2 /171 2/171 框架中桥 座/顶平米 13/ * 1/2458 14/* 框架小桥 座/顶平米 5 /1302 4/7539 9/8841 框架涵 座/ 横延米 48/ 1229 10/263 58/1492 圆涵 座/横延米 10/ 439 3/127 13/566 公路改移涵洞 座/横延米 10/70 --- 10/70 公路桥 座/横延米 5/856 --- 5/856 沿线属淮河、长江两个流域,以通扬运河为界,以南属于长江水系,以北属于淮 河水系。区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河渠纵横。沿线主要跨越的大中河流有斗龙港、 通榆运河、新团河、王港河、何垛河、梁垛河、三仓河、如泰运河、大明河、通扬运 河等。本线桥涵跨越的主要河流概况见表1-9。 桥梁墩柱在水中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围堰高出施工水位或常水位0.5m 以上,然 后把水抽干,进行内部土层开挖及混凝土浇注施工。施工完毕后将围堰拆除。 (五)电气化 本次研究推荐本次研究推荐盐通线正线采用AT 供电方式,联络线采用带回流线 的直接供电方式。全线新建AT 牵引变电所3 座,分别位于DK26+800 面向大里程右 侧20 米(大丰)、DK73+200 面向大里程右侧78 米(安丰)和DK123+100 面向大 里程右侧20 米(如皋)附近,改造沪通线在建南通西牵引变电所,位于DK166+000 附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2 近。另设AT 所6 处,分区所3 处。在既 (略) 局调度所新建盐通调度台1 座, 负责本项目牵引供电和电力设施调度管理。 表2-1-7 牵引变电所分布表 序号 名称 位置 变压器选型 1 大丰牵引变电所 DK2 6+800 面向大里程右侧20 米 220kV V/X 2 安丰牵引变电所 DK7 3+200 面向大里程右侧78 米 220kV V/X 3 如皋牵引变电所 D K123+100 面向大里程右侧20 米 220kV V/X (a)如皋牵引变电所 (b) 安丰牵引变电所 (c)大丰牵引变电所 图2-1-3 (略) 牵引变电所位置分布 (六)车辆、动车组设备 南通动车运用所南通地区始发终到动车组近期61 对/日,远期82 对/日,经任务量 计算,南通地区配属动车组近期56 标准组,远期74 标准组。为满足南通地区动车组 的存放及一、二级修任务,本次设计在南通站新建动车运用所1 处。南通动车运用所 位于南通站北侧2.6 公里处,沪陕高速外侧。总规模为10 线检查库,4 线存车线。 南通动车运用所呈东西两场纵列式布置,西场为动车组存放区,由北向南依次为 不落轮镟修线1 条,临修线1 条,存车线24 条,预留存车线16 条,人工洗车线2 条;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3 东场为动车组检修区,由南向北依次为6 线检查库及边跨,预留4 线检查库及边跨, 牵出线1 条。东西两场咽喉区外侧集中设置辅助生产生活房屋。南通动车运用所与南 通站合设维修工区一处,位于南通站内。 图2-1-4 南通动车运用所布置图 (七)综合维修 本工程在如皋站设维修车间1 处,占地5.33hm2;在东台站设维修工区1 处,占地 2.50hm2;另外结合南通动车运用所基础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需求,考虑在南通站单 独设置维修工区1 处。其余在海安县站、南通西站各设值守点,各类工务段及维修工 区占地列计入车站用地。维修车间、维修工区以及保养点负责本线的工务、通信、信 号、供电、水电、房建等专业设备的日常保养、临时补修和抢修作业,并配合大型养 路机械检修运用 (略) 的大修及综合维修工作。 (八)给排水 1、给水站设置和生活供水站、点数量 本工程共设办理客运的车站5 个,分别为大丰、东台、海安县、如皋南、南通西。 海安县站为新长线既有给水站。东台为新长线既有生活供水站;南通西站 (略) 在建生活供水站;大丰站、如皋南站为本线新建生活供水站。新建南通动车运用所利 用市政自来水供水, (略) 政供水干管上接管。线路所、区间3 处警务区及3 处牵 引变电所均为本段新建生活供水点。 海安县站、南通西站仅新增少量房屋,新增房屋用水就近接用既 (略) 。东 台站、 (略) 政供水水压不能满足本次部分新增房屋直供水要求,各新建给水所1 处,各配置Q=72m3/h、H=48m 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1 套。大丰站新建给水所1 处, 配置Q=36m3/h、H=48m 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1 套。线路所、区间牵引变电所及 警务区均采用高位水箱供水。 2、水处理及污水处理、排除方案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4 东台站、海安县站、如皋南站、南通西站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预处理 (略) (略)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排放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之三级标准,就 (略) (略) 。 新建 (略) (略) 条件,站区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通过化粪池、地埋式高效 厌氧滤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污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标准要求和《城市污水 (略) 杂用水水质》 (GB/T*-2002)绿化用水标准要求量。随项目进 (略) (略) 条件,经化 粪池 (略) (略) 。 南通动车运用所新增的生活、生产(检修、洗车)污水,设计纳入南通动车运用 所排水处理设施处理;高浓度粪便污水由真空中心设备和固定地面卸污设备收集至厌 氧池处理,排放口处水质可以达到接管标准的要求, (略) (略) 。南通所维修 工区、乘务员公寓新增的生产、生活污水纳入到既有车站排水系统后, (略) 政排水 管网。 (略) 所、警务区和牵引变电所污水经化粪池集中储存,并定期清掏。 (九)房建及暖通 1、定员 全线新增定员总数1265 人,动车所等相关工程定员662 人,正线定员为为603 人。 2. 房屋建筑面积总量 全线房屋建筑面积总计*m2。其中生产房屋*m2,生产附属房屋*m2。 3. 暖通 本线按建筑气候分区划分,不设置集中采暖。冷(热)源采用空气源热泵,采用 集中空调或分体式空调机。 (十)临时工程 大临工程主要包括材料厂、铺轨基地及预制梁场、砼拌和站、轨道板预制场等。 1、临时设施 (1)铺架基地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5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本线共设铺架基地1 处占地5.67hm2,位于东台站附近,由轨 料存放区、工具轨排生产区、轨排存放区、长钢轨存放区、 (略) 、办公 与生活区组成,详见表2-1-9。 表2-1-9 铺架基地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类型及面积 (hm2) 地、市 区、县 类型 面积 1 铺轨基地 盐城 (略) DK61+773 左100m 水田 5.67 铺架基地现状 铺架基地位置 (2)制(存)梁场 主体布设制(存)梁场10 处占地117.33hm2,制存粱场概况见表2-1-10。 表2-1-10 全线制(存)梁场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hm2) 地、市 区、县 左 右 水田 坑塘 水面 合计 1 1 号梁场 盐城 城南新区 DK1 2+800 100 10.67 10.67 2 2 号梁场 (略) DK32+800 1 00 12. 00 12.00 3 3 号梁场 DK5 2+200 100 12.67 12.67 4 4 号梁场 (略) DK77+299 100 11.33 11.33 5 5 号梁场 DK8 8+222 100 11. 33 11.33 6 6 号梁场 (略) (略) DK107+109 100 12. 00 12.00 7 7 号梁场 DK129+ 600 100 12. 00 12.00 8 8 号梁场 通州区 DK152+600 100 8.00 4.00 12.00 9 9 号梁场 (略) (略) DK178+500 100 12. 00 12.00 10 10 号梁场 DK190+ 500 100 11. 33 11.33 合计 113.33 4.00 117.33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6 (3)混凝土拌合站 为保证高标号混凝土搅拌质量,同时考虑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全线混凝土供应按 集中拌合考虑,根据本线工程分布情况,主体共设16 处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占地 21.33hm2,详见表2-1-11。 表2-1-11 全线混凝土拌合站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hm2) 地、 市 区、县 左 右 水田 旱地 坑塘 水面 合计 1 1 #混凝土拌合站 (略) 城南新 区 DK05+800 100 1.33 1.33 2 2 #混凝土拌合站 (略) DK18+400 100 1.33 1 .33 3 3 #混凝土拌合站 DK2 5+700 100 1.33 1.33 4 4 #混凝土拌合站 DK3 4+700 100 1.33 1.33 5 5 #混凝土拌合站 DK4 6+700 100 1.33 1.33 6 6 #混凝土拌合站 (略) DK58+300 100 0.83 0 .50 1.33 7 7 #混凝土拌合站 DK6 8+200 100 1.33 1.33 8 8 #混凝土拌合站 DK7 7+800 100 1.33 1.33 9 9 #混凝土拌合站 DK8 7+700 100 1.33 1.33 10 10 #混凝土拌合站 (略) 海安县 DK103+300 100 1.33 1.3 3 11 11 #混凝土拌合站 (略) DK113+200 100 1.33 1.3 3 12 12 #混凝土拌合站 D K123+900 100 1.33 1.33 13 13 #混凝土拌合站 D K133+800 100 1.33 1.33 14 14 #混凝土拌合站 通州区 DK151+100 100 1.33 1.3 3 15 15 #混凝土拌合站 D K159+200 100 1.33 1.33 16 16 #混凝土拌合站 (略) 张家港 市 DK185+300 100 1.33 1.33 合计 12.83 8.0 0 0.50 21.33 (4)填料拌合站 主 (略) 基集中地段设置填料集中拌合站5处,主要 (略) 基填方土料, (略) 基集中段落,占地8.35hm2,详见下表。 表2-1-12 全线填料拌合站概况 序号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hm2) 地、 市 区、县 左 右 旱地 水田 合计 1 盐城 市 (略) DK2 7+600 100 1.67 1.67 2 (略) DK5 9+200 100 1.67 1.67 3 南通 市 海安县 DK9 8+300 100 1.67 1.67 4 (略) DK121+900 10 0 1.67 1.67 5 通州区 D K154+300 100 1.67 1.67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7 合计 3.34 5 .01 8.35 (5)道砟存放场 主体设置道砟存放场2 处,占地4.00hm2,1 号道砟场位于铺架基地范围内,不重 复计列面积,详见表2-1-13。 表2-1-13 全线道砟存放场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类型及面积(hm2) 地、市 区、县 左 右 类型 面积 1 1 号道砟场 (略) (略) DK6 1+773 100 水田 / 2 2 号道砟场 (略) (略) DK175+300 100 水田 4.0 0 合计 4.0 0 2、汽车运输便道 工程结 (略) 情况,对距 (略) 较远并且工程较集中的地段修建贯通施 (略) ,其他通往特大桥、大桥、取土场等工程 (略) 按照引入便道标准设 置。全线施工便道(桥)总长度141.40km,其中新建双车道139.80km,路基宽6.5m; 新建施工便桥1.60km,桥面宽5.0m。全线新建施工便道分布概况见表2-1-14。 表2-1-14 施工便道概况表 序号 行政区划 长度(km) 面积(hm2) 地、市 区、县 新建双 车道 新建施 工便桥 合计 水田 旱地 公路用 地 水浇地 合计 1 (略) 城南新区 3 .00 0.06 3.06 1.75 0.23 1.98 2 亭湖区 4 .50 0.12 4.62 2.98 2.98 3 (略) 23.00 0.4 8 23.48 10.65 1.50 3.04 15.19 4 (略) 24. 00 0.51 24.51 11.15 0.50 3.00 1.20 15.85 5 (略) 海安县 6 .50 0.12 6.62 3.58 0.40 0.30 4.28 6 (略) 20. 00 0.09 20.09 9.92 0.67 2.45 13.04 7 通州区 32. 50 0.16 32.66 13.51 1.80 3.40 2.50 21.21 8 (略) (略) 26. 30 0.08 26.38 13.64 2.29 1.20 17.13 合计 139.80 1.6 0 141.40 67.19 2.97 13.27 8.24 91.67 3、临 (略) 全线临 (略) 采用混凝土杆,每70~120m 布设一个杆,挖深1.5m。全线新 修建临 (略) 51.50km,临时占地7.73hm2。详见表2-1-15。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8 表2-1-15 新建临 (略) 情况统计表 序号 行政区划 新建电力 面积(hm2) 地、市 区、县 线路长度 (km) 水田 旱地 合计 1 (略) 城南新区 2.00 0.30 0.3 0 2 亭湖区 1.50 0.15 0.08 0.23 3 (略) 4.50 0.50 0.18 0.68 4 (略) 3.00 0.45 0.4 5 5 (略) 海安县 8.50 0.80 0.48 1.28 6 (略) 5.50 0.60 0.23 0.83 7 通州区 14.00 1.56 0.54 2.10 8 (略) (略) 12.50 1.50 0.38 1.88 合计 51.50 5.86 1.87 7.73 (十一)取、弃土(渣)场 1、取土场 主体设计设置取土场3 处,占地47.26hm2,取土总量94.51 万m3,用于东台站填 方及 (略) 基填筑,占地类型为水浇地,取土深度为2.30m(其中表土0.30m,有 效取土深度2.00m),工程完工后,取土场利用桥梁钻孔出渣回填并覆表土后恢复耕地, 能够完全恢复利用,满足水土保持要求。主体设计取土设置情况详见表2-1-16。 表2-1-16 取土场概况一览表 行政区划 对应里程 位置 相对距 离(m) 占地类 型及面积(hm2) 取土量(万 m3) 有效取 土深度(m) 环境概况 水浇地 盐城 市 东 台 市 DK056+180 左侧 50 0 15.32 30.65 2 平原耕地区,种植小麦、水 稻等农作物,交通便利。 DK056+650 左侧 18 80 21.46 42.92 2 平原耕地区,种植小麦、水 稻等农作物,交通便利。 DK057+400 左侧 34 00 10.47 20.94 2 平原耕地区,种植小麦、水 稻等农作物,交通便利。 合计 47.26 94.51 2、弃土(渣)场 主体设计弃土场27 处,占地81.03hm2,占地类型为坑塘水面、水浇地,弃土量 233.91 万m3,主要为盐城至南通西段未充分利用的桥梁承台开挖土方和桥梁钻孔渣土。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9 表2-1-17 弃土场概况一览表 序号 行政 区划 弃土场名称 里程 侧别 距离 (m) 面积 (hm2 ) 弃土 深度 (m) 弃土量 (万 m3) 1 亭湖区 盐城1 号弃 土场 DK014+000 右侧 260 0 .53 5 2.67 2 亭湖区 盐城4 号弃 土场 DK015+500 右侧 6 00 0.2 3 0.6 3 (略) (略) 1 号 弃土场 DK056+180 左侧 50 0 15.32 3 46 4 (略) (略) 2 号 弃土场 DK056+650 左侧 18 80 21.46 3 62.7 5 (略) (略) 3 号 弃土场 DK057+400 左侧 34 00 10.47 3 29 6 海安县 海安县3 号 弃土场 DK096+500 右侧 200 2 .19 3 6.58 7 (略) 如皋-白蒲镇 1 号弃土场1 DK137+200 左侧 21 63 2.91 3 8.74 8 (略) 如皋-白蒲镇 1 号弃土场2 DK137+970 左侧 22 70 5.33 3 16 9 (略) 如皋-白蒲镇 1 号弃土场4 DK138+350 左侧 1 969 0.67 3 2 10 (略) 如皋-白蒲镇 1 号弃土场3 DK138+000 左侧 14 94 0.93 3 2.8 11 (略) 如皋-白蒲镇 1 号弃土场5 DK138+800 左侧 1572 3.0 6 3 9.2 12 (略) 如皋-白蒲镇 2 号弃土场1 DK140+800 左侧 13 00 1.02 3 3.05 13 (略) 如皋-白蒲镇 2 号弃土场2 DK141+430 左侧 11 00 0.51 3 1.54 14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2 号弃土场 DK148+800 左侧 1 50 3.3 3 9.9 15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3 号弃土 场1 DK153+200 左侧 150 0 .59 3 1.17 16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3 号弃土 场2 DK153+000 左侧 3 00 0.48 2 0.96 17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3 号弃土 场3 DK152+750 左侧 7 50 1.3 2 2.61 18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3 号弃土 场4 DK152+500 左侧 4 00 1.11 2 2.21 19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3 号弃土 场5 DK152+400 左侧 8 60 0.1 2 0.2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0 20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4 号弃土场 DK153+700 左侧 1 50 1.4 2 4.2 21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5 号弃土 场1 DK161+100 右侧 1 80 0.84 3 1.68 22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5 号弃土 场2 DK160+145 右侧 200 1 .21 2 2.42 23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6 号弃土场 DK161+700 左侧 2 30 0.65 2 1.3 24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7 号弃土 场1 DK164+110 右侧 8 80 1.26 2 3.77 25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7 号弃土 场2 DK164+350 右侧 300 1 .39 3 4.19 26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7 号弃土 场3 DK164+500 右侧 1 50 1.19 3 3.58 27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7 号弃土 场4 DK165+000 左侧 5 00 1.61 3 4.84 合计 81. 03 233.91 五、项目组成表及工程投资 (一)工程组成 项目组成见表2-1-18。 表2-1-18 主要工程组成表 工程 情况 介绍 建设单位 (略) 办公室 设计单位 中铁第 (略) (略) 建设地点 线路经过 (略) 、 (略) 、 (略)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招标确定 建设期 总工期4年 总投资 24 4.1亿元 主体 工程 线路工程 正线长度187.96km,铺轨里程156.664km,南通西至张家港站间31.286km只进 行线下工程;联络线长度13.640km;动车走行线5.019km。 站场工程 全线设大丰站、东台站、海安县站、如皋南站、南通西站。 桥梁工程 盐城至南通西站间新 (略) 长156.664km,设特大桥6座,桥梁长 146.329km, (略) 总长的93.4%; (略) 长5.825km,设特大桥1座,桥 梁长1.691km, (略) 总长的29.5%。南通上行、下行客车 (略) 长度 13.640km,设特大桥2 座,中桥2 座,桥梁长8.020km, (略) 总长的58.3%。 南通地区动车所走行线长度5.019km,设特大桥1 座,桥梁长3.201km。 南通西至张 (略) 正线全长31.286km。共设新建桥梁8座,桥梁总长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1 表2-1-18 主要工程组成表 31.286km,桥梁 (略) 总长度的100%。其中DK166+977至DK173+972段 利用在 (略) 长江桥跨江,不涉及新建工程内容。 (略) 铺轨至南通 西站,南通西站至张家港站间只进行墩台及梁体的架设。 辅助 工程 牵引变电 全线新建大丰、安丰、如皋3座AT牵引变电所。 综合维修 如皋站新设维修车间1处,其下在东台站新设维修工区1处;其余在海安县站、 国道村站、南通西站各设保养点,南通动车运用所设维修工区1处。 房屋建筑 全线房屋建筑面积总计*m2。其中生产房屋*m2,生产附属房屋 *m2。 公用 工程 采暖 本线不处于采暖区域,冷(热)源采用空气源热泵,采用集中空调或分体式 空调机。 给、排水 本工程共设办理客运的车站5个,分别为大丰、东台、海安县、如皋南、南通西。海 安县站为新长线既有给水站。东台为新长线既有生活供水站;南通西站 (略) 在建生活供水站;大丰站、如皋南站为本线新建生活供水站。新建南通动车运用所 (略) 政自来水供水, (略) 政供水干管上接管。线路所、区间3 处警务区及3 处 牵引变电所均为本段新建生活供水点。 临时 工程 取土场 处/hm2 3 /47.26 弃土(渣)场 处/hm2 27/ 81.03hm2 施工便道 km/hm2 14 1.40/91.67 制存梁场 处/hm2 10/ 117.33 铺架基地 处/hm2 1 /5.67 砼拌合站 处/hm2 16/21.33 填料拌合站 处/hm2 5 /8.35 道碴存放场 处/hm2 2 /4.00 占地 总面积 hm2 89 6.97 永久占地 hm 2 56 3.87 临时占地 hm 2 33 3.10 土石 方 工程土石方总量1506.*m3,其中挖方707.*m3,填方798.*m3,借方454.*m3,弃 方363.*m3。 环保 工程 生态防护 生态防护、水土流失治理 噪声治理 全线设置桥梁段2.3m高声屏障127处共*延米;路基段2.95m高声屏障7 处共1847延米,隔声窗244处合计* m2,搬迁或功能置换共计849户。 振动治理 本次评价建议对34处敏感点 (略) 外轨中心线11米范围内振动敏感点 进行功能置换或拆迁,鉴于本工程在噪声治理措施中已经对 (略) 外轨 中心线30米范围内敏感点已经实施拆迁,振动拆迁投资纳入噪声治理投资, 不再重复计列。工程在落实功能置换或拆迁后,沿线敏感点振动全部达标或 小于80dB。 水污染防治 污水达标排放 大气治理 本工程各站均不使用锅炉,无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污染源为施工期扬 尘污染,扬尘污染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 关于新污染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有关规定。 固体废物处置 旅客列车垃圾、生活垃圾和旅客候车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或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堆放点;施工场地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 交由地方环卫部门集中处理。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2 (二)工程投资及施工组织 本工程估算总额为244.1 亿元,根据资金筹措计划,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按各占 50%考虑。本项目于2017 年12 月初动工,2020 年11 月底竣工,总工期4 年。 第二节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工程永久用地 (略) 长度206.622km(其中盐池至南通西段正线156.664km,南通西至张 家港段正线31.300km,联络线18.659km),全线永久用地563.87 hm2,具体见表2-2-1。 表2-2-1工程永久用地数量统计表单位:hm2 工程类别 耕地 林地 园地 工矿仓 储用地 交通运输 用地 住宅用 地 水域及 水利设 施用地 特殊 用地 合计 路基工程 11. 49 2.22 3.1 8 1.47 2.85 2.8 0.73 24.74 桥梁工程 239.35 8.13 11. 53 3.73 16.73 27.07 49.13 0.5 3 356.21 站场工程 10 8.07 5.8 0.5 3 3.13 12.73 18.66 14 8.93 站后工程 18. 67 0 0 18. 67 改移工程 13. 91 1.4 15. 31 合计 37 7.58 16.15 11.53 7.45 35.25 42.65 72 1.26 563.87 (二)工程临时用地 本工程主体设计临时占地333.10hm2,用地数量中涵括了取(弃)土场、铺轨基地、 制存梁场、混凝土拌合站、填料拌合站、道砟存放场、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详见表 2-2-2。 表2-2-2工程临时用地数量统计表单位:hm2 工程类型 耕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 交通运输用地 小计 弃土场 47. 25 33.78 0.00 81.03 施工生产生活区 14 8.18 4.50 0.00 152.68 施工便道及临 (略) 86.13 0.0 0 13.27 99.39 合计 28 1.56 38.28 13.27 333.10 (二)土石方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工程土石方总量1506.*m3,其中挖方707.*m3(剥离表土196.*m3),填 方798.*m3(表土回填196.*m3),借方454.*m3(其中94.*m3来源于取土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3 场、359.*m3外购),弃方363.*m3(其中233.*m3运往弃土场、97.*m3平 摊于桥下永久用地范围内、32.*m3交由南通五建跃进 (略) 处置), 土石方平衡汇总见表2-2-3。 表2-2-3土石方平衡汇总单位:万m3 序号 工程内容 挖方 填方 利用 调入 调出 借方 废弃 1 路基工程 11. 91 83.07 1.87 1.23 81.19 8.80 2 桥梁工程 556.84 20 7.65 20 6.50 1.15 350.34 3 站场工程 54. 54 413.35 40.34 10.04 373.01 4.16 4 取(弃) 土场 14.18 24. 30 14. 18 10.12 5 施工生产 生活区 44.45 44. 45 44. 45 6 施工便道 25.84 25. 84 25. 84 小计 734.45 70 7.75 33 3.18 11.27 11.27 454.21 363.30 土石方施工作业主要内容及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场地清理 路基施工前首先要对场地进行清理,其 (略) 用地范围及临时工程影响范围 内施工场地的清理、拆除和挖掘,以及必要的平整场地等有关作业,场地清理必然导 致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地表短时间裸露,并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一 定量的水土流失。 2、路基填筑 路基的填筑通常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向上填筑。 填筑材料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和粉尘,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一定 程度的污染。 路基建设大量的土石方作业必将导致大面积的地表土层挖填,破坏地表形态,松 动地表土层结构,从而加剧地表土的流动和增加水力侵蚀的物质源。 3、路基防护 路基排水系统自成体系, (略) 基边沟和一系列边沟函、引水沟组成。施工过 程中水流下渗和冲刷,对地质不良地段和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口, 均会产生泄漏和冲刷,造成排水设施的破坏,形成新的水土流失。 4、取土施工作业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4 取土场在施工期间,表土被全部剥离,周边及坑底土质疏松并裸露,在强风、雨 季易发生水土流失。 5、弃土施工作业 弃土(渣)作业后,表土较疏松并裸露,在雨季易发生水土流失。 (三)工程建设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工程用地范围内主要植被类型为农田栽培植被,铁路施工过程中场地平整、开挖, 土石方的挖掘和填筑,道路浇筑、装卸和搅拌等作业,旱季施工容易引起大量扬尘, 覆盖于附近的农作物和树木枝叶上,将影响其光合作用,导致农作物和果树减产。工 程建设因占压土地、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生物量损失和减少。 铁路作为带状工程, (略) 基作为屏障对动物活动、两侧人员的农作出行、车辆 交通以及水流可能产生阻隔影响。经收集资料、调研、现场调查观测,工程评价的绝 大部分范围内的*生野生动物类型多为该地区常见种群。从工程设计的桥梁、涵洞分 布及数量衡量,其可以作为*域野生动 (略) 的有效通道,对现有野生动物的生 存环境基本不构成威胁。 (四)桥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以桥梁形式跨越通榆河(亭湖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水源保 护区,穿越通榆河(亭湖区)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通榆河( (略) )清水通 道维护区穿越一级水域和*域范围,穿越通榆河( (略) )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 区*域,穿越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穿越九圩港清水通道维 护区二级管控区*域等6 处环境敏感区。 本工程所在地地表水系极为发育,线路通过地区主要河流有新洋港河、通榆运河、 斗龙港、新团河、串场河、三十里河、五十里河、新通扬运河、跃进河等,其中斗龙 港为天然河流,其余均为人工河流。除串场河为近南北向流入射阳河外,其余各条河 均呈北东向流入黄海。各河流水位、流量随季节变化均较大,线路跨越桥梁均不设水 中墩。 跨河桥涵的改建、新建可能引起河道、干渠水文条件及桥址上下游自然形态的改 变,产生对河岸及河床的冲刷和淤积,影响其行洪排涝灌溉功能。 工程设计桥梁基础采用钻孔桩等施工方法。桥梁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跨越河谷时,若桥涵设置不当会影响河道和沟谷行洪功能。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5 2、桥梁基础开挖、钻孔产生的弃土弃渣以及施工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置不当,容易 造成水土流失,淤积农田、河道, (略) ;雨季施工,可能污染水体、堵塞泻洪沟、 淤积河道,影响行洪。 二、污染要素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声环境 铁计[2010]44 号文源强中有砟轨道类型的源强见表2-2-4 表2-2-4 动车组噪声源强表单位:dB(A) 车速,km/h (略) (略) 有砟轨道 无砟轨道 180 81. 0 84.0 190 81. 5 84.5 200 82. 5 85.5 210 83. 5 86.5 220 84. 5 87.5 230 85. 5 88.5 240 86. 0 89.0 250 86. 5 89.5 260 87. 5 90.5 270 88. 0 91.0 280 91.5 290 92.0 300 92.5 310 93.5 320 94.0 330 94.5 340 95.0 350 95.5 线路条件: (略) ,无缝、60kg/m 钢轨,轨面状况良好,混凝土轨枕,平直、 (略) ; (略) 为13.4m 桥面宽度、箱型梁、带1m 高防护墙。参考点位置:距列 (略) 中心25m,轨面以上3.5m 处。 (略) (略) 噪声源强同“铁计[2010]44 号”,鉴 (略) 所采用的桥梁,与“铁 计[2010]44 号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 导意见》(2010 年修订稿)的通知”中的桥梁边界条件不一致,根据对现已运营的各条 客运专线现场监测的数据分析,12.6m (略) 噪 (略) (略) 低1~2dB(A),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6 本工 (略) 噪声源强在铁计[2010]44 (略) (略) 噪声源强值的基础上减 1dB(A)。 铁计[2010]44 号文中160km/h 路 (略) 、有砟轨道、动车组噪声源强79.5dB, 针对“160km/h 及以下速度旅客列车噪声源强”80km/h 路 (略) 、有砟轨道旅客列 车噪声源强76.5dB,经现场类比实测京津城际80km~100km/h 动车组噪声源强小于 75dB。预测评价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在80km/h、路堤有砟轨道、 (略) 源强取值77dB。 (略) 两侧分布有居民区、学校等噪声敏感点,列车运行噪声及施工噪声会 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作 (略) 基填筑、夯实,桥梁基础施工,设备、材料运输,房屋 拆迁及地面开挖等。大临工程进行生产作业时,如填料的拌合、混凝土的搅拌、制梁 厂钢构件的焊接以及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等施工机械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压路 机等各种运输车辆对周围环境会产生噪声影响。 2、振动 本线振动的产生是源于列车运行中轮轨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振动通过轨枕、道床、 路基(或桥梁、隧道)、地面传播到建筑物,引起建筑物的振动,对居民生活产生影 响。 本次振动评价列车振动源强根据铁计函[2010]44 号“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2010 年修订稿)》的通知”确定(低 速段源强进行速度修正),如表2-3-5。 表2-3-5 动车组列车振动源强 动车 组 速度 (km/h) (略) (略) (略) ,无 缝、60kg/m 钢轨,轨面状 况良好,混凝 土轨枕,有砟 道床,平直线 路。低路堤或 11m 高桥梁, 距列车运行 线路中心 30m 的地面 处,冲积层, 轴重16t 无砟 有砟 无砟 有砟 160 70.0 76. 0 66.0 67. 5 170 70.5 76. 5 66.5 68. 0 180 71.0 77. 0 67.0 69. 0 190 71.5 77. 5 67.5 69. 5 200 72.0 78. 0 68.0 70. 5 210 72.5 78. 5 68.5 71. 5 220 73.0 79. 0 69.0 72. 5 230 73.5 79. 5 69.5 73. 5 240 74.0 80. 0 70.0 74. 0 250 74.5 80. 5 70.5 74. 5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7 260 75.0 81. 0 71.0 75. 0 270 75.5 81. 5 71.5 75. 5 280 76.0 72.0 290 76.5 72.5 300 77.0 73.0 310 77.5 73.5 3 20 78.0 74.0 3 30 78.5 74.5 3 40 79.0 75.0 3 50 79.5 75.5 此外,本工程在施工期也将对附近的建筑物及居民产生振动影响。 3、地表水环境 工程 (略) 污水主要来源于各站生活办公房屋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 为CODcr、BOD5、SS、氨氮等。综合维修工区、维修车间会产生少量含油生产废水, 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石油类等。设计各站、所新增污水见表2-3-6。 表2-3-6 各站所污水量及排放情况表 序号 站名 新增排放量(m3/d) 处理措施 排放去向 执行标准 生活 生产 集便 1 大丰站 2 2.2 0 化粪池、新增 Q=3m3/h 一体化 SBR 污水处理设 施、储存消毒 回用站区绿 化、洒水等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标准;(GB/T *-2002)绿化用水 标准; 2 东台站 44.5 12. 0 化粪池、隔油池 市政污水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3 海安站 5.2 / 化粪池 (略) 政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4 如皋南站 28. 2 16.0 化粪池、隔油池 市政污水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5 南通西站 4.1 / 化粪池 (略) 政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6 南通维修工 区、乘务员公 寓 93.3 4.0 化粪池、隔油池 (略) (略)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7 南通动车运用 所 162.3 18 2.4 288.0 厌氧池、隔油池、 化粪池 (略) 政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8 序号 站名 新增排放量(m3/d) 处理措施 排放去向 执行标准 生活 生产 集便 1 大丰站 2 2.2 0 化粪池、新增 Q=3m3/h 一体化 SBR 污水处理设 施、储存消毒 回用站区绿 化、洒水等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标准;(GB/T *-2002)绿化用水 标准; 8 (略) 所 0.8 / 化粪池 定期掏空,不 外排 / 9 区间警务区 0 .6×3 0 化粪池 定期掏空,不 外排 / 10 大丰、安丰、 如皋牵引变电 所 0.8×3 0 化粪池 定期掏空,不 外排 / (2)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 跨河大桥施工对河流水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基础施工,特别是水中墩施工。桥梁 钻孔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桥梁施工对河堤、河道的保护,以及钻渣等少量施工废物的 管理,若施工过程中对河堤、河道造成一定影响,需在施工完成后予以恢复。 箱梁制梁场、铺轨基地、混凝土搅拌站等大临工程产生生产废水,废水主要为制 梁过程中砂石料清洗废水以及混凝土拌和站的洗罐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等。 这些生产废水浊度较高、泥沙含量较大,如果直接排放可能造成附近沟渠淤积或堵塞。 施工营地及施工场地污水主要包括现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cr、SS 等。施工营地一般选择在距工点较近、交通方便和有水电供给的村镇附近。 由于施工人员居住、生活简单,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主要以洗漱和食堂清洗污水为 主。本工程工期较长,施工营地驻扎时间也较长,若生活污水随意泼洒会对周围环境, 特别是营地周围造成污染,影响营地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健康。 4、地下水环境 本工程新建动车运用所一处,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来自车辆检修的含油废水,主 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Cr 等;生活污水主要为浴池洗浴水、食堂洗涤水、打扫卫生 排水和厕所冲洗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Cr、氨氮、动植物油等。 5、大气环境 本线运营列车采用动车组,沿线无机车大气污染物排放。工程无新增锅炉。 施工期施工机械作业、施工便道上的运输车辆运行、施工营地人员炊事取暖等将 产生废气污染,土石方及建筑材料运输带来运输扬尘污染环境空气。填料拌合站主要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9 (略) 段的填料进行骨料的搅拌,在进行填料搅拌作业时,会产生扬尘污染环境空 气。 6、固体废物 本工程运营后,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车站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旅客列车垃 圾,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若处理不当, 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固体废物排放的单位有沿线各车站,施工期间及运营后将会产生以下几种固体废 物: ? 工程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垃圾。 ? 旅客候车期间的车站生活垃圾。 ? 旅客列车生活垃圾。 ? 车站、动车运用所产生的生活垃圾。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0 第三章工程所在地区环境现状 第一节自然概况 一、地形地貌 本线经过地貌单元为滨海平原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由 西南向北东海岸微倾,地面高程1~6m,相对高差1~5m。地表水系发育,河渠纵横, (略) 。村落密集,农耕发达,交通便利。 二、工程地质 (一)地层岩性 沿线均为第四系地层覆盖,沉积厚度可达200~300m;成因类型为海相沉积。 第四系全新统(Q4):分布于沿线地表,总厚度10~40m左右。岩性主要为粉质 黏土、黏土、粉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砂,为海*交互相沉积。 第四系上更新统(Q3):分布于全新统地层之下,厚度大于40m,勘探深度内未 穿透,岩性为粉质黏土、粉土、粉砂,为海*交互相沉积。 (二)地质构造 本工程在大地构造单元上位于扬子准台地苏北坳陷区,在坳陷中又有一系列凸起、 凹陷相间,多数呈北东方向排列。线路由北而南分别通过其盐城坳陷、建湖隆起、东 台坳陷及海安坳陷四个三级构造单元。自中生代以来,本区一直处于沉降状态,特别 至新生代以后沉降更甚,沉积了巨厚的松散堆积物,总厚度可达上千米,第四系地层 厚度200~300m。地质 (略) 影响不大。 (三)不良地质 沿线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饱和粉土及粉砂地震液化、地面沉降等。 1、地震液化 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015g地区内,地表以下15m深度范围内的第四系饱和 粉细砂、粉土多为地震液化层。详见沿线地震液化段落分布一览表3-2-1。 桥梁工程不宜选择地震液化的饱和粉土、粉砂作为基础持力层。路基建议采用挤 密碎石桩、砂桩处理,当液化层埋藏深度不大时,可采用振动压密或强夯法处理。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1 2、地面沉降 根据《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年—2020年)》, (略) 盐通线沿线区 域为江苏省沿海地面沉降易发区。 七十年代, (略) 就出现了井管上升、井台开裂等地面沉降迹象。据《江苏省地 质环境公报》等资料分析,南通、盐城等沿海平原区地面沉降已普遍存在,截止2008 年底,累计地面沉降量大于200mm地区的分布面积超过4000km2,主要沉降带有:盐城 —*佑—便仓沉降带、方强—新丰—大丰沉降带,其年沉降速率均在10mm/a以上。由 (略) 政府已经 (略) 各地严格凿井管理,该市水利部门对一些违规地下水 井进行封填,虽然地下水开采量有所压缩,但地下水水位仍在下降。目前,地面沉降 速率小于20mm/a。线路经过地区地面沉降灾害主要 (略) 开发区至*佑一带, 大团至刘庄一带,由于超采地下水,累计最大沉降量大于600mm,线路通过地段大部 分目前沉降量均小于200mm,沉降速率均小于10mm/a。防治地面沉降最有效的办法就 是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恢复地下水水位,减少地面沉降。 (略) 政府已采取有力措 施,严格控制 (略) 沿线地下水的开采,防止出现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出现地 面沉降灾害。 (略) 运营的安全。 (四)特殊岩土 沿线的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软土、松软土,详述如下。 1、人工填土 线路途经盐城、大丰、 (略) ,人工填土分布较广,主要为填筑土、素填土 和杂填土,垃圾填埋场一 (略) 周边外围,填筑土(粉质黏土)主要分布于公 路、铁路 (略) 路堤,厚2~8m,杂填土、素填土主 (略) 及村庄附近,厚 约1~5m。杂填土需清除换填,填土地段地基需做分层夯实处理。 2、软土 沿线软土广泛分布,岩性为淤泥质粉质黏土,一般埋藏于地下2~1910m,厚度一 般2~18m,最厚达25m以上,含有机质,软塑~流塑;软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天然 含水率W=39.2%~54.5%,天然孔隙比e=1.099~1.533,液限WL=40.2%~48.2%,压 缩系数a0.1~0.2=1.222MPa-1~1.3MPa-1,压缩模量Es0.1~0.2=2.19~4.0MPa,双桥静探锥头 阻力qc=0.22~0.78MPa,σ0=50~70kPa。 软土具有含水率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流变性的特点。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2 3、松软土 沿线连续分布松软土,主要岩性为软塑粉质黏土、稍密粉土、松散粉砂,厚度0.5~ 10m。粉质黏土:灰黄色、黄褐色、灰褐色,一般厚2~206.0m,局部厚达20.0m,软 塑;粉土:灰黄、灰褐色,稍湿,稍密,层厚5~9m,饱和,稍密, 0=100~120kPa。 松软土具有含水率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的特点。松软土 (略) 堤时,需结合地基 (略) 堤设计 (略) 堤稳定和工后沉降检算分析,根据检 算结果,选择地基加固处理措施。 三、水文地质 (1)地表水 本工程位于淮河、长江流域。沿线地表水系极为发育,线路通过地区主要河流有 新洋港河、通榆运河、斗龙港、新团河、串场河、三十里河、五十里河等,其中斗龙 港为天然河流,其余均为人工河流。除串场河为近南北向流入射阳河外,其余各条河 均呈北东向流入黄海。各河流水位、流量随季节变化均较大。 (2)地下水 线路通过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河流、水渠纵横交错,地下水发育。根据含 水岩组的岩性,组合关系以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水力特征等,沿线的地 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又分为孔隙潜水、孔 隙承压水。 根据区内各含水层的时代、成因、水质、水力联系等水文地质特征,区内地下水 含水层次多,水质复杂,可分为两层水。 ①上层水:属孔隙潜水、半承压水,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至全新统粉、细砂层 中。潜水水位埋藏深度一般0.5~2m,变化幅度1~2m。水质差,矿化度一般3~10g/L, 部分地段大于10g/L,为咸水或半咸水。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在1~3m以浅接近地表部 位水质明显淡化,矿化度1~2g/L。富水性较差。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和下部含 水层的越流补给,埋藏深度受降水季节影响较大。 ②下层水:属孔隙承压水,赋存于第四系下更新统至中更新统粉、细砂层中。含 水层顶板埋深40~230m。水质较好,矿化度一般多小于1g/L,局部为1~3g/L,为淡水 或微咸水。富水性好,水量丰富。以侧向径流和下部含水层的越流补给为主,是本区 主要开采层。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3 沿线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主要受气象、水文、地形、岩性等因素控制。 第四系孔隙潜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其次为地表水及深层承压水的 越流补给;径流主要表现为水平径流和侧向径流;排泄主要包括地面蒸发、农业灌溉 用水、越流补给下覆上更新统孔隙承压水含水岩组等。 由于本区地势平坦,第四系孔隙承压水侧向迳流、排泄微弱,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一般变化不大,动态平稳,无季节性变化,且运动滞缓,承压水的水力坡度一般为百 万分之一左右。 四、地震动参数区划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2001),结合沿线工程地质 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情况,全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 周期分区为1~2区。详见表3-2-1。 表3-2-1地震动参数划分表 序号 里程范围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m/s2)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s) 1 DK0 +000~DK12+830 0 .10 0.45 2 DK1 2+830~DK45+860 0 .15 0.45 3 DK45+860~DK128+360 0.10 0 .40 4 D K128+360~终点 0 .05 0.40 5 南通上下行联络线 0 .05 0.40 五、气象特征 线路通过地区濒临黄海,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 降水充沛。但因受季风控制,干旱、雨涝、低温、连阴、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间或 有出现。铁路工程气候分区属温暖地区。据收集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4.7~15.9℃, 最高气温37.4~39.1℃,最低气温-11.1~-8.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0.4~28.4℃,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4~10.0℃。年平均降水量931.1~1012.8mm,年最大降水量 1289.6~1470.3mm,月最大降水量411.8~555.7mm(7~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788.7~ 1494.7mm,年最大蒸发量871.4~1659.9mm。土壤最大冻结深度推荐值0~0.15m。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4 第二节沿线环境质量 一、生态环境 (一)土壤与动、植物 工程沿线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盐土等。沿线植被类型主要为人工林植 被、农田植被等,其中主要造林树种有意杨、水杉、女贞、柳杉等,经济林有桑、梨、 银杏、桃等。常见动物有刺猬、狗獾、狸猫、黄鼬、猎头鹰、白鹭、大雁等。 (二)水土流失 工程所在区域的水土保持区划属于北方土石山区的黄淮海平原区。区内未分布国 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沿线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模数190~2200t/km2·a,属轻度侵蚀。 二、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 (略) 环境状况公报》、《20 (略) 环境状况公报》、《2016 (略) 环境状况公报》,本工程沿线环境质量现状见表3-3-1。 表3-3-1沿线环境质量现状表 城市名称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声环境 (略) SO2、NO2年平均浓度分别为 19μg/m3、23μg/m3,达到《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可 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 度为85μg/m3,细颗粒物 (PM2.5)年平均浓度为 49μg/m3,分别超过《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0.21倍和0.40倍。 全市8条主要河流中,苏北灌溉总 渠、黄沙港、射阳河、斗龙港、 新洋港和通榆河水质状况为良 好,串场河、灌河水质为轻度污 染。5条主 (略) 际交界断 面水质达标率为20%,其中淮河 入海水道苏嘴排渠断面和通榆河 古贲大桥断面水质劣于Ⅴ类,主 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和化学 需氧量。 全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 平均等效声级为52.3分 贝,总体水平为二级, 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与2014年相比,平均等 效声级上升了1分贝。城 (略) 交通噪声平均等 效声级(路长加权)在 62.4-67.0分贝之间,全 市平均值为65.6分贝, (略) 交通噪声强度 为一级,声环境质量为 好。与2014年相比,平 均等效声级上升了1.7 分贝。 (略) SO2年均浓度为30μg/m3、NO2 年均浓度为38μg/m3,均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可 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 度为88μg/m3,细颗粒物 (PM2.5)年平均浓度为 58μg/m3,未达到《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二 长江南通段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Ⅲ类标准,满足 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水质达标 率为100%。 (略) 境内9条主要内河中,通吕 运河、通启运河、焦港河、新通 扬运河河流水质在Ⅲ类~Ⅳ类之 间,其他河流水质以Ⅳ类~Ⅴ类 (略) 区1类功能区(居 民、文教区)、2类功能 区(居住、商业、工业 混杂区)、3类功能区(工 业区)昼、夜间等效声 级值均符合国家《声环 境质量标准》 (*)相应 功能区标准;4a类功能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5 级标准。 为主,部分断面出现劣V类水质。区(交通干线两侧等区 域)昼间等效声级值符 合标准,夜间超过标准 5.1分贝。 (略)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 76.2%,各地达标率介于 68.9%~79.8%之间。市区环境 空气质量达标率为69.0%。 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轻 度污染状态。列入江苏省“十三 五”水环境质量目标考核的50个 地表水断面中,水质达到Ⅱ类断 面的比例为16.0%,Ⅲ类为 48.0%,Ⅳ类为26.0%,Ⅴ类为 10.0%,无劣Ⅴ类断面。 区域声环境质量平均等 效声级分布在53.2~ 55.7分贝之间,张家港 市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 率为100%。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7 第四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概述 一、评价原则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本工程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降低工程建设对 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结合工程特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确定如下: 1、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2、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分析; 3、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分析; 4、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5、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6、对区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分析; 7、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8、生态保护措施及投资估算。 主要评价因子评价成果和预测详见图4-1-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8 图4-1-1 主要评价因子评价成果和预测图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9 四、调查及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采用“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的方法,在收集整理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资 料、敏感区域资料的基础上,利用3S技术,结合实地踏勘,对具有代表性区域和重点工 程实施区域,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沿线生态环境现状及预测工程建设 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 (一)调查方法 (1)资料收集法 通过环保、国土、住建、林业、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收集能反映生态环境现状的 资料,包括生态环境本底资料、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区域基本情况以及其它有关的 科研文献和调查材料等。 (2)现场调查法 1)植被群落调查 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 (略) 穿越清水通道维护区和饮用水 (略) 段确定典型 的群落地段,进行群落调查,乔木群落样方面积为10×10m2,草本样方为1×1m2,记录 样地的所有种类,按Braun-Blanquet多优度-群聚度记分,并记录样方地理坐标。 灌草丛生物量利用样地估算与查阅文献法,乔木生物量采用估测的方法对植被生物 量进行测算。样方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10日~12日。 2)*生动物调查 *生动物调查方法主要有样线法、样点法和资料查询。 两栖爬行类和兽类主要采用访问调查和资料查询确定种类及数量等,鸟类调查主要 采用资料查询法。 3)水生生态调查 水生生物调查方法主要依据《全国淡水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试行)》进行, (略) 跨越水体进行了水生生物资源的野外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藻类植物、浮游动 物等。鱼类种类调查主要采用资料收集法。 (3)收集资料法 资料收集来源主要有《江苏植物志》、《中国植被区划》、《中国植被》、《中国 动物地理》、《江苏省生物志·动物篇》 (略) 络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等。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0 (4)遥感调查法 (略) 所经区域2015年10月的美国Landsat 8 OLITIRS影像资料,选取754波段进 行图像融合,根据实地考察和收集到的有关文字与图形资料,建立地物原型与卫星影像 之间的直接解译标志,通过非监督分类和人机交互判读分析方法,运用ENVI5.1软件解 译出评价范围内生态环境评价所需的植被、土地等相关数据,最后应用ArcGIS10.2等软 件进行数据统计和生态制图,得到项目评价区域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等生态现状信息。 生态制图工作流程见图4-1-2。 图4-1-2 生态制图工作流程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1 (二)评价方法 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调查、遥感解译等方法对沿线植物分布、水土流失现状等进行 分析,在实地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 (略) 沿线植被类型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一系列图件,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定 量分析、评价和预测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及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 第二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一、生态功能区划现状及评价 (一)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概况 根据江苏省《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发[2004]106 号)全省划分为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和沿海滩涂与海洋等3个生态区(一级区) 以及7个生态亚区(二级区)。 (二)本工程沿线区域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所在区域位于“Ⅰ2淮河下游平原农业与湿地生态 亚区”、“Ⅱ1沿江 (略) 与农业生态亚区”,其中DK0+000~DK109+090段位于Ⅰ 2-6 滨海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DK109+090~ DK156+663.95段位于“Ⅱ1-4 通扬高沙平原 水土流失敏感区”, DK160+000 ~ DK191+300段(含利用段)位于“Ⅱ1-6苏南沿江平原 城市化和区域开发生态敏感区”。 工程线位在生态功能区划中的走向见图4-2-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2 图4-2-1 (略) 在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中的位置 本工程位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3 综上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平原,地势平坦,植被类型以人工栽培植被为主, 是江苏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为农业生产。主体工程建设中要注意 对农田资源的保护,减少工程用地数量,同时避免因占地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破坏 和对河道的阻断,并做好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保证沿线评价范围内区域水肥条件不 因本工程建设而降低。 (三)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以及现场调查,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涉及6 处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分别为通榆河(亭湖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通榆河( (略) ) 清水通道维护区、通榆河( (略) )清水通道维护区、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 护区、通榆河(亭湖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九圩港通州区清水通道维护区,均为地 表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表4-2-1 拟建项目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位置关系情况 序号 环境敏感目 标 (略) 位置关系 穿越形式 备注 1 通榆河(亭 湖区)清水 通道维护区 线路走向平行于通榆河,于DK0+000-DK2+995 段以 路基和桥梁形式穿二级管控区的*域,穿越长度为 2995m。 路基、桥梁形式 本项目 场站、大 临工程 均设置 在生态 红线区 域范围外 2 通榆河(亭 湖区)饮用 水水源保护 区 线路走向平行于通榆河,于DK5+050~DK16+225 段以 桥梁形式穿越二级保护区的*域及准水源保护区的* 域,穿越长度为*m。 线路在水源地取水口西侧1160m 处通过,与一级保护 区*域边界最近距离140m。 桥梁形式,无涉水 桥墩 3 通榆河(大 丰市)清水 通道维护区 线路从通榆河左岸折向右岸,于DK16+225-DK23+130 段以桥梁形式穿越一级水域和*域范围、二级管控区 *域,穿越总长度6905m,其中一级管控区483m(水 域168m、*域315m)、二级管控区6422m。 以(83+144+83) m 连续梁-拱桥梁 形式,跨越通榆 河,无水中墩 4 通榆河(东 台市)清水 通道维护区 线路走向平行于通榆河,于DK61+868~DK64+200、 DK87+162~DK89+80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二级管控区 *域。穿越长度4970m。 桥梁形式 5 新通扬-通 榆运河清水 通道维护区 线路DK89+800-DK94+700 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通 道二级管控区,线路长度4900m,均为*域范围 桥梁形式 6 九圩港清水 通道维护区 (通州区) 线路DK155+650-DK157+478 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 通道二级管控区, (略) 长度1828m,均为*域范 围 桥梁形式 二、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4 (一)评价范围土地利用现状 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007)并结合遥感影像数据解析精度, 将评价区土地用地类型划分为耕地、林地、园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住宅用地及 其他建设用地等6种地类,详见下表。 表4-2-2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单位:hm2 用地类型 面积 所占比例 耕地 10 409.72 75.39% 林地 944.81 6.8 4% 园地 24 8.36 1.80% 草地 33. 85 0.25%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28 8.36 2.09% 住宅用地 15 52.21 11.24% 其他建设用地 33 1.35 2.40% 由表4-2-2可知,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为*.72hm2,占整个评 价区域总面积的75.39%;其次是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为1883.56hm2, 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13.64%;林地944.81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6.84%;水域及水 域设施用地总面积288.36 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2.09%;园地248.36hm2,占评价区 域总面积的1.80%,草地33.85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0.25%。 沿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照片如下: 耕地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5 园地 林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6 住宅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 三、植物资源现状评价 (一)植物区系及组成 根据现场踏勘、样方调查并参考《江苏植物志》及地方林业部门的本底资料和相 关科研成果,确定评价范围内共有种子植物110科316属769种,分别占全国植物总科数 的36.5%,总属数的10.6%,总种数的3.0%,其中裸子植物7科11属26种,被子植物103 科305属743种,具体见表4-2-4。 表4-2-4评价范围内种子植物统计表 区域 种子植物 合计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科 属 种 科 属 种 科 属 种 评价范围 7 11 26 103 3 05 743 1 10 3 16 7 69 全国 10 34 238 291 29 40 * 301 29 74 * 评价区占全国(%) 70.0 32.4 10.9 35.4 10. 4 3.0 36.5 10. 6 3.0 (二)植被类型及分布 1、区域植被概况 根据《中国植被区划》,本工程所在区域位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和“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区域”。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7 图4-2-2 (略) 在《中国植被区划》中的位置 区域内无天然森林分布,主要植被为栽培植被,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一年两熟为主,或甘 薯(Ipomea batatas)两年三熟,是主要产粮区;棉花(Gossypium herbaceum)也有少 量种植,在城镇附近还有以蔬菜为主的菜地。常见的田间杂草有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var.sativ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刺 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虎尾草(Setaria viridis)、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和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等。 农田、河道防护林以意杨林(Populus euramevicanacv.i-214)、水杉为优。 2、评级范围内常见植被类型及分布 在野外实地踏勘和卫片解译的基础上,参照《中国植被》中的植被分类原则,结 合沿线地表植被覆盖现状,本次评价将区域内常见*生植被划分为阔叶林、草丛、栽 培植被、水生植被等4种主要类型,具体见表4-2-5。典型样方见表4-2-6~表4-2-8。 本项目位置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8 表4-2-5评价范围内常见植被类型 生境 种类 植被型组 植被型 群系 拉*名 *生植 物 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意杨人工林 Form. Populus euramevicana cv.i-214 草丛 亚热带灌草丛 野豌豆草丛 Form. Vicia bungei 泽漆草丛 Form. Euphorbia helioscopia 栽培植被 园地 桑树林 Form. Morus alba linn.var.multlcaulls 农作物 小麦 Form. Triticum aestivum 水稻 Form. Oryza sativa 玉米 Form . Zea mays 水生植物 柳叶箬+芦苇群 落 Comm. Isachne globosa +Phragmitesaustralis 芦苇群落 Com m.Phragmites australis 3、典型植被概述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评价区内各类植被的生存特性,根据评价区内植被分 类系统,进行了典型样方的调查,每个样方尽量结合不同的工程形式,以确保样方调 查结果的代表性、准确性。其中,阔叶林选取了意杨林进行了典型样方调查;草丛选 取了野豌豆、泽漆群落进行了典型样方调查,其余植被类型只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记录。 具体样方调查结果如下: ① 阔叶林 阔叶林主要包括温带落叶阔叶林一个植被型,其主要群系为杨树林。评价范围内 河道、农田防护林以意杨(Populus euramevicana cv.i-214)为主,采取多排形式种植, 群落结构简单,可分为乔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以意杨为单一优势种,多为6~10年生, 树高为11~13m左右,胸径为15~30cm,郁闭度较高;林下主要草本植物有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 繁缕(Conyza canadensis)、剪刀股(Ixerisjaponica)等杂草,覆盖度约70%左右。 评价区典型阔叶林样地综合记录见表4-2-8。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9 表4-2-6典型阔叶林样地综合表 样方号 1 2 样方 特征 因子 样方名称 杨树林样方 杨树林样方 地理坐标 12 0°18′45.80″E,33°13′25.21″N 12 0°18′30.28″E,32°55′52.21″N 位置 DK8+500 西侧(通榆河(亭湖区)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 DK20+500 西侧1.6km 处(通榆河(大 丰市)清水通道维护区) 工点类型 桥梁占用 桥梁临近 总盖度 (%) 70 70 类型 植物名称 多优度- 群聚度 存在度 植物名称 多优度- 群聚度 存在度 植被种 类 乔木层 意杨 Populus uramevicana cv.i-214 5.5 Ⅴ 意杨 Populus uramevicana cv.i-214 5.0 Ⅴ 红叶石楠 Photinia serratifolia var. daphniphylloides 2.1 Ⅰ 草本层 繁缕 Conyza canadensis 3.2 Ⅲ 节节草 Equisetum ramosissimum 2.1 Ⅲ 小飞蓬 Erigeron canadensis 3.2 Ⅳ 繁缕 Conyza canadensis 3.2 Ⅲ 茜草 Rubia cordifolia 1.1 Ⅳ 剪刀股 Ixeris japonica 1.1 Ⅰ 大*草 Eibnitzia anandria + Ⅲ 夏至草 Lagopsis supina 1.1 Ⅰ 荠菜 Capsella bursa-pastoris 1.1 Ⅰ 茅莓 Rubus parvifius 1.1 Ⅳ 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0 ② 草丛 草丛主要包括野豌豆草丛、泽漆草丛。 野豌豆草丛主要分布在河道岸边荒地上,盖度在60%~75%,平均高度为60cm,群 落组成较为单一,以野豌豆优势种,主要伴生种有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蛇 莓(Duchesnea indica)、紫花地*、剪刀股等。 泽漆草丛主要分 (略) 边及河道边,盖度在50%~70%,平均高度为0.1m,群 落组成较为单一,以泽漆、葎草(Humulus scandens)为单一优势种,主要伴生种有繁缕、 黄鹌菜、剪刀股等。评价区典型草丛样地综合记录见表4-2-7。 表4-2-7典型草丛样方综合表 样方号 1 2 样方特征因子 样方名称 野豌豆群落样方 泽漆群落样方 地理坐标 12 0°18′45.80″E,33°13′25.21″N 12 0°18′30.28″E,32°55′52.21″N 位置 DK8+500西侧(通榆河(亭湖区)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 DK20+500西侧1.6km处(通榆河( (略) ) 清水通道维护区) 工点类型 桥梁占用 桥梁临近 总盖度 (%) 70 70 类型 植物名称 多优度-群聚 度 存在度 植物名称 多优度-群聚 度 存在度 植被种类 草本层 野豌豆 Vicia bungei 2.9 Ⅲ 泽漆 Euphorbia helioscopia 3.2 Ⅲ 蛇莓 Duchesnea indica 1.2 Ⅱ 葎草 Humulus scandens 2.2 Ⅱ 泽漆 Euphorbia helioscopia 1.1 Ⅱ 剪刀股 Ixeris japonica + Ⅰ 球果蔊菜 Rorippa globosa 1.1 Ⅰ 黄鹌菜 Youngia japonica 2.1 Ⅱ 紫花地* Viola philippica + Ⅰ 繁缕 Stellaria media + Ⅰ 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1 ③ 水生植被 水生植被主要包括柳叶箬(Isachne globos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 芦苇群落等。 芦苇群落,评价范围内水塘、河道滩地广泛分布,群落内总盖度为40%~50%,高 度在1~2.5m,易形成单一优势种,群落边缘常见双穗雀稗、盒子草(Actinoste mmalobatum)等伴生。 柳叶箬+芦苇群落主要见于池塘、河堤边,盖度在50%~60%,平均高度为0.6m,柳 叶箬和芦苇优势较为明显,伴生种主要为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loides)、酸模叶 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另有少量北水苦荬(Veronica anagallis-aquatica)等。 评价区水生植被样地综合记录见表4-2-8。 表4-2-8典型水生植被样方综合表 样方号 1 2 样方特征因子 样方名称 芦苇群落样方 柳叶箬+芦苇群落 地理坐标 12 0°19′26.52″E,33°3′0.95″N 12 0°37′43.66″E,32°21′17.69″N 工点类型 桥梁临近 桥梁临近 总盖度 (%) 60 50 类型 植物名称 多优度-群聚 度 存在度 植物名称 多优度- 群聚度 存在度 植被种类 草本层 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5.5 Ⅴ 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5.5 Ⅴ 双穗雀稗 Paspalum paspaloides 3.4 Ⅴ 柳叶箬 Isachne globosa (Thunb.) Kuntze + Ⅲ 盒子草 Actinostemmalob atum + Ⅲ 酸模叶蓼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1.1 Ⅲ 照片 ④ 栽培植被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2 栽培植被包括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旱作农业植被和果树植被。旱作农业植被包括 冬小麦、水稻和蔬菜地等主要群系。冬小麦、水稻以一年两熟为主。蔬菜主要类型有 大白菜、蒜、黄瓜、倭瓜、西葫芦、萝卜、胡萝卜、番茄、茄子、辣椒和韭菜等。 (三)植被生物量及自然体系生产力 1、植被生物量 根据实地样方调查、查阅工程沿线地区生物量统计资料,判断评价区各植被类型 平均生物量取值,具体见表4-2-9。 表4-2-9评价范围各植被类型平均生物量单位:t/hm2 植被类型 阔叶林 草丛 栽培植被 水生植被 平均生物量 74. 10 17.56 43.4 11.2 *林木类生物量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模式(Volume-biomass methd)计算;草丛、水生植被生物量 采用一次收割法实测;栽培植被参考地方统计部门的数据。 根据卫片解译结果,统计各植被类型的面积,计算出评价范围内生物量总量,具 体见表4-2-10。 表4-2-10评价范围植被生物量统计 植被类型 面积(hm2) 平均生物量 (t/hm2) 生物量(t)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阔叶林 944.81 7.9 2% 74.1 *.3 13.05% 草丛 33. 85 0.28% 17.56 594.4 0.11% 栽培植被 10 658.08 89.38% 43.4 *.6 86.24% 水生植物 28 8.36 2.42% 11.2 3229.6 0.60% 合计 11 925.10 100.00% 53 6395.0 100.00% 由表4-2-10可见,工程评价范围内栽培植被面积较大,为*.08 hm2,占植被总面 积的89.38%,远高于其它植被类型,其单位面积的生物量仅次于阔叶林,因此其生物 量所占比重(86.24%)明显高于其它植被类型,在评价范围内占绝对控制地位,由此 可见,评价区植被生物量取决于栽培植被数量及分布情况。因评价区植被生物量主要 取决于人为因素。 2、自然体系生产力分析 在对评价区植被生产力进行评价时,主要根据评价范围内不同植被的平均净第一 性生产力(NPP)来推算评价范围平均净生产力,其计算公式为: Sa =Σ(Si×Mi)/Ma 式中:Sa-评价范围平均净生产力(gC/(m2.a))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3 Si-某一植被类型平均净生产力(gC/(m2.a)) Mi-某一植被类型在评价区的面积(m2) Ma-评价范围总面积(m2) 在对不同植被的平均净生产力进行取值时,主要参照国内该区域中关于自然生态 系统生产力和植被生物量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评价区内地表植被覆盖现状和植被立地 情况综合判断。 评价区各植被类型自然体系生产力情况见表4-2-11。 表4-2-11评价范围植被类型自然体系生产力情况 植被类型 面积(hm2) 占评价范围总面积比(%)平均净生产力[gC/(m2.a)] 阔叶林 94 4.81 6.84% 823.6 草丛 33.85 0.2 5% 386.37 栽培植被 10 658.08 77.18% 647.08 水生植物 2 88.36 2.09% 321 合计 11 925.10 86.36% 563.44 评价标准 64 2.48 注:*各植被类型平均净生产力取值参考smith(1976)和陶波等《中国*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 模拟》(地理学报VOl58,No3)的研究结果; **评价标准 (略) 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陈利军等对国内大*生态系统平均净生产力 值的研究结果。 从表4-2-11中可以看出:本工程位于水热条件良好、适于植被发育的“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区域”,评价范围内以栽培植被面积最多,森林植被面积较少且生产力水平偏低, 因此整个评价区自然体系平均净生产力(NPP)达到563.44gC/(m2.a),低于国内大 *平均水平。 (四)名木古树和珍稀植物资源 1、评价范围内野生保护植物 因历史原因,沿线区域长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天然植被早已不复存在,珍稀 植物资源种类和数量稀少,分布多局限于自然保护区等小区域内。通过 (略) 林业部门,结合沿线地区有关重点保护植物研究资料、保护植物的生存特性及现场调 查,判定评价范围内共有保护植物4科4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1种,为水杉;其 余均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国家 重点保护植物分布情况具体见表 4-2-12。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4 表4-2-12评价范围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及分布概况 裸子植物(Gymnosperm) 科名 种名 保护等级 评价范围内 分布概况 工程占用情况 照片 (一)杉科 Taxaceae 1.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国家I级 人工培育,评价范围内无天然林 及种质资源林分布,南通地区常 见乡村行道树及苗圃树种 CK65+000~CK 80+00段工 程少量占用 被子植物(Angiosperm) (二)樟科 Lauraceae 2. 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 国家II级 人工培育,无无天然林及种质资 源林分布,常见行道树及苗圃树 种 CK115+000~CK130+00段 工程少量占用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5 表4-2-12评价范围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及分布概况 裸子植物(Gymnosperm) (三)银杏科 Ginkgoaceae 银杏 Ginkgo biloba 国家I级 人工培育,无无天然林及种质资 源林分布,常见行道树及苗圃树 种 CK60+000邻近,工程不占 用 (四)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 野大豆 Glyciine soja Sieb.et Zucc 国家II级农田及河道沟渠边较常见 CK19+000~CK23+500段 工程少量占用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6 除野大豆外,评价范围内重点保护植物均为人工培育,其中水杉、樟树、银杏为 常见绿化行道树及苗圃树种,因此数量较多、可恢复性较强;野大豆具备较强的适应 能力和繁殖力,分布相对广泛。 2、古树名木资源 经现场踏勘、调查走访,并查阅沿线林业部门提供的古树名录,本工程评价范围 内未发现有古树名木。 四、*生动物资源现状评价 (一)动物地理区划 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工程所在区域属于东洋界中印亚界Ⅵ华中区—ⅥA东部丘 陵平原亚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农田动物群。评价区处于东洋界 边缘,与古北界相毗邻,但是分界不明显,形成广泛的逐渐过渡区,古北界向东洋界 渗透现象甚为明显。 图4-2-3 拟建工程与动物地理区划位置关系图示 (二)评价范围内*生动物分布 评价区森林覆盖率低,野生动物资源不是特别丰富。通过多种途径对沿线*生动 物资源现状本底进行确定,主要 (略) 沿线地方林业部门提供的野生调查资料、 相关研究文献,并结合野外踏勘、调查走访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范围内 两栖动物1目4科9种,爬行动物3目7科13种,鸟类14目28科50种,兽类4目4科10种。 拟建工程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7 为表示各类动物种类数量的丰富度,本次评价采用数量等级方法:某动物种群在 沿线调查资料中出现频率较高,用“+++”表示,为当地优势种;出现频率一般,用“+ +”表示,为当地普通种;出现频率较低,用“+”表示,为当地稀有种。数量等级评价 标准见表4-2-13。 表4-2-13动物数量等级评价标准 种群状况 表示符号 标准 当地优势种 +++ 单位面积内其数量占所调查动物总数的10%以上 当地普通种 ++ 单位面积内其数量占所调查动物总数的1~10%以上 当地稀有种 + 单位面积内其数量占所调查动物总数的1%以下或仅1只 1、两栖类 评价范围内有记录的两栖动物共1目4科9种(名录见表4-2-14),包括国家重点II 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虎纹蛙;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中华大蟾蜍、金线侧褶蛙、黑 斑侧褶蛙。该段两栖动物优势种为中华大蟾蜍、金线侧褶蛙、黑斑侧褶蛙和泽*蛙。 表4-2-14评价范围内两栖动物名录 科名 种名 主要生物学特征 评价范围内 分布概况 数量 保护 等级 一、无尾目ANURA (一)蟾蜍科 Bufonidae 1.花背蟾蜍 Bufo raddei 白天多匿居于草石下或土洞中, 黄昏时出外寻食,冬季成群穴居 在沙土中。 平原地区 + 未列入 2.中华大蟾蜍 Bufo gargarizans 栖息于池塘、沟渠、河岸边及田 埂、地边或房屋周围。 广布 +++ 省级 (二)蛙科 Ranidae 3.泽蛙 Euphlyctis.limnoch maris 栖息于平原、丘陵、田野、树林 或房屋周围静水水域附近。 广布 +++ 未列入 4.虎纹蛙 R. rugulosa 水栖蛙类,常生活于水田、沟渠、 池塘、沼泽地等处,以及附近的 草丛中,性凶猛 平原地区 + 国家Ⅱ 级 (二)蛙科 Ranidae 5.金线侧褶蛙 R.plancyi 栖息于池塘、水沟、稻田、小河 和沼泽地区。 广布 ++ 省级 6.黑斑侧褶蛙 R.nigromaculata 栖息于池塘、水沟、稻田、小河 和沼泽地区。 广布 ++ 省级 (三)姬蛙科 Microhylidds 7.饰纹姬蛙 M.ornate 栖息于池塘、水沟、稻田、小河 和沼泽地区。 平原地区 + 未列入 (四)雨蛙科 Hylidae 8.无斑雨蛙 Hyla arborea immaculata Boettger 栖息于池塘、水沟、稻田、小河 和沼泽地区。 (略) 地 区 + 未列入 9 中国雨蛙 Hyla chinensis 多生活在灌丛、芦苇、高秆作物上, 或塘边、稻田及其附近的杂草上。 白天匍匐在叶片上,黄昏或黎明频 繁活动。以蝽象、金龟子、叶*虫、 (略) 地 区 + 未列入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8 象鼻虫、蚁类等为食 2、爬行类 评价范围内有记录的爬行类共3目7科13种(见表4-2-15),其中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4种:滑鼠蛇、乌梢蛇、火赤链蛇、蝮蛇。评价范围内无国家级保护爬行类种类分布。 该段爬行类优势种为多疣壁虎、无蹼壁虎、火赤链蛇、蝮蛇、北草蜥等。 表4-2-15评价范围内爬行动物名录表 科名 种名 生境 评价范围内分 布概况 种群 概况 保护等 级 一、龟鳖目 TESTUDINES (一)龟科 Emydiade 1.乌龟 Chinemys reevesii 分布较为广泛,一般生活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低 山、丘陵、平原,底质为泥沙的河沟、池塘、 水田、水库等有水源地方,半水栖生活。 平原 + 未列入 2.黄喉拟水龟 Mauremys mutica 栖息于河流、稻田及湖泊中,也常到附近的灌 木及草丛中活动。杂食性,取食范围广,喜食 鱼虾、贝类、蜗牛、水草等。 平原 + 未列入 (二)鳖科 Trionychidae 3.中华鳖 Trionyx sinensis 生活在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 的淡水水域。 广布 ++ 未列入 二、有鳞目 SQUAMATA (三)壁虎科 Gekkonidae 4.多疣壁虎 Gekkojaponicus 栖息于海拔22~900m 的住宅及附近。 城镇地区 ++ 未列入 5.无蹼壁虎 Gekko swinhonis 主要出没于房舍中,是一种主要在夜间活动的 蜥蜴。 城镇地区 +++ 未列入 (四)石龙子科 Scincida 6.中华石龙子 Eumeces chinensis 喜欢出没于1000 公尺以下的低地田野草丛或 灌木丛,冬天有钻入土中冬眠的原区 + 未列入 7、丽斑麻蜥 Eremias argus 活动于农田、山野、草丛、灌木丛等平原地区, 一般喜欢生活于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砂土 环境,是一种昼行性动物,喜欢在晴天外出活 动,阴天少见,雨天不外出活动。 平原区 ++ 未列入 (五)游蛇科 Colubridae 8.滑鼠蛇 Ptyasmueosus 常出现在坡地、田基、沟边以及居民点附近。 评价范围 广布 ++ 省级 9.乌梢蛇 Zaocys dhumnades 常在农田或沿着水田内侧的田埂、菜地、河沟 附近爬行,行动迅速,反应敏捷, 善于逃跑。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 类等为食 平原区 + 省级 10.火赤链蛇 Dinodon rufozonatum 大多生活于田野、河边、丘陵及近水地带,并 常出现于住宅周围, (略) 内常有发现。 以树洞、坟洞、地洞或石堆、瓦片下为窝。 评价范围 广布 +++ 省级 (六)蝰科 Viperidae 11.短尾蝮 Gloydius brevicaudus 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春秋两季多集中在 坟堆草丛冬眠场所附近活动;夏季秋初多分散 活动于稻田、耕地、沟渠、路边、村舍、园林 捕吃鼠类、蜥蜴、蛙、鱼、蛇等,白天晚上都 见外出活动。 分布于评价 区的平原地 区 ++ 未列入 12.蝮蛇 Agkistrodon halys 常栖于平原、丘陵、低山区或田野溪沟有乱石 堆下、草丛、水沟、坟堆、灌木丛及田野中。 弯曲成盘状或波状。捕食鼠、蛙、哳蜴、鸟、 昆虫等。 分布于评价 区的平原地 区。 ++ 省级 三、蜥蜴目 SQUAMATA (七)蜥蜴科 Lacertidae 13.北草蜥 Takydromus 栖居于山区、丘陵之农田、茶园、荒野、路边 草丛、灌木丛中。 分布于评价 区的平原地 ++ 未列入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9 表4-2-15评价范围内爬行动物名录表 科名 种名 生境 评价范围内分 布概况 种群 概况 保护等 级 septentrionalis 区 3、鸟类 (1)种类组成 根据现场调查结合《江苏省生物志·动物篇》及沿线林业部门的*生动物资源调查 报告,确定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有鸟类50种,隶属于14目28科(名录见表4-2-16),其 中雀形目最多,共15科25种,占鸟类总数的50.0%;50种鸟类中,有国家II级保护动物4 种,分别为雀鹰、红隼、燕隼、红角鸮;省级保护鸟类25种:小鸊鷉、普通鸬鹚、池 鹭、牛背鹭、草鹭、白鹭、大白鹭、黄斑苇鳽、绿头鸭、灰雁、凤头麦鸡、山斑鸠、 珠颈斑鸠、火斑鸠、普通翠鸟、戴胜、大斑啄木鸟、家燕、棕背伯劳、牛头伯劳、黑 枕黄鹂、黑卷尾、灰卷尾、喜鹊、灰喜鹊。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0 表4-2-16评价范围内鸟类名录 种名 居留型 地理型 生境类型 种群状况保护等级 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东洋种古北种 广布种山地林区平原旷野沼泽水域 一、鷉目 Podicipediformes (一)鸊鷉科 Podicedidae 1、小鸊鷉 Tachybatus ruficollis ◆ ◆ ◆ ++ 省级 二、鹈形目 Pelecniformes (二)鸬鹚科 Phalacrocracidae 2、普通鸬鹚 Phalacrocorax carbo ◆ ◆ ◆ ++ 省级 三、鹳形目 Ciconiiformes (三)鹭科 Ardeidae 3、池鹭 Ardeola bacchus ◆ ◆ ◆ +++ 省级 4、牛背鹭 Bubulcus ibis ◆ ◆ ◆ ++ 省级 5、草鹭 Ardea purpurea ◆ ◆ ◆ ++ 省级 6、白鹭 Egretta garzetta ◆ ◆ ◆ +++ 省级 7、大白鹭 Egretta alba ◆ ◆ ◆ +++ 省级 8、黄斑苇鳽 Ixobrychus sinensis ◆ ◆ ◆ ++ 省级 (四)鸭科 Anatidae 9、绿头鸭 Anas platyrhynchos ◆ ◆ ◆ ++ 省级 10、灰雁 Anas anser ◆ ◆ ◆ + 省级 五、隼形目 Falconiformes (五)鹰科 Accipitridae 11、雀鹰 Accipiter nisus ◆ ◆ ◆ + 国家II级 (六)隼科 Falconidae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1 表4-2-16评价范围内鸟类名录 种名 居留型 地理型 生境类型 种群状况保护等级 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东洋种古北种 广布种山地林区平原旷野沼泽水域 12、红隼 Falco tinnunculus ◆ ◆ ◆ ++ 国家II级 13、燕隼 Falco subbuteo ◆ ◆ ◆ + 国家II级 (七)雉科 Phasianidae 14、鹌鹑 Coturnix coturnix ◆ ◆ ◆ +++ 未列入 15、环颈雉 Phasianus colchicus ◆ ◆ ◆ ++ 未列入 七、鹤形目 Gruiformes (八)秧鸡科 Rallidae 16、白骨顶 Fulica atra ◆ ◆ ◆ + 未列入 17、黑水鸡 Gallicrex chloropus ◆ ◆ ◆ + 未列入 18、黄脚三趾鹑 Turnix tanki ◆ ◆ ◆ + 未列入 八、鴴形目 Charadriiformes (九)鸻科 Charadriidae 19、凤头麦鸡 Vanellus vanellus ◆ ◆ ◆ + 省级 九、鸽形目 Columbiformes (十)鸠鸽科 Columbidae 20、山斑鸠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 ◆ +++ 省级 21、珠颈斑鸠 Streptopelia chinensis◆ ◆ ◆ +++ 省级 22、火斑鸠 Oenopopelia tranquebarica ◆ ◆ ◆ + 省级 十、鹗形目 Strigiformes (十一)草鸮科 Tytonidae 23、红角鸮 Otus scops ◆ ◆ ◆ + 国家II级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2 表4-2-16评价范围内鸟类名录 种名 居留型 地理型 生境类型 种群状况保护等级 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东洋种古北种 广布种山地林区平原旷野沼泽水域 十一、佛法僧目 Coraciiformes (十二)翠鸟科 Alcedinidae 24、普通翠鸟 Alcedo atthis ◆ ◆ ◆ +++ 省级 十二、戴胜目 Upupuiformes (十三)戴胜科 Upupidae 25、戴胜 Upupa epops ◆ ◆ ◆ + 省级 十三、鴷形目 Piciformes (十四)须鴷科 Capitonidae 26、大斑啄木鸟 Dendrocopos major ◆ ◆ ◆ + 省级 十四、雀形目 Passeriformes (十五)百灵科 Alaudidae 27、云雀 Alauda gulgula ◆ ◆ ◆ ++ 未列入 (十六)燕科 Hirundinidae 28、家燕 Hirundo rustica ◆ ◆ ◆ +++ 省级 29、金腰燕 Hirundo daurica ◆ ◆ ◆ +++ 未列 30、黄鹡鸰 Motacilla flava ◆ ◆ ◆ + 未列 入 31、灰鹡鸰 Motacilla cinerea ◆ ◆ ◆ ++ 未列入 32、白鹡鸰 Motacilla alba ◆ ◆ ◆ +++ 未列入 (十八)鹎科 Pycnonotidae 33、白头鹎 Pycnonotus sinensis ◆ ◆ ◆ +++ 未列入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3 表4-2-16评价范围内鸟类名录 种名 居留型 地理型 生境类型 种群状况保护等级 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东洋种古北种 广布种山地林区平原旷野沼泽水域 (十九)伯劳科 Laniidae 34、棕背伯劳 Lanius schach ◆ ◆ ◆ +++ 省级 35、牛头伯劳 Lanius bucephalus ◆ ◆ ◆ + 省级 (二十)卷尾科 Dicrurusidae 36、黑卷尾 Dicrurus macrocercus ◆ ◆ ◆ ++ 省级 37、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 ◆ ◆ ++ 省级 (二十一)椋鸟科 Sturnidae 38、八哥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 ◆ +++ 未列入 39、丝光椋鸟 Sturnus sericeus ◆ ◆ ◆ +++ 未列入 40、灰椋鸟 Sturnus cineraceus ◆ ◆ ◆ + 未列入 (二十二)鸦科 Corvidae 41、喜鹊 Pica pica ◆ ◆ ◆ ++ 省级 42、灰喜鹊 Dendrocitta formosae◆ ◆ ◆ +++ 省级 43、乌鸫 Turdus merula ◆ ◆ ◆ ++ 未列 44、斑鸫 Turdus naumanni ◆ ◆ ◆ + 未列入 (二十四)莺科 Sylviidae 45、黄眉柳莺 Phylloscopus inornatus ◆ ◆ ◆ + 未列入 (二十五)山雀科 Paridae +++ 未列入 46、大山雀 Parus major ◆ ◆ ◆ +++ 未列入 47、暗绿绣眼鸟 Zosterops japonica◆ ◆ ◆ ++ 未列入 48、(树)麻雀 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 ◆ ◆ +++ 未列入 49、山麻雀 Passer rutilans ◆ ◆ ◆ +++ 未列入 (二十九)鹀科 Emberizidae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4 表4-2-16评价范围内鸟类名录 种名 居留型 地理型 生境类型 种群状况保护等级 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东洋种古北种 广布种山地林区平原旷野沼泽水域 50、三道眉草鹀 Emberiza ciodies ◆ ◆ ◆ + 未列入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5 (2)居留型分析 评价区域内50种鸟类中,留鸟26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12种、旅鸟2种。工程评 价范围内夏季鸟类共36种,主要由留鸟和夏候鸟组成;工程评价范围内鸟类以繁殖鸟类 (包括留鸟和夏候鸟)为主,共36种,占72%。 (3)地理区系分析 评价区域内50种鸟类中,广布种有13种,占26%;古北界分布的种类有16种,占32%; 东洋界分布的种类有21种,占42%。由此可见工程评价范围内鸟类的组成以东洋界种类 为主,东洋界特征明显。 (4)生境类型分析 评价范围内鸟类可大致分为3个群落类型,分别为山地林区类型、平原旷野类型以 及湿地水域类型,其中山地林区类型共15种,占30%;平原旷野类型共23种,占46%; 湿地水域类型主要分布 (略) 段,种类相对较少,共12 种,占24%。由此可见工 程沿线鸟类主要集中在平原农田区。 (5)沿线候鸟迁徙通道分布情况 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张荣祖著),中国候鸟的迁徙,大致有三大迁徙区和三条 不 (略) 线,见图4-2-4,本项目位于东部候鸟迁徙区。该区域包括我国东北地区、 华北东部繁殖的候鸟,沿海岸向南迁飞至华中或华南,甚至迁到东南亚各国;或由海岸 直接到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地越冬。 根据《全国 (略) 线保护总体规划(草案)》(国家林业局,2014年),江苏 省内共规划有 (略) 线保护区36处,主要分布为沿海滩涂及内*湖泊区域,本工程 与上述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为:距离最近的 (略) 线保护区—— (略) 滨海湿地西 侧35km以上,线路走向不穿越上述 (略) 线保护区。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6 图4-2-4 拟建工程与中国 (略) 线示意图位置关系 (四)兽类 根据现场调查结合《江苏省生物志·动物篇》及沿线林业部门的*生动物资源调查 报告,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有记录的兽类共兽类4目4科10种(名录见表4-2-17),无国家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黄鼬。评价范围内以小型兽类为主,特别 是啮齿目鼠形小兽最为常见。 表4-2-17评价范围内兽类名录 种中文名拉*种名 区系 生境 评价范围内分布 概况 种群概 况 保护 等级 一、翼手目CHIROPTERA (一)蝙蝠科 Vespertilionidae 1.普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 东洋 种 城乡,墙缝、屋缝。 分布于城镇地区 +++ 未列 入 二、兔形目 LAGOMORPHM (二)兔科Leporidae 2. 草兔 Lepus capensis 东洋 种 主要栖息于农田或农田附近沟渠两岸的低洼地、草 丛、灌丛及林缘地带。主要夜间活动,以玉米、豆类、 种子、蔬菜、杂草、树皮、嫩枝及树苗等为食。 评价区内广布 + 未列 入 三、啮齿目Rrodentia (三)鼠科Muridae 3.小家鼠 Mus musculus 广布 种 栖于住宅、仓库以及田野、林地等处。 评价区广布 +++ 未列 入 4. 社鼠 Rattus niviventer 东洋 种 栖息林地、灌丛、作物区及石缝、溪旁草丛中。 评价区广布 +++ 未列 入 5. 褐家鼠R.novegicus 广布 种 栖息生境十分广泛,多与人伴居。仓库、厨房、荒 野等地均可生存。 评价区广布 +++ 未列 入 6.黄胸鼠R..flavipectus 东洋 种 多于住房、仓库内挖洞穴居。 分布于城镇地区 ++ 未列 入 拟建工程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7 表4-2-17评价范围内兽类名录 种中文名拉*种名 区系 生境 评价范围内分布 概况 种群概 况 保护 等级 7. 东方田鼠 Microtus fortis 广布 种 栖息于湿地生态环境中特有的湖滩、苔草、沼泽、芦 苇荡等滩洲草地上 (略) 区 +++ 未列 入 8.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东洋 种 栖息环境较广泛,以向阳、潮湿、近水场所居多,在 农田多于背风向阳的田埂、堤边、河沿、土丘筑洞栖 息。 评价区广布 ++ 未列 入 9. 大仓鼠 Cricetulus tritonde Winton 广布 种 栖居于土质松软干燥的农田、菜园、田埂、堤边、路 旁及林缘灌丛、沼泽和荒地等处。主要盗食植物种子, 尤喜油料种子,也食蜗牛、蝗虫等。主要夜间活动, 不冬眠,营独居生活。 平原区 +++ 未列 入 四、食肉目Carnivora (四)鼬科Mustelidae 10.黄鼬Mustela sibirica 广布 种 栖息环境极其广泛,常见于森林林缘、灌丛、沼泽、 河谷、丘陵和平原等地。 评价区广布 ++ 省级 (五)工程评价范围内重点保护*生动物汇总 根据上述分析,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虎纹蛙;省级 重点保护动物36种:中华大蟾蜍、金线侧褶蛙、黑斑侧褶蛙、滑鼠蛇、乌梢蛇、火赤链 蛇、蝮蛇、小鸊鷉、普通鸬鹚、池鹭、牛背鹭、草鹭、白鹭、大白鹭、黄斑苇鳽、绿头 鸭、灰雁、凤头麦鸡、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普通翠鸟、戴胜、大斑啄木鸟、家 燕、棕背伯劳、牛头伯劳、黑枕黄鹂、黑卷尾、灰卷尾、喜鹊、灰喜鹊、刺猬、黄鼬。 工程评价范围内国家重点保护*生野生动物分布情况见表4-2-18。 表4-2-18评价范围内国家重点保护*生野生动物名录及分布概况 中文名 拉*名 保护等级 1、虎纹蛙 Rana rugulosa 国家II级 生物学特性:水栖蛙类,常生活于丘陵地带海拔900 米以下的水田、沟渠、水库、池 塘、沼泽地等处,以及附近的草丛中。白天多藏匿于深浅、大小不一的各种石洞和泥 洞中,仅将头部伸出洞口,如有食物活动,则迅速捕食之,若遇敌害则隐入洞中。雄 性还占有一定的领域,即使在密度较大的地方彼此间也有10米以上的距离。当它们发 现其他同类在领域中活动时,便很快跳过去将入侵者赶走。虎纹蛙的繁殖期为5-8月, 冬眠苏醒后,立即进行繁殖活动。 2、雀鹰 Accipiter nisus 国家II级 生物学特性:栖息于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等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冬季主要栖息 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农田地边、以及村庄附近,尤其喜欢在林缘、河谷,采伐迹 地的次生林和农田附近的小块丛林地带活动。喜在高山幼树上筑巢。主要以鸟、昆虫 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鸠鸽类和鹑鸡类等体形稍大的鸟类和野兔、蛇等。 3、红隼 Falco tinnunculus 国家II级 生物学特性:栖息于山地森林、森林苔原、低山丘陵、草原、旷野、森林平原、山区 植物稀疏的混合林、开垦耕地、旷野灌丛草地、林缘、林间空地、疏林和有稀疏树木 生长的旷野、河谷和农田地区。栖息时多栖于空旷地区孤立的高树梢上或电线杆上。 平常喜欢单独活动,尤以傍晚时最为活跃。 4、燕隼 Falco subbuteo 国家II级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8 生物学特性: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开阔平原、旷野、耕地、海岸、疏林和林缘地 带,有时也到村庄附近,但却很少在浓密的森林和没有树木的裸露荒原。主要以麻雀、 山雀等雀形目小鸟为食,偶尔捕捉蝙蝠,更大量地捕食蜻蜓、蟋蟀、蝗虫,天牛、金 龟子等昆虫。常在田边、林缘和沼泽地上空飞翔捕食,有时也到地上捕食。 5、红角鸮 Otus scops 国家II级 生物学特性:主要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现于山麓林缘和村寨附近树林 内。喜有树丛的开阔原野。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通常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躲 藏在树上浓密的枝叶丛间,晚上才开始活动和鸣叫。鸣声为深沉单调的chook 声,约 三秒钟重复一次,声似蟾鸣。雌鸟叫声较雄鸟略高。主要以鼠类、*虫、蝗虫、鞘翅 目昆虫为食。 五、水生动物资源现状评价 本工程沿线水系较为发育,多为内*的自然或人工河道,线路通过地区主要河流有 新洋港河、通榆运河、斗龙港、新团河、串场河、三十里河、五十里河、新通扬运河、 跃进河等,其中斗龙港为天然河流,其余均为人工河流,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 (一)浮游动植物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沿线河流浮游植物共鉴定出藻类2门,分别为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和绿藻门(Chlorophyta),共13 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见下表。 表4-2-19评价范围内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表 门类 种名 拉*学名 绿藻 纤维藻 Ankistrodesmus sp. 丝藻 Ulothrix sp. 栅藻 Scenedesmus sp. 月牙藻 Selenastrum sp. 小球藻 Chlorella sp. 集星藻 Actinastrum sp. 多芒藻 Golenkinia sp. 硅藻 羽纹藻 Pinnularia sp. 脆杆藻 Fragilaria sp. 短线脆杆藻 Fragilaria brevistriata 针杆藻 Synedra sp. 舟形藻 Navicula sp. 异极藻 Gomphonema sp.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沿线河流浮游动物约17种,其中枝角类4种,桡足类4种,轮虫 9种(见表4-2-20)。 表4-2-20评价范围内浮游动物群落组成 门类 种名 拉*学名 枝角类 象鼻溞 Bosmina sp.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9 溞 Daphnia sp. 盘肠溞 Chydorus sp. 尖额溞 Alona sp. 桡足类 汤匙华哲水蚤 Sinocalanus dorrii 剑水蚤 Cyclops sp. 无节幼体 Nauplii 真剑水蚤 Eucyclops sp. 轮虫 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 calyciflorus 角突臂尾轮虫 Brachionus angularis 螺形龟*轮虫 Keratella cochlearis 曲腿龟*轮虫 Keratella valga 矩形龟*轮虫 Keratella quadrata 三肢轮虫 Filinia sp. 晶囊轮虫 Asplancha sp. 多肢轮虫 Polyarthra sp. 疣毛轮虫 Synchaeta sp. 须足轮虫 Euchlanis sp. (二)鱼类资源 区系组成:通过分析沿线地区相关文献、参考沿线渔业部门所提供的鱼类资源资料, 沿线以鲤形目中的青、草、鲢、鳙传统“四大家鱼”以及鳊、鲤、鲫、泥鳅为沿线鱼类的 优势种,无论是自然水体还是人工养殖都可以见到其身影。评价范围内主要经济鱼类有 青鱼、草鱼、鲢、鳙、细鳞斜颌鲴、花鱼骨、鲤、鲫、长春鳊、三角鲂、翘嘴鳜、黄颡 鱼、黄尾鲴等。无国家级重点保护水生生物。 (三)鱼类“三场”及洄游通道分布概况 本工程评价范围水体无鱼类集中式产卵场、索饵场及越冬场等“三场”分布。受沿线 水利设施建设的影响,工程跨越水域无鱼类的洄游通道分布。 六、景观质量现状评价 (一)景观质量现状 参照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中关于景观概念的描述,本次评价采用各种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等作为生态景观体 系的基本单元,项目区景观类型主要是以农林生态系统为主,间有水体和城镇景观的半 自然人工景观生态。 ①农林生态景观:工程沿线区域地势平坦、农业生产发达,农田呈区域性片状分布, 农田防护林呈条带状或块状分布于大片农田之中,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等为主,间或分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0 布有玉米、蔬菜等,种类相对单一,景观受季节影响大,呈现季相变化的特征。农林生 态景观是本工程沿线区域的景观基底。 ②水体景观:工程所在区域河道分布、纵横交错,尤其以盐城地区为代表,河道水 体多为引灌、行洪、通航为主要功用。 ③城镇景观:本工程地 (略) 和7个区、县,沿线分布有多个城镇和乡村,城 镇乡村多呈聚集分布。水体和城镇景观与农林生态景观相互联系,共同形成区域景观的 重要组成部分。 (二)景观质量评价 项目区域以农林生态景观为主,水体和城镇景观相间分布,景观类型受人为开发活 动影响程度较大,景观敏感性较低,抗干扰性较强。 (三)景观基底分析 景观生态系统的质量现状由生态评价区域内自然环境、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社会之间 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决定。从景观生态学结构与功能相匹配的理论来说,结构是否合理决 定了景观功能的优劣,在组成景观生态系统的各类组分中,基底是景观的背景区域,它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本次评价区域基底主要 采用传统的生态学方法来确定,即计算组成景观的各类斑块的重要值的方法判定某斑块 在景观中的优劣,由以下3 种参数计算出:密度(Rd)、频度(Rf)和景观比例(Lp)。 密度(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100% 频度(Rf)=斑块(I)出现的样地数/总样地数×100% 景观比例(Lp)=斑块(I)的面积/样地总面积×100% 并通过以上三个参数计算出优势度值(D0) 优势度值(D0)={(Rd + Rf)/2+ Lp }/2×100% 本次景观生态现状评价斑块种类的选择参照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在评 价范围区域内卫片上选择300个90m×90m的样地,均匀覆盖整个评价范围,统计各类斑 块在样地内出现的个数。在对每个样地进行分析后,计算工程评价范围内各类斑块优势 度值,其结果见表4-2-21。 表4-2-21评价范围各类斑块优势度值 斑块类型 Rd Rf Lp D0 耕地 83.15% 87.67% 72. 30% 78. 85% 林地 8.85% 14. 00% 7.70% 9.56% 园地 2.6 4% 10.67% 2.30% 4.48%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2.7 0% 11.67% 2.35% 4.77% 建设用地 17.65% 51.33% 15. 35% 24. 92% 由表4-2-21分析可知,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各斑块的优势度值中,耕地的密度值 (83.15%)、频度(87.67%)、景观比例(72.30%)和优势度(78.85%)等指标均高 于其他斑块类型,属于评价范围内的景观基底,是本区域内对景观具有控制作用的生态 体系部分,具有较强的生产、抗干扰以及系统调控能力。这是评价范围内地形、地貌特 征及长时间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所造成的。 由此可见,本工程沿线区域景观生态体系受人为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显著,其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要大,整个生态体系具有一定的抗 干扰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 七、现状评价结论 1、根据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所在区域位于“Ⅰ2淮河下游平原农业与湿地 生态亚区”、“Ⅱ1沿江 (略) 与农业生态亚区”,其中DK0+000~DK109+090段位 于Ⅰ2-6 滨海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DK109+090~ DK156+663.95段位于“Ⅱ1-4 通扬高沙 平原水土流失敏感区”, DK160+ 000 ~DK195+500段位于“Ⅱ1-6苏南 (略) 化和 区域开发生态敏感区”。该区域为平原、地势平坦,植被类型以人工栽培植被为主,是 江苏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为农业生产。 2、 (略) 所经地区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为*.72hm2,占整 个评价区域总面积的75.39%;其次是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为 1883.56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13.64%;林地944.81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6.84%; 水域及水域设施用地总面积288.36 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2.09%;园地248.36hm2, 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1.80%,草地33.85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0.25%。 3、评价范围内共有种子植物110科316属769种,植物区系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 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成分、温带分布为主,呈现出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 是华东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 区域内无天然森林分布,主要植被为人工栽培植被,农作物植被以冬小麦、水稻、 玉米、大豆一年两熟为主;人工防护林以意杨林为主;评价区域内园地主要是桑林为主。 4、项目区野生动物区划属于东洋界中印亚界Ⅵ华中区—ⅥA东部丘陵平原亚区—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农田动物群。评价范围内动物资源种类和数量相对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2 较少,以鸟类、啮齿类、爬行及两栖类为主,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 生动物5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6种。 鱼类以青、草、鲢、鳙传统“四大家鱼”以及鳊、鲤、鲫、泥鳅为优势种,常见于河 道水体和养殖鱼塘内。 5、项目区景观类型主要是以农林生态系统为主,间有水体和城镇景观的半自然人 工景观生态,景观类型受人为开发活动影响程度较大,景观敏感性较低,抗干扰性较强。 本工程建设区原地貌土壤侵蚀强度为微度,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300t/(km2·a)。 6、受沿线经济据点、线路走向、技术标准的限制,线路不可避免的穿越了榆河(亭 湖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通榆河( (略) )清水通道维护区、通榆河( (略) )清水通 道维护区、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通榆河(亭湖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九圩港通州区清水通道维护区等6处水环境敏感区。 第三节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一、对生态功能区的影响分析 根据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所在区域位于“Ⅰ2 淮河下游平原农业与湿地生态 亚区”、“Ⅱ1 沿江 (略) 与农业生态亚区”,其中DK0+000~DK109+090 段位于 Ⅰ2-6 滨海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DK109+090~ DK156+663.95 段位于“Ⅱ1-4 通扬高沙 平原水土流失敏感区”, DK160+000 ~ DK191+300 段(含利用段)位于“Ⅱ1-6 苏南沿江 (略) 化和区域开发生态敏感区”。 表4-3-1 本工程沿线各生态功能区起讫里程表 政区 功能区 起讫里程 江苏省 Ⅰ2-6 滨海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 DK 0+000~DK109+090 Ⅱ1-4 通扬高沙平原水土流失敏感区 DK109+090~DK156+663.95 Ⅱ1-6 苏南 (略) 化和区域开发生态敏感区 DK160+000~DK191+300 本工程在各生态功能区内工程内容 (略) 基和桥梁, (略) 基总长17.772km, (略) 总长的8.60%;共设车站5 座,分别是大丰、东台、海安县、如皋南、南通西站; 新建南通动车运用所1 座;新建桥梁总长188.850km/14 座, (略) 总长的91.40%。工 程建设不可避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土流失,随着施工扰动的结束,线路两侧工程措施、 植物防护措施的实施,水土流失将会得到有效遏制。大比例桥梁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 少了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破坏、桥梁弃土(渣)回填减少了水土流失的产生,具有与沿线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3 生态功能区划的协调性。综合工程沿线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项目建设对生态功能区的 主要影响是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因此评价认为应加强工程沿线区域施工期及各临时 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量的产生。此外,工程破坏一定面积的植被,但随 着施工期结束后临时用地的复垦、绿化,线路两侧栽植乔灌进行绿化,路基边坡灌草绿 化等措施,将会在很大程度 (略) 建设对植被的破坏, (略) 化热效应的影响 不明显。 工程沿线生活供水量较小,不会加剧城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各车站污水经相应处理 后均满足相应标准,不会对沿线地表河流水体产生影响。评价认为工程实施不会影响各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发展方向。 因本工程涉及的6 处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均为地表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项目对江 苏省生态红线区域的影响分析主要见第七章水环境影响评价部分。 二、土地资源的影响分析 工程总占地896.97hm2,其中永久占地563.87hm2、临时占地333.10hm2。 (一)工程永久用地 工程全线(含正线、改建线、改建宁启上下行联络线)永久 (略) 基、站场、 桥梁占地,共计563.87hm2。其中,耕地类型面积占用最多,为377.58hm2、占67.0%, 其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2.0hm2、占12.8%%,住宅用地42.65hm2、占7.6%,交通运 输用地35.25hm2、占6.2%,林地16.15hm2,占2.9%。具体见表4-3-1。 表4-3-2工程永久用地数量统计表单位:hm2 工程类别 耕地 林地 园地 工矿仓 储用地 交通运输 用地 住宅用 地 水域及 水利设 施用地 特殊 用地 合计 路基工程 11. 49 2.22 3.18 1.47 2.85 2.8 0.73 24.74 桥梁工程 23 9.35 8.13 11.53 3.73 16.73 27.07 49.13 0.53 356.21 站场工程 108.07 5.8 0.53 3.13 12.73 18.66 148.93 站后工程 18.67 0 0 18.67 改移工程 0 13.91 1.4 15.31 合计 37 7.58 16.15 11.53 7.44 35.25 42.65 72.0 1.26 563.87 占比 67. 0% 2.9% 2.0% 1.3% 6.2% 7.6% 12.8% 0.2% 100.0% (二)工程临时用地 (1)取土场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4 本工程共设置取土场3 处,占地47.26hm2,取土总量94.51 万m3,用于东台站填方 及 (略) 基填筑,占地类型为耕地,取土深度为2.30m(其中表土0.30m,有效取 土深度2.00m),工程完工后,取土场利用桥梁钻孔出渣回填并覆表土后恢复耕地,能 够完全恢复利用,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2)弃土场 本工程共设置27 处,占地81.03hm2, (略) 1#、2#、 3# 弃土场为利用取土 坑回填作为弃土场,占地47.26 hm2,占地类型为水浇地,其余24 处弃土场均为新增洼 地弃土场,占地33.77 hm2,占地类型为坑塘水面,施工后期,桥梁弃方就近回填至弃 土场,覆表土后进行复耕,27 处弃土场 (略) 两侧3km 范围内,交通较为便利。 (3)施工便道 工程结 (略) 情况,对距 (略) 较远并且工程较集中的地段修建贯通施工 (略) ,其他通往特大桥、大桥、取土场等工程 (略) 按照引入便道标准设置。 全线施工便道(桥)总长度141.40km,其中新建双车道139.80km,路基宽6.5m;新建 施工便桥1.60km,桥面宽5.0m。 表4-3-3 全线施工便道分布概况表 序号 行政区划 长度(km) 面积(hm2) 地、市 区、县 新建 双车 道 新建施工便 桥 合计 耕地 交通运输用 地 合计 1 盐城 市 城南新区 3.00 0 .06 3.06 1.75 0.23 1.98 2 亭湖区 4 .50 0.12 4.62 2.98 2.98 3 (略) 23. 00 0.48 23.48 13.69 1.50 15.19 4 (略) 24. 00 0.51 24.51 12.85 3.00 15.85 5 南通 市 海安县 6 .50 0.12 6.62 3.88 0.40 4.28 6 (略) 20.00 0.0 9 20.09 10.59 2.45 13.04 7 通州区 32. 50 0.16 32.66 17.81 3.40 21.21 8 苏州 市 (略) 26.30 0.0 8 26.38 14.84 2.29 17.13 合计 13 9.80 1.60 141.40 78.4 13.27 91.67 (4)临 (略) 全线临 (略) 采用混凝土杆,每70~120m 布设一个杆,挖深1.5m。全线新修 建临 (略) 51.50km,线下扰动宽度按1.5m 计,临时占地7.73hm2。 表4-3-4 新建临 (略) 情况统计表 序号 行政区划 新建电力 面积(hm2) 地、市 区、县 线路长度(km) 耕地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5 1 (略) 城南新区 2.00 0.3 2 亭湖区 1 .50 0.23 3 (略) 4 .50 0.68 4 (略) 3.00 0.45 5 (略) 海安县 8 .50 1.28 6 (略) 5 .50 0.83 7 通州区 14.00 2.1 8 (略) (略) 12. 50 1.88 合计 51. 50 7.73 (5)施工生产生活区 本工程共设置铺架基地1 处面积5.67hm2;制(存)梁场10 处面积117.33hm2;混 凝土拌合站16 处占地21.33hm2;填料拌合站5 处占地10.02hm2,道砟存放场1 处。 综上,临时工程占地总计341.97hm2,以耕地为主,面积287.24hm2、占84.0%,其 次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1.47 hm2、占12.13%,交通运输用地为13.27hm2、占3.88%,详 见表4-3-5。 表4-3-5工程临时用地数量统计表单位:hm2 工程类型 耕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 交通运输用地 小计 取土场 47. 26 0 0 47.26 弃土场 0 36.97 0 36.97 施工生产生活区 15 3.85 4.5 0 158.35 施工便道及临 (略) 86. 13 0 13.27 99.39 合计 287.24 41. 47 13.27 341.97 占比 84. 00% 12.13% 3.88% 100.00% (三)时效性分析 工程永久 (略) 主体工程所占用,一经征用,其原有土地功能将会发生改变; 临时用地则在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归还地方使用,其功能的改变主要集中于施工期,大 部分临时用地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可逐步恢复至原有使用功能。 (四)土地利用格局影响分析 工程永久占地将使评价区内部分非建设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占地区域原有以耕地、 林地、水域为主的自然、半自然土地利用形式将转变为以交通运输为主体的城镇建设用 地,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格局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工程前后评价范围内各种土地 类型改变情况见表4-3-6。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6 表4-3-6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统计表单位:hm2 用地类型 耕地 林地 园地 草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住宅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项目建设前 10 409.72 944.81 248.36 33.85 288.36 1552.21 331.35 项目建设后 *.14 928.66 23 6.83 33.85 216.36 1509.56 851.26 变化量 -377. 58 -16.15 -11.53 0 -72 -42.65 519.91 变化率 -3.6% -1.7% -4.6% 0.0% -25.0% -2.7% 156.9% 从上表可知,工程永久占地将使评价区内耕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的面 积减少,其他建设用地(城镇建设及交通用地)面积增加。评价范围内耕地减少量最大, 为377.58hm2,减少量占评价范围耕地面积的3.6%;其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减少 面积72.0hm2,减少量占评价范围耕地面积的25.0%;其他建设用地(城镇建设及交通用 地)的增加主要 (略) 用地增加,工程完工后增加519.91hm2,较现状值增加156.9%, 为评价范围内变化最显著的地类。 本工程虽占用耕地及少量林地资源,但工程整体呈线性分布于沿线地区,线路横向 影响范围较狭窄(线路两侧300m),因此对整个评价范围而言,这种变化影响较小,不 会导致沿线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工程建设将使建设用地面积得以提高,但对整 个评价范围而言,数量变化不明显。临时用地主要是取土场、弃土场、施工便道等临时 工程的占地,工程结束后将对其采取绿化恢复、工程治理措施或进行复垦,预计施工结 束后3~5 年左右,可基本恢复土地的原有使用功能。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域 土地利用格局影响轻微。 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工程主体设计虽然大量采 (略) 、永临结合、土石方合理调配等一系列措施, 从源头上减少了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但是仍将占用耕地377.58hm2,使这部分耕地转变 为建设交通用地,失去农业生产能力。 1、对沿线粮食产量的影响 根据2015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略) 的粮食年产量按6720kg/hm2计。本工程 永久性占用耕地377.58 hm2,则评价区域内粮食产量每年将减少2537.3t。 2、对沿线农田排灌系统的影响 项目区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农田灌溉主要依靠地表水体。工程沿线农田灌溉沟渠交 错纵横、灌溉水利设施发达。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7 本工程设计按照“逢河设桥、逢沟设涵”的原则,一般地带排灌沟渠设置涵洞,其孔 径以不压缩沟渠为原则设置,确保原有沟渠、河道等水利设施不遭破坏。本项目共新建 桥梁188.850km/14座, (略) 总长的91.40%, (略) 基占用或破坏的既有农田灌溉 设施或排洪沟渠均按原标准予以恢复,对工程占用的水利设施均以不低于原标准要求予 以还建。通过以上措施可维护原有农灌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保证沿线地区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四、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一)对植物种类和区系影响分析 (略) 基、站场、桥梁的建设以及施工营地、施工场地等的设置会破坏或占用 部分植被资源,但所经区域植物种类均为区域内常见种,分布范围广,分布面积大,因 此工程建设将会造成评价范围内植物面积减少,但不会造成评价区域植物种类减少,更 不会造成区域植物区系发生改变。 (二)自然体系生产力及植被生物量影响分析 本工程对区域自然体系生产力及植被生物量的影响主要是由工程占地、特别是永久 性占地引起的。工程建成后造成各种斑块类型面积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导致区域自然体 系生产力及植被生物量发生相应改变,对生态系统完整性产生轻微影响。本工程建设完 成后,评价区域自然体系生产力及植被生物量变化的具体情况见表4-3-8。 表4-3-8评价范围自然体系生产力及植被生物量变化统计表 植被类型 工程占用植被面积 (hm2) 完工后植被面积 (hm2) 平均生物量 (t/hm2) 生物量变化 (t) 阔叶林 16. 15 928.66 74.1 1196.7 草丛 0 33.85 17.56 0.0 栽培植被 389.11 10 268.97 43.41 *.3 水生植物 72. 0 216.36 1.2 86.4 合计 47 7.26 *.84 18 174.4 工程建成后评价区域自然体系平均生产力〔gC/(m2.a)〕 54 2.57 评价区域自然体系平均生产力变化〔gC/(m2.a) -20.8 7 注:未考虑工程完工后植被恢复措施带来的植被面积补充。 由表4-3-8可知,工程建设完成后,被占用的以耕地为主的土地类型变为无生产力的 交通用地,评价区域自然体系生产能力由现状的563.44gC/(m2.a)降低到542.57gC/(m2.a), 自然体系的平均生产力减少20.87gC/(m2.a),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域的自然生产力影响 较小。由于沿线区域以农业生产为主,在区域植被生产力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局部少量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8 的农业栽培植被减少,仅占评价范围同类植被面积的6.0%,对平均区域整体自然体系生 产力的影响作用轻微,因此,本工程对自然体系生产力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工程建设虽然会造成评价区域生态系统生物量每年减少*.4t,但主体工程、水 土保持方案设计采取植物恢复措施后,能够减缓植被生物量损失和自然体系生产力下降。 因此,本工程建设对区域自然体系稳定状况的干扰在生态系统的可承受范围内。 (三)自然体系稳定性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成后,各种土地类型会发生一定变化,耕地、林地等植被面积减少,建设 用地增加,耕地植被减少377.58hm2,园地减少11.53 hm 2,林地减少16.15hm2,水生植 被减少72.0hm2,植被面积共计减少477.26hm2,占评价范围现有植被面积的3.4%,工程 建设对其影响轻微,各种植被类型比例与现状基本一致,基底不发生改变,生态系统稳 定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本工程建设对区域自然系统的恢复稳定性所造成的干扰 是可以承受的。 (四)阻抗稳定性影响分析 工程占用评价范围内耕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及少量林地等。工程建设将会占用 耕地、林地及水域等植被资源,使其受到一定影响,但主导区域基底的耕地分布面积大, 阻抗性强,工程建设不会使其总量产生较大变化。随着边坡绿化和取土场等的植被恢复, 工程运营一段时间后,评价区域自然体系的性质和功能可得到恢复和改善。 五、动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影响分析 施工期用地会占用沿线区域部分耕地、林地,破坏土地附生植被、硬化土壤,将野 生动物从原有的庇护场所或栖息环境中驱离; (略) 基、桥梁等工程场地呈线性分布, 开辟了有异于周围环境的景观廊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两侧动物的活动产生阻隔; 此外,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振动、水污染、粉尘污染和光污染也会对周边野生动物产 生驱赶作用,迫使其远离施工区域,从而对部分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1、对*生动物的影响 (1)对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影响 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一般生活在滨水性的杂灌树丛或沟渠旁潮湿林带,沿线河流、 水塘及农灌沟渠是其适宜的栖息环境。由于项目所在区域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施工期 对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跨河桥梁施工地段。岸边桥梁基础和墩台施工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9 会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破坏动物的栖息环境,此外施工噪声、振动也会对栖息的两栖 类和爬行类动物产生驱赶,但由于桥梁施工用地纵向范围有限,除施工场地外沿河道区 域还有大量的相似生境可以为野生动物生存提供替,因此桥梁施工对两栖类和爬行类动 物的影响较为有限。 (2)对鸟类的影响 ①对留鸟的影响分析 对于区域内留鸟,随着施工人员的进入,鸟类赖以生存的农田或林地等栖息场所丧 失,施工噪声、夜间施工照明对鸟类栖息、繁殖的干扰会迫使鸟类离开原有栖息场所。 鉴于本项目沿线区域留鸟多为常见农田种类,而平原区农田及防护林较多,有可供留鸟 选择的替代环境,因此施工扰动虽对施工场地周边留鸟活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不 会对其栖息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对留鸟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②对候鸟的影响分析 项目所在地地处滨海和江淮冲积平原区,区域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线路跨越多 数河流为人工开挖、疏浚而来,多由船闸、行洪闸控制,主要为农灌、行洪、通航之功 用。该类河流一般水、*分界明显,河道常年过水区域与河堤之间水*过渡带较窄,缺 少河流滩涂等供候鸟栖息、繁殖的场所;河道常年水文情势较为平稳、河道走向顺直, 无鱼类“三场”分布,缺少可供候鸟捕食的食饵来源;平原区河道周边多为耕地或城镇建 设及交通用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频繁,因此工程沿线河道及农田不具备候鸟栖息和 繁殖场所的条件,也难以成为盐城滨海湿地等 (略) 线上的通道。此外,本工程线 位与候鸟迁徙保护区距离均在30km以上,也不会穿越 (略) 线。因此,工程施工对 周边区域候鸟的栖息、繁殖影响有限。 (3)对兽类的影响 施工期对兽类易产生 (略) 基工程。路基深挖或高填,均会对小型兽类的活动 产生阻隔,切断活动通道或分割栖息环境。本工程位于平原区,作为客运专线桥梁比例 高,路基填筑高度较低且主要集中在进出站场区段,该区域受人为活动影响程度较大, 主要为人工林或耕地分布,施工对其栖息环境的破坏或分割,会迫使其向类似生境条件 下转移,由于周边可替代的环境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施工对其的不利影响。 总体分析,施工期活动会对所在区域动物栖息环境产生扰动,迫使动物离开原有栖 息环境迁移,但上述动物均属于区域内常见的农田动物种类,可以在工程所在区域的其 他范围内寻找到相同和替代的生境,不会面临因栖息环境扰动带来的种群灭绝。铁路属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0 于线性工程,施工影响的范围局限在离中心线位一定范围内,路基或桥梁下部施工期一 般在2年以内、时间较短,故工程建设对*生野生动物等影响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是 较为有限的。 (二)运营期工程影响分析 铁路为线状工程,由于廊道效应的影响,将对野生动物的活动形成屏障作用,切割 其生境,对野生动物的觅食、交配等产生一定影响。本工程设计本 (略) 的原则, (略) 基的高填深挖,跨越沿线河流一般逢沟设涵、遇水架桥。本项目共设特大桥 10座,框架中桥11座,小桥涵62座, (略) 基每公里6.0个。桥涵的设置将减缓工程对野 生动物活动的阻隔影响。 (三)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设可能涉及的保护动物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虎纹蛙以及省级保护动物的 黄鼬。对于黄鼬,运营期主要表现在工程阻隔影响, (略) 基和防护栅栏形成的屏障作 用,对其觅食、交偶存在一定的影响。黄鼬活动范围虽小,除繁育期外,无固定栖息地。 上述野生动物在工程所在区域沿线较广泛分布,本线桥梁比例高于90%。因此,工程建 设及其运营对上述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阻隔作用影响轻微。 六、重点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1、路基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盐城至南通西 (略) 基长度如下表: 表4-3-9 (略) 基长度表 项目 单位 盐城至南通西段 南通西至张家港段 合计 正线工程 联络线工程 小计 正线工程 小计 线路长度 km 156.663 18.659 175.322 31.300 31.300 206.622 路基 长度 k m 10.334 7.438 17.772 0.000 0.000 17.772 比例 % 6.6 0% 39.86% 10.14% 0.00% 0.0 0% 8.60% 南通西(不含)DK160+000至张家港(不含)DK191+300(其中DK166+977.29至 DK173+972.236段利用在 (略) 长江桥跨江),正线长度31.300km。右线绕行段 DyK160+200-DyK162+316,长度2.116km,DyK187+300-Dyk191+300,线路长度4.000km, (略) 基工程。 (略) 基工点类型有:路堤 (略) 基、 (略) 基、 (略) 基、 (略) 基、 (略) 基等, (略) 基、 (略) 基 (略) 基段落。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1 表4-3-10 (略) 基工点分布表 工点类型 处数 长度(m) (略) 基 6 4019 (略) 基 2 26 75 (略) 基 9 7242 (略) 基 2 2871 软土、 (略) 3 9 00 (略) 基(张家港段) 2 80 合计 15 * 路基坡面在护坡工程完成之前,若防护不当,尤其在断面开挖之后,遇风雨天气, 易造成对坡面的冲刷,产生水土流失,甚至形成边坡坍塌, (略) 基边的农田、植 被造成破坏,冲毁农田和植被,位于河 (略) 堤有可能堵塞、压缩河流、沟渠。 2、站场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全线共设车站7 座。各站场站址选择相对平缓的地形设置。铁路站场工程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集中占压土地,使得原本人为活动较少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 区域变成人类活动密集区。其施工期影响影响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植被,破坏原地形地 貌,降低土壤抗干扰能力。站场投入运营初期,生态系统处于自我恢复阶段,此时的生 态系统抵抗力相对较差。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自身会经过一定时间恢复。 站场投入运营后,由于人类的移入、居住、流动等日常活动,将产生污水、固体废 物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沿途部分客运站设置后,可能会产生小型城 镇化趋势,由此将形成一个人口相对密集带,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同时也降低景 观阈值,破坏原自然景观。 3、桥梁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1)概况 全线新建桥梁188.850km/14座, (略) 总长的91.40%。盐池至南 (略) 长度 175.322km,新建桥梁12座,桥梁长度157.55km(按左线长计),桥梁 (略) 全长 的89.86%。南通西至张 (略) 长度31.300km( (略) 代建长江大桥工程 6.995km),共设新建桥梁2座( (略) 代建长江大桥1座),桥梁总长31.300km(按 左线桥长计),桥梁 (略) 总长度的100%。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2 工程穿越河段未见国家和地方保护的鱼类,无天然鱼类“三场”分布。本线既有桥涵 运营状况良好,基本无大的水害及病害发生。本项目沿线属淮河、长江两个流域,以通 扬运河为界,以南属于长江水系,以北属于淮河水系。区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河渠 纵横。沿线主要跨越的大中河流有斗龙港、通榆运河、新团河、王港河、何垛河、梁垛 河、三仓河、如泰运河、大明河、通扬运河等。 (2)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 (略) 桥梁基础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其施工工序分为清表土- 表土临时堆放-基础开挖-挖基土临时堆放-桩基施工-钻孔出渣临时堆放-墩台施工-上部 结构施工-桥面构造施工,对生态产生影响的主要环节是下部结构施工,包括表土、挖 基土、钻孔出渣堆放、围堰工程和桩基施工等。 桥梁工程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跨河大桥在跨越沟渠、河流的桥涵孔径设 置不当,有可能减小河道的过水断面,堵塞、压缩河道,影响河流的行洪排泄功能,并 有可能加剧河水对河岸的冲刷。 七、对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一)景观影响方式 评价区地形平坦,农业耕种历史事件长,形成以以农林生态景观为主、兼有水体景 观和城镇景观的景观类型。工程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切割连续景观,使其空间连续性、完整性遭受破坏项目区域内原有景观具有良 好的连续性,但是,工程建设将切割地表,并形成廊道效应,导致基底破碎化,景观斑 块数量增加,景观连通性降低。 2、铁路自身景观与原生景观之间形成冲突 工程构筑物(如挡墙、护坡、排水、桥涵等)、辅助设施(如护栏、电力线等)等 附属设备、设施将形 (略) 特征的交通景观,若设计或选址不当,这种具有强烈人 为性、硬质性的工程景观,必将对原生性、柔质性的景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二)景观格局影响评价 基底是景观的背景区域,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发挥主导 作用。本工程永久占用土地563.87hm2,从而引起评价区内景观格局的变化。工程实施 前,评价区域以耕地景观类型为主,约占75.39%。工程建成后,所占比例为72.65%。综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3 上,工程建设前后各景观斑块的优势度地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工程实施对区域内 的景观生态环境影响轻微。 (三)视觉景观影响评价 1、路基对景观的影响分析 路基工程的建设将对沿线相对较为均一的景观进行切割,增大区域景观斑块的数量 和异质性。同时,路堤段挡住沿线 (略) 行人的视线,边坡景观造成视觉冲突,因 此需对边坡进行美化设计,应尽量采用植物措施防护,使之与环境相容。 2、站场对景观的影响分析 车站设计充分考虑了景观效应,在可绿化地带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措施,积极 吸收园林绿化手法,尽可能扩大绿化和景观面积;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出发,充分考 虑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优化重组,使站前广场景观沉浸在清新、纯朴的自然气息之中。 因此,站场景 (略) (镇)景观中的一个新亮点。 3、桥梁对景观的影响分析 全线桥梁较多,各类桥梁在沿线均有分布,因此,桥梁设计中应注重对景观的设计, 包括结构、色彩等方面的设计,增加桥梁自身的景观效应,减小与周围的景观产生强烈 的对比冲突,弱化阻隔效应。桥梁墩形的选择遵从结构受力合理、外形美观、梁墩协调 配合,与周围环境和谐的原则,从而设计出简洁、明快、通透而富有美感的桥梁结构, 同时应对桥台两侧的引桥及桥头绿地进行绿化景观生态设计,加强桥梁锥体护坡的绿化, 使其与周边林地等景观的协调性。 4、取、弃土场对景观的影响分析 取、弃 (略) 施工期对景观产生较大的影响,造成景观的疤痕,产生视觉突兀。 施工结束后,应按占地类型,尽可能采取复耕等措施予以恢复,景观视觉影响将得到逐 步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评价范围以农林生态景观为主、兼有水体景观和城镇景观的半自然半人 工景观,本工程桥梁比例达到90%以上,会降低局部区域景观的连通性,但景观主体并 未改变,工程建成后景观空间结构仍然合理,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仍然相匹配,因 此,工程实施对区域内的景观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八、大临工程位置及合理性分析 (一)取土场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4 1、土石方平衡 为了节约和减少破坏土地资源,减少取土弃土等临时用地,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 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本次在主体设计土石方的基础上, (略) 基、站场、桥梁等工程节 点逐工点对全线土石方进行调配平衡,经调配平衡后,主体工程工程土石方总量1506.41 万m3,其中挖方707.75 万m3(剥离表土196.27 万m3),填方798.66 万m3(表土回填 196.27 万m3),借方454.21 万m3(其中94.51 万m3来源于取土场、359.70 万m3外购), 弃方363.30 万m3(其中233.91 万m3运往弃土场、97.13 万m3平摊于桥下永久用地范围 内、32.25 万m3交由南通五建跃进 (略) 处置)。 2、取土量分析 由于沿线农田遍布,为减少取土、弃土占用农田,主体设计已对工程沿线填方段 359.*m3的借方采取外购解决,从而有效减轻工程建设对农业生产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剩余94.*方采取取土场取土方式。 3、取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1)取土场设置原则 本项目取土场主要 (略) ,取土场设计有效取土深度为2.0m,占地面积 47.26hm2,工程完工后,利用桥梁钻孔出渣回填取土坑并回覆表土后复耕,能够完全利 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本项目取土面积较大,取土场原则上选择周边300m范围内无敏感点(村庄)分布的 地块,同时施工期需进行施工围挡,取土面做好苫盖措施等,以减小对周边大气、噪声 环境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取土场进行回填复耕,最大程度减小取土占地引起的生 产损失和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取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具体见表4-3-1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5 表4-3-11取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行政区划 对应里程 位置 相对距离(m) 占地类型及 面积(hm2) 取土量 (万m3) 有效取土深 度(m) 环境概况 用地现状照片 合理性分析 耕地 盐城 市 东 台 市 DK56+180 左侧 500 15.32 30.65 2 平原耕地区,种植小 麦、水稻等农作物, 交通便利。 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尽量选用周围3 00m范围内无敏感点分布的地块。且 该3处取土坑均不在生态红线区域内 设置。 占地类型: 3处取土场均拟占用耕地,建议后续 取土场 (略) 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尽可能 利用荒地、减少占用耕地面积。 运输条件: 取土场沿线有现成 (略) 作为 (略) ,不需临 (略) 。 DK56+650 左侧 1880 21.46 42.92 2 平原耕地区,种植小 麦、水稻等农作物, 交通便利。 DK57+400 左侧 3400 10.47 20.94 2 平原耕地区,种植小 麦、水稻等农作物, 交通便利。 合计 47.26 94.5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6 (2)取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主体设计选取的取(弃)场容量可满足东台站工程需求,由于沿线农田遍布,取土 场占用耕地,主体设计取土总深度为2.30m(其中表土0.30m,有效取土深度2.00m), 经与 (略) 基、地质专业沟通,线路DK56+180~DK57+400两侧5km 范围内(1#、 2#、3#取土场均位于本区域)土壤地质剖面由上而下依次为2.30m 粉质黏土层、6.90m 淤 泥质粉质黏土层、5.80m 粉质黏土层、3.20m 黏土层、13.30m 粉、细、砂层等,而高 程-6.61~0.29m 段的淤泥质粉质黏土 (略) 基、站场填料要求,因此,取土场最大 可取土深度为2.30m(其中表土0.30m,有效取土深度2.00m),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工 程完工后,取土场利用桥梁钻孔出渣回填后复耕,能够完全利用,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DK56+180~DK57+400段土壤地质剖面见图4-3-1。 图4-3-1DK56+180~DK57+400段土壤地质剖面 (3)取土场复耕可行性分析 本工程弃方共计363.*m3,经土石方调配综合利用后,其中233.*m3运往弃土 场、97.*m3平摊于桥下永久用地范围内、32.*m3由南通五建跃进建筑安装工程有 限公司处置)。由于本项目主体设计弃土场27处,占地81.03hm2,均为洼地弃土场,容 量可满足工程弃方填筑需求,其中东台1~3#弃土场利用的是上述3处取土坑回填,取弃 结合,有效减少了工程临时用地,弃土场选址不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 安全,不涉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不涉及环保敏感区,交通便利,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因此本项目后期对取土场及桥梁用地进行绿化或复耕是可行的。 (二)弃土场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7 本工程共设置弃土场27处,占地81.03hm2,弃渣量363.*m3,主要为盐城至南通 西段未充分利用的桥梁承台开挖土方和桥梁钻孔渣土。弃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见表 4-3-12。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8 表4-3-12 弃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序号 行政区划弃土场名称 里程 侧别 距离 面积 (hm2) 占地类型 弃土深 度(m) 弃土量 (万m3) 合理性分析 (m) 1 亭湖区 盐城1号弃土场 DK014+000右侧 260 0.53 坑塘水面5.00 2.67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 亭湖区 盐城4号弃土场 DK015+500右侧 600 0.20 坑塘水面3.00 0.6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3 (略) (略) 1号弃土场 DK056+180左侧 500 15.32 坑塘水面3.00 46.0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4 (略) (略) 2号弃土场 DK056+650左侧 1880 21.46 坑塘水面3.00 62.7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5 (略) (略) 3号弃土场 DK057+400左侧 3400 10.47 坑塘水面3.00 29.0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6 海安县 海安县3号弃土场 DK096+500右侧 200 2.19 坑塘水面3.00 6.58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7 (略) 如皋-白蒲镇1号弃土场1 DK137+200左侧 2163 2.91 坑塘水面3.00 8.74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8 (略) 如皋-白蒲镇1号弃土场2 DK137+970左侧 2270 5.33 坑塘水面3.00 16.0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9 (略) 如皋-白蒲镇1号弃土场4 DK138+350左侧 1969 0.67 坑塘水面3.00 2.0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0 (略) 如皋-白蒲镇1号弃土场3 DK138+000左侧 1494 0.93 坑塘水面3.00 2.8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9 续表4-3-12 弃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序号 行政区划弃土场名称 里程 侧别 距离 面积 (hm2) 占地类型 弃土深 度(m) 弃土量 (万m3) 合理性分析 (m) 11 (略) 如皋-白蒲镇1号弃土场5 DK138+800左侧 1572 3.06 坑塘水面3.00 9.2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2 (略) 如皋-白蒲镇2号弃土场1 DK140+800左侧 1300 1.02 坑塘水面3.00 3.05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3 (略) 如皋-白蒲镇2号弃土场2 DK141+430左侧 1100 0.51 坑塘水面3.00 1.54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4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2号弃土场 DK148+800左侧 150 3.30 坑塘水面3.00 9.9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5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3号弃土场1 DK153+200左侧 150 0.59 坑塘水面2.00 1.17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6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3号弃土场2 DK153+000左侧 300 0.48 坑塘水面2.00 0.96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7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3号弃土场3 DK152+750左侧 750 1.30 坑塘水面2.00 2.61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8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3号弃土场4 DK152+500左侧 400 1.11 坑塘水面2.00 2.21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9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3号弃土场5 DK152+400左侧 860 0.10 坑塘水面2.00 0.2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0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4号弃土场 DK153+700左侧 150 1.40 坑塘水面3.00 4.2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0 续表4-3-12 弃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序号 行政区划弃土场名称 里程 侧别 距离 面积 (hm2) 占地类型 弃土深 度(m) 弃土量 (万m3) 合理性分析 (m) 21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5号弃土场1 DK161+100右侧 180 0.84 坑塘水面2.00 1.68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2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5号弃土场2 DK160+145右侧 200 1.21 坑塘水面2.00 2.42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3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6号弃土场 DK161+700左侧 230 0.65 坑塘水面2.00 1.3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4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7号弃土场1 DK164+110右侧 880 1.26 坑塘水面3.00 3.77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5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7号弃土场2 DK164+350右侧 300 1.39 坑塘水面3.00 4.19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6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7号弃土场3 DK164+500右侧 150 1.19 坑塘水面3.00 3.58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7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7号弃土场4 DK165+000左侧 500 1.61 坑塘水面3.00 4.84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合计 81.03 233.9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1 4-3-13 工程沿线水环境敏感区与弃土场位置关系表 保护 目标 名称 行政 区划 线路相对关系 弃土场设置情况 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 通榆河(亭湖区)饮用水源保护 区 亭湖区 线路DK5+113~DK15+837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水源二级、准保护区。 亭湖区境内盐城1号弃土场、盐城4号弃土场位于 DK14+000-DK15+ (略) 右侧260m-600m范围 内,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长江李港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 通州区 线路DK167+550~DK170+58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了长江李港饮用水水源 二级保护区。 通州区境内14处弃土场位于 DK148+800-DK153+700、DK161+100-DK165+000 线路两侧150m-880m范围内,不在饮用水源保护 区范围内。 清水通道维 护区 通榆河(亭湖区)清水通道维护 区 亭湖区 线路DK0+000~DK4+500、DK10+370~DK16+2 (略) 基、桥梁形 式穿越清水通道二级管控区*域范围。 亭湖区境内盐城1号弃土场、 盐城4号弃土场位于DK14+000-DK15+ (略) 右 侧260m-600m范围内,不在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 内。 通榆河(大丰区)清水通道维护 区 大丰区 线路DK16+290~DK23+017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通道一级、二级管 控区,线路长度为6.727km。其中DK21+015~DK21+553段穿越一级管 控区;其余段落穿越二级管控区*域范围。 大丰区境内未布设弃土场。 通榆河( (略) )清水通道维护 区 (略) 线路DK87+940~DK89+76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通道二级管控区* 域范围。 (略) 境内东台1-3号弃土场位于DK056+180- DK057+400左侧500m-3400m范围内,不在清水 通道维护区范围内。 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 护区 海安县 线路DK89+760~DK94+76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通道二级管控区* 域范围 海安县3号弃土场位于DK096+500右侧200m, 不在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内。 九圩港(通州区)清水通道维护 区 通州区 线路左线DK154+860~DK160+600、右线DyK155+000~DyK156+610段 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通道二级管控区*域范围, (略) 在建南通西站 位于清水通道二级管控区内;南通联络线XLDK8+900~XLDK10+075、 SLDK8+950~SLDK10+12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通道二级管控区。 通州区境内14处弃土场位于 DK148+800-DK153+700、DK161+100-DK165+000 线路两侧150m-880m范围内,不在清水通道维护 区范围内。 重要湿地 长江(通州区)重要湿地 通州区 线路DK167+550~DK170+58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了长江(通州区)重要 湿地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 通州区境内14处弃土场位于 DK148+800-DK153+700、DK161+100-DK165+000 线路两侧150m-880m范围内,不在重要湿地范围 内, 长江(张家港)重要湿地 (略) 线路DK171+500~DK173+20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了长江( (略) )重 要湿地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 (略) 境内未设置弃土场。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3 盐城1#弃土场地理位置 盐城1#弃土场(现场照片) 盐城4#弃土场地理位置 盐城4#弃土场(现场照片) 东台1#取(弃)土场地理位置 东台1#弃土场(现场照片) 东台2#取(弃)土场地理位置 东台2#弃土场(现场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4 东台3#取(弃)土场地理位置 东台3#弃土场(现场照片) 海安县3#弃土场地理位置 海安县3#弃土场(现场照片) 如皋-白蒲镇1#弃土场1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1#弃土场1(现场照片) 如皋-白蒲镇1#弃土场2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1#弃土场2(现场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5 如皋-白蒲镇1 号弃土场3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1 号弃土场3(现场照片) 如皋-白蒲镇1 号弃土场4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1 号弃土场4(现场照片) 如皋-白蒲镇1 号弃土场5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1 号弃土场5(现场照片) 如皋-白蒲镇2 号弃土场1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2 号弃土场1(现场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6 如皋-白蒲镇2 号弃土场2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2 号弃土场2(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2 号弃土场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2 号弃土场(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1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1(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2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2(现场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7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3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3(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4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4(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5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5(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4 号弃土场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4 号弃土场(现场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8 通州区-平潮镇5 号弃土场1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5 号弃土场1(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5 号弃土场2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5 号弃土场2(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6 号弃土场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6 号弃土场(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1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1(现场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9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2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2(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3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3(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4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4(现场照片) (三)施工生产生活区 本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包括铺架基地、制(存)梁场、混凝土拌合站、填料 拌合站以及道砟存放场等。 本项目共设置铺架基地1处面积5.67hm2;制(存)梁场10处面积117.33hm2;混凝 土拌合站16处占地21.33hm2;填料拌合站5处占地8.35hm2,道砟存放场1处(位于铺架 基地占地范围内,不重复计列占地)。 1、铺架基地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0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本线共设铺架基地1处占地5.67hm2,位于东台站附近,由轨 料存放区、工具轨排生产区、轨排存放区、长钢轨存放区、 (略) 、办公 与生活区组成,详见表4-3-13。 表4-3-13 铺架基地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类型及面积(hm2) 地、市 区、县 左 右 类型 面积 1 铺轨基地 盐城 (略) DK61+773 1 00 耕地 5.67 合计 5.67 铺架基地现状 铺架基地位置 2、制(存)梁场 主体布设制(存)梁场10处占地117.33hm2,详见表4-3-14。 表4-3-14 全线制(存)梁场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hm2) 地、市 区、县 左 右 耕地 水域 合计 1 1 号梁场 盐城 城南新区 DK12+800 100 1 0.67 10.67 2 2 号梁场 (略) DK32+800 1 00 12.00 12.00 3 3 号梁场 DK52+200 100 1 2.67 12.67 4 4 号梁场 (略) DK77+299 100 1 1.33 11.33 5 5 号梁场 DK88+222 1 00 11.33 11.33 6 6 号梁场 (略) (略) DK107+109 1 00 12.00 12.00 7 7 号梁场 DK129+600 1 00 12.00 12.00 8 8 号梁场 通州区 DK152+600 1 00 8.00 4.00 12.00 9 9 号梁场 (略) (略) DK178+500 1 00 12.00 12.00 10 10 号梁场 DK190+500 1 00 11.33 11.33 合计 113.33 4.00 117.33 3、混凝土拌合站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1 为保证高标号混凝土搅拌质量,同时考虑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全线混凝土供应按 集中拌合考虑,根据本线工程分布情况,主体共设16处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占地 21.33hm2,详见表4-3-15。 表4-3-15 全线混凝土拌合站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hm2) 地、 市 区、县 左 右 耕地 水域 合计 1 1#混凝土拌合站 盐城 市 城南新 区 DK05+800 100 1.33 1.33 2 2#混凝土拌合站 (略) DK18+400 100 1.33 1.33 3 3#混凝土拌合站 DK25+700 100 1.33 1.33 4 4#混凝土拌合站 DK34+700 100 1.33 1.33 5 5#混凝土拌合站 DK46+700 100 1.33 1.33 6 6#混凝土拌合站 (略) DK58+300 100 0.83 0.50 1.33 7 7#混凝土拌合站 DK68+200 100 1.33 1.33 8 8#混凝土拌合站 DK77+800 100 1.33 1.33 9 9#混凝土拌合站 DK87+700 100 1.33 1.33 10 10#混凝土拌合站 南通 市 海安县 DK103+300 100 1.33 1.33 11 11#混凝土拌合站 (略) DK113+200 100 1.33 1.33 12 12#混凝土拌合站 DK123+900 100 1.33 1.33 13 13#混凝土拌合站 DK133+800 100 1.33 1.33 14 14#混凝土拌合站 通州区 DK151+100 100 1.33 1.33 15 15#混凝土拌合站 DK159+200 100 1.33 1.33 16 16#混凝土拌合站 苏州 市 张家 港市 DK185+300 100 1.33 1.33 合计 20.83 0. 50 0 4、填料拌合站 主 (略) 基集中地段设置填料集中拌合站5处,主要 (略) 基填方土料, (略) 基集中段落,占地8.35hm2,详见表4-3-16。 表4-3-16 全线填料拌合站概况 序号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hm2) 地、市 区、县 左 耕地 合计 1 (略) (略) DK27+600 1 00 1.67 1.67 2 (略) DK59+200.00 1 00 1.67 1.67 3 (略) 海安县 DK98+300.00 1 00 1.67 1.67 4 (略) DK121+900.00 10 0 1.67 1.67 5 通州区 DK154+300.00 10 0 1.67 1.67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2 合计 8.35 8. 35 5、道砟存放场 主体设置道砟存放场1处,位于铺架基地范围内,不重复计列面积,详见表4-3-17。 表4-3-17 全线道砟存放场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类型及面 积(hm2) 备注 地、市 区、县 左 右 类型 面积 1 1 号道砟场 盐城 市 (略) DK6 1+773 100 水田 / 与铺架基地重叠, 不重复计列面积 6、临时堆土场 主体未考虑表土剥离,方案对征地范围内的耕地、林地、园地等表层熟土进行表 土剥离,剥离厚度为30cm,共计196.27 万m3, (略) 基工程剥离3.11 万m3,桥梁工 程剥离77.71 万m3,站场工程剥离30.99 万m3,取(弃)土场剥离14.18 万m3,施工 生产生活区剥离44.45 万m3,施工便道剥离25.84 万m3。 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于各项工程的征地范围内,未单独新增用地,施工后期,作 为各项工程绿化覆土或恢复耕地土源综合利用。 九、铁路阻隔影响分析 1、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铁路作为带状工程, (略) 基作为屏障对动物活动、两侧人员的农作出行、车辆 交通以及水流可能产生阻隔影响。 工程沿线地貌类型基本为平原,现状生态系统为农田生态系统为主,人为活动频 繁,野生动物活动较少, (略) 形式以桥梁为主,故对野生动物阻隔的影响较小。经 收集资料、调研、现场调查观测,工程评价范围内的*生野生动物类型多为该地区常 见种群。从工程设计的桥梁、涵洞分布及数量衡量,其可以作为*域野生动物穿越铁 路的有效通道,对现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基本不构成威胁。 2、对居民交通及日常耕作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实施后,沿线穿越村庄地区,势必造成切割村庄、耕地的现象,给村民出 行、耕作带来不便。 本线跨 (略) (略) 均设置桥梁通过。全线桥涵 (略) 长度的90% 以上,不 (略) 两侧居民通道, (略) 阻隔影响减小到最低。 3、工程对地表径流的阻隔影响分析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3 路基工程必然切断原有的地表径流途径,改变地表径流条件,若处理不恰当则可 能产生单面雍水。本工程全线桥涵 (略) 长度的90%以上,桥涵的设置可以保证 地表径流的畅通,将阻隔影响降低到最小。 十、生态影响评价小结 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分析 工程全线(含正线、改建线、改建宁启上下行联络线)永久 (略) 基、站场、 桥梁占地,共计563.87hm2。其中,耕地类型面积占用最多,为377.58hm2、占67.0%, 其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2.0hm2、占12.8%%,住宅用地42.65hm2、占7.6%,交通运 输用地35.25hm2、占6.2%,林地16.15hm2,占2.9%。工程永久占地将使评价范围内的 部分非建筑用地转变为建筑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发生变化,但工程整体呈线性分布于 沿线地区,线路横向影响范围较为狭窄,因此,对整个评价范围而言,这种变化影响 较小,不会使耕地的主导地位发生改变,不会导致沿线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 工程建设将使占地范围内粮食产量每年将减少2537.3t。 本工程按照“逢河设桥、逢沟设涵”的原则,能够确保原有沟渠等水利设施不遭破 坏,可维护原有农灌系统的功能。 2、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工程建设完成后,被占用的以耕地为主的土地类型变为无生产力的交通用地,评 价区域自然体系生产能力由现状的563.44gC/(m2.a)降低到542.57gC/(m2.a),自然 体系的平均生产力减少20.87gC/(m2.a),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域的自然生产力影响较小。 由于沿线区域以农业生产为主,在区域植被生产力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局部少量的农 业栽培植被减少,仅占评价范围同类植被面积的6.0%,对平均区域整体自然体系生产 力的影响作用轻微,因此,本工程对自然体系生产力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工程建设虽然会造成评价区域生态系统生物量每年减少*.4t,但主体工程、水 土保持方案设计采取植物恢复措施后,能够减缓植被生物量损失和自然体系生产力下 降。 因此,本工程建设对区域自然体系稳定状况的干扰在生态系统的可承受范围内。 施工期用地会占用沿线区域部分耕地、林地,破坏土地附生植被、硬化土壤,将 野生动物从原有的庇护场所或栖息环境中驱离; (略) 基、桥梁等工程场地呈线性 分布,开辟了有异于周围环境的景观廊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两侧动物的活动产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4 生阻隔;此外,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振动、水污染、粉尘污染和光污染也会对周边 野生动物产生驱赶作用,迫使其远离施工区域,从而对部分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一定 的不利影响。但考虑沿线区域可供动物栖息的生境众多,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生存的 影响相对有限。 本工程设计本 (略) 的原则, (略) 基的高填深挖,跨越沿线河流一般 逢沟设涵、遇水架桥。本项目本项目桥梁 (略) 长度90%以上。桥涵的设置将为 野生动物通行提供通道,营运期将有效减缓工程阻隔影响。 3、本项 (略) 基坡面在护坡工程完成之前,若防护不当、遇风雨天气,易造 成对坡面的冲刷,产生水土流失影响;铁路桥梁基础施工对生态产生影响的主要环节 是下部结构施工,包括表土、挖基土、钻孔出渣堆放、围堰工程和桩基施工等。桥梁 工程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跨河大桥在跨越沟渠、河流的桥涵孔径设置不当, 有可能减小河道的过水断面,堵塞、压缩河道,影响河流的行洪排泄功能,并有可能 加剧河水对河岸的冲刷。 4、景观影响分析 工程建设将导致评价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空间异质性明显增加,特别 是耕地景观斑块形状破碎度明显增加,连通程度降低。但是,工程建设前后各景观斑 块的优势度地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工程建成以后,耕地景观仍是评价区域内的主体, 景观空间结构组成与工程建设前基本一致,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能够匹配, 因此,工程实施对区域内的景观生态环境影响轻微。 第四节生态保护措施及建议 一、土地资源保护措施与建议 (一)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1、设计阶段 ①对于主体工程用地,设计应通过合理选线、选址,少占地、占劣地等措施以减 少其影响程度。工程在方案比选时尽量采取桥梁方案,虽然工程造价在一定程度上有 所提高,但会大 (略) 工程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对于临时工程用地,设 计除尽量利用荒地等生产力低下的土地外,应加大土石方的移挖作填等调配利用,减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5 少取弃土场的设置。对于占用农田的临时用地原则上应复耕还田。此外, (略) 基边坡、站场、取弃土场采取植被恢复等措施予以恢复。复垦或恢复植被前,应将表 层熟土剥离,待土石方工程完工后,用于取弃土场裸露面的植被恢复和复耕,以最大 限度的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 ②对于临时占地恢复方向,建议设计单位在下一阶段设计工作中加强与地方的沟 通交流,充分了解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对地方有还田意向并通过土地整治措施后具有 还田条件的临时用地均应考虑还田措施。 ③建设部门应按《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支付征 占用地的征地补偿费用,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及安置补助费,把不良影响降低至最低 限度。 2、施工阶段 建设单位应要求各施工单位在各自标段内工程达到环保“三同时”要求后,方可撤 离现场;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队*的环保意识,做到文明施工;弃土按设计要求运至 指定地点堆放,做到不随意弃土;严格控制施工临时用地,做到永临结合;工程材料、 机械等应定置堆放,运输车辆 (略) 线行驶;在农田周边施工时,尽量减少施工 及机械碾压等对农作物及农田土质的影响;雨季施工要对物料场采取临时防风、防雨 设施,对施工运输车辆采取遮盖措施。 (二)农田排灌系统的影响减缓措施 本次主体工程设计中采取“逢河设桥、逢渠设涵”的原则予以通过。一般地带排灌 沟渠设置涵洞,其孔径以不压缩沟渠为原则,以确保原有沟渠、水库等水利设施不遭 受破坏。 (略) 基占用或遭受破坏的既有农田灌溉设施或排洪沟渠均按原标准恢 复。对工程占用的水利设施均以不低于原标准要求予以还建。通过上述措施可以维护 原有农灌系统功能,从而保证沿线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下一阶段设计中,设计单位应加强与沿线地方政府以及村民的沟通和交流,掌 握其对农灌设施的设置要求,进一步优化桥涵设置, (略) 桥涵的修建数量、位置 能满足当地农业生产要求。 二、植物资源保护措施与建议 (一)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保护好施工场地周围植被。临时设施应进行整体 部署,不得随意修建,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拆除临时建筑,清理平整场地,复垦还耕或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6 绿化。工程制(存)梁场、铺轨基地、拌合站等大临工程尽量以既有空闲地和拟建工 程场地为主,在工程交验后予以综合利用或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拆除,并进行整治, 恢复原有植被。工程取弃土应集中规划,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取土后及时整 理,进行植被恢复绿化。 (二)施工临时便道尽量利 (略) (略) ,尽量减少对农作物和地表植 被的扰动、破坏,新建 (略) ,施工结束后尽量利用,作 (略) 、农村机耕 道或者养护便道。 (三)主体工程绿化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征地范围内栽植适宜的乔、灌、草植物,用于边坡防 护和生态环境恢复。站场绿化应根据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选用紫穗槐、杨树、辽东 栎、油松、侧柏等植物,进行绿化,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园林绿化方式,提高景观效 果,美化环境。 (略) 段绿化主要是对桥梁下方空间进行植被恢复,在桥梁段建成以后,根据盐 城市、 (略) (略) 有关绿化的要求,对施工期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和补偿。桥梁 下方内的绿化采取草、灌、乔木相结合的方式。 (四)临时工程绿化 取(弃)土区、施工便道和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工程分区的植被恢复在弥补生 物量和生产力损失的同时,有利于工程沿线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五)农业植被恢复措施 工程建设导致的农业植被损失,将由建设单位缴纳耕地开垦费用后,由国土部门 进行异地开垦或其他处理,可保证工程实施后评价区域内农作物生物量不减少。 (六)加强野生珍稀保护植物科普宣传和环保教育,对于工程沿线分布的野大豆, 应在施工前对 (略) 段进行调查,做好种群分布记录,场地平整前应对施工界限 内的野生植物做好移栽工作,避免工程施工对其破坏,保障野生植被资源不受到损害。 三、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与建议 (一)设计阶段 本工程应重点做好桥梁区域的植被恢复措施,充分发挥桥梁工程的动物通道作用, 使黄鼬等野生动物顺利通过桥梁。 (二)施工阶段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7 1、建议开工前开展科普知识讲座、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严 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 特别是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鼬等,加大对乱捕滥杀野生动物和破坏其生态环境的行为 的惩治力度。 2、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防止动物生境污染。施工期间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 生管理,避免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减少水体污染;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态环境的恢复 工作,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 3、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和方式,减少对动物的影响。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晨、昏及夜 间外出觅食。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施工方式、数量、时 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及夜间施工等。 4、对于两栖爬行类动物,施工时应避免对沿线水系河道以及沟渠水力联系的切割, 并严格控制施工界限,减少对水田、池塘、河道等两栖爬行类栖息生境的破坏。对于 虎纹蛙等重点保护动物,应加强其重要分布区域段的施工单位的环保教育,对在施工 过程中发现的蛙类应给予放生,严禁捕杀、猎食。 四、重点工程防护措施与建议 (一)路基工程减缓措施 (1)路堤坡面防护 路堤边坡高小于4m 时,边坡采用混凝土空心砖内(培土)撒草籽种植灌木防护, 每隔10m 设平行于坡面的横向排水槽, (略) 肩下部设拦水坎与横向排水槽衔接。 路堤边坡高大于等于4m 时,采用拱型截水骨架内撒草籽、种植灌木防护,灌木窝 距0.6m,每窝2 株。骨架净间距3.0m,主骨架厚度为0.6m,顶面留截水槽,骨架采 用混凝土浇筑或预制混凝土构件拼装,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于路堤边坡不小于3m 宽 度范围内铺设一层抗拉强度不小于25kN/m 双向土工格栅,层间距0.6m。 (略) 堤边坡一般采用三维生态护坡,坡面采用草灌护坡,当边坡高大于等 于4m 时,于路堤边坡不小于3m 宽度范围内铺设一层抗拉强度不小于25kN/m 双向土 工格栅,层间距0.6m。 路堤坡脚设置C25 混凝土脚墙基础,具体截面尺寸为:顶宽0.5m、底宽0.7m、墙 高1.5m,埋入地表以下不小于0.8m。 (2)路基排水设计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8 路堤地面排水设备应布置合理,并与桥涵、车站等排水设备衔接配合,形成完整 的排水系统,同时具备足够的过水能力,保证水流畅通。 排水沟的出水口尽可能引接至天然沟河, (略) 基或损害农业生产;地面横坡不 明显时,于路堤两侧设置排水沟,其平面应尽量采用直线,必须转弯时,其半径不小于 10~2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宜在500m 以内;排水沟横断面按1/50 洪 水频率的流量进行计算,最小尺寸0.6×0.6m,边坡1:1。由路基占压的河、沟,为保证 路基的稳定,必须对有干扰的河、沟进行改移,同时注意与农田水利工程相配合。 (3)路基沿线绿化 绿色通道的设计执行《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指南》(铁总建设【2013】94 号)。 1) (略) 基绿化设计范 (略) (略) (略) (略) 堑堑顶外线 路绿化林。 2)绿化及绿色通道设计应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并根据气象、水文、土壤、地形、 植被现状等,优先选择当地适生植物品种,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乔则乔。需考虑 旅客视觉效果的影响及兼顾景观、美观的需要。在整体设计时,一般采用内低外高、 内灌外乔、灌草结合的形式, (略) 地带栽草、灌植物, (略) 地带栽种灌木、 乔木,且乔木的成年树高,不能高于旅客列车车窗下缘。 3)边坡高度小于3m 时,有排水沟地段,坡脚护道处栽植2 排灌木,排水沟外侧 栽植2 排灌木;边坡高度3~6m 时,有排水沟地段,坡脚护道处栽植2 排灌木,排水沟 外侧栽植1 排灌木和1 排小乔木;边坡高度大于6m 时,有排水沟地段,坡脚护道处栽 植2 排灌木,排水沟外侧栽植2 排乔木。 图4-4-1 路堤地段绿化断面示意图(边坡高度
?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概述 新建盐城 (略) 位于 (略) 、 (略) 、 (略) 境内,线路北自盐城站 高速场与徐宿淮盐线贯通引出后,向南经大丰区、 (略) 、海安县后继续向南走行经 (略) 后,进入通州区至在 (略) 南通西站,后 (略) 共通道越过长江至张 家港,接入在 (略) 、规划 (略) 共设的张家港站。 全线正线长度187.96km,联络线长度16.43km,南通地区动车走行线长度5.02km, 正线铺轨至南通西站,铺轨里程156.66km,南通西至张家港段31.3km 只进行桥墩及梁 体架设的线下工程,故不进行运营期噪声、振动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建成后可连接 徐宿淮盐、通苏嘉、沪通、南 (略) ,对完善长江三 (略) 网布局,提高沿 (略) 通道整体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本工程 (略) ,双线 (略) ,设计速度目标值350km/h。线路采用60kg/ m 钢轨,跨区 (略) 设计,正线轨道采用无砟轨道(DK149+000~DK156+664 段 采用有砟轨道)。 (略) 共设有办理客运的车站5 个,其中引入既有站及在建车站3 个,为东台 站、海安县站、南通西站,新建车站2 个,为大丰站、如皋南站,全 (略) 所两 处。本工程于南通站北侧2.6km、沪陕高速北侧设置南通动车运用所。 盐城至南通西站间新 (略) 长156.664km,设特大桥6座,桥梁长146.329km, (略) 总长的93.4%; (略) 长5.825km,设特大桥1 座,桥梁长1.691km,占线 路总长的29.5%。南通上行、下行客车 (略) 长度13.640km,设特大桥2 座,中 桥2 座,桥梁长8.020km, (略) 总长的58.3%。南通地区动车所走行线长度5.019km, 设特大桥1 座,桥梁长3.201km。 南通西至张 (略) 正线全长31.286km。共设新建桥梁8座,桥梁总长31.286km, 桥梁 (略) 总长度的100%。其中DK166+977 至DK173+972 段利用在 (略) 长江桥跨江,不涉及新建工程内容,不在本报告书评价范围内。 (略) 铺轨至南通 西站,南通西站至张家港站间只进行墩台及梁体的架设。 工程总占地896.97hm2,其中永久占地563.87hm2,临时占地333.10hm2。工程土 石方总量1506.41 万m3,其中挖方707.75 万m3,填方798.66 万m3,借方454.21 万 m3,其中94.51 万m3来源于取土场、359.70 万m3外购;弃方363.30 万m3,其中233.9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万m3运往弃土场、97.13 万m3平摊于桥下永久用地范围内、32.25 万m3交由南通五建 跃进 (略) 处置。 牵引供电系统采用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全线新建AT 牵引变电所3 座。电磁 环境影响单独编制环境影响文件,本报告书中不再评价。 本工程设计年度为近期2030 年,远期2040 年。计划于2017 年12 月初开工,2020 年11 月底结束,建设总工期4 年。 本工程估算总额约244.1 亿元,根据资金筹措计划,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按各占 50%考虑。 2016 年9 月,江苏省环保厅批复了《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设 计速度目标值为250km/h),后该工程设计标准、工程范围发生变化,须重新编制、报 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7 年4 月, (略) 办公室委 (略) 设计集团有 限公司开展该项目环评工作。中铁第 (略) (略) 于2017 年5 月完成了 《新建盐城 (略) 初步设计文件(初稿)》,并于2017 年8 月完成了初步设计鉴 修文件。在此期间,评价单位组织专业评价人员赴现场进行了踏勘和资料收集和监测 工作,走访 (略) 沿线环保、水务、林业、国土资源、文物等有关部门,2017 年 8 月重新编制完成了本报告书。 工程穿越通榆河(亭湖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区及准保护区,穿越通榆河(亭 湖区)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通榆河( (略) )清水通道维护区一级及二级管 控区、通榆河( (略) )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 护区二级管控区、九圩港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本工程符合生态红线管理要求, 线路经过的环境敏感区已取得主管部门同意。 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会对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水、气、声、振动等环境产生不 同程度的影响,在设计中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环评报告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 环保措施和建议,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略) 保护保局、 (略) 环 境保护局、 (略) 环保局及沿线国土、规划、林业、水利、文物等有关部门给予了极 大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目录 新建盐城 (略) 地理位置示意图 新建盐城 (略) 初 (略) 平、纵断面示意图 第一章总论 ······························································································ 1 第二章工程分析 ······················································································ 15 第一节工程概况 ················································································ 15 第二节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32 第三章工程所在地区环境现状 ···································································· 40 第一节自然概况 ················································································ 40 第二节沿线环境质量 ·········································································· 44 第四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47 第一节概述 ······················································································ 47 第二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51 第三节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82 第四节生态保护措施及建议 ································································ 114 第五节生态保护措施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125 第六节小结 ····················································································· 126 第五章声环境影响评价 ············································································ 129 第一节概述 ····················································································· 129 第二节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分析 ·························································· 129 第三节环境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 ·························································· 133 第四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144 第五节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 ·············································· 147 第六节声环境影响评价小结 ································································ 162 第六章环境振动影响评价 ········································································· 165 第一节概述 ····················································································· 165 第二节环境振动现状评价 ··································································· 165 第三节运营期环境振动影响预测与评价 ················································· 167 第四节减振措施及建议 ······································································ 17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第五节施工期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 172 第六节小结 ····················································································· 173 第七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175 第一节概述 ····················································································· 175 第二节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 176 (略) 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价与预测 ··········································· 182 第四节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 190 第五节工程对沿线重要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 ··································· 195 第六节污水治理措施及投资估算 ·························································· 216 第七节小结 ····················································································· 218 第八章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220 第一节概述 ····················································································· 220 第二节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221 第三节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 224 第四节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跟踪监测计划 ··········································· 229 第五节小结 ····················································································· 231 第九章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232 第一节概述 ····················································································· 232 第二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232 第三节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234 第四节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及防护措施 ················································· 234 第五节小结 ····················································································· 238 第十章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239 第一节概述 ····················································································· 239 第二节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239 第三节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 241 第四节小结 ····················································································· 242 第十一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243 第十二章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 247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第一节环境管理 ··············································································· 247 第二节环境监测计划 ········································································· 252 第三节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 ································································ 254 第四节环境监理培训计划 ··································································· 259 第十三章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预案 ····························································· 261 第十四章环境保护措施及投资估算 ····························································· 273 第十五章结论 ························································································ 281 附件:新建盐城 (略)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 第一章总论 一、编制依据 (一)环境保护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12 月26 日发布,2014 年4 月24 日 修订,2015 年1 月1 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 年9 月1 日起修订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 年8 月29 日第二次修订,2016 年 1 月1 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6 月1 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 年4 月24 日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 年3 月1 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 年4 月29 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8 月28 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 年7 月2 日修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6 年7 月2 日修订,2017 年1 月1 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 年12 月28 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 (略) 法》(2015 年4 月24 日修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年6 月29 日发布,2010 年12 月25 日修订,2011 年3 月1 日起施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5 年4 月24 日修订); (二)环境保护法规、条例 1、中华人民 (略) 令第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 11 月29 日施行); 2、国发[1996]31 号“ (略)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3、国发[2000]31 号《 (略)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 5、国发[2013]37 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6、 (略) 令639 号《铁路安全管理条例》(2014 年1 月1 日起施行);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 7、 (略) 641 号令《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4 年1 月1 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1 年1 月8 日施行);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铁道部环发[2001]108 号《关 (略) 噪声污染防治的 通知》; 10、环发[2013]86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的通知》; 11、环办[2014]30 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 通知》; 12、环发[2004]24 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 13、环办〔2013〕103 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 行)》的通知”; 14、铁路环境保护规定(1997 年4 月23 日,铁道部铁计[1997]46 号);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27 号《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1993 年8 月10 日施行]; 1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 号)(2006 年2 月14 日); 17、《 (略)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 号); 18、关于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10]7 号; 1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 号); 20、《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号); 21、 (略) 《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 号)。 22、《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 (三)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部门规范 1、《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正)》(江苏省人大常委会,1997 年7 月31 日); 2、《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4 年4 月16 日修正); 3、《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10 年9 月29 日修改); 4、《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4 年6 月17 日修 改);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 5、《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3 年修正)》(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3 年8 月 15 日); 6、《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5 年12 月1 日); 7、《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9 年9 月23 日); 8、《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江苏省 人大常委会,2008 年3 月22 日); 9、《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 通知》(苏环办〔2011〕71 号); (四)报告书编制有关技术导则、规范 1、HJ2.1-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2、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4、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5、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6、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7、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8、*《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五)环境保护区划及规划文件 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 号); 2、《铁路“十二五”环保规划》(铁计[2012]63 号); 3、《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 年)》(环发[2012]58 号); 4、《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苏政发[2014]20 号); 5、《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 年 3 月; 6、《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 苏政发[2013]113 号); 7、《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的决定》与《江苏省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 源保护的决定>的决定》(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12 年1 月12 日);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 8、《省政府关于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苏 政复[2009]2 号); 9、《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1998 年6 月); (六)相关文件 中铁第 (略) (略) 2017 年5 月《新建盐城至南通至 (略) 初 步设计》,2017 年8 月《新建盐城 (略) 初步设计鉴修》。 二、评价目的 1、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 重”的原则,通过对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的自然、社会环境质量的调查、监测与分析, 对工程沿线环境质量现状加以评价。 2、对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明确工 程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及影响对象。 3、根据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工程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治理措施进行必要 的论证,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减少和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将工程对环境造成的 不利影响降至最小程度, (略) 建设和环境保护两者间协调发展的目的。 4、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辅以经济分析,论证该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为环境 保护工程设计及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三、评价原则 以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文件为依据,以环评 (略) 环评技术标准 为指导,根 (略) 工程的特点,以涉及的生态、环境噪声、地表水等环境敏感问 题为重点的评价原则,充分利用已有资料,补充必要的现状调查、监测、类比监测, 结合工程设计,按不同的评价要素选择 (略) 区段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提出 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治理措施和建议。 四、评价范围 (一)评价涉及的工程范围 本次工程范围如下: (1)正线盐城(不含)DK0+000 至南通西(含)DK156+663.95,新建正线长度 156.665km;右线绕行段DyK150+900-DyK156+743.77,长度5.825km;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 (2)南通上行联络线SLDK4+750~SLDK11+537.88,新建长度6.787km;南通下 行联络线XLDK4+760~XLDK11+613.13,新建长度6.853km。 (3)南通地区相关工程 新建动车运用所一座及相关工程,南通地区动车所走行线长度5.019km。 (4)南通西至张家港段相关工程 南通西(不含)DK160+000 至张家港(不含)DK191+300(其中DK166+977.29 至 DK173+972.236 段利用在 (略) 长江桥跨江,不在本工程范围内),正线长度 31.286km。右线绕行段DyK160+200-DyK162+316,长度2.116km, DyK187+300-Dyk191+300,线路长度4.000km。南通西至张家港段间只进行桥墩及梁 体的架设。 (二)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 1、生态环境 生态影响评价应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 间接影响区域。本工程沿线主导生态系统为农田生态系统,评价范围确定如下: (1)线 (略) 外侧轨道中心线外各300m 以内区域; (2)施工便道两侧各30m 以内区域; (3)站场、施工营地、工程取土场、弃土(渣)场、大型临时工程用地界外100m 以内区域。 2、声环境 评价 (略) 两侧距外轨中心线各200m 以内敏感点,南通西至张家港间只进行 线下工程,不进行运营期噪声、振动影响评价,仅对其施工期影响进行分析说明。 3、振动 线路两侧距外轨中心线各60m 以内敏感点。 4、地表水环境 本次评价的评价范围为本工程沿线车站、动车运用所、 (略) 所、维修工区、 乘务员公寓、警务区以及牵引变电所, (略) 跨越的水体,上溯下扩至最近的饮用 水源保护区和清水通道维护区。 5、地下水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中9.2.2.1 调查与评价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 范围要求,采用公式法(参照HJ/T 338 )计算南通动车运用所两处污染物迁移距离, 从而确定评价范围。 表1-1 场地污染物迁移范围表 场地名称 潜水含水层岩性 渗透系 数(m/d) 水力 坡度 质点迁移天数 (d) 有效孔隙 度 下游迁移距 离(m) 南通动车 运用所 含水层为粉砂、细 砂、粉质黏土与粉 砂互层 1.0 10 -3 50 00 0.40 25 根据计算结果,南通动车运用所评价范围由场地向下游延伸25m,评价面积约为 0.26km2。 6、大气环境 全线不新增锅炉,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施工场地周围50m 的范围区域。 7、固体废物 工程沿线各站、动车所、牵引变电所生活垃圾及旅客列车垃圾。 (三)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因子 针对本工程特点及对环境敏感性的初步分析、判别和筛选,确定本工程各环境要 素的评价因子见表1-2。 表1-2 评价因子表 环境要素 污染源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生态环境 路基、站场、桥梁占地及 土石方工程 土壤、植被、野生动植物、 土地利用 工程占地、植被、动物、取弃土、 景观、生态功能区划 声环境 列车运行噪声 等效连续A 声级Ld、Ln 等效连续A 声级Ld、Ln 环境振动 列车运行振动 铅垂向Z 振级、VLZ10或 VLzmax 铅垂向Z 振级(VLzmax 平均值) 地表水环境 各站生活污水 pH、CODcr、BOD5、SS、 氨氮、石油类 pH、CODcr、BOD5、SS、氨氮、 石油类 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质 水位、pH、*、硝酸 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 类、总硬度、铅、高锰酸 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 氯化物(Cl-)、硫酸盐 (SO4 2-)、K+、Na+、Ca+、 Mg+、CO3 2-、HCO3 -、 石油类、CODcr 大气环境 扬尘 PM 10、NO2 扬尘 固体废物 列车垃圾、生活垃圾及建 筑拆迁垃圾 生活垃圾、列车垃圾 列车垃圾、生活垃圾及建筑拆迁 垃圾 五、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H J2.2~2.5 和HJ 2.1-2011 技术导则有关规定,确定各专题评价等级如下: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 19-2011)4.2 评价工作分级,本工 (略) 长度>100km,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敏感区,本次生态环境影 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 2、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经过地区适用于GB3096 规定的1、2 类标准的地区,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高量 >5dB,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依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本 次声环境影响评价按一级评价进行。 3、环境振动影响评价等级 本次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按一级评价进行。 4、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本工程建成后各车站、区间警务区和牵引变电所等设施新增污水排放总量为 867.2m3/d,小于5000m3/d;所排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排放的污染物属于非持久性污 染物,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10,故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中等”;受纳地 面水体水域规模较小,水域功能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Ⅳ类。 按HT/J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地表水环境评价的等级确 定为三级。 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本工程机务段(南 通动车运转所)属于Ⅲ类项目,其余为Ⅳ类。因此本工程评价对象为南通动车运用所, (略) 区段不做地下水评价。 南通动车运用所内无地下水水源保护区,也不处于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本 工程按Ⅲ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办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的等级确定为三级。 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本工程沿线车站不设 置供暖设施,采用电能等清洁能源供应热水。本次对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进行大气环 境影响分析。 六、评价标准与评价年限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 根据 (略) 环保局、 (略) 环保局、张家港环保局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及 江苏省相关管理要求,评价标准执行如下: (一)污染物排放标准 1、噪声 (1) (略) (略) 中心线30m 处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修改方案表1 限值, (略) (略) 中心线30m 处昼间70dB(A), 夜间70dB(A)。 (略) (略) 中心线30m 处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 修改方案表2 限值, (略) 外侧股道中心线30m 处昼间70dB(A),夜 间60dB(A)。 (2)施工场界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表1-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 昼间 夜间 70 55 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 (3)新建南通动车运用所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之二类区标准。 2、大气 本工程各站均不使用锅炉,无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污染源为施工期扬尘污 染,扬尘污染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关于新污染源颗 粒物无组织排放的有关规定,见表1-4。 表1-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单位:mg/m3 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监控点 浓度(mg/m3) 颗粒物 外界浓度最高点 1.0 3、污水根据各站排水量及排水去向,分别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及江苏省地方标准, 详见下表: 表1-5 项目涉及各站、所污水去向及排放标准表 序号 站名 新增排放量(m3/d) 处理措施 排放去向 执行标准 生活 生产 集便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 1 大丰站 2 2.2 0 化粪池、新增 Q=3m3/h 一体化 SBR 污水处理设 施、储存消毒 回用站区绿 化、洒水等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标准;(GB/T *-2002)绿化用水 标准; 2 东台站 44.5 12. 0 化粪池、隔油池 市政污水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3 海安站 5.2 / 化粪池 (略) 政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4 如皋南站 28. 2 16.0 化粪池、隔油池 市政污水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5 南通西站 4.1 / 化粪池 (略) 政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6 南通维修工 区、乘务员公 寓 93.3 4.0 化粪池、隔油池 (略) (略)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7 南通动车运用 所 162.3 18 2.4 288.0 厌氧池、隔油池、 化粪池 (略) 政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8 (略) 所 0.8 / 化粪池 定期掏空,不 外排 / 9 区间警务区 0.6×3 0 化粪池 定期掏空,不 外排 / 10 大丰、安丰、 如皋牵引变电 所 0.8×3 0 化粪池 定期掏空,不 外排 / 东台站、海安县站、如皋南站、南通西站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预处理 (略) (略)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排放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之三级标准;大丰 (略) (略) 条件,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 理回用于站区绿化等,污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BOD5、COD、SS 指标满足《城市污水 (略) 杂用水水质》(GB/T*-2002) 绿化用水标准,并预留接管条件,远期具备接管 (略) (略) 进入污水处理厂 处理;南通动车运用所新增的生活、生产(检修、洗车)污水,设计纳入南通动车运 用所排水处理设施处理;高浓度粪便污水由真空中心设备和固定地面卸污设备收集至 厌氧池处理,排放口处水质可以达到接管标准的要求,排放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 标准》(*)之三级标准, (略) (略) 。南通所维修工区、乘务员公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 寓新增的生产、生活污水纳入到既有车站排水系统后, (略) (略) 。 (略) 所、警务区和牵引变电所污水经化粪池集中储存,并定期清掏。 (二)环境质量标准 1、声环境 (1)评价范围内的学校,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 (略) 、铁路(含轻轨)等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 号文),其室外昼 间按60dBA、夜间按50dBA 执行(有住宿要求)。 (2)评价范围内的居民住宅等敏感建筑,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1)线路 (略) 用地范围外一定距离以内的敏感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4b 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即昼间70dBA、夜间60dBA。 “ (略) 用地范围外一定距离 ”的划分执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8.3.2 中规定:相邻区域为1 类标准适用区域为外侧轨道中心线75m 以内;相邻区域为2 类标准适用区域为外侧轨道中心线60m 以内;相邻区域为3 类标 准适用区域为外侧轨道中心线50m 以内。 2)“ (略) 用地范围外一定距离”以外的敏感点,有噪声功能区 (略) 噪 声功能区划;无噪声功能区划的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7.2 b )” 中的要求,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区标准。 2、振动标准 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 外区域,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中的“铁路干线两侧”标准限值,即昼间80dB,夜间80dB。 3、地表水环境标准 工程跨越《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 年)中的河流,执行《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工程跨越的其他河流执行Ⅳ类标准。 表1-6 地表水功能区划 所属地 序号 河流名称 功能 20 30 年水质目标 盐城 市 亭湖区 1 通榆运河 饮用水源,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大丰区 1 斗龙港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2 通榆运河 饮用水源,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3 新团河 饮用水源 Ⅲ类标准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 所属地 序号 河流名称 功能 20 30 年水质目标 4 王港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5 *溪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略) 1 川东港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2 何垛河 工业用水 Ⅲ类标准 3 东台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4 梁垛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5 三仓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6 安弶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7 老串场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8 方塘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9 北凌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Ⅳ类标准 南通 市 海安县 1 栟茶运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2 友谊河 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略) 1 南凌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2 如泰运河 景观、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3 大明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4 东司马港 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5 跃进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6 白李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通州区 7 通扬运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Ⅲ类标准 苏州 市 (略) 1 三干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Ⅳ类标准 2 四干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Ⅳ类标准 3 南横套河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Ⅳ类标准 4 盐铁塘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Ⅳ类标准 表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 除外) 标准值 类别 pH SS CODmn 氨氮 溶解氧 石油类 Ⅲ类 6~9 ≤30 ≤6 ≤1.0 ≥5 ≤0.05 Ⅳ类 6~9 ≤60 ≤10 ≤1.5 ≥3 ≤0.5 4、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93)中的Ⅲ类地下水水质标准。 表1-8《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PH 除外) 标准值 类别 氨氮 硝酸盐 亚硝酸 盐 挥发性 酚类 总硬度 铅 高锰酸 盐指数 氯化物 溶解性 总固体 氨氮 Ⅲ类 ≤0.2 ≤20 ≤0.02 ≤0.3 ≤450 ≤0.05 ≤3.0 ≤250 ≤1000 ≤0.2 5、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2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表1-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 标准 项目 污染物的浓度限值(mg/m3) 二级 小时平均 日平均 * TSP / 0.30 PM10 / 0.15 NO2 0 .20 0.08 SO2 0.5 0 0.15 (三)评价年限 本次评价年限比照设计年度确定,近期2030 年,远期2040 年。 七、评价重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一)评价重点 本次评价以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振动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 响评价为重点。 (二)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沿线不穿越文物、古树名木,工程沿线生态及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0; 工程沿线特大桥跨越主要河流29 条,线路跨越5 处清水通道维护区、1 处饮用水源保 护区,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11、1-12、1-13;本工程涉及的噪声敏感点共 246 处,振动环境保护目标共有222 处,见附表1(附图附表集,附表1)。本工程范围内 无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南通动车运用所周边无居民饮用水敏感点,周边居民居民 (略) 政自来水。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评价范围内的地下水潜水含水层。 表1-10 生态及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表 序号 名称 分布范围 主要保护区对象或级别 与推 (略) 位置关系 1 工程用地、取、弃 土(渣)场、大临 工程占压的植被、 耕地等 沿线分布 土地、耕地资源 线路及两侧 2 基本农田 沿线分布 农田 占用 3 路旁、河岸防护林 零星分布 林地植被 占用 表1-11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表 序号 桥梁名 称 河道名称 水功能 区划 中心桩号 水体功能 孔跨类型 常水位 水中墩 数量 水中墩 基础施 工方法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3 (组) 1 盐城南 特大桥 斗龙港 Ⅲ DK17+796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60+100+60)m 连续梁 0 钢围堰 法 2 通榆河 Ⅲ D K21+300 饮用水源,农业用水 (83+144+83)m 连续梁 0 钢围堰 法 3 新团河 Ⅲ D K26+101 饮用水源 (72+100+72)m 连续梁 0 钢围堰 法 4 王港河 Ⅲ D K47+004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5 *溪河 Ⅲ D K53+252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72+120+72)m 连续梁 0 钢围堰 法 6 海安特 大桥 川东港 Ⅲ D K60+702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64+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7 何垛河 Ⅲ D K60+728 工业用水 (40+64+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8 东台河 Ⅲ D K62+456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9 梁垛河 Ⅲ D K67+563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64+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0 三仓河 Ⅲ CK 78+505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64+40)m 连 续梁 2 钢围堰 法 11 安弶河 Ⅲ CK 80+771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56+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2 老串场河 Ⅲ D K83+455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64+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3 方塘河 Ⅲ DK84+220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56+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4 北凌河 Ⅳ D K93+040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5 栟茶运河 Ⅲ D K101+935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6 友谊河 Ⅲ D K106+208 农业用水 1-32m 简支梁 1 钢围堰 法 17 南凌河 Ⅲ D K111+260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8 如泰运河 Ⅲ DK117+920 景观、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19 如皋特 大桥 大明河 Ⅲ D K123+216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56+88+56)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20 东司马港 Ⅲ D K130+048 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21 林马河 Ⅲ D K135+956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1-32m 简支梁 0 钢围堰 法 22 跃进河2 Ⅲ D K136+840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56+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23 白李河 Ⅲ DK141+595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1-32m 简支梁 1 钢围堰 法 24 长江大通扬运河 Ⅲ D K161+379 工业用水,景观娱 (70+136+70)连 0 钢围堰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4 桥北引 桥 乐,排污控制 续梁 法 25 长江大 桥南引 桥 三干河 Ⅳ D K175+590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50+2×90+50)m 连续梁 0 钢围堰 法 26 四干河 Ⅳ DK179+200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8+80+48)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27 南横套河 Ⅳ D K188+847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0+56+40)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28 盐铁塘 Ⅳ D K191+314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32+48+32)m 连 续梁 0 钢围堰 法 表1-12 地表水环境敏感区保护目标表(清水通道) 序号 名称 分布范围 主要保护 区对象或 级别 与推 (略) 位置关系 1 通榆河(亭湖区) 清水通道维护区 亭湖区 水源水质 保护 线路走向平行于通榆河,于DK0+000~DK2+995 (略) 基和桥梁形式穿二级管控区的*域,穿越长 度为2995m。 2 通榆河( (略) ) 清水通道维护区 (略) 水源水质 保护 线路从通榆河左岸跨向右岸,于DK16+225~ DK23+130 段以桥梁形式穿越一级水域和*域范 围、二级管控区*域,穿越总长度6905m,其中一 级管控区483m(水域168m、*域315m)、二级管 控区6422m。 3 通榆河( (略) ) 清水通道维护区 (略) 水源水质 保护 线路走向平行于通榆河,于DK61+868~ DK64+200、DK87+162~DK89+800 段以桥梁形式 穿越二级管控区*域。穿越长度4970m。 4 新通扬-通榆运 河清水通道维护 区 海安县 水源水质 保护 线路DK89+800~DK94+700 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 水通道二级管控区,线路长度4900m,均为*域范 围 5 九圩港清水通道 维护区 通州区 水源水质 保护 线路DK155+650-DK157+478 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 水通道二级管控区,线路长度1828m,均为*域范 围 表1-13 工程沿线水源保护区分布表 序号 敏感目标名称 行政区域 敏感区类型 及概况 与工程位置关系 1 通榆河(亭湖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亭湖区 县级以上水源 地 线路走向平行于通榆河,于 DK5+050~DK16+225 段以桥梁形式跨越 二级保护区的*域及准水源保护区的* 域,穿越长度为*m。 线路在水源地取水口西侧1160m处通过, 与一级保护区*域边界最近距离140m。 注:保护区划定依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省政府关于全省县级 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苏政复[2009]2 号)、《省政府 关于调 (略) 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的批复》(苏政复[2015]12 号)。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5 第二章工程分析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地理位 (略) 走向 新建盐城 (略) 位于 (略) 、 (略) 境、 (略) 内,线路北自盐城站 高速场与徐宿淮盐线贯通引出后,向南经大丰区、 (略) 、海安县后继续向南走行经 (略) 后,进入通州区至在 (略) 南通西站,后 (略) 共通道越过长江至张 家港,接入在 (略) 、规划 (略) 共设的张家港站。线路铺轨至南通西站, 南通西站至张家港站间只进行墩台及梁体的架设。 沿 (略) 城南新区、亭湖区、大 (略) , (略) 海安县、 (略) 、 通州区、港闸区, (略) (略) 。 表2-1-1 行政区划表 区间段落 行政区划 起讫里程 线路长度 省 地、市 区、县 起点里程 终点里程 (km) 盐城至南 通西段 江苏省 (略) 城南新区 DK0+000 D K12+831 12.831 亭湖区 DK12+831 DK1 6+289 3 .458 (略) D K16+289 DK53+220 36.931 (略) D K53+220 DK89+759 36.539 (略) 海安县 D K89+759 DK106+210 16.451 (略) D K106+210 DK144+586 38.376 通州区 DK144+586 D K156+663 12.077 SLDK4+750 SLDK9+522 4.772 XLDK4+760 XLDK9 +473 4.713 港闸区 SLDK9+522 SLD K11+537 2.015 XLDK9+473 XLDK1 1+613 2.140 DZDK0+000 DZDK5 +019 5.019 合计 17 5.322 南通西至 张家港段 江苏省 (略) 通州区 D K160+000 DK171+458 11.458 (略) (略) DK171+458 D K191+300 19.842 合计 31. 300 二、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 (略) 。 (2)正线数目:双线。 (3)线间距:350km/h 地段5 米,250km/h 地段4.6 米。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6 (4)路段设计速度:盐城至国道村(DK0+000~DK149+000)350km/h、国道村至 南通西(DK149+000~DK160+000)至张家港北250km/h,张家港北至张家港350km/h。。 (5)最小曲线半径:350km/h 路段一般7000 米、困难3500 米。250km/h 路段一 般3500 米、困难3000 米。 (6)最大坡度:20‰,困难地段30‰。 (7)动车组类型:CRH 动车组。 (8)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9)行车控制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10)最小行车间隔:3 分钟。 三、设计年度及运量 1、设计年度 近期2030 年,远期2040 年。 2、客运量 根据预测的客运量,本段旅客列车对数见表2-1-2。 表2-1-2 本线列车对数表单位:对/日 区段 近期 合计 远期 合计 8 辆编组 16 辆编组 8 辆编组 16 辆编组 盐城~南通西 33 48 81 45 65 110 四、工程主要项目概况 (一)线路及轨道 1、线路 (1)正线盐城(不含)DK0+000 至南通西(含)DK156+663.95,新建正线长度 156.665km;右线绕行段DyK150+900-DyK156+743.77,长度5.825km; (2)南通上行联络线SLDK4+750~SLDK11+537.88,新建长度6.787km;南通下 行联络线XLDK4+760~XLDK11+613.13,新建长度6.853km。 (3)南通地区相关工程 新建动车运用所一座,南通地区动车所走行线长度5.019km。 (4)南通西至张家港段相关工程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7 南通西(不含)DK160+000 至张家港(不含)DK191+300(其中DK166+977.29 至 DK173+972.236 段利用在 (略) 长江桥跨江),正线长度31.286km。右线绕行段 DyK160+200-DyK162+316,长度2.116km,DyK187+300-Dyk191+300,线路长度4.000km。 南通西至张家港段间只进行桥墩及梁体的架设。 2、轨道 全线正线采用重型轨道结构,一次铺设跨区 (略) ,按有砟轨道设计,钢轨 采用60kg/m 钢轨。 盐城至南通西段,盐城(不含)至DK149+000 采用无砟轨道,DK149+000 至南 通西(含)采用有砟轨道结构;南通站上下行客车联络线、南通西改建东南上下行联 络线、南通动车走行线按一次铺设跨区 (略) ,有砟轨道设计。 线路铺轨至南通西站,南通西站至张家港站间只进行墩台及梁体的架设。 3、路基 盐城至南通西 (略) 基长度如下表: 表2-1-3 (略) 基长度表 设计范围 线路长度 (km) 路基长度 路基总长度 (km) (略) 基 比例(%)区间(km) 站场(km) 盐城(不含)至南通西 156.664 2.181 4 .901 7 .082 1.39 右绕线 DyK151+000~DyK156+743.769 5.743 2.963 - 2 .963 51.59 南通上下行联络线 13.64 0.90 0.6 8 1.5 8 6.60 南通西(不含)至张家 (略) 长31.3km,全部为桥梁。 (略) 基工点类型有:路堤 (略) 基、 (略) 基、 (略) 基、液化土 路基、 (略) 基等, (略) 基、 (略) 基 (略) 基段落。 表2-1-4 (略) 基工点分布表 工点类型 处数 长度(m) 主要分布范围 主要措施 (略) 基 6 4019 东台站、如皋南站,以 及国道村至南通站。 采用抽水、清淤后设置 永久围堰或回填渗水 性好的填料等。 (略) 基 2 2675 DK0~DK61 (略) 基采用双向搅 拌桩、钻孔桩、管桩等 加固,维修工区、工务 段采用塑料排水板、重 型碾压等加固。 (略) 基 9 7242 DK61 至南通站 采用双向搅拌桩、旋喷 桩冲击碾压、重型碾 压、堆载预压等加固。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8 (略) 基 2 2871 东台 采用双向搅拌桩、重型 碾压等加固 软土、边坡防护 17 - 分布于全线 骨架护坡、空心砖植 草、植草灌等 (三)站场 (略) 共设有办理客运的车站5 个,其中引入既有及在建车站3 个(东台、海 安县、南通西),新建车站2 个(大丰站、如皋南站)。全线在东台设综合维修工区1 处;在如皋南站设综合维修车间1 处。全线站场新建、改建车站及相关工程永久用地 合计69.66hm2。 表2-1-5 车站工程概况表 编号 站名 中心里程 车站 性质 占地 (hm2) 土石方 (万m3) 备注 挖方 填方 1 大丰站 DK23+840 中建站 13.20 / 43. 23 新建站 2 东台站 DK5 9+080 中间站 22.13 1.40 66.42 改建站 3 海安县站 DK9 8+952 中间站 8.33 0 .35 1.09 改建站 4 如皋南站 DK124+400 中间站 19.60 1.40 77.52 新建站 5 南通西站 D K155+932 中间站 4.27 / / 改建站 1、大丰站 大丰站位于 (略) 大中镇,中心里程DK23+840,为新建中间站,站房设于 线路左侧,车站设到发线4 条(含正线2 条),有效长650m;设基本站台1 座,侧式 中间站台1 座;设8m 宽旅客地道1 处。 2、东台站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9 盐通线从既有站对侧引入新建高速场,设4 条到发线(含正线2 条),有效长650m。 设侧式站台1 座,规模为450m×8m×1.25m,中间站台1 座,规模为450m×12m×1.25m; 设8m 宽旅客地道、10m 宽旅客天桥各1 处。站对侧盐城端设综合维修工区一处。车 站中心里程为DK59+080(对应既有新长线里程K295+725)。该站上行方向衔接有盐 城站(站间距为60.810km),下行方向衔接有海安站(站间距为39.871km)。 3、海安县站 本线高速场布置在海安县站对侧,高速场与普速场之间预留调车场扩建条件,受 到既有专用线走行线及货场联接线控制,高速场需高架。高速场设到发线4 条(含正 线2 条),有效长度为650m,设侧式站台2 座,既有天桥接长至高架场。 4、如皋南站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0 如皋南站位于 (略) 建设乡,为新建中间站,中心里程DK124+400,站房 (略) 右侧,车站设到发线4 条(含正线2 条),有效长650m;设基本站台1 座, 侧式中间站台1 座;设8m 宽旅客地道1 座。 5、南通西站 南通西站按预留规模及站型建设,为满足沪通线与本线间跨线车开行条件,予以 局部改建。车站到发线8 条,含正线4 条。车站中心里程为DK155+932.705(对应在 建沪通线里程K5+630)。 (四)桥涵 盐城至南通西站间新 (略) 长156.664km,设特大桥6座,桥梁长146.329km, (略) 总长的93.4%; (略) 长5.825km,设特大桥1 座,桥梁长1.691km,占线 路总长的29.5%。南通上行、下行客车 (略) 长度13.640km,设特大桥2 座,中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1 桥2 座,桥梁长8.020km, (略) 总长的58.3%。南通地区动车所走行线长度5.019km, 设特大桥1 座,桥梁长3.201km。 南通西至张 (略) 正线全长31.286km。共设新建桥梁8座,桥梁总长31.286km, 桥梁 (略) 总长度的100%。其中DK166+977 至DK173+972 段利用在 (略) 长江桥跨江,不涉及新建工程内容。 (略) 铺轨至南通西站,南通西站至张家港站 间只进行墩台及梁体的架设。 表2-1-6 盐城至南通西线桥涵分布表 名称 单位 盐池至南通西段 南通西至张家港段 正线工 程 联络线及相关工 程 小计 正线工程 特大 桥 单线 座/延长米 2 /5060 2/7849 4/* 2/*.8 双线 座/延长米 5/* 1/3201 6 /* 2/*.4 代建双线 座/延长米 1/6995 中桥 单线 座/延长米 --- 2 /171 2/171 框架中桥 座/顶平米 13/ * 1/2458 14/* 框架小桥 座/顶平米 5 /1302 4/7539 9/8841 框架涵 座/ 横延米 48/ 1229 10/263 58/1492 圆涵 座/横延米 10/ 439 3/127 13/566 公路改移涵洞 座/横延米 10/70 --- 10/70 公路桥 座/横延米 5/856 --- 5/856 沿线属淮河、长江两个流域,以通扬运河为界,以南属于长江水系,以北属于淮 河水系。区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河渠纵横。沿线主要跨越的大中河流有斗龙港、 通榆运河、新团河、王港河、何垛河、梁垛河、三仓河、如泰运河、大明河、通扬运 河等。本线桥涵跨越的主要河流概况见表1-9。 桥梁墩柱在水中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围堰高出施工水位或常水位0.5m 以上,然 后把水抽干,进行内部土层开挖及混凝土浇注施工。施工完毕后将围堰拆除。 (五)电气化 本次研究推荐本次研究推荐盐通线正线采用AT 供电方式,联络线采用带回流线 的直接供电方式。全线新建AT 牵引变电所3 座,分别位于DK26+800 面向大里程右 侧20 米(大丰)、DK73+200 面向大里程右侧78 米(安丰)和DK123+100 面向大 里程右侧20 米(如皋)附近,改造沪通线在建南通西牵引变电所,位于DK166+000 附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2 近。另设AT 所6 处,分区所3 处。在既 (略) 局调度所新建盐通调度台1 座, 负责本项目牵引供电和电力设施调度管理。 表2-1-7 牵引变电所分布表 序号 名称 位置 变压器选型 1 大丰牵引变电所 DK2 6+800 面向大里程右侧20 米 220kV V/X 2 安丰牵引变电所 DK7 3+200 面向大里程右侧78 米 220kV V/X 3 如皋牵引变电所 D K123+100 面向大里程右侧20 米 220kV V/X (a)如皋牵引变电所 (b) 安丰牵引变电所 (c)大丰牵引变电所 图2-1-3 (略) 牵引变电所位置分布 (六)车辆、动车组设备 南通动车运用所南通地区始发终到动车组近期61 对/日,远期82 对/日,经任务量 计算,南通地区配属动车组近期56 标准组,远期74 标准组。为满足南通地区动车组 的存放及一、二级修任务,本次设计在南通站新建动车运用所1 处。南通动车运用所 位于南通站北侧2.6 公里处,沪陕高速外侧。总规模为10 线检查库,4 线存车线。 南通动车运用所呈东西两场纵列式布置,西场为动车组存放区,由北向南依次为 不落轮镟修线1 条,临修线1 条,存车线24 条,预留存车线16 条,人工洗车线2 条;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3 东场为动车组检修区,由南向北依次为6 线检查库及边跨,预留4 线检查库及边跨, 牵出线1 条。东西两场咽喉区外侧集中设置辅助生产生活房屋。南通动车运用所与南 通站合设维修工区一处,位于南通站内。 图2-1-4 南通动车运用所布置图 (七)综合维修 本工程在如皋站设维修车间1 处,占地5.33hm2;在东台站设维修工区1 处,占地 2.50hm2;另外结合南通动车运用所基础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需求,考虑在南通站单 独设置维修工区1 处。其余在海安县站、南通西站各设值守点,各类工务段及维修工 区占地列计入车站用地。维修车间、维修工区以及保养点负责本线的工务、通信、信 号、供电、水电、房建等专业设备的日常保养、临时补修和抢修作业,并配合大型养 路机械检修运用 (略) 的大修及综合维修工作。 (八)给排水 1、给水站设置和生活供水站、点数量 本工程共设办理客运的车站5 个,分别为大丰、东台、海安县、如皋南、南通西。 海安县站为新长线既有给水站。东台为新长线既有生活供水站;南通西站 (略) 在建生活供水站;大丰站、如皋南站为本线新建生活供水站。新建南通动车运用所利 用市政自来水供水, (略) 政供水干管上接管。线路所、区间3 处警务区及3 处牵 引变电所均为本段新建生活供水点。 海安县站、南通西站仅新增少量房屋,新增房屋用水就近接用既 (略) 。东 台站、 (略) 政供水水压不能满足本次部分新增房屋直供水要求,各新建给水所1 处,各配置Q=72m3/h、H=48m 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1 套。大丰站新建给水所1 处, 配置Q=36m3/h、H=48m 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1 套。线路所、区间牵引变电所及 警务区均采用高位水箱供水。 2、水处理及污水处理、排除方案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4 东台站、海安县站、如皋南站、南通西站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预处理 (略) (略)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排放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之三级标准,就 (略) (略) 。 新建 (略) (略) 条件,站区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通过化粪池、地埋式高效 厌氧滤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污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标准要求和《城市污水 (略) 杂用水水质》 (GB/T*-2002)绿化用水标准要求量。随项目进 (略) (略) 条件,经化 粪池 (略) (略) 。 南通动车运用所新增的生活、生产(检修、洗车)污水,设计纳入南通动车运用 所排水处理设施处理;高浓度粪便污水由真空中心设备和固定地面卸污设备收集至厌 氧池处理,排放口处水质可以达到接管标准的要求, (略) (略) 。南通所维修 工区、乘务员公寓新增的生产、生活污水纳入到既有车站排水系统后, (略) 政排水 管网。 (略) 所、警务区和牵引变电所污水经化粪池集中储存,并定期清掏。 (九)房建及暖通 1、定员 全线新增定员总数1265 人,动车所等相关工程定员662 人,正线定员为为603 人。 2. 房屋建筑面积总量 全线房屋建筑面积总计*m2。其中生产房屋*m2,生产附属房屋*m2。 3. 暖通 本线按建筑气候分区划分,不设置集中采暖。冷(热)源采用空气源热泵,采用 集中空调或分体式空调机。 (十)临时工程 大临工程主要包括材料厂、铺轨基地及预制梁场、砼拌和站、轨道板预制场等。 1、临时设施 (1)铺架基地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5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本线共设铺架基地1 处占地5.67hm2,位于东台站附近,由轨 料存放区、工具轨排生产区、轨排存放区、长钢轨存放区、 (略) 、办公 与生活区组成,详见表2-1-9。 表2-1-9 铺架基地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类型及面积 (hm2) 地、市 区、县 类型 面积 1 铺轨基地 盐城 (略) DK61+773 左100m 水田 5.67 铺架基地现状 铺架基地位置 (2)制(存)梁场 主体布设制(存)梁场10 处占地117.33hm2,制存粱场概况见表2-1-10。 表2-1-10 全线制(存)梁场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hm2) 地、市 区、县 左 右 水田 坑塘 水面 合计 1 1 号梁场 盐城 城南新区 DK1 2+800 100 10.67 10.67 2 2 号梁场 (略) DK32+800 1 00 12. 00 12.00 3 3 号梁场 DK5 2+200 100 12.67 12.67 4 4 号梁场 (略) DK77+299 100 11.33 11.33 5 5 号梁场 DK8 8+222 100 11. 33 11.33 6 6 号梁场 (略) (略) DK107+109 100 12. 00 12.00 7 7 号梁场 DK129+ 600 100 12. 00 12.00 8 8 号梁场 通州区 DK152+600 100 8.00 4.00 12.00 9 9 号梁场 (略) (略) DK178+500 100 12. 00 12.00 10 10 号梁场 DK190+ 500 100 11. 33 11.33 合计 113.33 4.00 117.33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6 (3)混凝土拌合站 为保证高标号混凝土搅拌质量,同时考虑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全线混凝土供应按 集中拌合考虑,根据本线工程分布情况,主体共设16 处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占地 21.33hm2,详见表2-1-11。 表2-1-11 全线混凝土拌合站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hm2) 地、 市 区、县 左 右 水田 旱地 坑塘 水面 合计 1 1 #混凝土拌合站 (略) 城南新 区 DK05+800 100 1.33 1.33 2 2 #混凝土拌合站 (略) DK18+400 100 1.33 1 .33 3 3 #混凝土拌合站 DK2 5+700 100 1.33 1.33 4 4 #混凝土拌合站 DK3 4+700 100 1.33 1.33 5 5 #混凝土拌合站 DK4 6+700 100 1.33 1.33 6 6 #混凝土拌合站 (略) DK58+300 100 0.83 0 .50 1.33 7 7 #混凝土拌合站 DK6 8+200 100 1.33 1.33 8 8 #混凝土拌合站 DK7 7+800 100 1.33 1.33 9 9 #混凝土拌合站 DK8 7+700 100 1.33 1.33 10 10 #混凝土拌合站 (略) 海安县 DK103+300 100 1.33 1.3 3 11 11 #混凝土拌合站 (略) DK113+200 100 1.33 1.3 3 12 12 #混凝土拌合站 D K123+900 100 1.33 1.33 13 13 #混凝土拌合站 D K133+800 100 1.33 1.33 14 14 #混凝土拌合站 通州区 DK151+100 100 1.33 1.3 3 15 15 #混凝土拌合站 D K159+200 100 1.33 1.33 16 16 #混凝土拌合站 (略) 张家港 市 DK185+300 100 1.33 1.33 合计 12.83 8.0 0 0.50 21.33 (4)填料拌合站 主 (略) 基集中地段设置填料集中拌合站5处,主要 (略) 基填方土料, (略) 基集中段落,占地8.35hm2,详见下表。 表2-1-12 全线填料拌合站概况 序号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hm2) 地、 市 区、县 左 右 旱地 水田 合计 1 盐城 市 (略) DK2 7+600 100 1.67 1.67 2 (略) DK5 9+200 100 1.67 1.67 3 南通 市 海安县 DK9 8+300 100 1.67 1.67 4 (略) DK121+900 10 0 1.67 1.67 5 通州区 D K154+300 100 1.67 1.67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7 合计 3.34 5 .01 8.35 (5)道砟存放场 主体设置道砟存放场2 处,占地4.00hm2,1 号道砟场位于铺架基地范围内,不重 复计列面积,详见表2-1-13。 表2-1-13 全线道砟存放场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类型及面积(hm2) 地、市 区、县 左 右 类型 面积 1 1 号道砟场 (略) (略) DK6 1+773 100 水田 / 2 2 号道砟场 (略) (略) DK175+300 100 水田 4.0 0 合计 4.0 0 2、汽车运输便道 工程结 (略) 情况,对距 (略) 较远并且工程较集中的地段修建贯通施 (略) ,其他通往特大桥、大桥、取土场等工程 (略) 按照引入便道标准设 置。全线施工便道(桥)总长度141.40km,其中新建双车道139.80km,路基宽6.5m; 新建施工便桥1.60km,桥面宽5.0m。全线新建施工便道分布概况见表2-1-14。 表2-1-14 施工便道概况表 序号 行政区划 长度(km) 面积(hm2) 地、市 区、县 新建双 车道 新建施 工便桥 合计 水田 旱地 公路用 地 水浇地 合计 1 (略) 城南新区 3 .00 0.06 3.06 1.75 0.23 1.98 2 亭湖区 4 .50 0.12 4.62 2.98 2.98 3 (略) 23.00 0.4 8 23.48 10.65 1.50 3.04 15.19 4 (略) 24. 00 0.51 24.51 11.15 0.50 3.00 1.20 15.85 5 (略) 海安县 6 .50 0.12 6.62 3.58 0.40 0.30 4.28 6 (略) 20. 00 0.09 20.09 9.92 0.67 2.45 13.04 7 通州区 32. 50 0.16 32.66 13.51 1.80 3.40 2.50 21.21 8 (略) (略) 26. 30 0.08 26.38 13.64 2.29 1.20 17.13 合计 139.80 1.6 0 141.40 67.19 2.97 13.27 8.24 91.67 3、临 (略) 全线临 (略) 采用混凝土杆,每70~120m 布设一个杆,挖深1.5m。全线新 修建临 (略) 51.50km,临时占地7.73hm2。详见表2-1-15。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8 表2-1-15 新建临 (略) 情况统计表 序号 行政区划 新建电力 面积(hm2) 地、市 区、县 线路长度 (km) 水田 旱地 合计 1 (略) 城南新区 2.00 0.30 0.3 0 2 亭湖区 1.50 0.15 0.08 0.23 3 (略) 4.50 0.50 0.18 0.68 4 (略) 3.00 0.45 0.4 5 5 (略) 海安县 8.50 0.80 0.48 1.28 6 (略) 5.50 0.60 0.23 0.83 7 通州区 14.00 1.56 0.54 2.10 8 (略) (略) 12.50 1.50 0.38 1.88 合计 51.50 5.86 1.87 7.73 (十一)取、弃土(渣)场 1、取土场 主体设计设置取土场3 处,占地47.26hm2,取土总量94.51 万m3,用于东台站填 方及 (略) 基填筑,占地类型为水浇地,取土深度为2.30m(其中表土0.30m,有 效取土深度2.00m),工程完工后,取土场利用桥梁钻孔出渣回填并覆表土后恢复耕地, 能够完全恢复利用,满足水土保持要求。主体设计取土设置情况详见表2-1-16。 表2-1-16 取土场概况一览表 行政区划 对应里程 位置 相对距 离(m) 占地类 型及面积(hm2) 取土量(万 m3) 有效取 土深度(m) 环境概况 水浇地 盐城 市 东 台 市 DK056+180 左侧 50 0 15.32 30.65 2 平原耕地区,种植小麦、水 稻等农作物,交通便利。 DK056+650 左侧 18 80 21.46 42.92 2 平原耕地区,种植小麦、水 稻等农作物,交通便利。 DK057+400 左侧 34 00 10.47 20.94 2 平原耕地区,种植小麦、水 稻等农作物,交通便利。 合计 47.26 94.51 2、弃土(渣)场 主体设计弃土场27 处,占地81.03hm2,占地类型为坑塘水面、水浇地,弃土量 233.91 万m3,主要为盐城至南通西段未充分利用的桥梁承台开挖土方和桥梁钻孔渣土。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29 表2-1-17 弃土场概况一览表 序号 行政 区划 弃土场名称 里程 侧别 距离 (m) 面积 (hm2 ) 弃土 深度 (m) 弃土量 (万 m3) 1 亭湖区 盐城1 号弃 土场 DK014+000 右侧 260 0 .53 5 2.67 2 亭湖区 盐城4 号弃 土场 DK015+500 右侧 6 00 0.2 3 0.6 3 (略) (略) 1 号 弃土场 DK056+180 左侧 50 0 15.32 3 46 4 (略) (略) 2 号 弃土场 DK056+650 左侧 18 80 21.46 3 62.7 5 (略) (略) 3 号 弃土场 DK057+400 左侧 34 00 10.47 3 29 6 海安县 海安县3 号 弃土场 DK096+500 右侧 200 2 .19 3 6.58 7 (略) 如皋-白蒲镇 1 号弃土场1 DK137+200 左侧 21 63 2.91 3 8.74 8 (略) 如皋-白蒲镇 1 号弃土场2 DK137+970 左侧 22 70 5.33 3 16 9 (略) 如皋-白蒲镇 1 号弃土场4 DK138+350 左侧 1 969 0.67 3 2 10 (略) 如皋-白蒲镇 1 号弃土场3 DK138+000 左侧 14 94 0.93 3 2.8 11 (略) 如皋-白蒲镇 1 号弃土场5 DK138+800 左侧 1572 3.0 6 3 9.2 12 (略) 如皋-白蒲镇 2 号弃土场1 DK140+800 左侧 13 00 1.02 3 3.05 13 (略) 如皋-白蒲镇 2 号弃土场2 DK141+430 左侧 11 00 0.51 3 1.54 14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2 号弃土场 DK148+800 左侧 1 50 3.3 3 9.9 15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3 号弃土 场1 DK153+200 左侧 150 0 .59 3 1.17 16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3 号弃土 场2 DK153+000 左侧 3 00 0.48 2 0.96 17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3 号弃土 场3 DK152+750 左侧 7 50 1.3 2 2.61 18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3 号弃土 场4 DK152+500 左侧 4 00 1.11 2 2.21 19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3 号弃土 场5 DK152+400 左侧 8 60 0.1 2 0.2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0 20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4 号弃土场 DK153+700 左侧 1 50 1.4 2 4.2 21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5 号弃土 场1 DK161+100 右侧 1 80 0.84 3 1.68 22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5 号弃土 场2 DK160+145 右侧 200 1 .21 2 2.42 23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6 号弃土场 DK161+700 左侧 2 30 0.65 2 1.3 24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7 号弃土 场1 DK164+110 右侧 8 80 1.26 2 3.77 25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7 号弃土 场2 DK164+350 右侧 300 1 .39 3 4.19 26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7 号弃土 场3 DK164+500 右侧 1 50 1.19 3 3.58 27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 镇7 号弃土 场4 DK165+000 左侧 5 00 1.61 3 4.84 合计 81. 03 233.91 五、项目组成表及工程投资 (一)工程组成 项目组成见表2-1-18。 表2-1-18 主要工程组成表 工程 情况 介绍 建设单位 (略) 办公室 设计单位 中铁第 (略) (略) 建设地点 线路经过 (略) 、 (略) 、 (略)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招标确定 建设期 总工期4年 总投资 24 4.1亿元 主体 工程 线路工程 正线长度187.96km,铺轨里程156.664km,南通西至张家港站间31.286km只进 行线下工程;联络线长度13.640km;动车走行线5.019km。 站场工程 全线设大丰站、东台站、海安县站、如皋南站、南通西站。 桥梁工程 盐城至南通西站间新 (略) 长156.664km,设特大桥6座,桥梁长 146.329km, (略) 总长的93.4%; (略) 长5.825km,设特大桥1座,桥 梁长1.691km, (略) 总长的29.5%。南通上行、下行客车 (略) 长度 13.640km,设特大桥2 座,中桥2 座,桥梁长8.020km, (略) 总长的58.3%。 南通地区动车所走行线长度5.019km,设特大桥1 座,桥梁长3.201km。 南通西至张 (略) 正线全长31.286km。共设新建桥梁8座,桥梁总长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1 表2-1-18 主要工程组成表 31.286km,桥梁 (略) 总长度的100%。其中DK166+977至DK173+972段 利用在 (略) 长江桥跨江,不涉及新建工程内容。 (略) 铺轨至南通 西站,南通西站至张家港站间只进行墩台及梁体的架设。 辅助 工程 牵引变电 全线新建大丰、安丰、如皋3座AT牵引变电所。 综合维修 如皋站新设维修车间1处,其下在东台站新设维修工区1处;其余在海安县站、 国道村站、南通西站各设保养点,南通动车运用所设维修工区1处。 房屋建筑 全线房屋建筑面积总计*m2。其中生产房屋*m2,生产附属房屋 *m2。 公用 工程 采暖 本线不处于采暖区域,冷(热)源采用空气源热泵,采用集中空调或分体式 空调机。 给、排水 本工程共设办理客运的车站5个,分别为大丰、东台、海安县、如皋南、南通西。海 安县站为新长线既有给水站。东台为新长线既有生活供水站;南通西站 (略) 在建生活供水站;大丰站、如皋南站为本线新建生活供水站。新建南通动车运用所 (略) 政自来水供水, (略) 政供水干管上接管。线路所、区间3 处警务区及3 处 牵引变电所均为本段新建生活供水点。 临时 工程 取土场 处/hm2 3 /47.26 弃土(渣)场 处/hm2 27/ 81.03hm2 施工便道 km/hm2 14 1.40/91.67 制存梁场 处/hm2 10/ 117.33 铺架基地 处/hm2 1 /5.67 砼拌合站 处/hm2 16/21.33 填料拌合站 处/hm2 5 /8.35 道碴存放场 处/hm2 2 /4.00 占地 总面积 hm2 89 6.97 永久占地 hm 2 56 3.87 临时占地 hm 2 33 3.10 土石 方 工程土石方总量1506.*m3,其中挖方707.*m3,填方798.*m3,借方454.*m3,弃 方363.*m3。 环保 工程 生态防护 生态防护、水土流失治理 噪声治理 全线设置桥梁段2.3m高声屏障127处共*延米;路基段2.95m高声屏障7 处共1847延米,隔声窗244处合计* m2,搬迁或功能置换共计849户。 振动治理 本次评价建议对34处敏感点 (略) 外轨中心线11米范围内振动敏感点 进行功能置换或拆迁,鉴于本工程在噪声治理措施中已经对 (略) 外轨 中心线30米范围内敏感点已经实施拆迁,振动拆迁投资纳入噪声治理投资, 不再重复计列。工程在落实功能置换或拆迁后,沿线敏感点振动全部达标或 小于80dB。 水污染防治 污水达标排放 大气治理 本工程各站均不使用锅炉,无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污染源为施工期扬 尘污染,扬尘污染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 关于新污染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有关规定。 固体废物处置 旅客列车垃圾、生活垃圾和旅客候车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或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堆放点;施工场地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 交由地方环卫部门集中处理。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2 (二)工程投资及施工组织 本工程估算总额为244.1 亿元,根据资金筹措计划,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按各占 50%考虑。本项目于2017 年12 月初动工,2020 年11 月底竣工,总工期4 年。 第二节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工程永久用地 (略) 长度206.622km(其中盐池至南通西段正线156.664km,南通西至张 家港段正线31.300km,联络线18.659km),全线永久用地563.87 hm2,具体见表2-2-1。 表2-2-1工程永久用地数量统计表单位:hm2 工程类别 耕地 林地 园地 工矿仓 储用地 交通运输 用地 住宅用 地 水域及 水利设 施用地 特殊 用地 合计 路基工程 11. 49 2.22 3.1 8 1.47 2.85 2.8 0.73 24.74 桥梁工程 239.35 8.13 11. 53 3.73 16.73 27.07 49.13 0.5 3 356.21 站场工程 10 8.07 5.8 0.5 3 3.13 12.73 18.66 14 8.93 站后工程 18. 67 0 0 18. 67 改移工程 13. 91 1.4 15. 31 合计 37 7.58 16.15 11.53 7.45 35.25 42.65 72 1.26 563.87 (二)工程临时用地 本工程主体设计临时占地333.10hm2,用地数量中涵括了取(弃)土场、铺轨基地、 制存梁场、混凝土拌合站、填料拌合站、道砟存放场、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详见表 2-2-2。 表2-2-2工程临时用地数量统计表单位:hm2 工程类型 耕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 交通运输用地 小计 弃土场 47. 25 33.78 0.00 81.03 施工生产生活区 14 8.18 4.50 0.00 152.68 施工便道及临 (略) 86.13 0.0 0 13.27 99.39 合计 28 1.56 38.28 13.27 333.10 (二)土石方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工程土石方总量1506.*m3,其中挖方707.*m3(剥离表土196.*m3),填 方798.*m3(表土回填196.*m3),借方454.*m3(其中94.*m3来源于取土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3 场、359.*m3外购),弃方363.*m3(其中233.*m3运往弃土场、97.*m3平 摊于桥下永久用地范围内、32.*m3交由南通五建跃进 (略) 处置), 土石方平衡汇总见表2-2-3。 表2-2-3土石方平衡汇总单位:万m3 序号 工程内容 挖方 填方 利用 调入 调出 借方 废弃 1 路基工程 11. 91 83.07 1.87 1.23 81.19 8.80 2 桥梁工程 556.84 20 7.65 20 6.50 1.15 350.34 3 站场工程 54. 54 413.35 40.34 10.04 373.01 4.16 4 取(弃) 土场 14.18 24. 30 14. 18 10.12 5 施工生产 生活区 44.45 44. 45 44. 45 6 施工便道 25.84 25. 84 25. 84 小计 734.45 70 7.75 33 3.18 11.27 11.27 454.21 363.30 土石方施工作业主要内容及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场地清理 路基施工前首先要对场地进行清理,其 (略) 用地范围及临时工程影响范围 内施工场地的清理、拆除和挖掘,以及必要的平整场地等有关作业,场地清理必然导 致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地表短时间裸露,并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一 定量的水土流失。 2、路基填筑 路基的填筑通常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向上填筑。 填筑材料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和粉尘,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一定 程度的污染。 路基建设大量的土石方作业必将导致大面积的地表土层挖填,破坏地表形态,松 动地表土层结构,从而加剧地表土的流动和增加水力侵蚀的物质源。 3、路基防护 路基排水系统自成体系, (略) 基边沟和一系列边沟函、引水沟组成。施工过 程中水流下渗和冲刷,对地质不良地段和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口, 均会产生泄漏和冲刷,造成排水设施的破坏,形成新的水土流失。 4、取土施工作业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4 取土场在施工期间,表土被全部剥离,周边及坑底土质疏松并裸露,在强风、雨 季易发生水土流失。 5、弃土施工作业 弃土(渣)作业后,表土较疏松并裸露,在雨季易发生水土流失。 (三)工程建设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工程用地范围内主要植被类型为农田栽培植被,铁路施工过程中场地平整、开挖, 土石方的挖掘和填筑,道路浇筑、装卸和搅拌等作业,旱季施工容易引起大量扬尘, 覆盖于附近的农作物和树木枝叶上,将影响其光合作用,导致农作物和果树减产。工 程建设因占压土地、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生物量损失和减少。 铁路作为带状工程, (略) 基作为屏障对动物活动、两侧人员的农作出行、车辆 交通以及水流可能产生阻隔影响。经收集资料、调研、现场调查观测,工程评价的绝 大部分范围内的*生野生动物类型多为该地区常见种群。从工程设计的桥梁、涵洞分 布及数量衡量,其可以作为*域野生动 (略) 的有效通道,对现有野生动物的生 存环境基本不构成威胁。 (四)桥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以桥梁形式跨越通榆河(亭湖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水源保 护区,穿越通榆河(亭湖区)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通榆河( (略) )清水通 道维护区穿越一级水域和*域范围,穿越通榆河( (略) )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 区*域,穿越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穿越九圩港清水通道维 护区二级管控区*域等6 处环境敏感区。 本工程所在地地表水系极为发育,线路通过地区主要河流有新洋港河、通榆运河、 斗龙港、新团河、串场河、三十里河、五十里河、新通扬运河、跃进河等,其中斗龙 港为天然河流,其余均为人工河流。除串场河为近南北向流入射阳河外,其余各条河 均呈北东向流入黄海。各河流水位、流量随季节变化均较大,线路跨越桥梁均不设水 中墩。 跨河桥涵的改建、新建可能引起河道、干渠水文条件及桥址上下游自然形态的改 变,产生对河岸及河床的冲刷和淤积,影响其行洪排涝灌溉功能。 工程设计桥梁基础采用钻孔桩等施工方法。桥梁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跨越河谷时,若桥涵设置不当会影响河道和沟谷行洪功能。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5 2、桥梁基础开挖、钻孔产生的弃土弃渣以及施工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置不当,容易 造成水土流失,淤积农田、河道, (略) ;雨季施工,可能污染水体、堵塞泻洪沟、 淤积河道,影响行洪。 二、污染要素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声环境 铁计[2010]44 号文源强中有砟轨道类型的源强见表2-2-4 表2-2-4 动车组噪声源强表单位:dB(A) 车速,km/h (略) (略) 有砟轨道 无砟轨道 180 81. 0 84.0 190 81. 5 84.5 200 82. 5 85.5 210 83. 5 86.5 220 84. 5 87.5 230 85. 5 88.5 240 86. 0 89.0 250 86. 5 89.5 260 87. 5 90.5 270 88. 0 91.0 280 91.5 290 92.0 300 92.5 310 93.5 320 94.0 330 94.5 340 95.0 350 95.5 线路条件: (略) ,无缝、60kg/m 钢轨,轨面状况良好,混凝土轨枕,平直、 (略) ; (略) 为13.4m 桥面宽度、箱型梁、带1m 高防护墙。参考点位置:距列 (略) 中心25m,轨面以上3.5m 处。 (略) (略) 噪声源强同“铁计[2010]44 号”,鉴 (略) 所采用的桥梁,与“铁 计[2010]44 号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 导意见》(2010 年修订稿)的通知”中的桥梁边界条件不一致,根据对现已运营的各条 客运专线现场监测的数据分析,12.6m (略) 噪 (略) (略) 低1~2dB(A),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6 本工 (略) 噪声源强在铁计[2010]44 (略) (略) 噪声源强值的基础上减 1dB(A)。 铁计[2010]44 号文中160km/h 路 (略) 、有砟轨道、动车组噪声源强79.5dB, 针对“160km/h 及以下速度旅客列车噪声源强”80km/h 路 (略) 、有砟轨道旅客列 车噪声源强76.5dB,经现场类比实测京津城际80km~100km/h 动车组噪声源强小于 75dB。预测评价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在80km/h、路堤有砟轨道、 (略) 源强取值77dB。 (略) 两侧分布有居民区、学校等噪声敏感点,列车运行噪声及施工噪声会 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作 (略) 基填筑、夯实,桥梁基础施工,设备、材料运输,房屋 拆迁及地面开挖等。大临工程进行生产作业时,如填料的拌合、混凝土的搅拌、制梁 厂钢构件的焊接以及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等施工机械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压路 机等各种运输车辆对周围环境会产生噪声影响。 2、振动 本线振动的产生是源于列车运行中轮轨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振动通过轨枕、道床、 路基(或桥梁、隧道)、地面传播到建筑物,引起建筑物的振动,对居民生活产生影 响。 本次振动评价列车振动源强根据铁计函[2010]44 号“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2010 年修订稿)》的通知”确定(低 速段源强进行速度修正),如表2-3-5。 表2-3-5 动车组列车振动源强 动车 组 速度 (km/h) (略) (略) (略) ,无 缝、60kg/m 钢轨,轨面状 况良好,混凝 土轨枕,有砟 道床,平直线 路。低路堤或 11m 高桥梁, 距列车运行 线路中心 30m 的地面 处,冲积层, 轴重16t 无砟 有砟 无砟 有砟 160 70.0 76. 0 66.0 67. 5 170 70.5 76. 5 66.5 68. 0 180 71.0 77. 0 67.0 69. 0 190 71.5 77. 5 67.5 69. 5 200 72.0 78. 0 68.0 70. 5 210 72.5 78. 5 68.5 71. 5 220 73.0 79. 0 69.0 72. 5 230 73.5 79. 5 69.5 73. 5 240 74.0 80. 0 70.0 74. 0 250 74.5 80. 5 70.5 74. 5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7 260 75.0 81. 0 71.0 75. 0 270 75.5 81. 5 71.5 75. 5 280 76.0 72.0 290 76.5 72.5 300 77.0 73.0 310 77.5 73.5 3 20 78.0 74.0 3 30 78.5 74.5 3 40 79.0 75.0 3 50 79.5 75.5 此外,本工程在施工期也将对附近的建筑物及居民产生振动影响。 3、地表水环境 工程 (略) 污水主要来源于各站生活办公房屋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 为CODcr、BOD5、SS、氨氮等。综合维修工区、维修车间会产生少量含油生产废水, 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石油类等。设计各站、所新增污水见表2-3-6。 表2-3-6 各站所污水量及排放情况表 序号 站名 新增排放量(m3/d) 处理措施 排放去向 执行标准 生活 生产 集便 1 大丰站 2 2.2 0 化粪池、新增 Q=3m3/h 一体化 SBR 污水处理设 施、储存消毒 回用站区绿 化、洒水等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标准;(GB/T *-2002)绿化用水 标准; 2 东台站 44.5 12. 0 化粪池、隔油池 市政污水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3 海安站 5.2 / 化粪池 (略) 政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4 如皋南站 28. 2 16.0 化粪池、隔油池 市政污水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5 南通西站 4.1 / 化粪池 (略) 政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6 南通维修工 区、乘务员公 寓 93.3 4.0 化粪池、隔油池 (略) (略)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7 南通动车运用 所 162.3 18 2.4 288.0 厌氧池、隔油池、 化粪池 (略) 政管 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标准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8 序号 站名 新增排放量(m3/d) 处理措施 排放去向 执行标准 生活 生产 集便 1 大丰站 2 2.2 0 化粪池、新增 Q=3m3/h 一体化 SBR 污水处理设 施、储存消毒 回用站区绿 化、洒水等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标准;(GB/T *-2002)绿化用水 标准; 8 (略) 所 0.8 / 化粪池 定期掏空,不 外排 / 9 区间警务区 0 .6×3 0 化粪池 定期掏空,不 外排 / 10 大丰、安丰、 如皋牵引变电 所 0.8×3 0 化粪池 定期掏空,不 外排 / (2)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 跨河大桥施工对河流水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基础施工,特别是水中墩施工。桥梁 钻孔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桥梁施工对河堤、河道的保护,以及钻渣等少量施工废物的 管理,若施工过程中对河堤、河道造成一定影响,需在施工完成后予以恢复。 箱梁制梁场、铺轨基地、混凝土搅拌站等大临工程产生生产废水,废水主要为制 梁过程中砂石料清洗废水以及混凝土拌和站的洗罐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等。 这些生产废水浊度较高、泥沙含量较大,如果直接排放可能造成附近沟渠淤积或堵塞。 施工营地及施工场地污水主要包括现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cr、SS 等。施工营地一般选择在距工点较近、交通方便和有水电供给的村镇附近。 由于施工人员居住、生活简单,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主要以洗漱和食堂清洗污水为 主。本工程工期较长,施工营地驻扎时间也较长,若生活污水随意泼洒会对周围环境, 特别是营地周围造成污染,影响营地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健康。 4、地下水环境 本工程新建动车运用所一处,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来自车辆检修的含油废水,主 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Cr 等;生活污水主要为浴池洗浴水、食堂洗涤水、打扫卫生 排水和厕所冲洗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Cr、氨氮、动植物油等。 5、大气环境 本线运营列车采用动车组,沿线无机车大气污染物排放。工程无新增锅炉。 施工期施工机械作业、施工便道上的运输车辆运行、施工营地人员炊事取暖等将 产生废气污染,土石方及建筑材料运输带来运输扬尘污染环境空气。填料拌合站主要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39 (略) 段的填料进行骨料的搅拌,在进行填料搅拌作业时,会产生扬尘污染环境空 气。 6、固体废物 本工程运营后,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车站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旅客列车垃 圾,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若处理不当, 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固体废物排放的单位有沿线各车站,施工期间及运营后将会产生以下几种固体废 物: ? 工程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垃圾。 ? 旅客候车期间的车站生活垃圾。 ? 旅客列车生活垃圾。 ? 车站、动车运用所产生的生活垃圾。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0 第三章工程所在地区环境现状 第一节自然概况 一、地形地貌 本线经过地貌单元为滨海平原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由 西南向北东海岸微倾,地面高程1~6m,相对高差1~5m。地表水系发育,河渠纵横, (略) 。村落密集,农耕发达,交通便利。 二、工程地质 (一)地层岩性 沿线均为第四系地层覆盖,沉积厚度可达200~300m;成因类型为海相沉积。 第四系全新统(Q4):分布于沿线地表,总厚度10~40m左右。岩性主要为粉质 黏土、黏土、粉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砂,为海*交互相沉积。 第四系上更新统(Q3):分布于全新统地层之下,厚度大于40m,勘探深度内未 穿透,岩性为粉质黏土、粉土、粉砂,为海*交互相沉积。 (二)地质构造 本工程在大地构造单元上位于扬子准台地苏北坳陷区,在坳陷中又有一系列凸起、 凹陷相间,多数呈北东方向排列。线路由北而南分别通过其盐城坳陷、建湖隆起、东 台坳陷及海安坳陷四个三级构造单元。自中生代以来,本区一直处于沉降状态,特别 至新生代以后沉降更甚,沉积了巨厚的松散堆积物,总厚度可达上千米,第四系地层 厚度200~300m。地质 (略) 影响不大。 (三)不良地质 沿线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饱和粉土及粉砂地震液化、地面沉降等。 1、地震液化 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015g地区内,地表以下15m深度范围内的第四系饱和 粉细砂、粉土多为地震液化层。详见沿线地震液化段落分布一览表3-2-1。 桥梁工程不宜选择地震液化的饱和粉土、粉砂作为基础持力层。路基建议采用挤 密碎石桩、砂桩处理,当液化层埋藏深度不大时,可采用振动压密或强夯法处理。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1 2、地面沉降 根据《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年—2020年)》, (略) 盐通线沿线区 域为江苏省沿海地面沉降易发区。 七十年代, (略) 就出现了井管上升、井台开裂等地面沉降迹象。据《江苏省地 质环境公报》等资料分析,南通、盐城等沿海平原区地面沉降已普遍存在,截止2008 年底,累计地面沉降量大于200mm地区的分布面积超过4000km2,主要沉降带有:盐城 —*佑—便仓沉降带、方强—新丰—大丰沉降带,其年沉降速率均在10mm/a以上。由 (略) 政府已经 (略) 各地严格凿井管理,该市水利部门对一些违规地下水 井进行封填,虽然地下水开采量有所压缩,但地下水水位仍在下降。目前,地面沉降 速率小于20mm/a。线路经过地区地面沉降灾害主要 (略) 开发区至*佑一带, 大团至刘庄一带,由于超采地下水,累计最大沉降量大于600mm,线路通过地段大部 分目前沉降量均小于200mm,沉降速率均小于10mm/a。防治地面沉降最有效的办法就 是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恢复地下水水位,减少地面沉降。 (略) 政府已采取有力措 施,严格控制 (略) 沿线地下水的开采,防止出现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出现地 面沉降灾害。 (略) 运营的安全。 (四)特殊岩土 沿线的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软土、松软土,详述如下。 1、人工填土 线路途经盐城、大丰、 (略) ,人工填土分布较广,主要为填筑土、素填土 和杂填土,垃圾填埋场一 (略) 周边外围,填筑土(粉质黏土)主要分布于公 路、铁路 (略) 路堤,厚2~8m,杂填土、素填土主 (略) 及村庄附近,厚 约1~5m。杂填土需清除换填,填土地段地基需做分层夯实处理。 2、软土 沿线软土广泛分布,岩性为淤泥质粉质黏土,一般埋藏于地下2~1910m,厚度一 般2~18m,最厚达25m以上,含有机质,软塑~流塑;软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天然 含水率W=39.2%~54.5%,天然孔隙比e=1.099~1.533,液限WL=40.2%~48.2%,压 缩系数a0.1~0.2=1.222MPa-1~1.3MPa-1,压缩模量Es0.1~0.2=2.19~4.0MPa,双桥静探锥头 阻力qc=0.22~0.78MPa,σ0=50~70kPa。 软土具有含水率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流变性的特点。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2 3、松软土 沿线连续分布松软土,主要岩性为软塑粉质黏土、稍密粉土、松散粉砂,厚度0.5~ 10m。粉质黏土:灰黄色、黄褐色、灰褐色,一般厚2~206.0m,局部厚达20.0m,软 塑;粉土:灰黄、灰褐色,稍湿,稍密,层厚5~9m,饱和,稍密, 0=100~120kPa。 松软土具有含水率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的特点。松软土 (略) 堤时,需结合地基 (略) 堤设计 (略) 堤稳定和工后沉降检算分析,根据检 算结果,选择地基加固处理措施。 三、水文地质 (1)地表水 本工程位于淮河、长江流域。沿线地表水系极为发育,线路通过地区主要河流有 新洋港河、通榆运河、斗龙港、新团河、串场河、三十里河、五十里河等,其中斗龙 港为天然河流,其余均为人工河流。除串场河为近南北向流入射阳河外,其余各条河 均呈北东向流入黄海。各河流水位、流量随季节变化均较大。 (2)地下水 线路通过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河流、水渠纵横交错,地下水发育。根据含 水岩组的岩性,组合关系以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水力特征等,沿线的地 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又分为孔隙潜水、孔 隙承压水。 根据区内各含水层的时代、成因、水质、水力联系等水文地质特征,区内地下水 含水层次多,水质复杂,可分为两层水。 ①上层水:属孔隙潜水、半承压水,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至全新统粉、细砂层 中。潜水水位埋藏深度一般0.5~2m,变化幅度1~2m。水质差,矿化度一般3~10g/L, 部分地段大于10g/L,为咸水或半咸水。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在1~3m以浅接近地表部 位水质明显淡化,矿化度1~2g/L。富水性较差。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和下部含 水层的越流补给,埋藏深度受降水季节影响较大。 ②下层水:属孔隙承压水,赋存于第四系下更新统至中更新统粉、细砂层中。含 水层顶板埋深40~230m。水质较好,矿化度一般多小于1g/L,局部为1~3g/L,为淡水 或微咸水。富水性好,水量丰富。以侧向径流和下部含水层的越流补给为主,是本区 主要开采层。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3 沿线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主要受气象、水文、地形、岩性等因素控制。 第四系孔隙潜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其次为地表水及深层承压水的 越流补给;径流主要表现为水平径流和侧向径流;排泄主要包括地面蒸发、农业灌溉 用水、越流补给下覆上更新统孔隙承压水含水岩组等。 由于本区地势平坦,第四系孔隙承压水侧向迳流、排泄微弱,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一般变化不大,动态平稳,无季节性变化,且运动滞缓,承压水的水力坡度一般为百 万分之一左右。 四、地震动参数区划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2001),结合沿线工程地质 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情况,全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 周期分区为1~2区。详见表3-2-1。 表3-2-1地震动参数划分表 序号 里程范围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m/s2)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s) 1 DK0 +000~DK12+830 0 .10 0.45 2 DK1 2+830~DK45+860 0 .15 0.45 3 DK45+860~DK128+360 0.10 0 .40 4 D K128+360~终点 0 .05 0.40 5 南通上下行联络线 0 .05 0.40 五、气象特征 线路通过地区濒临黄海,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 降水充沛。但因受季风控制,干旱、雨涝、低温、连阴、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间或 有出现。铁路工程气候分区属温暖地区。据收集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4.7~15.9℃, 最高气温37.4~39.1℃,最低气温-11.1~-8.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0.4~28.4℃,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4~10.0℃。年平均降水量931.1~1012.8mm,年最大降水量 1289.6~1470.3mm,月最大降水量411.8~555.7mm(7~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788.7~ 1494.7mm,年最大蒸发量871.4~1659.9mm。土壤最大冻结深度推荐值0~0.15m。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4 第二节沿线环境质量 一、生态环境 (一)土壤与动、植物 工程沿线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盐土等。沿线植被类型主要为人工林植 被、农田植被等,其中主要造林树种有意杨、水杉、女贞、柳杉等,经济林有桑、梨、 银杏、桃等。常见动物有刺猬、狗獾、狸猫、黄鼬、猎头鹰、白鹭、大雁等。 (二)水土流失 工程所在区域的水土保持区划属于北方土石山区的黄淮海平原区。区内未分布国 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沿线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模数190~2200t/km2·a,属轻度侵蚀。 二、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 (略) 环境状况公报》、《20 (略) 环境状况公报》、《2016 (略) 环境状况公报》,本工程沿线环境质量现状见表3-3-1。 表3-3-1沿线环境质量现状表 城市名称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声环境 (略) SO2、NO2年平均浓度分别为 19μg/m3、23μg/m3,达到《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可 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 度为85μg/m3,细颗粒物 (PM2.5)年平均浓度为 49μg/m3,分别超过《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0.21倍和0.40倍。 全市8条主要河流中,苏北灌溉总 渠、黄沙港、射阳河、斗龙港、 新洋港和通榆河水质状况为良 好,串场河、灌河水质为轻度污 染。5条主 (略) 际交界断 面水质达标率为20%,其中淮河 入海水道苏嘴排渠断面和通榆河 古贲大桥断面水质劣于Ⅴ类,主 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和化学 需氧量。 全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 平均等效声级为52.3分 贝,总体水平为二级, 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与2014年相比,平均等 效声级上升了1分贝。城 (略) 交通噪声平均等 效声级(路长加权)在 62.4-67.0分贝之间,全 市平均值为65.6分贝, (略) 交通噪声强度 为一级,声环境质量为 好。与2014年相比,平 均等效声级上升了1.7 分贝。 (略) SO2年均浓度为30μg/m3、NO2 年均浓度为38μg/m3,均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可 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 度为88μg/m3,细颗粒物 (PM2.5)年平均浓度为 58μg/m3,未达到《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二 长江南通段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Ⅲ类标准,满足 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水质达标 率为100%。 (略) 境内9条主要内河中,通吕 运河、通启运河、焦港河、新通 扬运河河流水质在Ⅲ类~Ⅳ类之 间,其他河流水质以Ⅳ类~Ⅴ类 (略) 区1类功能区(居 民、文教区)、2类功能 区(居住、商业、工业 混杂区)、3类功能区(工 业区)昼、夜间等效声 级值均符合国家《声环 境质量标准》 (*)相应 功能区标准;4a类功能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5 级标准。 为主,部分断面出现劣V类水质。区(交通干线两侧等区 域)昼间等效声级值符 合标准,夜间超过标准 5.1分贝。 (略)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 76.2%,各地达标率介于 68.9%~79.8%之间。市区环境 空气质量达标率为69.0%。 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轻 度污染状态。列入江苏省“十三 五”水环境质量目标考核的50个 地表水断面中,水质达到Ⅱ类断 面的比例为16.0%,Ⅲ类为 48.0%,Ⅳ类为26.0%,Ⅴ类为 10.0%,无劣Ⅴ类断面。 区域声环境质量平均等 效声级分布在53.2~ 55.7分贝之间,张家港 市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 率为100%。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7 第四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概述 一、评价原则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本工程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降低工程建设对 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结合工程特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确定如下: 1、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2、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分析; 3、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分析; 4、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5、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6、对区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分析; 7、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8、生态保护措施及投资估算。 主要评价因子评价成果和预测详见图4-1-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8 图4-1-1 主要评价因子评价成果和预测图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49 四、调查及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采用“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的方法,在收集整理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资 料、敏感区域资料的基础上,利用3S技术,结合实地踏勘,对具有代表性区域和重点工 程实施区域,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沿线生态环境现状及预测工程建设 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 (一)调查方法 (1)资料收集法 通过环保、国土、住建、林业、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收集能反映生态环境现状的 资料,包括生态环境本底资料、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区域基本情况以及其它有关的 科研文献和调查材料等。 (2)现场调查法 1)植被群落调查 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 (略) 穿越清水通道维护区和饮用水 (略) 段确定典型 的群落地段,进行群落调查,乔木群落样方面积为10×10m2,草本样方为1×1m2,记录 样地的所有种类,按Braun-Blanquet多优度-群聚度记分,并记录样方地理坐标。 灌草丛生物量利用样地估算与查阅文献法,乔木生物量采用估测的方法对植被生物 量进行测算。样方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10日~12日。 2)*生动物调查 *生动物调查方法主要有样线法、样点法和资料查询。 两栖爬行类和兽类主要采用访问调查和资料查询确定种类及数量等,鸟类调查主要 采用资料查询法。 3)水生生态调查 水生生物调查方法主要依据《全国淡水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试行)》进行, (略) 跨越水体进行了水生生物资源的野外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藻类植物、浮游动 物等。鱼类种类调查主要采用资料收集法。 (3)收集资料法 资料收集来源主要有《江苏植物志》、《中国植被区划》、《中国植被》、《中国 动物地理》、《江苏省生物志·动物篇》 (略) 络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等。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0 (4)遥感调查法 (略) 所经区域2015年10月的美国Landsat 8 OLITIRS影像资料,选取754波段进 行图像融合,根据实地考察和收集到的有关文字与图形资料,建立地物原型与卫星影像 之间的直接解译标志,通过非监督分类和人机交互判读分析方法,运用ENVI5.1软件解 译出评价范围内生态环境评价所需的植被、土地等相关数据,最后应用ArcGIS10.2等软 件进行数据统计和生态制图,得到项目评价区域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等生态现状信息。 生态制图工作流程见图4-1-2。 图4-1-2 生态制图工作流程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1 (二)评价方法 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调查、遥感解译等方法对沿线植物分布、水土流失现状等进行 分析,在实地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 (略) 沿线植被类型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一系列图件,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定 量分析、评价和预测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及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 第二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一、生态功能区划现状及评价 (一)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概况 根据江苏省《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发[2004]106 号)全省划分为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和沿海滩涂与海洋等3个生态区(一级区) 以及7个生态亚区(二级区)。 (二)本工程沿线区域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所在区域位于“Ⅰ2淮河下游平原农业与湿地生态 亚区”、“Ⅱ1沿江 (略) 与农业生态亚区”,其中DK0+000~DK109+090段位于Ⅰ 2-6 滨海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DK109+090~ DK156+663.95段位于“Ⅱ1-4 通扬高沙平原 水土流失敏感区”, DK160+000 ~ DK191+300段(含利用段)位于“Ⅱ1-6苏南沿江平原 城市化和区域开发生态敏感区”。 工程线位在生态功能区划中的走向见图4-2-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2 图4-2-1 (略) 在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中的位置 本工程位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3 综上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平原,地势平坦,植被类型以人工栽培植被为主, 是江苏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为农业生产。主体工程建设中要注意 对农田资源的保护,减少工程用地数量,同时避免因占地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破坏 和对河道的阻断,并做好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保证沿线评价范围内区域水肥条件不 因本工程建设而降低。 (三)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以及现场调查,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涉及6 处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分别为通榆河(亭湖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通榆河( (略) ) 清水通道维护区、通榆河( (略) )清水通道维护区、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 护区、通榆河(亭湖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九圩港通州区清水通道维护区,均为地 表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表4-2-1 拟建项目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位置关系情况 序号 环境敏感目 标 (略) 位置关系 穿越形式 备注 1 通榆河(亭 湖区)清水 通道维护区 线路走向平行于通榆河,于DK0+000-DK2+995 段以 路基和桥梁形式穿二级管控区的*域,穿越长度为 2995m。 路基、桥梁形式 本项目 场站、大 临工程 均设置 在生态 红线区 域范围外 2 通榆河(亭 湖区)饮用 水水源保护 区 线路走向平行于通榆河,于DK5+050~DK16+225 段以 桥梁形式穿越二级保护区的*域及准水源保护区的* 域,穿越长度为*m。 线路在水源地取水口西侧1160m 处通过,与一级保护 区*域边界最近距离140m。 桥梁形式,无涉水 桥墩 3 通榆河(大 丰市)清水 通道维护区 线路从通榆河左岸折向右岸,于DK16+225-DK23+130 段以桥梁形式穿越一级水域和*域范围、二级管控区 *域,穿越总长度6905m,其中一级管控区483m(水 域168m、*域315m)、二级管控区6422m。 以(83+144+83) m 连续梁-拱桥梁 形式,跨越通榆 河,无水中墩 4 通榆河(东 台市)清水 通道维护区 线路走向平行于通榆河,于DK61+868~DK64+200、 DK87+162~DK89+80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二级管控区 *域。穿越长度4970m。 桥梁形式 5 新通扬-通 榆运河清水 通道维护区 线路DK89+800-DK94+700 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通 道二级管控区,线路长度4900m,均为*域范围 桥梁形式 6 九圩港清水 通道维护区 (通州区) 线路DK155+650-DK157+478 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 通道二级管控区, (略) 长度1828m,均为*域范 围 桥梁形式 二、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4 (一)评价范围土地利用现状 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007)并结合遥感影像数据解析精度, 将评价区土地用地类型划分为耕地、林地、园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住宅用地及 其他建设用地等6种地类,详见下表。 表4-2-2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单位:hm2 用地类型 面积 所占比例 耕地 10 409.72 75.39% 林地 944.81 6.8 4% 园地 24 8.36 1.80% 草地 33. 85 0.25%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28 8.36 2.09% 住宅用地 15 52.21 11.24% 其他建设用地 33 1.35 2.40% 由表4-2-2可知,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为*.72hm2,占整个评 价区域总面积的75.39%;其次是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为1883.56hm2, 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13.64%;林地944.81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6.84%;水域及水 域设施用地总面积288.36 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2.09%;园地248.36hm2,占评价区 域总面积的1.80%,草地33.85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0.25%。 沿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照片如下: 耕地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5 园地 林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6 住宅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 三、植物资源现状评价 (一)植物区系及组成 根据现场踏勘、样方调查并参考《江苏植物志》及地方林业部门的本底资料和相 关科研成果,确定评价范围内共有种子植物110科316属769种,分别占全国植物总科数 的36.5%,总属数的10.6%,总种数的3.0%,其中裸子植物7科11属26种,被子植物103 科305属743种,具体见表4-2-4。 表4-2-4评价范围内种子植物统计表 区域 种子植物 合计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科 属 种 科 属 种 科 属 种 评价范围 7 11 26 103 3 05 743 1 10 3 16 7 69 全国 10 34 238 291 29 40 * 301 29 74 * 评价区占全国(%) 70.0 32.4 10.9 35.4 10. 4 3.0 36.5 10. 6 3.0 (二)植被类型及分布 1、区域植被概况 根据《中国植被区划》,本工程所在区域位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和“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区域”。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7 图4-2-2 (略) 在《中国植被区划》中的位置 区域内无天然森林分布,主要植被为栽培植被,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一年两熟为主,或甘 薯(Ipomea batatas)两年三熟,是主要产粮区;棉花(Gossypium herbaceum)也有少 量种植,在城镇附近还有以蔬菜为主的菜地。常见的田间杂草有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var.sativ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刺 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虎尾草(Setaria viridis)、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和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等。 农田、河道防护林以意杨林(Populus euramevicanacv.i-214)、水杉为优。 2、评级范围内常见植被类型及分布 在野外实地踏勘和卫片解译的基础上,参照《中国植被》中的植被分类原则,结 合沿线地表植被覆盖现状,本次评价将区域内常见*生植被划分为阔叶林、草丛、栽 培植被、水生植被等4种主要类型,具体见表4-2-5。典型样方见表4-2-6~表4-2-8。 本项目位置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8 表4-2-5评价范围内常见植被类型 生境 种类 植被型组 植被型 群系 拉*名 *生植 物 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意杨人工林 Form. Populus euramevicana cv.i-214 草丛 亚热带灌草丛 野豌豆草丛 Form. Vicia bungei 泽漆草丛 Form. Euphorbia helioscopia 栽培植被 园地 桑树林 Form. Morus alba linn.var.multlcaulls 农作物 小麦 Form. Triticum aestivum 水稻 Form. Oryza sativa 玉米 Form . Zea mays 水生植物 柳叶箬+芦苇群 落 Comm. Isachne globosa +Phragmitesaustralis 芦苇群落 Com m.Phragmites australis 3、典型植被概述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评价区内各类植被的生存特性,根据评价区内植被分 类系统,进行了典型样方的调查,每个样方尽量结合不同的工程形式,以确保样方调 查结果的代表性、准确性。其中,阔叶林选取了意杨林进行了典型样方调查;草丛选 取了野豌豆、泽漆群落进行了典型样方调查,其余植被类型只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记录。 具体样方调查结果如下: ① 阔叶林 阔叶林主要包括温带落叶阔叶林一个植被型,其主要群系为杨树林。评价范围内 河道、农田防护林以意杨(Populus euramevicana cv.i-214)为主,采取多排形式种植, 群落结构简单,可分为乔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以意杨为单一优势种,多为6~10年生, 树高为11~13m左右,胸径为15~30cm,郁闭度较高;林下主要草本植物有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 繁缕(Conyza canadensis)、剪刀股(Ixerisjaponica)等杂草,覆盖度约70%左右。 评价区典型阔叶林样地综合记录见表4-2-8。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59 表4-2-6典型阔叶林样地综合表 样方号 1 2 样方 特征 因子 样方名称 杨树林样方 杨树林样方 地理坐标 12 0°18′45.80″E,33°13′25.21″N 12 0°18′30.28″E,32°55′52.21″N 位置 DK8+500 西侧(通榆河(亭湖区)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 DK20+500 西侧1.6km 处(通榆河(大 丰市)清水通道维护区) 工点类型 桥梁占用 桥梁临近 总盖度 (%) 70 70 类型 植物名称 多优度- 群聚度 存在度 植物名称 多优度- 群聚度 存在度 植被种 类 乔木层 意杨 Populus uramevicana cv.i-214 5.5 Ⅴ 意杨 Populus uramevicana cv.i-214 5.0 Ⅴ 红叶石楠 Photinia serratifolia var. daphniphylloides 2.1 Ⅰ 草本层 繁缕 Conyza canadensis 3.2 Ⅲ 节节草 Equisetum ramosissimum 2.1 Ⅲ 小飞蓬 Erigeron canadensis 3.2 Ⅳ 繁缕 Conyza canadensis 3.2 Ⅲ 茜草 Rubia cordifolia 1.1 Ⅳ 剪刀股 Ixeris japonica 1.1 Ⅰ 大*草 Eibnitzia anandria + Ⅲ 夏至草 Lagopsis supina 1.1 Ⅰ 荠菜 Capsella bursa-pastoris 1.1 Ⅰ 茅莓 Rubus parvifius 1.1 Ⅳ 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0 ② 草丛 草丛主要包括野豌豆草丛、泽漆草丛。 野豌豆草丛主要分布在河道岸边荒地上,盖度在60%~75%,平均高度为60cm,群 落组成较为单一,以野豌豆优势种,主要伴生种有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蛇 莓(Duchesnea indica)、紫花地*、剪刀股等。 泽漆草丛主要分 (略) 边及河道边,盖度在50%~70%,平均高度为0.1m,群 落组成较为单一,以泽漆、葎草(Humulus scandens)为单一优势种,主要伴生种有繁缕、 黄鹌菜、剪刀股等。评价区典型草丛样地综合记录见表4-2-7。 表4-2-7典型草丛样方综合表 样方号 1 2 样方特征因子 样方名称 野豌豆群落样方 泽漆群落样方 地理坐标 12 0°18′45.80″E,33°13′25.21″N 12 0°18′30.28″E,32°55′52.21″N 位置 DK8+500西侧(通榆河(亭湖区)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 DK20+500西侧1.6km处(通榆河( (略) ) 清水通道维护区) 工点类型 桥梁占用 桥梁临近 总盖度 (%) 70 70 类型 植物名称 多优度-群聚 度 存在度 植物名称 多优度-群聚 度 存在度 植被种类 草本层 野豌豆 Vicia bungei 2.9 Ⅲ 泽漆 Euphorbia helioscopia 3.2 Ⅲ 蛇莓 Duchesnea indica 1.2 Ⅱ 葎草 Humulus scandens 2.2 Ⅱ 泽漆 Euphorbia helioscopia 1.1 Ⅱ 剪刀股 Ixeris japonica + Ⅰ 球果蔊菜 Rorippa globosa 1.1 Ⅰ 黄鹌菜 Youngia japonica 2.1 Ⅱ 紫花地* Viola philippica + Ⅰ 繁缕 Stellaria media + Ⅰ 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1 ③ 水生植被 水生植被主要包括柳叶箬(Isachne globos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 芦苇群落等。 芦苇群落,评价范围内水塘、河道滩地广泛分布,群落内总盖度为40%~50%,高 度在1~2.5m,易形成单一优势种,群落边缘常见双穗雀稗、盒子草(Actinoste mmalobatum)等伴生。 柳叶箬+芦苇群落主要见于池塘、河堤边,盖度在50%~60%,平均高度为0.6m,柳 叶箬和芦苇优势较为明显,伴生种主要为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loides)、酸模叶 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另有少量北水苦荬(Veronica anagallis-aquatica)等。 评价区水生植被样地综合记录见表4-2-8。 表4-2-8典型水生植被样方综合表 样方号 1 2 样方特征因子 样方名称 芦苇群落样方 柳叶箬+芦苇群落 地理坐标 12 0°19′26.52″E,33°3′0.95″N 12 0°37′43.66″E,32°21′17.69″N 工点类型 桥梁临近 桥梁临近 总盖度 (%) 60 50 类型 植物名称 多优度-群聚 度 存在度 植物名称 多优度- 群聚度 存在度 植被种类 草本层 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5.5 Ⅴ 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5.5 Ⅴ 双穗雀稗 Paspalum paspaloides 3.4 Ⅴ 柳叶箬 Isachne globosa (Thunb.) Kuntze + Ⅲ 盒子草 Actinostemmalob atum + Ⅲ 酸模叶蓼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1.1 Ⅲ 照片 ④ 栽培植被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2 栽培植被包括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旱作农业植被和果树植被。旱作农业植被包括 冬小麦、水稻和蔬菜地等主要群系。冬小麦、水稻以一年两熟为主。蔬菜主要类型有 大白菜、蒜、黄瓜、倭瓜、西葫芦、萝卜、胡萝卜、番茄、茄子、辣椒和韭菜等。 (三)植被生物量及自然体系生产力 1、植被生物量 根据实地样方调查、查阅工程沿线地区生物量统计资料,判断评价区各植被类型 平均生物量取值,具体见表4-2-9。 表4-2-9评价范围各植被类型平均生物量单位:t/hm2 植被类型 阔叶林 草丛 栽培植被 水生植被 平均生物量 74. 10 17.56 43.4 11.2 *林木类生物量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模式(Volume-biomass methd)计算;草丛、水生植被生物量 采用一次收割法实测;栽培植被参考地方统计部门的数据。 根据卫片解译结果,统计各植被类型的面积,计算出评价范围内生物量总量,具 体见表4-2-10。 表4-2-10评价范围植被生物量统计 植被类型 面积(hm2) 平均生物量 (t/hm2) 生物量(t)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阔叶林 944.81 7.9 2% 74.1 *.3 13.05% 草丛 33. 85 0.28% 17.56 594.4 0.11% 栽培植被 10 658.08 89.38% 43.4 *.6 86.24% 水生植物 28 8.36 2.42% 11.2 3229.6 0.60% 合计 11 925.10 100.00% 53 6395.0 100.00% 由表4-2-10可见,工程评价范围内栽培植被面积较大,为*.08 hm2,占植被总面 积的89.38%,远高于其它植被类型,其单位面积的生物量仅次于阔叶林,因此其生物 量所占比重(86.24%)明显高于其它植被类型,在评价范围内占绝对控制地位,由此 可见,评价区植被生物量取决于栽培植被数量及分布情况。因评价区植被生物量主要 取决于人为因素。 2、自然体系生产力分析 在对评价区植被生产力进行评价时,主要根据评价范围内不同植被的平均净第一 性生产力(NPP)来推算评价范围平均净生产力,其计算公式为: Sa =Σ(Si×Mi)/Ma 式中:Sa-评价范围平均净生产力(gC/(m2.a))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3 Si-某一植被类型平均净生产力(gC/(m2.a)) Mi-某一植被类型在评价区的面积(m2) Ma-评价范围总面积(m2) 在对不同植被的平均净生产力进行取值时,主要参照国内该区域中关于自然生态 系统生产力和植被生物量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评价区内地表植被覆盖现状和植被立地 情况综合判断。 评价区各植被类型自然体系生产力情况见表4-2-11。 表4-2-11评价范围植被类型自然体系生产力情况 植被类型 面积(hm2) 占评价范围总面积比(%)平均净生产力[gC/(m2.a)] 阔叶林 94 4.81 6.84% 823.6 草丛 33.85 0.2 5% 386.37 栽培植被 10 658.08 77.18% 647.08 水生植物 2 88.36 2.09% 321 合计 11 925.10 86.36% 563.44 评价标准 64 2.48 注:*各植被类型平均净生产力取值参考smith(1976)和陶波等《中国*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 模拟》(地理学报VOl58,No3)的研究结果; **评价标准 (略) 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陈利军等对国内大*生态系统平均净生产力 值的研究结果。 从表4-2-11中可以看出:本工程位于水热条件良好、适于植被发育的“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区域”,评价范围内以栽培植被面积最多,森林植被面积较少且生产力水平偏低, 因此整个评价区自然体系平均净生产力(NPP)达到563.44gC/(m2.a),低于国内大 *平均水平。 (四)名木古树和珍稀植物资源 1、评价范围内野生保护植物 因历史原因,沿线区域长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天然植被早已不复存在,珍稀 植物资源种类和数量稀少,分布多局限于自然保护区等小区域内。通过 (略) 林业部门,结合沿线地区有关重点保护植物研究资料、保护植物的生存特性及现场调 查,判定评价范围内共有保护植物4科4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1种,为水杉;其 余均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国家 重点保护植物分布情况具体见表 4-2-12。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4 表4-2-12评价范围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及分布概况 裸子植物(Gymnosperm) 科名 种名 保护等级 评价范围内 分布概况 工程占用情况 照片 (一)杉科 Taxaceae 1.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国家I级 人工培育,评价范围内无天然林 及种质资源林分布,南通地区常 见乡村行道树及苗圃树种 CK65+000~CK 80+00段工 程少量占用 被子植物(Angiosperm) (二)樟科 Lauraceae 2. 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 国家II级 人工培育,无无天然林及种质资 源林分布,常见行道树及苗圃树 种 CK115+000~CK130+00段 工程少量占用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5 表4-2-12评价范围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及分布概况 裸子植物(Gymnosperm) (三)银杏科 Ginkgoaceae 银杏 Ginkgo biloba 国家I级 人工培育,无无天然林及种质资 源林分布,常见行道树及苗圃树 种 CK60+000邻近,工程不占 用 (四)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 野大豆 Glyciine soja Sieb.et Zucc 国家II级农田及河道沟渠边较常见 CK19+000~CK23+500段 工程少量占用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6 除野大豆外,评价范围内重点保护植物均为人工培育,其中水杉、樟树、银杏为 常见绿化行道树及苗圃树种,因此数量较多、可恢复性较强;野大豆具备较强的适应 能力和繁殖力,分布相对广泛。 2、古树名木资源 经现场踏勘、调查走访,并查阅沿线林业部门提供的古树名录,本工程评价范围 内未发现有古树名木。 四、*生动物资源现状评价 (一)动物地理区划 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工程所在区域属于东洋界中印亚界Ⅵ华中区—ⅥA东部丘 陵平原亚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农田动物群。评价区处于东洋界 边缘,与古北界相毗邻,但是分界不明显,形成广泛的逐渐过渡区,古北界向东洋界 渗透现象甚为明显。 图4-2-3 拟建工程与动物地理区划位置关系图示 (二)评价范围内*生动物分布 评价区森林覆盖率低,野生动物资源不是特别丰富。通过多种途径对沿线*生动 物资源现状本底进行确定,主要 (略) 沿线地方林业部门提供的野生调查资料、 相关研究文献,并结合野外踏勘、调查走访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范围内 两栖动物1目4科9种,爬行动物3目7科13种,鸟类14目28科50种,兽类4目4科10种。 拟建工程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7 为表示各类动物种类数量的丰富度,本次评价采用数量等级方法:某动物种群在 沿线调查资料中出现频率较高,用“+++”表示,为当地优势种;出现频率一般,用“+ +”表示,为当地普通种;出现频率较低,用“+”表示,为当地稀有种。数量等级评价 标准见表4-2-13。 表4-2-13动物数量等级评价标准 种群状况 表示符号 标准 当地优势种 +++ 单位面积内其数量占所调查动物总数的10%以上 当地普通种 ++ 单位面积内其数量占所调查动物总数的1~10%以上 当地稀有种 + 单位面积内其数量占所调查动物总数的1%以下或仅1只 1、两栖类 评价范围内有记录的两栖动物共1目4科9种(名录见表4-2-14),包括国家重点II 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虎纹蛙;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中华大蟾蜍、金线侧褶蛙、黑 斑侧褶蛙。该段两栖动物优势种为中华大蟾蜍、金线侧褶蛙、黑斑侧褶蛙和泽*蛙。 表4-2-14评价范围内两栖动物名录 科名 种名 主要生物学特征 评价范围内 分布概况 数量 保护 等级 一、无尾目ANURA (一)蟾蜍科 Bufonidae 1.花背蟾蜍 Bufo raddei 白天多匿居于草石下或土洞中, 黄昏时出外寻食,冬季成群穴居 在沙土中。 平原地区 + 未列入 2.中华大蟾蜍 Bufo gargarizans 栖息于池塘、沟渠、河岸边及田 埂、地边或房屋周围。 广布 +++ 省级 (二)蛙科 Ranidae 3.泽蛙 Euphlyctis.limnoch maris 栖息于平原、丘陵、田野、树林 或房屋周围静水水域附近。 广布 +++ 未列入 4.虎纹蛙 R. rugulosa 水栖蛙类,常生活于水田、沟渠、 池塘、沼泽地等处,以及附近的 草丛中,性凶猛 平原地区 + 国家Ⅱ 级 (二)蛙科 Ranidae 5.金线侧褶蛙 R.plancyi 栖息于池塘、水沟、稻田、小河 和沼泽地区。 广布 ++ 省级 6.黑斑侧褶蛙 R.nigromaculata 栖息于池塘、水沟、稻田、小河 和沼泽地区。 广布 ++ 省级 (三)姬蛙科 Microhylidds 7.饰纹姬蛙 M.ornate 栖息于池塘、水沟、稻田、小河 和沼泽地区。 平原地区 + 未列入 (四)雨蛙科 Hylidae 8.无斑雨蛙 Hyla arborea immaculata Boettger 栖息于池塘、水沟、稻田、小河 和沼泽地区。 (略) 地 区 + 未列入 9 中国雨蛙 Hyla chinensis 多生活在灌丛、芦苇、高秆作物上, 或塘边、稻田及其附近的杂草上。 白天匍匐在叶片上,黄昏或黎明频 繁活动。以蝽象、金龟子、叶*虫、 (略) 地 区 + 未列入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8 象鼻虫、蚁类等为食 2、爬行类 评价范围内有记录的爬行类共3目7科13种(见表4-2-15),其中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4种:滑鼠蛇、乌梢蛇、火赤链蛇、蝮蛇。评价范围内无国家级保护爬行类种类分布。 该段爬行类优势种为多疣壁虎、无蹼壁虎、火赤链蛇、蝮蛇、北草蜥等。 表4-2-15评价范围内爬行动物名录表 科名 种名 生境 评价范围内分 布概况 种群 概况 保护等 级 一、龟鳖目 TESTUDINES (一)龟科 Emydiade 1.乌龟 Chinemys reevesii 分布较为广泛,一般生活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低 山、丘陵、平原,底质为泥沙的河沟、池塘、 水田、水库等有水源地方,半水栖生活。 平原 + 未列入 2.黄喉拟水龟 Mauremys mutica 栖息于河流、稻田及湖泊中,也常到附近的灌 木及草丛中活动。杂食性,取食范围广,喜食 鱼虾、贝类、蜗牛、水草等。 平原 + 未列入 (二)鳖科 Trionychidae 3.中华鳖 Trionyx sinensis 生活在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 的淡水水域。 广布 ++ 未列入 二、有鳞目 SQUAMATA (三)壁虎科 Gekkonidae 4.多疣壁虎 Gekkojaponicus 栖息于海拔22~900m 的住宅及附近。 城镇地区 ++ 未列入 5.无蹼壁虎 Gekko swinhonis 主要出没于房舍中,是一种主要在夜间活动的 蜥蜴。 城镇地区 +++ 未列入 (四)石龙子科 Scincida 6.中华石龙子 Eumeces chinensis 喜欢出没于1000 公尺以下的低地田野草丛或 灌木丛,冬天有钻入土中冬眠的原区 + 未列入 7、丽斑麻蜥 Eremias argus 活动于农田、山野、草丛、灌木丛等平原地区, 一般喜欢生活于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砂土 环境,是一种昼行性动物,喜欢在晴天外出活 动,阴天少见,雨天不外出活动。 平原区 ++ 未列入 (五)游蛇科 Colubridae 8.滑鼠蛇 Ptyasmueosus 常出现在坡地、田基、沟边以及居民点附近。 评价范围 广布 ++ 省级 9.乌梢蛇 Zaocys dhumnades 常在农田或沿着水田内侧的田埂、菜地、河沟 附近爬行,行动迅速,反应敏捷, 善于逃跑。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 类等为食 平原区 + 省级 10.火赤链蛇 Dinodon rufozonatum 大多生活于田野、河边、丘陵及近水地带,并 常出现于住宅周围, (略) 内常有发现。 以树洞、坟洞、地洞或石堆、瓦片下为窝。 评价范围 广布 +++ 省级 (六)蝰科 Viperidae 11.短尾蝮 Gloydius brevicaudus 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春秋两季多集中在 坟堆草丛冬眠场所附近活动;夏季秋初多分散 活动于稻田、耕地、沟渠、路边、村舍、园林 捕吃鼠类、蜥蜴、蛙、鱼、蛇等,白天晚上都 见外出活动。 分布于评价 区的平原地 区 ++ 未列入 12.蝮蛇 Agkistrodon halys 常栖于平原、丘陵、低山区或田野溪沟有乱石 堆下、草丛、水沟、坟堆、灌木丛及田野中。 弯曲成盘状或波状。捕食鼠、蛙、哳蜴、鸟、 昆虫等。 分布于评价 区的平原地 区。 ++ 省级 三、蜥蜴目 SQUAMATA (七)蜥蜴科 Lacertidae 13.北草蜥 Takydromus 栖居于山区、丘陵之农田、茶园、荒野、路边 草丛、灌木丛中。 分布于评价 区的平原地 ++ 未列入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69 表4-2-15评价范围内爬行动物名录表 科名 种名 生境 评价范围内分 布概况 种群 概况 保护等 级 septentrionalis 区 3、鸟类 (1)种类组成 根据现场调查结合《江苏省生物志·动物篇》及沿线林业部门的*生动物资源调查 报告,确定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有鸟类50种,隶属于14目28科(名录见表4-2-16),其 中雀形目最多,共15科25种,占鸟类总数的50.0%;50种鸟类中,有国家II级保护动物4 种,分别为雀鹰、红隼、燕隼、红角鸮;省级保护鸟类25种:小鸊鷉、普通鸬鹚、池 鹭、牛背鹭、草鹭、白鹭、大白鹭、黄斑苇鳽、绿头鸭、灰雁、凤头麦鸡、山斑鸠、 珠颈斑鸠、火斑鸠、普通翠鸟、戴胜、大斑啄木鸟、家燕、棕背伯劳、牛头伯劳、黑 枕黄鹂、黑卷尾、灰卷尾、喜鹊、灰喜鹊。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0 表4-2-16评价范围内鸟类名录 种名 居留型 地理型 生境类型 种群状况保护等级 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东洋种古北种 广布种山地林区平原旷野沼泽水域 一、鷉目 Podicipediformes (一)鸊鷉科 Podicedidae 1、小鸊鷉 Tachybatus ruficollis ◆ ◆ ◆ ++ 省级 二、鹈形目 Pelecniformes (二)鸬鹚科 Phalacrocracidae 2、普通鸬鹚 Phalacrocorax carbo ◆ ◆ ◆ ++ 省级 三、鹳形目 Ciconiiformes (三)鹭科 Ardeidae 3、池鹭 Ardeola bacchus ◆ ◆ ◆ +++ 省级 4、牛背鹭 Bubulcus ibis ◆ ◆ ◆ ++ 省级 5、草鹭 Ardea purpurea ◆ ◆ ◆ ++ 省级 6、白鹭 Egretta garzetta ◆ ◆ ◆ +++ 省级 7、大白鹭 Egretta alba ◆ ◆ ◆ +++ 省级 8、黄斑苇鳽 Ixobrychus sinensis ◆ ◆ ◆ ++ 省级 (四)鸭科 Anatidae 9、绿头鸭 Anas platyrhynchos ◆ ◆ ◆ ++ 省级 10、灰雁 Anas anser ◆ ◆ ◆ + 省级 五、隼形目 Falconiformes (五)鹰科 Accipitridae 11、雀鹰 Accipiter nisus ◆ ◆ ◆ + 国家II级 (六)隼科 Falconidae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1 表4-2-16评价范围内鸟类名录 种名 居留型 地理型 生境类型 种群状况保护等级 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东洋种古北种 广布种山地林区平原旷野沼泽水域 12、红隼 Falco tinnunculus ◆ ◆ ◆ ++ 国家II级 13、燕隼 Falco subbuteo ◆ ◆ ◆ + 国家II级 (七)雉科 Phasianidae 14、鹌鹑 Coturnix coturnix ◆ ◆ ◆ +++ 未列入 15、环颈雉 Phasianus colchicus ◆ ◆ ◆ ++ 未列入 七、鹤形目 Gruiformes (八)秧鸡科 Rallidae 16、白骨顶 Fulica atra ◆ ◆ ◆ + 未列入 17、黑水鸡 Gallicrex chloropus ◆ ◆ ◆ + 未列入 18、黄脚三趾鹑 Turnix tanki ◆ ◆ ◆ + 未列入 八、鴴形目 Charadriiformes (九)鸻科 Charadriidae 19、凤头麦鸡 Vanellus vanellus ◆ ◆ ◆ + 省级 九、鸽形目 Columbiformes (十)鸠鸽科 Columbidae 20、山斑鸠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 ◆ +++ 省级 21、珠颈斑鸠 Streptopelia chinensis◆ ◆ ◆ +++ 省级 22、火斑鸠 Oenopopelia tranquebarica ◆ ◆ ◆ + 省级 十、鹗形目 Strigiformes (十一)草鸮科 Tytonidae 23、红角鸮 Otus scops ◆ ◆ ◆ + 国家II级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2 表4-2-16评价范围内鸟类名录 种名 居留型 地理型 生境类型 种群状况保护等级 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东洋种古北种 广布种山地林区平原旷野沼泽水域 十一、佛法僧目 Coraciiformes (十二)翠鸟科 Alcedinidae 24、普通翠鸟 Alcedo atthis ◆ ◆ ◆ +++ 省级 十二、戴胜目 Upupuiformes (十三)戴胜科 Upupidae 25、戴胜 Upupa epops ◆ ◆ ◆ + 省级 十三、鴷形目 Piciformes (十四)须鴷科 Capitonidae 26、大斑啄木鸟 Dendrocopos major ◆ ◆ ◆ + 省级 十四、雀形目 Passeriformes (十五)百灵科 Alaudidae 27、云雀 Alauda gulgula ◆ ◆ ◆ ++ 未列入 (十六)燕科 Hirundinidae 28、家燕 Hirundo rustica ◆ ◆ ◆ +++ 省级 29、金腰燕 Hirundo daurica ◆ ◆ ◆ +++ 未列 30、黄鹡鸰 Motacilla flava ◆ ◆ ◆ + 未列 入 31、灰鹡鸰 Motacilla cinerea ◆ ◆ ◆ ++ 未列入 32、白鹡鸰 Motacilla alba ◆ ◆ ◆ +++ 未列入 (十八)鹎科 Pycnonotidae 33、白头鹎 Pycnonotus sinensis ◆ ◆ ◆ +++ 未列入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3 表4-2-16评价范围内鸟类名录 种名 居留型 地理型 生境类型 种群状况保护等级 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东洋种古北种 广布种山地林区平原旷野沼泽水域 (十九)伯劳科 Laniidae 34、棕背伯劳 Lanius schach ◆ ◆ ◆ +++ 省级 35、牛头伯劳 Lanius bucephalus ◆ ◆ ◆ + 省级 (二十)卷尾科 Dicrurusidae 36、黑卷尾 Dicrurus macrocercus ◆ ◆ ◆ ++ 省级 37、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 ◆ ◆ ++ 省级 (二十一)椋鸟科 Sturnidae 38、八哥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 ◆ +++ 未列入 39、丝光椋鸟 Sturnus sericeus ◆ ◆ ◆ +++ 未列入 40、灰椋鸟 Sturnus cineraceus ◆ ◆ ◆ + 未列入 (二十二)鸦科 Corvidae 41、喜鹊 Pica pica ◆ ◆ ◆ ++ 省级 42、灰喜鹊 Dendrocitta formosae◆ ◆ ◆ +++ 省级 43、乌鸫 Turdus merula ◆ ◆ ◆ ++ 未列 44、斑鸫 Turdus naumanni ◆ ◆ ◆ + 未列入 (二十四)莺科 Sylviidae 45、黄眉柳莺 Phylloscopus inornatus ◆ ◆ ◆ + 未列入 (二十五)山雀科 Paridae +++ 未列入 46、大山雀 Parus major ◆ ◆ ◆ +++ 未列入 47、暗绿绣眼鸟 Zosterops japonica◆ ◆ ◆ ++ 未列入 48、(树)麻雀 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 ◆ ◆ +++ 未列入 49、山麻雀 Passer rutilans ◆ ◆ ◆ +++ 未列入 (二十九)鹀科 Emberizidae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4 表4-2-16评价范围内鸟类名录 种名 居留型 地理型 生境类型 种群状况保护等级 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东洋种古北种 广布种山地林区平原旷野沼泽水域 50、三道眉草鹀 Emberiza ciodies ◆ ◆ ◆ + 未列入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5 (2)居留型分析 评价区域内50种鸟类中,留鸟26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12种、旅鸟2种。工程评 价范围内夏季鸟类共36种,主要由留鸟和夏候鸟组成;工程评价范围内鸟类以繁殖鸟类 (包括留鸟和夏候鸟)为主,共36种,占72%。 (3)地理区系分析 评价区域内50种鸟类中,广布种有13种,占26%;古北界分布的种类有16种,占32%; 东洋界分布的种类有21种,占42%。由此可见工程评价范围内鸟类的组成以东洋界种类 为主,东洋界特征明显。 (4)生境类型分析 评价范围内鸟类可大致分为3个群落类型,分别为山地林区类型、平原旷野类型以 及湿地水域类型,其中山地林区类型共15种,占30%;平原旷野类型共23种,占46%; 湿地水域类型主要分布 (略) 段,种类相对较少,共12 种,占24%。由此可见工 程沿线鸟类主要集中在平原农田区。 (5)沿线候鸟迁徙通道分布情况 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张荣祖著),中国候鸟的迁徙,大致有三大迁徙区和三条 不 (略) 线,见图4-2-4,本项目位于东部候鸟迁徙区。该区域包括我国东北地区、 华北东部繁殖的候鸟,沿海岸向南迁飞至华中或华南,甚至迁到东南亚各国;或由海岸 直接到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地越冬。 根据《全国 (略) 线保护总体规划(草案)》(国家林业局,2014年),江苏 省内共规划有 (略) 线保护区36处,主要分布为沿海滩涂及内*湖泊区域,本工程 与上述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为:距离最近的 (略) 线保护区—— (略) 滨海湿地西 侧35km以上,线路走向不穿越上述 (略) 线保护区。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6 图4-2-4 拟建工程与中国 (略) 线示意图位置关系 (四)兽类 根据现场调查结合《江苏省生物志·动物篇》及沿线林业部门的*生动物资源调查 报告,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有记录的兽类共兽类4目4科10种(名录见表4-2-17),无国家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黄鼬。评价范围内以小型兽类为主,特别 是啮齿目鼠形小兽最为常见。 表4-2-17评价范围内兽类名录 种中文名拉*种名 区系 生境 评价范围内分布 概况 种群概 况 保护 等级 一、翼手目CHIROPTERA (一)蝙蝠科 Vespertilionidae 1.普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 东洋 种 城乡,墙缝、屋缝。 分布于城镇地区 +++ 未列 入 二、兔形目 LAGOMORPHM (二)兔科Leporidae 2. 草兔 Lepus capensis 东洋 种 主要栖息于农田或农田附近沟渠两岸的低洼地、草 丛、灌丛及林缘地带。主要夜间活动,以玉米、豆类、 种子、蔬菜、杂草、树皮、嫩枝及树苗等为食。 评价区内广布 + 未列 入 三、啮齿目Rrodentia (三)鼠科Muridae 3.小家鼠 Mus musculus 广布 种 栖于住宅、仓库以及田野、林地等处。 评价区广布 +++ 未列 入 4. 社鼠 Rattus niviventer 东洋 种 栖息林地、灌丛、作物区及石缝、溪旁草丛中。 评价区广布 +++ 未列 入 5. 褐家鼠R.novegicus 广布 种 栖息生境十分广泛,多与人伴居。仓库、厨房、荒 野等地均可生存。 评价区广布 +++ 未列 入 6.黄胸鼠R..flavipectus 东洋 种 多于住房、仓库内挖洞穴居。 分布于城镇地区 ++ 未列 入 拟建工程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7 表4-2-17评价范围内兽类名录 种中文名拉*种名 区系 生境 评价范围内分布 概况 种群概 况 保护 等级 7. 东方田鼠 Microtus fortis 广布 种 栖息于湿地生态环境中特有的湖滩、苔草、沼泽、芦 苇荡等滩洲草地上 (略) 区 +++ 未列 入 8.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东洋 种 栖息环境较广泛,以向阳、潮湿、近水场所居多,在 农田多于背风向阳的田埂、堤边、河沿、土丘筑洞栖 息。 评价区广布 ++ 未列 入 9. 大仓鼠 Cricetulus tritonde Winton 广布 种 栖居于土质松软干燥的农田、菜园、田埂、堤边、路 旁及林缘灌丛、沼泽和荒地等处。主要盗食植物种子, 尤喜油料种子,也食蜗牛、蝗虫等。主要夜间活动, 不冬眠,营独居生活。 平原区 +++ 未列 入 四、食肉目Carnivora (四)鼬科Mustelidae 10.黄鼬Mustela sibirica 广布 种 栖息环境极其广泛,常见于森林林缘、灌丛、沼泽、 河谷、丘陵和平原等地。 评价区广布 ++ 省级 (五)工程评价范围内重点保护*生动物汇总 根据上述分析,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虎纹蛙;省级 重点保护动物36种:中华大蟾蜍、金线侧褶蛙、黑斑侧褶蛙、滑鼠蛇、乌梢蛇、火赤链 蛇、蝮蛇、小鸊鷉、普通鸬鹚、池鹭、牛背鹭、草鹭、白鹭、大白鹭、黄斑苇鳽、绿头 鸭、灰雁、凤头麦鸡、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普通翠鸟、戴胜、大斑啄木鸟、家 燕、棕背伯劳、牛头伯劳、黑枕黄鹂、黑卷尾、灰卷尾、喜鹊、灰喜鹊、刺猬、黄鼬。 工程评价范围内国家重点保护*生野生动物分布情况见表4-2-18。 表4-2-18评价范围内国家重点保护*生野生动物名录及分布概况 中文名 拉*名 保护等级 1、虎纹蛙 Rana rugulosa 国家II级 生物学特性:水栖蛙类,常生活于丘陵地带海拔900 米以下的水田、沟渠、水库、池 塘、沼泽地等处,以及附近的草丛中。白天多藏匿于深浅、大小不一的各种石洞和泥 洞中,仅将头部伸出洞口,如有食物活动,则迅速捕食之,若遇敌害则隐入洞中。雄 性还占有一定的领域,即使在密度较大的地方彼此间也有10米以上的距离。当它们发 现其他同类在领域中活动时,便很快跳过去将入侵者赶走。虎纹蛙的繁殖期为5-8月, 冬眠苏醒后,立即进行繁殖活动。 2、雀鹰 Accipiter nisus 国家II级 生物学特性:栖息于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等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冬季主要栖息 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农田地边、以及村庄附近,尤其喜欢在林缘、河谷,采伐迹 地的次生林和农田附近的小块丛林地带活动。喜在高山幼树上筑巢。主要以鸟、昆虫 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鸠鸽类和鹑鸡类等体形稍大的鸟类和野兔、蛇等。 3、红隼 Falco tinnunculus 国家II级 生物学特性:栖息于山地森林、森林苔原、低山丘陵、草原、旷野、森林平原、山区 植物稀疏的混合林、开垦耕地、旷野灌丛草地、林缘、林间空地、疏林和有稀疏树木 生长的旷野、河谷和农田地区。栖息时多栖于空旷地区孤立的高树梢上或电线杆上。 平常喜欢单独活动,尤以傍晚时最为活跃。 4、燕隼 Falco subbuteo 国家II级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8 生物学特性: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开阔平原、旷野、耕地、海岸、疏林和林缘地 带,有时也到村庄附近,但却很少在浓密的森林和没有树木的裸露荒原。主要以麻雀、 山雀等雀形目小鸟为食,偶尔捕捉蝙蝠,更大量地捕食蜻蜓、蟋蟀、蝗虫,天牛、金 龟子等昆虫。常在田边、林缘和沼泽地上空飞翔捕食,有时也到地上捕食。 5、红角鸮 Otus scops 国家II级 生物学特性:主要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现于山麓林缘和村寨附近树林 内。喜有树丛的开阔原野。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通常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躲 藏在树上浓密的枝叶丛间,晚上才开始活动和鸣叫。鸣声为深沉单调的chook 声,约 三秒钟重复一次,声似蟾鸣。雌鸟叫声较雄鸟略高。主要以鼠类、*虫、蝗虫、鞘翅 目昆虫为食。 五、水生动物资源现状评价 本工程沿线水系较为发育,多为内*的自然或人工河道,线路通过地区主要河流有 新洋港河、通榆运河、斗龙港、新团河、串场河、三十里河、五十里河、新通扬运河、 跃进河等,其中斗龙港为天然河流,其余均为人工河流,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 (一)浮游动植物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沿线河流浮游植物共鉴定出藻类2门,分别为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和绿藻门(Chlorophyta),共13 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见下表。 表4-2-19评价范围内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表 门类 种名 拉*学名 绿藻 纤维藻 Ankistrodesmus sp. 丝藻 Ulothrix sp. 栅藻 Scenedesmus sp. 月牙藻 Selenastrum sp. 小球藻 Chlorella sp. 集星藻 Actinastrum sp. 多芒藻 Golenkinia sp. 硅藻 羽纹藻 Pinnularia sp. 脆杆藻 Fragilaria sp. 短线脆杆藻 Fragilaria brevistriata 针杆藻 Synedra sp. 舟形藻 Navicula sp. 异极藻 Gomphonema sp.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沿线河流浮游动物约17种,其中枝角类4种,桡足类4种,轮虫 9种(见表4-2-20)。 表4-2-20评价范围内浮游动物群落组成 门类 种名 拉*学名 枝角类 象鼻溞 Bosmina sp.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79 溞 Daphnia sp. 盘肠溞 Chydorus sp. 尖额溞 Alona sp. 桡足类 汤匙华哲水蚤 Sinocalanus dorrii 剑水蚤 Cyclops sp. 无节幼体 Nauplii 真剑水蚤 Eucyclops sp. 轮虫 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 calyciflorus 角突臂尾轮虫 Brachionus angularis 螺形龟*轮虫 Keratella cochlearis 曲腿龟*轮虫 Keratella valga 矩形龟*轮虫 Keratella quadrata 三肢轮虫 Filinia sp. 晶囊轮虫 Asplancha sp. 多肢轮虫 Polyarthra sp. 疣毛轮虫 Synchaeta sp. 须足轮虫 Euchlanis sp. (二)鱼类资源 区系组成:通过分析沿线地区相关文献、参考沿线渔业部门所提供的鱼类资源资料, 沿线以鲤形目中的青、草、鲢、鳙传统“四大家鱼”以及鳊、鲤、鲫、泥鳅为沿线鱼类的 优势种,无论是自然水体还是人工养殖都可以见到其身影。评价范围内主要经济鱼类有 青鱼、草鱼、鲢、鳙、细鳞斜颌鲴、花鱼骨、鲤、鲫、长春鳊、三角鲂、翘嘴鳜、黄颡 鱼、黄尾鲴等。无国家级重点保护水生生物。 (三)鱼类“三场”及洄游通道分布概况 本工程评价范围水体无鱼类集中式产卵场、索饵场及越冬场等“三场”分布。受沿线 水利设施建设的影响,工程跨越水域无鱼类的洄游通道分布。 六、景观质量现状评价 (一)景观质量现状 参照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中关于景观概念的描述,本次评价采用各种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等作为生态景观体 系的基本单元,项目区景观类型主要是以农林生态系统为主,间有水体和城镇景观的半 自然人工景观生态。 ①农林生态景观:工程沿线区域地势平坦、农业生产发达,农田呈区域性片状分布, 农田防护林呈条带状或块状分布于大片农田之中,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等为主,间或分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0 布有玉米、蔬菜等,种类相对单一,景观受季节影响大,呈现季相变化的特征。农林生 态景观是本工程沿线区域的景观基底。 ②水体景观:工程所在区域河道分布、纵横交错,尤其以盐城地区为代表,河道水 体多为引灌、行洪、通航为主要功用。 ③城镇景观:本工程地 (略) 和7个区、县,沿线分布有多个城镇和乡村,城 镇乡村多呈聚集分布。水体和城镇景观与农林生态景观相互联系,共同形成区域景观的 重要组成部分。 (二)景观质量评价 项目区域以农林生态景观为主,水体和城镇景观相间分布,景观类型受人为开发活 动影响程度较大,景观敏感性较低,抗干扰性较强。 (三)景观基底分析 景观生态系统的质量现状由生态评价区域内自然环境、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社会之间 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决定。从景观生态学结构与功能相匹配的理论来说,结构是否合理决 定了景观功能的优劣,在组成景观生态系统的各类组分中,基底是景观的背景区域,它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本次评价区域基底主要 采用传统的生态学方法来确定,即计算组成景观的各类斑块的重要值的方法判定某斑块 在景观中的优劣,由以下3 种参数计算出:密度(Rd)、频度(Rf)和景观比例(Lp)。 密度(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100% 频度(Rf)=斑块(I)出现的样地数/总样地数×100% 景观比例(Lp)=斑块(I)的面积/样地总面积×100% 并通过以上三个参数计算出优势度值(D0) 优势度值(D0)={(Rd + Rf)/2+ Lp }/2×100% 本次景观生态现状评价斑块种类的选择参照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在评 价范围区域内卫片上选择300个90m×90m的样地,均匀覆盖整个评价范围,统计各类斑 块在样地内出现的个数。在对每个样地进行分析后,计算工程评价范围内各类斑块优势 度值,其结果见表4-2-21。 表4-2-21评价范围各类斑块优势度值 斑块类型 Rd Rf Lp D0 耕地 83.15% 87.67% 72. 30% 78. 85% 林地 8.85% 14. 00% 7.70% 9.56% 园地 2.6 4% 10.67% 2.30% 4.48%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2.7 0% 11.67% 2.35% 4.77% 建设用地 17.65% 51.33% 15. 35% 24. 92% 由表4-2-21分析可知,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各斑块的优势度值中,耕地的密度值 (83.15%)、频度(87.67%)、景观比例(72.30%)和优势度(78.85%)等指标均高 于其他斑块类型,属于评价范围内的景观基底,是本区域内对景观具有控制作用的生态 体系部分,具有较强的生产、抗干扰以及系统调控能力。这是评价范围内地形、地貌特 征及长时间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所造成的。 由此可见,本工程沿线区域景观生态体系受人为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显著,其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要大,整个生态体系具有一定的抗 干扰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 七、现状评价结论 1、根据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所在区域位于“Ⅰ2淮河下游平原农业与湿地 生态亚区”、“Ⅱ1沿江 (略) 与农业生态亚区”,其中DK0+000~DK109+090段位 于Ⅰ2-6 滨海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DK109+090~ DK156+663.95段位于“Ⅱ1-4 通扬高沙 平原水土流失敏感区”, DK160+ 000 ~DK195+500段位于“Ⅱ1-6苏南 (略) 化和 区域开发生态敏感区”。该区域为平原、地势平坦,植被类型以人工栽培植被为主,是 江苏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为农业生产。 2、 (略) 所经地区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为*.72hm2,占整 个评价区域总面积的75.39%;其次是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为 1883.56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13.64%;林地944.81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6.84%; 水域及水域设施用地总面积288.36 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2.09%;园地248.36hm2, 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1.80%,草地33.85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0.25%。 3、评价范围内共有种子植物110科316属769种,植物区系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 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成分、温带分布为主,呈现出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 是华东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 区域内无天然森林分布,主要植被为人工栽培植被,农作物植被以冬小麦、水稻、 玉米、大豆一年两熟为主;人工防护林以意杨林为主;评价区域内园地主要是桑林为主。 4、项目区野生动物区划属于东洋界中印亚界Ⅵ华中区—ⅥA东部丘陵平原亚区—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农田动物群。评价范围内动物资源种类和数量相对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2 较少,以鸟类、啮齿类、爬行及两栖类为主,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 生动物5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6种。 鱼类以青、草、鲢、鳙传统“四大家鱼”以及鳊、鲤、鲫、泥鳅为优势种,常见于河 道水体和养殖鱼塘内。 5、项目区景观类型主要是以农林生态系统为主,间有水体和城镇景观的半自然人 工景观生态,景观类型受人为开发活动影响程度较大,景观敏感性较低,抗干扰性较强。 本工程建设区原地貌土壤侵蚀强度为微度,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300t/(km2·a)。 6、受沿线经济据点、线路走向、技术标准的限制,线路不可避免的穿越了榆河(亭 湖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通榆河( (略) )清水通道维护区、通榆河( (略) )清水通 道维护区、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通榆河(亭湖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九圩港通州区清水通道维护区等6处水环境敏感区。 第三节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一、对生态功能区的影响分析 根据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所在区域位于“Ⅰ2 淮河下游平原农业与湿地生态 亚区”、“Ⅱ1 沿江 (略) 与农业生态亚区”,其中DK0+000~DK109+090 段位于 Ⅰ2-6 滨海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DK109+090~ DK156+663.95 段位于“Ⅱ1-4 通扬高沙 平原水土流失敏感区”, DK160+000 ~ DK191+300 段(含利用段)位于“Ⅱ1-6 苏南沿江 (略) 化和区域开发生态敏感区”。 表4-3-1 本工程沿线各生态功能区起讫里程表 政区 功能区 起讫里程 江苏省 Ⅰ2-6 滨海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 DK 0+000~DK109+090 Ⅱ1-4 通扬高沙平原水土流失敏感区 DK109+090~DK156+663.95 Ⅱ1-6 苏南 (略) 化和区域开发生态敏感区 DK160+000~DK191+300 本工程在各生态功能区内工程内容 (略) 基和桥梁, (略) 基总长17.772km, (略) 总长的8.60%;共设车站5 座,分别是大丰、东台、海安县、如皋南、南通西站; 新建南通动车运用所1 座;新建桥梁总长188.850km/14 座, (略) 总长的91.40%。工 程建设不可避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土流失,随着施工扰动的结束,线路两侧工程措施、 植物防护措施的实施,水土流失将会得到有效遏制。大比例桥梁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 少了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破坏、桥梁弃土(渣)回填减少了水土流失的产生,具有与沿线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3 生态功能区划的协调性。综合工程沿线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项目建设对生态功能区的 主要影响是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因此评价认为应加强工程沿线区域施工期及各临时 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量的产生。此外,工程破坏一定面积的植被,但随 着施工期结束后临时用地的复垦、绿化,线路两侧栽植乔灌进行绿化,路基边坡灌草绿 化等措施,将会在很大程度 (略) 建设对植被的破坏, (略) 化热效应的影响 不明显。 工程沿线生活供水量较小,不会加剧城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各车站污水经相应处理 后均满足相应标准,不会对沿线地表河流水体产生影响。评价认为工程实施不会影响各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发展方向。 因本工程涉及的6 处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均为地表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项目对江 苏省生态红线区域的影响分析主要见第七章水环境影响评价部分。 二、土地资源的影响分析 工程总占地896.97hm2,其中永久占地563.87hm2、临时占地333.10hm2。 (一)工程永久用地 工程全线(含正线、改建线、改建宁启上下行联络线)永久 (略) 基、站场、 桥梁占地,共计563.87hm2。其中,耕地类型面积占用最多,为377.58hm2、占67.0%, 其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2.0hm2、占12.8%%,住宅用地42.65hm2、占7.6%,交通运 输用地35.25hm2、占6.2%,林地16.15hm2,占2.9%。具体见表4-3-1。 表4-3-2工程永久用地数量统计表单位:hm2 工程类别 耕地 林地 园地 工矿仓 储用地 交通运输 用地 住宅用 地 水域及 水利设 施用地 特殊 用地 合计 路基工程 11. 49 2.22 3.18 1.47 2.85 2.8 0.73 24.74 桥梁工程 23 9.35 8.13 11.53 3.73 16.73 27.07 49.13 0.53 356.21 站场工程 108.07 5.8 0.53 3.13 12.73 18.66 148.93 站后工程 18.67 0 0 18.67 改移工程 0 13.91 1.4 15.31 合计 37 7.58 16.15 11.53 7.44 35.25 42.65 72.0 1.26 563.87 占比 67. 0% 2.9% 2.0% 1.3% 6.2% 7.6% 12.8% 0.2% 100.0% (二)工程临时用地 (1)取土场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4 本工程共设置取土场3 处,占地47.26hm2,取土总量94.51 万m3,用于东台站填方 及 (略) 基填筑,占地类型为耕地,取土深度为2.30m(其中表土0.30m,有效取 土深度2.00m),工程完工后,取土场利用桥梁钻孔出渣回填并覆表土后恢复耕地,能 够完全恢复利用,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2)弃土场 本工程共设置27 处,占地81.03hm2, (略) 1#、2#、 3# 弃土场为利用取土 坑回填作为弃土场,占地47.26 hm2,占地类型为水浇地,其余24 处弃土场均为新增洼 地弃土场,占地33.77 hm2,占地类型为坑塘水面,施工后期,桥梁弃方就近回填至弃 土场,覆表土后进行复耕,27 处弃土场 (略) 两侧3km 范围内,交通较为便利。 (3)施工便道 工程结 (略) 情况,对距 (略) 较远并且工程较集中的地段修建贯通施工 (略) ,其他通往特大桥、大桥、取土场等工程 (略) 按照引入便道标准设置。 全线施工便道(桥)总长度141.40km,其中新建双车道139.80km,路基宽6.5m;新建 施工便桥1.60km,桥面宽5.0m。 表4-3-3 全线施工便道分布概况表 序号 行政区划 长度(km) 面积(hm2) 地、市 区、县 新建 双车 道 新建施工便 桥 合计 耕地 交通运输用 地 合计 1 盐城 市 城南新区 3.00 0 .06 3.06 1.75 0.23 1.98 2 亭湖区 4 .50 0.12 4.62 2.98 2.98 3 (略) 23. 00 0.48 23.48 13.69 1.50 15.19 4 (略) 24. 00 0.51 24.51 12.85 3.00 15.85 5 南通 市 海安县 6 .50 0.12 6.62 3.88 0.40 4.28 6 (略) 20.00 0.0 9 20.09 10.59 2.45 13.04 7 通州区 32. 50 0.16 32.66 17.81 3.40 21.21 8 苏州 市 (略) 26.30 0.0 8 26.38 14.84 2.29 17.13 合计 13 9.80 1.60 141.40 78.4 13.27 91.67 (4)临 (略) 全线临 (略) 采用混凝土杆,每70~120m 布设一个杆,挖深1.5m。全线新修 建临 (略) 51.50km,线下扰动宽度按1.5m 计,临时占地7.73hm2。 表4-3-4 新建临 (略) 情况统计表 序号 行政区划 新建电力 面积(hm2) 地、市 区、县 线路长度(km) 耕地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5 1 (略) 城南新区 2.00 0.3 2 亭湖区 1 .50 0.23 3 (略) 4 .50 0.68 4 (略) 3.00 0.45 5 (略) 海安县 8 .50 1.28 6 (略) 5 .50 0.83 7 通州区 14.00 2.1 8 (略) (略) 12. 50 1.88 合计 51. 50 7.73 (5)施工生产生活区 本工程共设置铺架基地1 处面积5.67hm2;制(存)梁场10 处面积117.33hm2;混 凝土拌合站16 处占地21.33hm2;填料拌合站5 处占地10.02hm2,道砟存放场1 处。 综上,临时工程占地总计341.97hm2,以耕地为主,面积287.24hm2、占84.0%,其 次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1.47 hm2、占12.13%,交通运输用地为13.27hm2、占3.88%,详 见表4-3-5。 表4-3-5工程临时用地数量统计表单位:hm2 工程类型 耕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 交通运输用地 小计 取土场 47. 26 0 0 47.26 弃土场 0 36.97 0 36.97 施工生产生活区 15 3.85 4.5 0 158.35 施工便道及临 (略) 86. 13 0 13.27 99.39 合计 287.24 41. 47 13.27 341.97 占比 84. 00% 12.13% 3.88% 100.00% (三)时效性分析 工程永久 (略) 主体工程所占用,一经征用,其原有土地功能将会发生改变; 临时用地则在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归还地方使用,其功能的改变主要集中于施工期,大 部分临时用地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可逐步恢复至原有使用功能。 (四)土地利用格局影响分析 工程永久占地将使评价区内部分非建设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占地区域原有以耕地、 林地、水域为主的自然、半自然土地利用形式将转变为以交通运输为主体的城镇建设用 地,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格局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工程前后评价范围内各种土地 类型改变情况见表4-3-6。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6 表4-3-6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统计表单位:hm2 用地类型 耕地 林地 园地 草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住宅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项目建设前 10 409.72 944.81 248.36 33.85 288.36 1552.21 331.35 项目建设后 *.14 928.66 23 6.83 33.85 216.36 1509.56 851.26 变化量 -377. 58 -16.15 -11.53 0 -72 -42.65 519.91 变化率 -3.6% -1.7% -4.6% 0.0% -25.0% -2.7% 156.9% 从上表可知,工程永久占地将使评价区内耕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的面 积减少,其他建设用地(城镇建设及交通用地)面积增加。评价范围内耕地减少量最大, 为377.58hm2,减少量占评价范围耕地面积的3.6%;其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减少 面积72.0hm2,减少量占评价范围耕地面积的25.0%;其他建设用地(城镇建设及交通用 地)的增加主要 (略) 用地增加,工程完工后增加519.91hm2,较现状值增加156.9%, 为评价范围内变化最显著的地类。 本工程虽占用耕地及少量林地资源,但工程整体呈线性分布于沿线地区,线路横向 影响范围较狭窄(线路两侧300m),因此对整个评价范围而言,这种变化影响较小,不 会导致沿线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工程建设将使建设用地面积得以提高,但对整 个评价范围而言,数量变化不明显。临时用地主要是取土场、弃土场、施工便道等临时 工程的占地,工程结束后将对其采取绿化恢复、工程治理措施或进行复垦,预计施工结 束后3~5 年左右,可基本恢复土地的原有使用功能。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域 土地利用格局影响轻微。 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工程主体设计虽然大量采 (略) 、永临结合、土石方合理调配等一系列措施, 从源头上减少了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但是仍将占用耕地377.58hm2,使这部分耕地转变 为建设交通用地,失去农业生产能力。 1、对沿线粮食产量的影响 根据2015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略) 的粮食年产量按6720kg/hm2计。本工程 永久性占用耕地377.58 hm2,则评价区域内粮食产量每年将减少2537.3t。 2、对沿线农田排灌系统的影响 项目区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农田灌溉主要依靠地表水体。工程沿线农田灌溉沟渠交 错纵横、灌溉水利设施发达。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7 本工程设计按照“逢河设桥、逢沟设涵”的原则,一般地带排灌沟渠设置涵洞,其孔 径以不压缩沟渠为原则设置,确保原有沟渠、河道等水利设施不遭破坏。本项目共新建 桥梁188.850km/14座, (略) 总长的91.40%, (略) 基占用或破坏的既有农田灌溉 设施或排洪沟渠均按原标准予以恢复,对工程占用的水利设施均以不低于原标准要求予 以还建。通过以上措施可维护原有农灌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保证沿线地区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四、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一)对植物种类和区系影响分析 (略) 基、站场、桥梁的建设以及施工营地、施工场地等的设置会破坏或占用 部分植被资源,但所经区域植物种类均为区域内常见种,分布范围广,分布面积大,因 此工程建设将会造成评价范围内植物面积减少,但不会造成评价区域植物种类减少,更 不会造成区域植物区系发生改变。 (二)自然体系生产力及植被生物量影响分析 本工程对区域自然体系生产力及植被生物量的影响主要是由工程占地、特别是永久 性占地引起的。工程建成后造成各种斑块类型面积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导致区域自然体 系生产力及植被生物量发生相应改变,对生态系统完整性产生轻微影响。本工程建设完 成后,评价区域自然体系生产力及植被生物量变化的具体情况见表4-3-8。 表4-3-8评价范围自然体系生产力及植被生物量变化统计表 植被类型 工程占用植被面积 (hm2) 完工后植被面积 (hm2) 平均生物量 (t/hm2) 生物量变化 (t) 阔叶林 16. 15 928.66 74.1 1196.7 草丛 0 33.85 17.56 0.0 栽培植被 389.11 10 268.97 43.41 *.3 水生植物 72. 0 216.36 1.2 86.4 合计 47 7.26 *.84 18 174.4 工程建成后评价区域自然体系平均生产力〔gC/(m2.a)〕 54 2.57 评价区域自然体系平均生产力变化〔gC/(m2.a) -20.8 7 注:未考虑工程完工后植被恢复措施带来的植被面积补充。 由表4-3-8可知,工程建设完成后,被占用的以耕地为主的土地类型变为无生产力的 交通用地,评价区域自然体系生产能力由现状的563.44gC/(m2.a)降低到542.57gC/(m2.a), 自然体系的平均生产力减少20.87gC/(m2.a),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域的自然生产力影响 较小。由于沿线区域以农业生产为主,在区域植被生产力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局部少量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8 的农业栽培植被减少,仅占评价范围同类植被面积的6.0%,对平均区域整体自然体系生 产力的影响作用轻微,因此,本工程对自然体系生产力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工程建设虽然会造成评价区域生态系统生物量每年减少*.4t,但主体工程、水 土保持方案设计采取植物恢复措施后,能够减缓植被生物量损失和自然体系生产力下降。 因此,本工程建设对区域自然体系稳定状况的干扰在生态系统的可承受范围内。 (三)自然体系稳定性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成后,各种土地类型会发生一定变化,耕地、林地等植被面积减少,建设 用地增加,耕地植被减少377.58hm2,园地减少11.53 hm 2,林地减少16.15hm2,水生植 被减少72.0hm2,植被面积共计减少477.26hm2,占评价范围现有植被面积的3.4%,工程 建设对其影响轻微,各种植被类型比例与现状基本一致,基底不发生改变,生态系统稳 定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本工程建设对区域自然系统的恢复稳定性所造成的干扰 是可以承受的。 (四)阻抗稳定性影响分析 工程占用评价范围内耕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及少量林地等。工程建设将会占用 耕地、林地及水域等植被资源,使其受到一定影响,但主导区域基底的耕地分布面积大, 阻抗性强,工程建设不会使其总量产生较大变化。随着边坡绿化和取土场等的植被恢复, 工程运营一段时间后,评价区域自然体系的性质和功能可得到恢复和改善。 五、动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影响分析 施工期用地会占用沿线区域部分耕地、林地,破坏土地附生植被、硬化土壤,将野 生动物从原有的庇护场所或栖息环境中驱离; (略) 基、桥梁等工程场地呈线性分布, 开辟了有异于周围环境的景观廊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两侧动物的活动产生阻隔; 此外,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振动、水污染、粉尘污染和光污染也会对周边野生动物产 生驱赶作用,迫使其远离施工区域,从而对部分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1、对*生动物的影响 (1)对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影响 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一般生活在滨水性的杂灌树丛或沟渠旁潮湿林带,沿线河流、 水塘及农灌沟渠是其适宜的栖息环境。由于项目所在区域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施工期 对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跨河桥梁施工地段。岸边桥梁基础和墩台施工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89 会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破坏动物的栖息环境,此外施工噪声、振动也会对栖息的两栖 类和爬行类动物产生驱赶,但由于桥梁施工用地纵向范围有限,除施工场地外沿河道区 域还有大量的相似生境可以为野生动物生存提供替,因此桥梁施工对两栖类和爬行类动 物的影响较为有限。 (2)对鸟类的影响 ①对留鸟的影响分析 对于区域内留鸟,随着施工人员的进入,鸟类赖以生存的农田或林地等栖息场所丧 失,施工噪声、夜间施工照明对鸟类栖息、繁殖的干扰会迫使鸟类离开原有栖息场所。 鉴于本项目沿线区域留鸟多为常见农田种类,而平原区农田及防护林较多,有可供留鸟 选择的替代环境,因此施工扰动虽对施工场地周边留鸟活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不 会对其栖息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对留鸟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②对候鸟的影响分析 项目所在地地处滨海和江淮冲积平原区,区域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线路跨越多 数河流为人工开挖、疏浚而来,多由船闸、行洪闸控制,主要为农灌、行洪、通航之功 用。该类河流一般水、*分界明显,河道常年过水区域与河堤之间水*过渡带较窄,缺 少河流滩涂等供候鸟栖息、繁殖的场所;河道常年水文情势较为平稳、河道走向顺直, 无鱼类“三场”分布,缺少可供候鸟捕食的食饵来源;平原区河道周边多为耕地或城镇建 设及交通用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频繁,因此工程沿线河道及农田不具备候鸟栖息和 繁殖场所的条件,也难以成为盐城滨海湿地等 (略) 线上的通道。此外,本工程线 位与候鸟迁徙保护区距离均在30km以上,也不会穿越 (略) 线。因此,工程施工对 周边区域候鸟的栖息、繁殖影响有限。 (3)对兽类的影响 施工期对兽类易产生 (略) 基工程。路基深挖或高填,均会对小型兽类的活动 产生阻隔,切断活动通道或分割栖息环境。本工程位于平原区,作为客运专线桥梁比例 高,路基填筑高度较低且主要集中在进出站场区段,该区域受人为活动影响程度较大, 主要为人工林或耕地分布,施工对其栖息环境的破坏或分割,会迫使其向类似生境条件 下转移,由于周边可替代的环境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施工对其的不利影响。 总体分析,施工期活动会对所在区域动物栖息环境产生扰动,迫使动物离开原有栖 息环境迁移,但上述动物均属于区域内常见的农田动物种类,可以在工程所在区域的其 他范围内寻找到相同和替代的生境,不会面临因栖息环境扰动带来的种群灭绝。铁路属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0 于线性工程,施工影响的范围局限在离中心线位一定范围内,路基或桥梁下部施工期一 般在2年以内、时间较短,故工程建设对*生野生动物等影响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是 较为有限的。 (二)运营期工程影响分析 铁路为线状工程,由于廊道效应的影响,将对野生动物的活动形成屏障作用,切割 其生境,对野生动物的觅食、交配等产生一定影响。本工程设计本 (略) 的原则, (略) 基的高填深挖,跨越沿线河流一般逢沟设涵、遇水架桥。本项目共设特大桥 10座,框架中桥11座,小桥涵62座, (略) 基每公里6.0个。桥涵的设置将减缓工程对野 生动物活动的阻隔影响。 (三)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设可能涉及的保护动物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虎纹蛙以及省级保护动物的 黄鼬。对于黄鼬,运营期主要表现在工程阻隔影响, (略) 基和防护栅栏形成的屏障作 用,对其觅食、交偶存在一定的影响。黄鼬活动范围虽小,除繁育期外,无固定栖息地。 上述野生动物在工程所在区域沿线较广泛分布,本线桥梁比例高于90%。因此,工程建 设及其运营对上述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阻隔作用影响轻微。 六、重点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1、路基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盐城至南通西 (略) 基长度如下表: 表4-3-9 (略) 基长度表 项目 单位 盐城至南通西段 南通西至张家港段 合计 正线工程 联络线工程 小计 正线工程 小计 线路长度 km 156.663 18.659 175.322 31.300 31.300 206.622 路基 长度 k m 10.334 7.438 17.772 0.000 0.000 17.772 比例 % 6.6 0% 39.86% 10.14% 0.00% 0.0 0% 8.60% 南通西(不含)DK160+000至张家港(不含)DK191+300(其中DK166+977.29至 DK173+972.236段利用在 (略) 长江桥跨江),正线长度31.300km。右线绕行段 DyK160+200-DyK162+316,长度2.116km,DyK187+300-Dyk191+300,线路长度4.000km, (略) 基工程。 (略) 基工点类型有:路堤 (略) 基、 (略) 基、 (略) 基、 (略) 基、 (略) 基等, (略) 基、 (略) 基 (略) 基段落。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1 表4-3-10 (略) 基工点分布表 工点类型 处数 长度(m) (略) 基 6 4019 (略) 基 2 26 75 (略) 基 9 7242 (略) 基 2 2871 软土、 (略) 3 9 00 (略) 基(张家港段) 2 80 合计 15 * 路基坡面在护坡工程完成之前,若防护不当,尤其在断面开挖之后,遇风雨天气, 易造成对坡面的冲刷,产生水土流失,甚至形成边坡坍塌, (略) 基边的农田、植 被造成破坏,冲毁农田和植被,位于河 (略) 堤有可能堵塞、压缩河流、沟渠。 2、站场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全线共设车站7 座。各站场站址选择相对平缓的地形设置。铁路站场工程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集中占压土地,使得原本人为活动较少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 区域变成人类活动密集区。其施工期影响影响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植被,破坏原地形地 貌,降低土壤抗干扰能力。站场投入运营初期,生态系统处于自我恢复阶段,此时的生 态系统抵抗力相对较差。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自身会经过一定时间恢复。 站场投入运营后,由于人类的移入、居住、流动等日常活动,将产生污水、固体废 物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沿途部分客运站设置后,可能会产生小型城 镇化趋势,由此将形成一个人口相对密集带,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同时也降低景 观阈值,破坏原自然景观。 3、桥梁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1)概况 全线新建桥梁188.850km/14座, (略) 总长的91.40%。盐池至南 (略) 长度 175.322km,新建桥梁12座,桥梁长度157.55km(按左线长计),桥梁 (略) 全长 的89.86%。南通西至张 (略) 长度31.300km( (略) 代建长江大桥工程 6.995km),共设新建桥梁2座( (略) 代建长江大桥1座),桥梁总长31.300km(按 左线桥长计),桥梁 (略) 总长度的100%。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2 工程穿越河段未见国家和地方保护的鱼类,无天然鱼类“三场”分布。本线既有桥涵 运营状况良好,基本无大的水害及病害发生。本项目沿线属淮河、长江两个流域,以通 扬运河为界,以南属于长江水系,以北属于淮河水系。区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河渠 纵横。沿线主要跨越的大中河流有斗龙港、通榆运河、新团河、王港河、何垛河、梁垛 河、三仓河、如泰运河、大明河、通扬运河等。 (2)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 (略) 桥梁基础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其施工工序分为清表土- 表土临时堆放-基础开挖-挖基土临时堆放-桩基施工-钻孔出渣临时堆放-墩台施工-上部 结构施工-桥面构造施工,对生态产生影响的主要环节是下部结构施工,包括表土、挖 基土、钻孔出渣堆放、围堰工程和桩基施工等。 桥梁工程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跨河大桥在跨越沟渠、河流的桥涵孔径设 置不当,有可能减小河道的过水断面,堵塞、压缩河道,影响河流的行洪排泄功能,并 有可能加剧河水对河岸的冲刷。 七、对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一)景观影响方式 评价区地形平坦,农业耕种历史事件长,形成以以农林生态景观为主、兼有水体景 观和城镇景观的景观类型。工程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切割连续景观,使其空间连续性、完整性遭受破坏项目区域内原有景观具有良 好的连续性,但是,工程建设将切割地表,并形成廊道效应,导致基底破碎化,景观斑 块数量增加,景观连通性降低。 2、铁路自身景观与原生景观之间形成冲突 工程构筑物(如挡墙、护坡、排水、桥涵等)、辅助设施(如护栏、电力线等)等 附属设备、设施将形 (略) 特征的交通景观,若设计或选址不当,这种具有强烈人 为性、硬质性的工程景观,必将对原生性、柔质性的景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二)景观格局影响评价 基底是景观的背景区域,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发挥主导 作用。本工程永久占用土地563.87hm2,从而引起评价区内景观格局的变化。工程实施 前,评价区域以耕地景观类型为主,约占75.39%。工程建成后,所占比例为72.65%。综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3 上,工程建设前后各景观斑块的优势度地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工程实施对区域内 的景观生态环境影响轻微。 (三)视觉景观影响评价 1、路基对景观的影响分析 路基工程的建设将对沿线相对较为均一的景观进行切割,增大区域景观斑块的数量 和异质性。同时,路堤段挡住沿线 (略) 行人的视线,边坡景观造成视觉冲突,因 此需对边坡进行美化设计,应尽量采用植物措施防护,使之与环境相容。 2、站场对景观的影响分析 车站设计充分考虑了景观效应,在可绿化地带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措施,积极 吸收园林绿化手法,尽可能扩大绿化和景观面积;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出发,充分考 虑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优化重组,使站前广场景观沉浸在清新、纯朴的自然气息之中。 因此,站场景 (略) (镇)景观中的一个新亮点。 3、桥梁对景观的影响分析 全线桥梁较多,各类桥梁在沿线均有分布,因此,桥梁设计中应注重对景观的设计, 包括结构、色彩等方面的设计,增加桥梁自身的景观效应,减小与周围的景观产生强烈 的对比冲突,弱化阻隔效应。桥梁墩形的选择遵从结构受力合理、外形美观、梁墩协调 配合,与周围环境和谐的原则,从而设计出简洁、明快、通透而富有美感的桥梁结构, 同时应对桥台两侧的引桥及桥头绿地进行绿化景观生态设计,加强桥梁锥体护坡的绿化, 使其与周边林地等景观的协调性。 4、取、弃土场对景观的影响分析 取、弃 (略) 施工期对景观产生较大的影响,造成景观的疤痕,产生视觉突兀。 施工结束后,应按占地类型,尽可能采取复耕等措施予以恢复,景观视觉影响将得到逐 步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评价范围以农林生态景观为主、兼有水体景观和城镇景观的半自然半人 工景观,本工程桥梁比例达到90%以上,会降低局部区域景观的连通性,但景观主体并 未改变,工程建成后景观空间结构仍然合理,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仍然相匹配,因 此,工程实施对区域内的景观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八、大临工程位置及合理性分析 (一)取土场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4 1、土石方平衡 为了节约和减少破坏土地资源,减少取土弃土等临时用地,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 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本次在主体设计土石方的基础上, (略) 基、站场、桥梁等工程节 点逐工点对全线土石方进行调配平衡,经调配平衡后,主体工程工程土石方总量1506.41 万m3,其中挖方707.75 万m3(剥离表土196.27 万m3),填方798.66 万m3(表土回填 196.27 万m3),借方454.21 万m3(其中94.51 万m3来源于取土场、359.70 万m3外购), 弃方363.30 万m3(其中233.91 万m3运往弃土场、97.13 万m3平摊于桥下永久用地范围 内、32.25 万m3交由南通五建跃进 (略) 处置)。 2、取土量分析 由于沿线农田遍布,为减少取土、弃土占用农田,主体设计已对工程沿线填方段 359.*m3的借方采取外购解决,从而有效减轻工程建设对农业生产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剩余94.*方采取取土场取土方式。 3、取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1)取土场设置原则 本项目取土场主要 (略) ,取土场设计有效取土深度为2.0m,占地面积 47.26hm2,工程完工后,利用桥梁钻孔出渣回填取土坑并回覆表土后复耕,能够完全利 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本项目取土面积较大,取土场原则上选择周边300m范围内无敏感点(村庄)分布的 地块,同时施工期需进行施工围挡,取土面做好苫盖措施等,以减小对周边大气、噪声 环境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取土场进行回填复耕,最大程度减小取土占地引起的生 产损失和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取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具体见表4-3-1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5 表4-3-11取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行政区划 对应里程 位置 相对距离(m) 占地类型及 面积(hm2) 取土量 (万m3) 有效取土深 度(m) 环境概况 用地现状照片 合理性分析 耕地 盐城 市 东 台 市 DK56+180 左侧 500 15.32 30.65 2 平原耕地区,种植小 麦、水稻等农作物, 交通便利。 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尽量选用周围3 00m范围内无敏感点分布的地块。且 该3处取土坑均不在生态红线区域内 设置。 占地类型: 3处取土场均拟占用耕地,建议后续 取土场 (略) 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尽可能 利用荒地、减少占用耕地面积。 运输条件: 取土场沿线有现成 (略) 作为 (略) ,不需临 (略) 。 DK56+650 左侧 1880 21.46 42.92 2 平原耕地区,种植小 麦、水稻等农作物, 交通便利。 DK57+400 左侧 3400 10.47 20.94 2 平原耕地区,种植小 麦、水稻等农作物, 交通便利。 合计 47.26 94.5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6 (2)取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主体设计选取的取(弃)场容量可满足东台站工程需求,由于沿线农田遍布,取土 场占用耕地,主体设计取土总深度为2.30m(其中表土0.30m,有效取土深度2.00m), 经与 (略) 基、地质专业沟通,线路DK56+180~DK57+400两侧5km 范围内(1#、 2#、3#取土场均位于本区域)土壤地质剖面由上而下依次为2.30m 粉质黏土层、6.90m 淤 泥质粉质黏土层、5.80m 粉质黏土层、3.20m 黏土层、13.30m 粉、细、砂层等,而高 程-6.61~0.29m 段的淤泥质粉质黏土 (略) 基、站场填料要求,因此,取土场最大 可取土深度为2.30m(其中表土0.30m,有效取土深度2.00m),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工 程完工后,取土场利用桥梁钻孔出渣回填后复耕,能够完全利用,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DK56+180~DK57+400段土壤地质剖面见图4-3-1。 图4-3-1DK56+180~DK57+400段土壤地质剖面 (3)取土场复耕可行性分析 本工程弃方共计363.*m3,经土石方调配综合利用后,其中233.*m3运往弃土 场、97.*m3平摊于桥下永久用地范围内、32.*m3由南通五建跃进建筑安装工程有 限公司处置)。由于本项目主体设计弃土场27处,占地81.03hm2,均为洼地弃土场,容 量可满足工程弃方填筑需求,其中东台1~3#弃土场利用的是上述3处取土坑回填,取弃 结合,有效减少了工程临时用地,弃土场选址不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 安全,不涉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不涉及环保敏感区,交通便利,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因此本项目后期对取土场及桥梁用地进行绿化或复耕是可行的。 (二)弃土场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7 本工程共设置弃土场27处,占地81.03hm2,弃渣量363.*m3,主要为盐城至南通 西段未充分利用的桥梁承台开挖土方和桥梁钻孔渣土。弃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见表 4-3-12。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8 表4-3-12 弃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序号 行政区划弃土场名称 里程 侧别 距离 面积 (hm2) 占地类型 弃土深 度(m) 弃土量 (万m3) 合理性分析 (m) 1 亭湖区 盐城1号弃土场 DK014+000右侧 260 0.53 坑塘水面5.00 2.67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 亭湖区 盐城4号弃土场 DK015+500右侧 600 0.20 坑塘水面3.00 0.6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3 (略) (略) 1号弃土场 DK056+180左侧 500 15.32 坑塘水面3.00 46.0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4 (略) (略) 2号弃土场 DK056+650左侧 1880 21.46 坑塘水面3.00 62.7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5 (略) (略) 3号弃土场 DK057+400左侧 3400 10.47 坑塘水面3.00 29.0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6 海安县 海安县3号弃土场 DK096+500右侧 200 2.19 坑塘水面3.00 6.58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7 (略) 如皋-白蒲镇1号弃土场1 DK137+200左侧 2163 2.91 坑塘水面3.00 8.74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8 (略) 如皋-白蒲镇1号弃土场2 DK137+970左侧 2270 5.33 坑塘水面3.00 16.0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9 (略) 如皋-白蒲镇1号弃土场4 DK138+350左侧 1969 0.67 坑塘水面3.00 2.0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0 (略) 如皋-白蒲镇1号弃土场3 DK138+000左侧 1494 0.93 坑塘水面3.00 2.8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99 续表4-3-12 弃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序号 行政区划弃土场名称 里程 侧别 距离 面积 (hm2) 占地类型 弃土深 度(m) 弃土量 (万m3) 合理性分析 (m) 11 (略) 如皋-白蒲镇1号弃土场5 DK138+800左侧 1572 3.06 坑塘水面3.00 9.2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2 (略) 如皋-白蒲镇2号弃土场1 DK140+800左侧 1300 1.02 坑塘水面3.00 3.05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3 (略) 如皋-白蒲镇2号弃土场2 DK141+430左侧 1100 0.51 坑塘水面3.00 1.54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4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2号弃土场 DK148+800左侧 150 3.30 坑塘水面3.00 9.9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5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3号弃土场1 DK153+200左侧 150 0.59 坑塘水面2.00 1.17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6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3号弃土场2 DK153+000左侧 300 0.48 坑塘水面2.00 0.96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7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3号弃土场3 DK152+750左侧 750 1.30 坑塘水面2.00 2.61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8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3号弃土场4 DK152+500左侧 400 1.11 坑塘水面2.00 2.21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19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3号弃土场5 DK152+400左侧 860 0.10 坑塘水面2.00 0.2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0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4号弃土场 DK153+700左侧 150 1.40 坑塘水面3.00 4.2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0 续表4-3-12 弃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序号 行政区划弃土场名称 里程 侧别 距离 面积 (hm2) 占地类型 弃土深 度(m) 弃土量 (万m3) 合理性分析 (m) 21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5号弃土场1 DK161+100右侧 180 0.84 坑塘水面2.00 1.68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2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5号弃土场2 DK160+145右侧 200 1.21 坑塘水面2.00 2.42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3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6号弃土场 DK161+700左侧 230 0.65 坑塘水面2.00 1.30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4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7号弃土场1 DK164+110右侧 880 1.26 坑塘水面3.00 3.77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5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7号弃土场2 DK164+350右侧 300 1.39 坑塘水面3.00 4.19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6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7号弃土场3 DK164+500右侧 150 1.19 坑塘水面3.00 3.58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27 通州区 通州区-平潮镇7号弃土场4 DK165+000左侧 500 1.61 坑塘水面3.00 4.84 洼地弃土,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公 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安全,不涉 及河道及水库管理范围,交通便利。 合计 81.03 233.91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1 4-3-13 工程沿线水环境敏感区与弃土场位置关系表 保护 目标 名称 行政 区划 线路相对关系 弃土场设置情况 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 通榆河(亭湖区)饮用水源保护 区 亭湖区 线路DK5+113~DK15+837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水源二级、准保护区。 亭湖区境内盐城1号弃土场、盐城4号弃土场位于 DK14+000-DK15+ (略) 右侧260m-600m范围 内,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长江李港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 通州区 线路DK167+550~DK170+58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了长江李港饮用水水源 二级保护区。 通州区境内14处弃土场位于 DK148+800-DK153+700、DK161+100-DK165+000 线路两侧150m-880m范围内,不在饮用水源保护 区范围内。 清水通道维 护区 通榆河(亭湖区)清水通道维护 区 亭湖区 线路DK0+000~DK4+500、DK10+370~DK16+2 (略) 基、桥梁形 式穿越清水通道二级管控区*域范围。 亭湖区境内盐城1号弃土场、 盐城4号弃土场位于DK14+000-DK15+ (略) 右 侧260m-600m范围内,不在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 内。 通榆河(大丰区)清水通道维护 区 大丰区 线路DK16+290~DK23+017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通道一级、二级管 控区,线路长度为6.727km。其中DK21+015~DK21+553段穿越一级管 控区;其余段落穿越二级管控区*域范围。 大丰区境内未布设弃土场。 通榆河( (略) )清水通道维护 区 (略) 线路DK87+940~DK89+76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通道二级管控区* 域范围。 (略) 境内东台1-3号弃土场位于DK056+180- DK057+400左侧500m-3400m范围内,不在清水 通道维护区范围内。 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 护区 海安县 线路DK89+760~DK94+76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通道二级管控区* 域范围 海安县3号弃土场位于DK096+500右侧200m, 不在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内。 九圩港(通州区)清水通道维护 区 通州区 线路左线DK154+860~DK160+600、右线DyK155+000~DyK156+610段 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通道二级管控区*域范围, (略) 在建南通西站 位于清水通道二级管控区内;南通联络线XLDK8+900~XLDK10+075、 SLDK8+950~SLDK10+12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清水通道二级管控区。 通州区境内14处弃土场位于 DK148+800-DK153+700、DK161+100-DK165+000 线路两侧150m-880m范围内,不在清水通道维护 区范围内。 重要湿地 长江(通州区)重要湿地 通州区 线路DK167+550~DK170+58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了长江(通州区)重要 湿地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 通州区境内14处弃土场位于 DK148+800-DK153+700、DK161+100-DK165+000 线路两侧150m-880m范围内,不在重要湿地范围 内, 长江(张家港)重要湿地 (略) 线路DK171+500~DK173+200段以桥梁形式穿越了长江( (略) )重 要湿地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 (略) 境内未设置弃土场。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3 盐城1#弃土场地理位置 盐城1#弃土场(现场照片) 盐城4#弃土场地理位置 盐城4#弃土场(现场照片) 东台1#取(弃)土场地理位置 东台1#弃土场(现场照片) 东台2#取(弃)土场地理位置 东台2#弃土场(现场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4 东台3#取(弃)土场地理位置 东台3#弃土场(现场照片) 海安县3#弃土场地理位置 海安县3#弃土场(现场照片) 如皋-白蒲镇1#弃土场1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1#弃土场1(现场照片) 如皋-白蒲镇1#弃土场2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1#弃土场2(现场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5 如皋-白蒲镇1 号弃土场3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1 号弃土场3(现场照片) 如皋-白蒲镇1 号弃土场4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1 号弃土场4(现场照片) 如皋-白蒲镇1 号弃土场5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1 号弃土场5(现场照片) 如皋-白蒲镇2 号弃土场1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2 号弃土场1(现场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6 如皋-白蒲镇2 号弃土场2 地理位置 如皋-白蒲镇2 号弃土场2(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2 号弃土场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2 号弃土场(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1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1(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2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2(现场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7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3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3(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4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4(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5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3 号弃土场5(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4 号弃土场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4 号弃土场(现场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8 通州区-平潮镇5 号弃土场1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5 号弃土场1(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5 号弃土场2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5 号弃土场2(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6 号弃土场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6 号弃土场(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1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1(现场照片)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09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2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2(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3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3(现场照片)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4 地理位置 通州区-平潮镇7 号弃土场4(现场照片) (三)施工生产生活区 本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包括铺架基地、制(存)梁场、混凝土拌合站、填料 拌合站以及道砟存放场等。 本项目共设置铺架基地1处面积5.67hm2;制(存)梁场10处面积117.33hm2;混凝 土拌合站16处占地21.33hm2;填料拌合站5处占地8.35hm2,道砟存放场1处(位于铺架 基地占地范围内,不重复计列占地)。 1、铺架基地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0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本线共设铺架基地1处占地5.67hm2,位于东台站附近,由轨 料存放区、工具轨排生产区、轨排存放区、长钢轨存放区、 (略) 、办公 与生活区组成,详见表4-3-13。 表4-3-13 铺架基地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类型及面积(hm2) 地、市 区、县 左 右 类型 面积 1 铺轨基地 盐城 (略) DK61+773 1 00 耕地 5.67 合计 5.67 铺架基地现状 铺架基地位置 2、制(存)梁场 主体布设制(存)梁场10处占地117.33hm2,详见表4-3-14。 表4-3-14 全线制(存)梁场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hm2) 地、市 区、县 左 右 耕地 水域 合计 1 1 号梁场 盐城 城南新区 DK12+800 100 1 0.67 10.67 2 2 号梁场 (略) DK32+800 1 00 12.00 12.00 3 3 号梁场 DK52+200 100 1 2.67 12.67 4 4 号梁场 (略) DK77+299 100 1 1.33 11.33 5 5 号梁场 DK88+222 1 00 11.33 11.33 6 6 号梁场 (略) (略) DK107+109 1 00 12.00 12.00 7 7 号梁场 DK129+600 1 00 12.00 12.00 8 8 号梁场 通州区 DK152+600 1 00 8.00 4.00 12.00 9 9 号梁场 (略) (略) DK178+500 1 00 12.00 12.00 10 10 号梁场 DK190+500 1 00 11.33 11.33 合计 113.33 4.00 117.33 3、混凝土拌合站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1 为保证高标号混凝土搅拌质量,同时考虑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全线混凝土供应按 集中拌合考虑,根据本线工程分布情况,主体共设16处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占地 21.33hm2,详见表4-3-15。 表4-3-15 全线混凝土拌合站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hm2) 地、 市 区、县 左 右 耕地 水域 合计 1 1#混凝土拌合站 盐城 市 城南新 区 DK05+800 100 1.33 1.33 2 2#混凝土拌合站 (略) DK18+400 100 1.33 1.33 3 3#混凝土拌合站 DK25+700 100 1.33 1.33 4 4#混凝土拌合站 DK34+700 100 1.33 1.33 5 5#混凝土拌合站 DK46+700 100 1.33 1.33 6 6#混凝土拌合站 (略) DK58+300 100 0.83 0.50 1.33 7 7#混凝土拌合站 DK68+200 100 1.33 1.33 8 8#混凝土拌合站 DK77+800 100 1.33 1.33 9 9#混凝土拌合站 DK87+700 100 1.33 1.33 10 10#混凝土拌合站 南通 市 海安县 DK103+300 100 1.33 1.33 11 11#混凝土拌合站 (略) DK113+200 100 1.33 1.33 12 12#混凝土拌合站 DK123+900 100 1.33 1.33 13 13#混凝土拌合站 DK133+800 100 1.33 1.33 14 14#混凝土拌合站 通州区 DK151+100 100 1.33 1.33 15 15#混凝土拌合站 DK159+200 100 1.33 1.33 16 16#混凝土拌合站 苏州 市 张家 港市 DK185+300 100 1.33 1.33 合计 20.83 0. 50 0 4、填料拌合站 主 (略) 基集中地段设置填料集中拌合站5处,主要 (略) 基填方土料, (略) 基集中段落,占地8.35hm2,详见表4-3-16。 表4-3-16 全线填料拌合站概况 序号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hm2) 地、市 区、县 左 耕地 合计 1 (略) (略) DK27+600 1 00 1.67 1.67 2 (略) DK59+200.00 1 00 1.67 1.67 3 (略) 海安县 DK98+300.00 1 00 1.67 1.67 4 (略) DK121+900.00 10 0 1.67 1.67 5 通州区 DK154+300.00 10 0 1.67 1.67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2 合计 8.35 8. 35 5、道砟存放场 主体设置道砟存放场1处,位于铺架基地范围内,不重复计列面积,详见表4-3-17。 表4-3-17 全线道砟存放场概况 序号 名称 行政区划 里程 位置 占地类型及面 积(hm2) 备注 地、市 区、县 左 右 类型 面积 1 1 号道砟场 盐城 市 (略) DK6 1+773 100 水田 / 与铺架基地重叠, 不重复计列面积 6、临时堆土场 主体未考虑表土剥离,方案对征地范围内的耕地、林地、园地等表层熟土进行表 土剥离,剥离厚度为30cm,共计196.27 万m3, (略) 基工程剥离3.11 万m3,桥梁工 程剥离77.71 万m3,站场工程剥离30.99 万m3,取(弃)土场剥离14.18 万m3,施工 生产生活区剥离44.45 万m3,施工便道剥离25.84 万m3。 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于各项工程的征地范围内,未单独新增用地,施工后期,作 为各项工程绿化覆土或恢复耕地土源综合利用。 九、铁路阻隔影响分析 1、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铁路作为带状工程, (略) 基作为屏障对动物活动、两侧人员的农作出行、车辆 交通以及水流可能产生阻隔影响。 工程沿线地貌类型基本为平原,现状生态系统为农田生态系统为主,人为活动频 繁,野生动物活动较少, (略) 形式以桥梁为主,故对野生动物阻隔的影响较小。经 收集资料、调研、现场调查观测,工程评价范围内的*生野生动物类型多为该地区常 见种群。从工程设计的桥梁、涵洞分布及数量衡量,其可以作为*域野生动物穿越铁 路的有效通道,对现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基本不构成威胁。 2、对居民交通及日常耕作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实施后,沿线穿越村庄地区,势必造成切割村庄、耕地的现象,给村民出 行、耕作带来不便。 本线跨 (略) (略) 均设置桥梁通过。全线桥涵 (略) 长度的90% 以上,不 (略) 两侧居民通道, (略) 阻隔影响减小到最低。 3、工程对地表径流的阻隔影响分析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3 路基工程必然切断原有的地表径流途径,改变地表径流条件,若处理不恰当则可 能产生单面雍水。本工程全线桥涵 (略) 长度的90%以上,桥涵的设置可以保证 地表径流的畅通,将阻隔影响降低到最小。 十、生态影响评价小结 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分析 工程全线(含正线、改建线、改建宁启上下行联络线)永久 (略) 基、站场、 桥梁占地,共计563.87hm2。其中,耕地类型面积占用最多,为377.58hm2、占67.0%, 其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2.0hm2、占12.8%%,住宅用地42.65hm2、占7.6%,交通运 输用地35.25hm2、占6.2%,林地16.15hm2,占2.9%。工程永久占地将使评价范围内的 部分非建筑用地转变为建筑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发生变化,但工程整体呈线性分布于 沿线地区,线路横向影响范围较为狭窄,因此,对整个评价范围而言,这种变化影响 较小,不会使耕地的主导地位发生改变,不会导致沿线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 工程建设将使占地范围内粮食产量每年将减少2537.3t。 本工程按照“逢河设桥、逢沟设涵”的原则,能够确保原有沟渠等水利设施不遭破 坏,可维护原有农灌系统的功能。 2、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工程建设完成后,被占用的以耕地为主的土地类型变为无生产力的交通用地,评 价区域自然体系生产能力由现状的563.44gC/(m2.a)降低到542.57gC/(m2.a),自然 体系的平均生产力减少20.87gC/(m2.a),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域的自然生产力影响较小。 由于沿线区域以农业生产为主,在区域植被生产力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局部少量的农 业栽培植被减少,仅占评价范围同类植被面积的6.0%,对平均区域整体自然体系生产 力的影响作用轻微,因此,本工程对自然体系生产力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工程建设虽然会造成评价区域生态系统生物量每年减少*.4t,但主体工程、水 土保持方案设计采取植物恢复措施后,能够减缓植被生物量损失和自然体系生产力下 降。 因此,本工程建设对区域自然体系稳定状况的干扰在生态系统的可承受范围内。 施工期用地会占用沿线区域部分耕地、林地,破坏土地附生植被、硬化土壤,将 野生动物从原有的庇护场所或栖息环境中驱离; (略) 基、桥梁等工程场地呈线性 分布,开辟了有异于周围环境的景观廊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两侧动物的活动产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4 生阻隔;此外,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振动、水污染、粉尘污染和光污染也会对周边 野生动物产生驱赶作用,迫使其远离施工区域,从而对部分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一定 的不利影响。但考虑沿线区域可供动物栖息的生境众多,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生存的 影响相对有限。 本工程设计本 (略) 的原则, (略) 基的高填深挖,跨越沿线河流一般 逢沟设涵、遇水架桥。本项目本项目桥梁 (略) 长度90%以上。桥涵的设置将为 野生动物通行提供通道,营运期将有效减缓工程阻隔影响。 3、本项 (略) 基坡面在护坡工程完成之前,若防护不当、遇风雨天气,易造 成对坡面的冲刷,产生水土流失影响;铁路桥梁基础施工对生态产生影响的主要环节 是下部结构施工,包括表土、挖基土、钻孔出渣堆放、围堰工程和桩基施工等。桥梁 工程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跨河大桥在跨越沟渠、河流的桥涵孔径设置不当, 有可能减小河道的过水断面,堵塞、压缩河道,影响河流的行洪排泄功能,并有可能 加剧河水对河岸的冲刷。 4、景观影响分析 工程建设将导致评价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空间异质性明显增加,特别 是耕地景观斑块形状破碎度明显增加,连通程度降低。但是,工程建设前后各景观斑 块的优势度地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工程建成以后,耕地景观仍是评价区域内的主体, 景观空间结构组成与工程建设前基本一致,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能够匹配, 因此,工程实施对区域内的景观生态环境影响轻微。 第四节生态保护措施及建议 一、土地资源保护措施与建议 (一)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1、设计阶段 ①对于主体工程用地,设计应通过合理选线、选址,少占地、占劣地等措施以减 少其影响程度。工程在方案比选时尽量采取桥梁方案,虽然工程造价在一定程度上有 所提高,但会大 (略) 工程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对于临时工程用地,设 计除尽量利用荒地等生产力低下的土地外,应加大土石方的移挖作填等调配利用,减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5 少取弃土场的设置。对于占用农田的临时用地原则上应复耕还田。此外, (略) 基边坡、站场、取弃土场采取植被恢复等措施予以恢复。复垦或恢复植被前,应将表 层熟土剥离,待土石方工程完工后,用于取弃土场裸露面的植被恢复和复耕,以最大 限度的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 ②对于临时占地恢复方向,建议设计单位在下一阶段设计工作中加强与地方的沟 通交流,充分了解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对地方有还田意向并通过土地整治措施后具有 还田条件的临时用地均应考虑还田措施。 ③建设部门应按《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支付征 占用地的征地补偿费用,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及安置补助费,把不良影响降低至最低 限度。 2、施工阶段 建设单位应要求各施工单位在各自标段内工程达到环保“三同时”要求后,方可撤 离现场;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队*的环保意识,做到文明施工;弃土按设计要求运至 指定地点堆放,做到不随意弃土;严格控制施工临时用地,做到永临结合;工程材料、 机械等应定置堆放,运输车辆 (略) 线行驶;在农田周边施工时,尽量减少施工 及机械碾压等对农作物及农田土质的影响;雨季施工要对物料场采取临时防风、防雨 设施,对施工运输车辆采取遮盖措施。 (二)农田排灌系统的影响减缓措施 本次主体工程设计中采取“逢河设桥、逢渠设涵”的原则予以通过。一般地带排灌 沟渠设置涵洞,其孔径以不压缩沟渠为原则,以确保原有沟渠、水库等水利设施不遭 受破坏。 (略) 基占用或遭受破坏的既有农田灌溉设施或排洪沟渠均按原标准恢 复。对工程占用的水利设施均以不低于原标准要求予以还建。通过上述措施可以维护 原有农灌系统功能,从而保证沿线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下一阶段设计中,设计单位应加强与沿线地方政府以及村民的沟通和交流,掌 握其对农灌设施的设置要求,进一步优化桥涵设置, (略) 桥涵的修建数量、位置 能满足当地农业生产要求。 二、植物资源保护措施与建议 (一)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保护好施工场地周围植被。临时设施应进行整体 部署,不得随意修建,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拆除临时建筑,清理平整场地,复垦还耕或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6 绿化。工程制(存)梁场、铺轨基地、拌合站等大临工程尽量以既有空闲地和拟建工 程场地为主,在工程交验后予以综合利用或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拆除,并进行整治, 恢复原有植被。工程取弃土应集中规划,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取土后及时整 理,进行植被恢复绿化。 (二)施工临时便道尽量利 (略) (略) ,尽量减少对农作物和地表植 被的扰动、破坏,新建 (略) ,施工结束后尽量利用,作 (略) 、农村机耕 道或者养护便道。 (三)主体工程绿化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征地范围内栽植适宜的乔、灌、草植物,用于边坡防 护和生态环境恢复。站场绿化应根据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选用紫穗槐、杨树、辽东 栎、油松、侧柏等植物,进行绿化,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园林绿化方式,提高景观效 果,美化环境。 (略) 段绿化主要是对桥梁下方空间进行植被恢复,在桥梁段建成以后,根据盐 城市、 (略) (略) 有关绿化的要求,对施工期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和补偿。桥梁 下方内的绿化采取草、灌、乔木相结合的方式。 (四)临时工程绿化 取(弃)土区、施工便道和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工程分区的植被恢复在弥补生 物量和生产力损失的同时,有利于工程沿线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五)农业植被恢复措施 工程建设导致的农业植被损失,将由建设单位缴纳耕地开垦费用后,由国土部门 进行异地开垦或其他处理,可保证工程实施后评价区域内农作物生物量不减少。 (六)加强野生珍稀保护植物科普宣传和环保教育,对于工程沿线分布的野大豆, 应在施工前对 (略) 段进行调查,做好种群分布记录,场地平整前应对施工界限 内的野生植物做好移栽工作,避免工程施工对其破坏,保障野生植被资源不受到损害。 三、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与建议 (一)设计阶段 本工程应重点做好桥梁区域的植被恢复措施,充分发挥桥梁工程的动物通道作用, 使黄鼬等野生动物顺利通过桥梁。 (二)施工阶段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7 1、建议开工前开展科普知识讲座、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严 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 特别是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鼬等,加大对乱捕滥杀野生动物和破坏其生态环境的行为 的惩治力度。 2、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防止动物生境污染。施工期间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 生管理,避免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减少水体污染;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态环境的恢复 工作,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 3、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和方式,减少对动物的影响。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晨、昏及夜 间外出觅食。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施工方式、数量、时 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及夜间施工等。 4、对于两栖爬行类动物,施工时应避免对沿线水系河道以及沟渠水力联系的切割, 并严格控制施工界限,减少对水田、池塘、河道等两栖爬行类栖息生境的破坏。对于 虎纹蛙等重点保护动物,应加强其重要分布区域段的施工单位的环保教育,对在施工 过程中发现的蛙类应给予放生,严禁捕杀、猎食。 四、重点工程防护措施与建议 (一)路基工程减缓措施 (1)路堤坡面防护 路堤边坡高小于4m 时,边坡采用混凝土空心砖内(培土)撒草籽种植灌木防护, 每隔10m 设平行于坡面的横向排水槽, (略) 肩下部设拦水坎与横向排水槽衔接。 路堤边坡高大于等于4m 时,采用拱型截水骨架内撒草籽、种植灌木防护,灌木窝 距0.6m,每窝2 株。骨架净间距3.0m,主骨架厚度为0.6m,顶面留截水槽,骨架采 用混凝土浇筑或预制混凝土构件拼装,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于路堤边坡不小于3m 宽 度范围内铺设一层抗拉强度不小于25kN/m 双向土工格栅,层间距0.6m。 (略) 堤边坡一般采用三维生态护坡,坡面采用草灌护坡,当边坡高大于等 于4m 时,于路堤边坡不小于3m 宽度范围内铺设一层抗拉强度不小于25kN/m 双向土 工格栅,层间距0.6m。 路堤坡脚设置C25 混凝土脚墙基础,具体截面尺寸为:顶宽0.5m、底宽0.7m、墙 高1.5m,埋入地表以下不小于0.8m。 (2)路基排水设计 新建盐城 (略) 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全本公示稿) 118 路堤地面排水设备应布置合理,并与桥涵、车站等排水设备衔接配合,形成完整 的排水系统,同时具备足够的过水能力,保证水流畅通。 排水沟的出水口尽可能引接至天然沟河, (略) 基或损害农业生产;地面横坡不 明显时,于路堤两侧设置排水沟,其平面应尽量采用直线,必须转弯时,其半径不小于 10~2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宜在500m 以内;排水沟横断面按1/50 洪 水频率的流量进行计算,最小尺寸0.6×0.6m,边坡1:1。由路基占压的河、沟,为保证 路基的稳定,必须对有干扰的河、沟进行改移,同时注意与农田水利工程相配合。 (3)路基沿线绿化 绿色通道的设计执行《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指南》(铁总建设【2013】94 号)。 1) (略) 基绿化设计范 (略) (略) (略) (略) 堑堑顶外线 路绿化林。 2)绿化及绿色通道设计应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并根据气象、水文、土壤、地形、 植被现状等,优先选择当地适生植物品种,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乔则乔。需考虑 旅客视觉效果的影响及兼顾景观、美观的需要。在整体设计时,一般采用内低外高、 内灌外乔、灌草结合的形式, (略) 地带栽草、灌植物, (略) 地带栽种灌木、 乔木,且乔木的成年树高,不能高于旅客列车车窗下缘。 3)边坡高度小于3m 时,有排水沟地段,坡脚护道处栽植2 排灌木,排水沟外侧 栽植2 排灌木;边坡高度3~6m 时,有排水沟地段,坡脚护道处栽植2 排灌木,排水沟 外侧栽植1 排灌木和1 排小乔木;边坡高度大于6m 时,有排水沟地段,坡脚护道处栽 植2 排灌木,排水沟外侧栽植2 排乔木。 图4-4-1 路堤地段绿化断面示意图(边坡高度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