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洞口县大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作出审批决定的公示
关于对洞口县大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作出审批决定的公示
经审议,我局拟批准《洞口县大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一、现将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二、联系地址:洞口县文昌 (略) (略) 生态环境局洞口分局环评股 邮编:* ??三、?联系电话:0739-* ? ??四、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 |
项目名称 | 洞口县大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
建设地点 | 洞口县花园镇、高沙镇 |
建设单位 | 洞口县大业灌区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湖南 (略) |
项目概况 | 洞口县大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施工区域为洞口县花园镇、高沙镇,工程总投资4206.*元。项目施工期为9个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骨干输配水工程:①渠道防渗衬砌改造总长度34.292km,其中:大业总干渠防渗衬砌长9.198km;西石干渠防渗衬砌长7.660km;云峰干渠防渗衬砌长6.566km;太平支渠防渗衬砌长1.155km;泡桐引水渠防渗衬砌长1.300km;烂坝引水渠防渗衬砌长3.700km;李家坝引水渠防渗衬砌长2.293km;高坪村引水渠防渗衬砌长2.420km;②渠道险工险段除险加固共4处,共长415m,其中:泡桐引水渠1处,长240m;顶新干渠2处,长130m;大业总干渠1处,长45m;二、骨干渠(沟)系建筑物及配套设施:改造进水闸1个、节制闸10个、泄洪闸3个及分水闸14个,重建机耕桥26处,人行桥34处,新建码头及生物通道164处;三、管理设施工程:新增安全警示牌结合项目标识牌共36处;四、新建量测水监测站20处,新建数据信息化中心管理用房1处504m2等。本项目主要为渠道防渗衬砌改造工程,对节水灌溉具有积极意义。根据《报告表》的分析结论,并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我局原则同意该项目实施。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经济等原则,合理设置施工场地并配套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尽可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施工期水污染防治。项目施工期车辆轮胎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等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民房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 2、加强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采用洒水抑尘、湿法作业、物料运输车辆进行清洗以及加盖篷布等措施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清洁燃料、通风扩散等措施减少机械及车辆尾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物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 3、加强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加强管理、合理布局、采用低噪声设备、封闭式围挡、运输车辆限速行驶、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等措施,减轻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确保施工期噪声排放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4、加强施工期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开挖土石方产生的砂石作为渠道周边回填料,不能回用的及时送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交由环卫部门处置。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其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相关规定。 二、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施工管理,做到分期分区开挖,尽量缩小施工范围,施工期对剥离的表层土采取临时覆盖等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占地平整、压实,采取系列生态恢复措施做好绿化恢复工作,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经审议,我局拟批准《洞口县大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一、现将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二、联系地址:洞口县文昌 (略) (略) 生态环境局洞口分局环评股 邮编:* ??三、?联系电话:0739-* ? ??四、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 |
项目名称 | 洞口县大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
建设地点 | 洞口县花园镇、高沙镇 |
建设单位 | 洞口县大业灌区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湖南 (略) |
项目概况 | 洞口县大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施工区域为洞口县花园镇、高沙镇,工程总投资4206.*元。项目施工期为9个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骨干输配水工程:①渠道防渗衬砌改造总长度34.292km,其中:大业总干渠防渗衬砌长9.198km;西石干渠防渗衬砌长7.660km;云峰干渠防渗衬砌长6.566km;太平支渠防渗衬砌长1.155km;泡桐引水渠防渗衬砌长1.300km;烂坝引水渠防渗衬砌长3.700km;李家坝引水渠防渗衬砌长2.293km;高坪村引水渠防渗衬砌长2.420km;②渠道险工险段除险加固共4处,共长415m,其中:泡桐引水渠1处,长240m;顶新干渠2处,长130m;大业总干渠1处,长45m;二、骨干渠(沟)系建筑物及配套设施:改造进水闸1个、节制闸10个、泄洪闸3个及分水闸14个,重建机耕桥26处,人行桥34处,新建码头及生物通道164处;三、管理设施工程:新增安全警示牌结合项目标识牌共36处;四、新建量测水监测站20处,新建数据信息化中心管理用房1处504m2等。本项目主要为渠道防渗衬砌改造工程,对节水灌溉具有积极意义。根据《报告表》的分析结论,并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我局原则同意该项目实施。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经济等原则,合理设置施工场地并配套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尽可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施工期水污染防治。项目施工期车辆轮胎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等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民房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 2、加强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采用洒水抑尘、湿法作业、物料运输车辆进行清洗以及加盖篷布等措施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清洁燃料、通风扩散等措施减少机械及车辆尾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物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 3、加强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加强管理、合理布局、采用低噪声设备、封闭式围挡、运输车辆限速行驶、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等措施,减轻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确保施工期噪声排放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4、加强施工期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开挖土石方产生的砂石作为渠道周边回填料,不能回用的及时送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交由环卫部门处置。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其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相关规定。 二、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施工管理,做到分期分区开挖,尽量缩小施工范围,施工期对剥离的表层土采取临时覆盖等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占地平整、压实,采取系列生态恢复措施做好绿化恢复工作,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