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榆林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提升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榆林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提升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市卫健委:
你单位《关于申 (略) (略) 迁建工程提升项目初步设计(概算)的函》(榆政卫健函〔2024〕414号)及相关材料收悉。 (略) 人民政府2024年第48次专题会议纪要,以及我委《 (略) (略) 迁建项目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榆政发改审发〔2022〕104号)《 (略) (略) 迁建项目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延期的批复》(榆政发改审发〔2024〕157号),我委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评审,认为中盛 (略) (略) (略) 迁建项目提升工程(土建和装修部分)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基本达到规范要求, (略) 智慧局出具的《 (略) (略) 迁建工程提升项目信息化部分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核意见》(榆智慧函〔2024〕17号),现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一、项目选址
本项 (略) (略) 东、 (略) 南、市第一中学北侧。
二、设计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部分
信息化建设部分主要建设内容 (略) 大脑体系、系统基础设施体系、智慧服务业务体系、智慧临床业务体系、智慧管理业务体系、 (略) 业务体系、智慧区域协同体系、 (略) 应用体系、 (略) 等级测评适应性改造等九大部分,共涉及200多个软件系统模块,还包括整个应用软件系统配 (略) 络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支撑(新院原智能化工程建设未包含此内容)、智能化工程一期未包含的硬件以及相关应用系统运营需要配套的硬件设备,共三大类内容。
(二)土建和装修部分
1.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略) 中医药展览馆(博物馆)室内工程620平方米、 (略) 中医文化室内工程1项、 (略) 中医文化室外工程1项、中医特色治疗用房1505.08平方米、手术中心辅助区2583.25平方米、汽车坡道顶棚工程624.67平方米、人行梯道出口顶棚工程482.65平方米、职工食堂和患者食堂工艺工程915.48平方米、厨房建设1项、医用纯水系统1项、医用酸化水系统1项、医院直饮水系统1项、药房建设1项、检验标本智能管理系统1项、医疗护理设施1项。
2.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
(1) (略) 中医药展览馆(博物馆)室内工程为室内装饰工程,位于原有1# (略) 综合楼单体的1#国医堂1层,主要 (略) 中医文化展览馆,展厅面积620平方米,设计不改变原始防火分区,原设计为开场大空间,本次设计后增加了部分隔墙,主要包括艺术展版、艺术展柜等。
(2) (略) 中医文化室内工程的内容包括:中医文化,从文化渊源(包含中医历史、历代名医、医学典故)、中医疗法(包含诊断方式、治疗手段、传统器械)、中草药(包含种类科普、功用介绍)三个方面;医院文化, (略) 简介、科室宣传、成果荣誉三个方面;党建文化,从党建宣传、廉政宣传、医德医风、社会公益四个方面等用于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设施设备。
(3) (略) 中医文化室外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主题景墙、健身设施、条形坐凳、雕塑小品、百草园、雕塑等用于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的设施设备;百草园绿化工程喷 (略) 区原有喷灌系统。
3.中医特色治疗用房
本次中医特色治疗用房为扩建工程是在原有1# (略) 综合楼单体的1#国医堂原三层以上增加一层,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心的补充用房,包括治未病中心、康复治疗区及综合治疗区,以满足功能需求。
建筑:扩建总建筑面积为1505.08平方米,其中扩建层(四层)扩建建筑面积为1399.38平方米,原建筑面积为130.31平方米(三层顶出屋面楼梯间及设备机房),扩建后四层屋面新增建筑面积105.70平方米(出屋面楼梯间、排烟机房及设备管井)。原1#国医堂地上3层,建筑高度14.65米,增加一层后为地上4层,建筑高度19.45米,出屋面机房层高3.4米。
结构:加建后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经对原建和加建部分整体计算复核,原结构局部加固后可满足整体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原设计单位对14.65米以下(包括14.65米结构板面标高处的楼板及梁)已施工的主体结构构件承载力复核后,满足本次提升项目的改建要求,已施工部分的主体结构不需加固,增建部分的梁为钢梁,楼板为120毫米厚钢筋桁架楼承板。楼板开洞需加固处共5处,其中,尺寸在300~1000毫米之间的共4处,尺寸大于1000毫米的共1处。楼板补洞共1处。楼板加强共5处,加固方法为采用粘钢法或粘碳纤法在板底进行加固。混凝土梁采用增加截面法加固4处,粘贴钢板法加固50处。
给排水:本次加建部分利用附近已有加压区给水系统供应冷水给水,接驳点位于3层西北角电梯旁管井处(由原设计就近从中区供水管上增加支管至本部分管井处),接管规格DN80,经复核计算,原有给水系统压力、供水量满足加建部分供水要求。加建部分利用已有的相应排水立管,根据加建部分卫生器具类型和分布,就近接原建筑预留污、废水立管,并按规范要求设置相应的通气管道。本次未扩大屋面集水面积,且原设计满足本单体排水需求,雨水利用原有系统。直接从原有雨水立管上接管,收集屋面雨水。
暖通:加建部分国医堂四层冷源为原设计医疗综合楼(除净化区)采用直燃机作为集中冷、热源,一机三用,满足制冷、供暖及生活热水需求。直燃机和换热站均放置于B2,冷却塔放置于右侧病房楼屋面。四层设置排风系统,均高空排放,风机放置于屋面。
电气:加建层的走道照明、应急照明、楼层照明、楼层动力配电箱电源从原设计的各低压干线上分支引入,电 (略) 根据需求跟随电梯配至4层,原设计普通照明、普通动力、电梯、走道照明、应急照明干线的开关及电缆可以满足新增负荷的供电需求。 (略) 络系统用电、门诊部30%的走道照明用电、安防系统用电、电梯、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采用一级负荷外,其余均采用三级负荷。
4.手术中心辅助区
手术中心辅助区作为加建项目,是在原“ (略) (略) 迁建项目”1# (略) 综合楼单体的1#医技楼原三层以上,新增的一层作为手术中心设备机房、办公、教学培训、出屋面楼梯间及屋顶设备机房,以满足功能需求。
建筑:扩建总建筑面积为2583.25平方米,其中扩建层(四层)扩建建筑面积为2346.89平方米,原建筑面积为280.71平方米(原始功能为出屋面楼梯间、排烟机房、设备管井、空气机房,扩建时楼梯间、设备管井及空气机房局部需要拆改,排烟机房需要拆除),扩建后四层屋面新增建筑面积236.36平方米(出屋面楼梯间、排烟机房及设备管井)。原1#医技楼地上3层,建筑高度14.65米,增加一层后为地上4层,建筑高度19.45米,出屋面机房层高3.4米。
结构:加建后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经对原建和加建部分整体计算复核,原结构局部加固后可满足整体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增加层同原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原设计单位对14.65米以下(包括14.65米结构板面标高处的楼板及梁)已施工的主体结构构件承载力复核后,满足本次提升项目的改建要求,已施工部分的主体结构不需加固,增建部分的梁为钢梁,楼板为120毫米厚钢筋桁架楼承板。楼板开洞需加固处共3处,尺寸均大于1000毫米。楼板补洞共1处。楼板加强共13处,加固方法为采用粘钢法或粘碳纤法在板底进行加固。混凝土梁采用增加截面法加固42处,粘贴钢板法加固138处。
给排水:本次医技楼加建部分利用的供应手术中心(三层)加压水供水系统,就近从加压分区的给水立管上接出管道,供应冷水给水,接管规格DN80,经复核计算,原有给水系统压力、供水量满足加建部分供水要求。加建利用已有的相应排水立管,根据加建部分卫生器具类型和分布,就近接原建筑预留污、废水立管,并按规范要求设置相应的通气管道。本次未扩大屋面集水面积,且原设计满足本单体排水需求,雨水利用原有系统。直接从原有雨水立管上接管,收集屋面雨水。
暖通:加建部分医技楼四层冷源为原设计医疗综合楼(除净化区)采用直燃机作为集中冷、热源,一机三用,满足制冷、供暖及生活热水需求。直燃机和换热站均放置于B2,冷却塔放置于右侧病房楼屋面。更衣室、污洗分别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废气高空排放,排风机设在屋顶。
电气:加建层的走道照明、应急照明、楼层照明、楼层动力配电箱电源从原设计的各低压干线上分支引入,电 (略) 根据需求应跟随电梯配至4层,原设计普通照明、普通动力、走道照明、应急照明干线的开关及电缆可以满足新增负荷的供电需求。 (略) 络系统用电、门诊部30%的走道照明用电、安防系统用电、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采用一级负荷外,其余均采用三级负荷。
5.其他工程
(1)顶棚工程:汽车坡道顶棚工程共计624.67平方米,采用常见坡度形式,每个顶棚均含四个面,其中顶面一个,侧立面两个,后立面一个;人行梯道出口顶棚工程共计482.65平方米,采用常见坡度形式,每个顶棚均含四个面,其中顶面一个,侧立面两个,后立面一个。
(2)职工食堂和患者食堂工艺工程:主要包含地面铺装;墙面装饰及抹灰、隔断等;天棚抹灰、格栅吊顶、天棚吊顶;地台;其他工程;含装饰板墙面、门、灯具等。
(3)厨房建设工艺安装:主要包含:营养厨房、面点制作间、蒸煮间、鱼肉蔬果加工间、冷库仓库、收货/检验室/更衣、隔油/工具房/垃圾、医护洗碗间售饭区、排油烟系统、油烟环保处理系统等。
(4)医用纯水系统属于工艺安装,包括:器械清洗用水、内镜清洗用水、实验用水、血透用水。
(5)医用酸化水系统属于工艺安装,供应于门诊 (略) 楼。
(6)医院直饮水系统属于工艺安装,供应于综合医技楼、1~4号楼、科研行政楼。
(7)药房建设属于工艺安装,包括:快速发药系统1套、直发传输系统1套、双工位机器人补药系统1套、智能调配机1台;麻精药品管理机1台、自动发筐机1台、整处方传输系统4窗口1套、智能发药系统1台、处方前置审核系统1套。
(8)检验标本智能管理系统属于工艺安装,包括:气动传输模块、分拣模块、智能排队叫号系统、采血流水线、备管模块。
(9)医疗护理设施属于固定设施,包括:医用环保护士站、医疗固定设施、护理固定设施、污洗固定设施、配套固定设施。
三、项目概算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为*.*元,包含信息化建设部分和土建和装修部分,具体如下:
信息化建设部分总投资概算为*元,其中项目建设费*元,项目建设其他费*元(详见附件1)。本次概 (略) 区信息化部分建设, (略) 区系统运行支撑需要数据中心建设、终端设备、网络资源等设备设施不包含在内。
土建和装修部分概算建设投资共*.*元,其中工程费用9237.*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31.*元,预备费813.*元(详见附件2)。
接此批复后,请抓紧编制施工图设计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校审,按照《政府投资条例》( (略) 令第712号)《 (略) 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版)》(榆政发〔2024〕3号)等有关规定,将招标实施方案报我委审核批复后进入招标程序。属于政府采购部分的,应当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实施。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工程设计内容和方案;确需调整的,应按有关规定程序报批;未经批复的,不得擅自实施。工程竣工后,应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项目代码:2203-*-04-01-*
附件:1. (略) (略) 迁建项目提升工程信息化建设部分概算汇总表
2. (略) (略) 迁建项目提升工程土建和装修部分概算汇总表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7月9日
市卫健委:
你单位《关于申 (略) (略) 迁建工程提升项目初步设计(概算)的函》(榆政卫健函〔2024〕414号)及相关材料收悉。 (略) 人民政府2024年第48次专题会议纪要,以及我委《 (略) (略) 迁建项目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榆政发改审发〔2022〕104号)《 (略) (略) 迁建项目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延期的批复》(榆政发改审发〔2024〕157号),我委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评审,认为中盛 (略) (略) (略) 迁建项目提升工程(土建和装修部分)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基本达到规范要求, (略) 智慧局出具的《 (略) (略) 迁建工程提升项目信息化部分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核意见》(榆智慧函〔2024〕17号),现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一、项目选址
本项 (略) (略) 东、 (略) 南、市第一中学北侧。
二、设计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部分
信息化建设部分主要建设内容 (略) 大脑体系、系统基础设施体系、智慧服务业务体系、智慧临床业务体系、智慧管理业务体系、 (略) 业务体系、智慧区域协同体系、 (略) 应用体系、 (略) 等级测评适应性改造等九大部分,共涉及200多个软件系统模块,还包括整个应用软件系统配 (略) 络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支撑(新院原智能化工程建设未包含此内容)、智能化工程一期未包含的硬件以及相关应用系统运营需要配套的硬件设备,共三大类内容。
(二)土建和装修部分
1.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略) 中医药展览馆(博物馆)室内工程620平方米、 (略) 中医文化室内工程1项、 (略) 中医文化室外工程1项、中医特色治疗用房1505.08平方米、手术中心辅助区2583.25平方米、汽车坡道顶棚工程624.67平方米、人行梯道出口顶棚工程482.65平方米、职工食堂和患者食堂工艺工程915.48平方米、厨房建设1项、医用纯水系统1项、医用酸化水系统1项、医院直饮水系统1项、药房建设1项、检验标本智能管理系统1项、医疗护理设施1项。
2.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
(1) (略) 中医药展览馆(博物馆)室内工程为室内装饰工程,位于原有1# (略) 综合楼单体的1#国医堂1层,主要 (略) 中医文化展览馆,展厅面积620平方米,设计不改变原始防火分区,原设计为开场大空间,本次设计后增加了部分隔墙,主要包括艺术展版、艺术展柜等。
(2) (略) 中医文化室内工程的内容包括:中医文化,从文化渊源(包含中医历史、历代名医、医学典故)、中医疗法(包含诊断方式、治疗手段、传统器械)、中草药(包含种类科普、功用介绍)三个方面;医院文化, (略) 简介、科室宣传、成果荣誉三个方面;党建文化,从党建宣传、廉政宣传、医德医风、社会公益四个方面等用于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设施设备。
(3) (略) 中医文化室外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主题景墙、健身设施、条形坐凳、雕塑小品、百草园、雕塑等用于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的设施设备;百草园绿化工程喷 (略) 区原有喷灌系统。
3.中医特色治疗用房
本次中医特色治疗用房为扩建工程是在原有1# (略) 综合楼单体的1#国医堂原三层以上增加一层,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心的补充用房,包括治未病中心、康复治疗区及综合治疗区,以满足功能需求。
建筑:扩建总建筑面积为1505.08平方米,其中扩建层(四层)扩建建筑面积为1399.38平方米,原建筑面积为130.31平方米(三层顶出屋面楼梯间及设备机房),扩建后四层屋面新增建筑面积105.70平方米(出屋面楼梯间、排烟机房及设备管井)。原1#国医堂地上3层,建筑高度14.65米,增加一层后为地上4层,建筑高度19.45米,出屋面机房层高3.4米。
结构:加建后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经对原建和加建部分整体计算复核,原结构局部加固后可满足整体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原设计单位对14.65米以下(包括14.65米结构板面标高处的楼板及梁)已施工的主体结构构件承载力复核后,满足本次提升项目的改建要求,已施工部分的主体结构不需加固,增建部分的梁为钢梁,楼板为120毫米厚钢筋桁架楼承板。楼板开洞需加固处共5处,其中,尺寸在300~1000毫米之间的共4处,尺寸大于1000毫米的共1处。楼板补洞共1处。楼板加强共5处,加固方法为采用粘钢法或粘碳纤法在板底进行加固。混凝土梁采用增加截面法加固4处,粘贴钢板法加固50处。
给排水:本次加建部分利用附近已有加压区给水系统供应冷水给水,接驳点位于3层西北角电梯旁管井处(由原设计就近从中区供水管上增加支管至本部分管井处),接管规格DN80,经复核计算,原有给水系统压力、供水量满足加建部分供水要求。加建部分利用已有的相应排水立管,根据加建部分卫生器具类型和分布,就近接原建筑预留污、废水立管,并按规范要求设置相应的通气管道。本次未扩大屋面集水面积,且原设计满足本单体排水需求,雨水利用原有系统。直接从原有雨水立管上接管,收集屋面雨水。
暖通:加建部分国医堂四层冷源为原设计医疗综合楼(除净化区)采用直燃机作为集中冷、热源,一机三用,满足制冷、供暖及生活热水需求。直燃机和换热站均放置于B2,冷却塔放置于右侧病房楼屋面。四层设置排风系统,均高空排放,风机放置于屋面。
电气:加建层的走道照明、应急照明、楼层照明、楼层动力配电箱电源从原设计的各低压干线上分支引入,电 (略) 根据需求跟随电梯配至4层,原设计普通照明、普通动力、电梯、走道照明、应急照明干线的开关及电缆可以满足新增负荷的供电需求。 (略) 络系统用电、门诊部30%的走道照明用电、安防系统用电、电梯、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采用一级负荷外,其余均采用三级负荷。
4.手术中心辅助区
手术中心辅助区作为加建项目,是在原“ (略) (略) 迁建项目”1# (略) 综合楼单体的1#医技楼原三层以上,新增的一层作为手术中心设备机房、办公、教学培训、出屋面楼梯间及屋顶设备机房,以满足功能需求。
建筑:扩建总建筑面积为2583.25平方米,其中扩建层(四层)扩建建筑面积为2346.89平方米,原建筑面积为280.71平方米(原始功能为出屋面楼梯间、排烟机房、设备管井、空气机房,扩建时楼梯间、设备管井及空气机房局部需要拆改,排烟机房需要拆除),扩建后四层屋面新增建筑面积236.36平方米(出屋面楼梯间、排烟机房及设备管井)。原1#医技楼地上3层,建筑高度14.65米,增加一层后为地上4层,建筑高度19.45米,出屋面机房层高3.4米。
结构:加建后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经对原建和加建部分整体计算复核,原结构局部加固后可满足整体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增加层同原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原设计单位对14.65米以下(包括14.65米结构板面标高处的楼板及梁)已施工的主体结构构件承载力复核后,满足本次提升项目的改建要求,已施工部分的主体结构不需加固,增建部分的梁为钢梁,楼板为120毫米厚钢筋桁架楼承板。楼板开洞需加固处共3处,尺寸均大于1000毫米。楼板补洞共1处。楼板加强共13处,加固方法为采用粘钢法或粘碳纤法在板底进行加固。混凝土梁采用增加截面法加固42处,粘贴钢板法加固138处。
给排水:本次医技楼加建部分利用的供应手术中心(三层)加压水供水系统,就近从加压分区的给水立管上接出管道,供应冷水给水,接管规格DN80,经复核计算,原有给水系统压力、供水量满足加建部分供水要求。加建利用已有的相应排水立管,根据加建部分卫生器具类型和分布,就近接原建筑预留污、废水立管,并按规范要求设置相应的通气管道。本次未扩大屋面集水面积,且原设计满足本单体排水需求,雨水利用原有系统。直接从原有雨水立管上接管,收集屋面雨水。
暖通:加建部分医技楼四层冷源为原设计医疗综合楼(除净化区)采用直燃机作为集中冷、热源,一机三用,满足制冷、供暖及生活热水需求。直燃机和换热站均放置于B2,冷却塔放置于右侧病房楼屋面。更衣室、污洗分别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废气高空排放,排风机设在屋顶。
电气:加建层的走道照明、应急照明、楼层照明、楼层动力配电箱电源从原设计的各低压干线上分支引入,电 (略) 根据需求应跟随电梯配至4层,原设计普通照明、普通动力、走道照明、应急照明干线的开关及电缆可以满足新增负荷的供电需求。 (略) 络系统用电、门诊部30%的走道照明用电、安防系统用电、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采用一级负荷外,其余均采用三级负荷。
5.其他工程
(1)顶棚工程:汽车坡道顶棚工程共计624.67平方米,采用常见坡度形式,每个顶棚均含四个面,其中顶面一个,侧立面两个,后立面一个;人行梯道出口顶棚工程共计482.65平方米,采用常见坡度形式,每个顶棚均含四个面,其中顶面一个,侧立面两个,后立面一个。
(2)职工食堂和患者食堂工艺工程:主要包含地面铺装;墙面装饰及抹灰、隔断等;天棚抹灰、格栅吊顶、天棚吊顶;地台;其他工程;含装饰板墙面、门、灯具等。
(3)厨房建设工艺安装:主要包含:营养厨房、面点制作间、蒸煮间、鱼肉蔬果加工间、冷库仓库、收货/检验室/更衣、隔油/工具房/垃圾、医护洗碗间售饭区、排油烟系统、油烟环保处理系统等。
(4)医用纯水系统属于工艺安装,包括:器械清洗用水、内镜清洗用水、实验用水、血透用水。
(5)医用酸化水系统属于工艺安装,供应于门诊 (略) 楼。
(6)医院直饮水系统属于工艺安装,供应于综合医技楼、1~4号楼、科研行政楼。
(7)药房建设属于工艺安装,包括:快速发药系统1套、直发传输系统1套、双工位机器人补药系统1套、智能调配机1台;麻精药品管理机1台、自动发筐机1台、整处方传输系统4窗口1套、智能发药系统1台、处方前置审核系统1套。
(8)检验标本智能管理系统属于工艺安装,包括:气动传输模块、分拣模块、智能排队叫号系统、采血流水线、备管模块。
(9)医疗护理设施属于固定设施,包括:医用环保护士站、医疗固定设施、护理固定设施、污洗固定设施、配套固定设施。
三、项目概算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为*.*元,包含信息化建设部分和土建和装修部分,具体如下:
信息化建设部分总投资概算为*元,其中项目建设费*元,项目建设其他费*元(详见附件1)。本次概 (略) 区信息化部分建设, (略) 区系统运行支撑需要数据中心建设、终端设备、网络资源等设备设施不包含在内。
土建和装修部分概算建设投资共*.*元,其中工程费用9237.*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31.*元,预备费813.*元(详见附件2)。
接此批复后,请抓紧编制施工图设计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校审,按照《政府投资条例》( (略) 令第712号)《 (略) 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版)》(榆政发〔2024〕3号)等有关规定,将招标实施方案报我委审核批复后进入招标程序。属于政府采购部分的,应当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实施。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工程设计内容和方案;确需调整的,应按有关规定程序报批;未经批复的,不得擅自实施。工程竣工后,应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项目代码:2203-*-04-01-*
附件:1. (略) (略) 迁建项目提升工程信息化建设部分概算汇总表
2. (略) (略) 迁建项目提升工程土建和装修部分概算汇总表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7月9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