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林下经济作物工业辣椒、贡菜、南瓜、魔芋、云当归等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果园林下经济作物工业辣椒、贡菜、南瓜、魔芋、云当归等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2005年,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明确了以森林为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近年来,由于林下经济既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兼具了生态保护的要求,因此成为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为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特做优金沙江绿色农业, (略) 人民政府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规划建设林下经济*亩,每个县区至少建成一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发展林下经济可以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果业附加值,促进林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为切合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需求, (略) 高原立体气候条件及林果产业生产实际,特制定果园林下经济作物(工业辣椒、贡菜、南瓜、魔芋、云当归等)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依靠科技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与林荫优势,协同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等产业的复合经营模式。林下经济包括林下产业、林中产业、林上产业,本项目实施内容以研究探索和示范推广果园林下种植经济作物产业为主。林下种植模式是一种“套种+共生”的生态农业产业模式,根据种植经济作物的生长特性和林地生产实际,以林下行间套种和林荫下套种两种种植方式为主。

(一)林下种植经济生产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林果栽培面积为*亩,其中可林下行间套种的幼龄水果面积*亩,可在林荫下套种的林果面积*亩,基于现有的栽培面积,我市具有发展林下套种经济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在耕地“非粮化”政策影响下,水果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基于此,在市场经济的调控和省 (略) 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政策引导下,我市永胜、玉龙、宁蒗等区县*续有新型经营主体和少部分农户在林地下套种魔芋、食用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 (略) 林下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且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导致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种植零散难以形成规模,林下经济发展受限且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林下套种作物技术研究及示范点建设

我市林下经济产业持续发展离不开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尊重各县区林地生产实际,发挥本土优势,严格落实科学发展原则,加大对林下经济作物产业的技术研究和推广示范力度,改变固有的、与新发展理念不符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项目实施,旨在加强林下套种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因地制宜的最佳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模式,集成关键栽培管理技术,建设核心示范点,辐射带动各县区林下种植经济的发展, (略) 林下种植经济作物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连续性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二、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两山”理论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其内涵在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绿富同兴之道。“林下经济”作为积极践行“两山”发展理念、实现林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受到国家政府层面高度重视。为全 (略) 委主要领导调研指示要求,根据《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丽办通〔2018〕7号), (略) 林下经济产业健康发展,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 (略)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际和各类生产要素配置,2022年10月9日,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 (略)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3—2025年)》(丽政办发【2022】51号),在相关政策指导及加快新时代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我市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明确了推进林下经济产业集约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示范带动、创新技术、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推动林下经济产业扩面、提质、增效。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期限

(一)建设内容

(略) 林下经济生产实际,在各县区不同果种、树龄、园地、气候等实际种植基础情况上,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对乡村农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及科技人员的杠杆推动作用,以点带面的 (略) 林果下经济作物产业的发展,为提高经济作物产业产值探索可持续发展方向。

1、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结合项目实施背景,针对 (略) 范围内林下经济产业实际发展情况的调研结果, (略) 场发展趋势,选择相应的林果下经济作物种植地区及相应适宜作物。项目通过前期基础研究,计划建设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示范基地4个,示范面积800亩,其中: (略) 镇“木梨+南瓜”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00亩、古城区“猕猴桃+工业辣椒/南瓜”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亩、永胜县“沃柑+贡菜/工业辣椒”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50亩及华坪县“芒果+工业辣椒”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0亩。

2、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在建立核心示范区的前提下,建设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关键技术研究试验基地30亩,开展“木梨+南瓜”、“沃柑+贡菜/工业辣椒”、“苹果+南瓜/云当归/魔芋/工业辣椒”等优质品种、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种植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集成“经济林果+林下经济作物”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运用于生产。其中:在永胜县片角镇和涛源镇开展沃柑林下套种贡菜和工业辣椒试验10亩;在市经作站管护的滇西北温带落叶果树品种园开展苹果林下套种南瓜、工业辣椒、魔芋和云当归试验20亩。

3、科技培训。在建立核心示范区和技术试验基地基础上,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 (略) 范围内条件适宜并有意愿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种植企业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与座谈交流, (略) 范围内推动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并提供长久的技术支撑。预计培训人数80人次。

(二)项目实施期限

项目实施期限为: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

四、项目资金计划

(一)资金计划

项目资金来源:20 (略) 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计划共计投入经费*元。其中:示范基地建设*元,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经费16.*元,技术交流培训8.*元,

(二)资金概算

1、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开展种植户、种植企业技术人员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和技术宣传及培训80人×350元/人×3天,计划经费8.*元。

2、 (略) 镇“木梨+南瓜”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00亩、古城区“猕猴桃+工业辣椒/南瓜”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亩、永胜县“沃柑+贡菜/工业辣椒”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50亩及华坪县“芒果+工业辣椒”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0亩建设计划专用材料费*元,用于购买示范区种苗、肥料、农药等标准化种植管理专用材料费。

3、“木梨+南瓜”关键技术研究,“沃柑+贡菜/工业辣椒”关键技术研究、“苹果+南瓜/云当归/魔芋”关键技术研究经费16.*元,用于购买技术试验开展过程中的专用材料(种苗、肥料、农药)。

五、项目管理

(一)组织保障。一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略) 农业农村局创新办主任赵慧担任,成员有:彭涛(市农业绿色食品科科长)、任尚林(市乡村振兴局资金衔接科科长)李春华( (略) 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资金管理,督促、指导、检查、协调等工作。二是成立项目实施小组, (略) 经济作物工作站李春华同志担任, (略) 经济作物工作赞相关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小组负责项目实施指导、技术培训、任务落实、数据收集整理、考核总结等工作。

(二) (略) 线。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因地制宜的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技术研究和示范点建设方案,主要以玉龙县木梨行间套种南瓜、永胜县柑橘行间套种贡菜和工业辣椒、苹果行间套种云当归等为技术研究和示范点创建方向,研究和探索在不同林果产业中套种不同经济作物以创造良好经济效益为目的,集成林下行间种植经济作物在肥效利用、品种选择、病虫害管理、水肥一体化应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展技术研究的同时打造核心示范点,为经济林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项目管理。为切实做好项目实施的组织保障工作,各县(区)经济作物产业推广单位根据示范点布局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项目实施意见及建议,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项目评审、 (略) 级项目方案并组织实施, (略) 经济作物工作站具体负责项目指导。

(四)资金管理。项目资金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按要求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项目建设上。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实行政府采购方式,保证资金使用安全,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资金支付,专帐核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绩效管理及目标。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置目标”的原则,根据项目实施和建设内容,设置项目绩效目标。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包括事前绩效目标管理,事中绩效运行监控跟踪管理、事后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实现预算与绩效一体化管理。

序号

项目绩效指标

绩 效 标 准

项目绩效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合格

1

数量指标

带动监测户和脱贫户

≥40户

≥28户

≥24户

2

数量指标

监测户和脱贫户户均年增收

≥2000元

≥1400元

≥1200元

3

数量指标

技术培训人数

≥80人

≥60人

≥45人

4

数量指标

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区

≥800亩

≥600亩

≥480亩

5

数量指标

开展技术试验面积

≥30亩

≥20亩

≥18亩

6

数量指标

技术试验报告

≥3份

≥2份

≥1份

7

效益指标

林果下经济作物技术覆盖及新技术应用

显著

一般

不变

8

服务对象满意指标

示范区群众满意度

≥95%

≥90%

≥85%

六、项目效益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建设完成4个幼年果园林下套种经济作物种示范基地共计800亩,按照每亩增收1500元计算,可增加收入*元。通过利益链接带动监测户和脱贫户40户,户均增收2000元,共计增收*元。通过示范基地带动, (略) *亩幼年果树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项目重点对示范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进行带动帮扶,有序带动其他农户因地制宜开展幼年果园林下经济作物种植, (略) 林下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 (略) 乡村振兴发展步伐。

(二)社会效益

大力发展林下种植经济,可以盘活经济效益低下的幼龄果树园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引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耕地红线政策下林地经济产值,带动落后地区农民的致富增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地区产业互补、经济互嵌,带动当地就业、一定程度下缓解农村地区劳动人口流失。

(三)生态效益

林下种植经济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产物,能够促进资源整合、提高生产效率,对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十分有利。依托相对稳定的果园林地资源,促使模式简单的林业经济向着多元化新兴模式方向转变,可以帮助林下经济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与国家提出的“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相适应。

2005年,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明确了以森林为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近年来,由于林下经济既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兼具了生态保护的要求,因此成为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为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特做优金沙江绿色农业, (略) 人民政府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规划建设林下经济*亩,每个县区至少建成一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发展林下经济可以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果业附加值,促进林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为切合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需求, (略) 高原立体气候条件及林果产业生产实际,特制定果园林下经济作物(工业辣椒、贡菜、南瓜、魔芋、云当归等)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依靠科技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与林荫优势,协同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等产业的复合经营模式。林下经济包括林下产业、林中产业、林上产业,本项目实施内容以研究探索和示范推广果园林下种植经济作物产业为主。林下种植模式是一种“套种+共生”的生态农业产业模式,根据种植经济作物的生长特性和林地生产实际,以林下行间套种和林荫下套种两种种植方式为主。

(一)林下种植经济生产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林果栽培面积为*亩,其中可林下行间套种的幼龄水果面积*亩,可在林荫下套种的林果面积*亩,基于现有的栽培面积,我市具有发展林下套种经济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在耕地“非粮化”政策影响下,水果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基于此,在市场经济的调控和省 (略) 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政策引导下,我市永胜、玉龙、宁蒗等区县*续有新型经营主体和少部分农户在林地下套种魔芋、食用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 (略) 林下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且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导致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种植零散难以形成规模,林下经济发展受限且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林下套种作物技术研究及示范点建设

我市林下经济产业持续发展离不开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尊重各县区林地生产实际,发挥本土优势,严格落实科学发展原则,加大对林下经济作物产业的技术研究和推广示范力度,改变固有的、与新发展理念不符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项目实施,旨在加强林下套种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因地制宜的最佳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模式,集成关键栽培管理技术,建设核心示范点,辐射带动各县区林下种植经济的发展, (略) 林下种植经济作物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连续性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二、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两山”理论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其内涵在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绿富同兴之道。“林下经济”作为积极践行“两山”发展理念、实现林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受到国家政府层面高度重视。为全 (略) 委主要领导调研指示要求,根据《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丽办通〔2018〕7号), (略) 林下经济产业健康发展,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 (略)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际和各类生产要素配置,2022年10月9日,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 (略)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3—2025年)》(丽政办发【2022】51号),在相关政策指导及加快新时代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我市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明确了推进林下经济产业集约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示范带动、创新技术、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推动林下经济产业扩面、提质、增效。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期限

(一)建设内容

(略) 林下经济生产实际,在各县区不同果种、树龄、园地、气候等实际种植基础情况上,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对乡村农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及科技人员的杠杆推动作用,以点带面的 (略) 林果下经济作物产业的发展,为提高经济作物产业产值探索可持续发展方向。

1、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结合项目实施背景,针对 (略) 范围内林下经济产业实际发展情况的调研结果, (略) 场发展趋势,选择相应的林果下经济作物种植地区及相应适宜作物。项目通过前期基础研究,计划建设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示范基地4个,示范面积800亩,其中: (略) 镇“木梨+南瓜”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00亩、古城区“猕猴桃+工业辣椒/南瓜”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亩、永胜县“沃柑+贡菜/工业辣椒”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50亩及华坪县“芒果+工业辣椒”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0亩。

2、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在建立核心示范区的前提下,建设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关键技术研究试验基地30亩,开展“木梨+南瓜”、“沃柑+贡菜/工业辣椒”、“苹果+南瓜/云当归/魔芋/工业辣椒”等优质品种、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种植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集成“经济林果+林下经济作物”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运用于生产。其中:在永胜县片角镇和涛源镇开展沃柑林下套种贡菜和工业辣椒试验10亩;在市经作站管护的滇西北温带落叶果树品种园开展苹果林下套种南瓜、工业辣椒、魔芋和云当归试验20亩。

3、科技培训。在建立核心示范区和技术试验基地基础上,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 (略) 范围内条件适宜并有意愿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种植企业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与座谈交流, (略) 范围内推动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并提供长久的技术支撑。预计培训人数80人次。

(二)项目实施期限

项目实施期限为: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

四、项目资金计划

(一)资金计划

项目资金来源:20 (略) 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计划共计投入经费*元。其中:示范基地建设*元,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经费16.*元,技术交流培训8.*元,

(二)资金概算

1、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开展种植户、种植企业技术人员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和技术宣传及培训80人×350元/人×3天,计划经费8.*元。

2、 (略) 镇“木梨+南瓜”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00亩、古城区“猕猴桃+工业辣椒/南瓜”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亩、永胜县“沃柑+贡菜/工业辣椒”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50亩及华坪县“芒果+工业辣椒”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0亩建设计划专用材料费*元,用于购买示范区种苗、肥料、农药等标准化种植管理专用材料费。

3、“木梨+南瓜”关键技术研究,“沃柑+贡菜/工业辣椒”关键技术研究、“苹果+南瓜/云当归/魔芋”关键技术研究经费16.*元,用于购买技术试验开展过程中的专用材料(种苗、肥料、农药)。

五、项目管理

(一)组织保障。一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略) 农业农村局创新办主任赵慧担任,成员有:彭涛(市农业绿色食品科科长)、任尚林(市乡村振兴局资金衔接科科长)李春华( (略) 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资金管理,督促、指导、检查、协调等工作。二是成立项目实施小组, (略) 经济作物工作站李春华同志担任, (略) 经济作物工作赞相关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小组负责项目实施指导、技术培训、任务落实、数据收集整理、考核总结等工作。

(二) (略) 线。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因地制宜的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技术研究和示范点建设方案,主要以玉龙县木梨行间套种南瓜、永胜县柑橘行间套种贡菜和工业辣椒、苹果行间套种云当归等为技术研究和示范点创建方向,研究和探索在不同林果产业中套种不同经济作物以创造良好经济效益为目的,集成林下行间种植经济作物在肥效利用、品种选择、病虫害管理、水肥一体化应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展技术研究的同时打造核心示范点,为经济林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项目管理。为切实做好项目实施的组织保障工作,各县(区)经济作物产业推广单位根据示范点布局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项目实施意见及建议,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项目评审、 (略) 级项目方案并组织实施, (略) 经济作物工作站具体负责项目指导。

(四)资金管理。项目资金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按要求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项目建设上。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实行政府采购方式,保证资金使用安全,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资金支付,专帐核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绩效管理及目标。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置目标”的原则,根据项目实施和建设内容,设置项目绩效目标。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包括事前绩效目标管理,事中绩效运行监控跟踪管理、事后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实现预算与绩效一体化管理。

序号

项目绩效指标

绩 效 标 准

项目绩效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合格

1

数量指标

带动监测户和脱贫户

≥40户

≥28户

≥24户

2

数量指标

监测户和脱贫户户均年增收

≥2000元

≥1400元

≥1200元

3

数量指标

技术培训人数

≥80人

≥60人

≥45人

4

数量指标

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区

≥800亩

≥600亩

≥480亩

5

数量指标

开展技术试验面积

≥30亩

≥20亩

≥18亩

6

数量指标

技术试验报告

≥3份

≥2份

≥1份

7

效益指标

林果下经济作物技术覆盖及新技术应用

显著

一般

不变

8

服务对象满意指标

示范区群众满意度

≥95%

≥90%

≥85%

六、项目效益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建设完成4个幼年果园林下套种经济作物种示范基地共计800亩,按照每亩增收1500元计算,可增加收入*元。通过利益链接带动监测户和脱贫户40户,户均增收2000元,共计增收*元。通过示范基地带动, (略) *亩幼年果树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项目重点对示范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进行带动帮扶,有序带动其他农户因地制宜开展幼年果园林下经济作物种植, (略) 林下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 (略) 乡村振兴发展步伐。

(二)社会效益

大力发展林下种植经济,可以盘活经济效益低下的幼龄果树园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引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耕地红线政策下林地经济产值,带动落后地区农民的致富增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地区产业互补、经济互嵌,带动当地就业、一定程度下缓解农村地区劳动人口流失。

(三)生态效益

林下种植经济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产物,能够促进资源整合、提高生产效率,对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十分有利。依托相对稳定的果园林地资源,促使模式简单的林业经济向着多元化新兴模式方向转变,可以帮助林下经济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与国家提出的“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相适应。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