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安新区大学城北部片区排水防涝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贵安新区大学城北部片区排水防涝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公示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4年07月18日-2024年07月24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 0851-*(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环评科)

传真: 0851-*

通讯地址: 贵州省贵安新区湖潮乡百马大道与贵清大道 (略) 民中心4楼C区c-411办公室

邮编: *

项目名称

贵安新区大学城北部片区排水防涝建设工程项目

建设地点

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

建设单位

贵州贵安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贵州博 (略)

项目概况

贵安新区大学城北部片区排水防涝建设工程全长2.478km,其中明渠长度265m、箱涵长度1913m、隧道长度300m。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扬尘、机械车辆尾气、沥青烟和食堂油烟。施工期应对施工扬尘进行全过程管理,对露天堆放的物料进行遮盖,施工场地定期洒水,确保施工场地扬尘排放符合《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2/1700-2022)表1排放限值要求。施工期运输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作业,限制车辆行驶速度,降低扬尘的产生。施工场地进出口设置车轮清洗槽,驶离施工现场的车辆、车轮需冲 (略) 行驶。施工单位选择优质环保的工程设备和燃油,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减少施工机械尾气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当选择有风天气,以便于极少量的沥青散发,减少集聚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做好作业人员的防护工作。食堂油烟废气经抽油烟机处理后,集中收集至屋顶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2.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主要水污染物为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和隧道涌水。营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 (略) (略) ,最终进入花溪南部处理厂处理。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3座,总容积为8.0m3)收集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施工期产生的少量隧道涌水泵至洞外沉淀池(1座,容积为50m3),清水通过添加PAM等絮凝剂絮凝沉淀,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后,经现有的应急雨水管道 (略) (略) ,最终排入洛坪水库。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作业产生的噪声。施工单位应当通过优选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隔声罩、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施工围挡等措施减少施工噪声排放,施工期场界噪声排放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一般固体废物包括土石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项目土石方开挖量为22.*m3,填方为18.*m3,产生的废弃土石方3.*m3,运至项目西南侧4.8km处的贵州 (略) 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高端A4地块项目,严禁随意丢弃。剥离表土临时堆放于表土堆场,用于项目绿化。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998.4m3,统一清运至政府相关部门指定的合法弃渣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送至附近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施工期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产生的废机油、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临时贮存,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废气、噪声、固废产生。

公示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4年07月18日-2024年07月24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 0851-*(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环评科)

传真: 0851-*

通讯地址: 贵州省贵安新区湖潮乡百马大道与贵清大道 (略) 民中心4楼C区c-411办公室

邮编: *

项目名称

贵安新区大学城北部片区排水防涝建设工程项目

建设地点

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

建设单位

贵州贵安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贵州博 (略)

项目概况

贵安新区大学城北部片区排水防涝建设工程全长2.478km,其中明渠长度265m、箱涵长度1913m、隧道长度300m。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扬尘、机械车辆尾气、沥青烟和食堂油烟。施工期应对施工扬尘进行全过程管理,对露天堆放的物料进行遮盖,施工场地定期洒水,确保施工场地扬尘排放符合《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2/1700-2022)表1排放限值要求。施工期运输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作业,限制车辆行驶速度,降低扬尘的产生。施工场地进出口设置车轮清洗槽,驶离施工现场的车辆、车轮需冲 (略) 行驶。施工单位选择优质环保的工程设备和燃油,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减少施工机械尾气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当选择有风天气,以便于极少量的沥青散发,减少集聚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做好作业人员的防护工作。食堂油烟废气经抽油烟机处理后,集中收集至屋顶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2.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主要水污染物为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和隧道涌水。营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 (略) (略) ,最终进入花溪南部处理厂处理。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3座,总容积为8.0m3)收集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施工期产生的少量隧道涌水泵至洞外沉淀池(1座,容积为50m3),清水通过添加PAM等絮凝剂絮凝沉淀,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后,经现有的应急雨水管道 (略) (略) ,最终排入洛坪水库。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作业产生的噪声。施工单位应当通过优选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隔声罩、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施工围挡等措施减少施工噪声排放,施工期场界噪声排放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一般固体废物包括土石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项目土石方开挖量为22.*m3,填方为18.*m3,产生的废弃土石方3.*m3,运至项目西南侧4.8km处的贵州 (略) 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高端A4地块项目,严禁随意丢弃。剥离表土临时堆放于表土堆场,用于项目绿化。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998.4m3,统一清运至政府相关部门指定的合法弃渣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送至附近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施工期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产生的废机油、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临时贮存,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废气、噪声、固废产生。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