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县岩祥山110kV升压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册亨县岩祥山110kV升压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册亨县岩祥山110kV升压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中核汇能 (略) 册亨分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略)
项目概况:册亨县岩祥山110kV升压站工程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八渡镇境内,为册亨县岩祥山100MW风电项目的配套工程,主体工程于2023年3月7日获得贵州省能源局核准文件《省能源局关于同意册亨县岩祥山风电场项目核准的通知》(黔能源审〔2023〕87号)。 项目建设110kV升压站1座,电压等级为110/35kV,主变容量为2×100MVA,1#主变为本期风电场使用,2#主变为附近储能电 (略) 使用,均采用户外布置,冷却方式均为油浸自冷(ONAN);110kV配电装置本期采用单母线接线,本期建设1个110kV主变进线间隔、1个110kV出线间隔和1个PT间隔,并同时建设1个主变间隔条件满足储能电站接入使用,110kV出线总回数1回,架空出线,采用户外GIS组合设备布置;35kV采用单母线接线,5回本工程风电 (略) 进线,1回SVG进线、1回接地变兼站用变进线、1回主变进线和1回PT柜;另外储能变电区域有5回储能电 (略) 进线,1回SVG进线、1回接地变兼站用变进线、1回主变进线和1回PT柜升压站35kV系统设置集中无功补偿装置,本工程选用2台±24MVar 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 项目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136.*元,占总投资的2.87%。环评不包括册亨县岩祥山110k (略) 工程、间隔扩建工程,评估意见仅包括册亨县岩祥山110kV升压站工程的评估。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 响的对策和措施:㈠施工期 1.扬尘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土方挖掘、物料运输和使用、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产生的施工扬尘。为尽量减少施工期扬尘的大气环境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划定施工范围,文明施工;场地四周应设有围挡 (略) 硬化,防止扬尘的扩散;施工场区物料及渣土运输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采用篷布覆盖,防止运输过程中撒落,降低粉尘和扬尘对周边空气环境的影响;场地 (略) 面和场地进行洒水抑尘;对含容易起尘物料堆放设置有效抑 (略) 或防尘布。 审查意见:施工期采取的扬尘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2.废水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污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化粪池收集后交由附近村民用作农肥;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于灰土拌和、施工区域洒水降尘。 审查意见:施工期采取的废水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3.噪声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运行产生,为间歇声源。环评要求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升压站施工前设置围障或围墙设施;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强固定噪声源应考虑加装隔音罩,同时应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粘贴通告和投诉电话,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运输车辆经过敏感点时应减速行驶、禁止鸣笛。 审查意见:施工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4.固体废物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工程土石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危险废物。 土石方内部回填使用,达到综合平衡后,弃方运至项目东南侧700m处册亨岩祥山风电场建设的3#弃土场集中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施工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进行各类废物的收集、贮存,施工结束后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置。 审查意见:施工期采取固废处置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5.生态环境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植被的破坏,对动物生境的破坏,水土流失等,为减小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评建议: (1)施工期植被保护与恢复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对征占的土地应按相关手续办理征地手续并获得相应批复文件后开展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 2)严格控制升压站站址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 3)施工期临时设施用地选择在征地范围内,因升压站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站界内外)均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在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对占用的临时用地进行覆土整治及生态补偿。 4)尽可能保护表层有肥力的土壤,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便于后期绿化利用。 (2)施工期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1)加强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打击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 2)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 3)人类的活动增加,会给环境污染带来新的隐患。从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本工程开发建设前,尽量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不利影响。 (3)施工期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对施工工地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控制区域水土流失,具体的水土流失控制措施如下: 1)升压站施工期注意选择适宜的施工季节,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并准备一定数量的遮盖物,遇突发雨天、大风天气时遮盖挖填土的作业面。 2)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土方工程应集中作业,缩短作业时间,可回填的松散土要及时回填压实。雨天前应及时采取碾压等措施,减少作业面松散土量。 3)应严格控制施工占地,临时施工机械设备和设施、材料场均布置在站区征地红线范围内,从而减少工程建设对站址区域地表的扰动影响。 4)施工结束后,即对站内施工临时占地进行平整,施工生产区因规划为预留用地,暂时考虑恢复绿地。 5)设置围挡,减少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量。 6)施工结束后,应对站址施工扰动区域及时进行清理和平整,并按要求进行植被恢复、地面硬化。 (4)高支护和高边坡保护措施 1)高支护和高边坡应尽量避开暴雨季节施工,并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 2)施工方应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对高支护和高边坡进行加强崩塌、滑坡的防护和排、疏、导工程。 3)建议对岩质边坡 (略) 进行防护,必要时并结合坡面防护等支护措。 4)站区支护,采取使用C30混凝土加钢筋在填方区进行支护。 (5)生态补偿措施 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会破坏一定的植被,使生物量减少,因此应采取措施进行生态补偿。 1)树种选择。影响区内植被恢复必须以乡土植物为主,严禁外来植物,防止外来植物对该区域生物入侵。 2)区域人迹较少植被类型多样,植被连通性较高,其生态补偿措施应以栽植乔-灌-草复合生态系统为主,加速植被恢复。 (6)水源保护区保护措施 1)施工单位应采取切实有效施工方案,优化施 (略) ,对者术水库水源保护区及准保护区进行避让,最大限度减小涉及准保护区的工程占地,同时减缓施工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水量影响。 2)涉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范围的施工避开雨季施工,选择枯水季节最大限度减小工程建设对地下水以及周边山间等沟水的影响。 3)工程建设过程中禁止破坏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的水源涵养林、护岸林。 4)在项目工程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并尽快进行植被恢复,让植被尽快起到保持水土、固结土壤、涵养水分、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复要求,做好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雨水冲刷、水土流失等再次不利影响。 审查意见:施工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㈡运营期 1.电磁辐射 根据《报告表》,升压站电磁环境影响选用六马110kV升压站作为类比对象,六马110kV升压站与本项目规模、运行方式等相似。由类比结果可知:项目升压站投运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50Hz时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000V/m、100μT)的要求。 电磁环境保护措施:运行期加强日常巡查,保证站内高压设备、建筑物钢铁件均接地良好,所有设备导电元件间接触部位均应连接紧密,以减小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将升压站内电气设备接地,以减少电磁场场强;升压站内大功率的电磁设备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升压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做到表面光滑,尽量避免毛刺的出现,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升压站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加强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电磁环境知识的培训,加强宣传教育。 审查意见:采取的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2.声环境 变压器设备选型时,优选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站内电气设备。主变压器发生异响时应及时处理;设备安装时采用减振基础等措施,并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定期对站内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保证主变压器等运行良好;修建砖砌实体站区围墙,以减少噪声对站区外环境的影响。升压站各向厂界昼、夜间噪声贡献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区标准。 审查意见: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4.水环境 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2.5m3/d,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 (略) 杂用水水质》(GB/T*-2020) (略) 绿化用水标准后回用于站区绿化。 审查意见:采取的废水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3.固体废物 升压站运维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集中处理。废铅蓄电池收集后暂存于站内危废暂存间(40m2)内,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危险废物暂存间须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要求建设及管理。在站内中部设置1个事故油池(30m3),当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油污水进入变压器底部设有贮油坑,坑底设有排油管,排油管连接到总事故油池,经油水分离装置分离后,含油废水集中收集进项目设置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和进入事故油池中的废油一起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审查意见:采取的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项目名称:册亨县岩祥山110kV升压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中核汇能 (略) 册亨分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略)
项目概况:册亨县岩祥山110kV升压站工程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八渡镇境内,为册亨县岩祥山100MW风电项目的配套工程,主体工程于2023年3月7日获得贵州省能源局核准文件《省能源局关于同意册亨县岩祥山风电场项目核准的通知》(黔能源审〔2023〕87号)。 项目建设110kV升压站1座,电压等级为110/35kV,主变容量为2×100MVA,1#主变为本期风电场使用,2#主变为附近储能电 (略) 使用,均采用户外布置,冷却方式均为油浸自冷(ONAN);110kV配电装置本期采用单母线接线,本期建设1个110kV主变进线间隔、1个110kV出线间隔和1个PT间隔,并同时建设1个主变间隔条件满足储能电站接入使用,110kV出线总回数1回,架空出线,采用户外GIS组合设备布置;35kV采用单母线接线,5回本工程风电 (略) 进线,1回SVG进线、1回接地变兼站用变进线、1回主变进线和1回PT柜;另外储能变电区域有5回储能电 (略) 进线,1回SVG进线、1回接地变兼站用变进线、1回主变进线和1回PT柜升压站35kV系统设置集中无功补偿装置,本工程选用2台±24MVar 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 项目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136.*元,占总投资的2.87%。环评不包括册亨县岩祥山110k (略) 工程、间隔扩建工程,评估意见仅包括册亨县岩祥山110kV升压站工程的评估。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 响的对策和措施:㈠施工期 1.扬尘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土方挖掘、物料运输和使用、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产生的施工扬尘。为尽量减少施工期扬尘的大气环境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划定施工范围,文明施工;场地四周应设有围挡 (略) 硬化,防止扬尘的扩散;施工场区物料及渣土运输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采用篷布覆盖,防止运输过程中撒落,降低粉尘和扬尘对周边空气环境的影响;场地 (略) 面和场地进行洒水抑尘;对含容易起尘物料堆放设置有效抑 (略) 或防尘布。 审查意见:施工期采取的扬尘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2.废水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污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化粪池收集后交由附近村民用作农肥;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于灰土拌和、施工区域洒水降尘。 审查意见:施工期采取的废水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3.噪声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运行产生,为间歇声源。环评要求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升压站施工前设置围障或围墙设施;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强固定噪声源应考虑加装隔音罩,同时应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粘贴通告和投诉电话,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运输车辆经过敏感点时应减速行驶、禁止鸣笛。 审查意见:施工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4.固体废物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工程土石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危险废物。 土石方内部回填使用,达到综合平衡后,弃方运至项目东南侧700m处册亨岩祥山风电场建设的3#弃土场集中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施工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进行各类废物的收集、贮存,施工结束后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置。 审查意见:施工期采取固废处置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5.生态环境 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植被的破坏,对动物生境的破坏,水土流失等,为减小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评建议: (1)施工期植被保护与恢复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对征占的土地应按相关手续办理征地手续并获得相应批复文件后开展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 2)严格控制升压站站址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 3)施工期临时设施用地选择在征地范围内,因升压站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站界内外)均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在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对占用的临时用地进行覆土整治及生态补偿。 4)尽可能保护表层有肥力的土壤,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便于后期绿化利用。 (2)施工期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1)加强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打击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 2)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 3)人类的活动增加,会给环境污染带来新的隐患。从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本工程开发建设前,尽量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不利影响。 (3)施工期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对施工工地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控制区域水土流失,具体的水土流失控制措施如下: 1)升压站施工期注意选择适宜的施工季节,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并准备一定数量的遮盖物,遇突发雨天、大风天气时遮盖挖填土的作业面。 2)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土方工程应集中作业,缩短作业时间,可回填的松散土要及时回填压实。雨天前应及时采取碾压等措施,减少作业面松散土量。 3)应严格控制施工占地,临时施工机械设备和设施、材料场均布置在站区征地红线范围内,从而减少工程建设对站址区域地表的扰动影响。 4)施工结束后,即对站内施工临时占地进行平整,施工生产区因规划为预留用地,暂时考虑恢复绿地。 5)设置围挡,减少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量。 6)施工结束后,应对站址施工扰动区域及时进行清理和平整,并按要求进行植被恢复、地面硬化。 (4)高支护和高边坡保护措施 1)高支护和高边坡应尽量避开暴雨季节施工,并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 2)施工方应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对高支护和高边坡进行加强崩塌、滑坡的防护和排、疏、导工程。 3)建议对岩质边坡 (略) 进行防护,必要时并结合坡面防护等支护措。 4)站区支护,采取使用C30混凝土加钢筋在填方区进行支护。 (5)生态补偿措施 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会破坏一定的植被,使生物量减少,因此应采取措施进行生态补偿。 1)树种选择。影响区内植被恢复必须以乡土植物为主,严禁外来植物,防止外来植物对该区域生物入侵。 2)区域人迹较少植被类型多样,植被连通性较高,其生态补偿措施应以栽植乔-灌-草复合生态系统为主,加速植被恢复。 (6)水源保护区保护措施 1)施工单位应采取切实有效施工方案,优化施 (略) ,对者术水库水源保护区及准保护区进行避让,最大限度减小涉及准保护区的工程占地,同时减缓施工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水量影响。 2)涉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范围的施工避开雨季施工,选择枯水季节最大限度减小工程建设对地下水以及周边山间等沟水的影响。 3)工程建设过程中禁止破坏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的水源涵养林、护岸林。 4)在项目工程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并尽快进行植被恢复,让植被尽快起到保持水土、固结土壤、涵养水分、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复要求,做好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雨水冲刷、水土流失等再次不利影响。 审查意见:施工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㈡运营期 1.电磁辐射 根据《报告表》,升压站电磁环境影响选用六马110kV升压站作为类比对象,六马110kV升压站与本项目规模、运行方式等相似。由类比结果可知:项目升压站投运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50Hz时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000V/m、100μT)的要求。 电磁环境保护措施:运行期加强日常巡查,保证站内高压设备、建筑物钢铁件均接地良好,所有设备导电元件间接触部位均应连接紧密,以减小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将升压站内电气设备接地,以减少电磁场场强;升压站内大功率的电磁设备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升压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做到表面光滑,尽量避免毛刺的出现,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升压站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加强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电磁环境知识的培训,加强宣传教育。 审查意见:采取的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2.声环境 变压器设备选型时,优选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站内电气设备。主变压器发生异响时应及时处理;设备安装时采用减振基础等措施,并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定期对站内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保证主变压器等运行良好;修建砖砌实体站区围墙,以减少噪声对站区外环境的影响。升压站各向厂界昼、夜间噪声贡献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区标准。 审查意见: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4.水环境 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2.5m3/d,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 (略) 杂用水水质》(GB/T*-2020) (略) 绿化用水标准后回用于站区绿化。 审查意见:采取的废水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3.固体废物 升压站运维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集中处理。废铅蓄电池收集后暂存于站内危废暂存间(40m2)内,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危险废物暂存间须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要求建设及管理。在站内中部设置1个事故油池(30m3),当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油污水进入变压器底部设有贮油坑,坑底设有排油管,排油管连接到总事故油池,经油水分离装置分离后,含油废水集中收集进项目设置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和进入事故油池中的废油一起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审查意见:采取的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可行,评价结论可信。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