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市协恒水泥制品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瑞丽市协恒水泥制品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692-*。公示期:2024年8月6日—2024年8月12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略) (略) 政务服务中心 邮 编:* 联系电话:0692-*
项目名称 | (略) 协恒水泥制品厂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勐卯镇芒令村委会户岛村民小组1号 | 建设单位 | (略) 协恒水泥制品厂 | |
环评文件类型 | 环境影响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云南 (略) | |||
项目概况 | ||||||
本项目总投资*元,总占地面积为5666.95m2,项目已购置有装载机、搅拌机、空压机、滚焊机、行吊等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购买有水泥、砂石、钢筋等原辅料,建设3条水泥管生产线、1条透水砖生产线。形成年产水泥管*根、透水砖*平方米(83.*块)。 |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
项目施工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固体废物、施工器械噪声及废水等。 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无组织废气主要为原料堆场粉尘、原料卸料粉尘、水泥筒仓呼吸粉尘、食堂油烟、运输车辆废气、恶臭等。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油水分离器油污、化粪池污泥、布袋除尘器布袋、废机油等。 | ||||||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废气环境保护措施 ①扬尘污染重在加强管理,施工队*现场作业必须明确环保责任,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安排1名施工人员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的飞扬。 ②合理布设施工作业场地,作业场地按施工规划应设置在施工场地内。 ③严格管理运输车辆,对运输车辆实行限速、限制超载,并采取篷布覆盖等措施。 ④对项目建筑材料堆放区,砂石料、水泥等进行覆盖。 ⑤优化项目 (略) ,并视情况 (略) 及时进行清扫、冲洗及洒水作业, (略) 扬尘。 ⑥施工期,设1人负责施工期环保管理和对策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巡查,发现环境污染、投诉和纠纷等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妥善合理解决。 2、施工期废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本项目施工人员约10人,均在项目内食宿,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水量约为0.6m3/d,利用化粪池进行处理。 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沉淀池、收集池等环保设施的建设作业过程中,产生量较少,主要污染因子为SS。施工废水采用沉淀池(容积为1.0m3)处理,沉淀后的废水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降尘,不外排。对环境影响较小。 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间于施工场地内建设1个容积为1m3的临时废水沉淀池,建筑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结束后临时沉淀池进行填平、硬化处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进入防渗化粪池,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施工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 ①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进行施工时间、施工噪声的控制,以减少工程建设施工对周边造成的声环境影响。 ②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在12:00~14:00、22:00~次日6:00期间进行建筑施工作业,若要进行连续施工作业,施工单位按照相关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应提前3天进行公告。 ③施工运输车辆应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合理安排 (略) 线和时间。 ④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音、振动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并带有消声和隔音的附属设备。 ⑤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精心组织施工,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使用,以免噪声产生叠加,减小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避免多台高噪音的机械设备在同一工场和同一时间使用。 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状态。 ⑦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施工期间组织好区内交通,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设立专职人员负责该工作。 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措施 ①土石方 本项目施工期土石方主要是雨水收集池、沉淀池的修建产生的土石方,根据相关设计资料,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共开挖土石方量较少,项目开挖土石方全部用于项目区覆土回填,整个项目区实现挖填平衡,无废弃土石方产生。 ②建筑垃圾 本项目建筑垃圾主要为设备安装过程产生的包装废料,主要有各种设备的包装箱、包装袋、各种废钢配件和金属管线废料等,以及改建一般固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对产生的建筑垃圾应进行充分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部分应给予收集,由建设单位运往政府指定建筑垃圾场进行处置,不得随意堆放。 ③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依托在项目区食宿,项目施工人员约1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6kg/(人·d)估算,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6kg/d。生活垃圾通过在施工场地内设置垃圾桶,垃圾桶收集后的垃圾定期转运至勐卯镇垃圾收集中心集中统一处置。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①原料卸料粉尘、原料堆存扬尘粉尘 水泥、砂石原料卸到三面围挡的原料堆场, (略) 进行遮盖,并在卸料和堆料过程中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②投料和搅拌过程产生的粉尘 本项目拟在1#、2#、3#、4#生产线的搅拌机、配料机上方均设置收集效率不小于90%集气罩对颗粒物废气进行收集,采用除尘效率不低于99%的布袋除尘及15m高排气筒对生产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处理后排放; ③水泥筒仓顶呼吸粉尘 采用除尘效率不低于99%的布袋除尘及15m高排气筒对生产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处理后排放; ④食堂油烟 通过设置一台抽油烟机及排烟管道,产生的油烟废气经抽油烟机收集后引至室外排放; ⑤运输车辆废气 车辆行驶时采取洒水降尘;运输车辆采用篷布遮盖; (略) 面、保持洁净; ⑥焊接废气 因本项目采用自动滚焊机钢筋笼,属于电阻焊,滚焊(热连)过程焊接时间短,不使用焊接材料及焊剂,基本无焊接烟尘产生,产生量较小,属于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⑦化粪池和垃圾收集设施恶臭 化粪池为地埋式,垃圾收集桶选用密闭式垃圾桶,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处置,不在项目内大量堆存。 2、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①生活用水 产生的食堂废水经油水分离器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同收集至防渗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废水经防渗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收集池,作为液体肥料晴天用于项目周边农田施肥,雨天储存待晴天再用于项目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②生产用水 A.混凝土拌和用水 项目混凝土拌和环节需要加水进行搅拌,搅拌用水全部进入产品; B.设备冲洗废水 冲洗废水排入生产线旁设置的设备冲洗废水沉淀池,回用于设备冲洗,不外排。 C.养护废水(雨天不养护) 养护用水经蒸发及自然风干后无废水产生。 ③洒水降尘用水 降尘用水在地面蒸发,不会产生废水。 ④初期雨水 厂区内雨水经截雨水沟收集后进入1座容积30m3的雨水收集池处理后,雨天暂存,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不外排。 3、噪声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根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噪声预测分析的内容可知,项目厂界噪声预测结果均达标。,本项目建成后厂界噪声均能达标,厂界噪声源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噪声源较为分散,运营期只要加强管理,按要求采取减防治措施,噪声对项目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4、固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①包装废料 统一收集后暂存至一般固废间,定期进行外售。 ②生活垃圾 项目区拟设置生活垃圾桶,生活垃圾通过垃圾桶收集后,定期由职工运至勐卯镇的垃圾收集中心,由勐卯镇垃圾收集中心统一清运处置。 ③餐厨垃圾 项目设置2个垃圾桶,统一收集后暂存于食堂内,同生活垃圾清运至勐卯镇的垃圾收集中心,再由勐卯镇垃圾收集中心统一清运处置。 ④油水分离器油污 油水分离器产生的油污应由项目工作人员定期清掏,同生活垃圾清运至勐卯镇的垃圾收集中心,再由勐卯镇垃圾收集中心统一清运处置。 ⑤化粪池污泥 化粪池污泥委托附近村民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地施肥。 ⑥设备冲洗废水沉淀池沉渣 定期清掏并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置。 ⑦雨水收集池沉渣 雨水收集池沉渣定期清掏并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置。 ⑧布袋除尘器收集粉尘、车间沉降粉尘 及时清理统一收集后全部作为原料回用于水泥制品生产。 ⑨布袋除尘器废布袋 由环保设施供应厂家定期更换后带走。 ⑩废机油及废机油桶 废机油采用密封桶密闭存放、废机油桶经收集后统一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5、地下水及土壤保护对策措施 A.源头控制措施 项目应按照设计及环评要求,完善雨 (略) ,对产生的废水进行严格管理,设置废水收集管道、油水分离器、废水沉淀池等,对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后回用,禁止废水外排,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源头上防止污水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 B.分区防渗措施 a.重点防渗区:项目按要求新建1间规范的危废暂存间,建筑面积为10m2,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进行防渗;废机油和废机油桶统一收集于危废暂存间,禁止乱扔乱放。 b.一般防渗区:项目化粪池、生产废水沉淀池、雨水收集池等进行一般防渗;确保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10-7cm/s。 c.简单防渗区:指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的区域,需对地面进行一般硬化处理。项目生活区地面进行一般硬化处理。 C.运行管理要求 a.项目建成后运行期须定期检查污 (略) 、油水分离器防渗层的破损情况,若发现有破损部位须及时进行修补。 b.项目运行期间,需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杜绝非正常情况的发生,避免污染物进入土壤及地下水含水层中。 6、环境风险保护对策措施 A.危险废物泄漏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①设置1间独立的、建筑面积为10.0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立明显标牌标识,地面硬化并采取防渗措施,危险废物经分类收集后统一暂存于危废暂存间,严禁随意堆放、处置。 ②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同时检查场内暂存场所有无泄漏、雨水浸泡等问题,及时处理。 ③危险废物及时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禁止在项目内大量堆存。 ④设置相关运行管理台账,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经营者均须做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 B.废水非正常排放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当发生污水事故时,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应快速、有效、有序地实施现场控制,有效控制事态。应急措施如下: ①化粪池故障 当化粪池发生破裂或者泄漏,可能导致污水外泄至周围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中,造成水质污染,危害周边环境及生态系统。同时,化粪池会产生有毒气体释放,如硫化氢等,一旦释放到空气中,可能对周围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发中毒事故。 ②事故预防措施 a.选用优质设备,化粪池必须选择质量优良、事故率低、便于维修的产品。 b.加强事故苗头监控,定期巡检、调节、保养、维修。及时发现有可能引起事故的异常运行苗头,消除事故隐患。 c.定期对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就需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d.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在平时严格按规程办事。 e.加强运行管理和进出水的监测工作,未经处理达标的污水严禁外排。 f.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在日常的工作管理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落实到人、明确职责、定期检查。 C.火灾、爆炸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①加强火源管理,杜绝火种,严禁闲杂人员入内;设置醒目的防火、禁止吸烟及明火标志,原辅料间内禁止一切火源(包括高热源)。 ②在场内区内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且确保数量和质量上过关。 ③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防火安全管理规定。 ④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同时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灭火器应布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方,并定期维护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 ⑤制定和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及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除加强对员工的消防知识培训,对消防安全责任人及员工也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D.粉尘超标、非正常排放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综合考虑,本项目除尘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及事故的类型,建设单位应定期对废气处置设施进行检修,并形成制度。安排环保专员对废气处置设施进行管理,设备检修过程和设施维护过程应暂时停止生产,防止因维护检修造成废气排入空气环境造成污染。 | ||||||
公众参与情况 | ||||||
-- | ||||||
拟审批意见 | ||||||
拟审批意见 | 拟同意审批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692-*。公示期:2024年8月6日—2024年8月12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略) (略) 政务服务中心 邮 编:* 联系电话:0692-*
项目名称 | (略) 协恒水泥制品厂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勐卯镇芒令村委会户岛村民小组1号 | 建设单位 | (略) 协恒水泥制品厂 | |
环评文件类型 | 环境影响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云南 (略) | |||
项目概况 | ||||||
本项目总投资*元,总占地面积为5666.95m2,项目已购置有装载机、搅拌机、空压机、滚焊机、行吊等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购买有水泥、砂石、钢筋等原辅料,建设3条水泥管生产线、1条透水砖生产线。形成年产水泥管*根、透水砖*平方米(83.*块)。 |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
项目施工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固体废物、施工器械噪声及废水等。 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无组织废气主要为原料堆场粉尘、原料卸料粉尘、水泥筒仓呼吸粉尘、食堂油烟、运输车辆废气、恶臭等。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油水分离器油污、化粪池污泥、布袋除尘器布袋、废机油等。 | ||||||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废气环境保护措施 ①扬尘污染重在加强管理,施工队*现场作业必须明确环保责任,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安排1名施工人员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的飞扬。 ②合理布设施工作业场地,作业场地按施工规划应设置在施工场地内。 ③严格管理运输车辆,对运输车辆实行限速、限制超载,并采取篷布覆盖等措施。 ④对项目建筑材料堆放区,砂石料、水泥等进行覆盖。 ⑤优化项目 (略) ,并视情况 (略) 及时进行清扫、冲洗及洒水作业, (略) 扬尘。 ⑥施工期,设1人负责施工期环保管理和对策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巡查,发现环境污染、投诉和纠纷等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妥善合理解决。 2、施工期废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本项目施工人员约10人,均在项目内食宿,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水量约为0.6m3/d,利用化粪池进行处理。 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沉淀池、收集池等环保设施的建设作业过程中,产生量较少,主要污染因子为SS。施工废水采用沉淀池(容积为1.0m3)处理,沉淀后的废水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降尘,不外排。对环境影响较小。 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间于施工场地内建设1个容积为1m3的临时废水沉淀池,建筑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结束后临时沉淀池进行填平、硬化处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进入防渗化粪池,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施工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 ①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进行施工时间、施工噪声的控制,以减少工程建设施工对周边造成的声环境影响。 ②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在12:00~14:00、22:00~次日6:00期间进行建筑施工作业,若要进行连续施工作业,施工单位按照相关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应提前3天进行公告。 ③施工运输车辆应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合理安排 (略) 线和时间。 ④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音、振动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并带有消声和隔音的附属设备。 ⑤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精心组织施工,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使用,以免噪声产生叠加,减小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避免多台高噪音的机械设备在同一工场和同一时间使用。 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状态。 ⑦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施工期间组织好区内交通,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设立专职人员负责该工作。 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措施 ①土石方 本项目施工期土石方主要是雨水收集池、沉淀池的修建产生的土石方,根据相关设计资料,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共开挖土石方量较少,项目开挖土石方全部用于项目区覆土回填,整个项目区实现挖填平衡,无废弃土石方产生。 ②建筑垃圾 本项目建筑垃圾主要为设备安装过程产生的包装废料,主要有各种设备的包装箱、包装袋、各种废钢配件和金属管线废料等,以及改建一般固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对产生的建筑垃圾应进行充分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部分应给予收集,由建设单位运往政府指定建筑垃圾场进行处置,不得随意堆放。 ③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依托在项目区食宿,项目施工人员约1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6kg/(人·d)估算,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6kg/d。生活垃圾通过在施工场地内设置垃圾桶,垃圾桶收集后的垃圾定期转运至勐卯镇垃圾收集中心集中统一处置。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①原料卸料粉尘、原料堆存扬尘粉尘 水泥、砂石原料卸到三面围挡的原料堆场, (略) 进行遮盖,并在卸料和堆料过程中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②投料和搅拌过程产生的粉尘 本项目拟在1#、2#、3#、4#生产线的搅拌机、配料机上方均设置收集效率不小于90%集气罩对颗粒物废气进行收集,采用除尘效率不低于99%的布袋除尘及15m高排气筒对生产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处理后排放; ③水泥筒仓顶呼吸粉尘 采用除尘效率不低于99%的布袋除尘及15m高排气筒对生产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处理后排放; ④食堂油烟 通过设置一台抽油烟机及排烟管道,产生的油烟废气经抽油烟机收集后引至室外排放; ⑤运输车辆废气 车辆行驶时采取洒水降尘;运输车辆采用篷布遮盖; (略) 面、保持洁净; ⑥焊接废气 因本项目采用自动滚焊机钢筋笼,属于电阻焊,滚焊(热连)过程焊接时间短,不使用焊接材料及焊剂,基本无焊接烟尘产生,产生量较小,属于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⑦化粪池和垃圾收集设施恶臭 化粪池为地埋式,垃圾收集桶选用密闭式垃圾桶,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处置,不在项目内大量堆存。 2、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①生活用水 产生的食堂废水经油水分离器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同收集至防渗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废水经防渗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收集池,作为液体肥料晴天用于项目周边农田施肥,雨天储存待晴天再用于项目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②生产用水 A.混凝土拌和用水 项目混凝土拌和环节需要加水进行搅拌,搅拌用水全部进入产品; B.设备冲洗废水 冲洗废水排入生产线旁设置的设备冲洗废水沉淀池,回用于设备冲洗,不外排。 C.养护废水(雨天不养护) 养护用水经蒸发及自然风干后无废水产生。 ③洒水降尘用水 降尘用水在地面蒸发,不会产生废水。 ④初期雨水 厂区内雨水经截雨水沟收集后进入1座容积30m3的雨水收集池处理后,雨天暂存,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不外排。 3、噪声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根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噪声预测分析的内容可知,项目厂界噪声预测结果均达标。,本项目建成后厂界噪声均能达标,厂界噪声源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噪声源较为分散,运营期只要加强管理,按要求采取减防治措施,噪声对项目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4、固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①包装废料 统一收集后暂存至一般固废间,定期进行外售。 ②生活垃圾 项目区拟设置生活垃圾桶,生活垃圾通过垃圾桶收集后,定期由职工运至勐卯镇的垃圾收集中心,由勐卯镇垃圾收集中心统一清运处置。 ③餐厨垃圾 项目设置2个垃圾桶,统一收集后暂存于食堂内,同生活垃圾清运至勐卯镇的垃圾收集中心,再由勐卯镇垃圾收集中心统一清运处置。 ④油水分离器油污 油水分离器产生的油污应由项目工作人员定期清掏,同生活垃圾清运至勐卯镇的垃圾收集中心,再由勐卯镇垃圾收集中心统一清运处置。 ⑤化粪池污泥 化粪池污泥委托附近村民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地施肥。 ⑥设备冲洗废水沉淀池沉渣 定期清掏并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置。 ⑦雨水收集池沉渣 雨水收集池沉渣定期清掏并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置。 ⑧布袋除尘器收集粉尘、车间沉降粉尘 及时清理统一收集后全部作为原料回用于水泥制品生产。 ⑨布袋除尘器废布袋 由环保设施供应厂家定期更换后带走。 ⑩废机油及废机油桶 废机油采用密封桶密闭存放、废机油桶经收集后统一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5、地下水及土壤保护对策措施 A.源头控制措施 项目应按照设计及环评要求,完善雨 (略) ,对产生的废水进行严格管理,设置废水收集管道、油水分离器、废水沉淀池等,对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后回用,禁止废水外排,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源头上防止污水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 B.分区防渗措施 a.重点防渗区:项目按要求新建1间规范的危废暂存间,建筑面积为10m2,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进行防渗;废机油和废机油桶统一收集于危废暂存间,禁止乱扔乱放。 b.一般防渗区:项目化粪池、生产废水沉淀池、雨水收集池等进行一般防渗;确保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10-7cm/s。 c.简单防渗区:指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的区域,需对地面进行一般硬化处理。项目生活区地面进行一般硬化处理。 C.运行管理要求 a.项目建成后运行期须定期检查污 (略) 、油水分离器防渗层的破损情况,若发现有破损部位须及时进行修补。 b.项目运行期间,需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杜绝非正常情况的发生,避免污染物进入土壤及地下水含水层中。 6、环境风险保护对策措施 A.危险废物泄漏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①设置1间独立的、建筑面积为10.0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立明显标牌标识,地面硬化并采取防渗措施,危险废物经分类收集后统一暂存于危废暂存间,严禁随意堆放、处置。 ②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同时检查场内暂存场所有无泄漏、雨水浸泡等问题,及时处理。 ③危险废物及时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禁止在项目内大量堆存。 ④设置相关运行管理台账,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经营者均须做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 B.废水非正常排放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当发生污水事故时,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应快速、有效、有序地实施现场控制,有效控制事态。应急措施如下: ①化粪池故障 当化粪池发生破裂或者泄漏,可能导致污水外泄至周围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中,造成水质污染,危害周边环境及生态系统。同时,化粪池会产生有毒气体释放,如硫化氢等,一旦释放到空气中,可能对周围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发中毒事故。 ②事故预防措施 a.选用优质设备,化粪池必须选择质量优良、事故率低、便于维修的产品。 b.加强事故苗头监控,定期巡检、调节、保养、维修。及时发现有可能引起事故的异常运行苗头,消除事故隐患。 c.定期对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就需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d.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在平时严格按规程办事。 e.加强运行管理和进出水的监测工作,未经处理达标的污水严禁外排。 f.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在日常的工作管理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落实到人、明确职责、定期检查。 C.火灾、爆炸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①加强火源管理,杜绝火种,严禁闲杂人员入内;设置醒目的防火、禁止吸烟及明火标志,原辅料间内禁止一切火源(包括高热源)。 ②在场内区内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且确保数量和质量上过关。 ③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防火安全管理规定。 ④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同时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灭火器应布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方,并定期维护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 ⑤制定和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及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除加强对员工的消防知识培训,对消防安全责任人及员工也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D.粉尘超标、非正常排放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综合考虑,本项目除尘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及事故的类型,建设单位应定期对废气处置设施进行检修,并形成制度。安排环保专员对废气处置设施进行管理,设备检修过程和设施维护过程应暂时停止生产,防止因维护检修造成废气排入空气环境造成污染。 | ||||||
公众参与情况 | ||||||
-- | ||||||
拟审批意见 | ||||||
拟审批意见 | 拟同意审批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