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电建爱辉区一期200MW风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中电建爱辉区一期200MW风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中电建爱辉区一期200MW风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8月13日-2024年8月19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略) 69号

邮 ???编:*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建设项目

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联系电话

1

中电建爱辉区一期200MW风电项目

黑 (略) 爱辉区

宁清(黑河爱辉区) (略)

黑龙江 (略)

该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建设地点位于黑 (略) 爱辉区。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新建32台单机容量为6.2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00MW。新建1座220KV升压站,升压站安装2台120MVA的主变压器。32台风机分为8组,以8回35KV电缆与架空混 (略) 汇集至升压站,架 (略) 总长63.3km,电缆直 (略) 总长4.5km。配套建设风电场运 (略) 24.3km, (略) 54.9km。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避免或减少临时场地占用,严格控制用地范围,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施工区域内,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避免雨季施工,大风天气应暂停土方开挖。挖方时表土和挖方土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做好黑土地保护工作。堆土场应采取拦挡、苫盖、设置截水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建筑材料应在指定区域堆放,大风天气应做好遮盖。施工结束后,应对项目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平整,按照原占地类型及时进行生态恢复。运营期,塔基安装防鸟刺,在风机上增加警示色、鹰眼等明显标志降低鸟类碰撞风险。 (略) 巡视、检修,塔基维护等作业以秋冬季为主,减少对鸟类的干扰,并及时对维修过程中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完善施工期未实施到位的植被保护措施及水土保持措施。 (略) 沿线生态保护和防护措施及设施进行检查,及时修复遭破坏的设施。

(二)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施工场地应洒水抑尘、大风天气停止施工,原料及土方及时苫盖、运输砂石料、水泥、石灰、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密闭、遮盖,混凝土搅拌站的下风向设置 (略) 、定期洒水降尘等有效措施避免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施工扬尘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运营期,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封闭设计,各处理单元密闭,厂界废气排放应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要求。厨房油烟通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专用烟道高于屋顶排放,油烟净化器效率及油烟排放浓度应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2001)小型规模要求。

(三)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 (略) 洒水降尘。生活污水排入临时防渗旱厕,定期清掏。运营期,升压站内设置1套处理能力为2.5m3/d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食堂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二氧化氯)→储水池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2020) (略) 绿化标准限值,排入站内容积400m3回用水池,冬储夏用,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

本项目实行分区防渗,事故油池、危险废物贮存库为重点防渗区,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材料,确保防渗效果应达到渗透系数k≤10-10cm/s,同时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2023)要求,避免污染地下水。污水处理设备、隔油池、回用水池为一般防渗区,应采取有效防渗材料,确保防渗效果应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0-7cm/s,避免污染地下水。

(四)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优先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高噪声机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运输车辆经过居民点时,应减速慢行。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夜间(22:00~06:00)施工。确保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011)限值要求。运营期,应通过选用低噪声电器设备,高噪声设备置于密闭房间内,加装基础减振,采取隔声、消声、加强设备保养与维护等措施,确保升压站站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008)1类限值要求。采取有效降噪措施,确保风电机组单个声源噪声昼间水平距离305m处、夜间502m处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1类标准要求。

(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钢材、木材、废纸板等可以回收利用的加以利用,无法利用的建筑垃圾 (略) 政管理部门指定堆放点。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土方全部回填,无弃方产生。运营期,升压站内设置1座15m2危废贮存库,产生的废机油、废液压油、废润滑油和废旧铅蓄电池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废贮存库,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 (略) 政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餐厨垃圾和废油脂需由专门容器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污水处理设备产生的污泥经压滤脱水后定期清掏外运堆肥。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升压站主变下方设置1座60m3事故油池,32座箱式变压器下方各设置1座2.5m3的事故油池,事故油池应按相关要求做好防渗,确保在事故状态下,产生的废变压器油经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事故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妥善处理。污水处理设备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回用水池作为事故池应满足相关要求,设备检修后将回用水池全部废水重新引入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落实好施工期和运营期废气、废水、噪声等监测计划。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送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

(七)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合理选用设备和金属配件,科学施工,控制绝缘子表面放电,减小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加强变电站四周绿化,变电站附近高压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升压站厂界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标准要求。

(八)加强施工人员健康管理。施工人员入驻前应全员身体检查,避免传染病发生。保证施工人员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

0456-*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中电建爱辉区一期200MW风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8月13日-2024年8月19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略) 69号

邮 ???编:*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建设项目

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联系电话

1

中电建爱辉区一期200MW风电项目

黑 (略) 爱辉区

宁清(黑河爱辉区) (略)

黑龙江 (略)

该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建设地点位于黑 (略) 爱辉区。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新建32台单机容量为6.2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00MW。新建1座220KV升压站,升压站安装2台120MVA的主变压器。32台风机分为8组,以8回35KV电缆与架空混 (略) 汇集至升压站,架 (略) 总长63.3km,电缆直 (略) 总长4.5km。配套建设风电场运 (略) 24.3km, (略) 54.9km。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避免或减少临时场地占用,严格控制用地范围,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施工区域内,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避免雨季施工,大风天气应暂停土方开挖。挖方时表土和挖方土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做好黑土地保护工作。堆土场应采取拦挡、苫盖、设置截水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建筑材料应在指定区域堆放,大风天气应做好遮盖。施工结束后,应对项目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平整,按照原占地类型及时进行生态恢复。运营期,塔基安装防鸟刺,在风机上增加警示色、鹰眼等明显标志降低鸟类碰撞风险。 (略) 巡视、检修,塔基维护等作业以秋冬季为主,减少对鸟类的干扰,并及时对维修过程中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完善施工期未实施到位的植被保护措施及水土保持措施。 (略) 沿线生态保护和防护措施及设施进行检查,及时修复遭破坏的设施。

(二)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施工场地应洒水抑尘、大风天气停止施工,原料及土方及时苫盖、运输砂石料、水泥、石灰、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密闭、遮盖,混凝土搅拌站的下风向设置 (略) 、定期洒水降尘等有效措施避免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施工扬尘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运营期,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封闭设计,各处理单元密闭,厂界废气排放应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要求。厨房油烟通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专用烟道高于屋顶排放,油烟净化器效率及油烟排放浓度应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2001)小型规模要求。

(三)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 (略) 洒水降尘。生活污水排入临时防渗旱厕,定期清掏。运营期,升压站内设置1套处理能力为2.5m3/d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食堂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二氧化氯)→储水池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2020) (略) 绿化标准限值,排入站内容积400m3回用水池,冬储夏用,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

本项目实行分区防渗,事故油池、危险废物贮存库为重点防渗区,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材料,确保防渗效果应达到渗透系数k≤10-10cm/s,同时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2023)要求,避免污染地下水。污水处理设备、隔油池、回用水池为一般防渗区,应采取有效防渗材料,确保防渗效果应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0-7cm/s,避免污染地下水。

(四)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优先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高噪声机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运输车辆经过居民点时,应减速慢行。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夜间(22:00~06:00)施工。确保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011)限值要求。运营期,应通过选用低噪声电器设备,高噪声设备置于密闭房间内,加装基础减振,采取隔声、消声、加强设备保养与维护等措施,确保升压站站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008)1类限值要求。采取有效降噪措施,确保风电机组单个声源噪声昼间水平距离305m处、夜间502m处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1类标准要求。

(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钢材、木材、废纸板等可以回收利用的加以利用,无法利用的建筑垃圾 (略) 政管理部门指定堆放点。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土方全部回填,无弃方产生。运营期,升压站内设置1座15m2危废贮存库,产生的废机油、废液压油、废润滑油和废旧铅蓄电池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废贮存库,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 (略) 政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餐厨垃圾和废油脂需由专门容器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污水处理设备产生的污泥经压滤脱水后定期清掏外运堆肥。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升压站主变下方设置1座60m3事故油池,32座箱式变压器下方各设置1座2.5m3的事故油池,事故油池应按相关要求做好防渗,确保在事故状态下,产生的废变压器油经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事故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妥善处理。污水处理设备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回用水池作为事故池应满足相关要求,设备检修后将回用水池全部废水重新引入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落实好施工期和运营期废气、废水、噪声等监测计划。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送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

(七)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合理选用设备和金属配件,科学施工,控制绝缘子表面放电,减小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加强变电站四周绿化,变电站附近高压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升压站厂界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标准要求。

(八)加强施工人员健康管理。施工人员入驻前应全员身体检查,避免传染病发生。保证施工人员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

0456-*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