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建设的主要环境影响 (一)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垃圾桶异味、医院消毒异味、重要熬制异味、污水处理产生异味,项目对污水处理设施定期清掏污泥、加盖密闭,垃圾及时清运并对垃圾收集设施进行消毒,医院消毒加强通风。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二)对地表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项目废 (略) 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项目设置2只中和桶,用于收集预处理检验废水,检验废水经预处理后连同其他医疗废水进入1个容积不小于12m3的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再进入1个处理规模不低于12m3/d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经处理 (略) (略) ,最终进入景东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医疗废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出水中的COD、BOD5、氨氮、SS、粪大肠菌群等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2005)表2预处理标准限值要求。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 (略) 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三)对声环境的不利影响。项目废水处理系统水泵等产生的设备噪声对环境造成影响。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墙体和距离衰减后,污水站建设场地边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标准值,即: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本项目的投入使用不会改变项目所处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不大。 (四)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1、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废药物、药品,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淤泥、生活垃圾、中药药渣等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项目产生医疗废物在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后交由医疗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废药物、药品,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2、项目化粪池污泥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属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污泥在清运前需投加石灰、漂白粉或次氯酸钠等药剂进行消毒,经消毒达到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即粪大肠菌群≤100MPN/g,蛔虫卵死亡率>95%)后,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3、项目产生生活垃圾,院内部设置多个生活垃圾收集桶,生活垃圾经收集后,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及时清运至附近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且做到日产日清。项目产生中药药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项目所产生固体废物处理达100%,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五)环境风险影响。项目涉及环境风险物质主要为*醇(医用酒精)、二氧化氯、柴油、84消毒液以及医疗废物。其中,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火灾爆炸、废水外排进入地表水体或下渗到地下水等环境风险。还存在致病微生物环境风险 二、项目设计、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加强洒水降尘,以减少扬尘的产生。运营期印刷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通过集气罩收集后经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相关标志限制后,由15米高排气筒高空排放(DA002);蒸汽发生器燃烧生物质产生的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限值,后由一根35m高排气筒排放(DA001);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落实通风措施、污水处理站封闭措施等,确保运营期间厂界无组织废气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标准。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废水依托原有化粪池 (略) (略) 。食堂废水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汇同其他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印刷机、制胶机等设备清洗废水,蒸汽发生器反冲洗废水及定期排放的污水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站;自建污水处理站为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设备,处理能力为10m3/d,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2015)标准表1中的B 级 (略) (略) 。 (三)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进行作业,加强机械的保养和维护,从源头上降低噪声源强;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和生产时段;采取基础减震、距离衰减、墙体隔声等措施,确保施工期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运营期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要求。 (四)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废木料、废金属等可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清运至指定地点统一处置。生活垃圾经垃圾箱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运营期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进行综合利用;废包装材料和废边角料外售废品回收站;污水处理站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掏;废油墨桶返回生产厂家处置;废活性炭、废机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清运处置。加强危险废物等暂存设施的环境管理,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五)强化环境风险和应急防范。加强环保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确保环保设施正常、稳定运行;认真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制定环保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