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宁蒗县人民医院介入导管室DSA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准情况公示
丽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宁蒗县人民医院介入导管室DSA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准情况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宁 (略) 介入导管室DSA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现将拟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日期为2024年8月16日-2024年8月22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5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88-*
传真:0888-*
通讯地址: (略) 古 (略)
邮编:*
项目名称 | 宁 (略) 介入导管室DSA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建设地点 | (略) 宁蒗县 |
建设单位 | 宁 (略) |
评价单位 | 云南 (略) |
项目概况: 宁蒗彝族自 (略) 位于宁蒗彝族自治县大 (略) 203号,始建于1956年,总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3.*平方米,设有23个临床医技科室及15个职能部门。宁 (略) 介入导管室DSA 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位于宁蒗彝族自 (略) 门诊楼1楼, (略) 综门诊楼1楼改建一间 DSA 机房并配套改建其配套用房,新增一台 Azurion 5M20型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属于Ⅱ类射线装置。建成后的 DSA 机房高度为2.8m,其中DSA机房净空尺寸为L长7.8m×W宽6.3m×H高2.8m,净空面积约49.14m2。DSA设备主要由X射线球管、高压发生器、探测器、C型臂、导管床、操作台、影像增强器和电视摄像系统及图像处理系统等组成。 | |
主要环保措施: 1.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在宁 (略) 门诊楼 1 楼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建成符合设计要求的DSA 介入导管室,不新增用地,项目工程量小,施工时间较短。在墙体改造及装修施工阶段会有一定施工扬尘产生,通过采用湿法作业,降低扬尘的影响。施工时尽量用噪声低的先进设备,同时严禁夜间进行强噪声作业。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妥善处置保持施工区环境的洁净卫生。对建筑垃圾定点堆放,由施工单位或 (略) 政部门联系外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 本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量不大,在建设单位的严格监督下,施工方遵守文明施工、合理施工的原则,做到各项环保措施,对环境影响不大。 2、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保护措施 本项目 DSA 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会有X射线产生,由设备厂家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调试人员持证上岗并采取足够的个人防护措施,医院方不得自行安装及调试设备,保证各屏蔽体屏蔽到位,关闭防护门,在机房门外设立辐射警示标示,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人员离开时机房必须上锁并派人看守,保障调试人员的防护,做好周围人员疏导管理工作,避免无关人员的误照射。 3、运行阶段保护措施 (1)本项目 DSA 所在机房均采取了实体防护和专业辐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的要求,设备自带有辐射防护设备,建设单位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工作时穿戴铅衣、铅帽、铅围脖等辐射防护用品,通过以上各项防护措施的综合使用,可有效的防止 X 射线产生的辐射影响。(2)本项目射线装置采用数字成像,不使用显影液和定影液,无洗片过程,无废显、定影液产生,医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 (略) 的主体工程进行处理,介入手术及清洗器械产生的医疗 (略) 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3)运营期射线装置工作时臭氧和氮氧化物产生量较小,经机房内的净化中央空调排至机房外经自然稀释后对环境影响较小。(4)运营期主要的噪声源强为风机,经距离衰减和降噪措施处理后,项目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5)本项目射线装置采用数字成像,不打印胶片,会根据病人的需要刻录光盘,光盘由病人带走并自行处理。介入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暂存于医疗废物收集桶, (略)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统一处置。医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办 (略) 垃圾桶收集后定期清运。 |
(略) 生态环境局
2024年8月16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宁 (略) 介入导管室DSA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现将拟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日期为2024年8月16日-2024年8月22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5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88-*
传真:0888-*
通讯地址: (略) 古 (略)
邮编:*
项目名称 | 宁 (略) 介入导管室DSA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建设地点 | (略) 宁蒗县 |
建设单位 | 宁 (略) |
评价单位 | 云南 (略) |
项目概况: 宁蒗彝族自 (略) 位于宁蒗彝族自治县大 (略) 203号,始建于1956年,总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3.*平方米,设有23个临床医技科室及15个职能部门。宁 (略) 介入导管室DSA 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位于宁蒗彝族自 (略) 门诊楼1楼, (略) 综门诊楼1楼改建一间 DSA 机房并配套改建其配套用房,新增一台 Azurion 5M20型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属于Ⅱ类射线装置。建成后的 DSA 机房高度为2.8m,其中DSA机房净空尺寸为L长7.8m×W宽6.3m×H高2.8m,净空面积约49.14m2。DSA设备主要由X射线球管、高压发生器、探测器、C型臂、导管床、操作台、影像增强器和电视摄像系统及图像处理系统等组成。 | |
主要环保措施: 1.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在宁 (略) 门诊楼 1 楼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建成符合设计要求的DSA 介入导管室,不新增用地,项目工程量小,施工时间较短。在墙体改造及装修施工阶段会有一定施工扬尘产生,通过采用湿法作业,降低扬尘的影响。施工时尽量用噪声低的先进设备,同时严禁夜间进行强噪声作业。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妥善处置保持施工区环境的洁净卫生。对建筑垃圾定点堆放,由施工单位或 (略) 政部门联系外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 本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量不大,在建设单位的严格监督下,施工方遵守文明施工、合理施工的原则,做到各项环保措施,对环境影响不大。 2、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保护措施 本项目 DSA 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会有X射线产生,由设备厂家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调试人员持证上岗并采取足够的个人防护措施,医院方不得自行安装及调试设备,保证各屏蔽体屏蔽到位,关闭防护门,在机房门外设立辐射警示标示,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人员离开时机房必须上锁并派人看守,保障调试人员的防护,做好周围人员疏导管理工作,避免无关人员的误照射。 3、运行阶段保护措施 (1)本项目 DSA 所在机房均采取了实体防护和专业辐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的要求,设备自带有辐射防护设备,建设单位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工作时穿戴铅衣、铅帽、铅围脖等辐射防护用品,通过以上各项防护措施的综合使用,可有效的防止 X 射线产生的辐射影响。(2)本项目射线装置采用数字成像,不使用显影液和定影液,无洗片过程,无废显、定影液产生,医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 (略) 的主体工程进行处理,介入手术及清洗器械产生的医疗 (略) 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3)运营期射线装置工作时臭氧和氮氧化物产生量较小,经机房内的净化中央空调排至机房外经自然稀释后对环境影响较小。(4)运营期主要的噪声源强为风机,经距离衰减和降噪措施处理后,项目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5)本项目射线装置采用数字成像,不打印胶片,会根据病人的需要刻录光盘,光盘由病人带走并自行处理。介入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暂存于医疗废物收集桶, (略)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统一处置。医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办 (略) 垃圾桶收集后定期清运。 |
(略) 生态环境局
2024年8月16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