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贵港市造纸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
贵港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贵港市造纸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
(略) 工业和信息化局:
《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收悉。我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审查组对报告书进行审查,现将审查意见印发你们,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审批决策的重要依据。
附件:1.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2.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组成员名单
(略) 生态环境局
2024年8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 (略) 人民政府、平南县人民政府、港北区人民政府、港南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产业园区管委会,贵港海事局。
附件1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2024年6月21日, (略) 生态环 (略) 主持召开《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技术审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林业局、生态环境厅、 (略) 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产业园区管委会,贵港海事局, (略) 人民政府、平南县人民政府、港北区人民政府、港南区人民政府及规 (略) 工业和信息化局、环评编制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 (略) 等单位代表和6位专家。审查小组由特邀专家和有关部门代表共12人组成(名单附后)。
会上,规 (略) 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了《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基本情况,环评编制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 (略) 汇报了《报告书》的主要内容。经与会专家、代表认真讨论和审议,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规划概述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为指导,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环境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适宜性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基于规划实施的不同情景,对规划实施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综合评价,从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规划方案调整建议、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性与管理性对策、工程性措施,以确保行业经济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与要求。
(二)发展目标
借助国内造纸产能转移和广西大力发展制浆造纸产业的强劲东风, (略) 的造纸产业重新进行规划布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发展规划时限期间,优化造纸产业布局,关闭和淘汰达不到中央、自治区、市政策要求及环保要求的制浆造纸企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推动制浆造纸朝先进、洁净、环保、高效、高得率发展,做 (略) 的制浆造纸产业,重点发展制浆、生活用纸加工、包装用纸加工、特种纸(装饰纸)加工等,构建制浆造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链体系,带动林业、物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到2030年,力争实现造纸产业产值超633亿元、制浆产能*吨的目标,高质量发展现代纸业产业集群体系初步形成,起到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作用。
(三)主要任务
1.加强原材料保障。
2.推进制浆造纸深加工产业链建设。
3.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品牌影响力。
4.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园区建设。
5.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销售体系。
6.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四) (略) 造纸产业重点项目
(略) 造纸产业近期主要引进贵港理文林浆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植护年产*吨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天睿科技浆纸暨炭材料项目、泰盛年产*吨浆纸一体化项目,主要布局在粤桂园、滨江工业园-滨江组团、龙门工业区、武林港产城示范园。
二、规划环境合理性、可行性的总体评价
总体上,《规划》与涉及到的国家、自治区、 (略)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规划基本协调。
经比对《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的重点项目植护年产*吨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泰盛年产*吨浆纸一体化项目拟用地范围内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未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内部分已编制《 (略) 辖区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方案》,目前该调整方案已经通过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审查,正在上报自然资源部备案。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通知》,到2025年,贵港用水总量目标为27.7亿m3,规划实施后大量新增用水量指标 (略) 各城区、县区的用水量指标。
粤桂园污水处理厂、滨江工业园区滨江组团排污口下游分布的东津镇东岭维新片区水源地、大湾镇郁江水源地、白沙镇郁江水源地、大李村区控断面、东津鱼类越冬场、武林港产城示范园排污口方案一下游的武林国控断面、武林镇大安片区水源地等水环境敏感目标将对规划项目的排水方案形成制约。同时,龙门工业区附近的桂平修造船产业园、武林港产城示范园附近的印染纺织园区大成工业区均会对区域水环境质量形成压力。
综上,《规划》的实施会对区域生态保护、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范形成更大的环境压力。因此,应依据《报告书》和审查意见,进一步优化《规划》产业规模、产业布局及实施时序,完善分期分区排污总量限排规划及生态跟踪监测反馈响应方案,完善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强化环境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预防或减轻《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在此前提下,规划实施方具有环境可行性。
三、对《报告书》的总体评价
《报告书》在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识别了生态环境敏感目标,预测分析了规划实施可能对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价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论证了《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分析了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开展了公众参与等工作,提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建议、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审查认为,《报告书》基础资料详实,采 (略) 线、评价方法基本适当,区域环境现状调查、预测评价、规划环境协调性分析等内容较全面,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基本合理,对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进行了说明,提出的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基本合理,提出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基本可行,评价结论基本可信。《报告书》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可以作为《规划》优化和实施的环境保护决策依据。
四、优化调整建议及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一)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引领,准确理解和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以确保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降级为目标,优化规划实施的规模与强度,不得占用禁止开发区域,优先避让其他生态环境敏感区域,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保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等资源,合理安排规划实施时序,推动规划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应借鉴国内外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重点企业清洁化生产和循环产业链的构建。
(二) (略)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对接,确保与“三区三线”、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公益林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等协调,符合相关管控要求。《规划》应符合区域水资源利用相关要求,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保障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依法依规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执行《地下水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在岩溶强发育的区域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建设项目”。
(三)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基于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协调与其他行业规划、区域开发规划的关系,确保区域环境质量不降级的基本要求。统筹考虑规划布局的产业园区优化发展及配套服务需求,提高规划产业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优化《规划》开发规模、时序和结构。落实《报告书》提出的产业开发建设时序、环境准入要求以及调整产业布局、排水方案等优化建议。
规划重点项目应分批、分阶段实施,第一批实施贵港理文林浆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化学浆制浆规模不大于*吨/年),植护元创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化学浆制浆规模不大于*吨/年),天睿科技浆纸暨炭材料项目(化机浆制浆规模*吨/年)。贵港理文林浆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及植护元创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稳定运营后,开展不少于一个丰、平、枯期的跟踪监测,并根据跟踪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优化规划内容。
对规划项目排水量实行总量控制。建议:进一步控制贵港理文林浆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及植护元创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废水总磷的排放量,总磷按年均排放浓度满足0.2mg/L控制; (略) 产业园区(粤桂园)第二污水处理厂及滨江产业园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增设湿地工程,进一步削减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天睿科技浆纸暨炭材料项目废水排放量控制在2.*m3/d内;同 (略) 辖区范围内郁江段的环境综合整治,减少污染物入河量,增加区域环境容量。
待上游浆纸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稳定运营,开展不少于一个丰、平、枯期的跟踪监测,并开展武林港产城示范园的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后,根据跟踪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结果分期实施泰盛年产*吨浆纸一体化项目。
(四)规划实施重点项目所在园区下游存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议编制区域集中供水规划,明确东津镇东津取水口、社步镇郁江取水口、蒙圩镇棉宠村取水口、港城街道旺华村旺岗屯13队取水口迁移时序,并按时限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撤销方案由地方政府印发实施。对郁江评价江段下游饮用水源取水点(东津东岭维新片区饮用水源)提出水源应急替代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建议在具体项目落地时,根据项目环评测算的防护距离,对防护距离范围内的现状村屯进行搬迁。
(五)加强水资源利用效率。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贯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利用上限,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提升用水效率,遏制用水浪费。单位产品水耗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六)统筹考虑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本次规划的四个重点项目需考虑配套贮存场, (略) 级层面统一规划贮存场,作为白泥、绿泥等暂时无法综合利用情况下的应急贮存所, (略) 造纸产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规划。
(七)落实《报告书》提出的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意见;严格产业环境准入清单。应采取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执行行业低排放限值,各具体建设项目布局必须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及项目所在园区规划的相关要求。
(八)加强环境风险防范。落实环境风险防范的主体责任,强化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形成与区域环境风险相匹配的应急能力,制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区域联动机制。
(九)落实污染防治措施;落实节能降碳措施。进驻企业可参照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以及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等,优先使用其推荐的污染治理措施,确保废气、废水稳定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排放;采取地下水与地表水污染协同防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依法依规妥善处置固体废物,按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相关重大污染防治设施、基础保障设施、区域污染源整治应纳入片区规划项目同步实施。
(十)加强生态保护,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建立涵盖水、生态、大气、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等要素的常态化监测体系及有效管理体制,根据监测结果和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时优化规划实施时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运营管理。
(十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规划正式实施每五年应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告规划审批机关,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在《规划》修编时应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五、对规划包含的近期建设项目环评的意见
规划实施重点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强化规划环评对项目环评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应就其影响方式、范围和程度开展深入分析和预测。明确同步实施的主要污染物削减方案、重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的实施时序,强化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等措施,预防或者减缓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符合时效性要求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已明确主要污染物削减来源、已按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运行的重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相关评价内容、符合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建设项目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可适当简化。
六、《报告书》需修改补充的内容
1.完善规划方案分析,关注重点项目规模、布局、原料来源及保障性,完善原料保障、化学品生产贮存、燃料使用数据与天然气供给保障情况、水资源调配、固废处置依托等对资源底线保障情况说明;补充所涉及的各园区规划核批、执行调整情况。
2.完善规划所涉及的各园区建设、园区规划产业建设及规划排污量核算,完善区域污染源特别是郁江沿岸已规划的园区、重点排污企业的调查。
3.完善规划开发区域现有环境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核实饮用水源保护区、鱼类三场、沿江湿地公园、主要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生态保护目标方位、保护要求及与不同园区项目排污的相互关系;完善评价区域环境敏感点调查,核实规划实施开发是否涉及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及防护距离内居民点搬迁。
4.完善区域环境达标情况分析,核实评价河段水生生态现状调查数据的有效性及代表性;补充相关的生态现状监测内容、监测范围、数据分析依据,补充说明二噁英、AOX生物累积毒性调查方法及数据的合理性;核实对流域本地特有及受保护物种调查数据,完善生境保护及监测措施;补充郁江评价江段生物多样性评价。
5.结合重点及近期已经开发项目补充不同排放水平的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结合区域水环境质量情况提出底线指标的排放控制要求。核实大气评价源强及等效源强参数及居住区、一类区范围,完善大气环境 (略) 格设置参数选择说明,核实PM10、PM2.5、恶臭预测结果及大气环境影响叠加预测结果。
6.完善郁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环评中对本流域的纳污情况、纳污能力及污染物限排总量核算数据调查,复核评价江段水环境承载力、水环境安全余量、排污量、排污口设置环境合理性分析及环境限制开发区域控制等内容,完善污染物削减量是否能等量替代保障本造纸产业新增排污量的环境目标可行性分析。
7.进一步完善规划的综合性论证,提出规划实施配套的政策性措施,如制浆造纸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处置规划、集中供水规划、区域污染源整治方案等。
8.结合政策性因素、规划区环境制约因素、区域水资源调配、水环境承载能力及水环境影响、相关重大污染防治设施实施规划、基础保障设施、区域污染源整治方案等,提出重点开发项目在开发规模、建设进度、排污总量上分期分区开发及风险防范的建议,细化重点项目所在园区的环境准入要求,根据跟踪监测结果有序推进规划方案。补充水文情势变化对水质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9.按专家及代表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
《报告书》技术审查小组
2024年6月21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略) 工业和信息化局:
《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收悉。我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审查组对报告书进行审查,现将审查意见印发你们,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审批决策的重要依据。
附件:1.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2.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组成员名单
(略) 生态环境局
2024年8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 (略) 人民政府、平南县人民政府、港北区人民政府、港南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产业园区管委会,贵港海事局。
附件1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2024年6月21日, (略) 生态环 (略) 主持召开《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技术审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林业局、生态环境厅、 (略) 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产业园区管委会,贵港海事局, (略) 人民政府、平南县人民政府、港北区人民政府、港南区人民政府及规 (略) 工业和信息化局、环评编制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 (略) 等单位代表和6位专家。审查小组由特邀专家和有关部门代表共12人组成(名单附后)。
会上,规 (略) 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了《 (略) 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基本情况,环评编制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 (略) 汇报了《报告书》的主要内容。经与会专家、代表认真讨论和审议,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规划概述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为指导,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环境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适宜性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基于规划实施的不同情景,对规划实施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综合评价,从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规划方案调整建议、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性与管理性对策、工程性措施,以确保行业经济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与要求。
(二)发展目标
借助国内造纸产能转移和广西大力发展制浆造纸产业的强劲东风, (略) 的造纸产业重新进行规划布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发展规划时限期间,优化造纸产业布局,关闭和淘汰达不到中央、自治区、市政策要求及环保要求的制浆造纸企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推动制浆造纸朝先进、洁净、环保、高效、高得率发展,做 (略) 的制浆造纸产业,重点发展制浆、生活用纸加工、包装用纸加工、特种纸(装饰纸)加工等,构建制浆造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链体系,带动林业、物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到2030年,力争实现造纸产业产值超633亿元、制浆产能*吨的目标,高质量发展现代纸业产业集群体系初步形成,起到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作用。
(三)主要任务
1.加强原材料保障。
2.推进制浆造纸深加工产业链建设。
3.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品牌影响力。
4.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园区建设。
5.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销售体系。
6.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四) (略) 造纸产业重点项目
(略) 造纸产业近期主要引进贵港理文林浆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植护年产*吨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天睿科技浆纸暨炭材料项目、泰盛年产*吨浆纸一体化项目,主要布局在粤桂园、滨江工业园-滨江组团、龙门工业区、武林港产城示范园。
二、规划环境合理性、可行性的总体评价
总体上,《规划》与涉及到的国家、自治区、 (略)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规划基本协调。
经比对《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的重点项目植护年产*吨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泰盛年产*吨浆纸一体化项目拟用地范围内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未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内部分已编制《 (略) 辖区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方案》,目前该调整方案已经通过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审查,正在上报自然资源部备案。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通知》,到2025年,贵港用水总量目标为27.7亿m3,规划实施后大量新增用水量指标 (略) 各城区、县区的用水量指标。
粤桂园污水处理厂、滨江工业园区滨江组团排污口下游分布的东津镇东岭维新片区水源地、大湾镇郁江水源地、白沙镇郁江水源地、大李村区控断面、东津鱼类越冬场、武林港产城示范园排污口方案一下游的武林国控断面、武林镇大安片区水源地等水环境敏感目标将对规划项目的排水方案形成制约。同时,龙门工业区附近的桂平修造船产业园、武林港产城示范园附近的印染纺织园区大成工业区均会对区域水环境质量形成压力。
综上,《规划》的实施会对区域生态保护、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范形成更大的环境压力。因此,应依据《报告书》和审查意见,进一步优化《规划》产业规模、产业布局及实施时序,完善分期分区排污总量限排规划及生态跟踪监测反馈响应方案,完善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强化环境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预防或减轻《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在此前提下,规划实施方具有环境可行性。
三、对《报告书》的总体评价
《报告书》在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识别了生态环境敏感目标,预测分析了规划实施可能对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价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论证了《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分析了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开展了公众参与等工作,提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建议、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审查认为,《报告书》基础资料详实,采 (略) 线、评价方法基本适当,区域环境现状调查、预测评价、规划环境协调性分析等内容较全面,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基本合理,对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进行了说明,提出的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基本合理,提出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基本可行,评价结论基本可信。《报告书》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可以作为《规划》优化和实施的环境保护决策依据。
四、优化调整建议及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一)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引领,准确理解和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以确保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降级为目标,优化规划实施的规模与强度,不得占用禁止开发区域,优先避让其他生态环境敏感区域,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保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等资源,合理安排规划实施时序,推动规划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应借鉴国内外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重点企业清洁化生产和循环产业链的构建。
(二) (略)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对接,确保与“三区三线”、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公益林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等协调,符合相关管控要求。《规划》应符合区域水资源利用相关要求,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保障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依法依规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执行《地下水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在岩溶强发育的区域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建设项目”。
(三)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基于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协调与其他行业规划、区域开发规划的关系,确保区域环境质量不降级的基本要求。统筹考虑规划布局的产业园区优化发展及配套服务需求,提高规划产业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优化《规划》开发规模、时序和结构。落实《报告书》提出的产业开发建设时序、环境准入要求以及调整产业布局、排水方案等优化建议。
规划重点项目应分批、分阶段实施,第一批实施贵港理文林浆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化学浆制浆规模不大于*吨/年),植护元创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化学浆制浆规模不大于*吨/年),天睿科技浆纸暨炭材料项目(化机浆制浆规模*吨/年)。贵港理文林浆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及植护元创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稳定运营后,开展不少于一个丰、平、枯期的跟踪监测,并根据跟踪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优化规划内容。
对规划项目排水量实行总量控制。建议:进一步控制贵港理文林浆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及植护元创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废水总磷的排放量,总磷按年均排放浓度满足0.2mg/L控制; (略) 产业园区(粤桂园)第二污水处理厂及滨江产业园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增设湿地工程,进一步削减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天睿科技浆纸暨炭材料项目废水排放量控制在2.*m3/d内;同 (略) 辖区范围内郁江段的环境综合整治,减少污染物入河量,增加区域环境容量。
待上游浆纸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稳定运营,开展不少于一个丰、平、枯期的跟踪监测,并开展武林港产城示范园的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后,根据跟踪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结果分期实施泰盛年产*吨浆纸一体化项目。
(四)规划实施重点项目所在园区下游存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议编制区域集中供水规划,明确东津镇东津取水口、社步镇郁江取水口、蒙圩镇棉宠村取水口、港城街道旺华村旺岗屯13队取水口迁移时序,并按时限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撤销方案由地方政府印发实施。对郁江评价江段下游饮用水源取水点(东津东岭维新片区饮用水源)提出水源应急替代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建议在具体项目落地时,根据项目环评测算的防护距离,对防护距离范围内的现状村屯进行搬迁。
(五)加强水资源利用效率。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贯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利用上限,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提升用水效率,遏制用水浪费。单位产品水耗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六)统筹考虑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本次规划的四个重点项目需考虑配套贮存场, (略) 级层面统一规划贮存场,作为白泥、绿泥等暂时无法综合利用情况下的应急贮存所, (略) 造纸产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规划。
(七)落实《报告书》提出的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意见;严格产业环境准入清单。应采取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执行行业低排放限值,各具体建设项目布局必须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及项目所在园区规划的相关要求。
(八)加强环境风险防范。落实环境风险防范的主体责任,强化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形成与区域环境风险相匹配的应急能力,制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区域联动机制。
(九)落实污染防治措施;落实节能降碳措施。进驻企业可参照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以及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等,优先使用其推荐的污染治理措施,确保废气、废水稳定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排放;采取地下水与地表水污染协同防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依法依规妥善处置固体废物,按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相关重大污染防治设施、基础保障设施、区域污染源整治应纳入片区规划项目同步实施。
(十)加强生态保护,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建立涵盖水、生态、大气、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等要素的常态化监测体系及有效管理体制,根据监测结果和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时优化规划实施时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运营管理。
(十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规划正式实施每五年应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告规划审批机关,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在《规划》修编时应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五、对规划包含的近期建设项目环评的意见
规划实施重点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强化规划环评对项目环评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应就其影响方式、范围和程度开展深入分析和预测。明确同步实施的主要污染物削减方案、重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的实施时序,强化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等措施,预防或者减缓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符合时效性要求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已明确主要污染物削减来源、已按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运行的重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相关评价内容、符合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建设项目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可适当简化。
六、《报告书》需修改补充的内容
1.完善规划方案分析,关注重点项目规模、布局、原料来源及保障性,完善原料保障、化学品生产贮存、燃料使用数据与天然气供给保障情况、水资源调配、固废处置依托等对资源底线保障情况说明;补充所涉及的各园区规划核批、执行调整情况。
2.完善规划所涉及的各园区建设、园区规划产业建设及规划排污量核算,完善区域污染源特别是郁江沿岸已规划的园区、重点排污企业的调查。
3.完善规划开发区域现有环境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核实饮用水源保护区、鱼类三场、沿江湿地公园、主要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生态保护目标方位、保护要求及与不同园区项目排污的相互关系;完善评价区域环境敏感点调查,核实规划实施开发是否涉及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及防护距离内居民点搬迁。
4.完善区域环境达标情况分析,核实评价河段水生生态现状调查数据的有效性及代表性;补充相关的生态现状监测内容、监测范围、数据分析依据,补充说明二噁英、AOX生物累积毒性调查方法及数据的合理性;核实对流域本地特有及受保护物种调查数据,完善生境保护及监测措施;补充郁江评价江段生物多样性评价。
5.结合重点及近期已经开发项目补充不同排放水平的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结合区域水环境质量情况提出底线指标的排放控制要求。核实大气评价源强及等效源强参数及居住区、一类区范围,完善大气环境 (略) 格设置参数选择说明,核实PM10、PM2.5、恶臭预测结果及大气环境影响叠加预测结果。
6.完善郁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环评中对本流域的纳污情况、纳污能力及污染物限排总量核算数据调查,复核评价江段水环境承载力、水环境安全余量、排污量、排污口设置环境合理性分析及环境限制开发区域控制等内容,完善污染物削减量是否能等量替代保障本造纸产业新增排污量的环境目标可行性分析。
7.进一步完善规划的综合性论证,提出规划实施配套的政策性措施,如制浆造纸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处置规划、集中供水规划、区域污染源整治方案等。
8.结合政策性因素、规划区环境制约因素、区域水资源调配、水环境承载能力及水环境影响、相关重大污染防治设施实施规划、基础保障设施、区域污染源整治方案等,提出重点开发项目在开发规模、建设进度、排污总量上分期分区开发及风险防范的建议,细化重点项目所在园区的环境准入要求,根据跟踪监测结果有序推进规划方案。补充水文情势变化对水质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9.按专家及代表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
《报告书》技术审查小组
2024年6月21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