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生态环境履职情况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罗甸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生态环境履职情况报告

根据工作要求,现将我局2023年度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提高站位,统筹谋划,夯实农业农村部门工作责任。一是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中心组会议、党组会议、干部职工大会学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二是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原则,根据《罗甸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罗甸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保护2023年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有效推进工作落实。

(二)突出重点,防治结合,持续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歼灭战。紧盯畜禽粪污、化肥农药、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农业农村领域治污重点,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不断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坚决打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歼灭战,推动绿色发展。一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三新”集成配套落地,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翻压、测土配方施肥等减肥增效技术,全面提升耕地地力。建成土壤墒情监测站2个,耕地质量监测点4个,完成测土配方施肥53.*亩(次),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90.47%,化肥利用率41%;推广以药剂拌种、生态调控、性信息素诱杀、释放天敌、生物农药、杀虫灯等技术为重点,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60.*亩(次),覆盖率达56.54%,开展植保技术培训51期培训7071人次。二是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根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要求,深入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在县、乡、村合理布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304个,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与生活垃圾联动回收处置;以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为契机,结合实地技术指导服务,向农户宣传农膜残留对土壤的危害性,分区域、分作物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积极推广茄子精简化栽培种植技术、辣椒+白菜、玉米+白菜等10余种蔬菜间套种植技术,减少农膜使用量。累计引导农户回收农膜344.7吨,回收率90.23%;引导养殖主体就地就近回收鲜食玉米秸秆等农作物作为饲草饲料利用,引导群众回收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使用,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留茬还田、腐熟还田等技术,因地制宜推进秸秆“五料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三是开展畜禽粪污治理。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目前实施方案已经省农业农村厅批复,县委常委会已经审议,下步按程序实施。制定《罗甸县2023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暨畜牧业安全生产会议工作方案》等方案,对全县养殖场养殖粪污综合利用及配备粪污处理设施情况等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全县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各乡镇畜牧工作负责人、县养殖业发展中心干部等参加畜牧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知识培训6次。出动人员59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50余份,不定期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目前,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稳定保持在85%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四是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及生态渔业工作。为保护渔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严格执行珠江禁渔期制度,3月1日0时-6月30日24时在县境内所有河流、水库、湖泊等天然水域实施禁渔,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实行全年禁渔。开展黔桂两省联合执法2次,在沫阳大小井、立亭等水域开展放流斑鳠鱼苗1.*尾、南方白*鱼*尾、2023年违法捕捞生态补偿的鲢鳙鱼1700余斤*尾;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印发《罗甸县2023年“稻+”综合种养提升示范基地实施方案》,打造边阳镇兴隆村500亩州级稻渔示范基地和龙坪镇、沫阳镇、边阳镇、逢亭镇、茂井镇等175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带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3050亩。组织召开3次渔业生产宣传会,培训养殖从业人员如实填写养殖档案、宣传禁用渔药清单、渔药减量行动、养殖尾水处理等政策及要求。检查养殖企业32家次。五是开展农机节能减排工作。利用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大力宣传农机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增强农机经销者、农机使用者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积极引导群众购置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农机产品500余台。六是强化实验室废弃物监管。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相关规定,与贵阳海螺 (略) 签订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委托协议,将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定期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强化建设,项目引领,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厕所革命建设。紧盯“户厕新建、问题整改、厕所管护”等重点工作,在总结以往户厕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安排、奋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速增效。在2021—2022年农村卫生户厕摸排的基础上再次开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共排查2013年以来财政资金支持修建厕所*个,问题厕所6013个,目前已完成整改5376个,整改完成率89.4%,剩余637个问题厕所已纳入“十四五”期间逐步销号整改。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1280个,占州级下达任务1150个的111.3%。探索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厕所管护队*建设,推进农村卫生厕所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管护。目前,已配备村级协管员176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确保农村卫生厕所有人管、有人修。二是强化耕地保护管理。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亩,其中安全利用类*亩,严格管控类耕地任务5695亩。同时在仍种植可食用农产品的耕地上开展土壤—农产品协同监测,采集样品81个。三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制定印发《罗甸县种业振兴实施方案》《罗甸县20 (略) 场监管方案》,推介发布高产优质品种及其配套技术措施21个,实施贵州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个,完成种子经营门店监督检查88家。

(四)紧盯问题,精准发力,高质量做好整改工作。围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存在“禁渔工作不力”“违规涉渔工程顶风而上”违法问题,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工作。一是设立保护区管理机构及制定保护区系列制度。设立罗甸县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中心,印发《关于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的通告》《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罗甸县禁渔工作举报奖励制度》等制度,明确指出保护区范围及保护区鱼种,禁止非法建设有可能损害保护区功能的工程和一切非法捕捞活动。二是全面清理违法违规行为。聚焦保护区餐馆、鱼档、船舶等重点区域场所,以“百日雷霆”“中国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有效整治各种违法行为。目前,联合公安、市监等部门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巡河长度累计达*.6公里,检查船5862艘(次),钓鱼棚6369个(次),渔具经营2483户次,餐馆、售卖点(家)*家次,取缔35家餐馆的野生河鱼招牌,查处16家野生河鱼档(含餐饮店)。三是完善监管体系,强化政策宣传。在保护区内安装的18个点位视频监控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同时通过广播、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和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等方式,累计广播保护区法律法规*次,播放宣传(执法)视频1839次,张贴通告*份、横幅1002条,发放宣传资料*份,签订禁渔承诺书*份。查处非法捕捞、销售禁用渔具等违法案件共87起,罚款3.*元,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0人,有效推进了保护区的全面监管。四是开展保护区涉渔工程评估。委托中 (略) 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编制《贵州省罗甸县八吝大坝工程对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论证报告》《贵州省罗甸县上立亭水电站对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论证报告》报省农业农村厅审查同意后报农业部长江办审批,并于2022年9月14日审批通过。五是开展鱼道设施建设工作。根据长江所专家意见,已开展鱼类游泳能力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编制《罗甸县八吝大坝鱼道工程实施方案》,按程序报批并于2022年12月30日获批,2023年3月八吝大坝过鱼设施开工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并通过项目验收。六是制定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相关规划。委托长江所编制《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中长期鱼类增殖放流计划2022-2032》《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利用管控方案》,2022年12月30日获得县人民政府批复。通过签订《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放流斑鳠苗种驯化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借助罗悃镇平榜村斑鳠仿生态保种场,科学探索斑鳠人工驯养、繁殖技术。七是完善保护区管控基础能力建设。委托贵州省特种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开展保护区全水域水产种质资源监测,2022年12月编制完成《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22年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报告》。目前,2023年完成2次监测工作,监测报告正在编制中。结合实际,我局编制的《罗甸县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控基础能力建设规划2022-2025》于2020年12月30日获得县人民政府批复。在保护区边界线、交通要道口、交界区域、人员密集地、违法行为易发地点安装界碑10块,界桩150棵,宣传牌188块。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部分农业生产者文化水平偏低、环保法律意识淡薄,盲目追求高产,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忽视污染环境对农业绿色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专项资金不保障。农业领域环境保护涉及面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资金与实际需求差距大,投入不足,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较为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农业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抓好农业生态环保工作,确保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上取得成效。

(二)抓好农药化肥合理使用。围绕“到2025年,水稻、玉米化肥利用率达到43%,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力争比“十三五”期间降低5%”目标任务,以实施“肥药两制”改革为契机,紧盯项目示范、技术推广两个重点措施,细化作物、区域、季节等化肥农药使用技术,扎实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三)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紧盯“到2025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保持在85%、97%以上”目标任务,加强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管理、散养户粪污治理,督促养殖场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和就近消纳养殖粪污,着力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建设。

(四)抓好渔业资源保护、生态养殖及涉渔工程监管。积极推广大水面增殖渔业、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强化养殖尾水治理。严格落实禁渔期管理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渔规定,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健全多部门协同、跨区域联动执法长效机制。加大保护区巡查检查工作力度,严格查处违规涉渔工程,加强涉渔工程专题影响评价。

(五)抓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持续做好受污染耕地监测管控,加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宣传引导力度,建立完善受污染耕地台账,落实严管类耕地风险管控措施。强化部门配合联动,做好超标农产品的监测管控和处理,防 (略) 场。同时,加强与省州对接,积极争取技术和项目支持。

(六)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统筹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耕地轮作、农机化等相关工作,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肥料化利用,积极引导养殖主体就地就近回收农作物,秸秆作为饲草饲料利用,引导群众回收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使用。同时,结合森林防火工作,加大露天焚烧秸秆的宣传和打击力度,疏堵结合提高农作物综合利用率。

(七)抓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为契机,分区域、分作物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积极推广茄子精简化栽培种植技术、辣椒+白菜、玉米+白菜等种植技术,减少农膜使用量。聚焦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关键环节, (略) 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加强农用薄膜全程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非标地膜、不按规定回收废旧地膜等违法行为。结合技术指导服务,向农户宣传农膜残留对土壤的危害性,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引导群众自主回收,提高地膜离地回收利用率。

(八)抓好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对标对表“十四五”期间农村新(改)建厕所目标任务,全面开展改厕需求摸底排查,做好2024年项目谋划、资金筹措、改厕技术培训等工作,确保2024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充分调动县乡村三级卫生厕所管护队*,加大改厕政策技术宣传指导,常态化开展厕所排查治理,确保农村卫生厕所干净卫生,能用好用。

(九)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坚持项目引领带动,积极谋划化肥农药减量、农膜回收等项目,争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农户自主参与,以项目建设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十)强化问题整改。紧盯畜禽粪污治理、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非法捕捞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联合多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检查,以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查找问题,对照问题逐一对应整改措施,严格按照整改时限,迅速开展立行立改,对短时间能完成整改的务必加快完成,对整改困难或所需整改时限较长的,要加大整改力度,积极协调各方力量,行业部门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在整改期限内整改完毕。

根据工作要求,现将我局2023年度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提高站位,统筹谋划,夯实农业农村部门工作责任。一是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中心组会议、党组会议、干部职工大会学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二是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原则,根据《罗甸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罗甸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保护2023年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有效推进工作落实。

(二)突出重点,防治结合,持续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歼灭战。紧盯畜禽粪污、化肥农药、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农业农村领域治污重点,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不断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坚决打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歼灭战,推动绿色发展。一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三新”集成配套落地,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翻压、测土配方施肥等减肥增效技术,全面提升耕地地力。建成土壤墒情监测站2个,耕地质量监测点4个,完成测土配方施肥53.*亩(次),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90.47%,化肥利用率41%;推广以药剂拌种、生态调控、性信息素诱杀、释放天敌、生物农药、杀虫灯等技术为重点,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60.*亩(次),覆盖率达56.54%,开展植保技术培训51期培训7071人次。二是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根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要求,深入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在县、乡、村合理布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304个,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与生活垃圾联动回收处置;以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为契机,结合实地技术指导服务,向农户宣传农膜残留对土壤的危害性,分区域、分作物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积极推广茄子精简化栽培种植技术、辣椒+白菜、玉米+白菜等10余种蔬菜间套种植技术,减少农膜使用量。累计引导农户回收农膜344.7吨,回收率90.23%;引导养殖主体就地就近回收鲜食玉米秸秆等农作物作为饲草饲料利用,引导群众回收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使用,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留茬还田、腐熟还田等技术,因地制宜推进秸秆“五料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三是开展畜禽粪污治理。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目前实施方案已经省农业农村厅批复,县委常委会已经审议,下步按程序实施。制定《罗甸县2023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暨畜牧业安全生产会议工作方案》等方案,对全县养殖场养殖粪污综合利用及配备粪污处理设施情况等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全县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各乡镇畜牧工作负责人、县养殖业发展中心干部等参加畜牧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知识培训6次。出动人员59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50余份,不定期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目前,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稳定保持在85%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四是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及生态渔业工作。为保护渔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严格执行珠江禁渔期制度,3月1日0时-6月30日24时在县境内所有河流、水库、湖泊等天然水域实施禁渔,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实行全年禁渔。开展黔桂两省联合执法2次,在沫阳大小井、立亭等水域开展放流斑鳠鱼苗1.*尾、南方白*鱼*尾、2023年违法捕捞生态补偿的鲢鳙鱼1700余斤*尾;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印发《罗甸县2023年“稻+”综合种养提升示范基地实施方案》,打造边阳镇兴隆村500亩州级稻渔示范基地和龙坪镇、沫阳镇、边阳镇、逢亭镇、茂井镇等175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带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3050亩。组织召开3次渔业生产宣传会,培训养殖从业人员如实填写养殖档案、宣传禁用渔药清单、渔药减量行动、养殖尾水处理等政策及要求。检查养殖企业32家次。五是开展农机节能减排工作。利用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大力宣传农机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增强农机经销者、农机使用者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积极引导群众购置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农机产品500余台。六是强化实验室废弃物监管。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相关规定,与贵阳海螺 (略) 签订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委托协议,将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定期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强化建设,项目引领,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厕所革命建设。紧盯“户厕新建、问题整改、厕所管护”等重点工作,在总结以往户厕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安排、奋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速增效。在2021—2022年农村卫生户厕摸排的基础上再次开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共排查2013年以来财政资金支持修建厕所*个,问题厕所6013个,目前已完成整改5376个,整改完成率89.4%,剩余637个问题厕所已纳入“十四五”期间逐步销号整改。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1280个,占州级下达任务1150个的111.3%。探索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厕所管护队*建设,推进农村卫生厕所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管护。目前,已配备村级协管员176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确保农村卫生厕所有人管、有人修。二是强化耕地保护管理。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亩,其中安全利用类*亩,严格管控类耕地任务5695亩。同时在仍种植可食用农产品的耕地上开展土壤—农产品协同监测,采集样品81个。三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制定印发《罗甸县种业振兴实施方案》《罗甸县20 (略) 场监管方案》,推介发布高产优质品种及其配套技术措施21个,实施贵州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个,完成种子经营门店监督检查88家。

(四)紧盯问题,精准发力,高质量做好整改工作。围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存在“禁渔工作不力”“违规涉渔工程顶风而上”违法问题,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工作。一是设立保护区管理机构及制定保护区系列制度。设立罗甸县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中心,印发《关于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的通告》《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罗甸县禁渔工作举报奖励制度》等制度,明确指出保护区范围及保护区鱼种,禁止非法建设有可能损害保护区功能的工程和一切非法捕捞活动。二是全面清理违法违规行为。聚焦保护区餐馆、鱼档、船舶等重点区域场所,以“百日雷霆”“中国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有效整治各种违法行为。目前,联合公安、市监等部门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巡河长度累计达*.6公里,检查船5862艘(次),钓鱼棚6369个(次),渔具经营2483户次,餐馆、售卖点(家)*家次,取缔35家餐馆的野生河鱼招牌,查处16家野生河鱼档(含餐饮店)。三是完善监管体系,强化政策宣传。在保护区内安装的18个点位视频监控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同时通过广播、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和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等方式,累计广播保护区法律法规*次,播放宣传(执法)视频1839次,张贴通告*份、横幅1002条,发放宣传资料*份,签订禁渔承诺书*份。查处非法捕捞、销售禁用渔具等违法案件共87起,罚款3.*元,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0人,有效推进了保护区的全面监管。四是开展保护区涉渔工程评估。委托中 (略) 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编制《贵州省罗甸县八吝大坝工程对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论证报告》《贵州省罗甸县上立亭水电站对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论证报告》报省农业农村厅审查同意后报农业部长江办审批,并于2022年9月14日审批通过。五是开展鱼道设施建设工作。根据长江所专家意见,已开展鱼类游泳能力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编制《罗甸县八吝大坝鱼道工程实施方案》,按程序报批并于2022年12月30日获批,2023年3月八吝大坝过鱼设施开工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并通过项目验收。六是制定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相关规划。委托长江所编制《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中长期鱼类增殖放流计划2022-2032》《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利用管控方案》,2022年12月30日获得县人民政府批复。通过签订《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放流斑鳠苗种驯化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借助罗悃镇平榜村斑鳠仿生态保种场,科学探索斑鳠人工驯养、繁殖技术。七是完善保护区管控基础能力建设。委托贵州省特种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开展保护区全水域水产种质资源监测,2022年12月编制完成《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22年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报告》。目前,2023年完成2次监测工作,监测报告正在编制中。结合实际,我局编制的《罗甸县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控基础能力建设规划2022-2025》于2020年12月30日获得县人民政府批复。在保护区边界线、交通要道口、交界区域、人员密集地、违法行为易发地点安装界碑10块,界桩150棵,宣传牌188块。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部分农业生产者文化水平偏低、环保法律意识淡薄,盲目追求高产,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忽视污染环境对农业绿色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专项资金不保障。农业领域环境保护涉及面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资金与实际需求差距大,投入不足,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较为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农业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抓好农业生态环保工作,确保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上取得成效。

(二)抓好农药化肥合理使用。围绕“到2025年,水稻、玉米化肥利用率达到43%,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力争比“十三五”期间降低5%”目标任务,以实施“肥药两制”改革为契机,紧盯项目示范、技术推广两个重点措施,细化作物、区域、季节等化肥农药使用技术,扎实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三)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紧盯“到2025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保持在85%、97%以上”目标任务,加强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管理、散养户粪污治理,督促养殖场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和就近消纳养殖粪污,着力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建设。

(四)抓好渔业资源保护、生态养殖及涉渔工程监管。积极推广大水面增殖渔业、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强化养殖尾水治理。严格落实禁渔期管理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渔规定,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健全多部门协同、跨区域联动执法长效机制。加大保护区巡查检查工作力度,严格查处违规涉渔工程,加强涉渔工程专题影响评价。

(五)抓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持续做好受污染耕地监测管控,加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宣传引导力度,建立完善受污染耕地台账,落实严管类耕地风险管控措施。强化部门配合联动,做好超标农产品的监测管控和处理,防 (略) 场。同时,加强与省州对接,积极争取技术和项目支持。

(六)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统筹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耕地轮作、农机化等相关工作,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肥料化利用,积极引导养殖主体就地就近回收农作物,秸秆作为饲草饲料利用,引导群众回收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使用。同时,结合森林防火工作,加大露天焚烧秸秆的宣传和打击力度,疏堵结合提高农作物综合利用率。

(七)抓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为契机,分区域、分作物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积极推广茄子精简化栽培种植技术、辣椒+白菜、玉米+白菜等种植技术,减少农膜使用量。聚焦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关键环节, (略) 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加强农用薄膜全程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非标地膜、不按规定回收废旧地膜等违法行为。结合技术指导服务,向农户宣传农膜残留对土壤的危害性,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引导群众自主回收,提高地膜离地回收利用率。

(八)抓好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对标对表“十四五”期间农村新(改)建厕所目标任务,全面开展改厕需求摸底排查,做好2024年项目谋划、资金筹措、改厕技术培训等工作,确保2024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充分调动县乡村三级卫生厕所管护队*,加大改厕政策技术宣传指导,常态化开展厕所排查治理,确保农村卫生厕所干净卫生,能用好用。

(九)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坚持项目引领带动,积极谋划化肥农药减量、农膜回收等项目,争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农户自主参与,以项目建设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十)强化问题整改。紧盯畜禽粪污治理、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非法捕捞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联合多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检查,以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查找问题,对照问题逐一对应整改措施,严格按照整改时限,迅速开展立行立改,对短时间能完成整改的务必加快完成,对整改困难或所需整改时限较长的,要加大整改力度,积极协调各方力量,行业部门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在整改期限内整改完毕。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