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红古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兰州市红古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会面振兴, (略) 文件精神,红古区住建局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有序开展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工作。2023年,我区实际改造完成25户,拨付农村房屋抗震改造补助资金51.*元,全部为区级补助资金。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运行规范,我区25户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需由农户本人自愿申请、村评议、镇(街)审核、区审批,且申报条件及材料真实性可靠, (略) 要求,所有改造对象由镇村两级比对“三证一手册”(五保证、低保证、残疾证、扶贫手册),方可最终确认,符合项目规范性要求。农村房屋抗震改造资金补助坚持“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积极支持帮扶,实行多渠道筹措”的原则,具有可行性。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符合省住建厅等4部门《关于印发<甘肃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建村〔2022〕180号)文件要求。项目绩效符合中长期规划的要求。
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有清晰的改造计划和改造步骤,建设内容与资金进行量化匹配,有明确的时度时间节点和完成时限。
(二)评价目的
通过本次绩效评价工作,总结经验做法,发现项目预算编制、绩效目标申报、预算执行、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提出优化和改进建议,促进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水平,强化主管部门项目支出责任,规范财政资金管理行为,加强财政资金全方位监督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增强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三)资金情况
1、资金到位率方面
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补助资金51.*元,截止绩效评价日,已到位资金51.*元(全部为区级补助资金)。
2、资金到位及时性方面
对于纳入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的农户,在房屋改造竣工、质量验收合格的前提下,通过惠农一卡通系统将补助资金打入农户社保卡内,资金到位及时率100%。
二、绩效目标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会面振兴, (略) 文件精神,红古区住建局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有序开展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工作。2023年,我区实际改造完成25户。
三、评价基本情况
(一)评价范围
2023年度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
(二)评价依据
1、《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规定了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
2、《红古区区级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财政评价和部门评价工作规程》。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明细指标,对于共性指标依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设定;对于个性指标的确定,结合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及项目实际,构建与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密切相关个性指标,全面反映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和满意度。
(四)评价方法
部门重点绩效评价成立评价工作组自行开展,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实地勘查与核实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评价。
(五)绩效采集及处理办法
采取实地勘查与核实相结合的方式
(六)绩效评价工作工程
组织成立评价工作组,进行项目资料审核及现场勘查;对收集到的项目各环节资料及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报告撰写。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依照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实施,依据充分、目标明确、程序合理;项目的组织管理有效;项目的产出基本达到目标,项目效果良好,项目的绩效基本能实现。综上所述,项目总体自评分为92分,自评级别为优。
(二)绩效分析
1、产出指标(50分)
(1)制度执行有效性方面(5分)。各镇(街)召开专题会议,有序推动工作开展。通过“农户自愿申请、村委会评议、镇(街)审核、区住建部门审批”的程序来确定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对象,通过镇村公示来公开补助对象,确保了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和民主评议到位,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无虚报假报现象。得分5分。
(2)项目建设规范性方面(5分)。各镇(街)对申请需要改造的农村危房采取逐一入户核查的方式,填写入户核查表。农村房屋抗震改造规划选址安全可靠,并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为此区住建局组织专家对镇(街)施工工匠进行农村建筑工匠抗震技能业务培训。得分4分。
(3)项目质量可控性方面(5分)。加强对农村房屋抗震改造的质量管理力度,要求各镇(街)安排专业人员及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发现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当即告知建房户,并提出处理建议和做好现场记录,督促整改到位。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工程竣工后,区住建局抽调精干力量,采取“质量优先、政策透明、竣工一户、验收一户”的工作模式,逐户上门验收。对于达不到入住条件、修缮不到位、新建房屋选址不安全、原危房未拆除等违反改造政策的,一律不予通过区级验收。截止绩效评价日农村房屋抗震改造25户均已通过验收,并拨付补助资金。得分4分。
(4)资料报送情况方面(5分)。各镇(街)农村房屋抗震改造“一户一档”档案资料报送齐全、真实且准确。得分5分。
(5)财务管理(5分)。会计核算规范性方面。农村房屋抗震改造补助资金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设立了财政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资金支付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规范。资金使用合规性方面。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实行区财政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在年度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完成后,经区住建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通过惠农一卡通系统打入农户社保卡内,杜绝了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和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现象的发生。得分5分。
(6)目标任务完成率方面(5分)。截至绩效评价日,25户农村房屋抗震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得分5分。
(7)投资完成率方面(5分)。投资完成率=(项目实际投资/项目计划投资)×100%=51.5/51.5*100%=100%。得分5分。
(8)完成时效性方面(5分)。完成时限符合率=(符合申报时限要求的完成任务/申报任务数)*100%=25/25*100%=100%。得分5分。
(9)档案信息管理规范性方面(5分)。各镇(街)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了农村房屋抗震改造户的档案管理制度,资料根据类型进行分类,然后编制档案目录,最后装订成册。项目实施资料清晰、完整,便于查阅。对于农村房屋抗震改造户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制,并按镇(街)进行整理,统一送交区住建部门归档保存。得分5分。
(10)质量达标情况方面(5分)。各镇(街)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建设,房屋的地基承载、结构部件、室内净高等方面符合基本建设要求,基本居住功能齐全,满足人畜分离等基本卫生条件,给水、供电及通风设施符合要求。得分4分。
2、效益指标(40分)
(1)社会效益方面(10分)。通过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工作,切实解决了居住在抗震设防不达标房屋中的农村易返贫致贫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其他脱贫户这“六类”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其他农户的居住安全问题,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保障了其生命安全,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帮扶救扶制度,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得分9分。
(2)经济效益方面(10分)。有效的降低了受益对象的建房支出成本,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经济负担,加快了他们脱贫致富的进程。同时,带动了当地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销售,促进了金融、运输、装修、家电等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拉动社会资金投入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得分8分。
(3)生态效益方面(10分)。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注重体现地域特点,突出乡村特色,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建筑风貌,加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实施农房风貌管理,生态效益显著。得分9分。
(4)可持续影响方面(10分)。改造后的农房质量符合安全入住标准,农户均已入住,不存在低效运转或闲置浪费的情况。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房屋一律拆除。对于已实施危房改造,后因自然灾害等影响导致房屋出现隐患的,由镇(街)安排施工队为其消除隐患,再次将其纳入改造计划。得分9分。
3、满意度指标(10分)
受益25户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对象户满意度达100%。得分10分。
五、存在问题
(一)政策宣传方面
农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较为淡薄,对相关政策了解较少。
六、有关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宣传
及时印发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宣传海报,张贴在镇、村醒目位置。印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让民众熟悉并知晓农村房屋抗震改造政策。同时健全信息反馈制度,对群众的投诉和举报及时调查处理。
(略) 红古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9月6日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会面振兴, (略) 文件精神,红古区住建局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有序开展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工作。2023年,我区实际改造完成25户,拨付农村房屋抗震改造补助资金51.*元,全部为区级补助资金。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运行规范,我区25户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需由农户本人自愿申请、村评议、镇(街)审核、区审批,且申报条件及材料真实性可靠, (略) 要求,所有改造对象由镇村两级比对“三证一手册”(五保证、低保证、残疾证、扶贫手册),方可最终确认,符合项目规范性要求。农村房屋抗震改造资金补助坚持“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积极支持帮扶,实行多渠道筹措”的原则,具有可行性。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符合省住建厅等4部门《关于印发<甘肃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建村〔2022〕180号)文件要求。项目绩效符合中长期规划的要求。
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有清晰的改造计划和改造步骤,建设内容与资金进行量化匹配,有明确的时度时间节点和完成时限。
(二)评价目的
通过本次绩效评价工作,总结经验做法,发现项目预算编制、绩效目标申报、预算执行、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提出优化和改进建议,促进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水平,强化主管部门项目支出责任,规范财政资金管理行为,加强财政资金全方位监督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增强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三)资金情况
1、资金到位率方面
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补助资金51.*元,截止绩效评价日,已到位资金51.*元(全部为区级补助资金)。
2、资金到位及时性方面
对于纳入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的农户,在房屋改造竣工、质量验收合格的前提下,通过惠农一卡通系统将补助资金打入农户社保卡内,资金到位及时率100%。
二、绩效目标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会面振兴, (略) 文件精神,红古区住建局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有序开展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工作。2023年,我区实际改造完成25户。
三、评价基本情况
(一)评价范围
2023年度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
(二)评价依据
1、《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规定了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
2、《红古区区级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财政评价和部门评价工作规程》。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明细指标,对于共性指标依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设定;对于个性指标的确定,结合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及项目实际,构建与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密切相关个性指标,全面反映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和满意度。
(四)评价方法
部门重点绩效评价成立评价工作组自行开展,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实地勘查与核实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评价。
(五)绩效采集及处理办法
采取实地勘查与核实相结合的方式
(六)绩效评价工作工程
组织成立评价工作组,进行项目资料审核及现场勘查;对收集到的项目各环节资料及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报告撰写。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依照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实施,依据充分、目标明确、程序合理;项目的组织管理有效;项目的产出基本达到目标,项目效果良好,项目的绩效基本能实现。综上所述,项目总体自评分为92分,自评级别为优。
(二)绩效分析
1、产出指标(50分)
(1)制度执行有效性方面(5分)。各镇(街)召开专题会议,有序推动工作开展。通过“农户自愿申请、村委会评议、镇(街)审核、区住建部门审批”的程序来确定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对象,通过镇村公示来公开补助对象,确保了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和民主评议到位,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无虚报假报现象。得分5分。
(2)项目建设规范性方面(5分)。各镇(街)对申请需要改造的农村危房采取逐一入户核查的方式,填写入户核查表。农村房屋抗震改造规划选址安全可靠,并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为此区住建局组织专家对镇(街)施工工匠进行农村建筑工匠抗震技能业务培训。得分4分。
(3)项目质量可控性方面(5分)。加强对农村房屋抗震改造的质量管理力度,要求各镇(街)安排专业人员及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发现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当即告知建房户,并提出处理建议和做好现场记录,督促整改到位。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工程竣工后,区住建局抽调精干力量,采取“质量优先、政策透明、竣工一户、验收一户”的工作模式,逐户上门验收。对于达不到入住条件、修缮不到位、新建房屋选址不安全、原危房未拆除等违反改造政策的,一律不予通过区级验收。截止绩效评价日农村房屋抗震改造25户均已通过验收,并拨付补助资金。得分4分。
(4)资料报送情况方面(5分)。各镇(街)农村房屋抗震改造“一户一档”档案资料报送齐全、真实且准确。得分5分。
(5)财务管理(5分)。会计核算规范性方面。农村房屋抗震改造补助资金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设立了财政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资金支付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规范。资金使用合规性方面。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实行区财政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在年度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完成后,经区住建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通过惠农一卡通系统打入农户社保卡内,杜绝了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和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现象的发生。得分5分。
(6)目标任务完成率方面(5分)。截至绩效评价日,25户农村房屋抗震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得分5分。
(7)投资完成率方面(5分)。投资完成率=(项目实际投资/项目计划投资)×100%=51.5/51.5*100%=100%。得分5分。
(8)完成时效性方面(5分)。完成时限符合率=(符合申报时限要求的完成任务/申报任务数)*100%=25/25*100%=100%。得分5分。
(9)档案信息管理规范性方面(5分)。各镇(街)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了农村房屋抗震改造户的档案管理制度,资料根据类型进行分类,然后编制档案目录,最后装订成册。项目实施资料清晰、完整,便于查阅。对于农村房屋抗震改造户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制,并按镇(街)进行整理,统一送交区住建部门归档保存。得分5分。
(10)质量达标情况方面(5分)。各镇(街)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建设,房屋的地基承载、结构部件、室内净高等方面符合基本建设要求,基本居住功能齐全,满足人畜分离等基本卫生条件,给水、供电及通风设施符合要求。得分4分。
2、效益指标(40分)
(1)社会效益方面(10分)。通过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工作,切实解决了居住在抗震设防不达标房屋中的农村易返贫致贫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其他脱贫户这“六类”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其他农户的居住安全问题,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保障了其生命安全,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帮扶救扶制度,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得分9分。
(2)经济效益方面(10分)。有效的降低了受益对象的建房支出成本,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经济负担,加快了他们脱贫致富的进程。同时,带动了当地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销售,促进了金融、运输、装修、家电等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拉动社会资金投入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得分8分。
(3)生态效益方面(10分)。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注重体现地域特点,突出乡村特色,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建筑风貌,加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实施农房风貌管理,生态效益显著。得分9分。
(4)可持续影响方面(10分)。改造后的农房质量符合安全入住标准,农户均已入住,不存在低效运转或闲置浪费的情况。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房屋一律拆除。对于已实施危房改造,后因自然灾害等影响导致房屋出现隐患的,由镇(街)安排施工队为其消除隐患,再次将其纳入改造计划。得分9分。
3、满意度指标(10分)
受益25户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对象户满意度达100%。得分10分。
五、存在问题
(一)政策宣传方面
农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较为淡薄,对相关政策了解较少。
六、有关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宣传
及时印发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宣传海报,张贴在镇、村醒目位置。印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让民众熟悉并知晓农村房屋抗震改造政策。同时健全信息反馈制度,对群众的投诉和举报及时调查处理。
(略) 红古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9月6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