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全县各中小学,尤溪职业中专学校:
现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8月29日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略)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略) 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尤溪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工作的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2024年全县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全县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会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根据各学段特点,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中职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日常管理,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
2.学科渗透劳动教育。将劳动课程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课程要渗透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内容;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中职学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公共基础课,强化劳动观念、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敬业精神教育,深化产教融合。
3.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各校要结合实际和资源特点,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鼓励中职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场馆、社区、村镇等根据尤溪产业特点,与学校共同开发与家政、烹饪、手工、园艺、耕种、饲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康养服务等相关的劳动实践课程,做到“馆校结合、村校结合、企校结合”。
4.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与品质)、评价主体全面(家庭、学校、社会),评价方法多样(过程+结果)、评价工具多种(定性+定量)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二)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
1.开展校内劳动。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2.办好中小学劳动月。每年5月份定为全县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月,其中第1周为劳动教育周。活动期间,以集体劳动为主。组织学生开展系列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略) ,面向学生举办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竞赛项目,进一步激发学生劳动潜能、增强学生劳动技能。
(三)开展多样化劳动教育
1.加强家庭劳动教育。鼓励家长通过言传身教,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开展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活动,培育优良家风。指导家长让孩子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项生活技能,逐步掌握洗衣做饭、整理房间、垃圾分类、制作简单的家庭餐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家长可与孩子利用节假日共同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各种社会劳动,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学校可探索推出日常生活劳动引导项目清单。
2.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学校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科学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劳动项目,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学校根据实际,尽可能减少校园保洁服务外包的范围和工作量,提倡校园劳动从打扫卫生做起,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开展内务整理、烹饪、手工、园艺等劳动实践技能展示、评比,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提升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城乡社区、 (略) 和公共场所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让学生在多元劳动实践中奉献社会,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为学生设定公益劳动类别、地点,在周末和节假日对学生开放。让学生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四)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
1.建立劳动实践基地。至2025年,实现“一校一场所”,每所中小学校建设1个劳动(综合实践)教育场所,配建若干劳动实践教室;中职学校有实训基地。县中小学生综合社会实践基地要发挥龙头作用,建立集职业体验、生产劳动、服务劳动、工艺传承于一体的县级中小学生综合性劳动教育基地。
2.丰富劳动实践场所。实行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大课堂作用,让各个领域都成为劳动教育资源。农业农村、林业、国资、工信、科技、文旅等部门要推动所属企事业单位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和服务,全力打造“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多个行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职业体验。
三、支持保障
(一)建立队*建设机制。建立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统筹学校师资配备,原则上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任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探索配备劳动教育教研员。聘请劳模、职业学校教师、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担任兼职教师。设立中小学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批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团队。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二)落实经费投入机制。把劳动教育项目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向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学校要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
(三)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各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疾病传染等,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教育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的责任主体。学校要统筹协调教学与劳动实践的关系,确保劳动教育的课时、师资、经费、场地、设施设备等落实到位。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关工委等要充分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闲置校舍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闲置厂房,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和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构建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强化督导检查。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落实劳动教育工作的指导检查,将劳动教育列入中小学责任督学进校督导内容,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检查指导。要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的创评和劳动实践教育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发挥好典型示范引领,营造重视劳动教育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总结宣传。学校要做好劳动实践教育总结与提升工作,用发展的思维开展好劳动教育,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大力推广劳动教育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要注重运用当地新闻媒体和校园自媒体开展劳动教育内容及取得成效的宣传,营造学生自觉参与劳动和全社会支持劳动实践教育的浓厚氛围。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全县各中小学,尤溪职业中专学校:
现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8月29日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略)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略) 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尤溪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工作的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2024年全县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全县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会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根据各学段特点,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中职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日常管理,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
2.学科渗透劳动教育。将劳动课程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课程要渗透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内容;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中职学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公共基础课,强化劳动观念、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敬业精神教育,深化产教融合。
3.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各校要结合实际和资源特点,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鼓励中职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场馆、社区、村镇等根据尤溪产业特点,与学校共同开发与家政、烹饪、手工、园艺、耕种、饲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康养服务等相关的劳动实践课程,做到“馆校结合、村校结合、企校结合”。
4.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与品质)、评价主体全面(家庭、学校、社会),评价方法多样(过程+结果)、评价工具多种(定性+定量)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二)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
1.开展校内劳动。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2.办好中小学劳动月。每年5月份定为全县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月,其中第1周为劳动教育周。活动期间,以集体劳动为主。组织学生开展系列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略) ,面向学生举办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竞赛项目,进一步激发学生劳动潜能、增强学生劳动技能。
(三)开展多样化劳动教育
1.加强家庭劳动教育。鼓励家长通过言传身教,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开展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活动,培育优良家风。指导家长让孩子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项生活技能,逐步掌握洗衣做饭、整理房间、垃圾分类、制作简单的家庭餐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家长可与孩子利用节假日共同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各种社会劳动,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学校可探索推出日常生活劳动引导项目清单。
2.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学校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科学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劳动项目,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学校根据实际,尽可能减少校园保洁服务外包的范围和工作量,提倡校园劳动从打扫卫生做起,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开展内务整理、烹饪、手工、园艺等劳动实践技能展示、评比,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提升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城乡社区、 (略) 和公共场所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让学生在多元劳动实践中奉献社会,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为学生设定公益劳动类别、地点,在周末和节假日对学生开放。让学生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四)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
1.建立劳动实践基地。至2025年,实现“一校一场所”,每所中小学校建设1个劳动(综合实践)教育场所,配建若干劳动实践教室;中职学校有实训基地。县中小学生综合社会实践基地要发挥龙头作用,建立集职业体验、生产劳动、服务劳动、工艺传承于一体的县级中小学生综合性劳动教育基地。
2.丰富劳动实践场所。实行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大课堂作用,让各个领域都成为劳动教育资源。农业农村、林业、国资、工信、科技、文旅等部门要推动所属企事业单位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和服务,全力打造“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多个行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职业体验。
三、支持保障
(一)建立队*建设机制。建立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统筹学校师资配备,原则上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任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探索配备劳动教育教研员。聘请劳模、职业学校教师、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担任兼职教师。设立中小学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批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团队。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二)落实经费投入机制。把劳动教育项目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向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学校要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
(三)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各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疾病传染等,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教育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的责任主体。学校要统筹协调教学与劳动实践的关系,确保劳动教育的课时、师资、经费、场地、设施设备等落实到位。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关工委等要充分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闲置校舍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闲置厂房,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和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构建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强化督导检查。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落实劳动教育工作的指导检查,将劳动教育列入中小学责任督学进校督导内容,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检查指导。要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的创评和劳动实践教育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发挥好典型示范引领,营造重视劳动教育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总结宣传。学校要做好劳动实践教育总结与提升工作,用发展的思维开展好劳动教育,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大力推广劳动教育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要注重运用当地新闻媒体和校园自媒体开展劳动教育内容及取得成效的宣传,营造学生自觉参与劳动和全社会支持劳动实践教育的浓厚氛围。
福建
福建
福建
福建
福建
福建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