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
2024年9月20日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
2024年9月20日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
来源 :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09-20
2024年9月20日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9月20日至9月26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对以下建设项目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691-*
传 真:0691-*
通讯地址: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勐海 (略) 6号
邮 编:*
一、拟审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文件类别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约200字左右)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勐海县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收集转运一体化设施建设项目 |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曼袄曼两傣、两公里桥头新村、 (略) 盛世歌朝 | 云南勐海产业园区建设 (略) | 报告表 | 云南德源 (略) | 项目总占地面积*.24m2,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垃圾转运站4座,垃圾分类点50处,竖式生活垃圾压缩机4套,竖式生活垃圾压缩容器16个(每个站点4个),果皮箱配置500个,垃圾桶300个,转运车配置10辆(小型站点设2台,曼袄曼两傣村站点设4台),设计转运规模为225t/d,考虑到生活垃圾产生的波动,最终转运规模为300t/d。 | 防治对策及措施如下: (一)施工期: 施工期间会产生少量施工废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固废等。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区域的合理化管理,采取洒水降尘、物料遮挡等扬尘防范措施;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和施工方法,夜间禁止施工;项目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至城建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二)运营期 1.环境空气 (1)污染物排放 1)有组织排放 项目共设置1根排气筒(DA001),具体如下: 排气筒DA001主要排放曼袄曼两傣村站点收集转运房、污水处理站的恶臭气体,主要污染物为氨、硫化氢。氨、硫化氢采用集气罩(收集效率为80%)收集后经生物除臭塔(去除效率为60%)处理后引入15m的排气筒排放;《报告表》核算,氨有组织排放浓度为0.97mg/m3,排放速率为0.001kg/h,硫化氢有组织排放浓度为0.51mg/m3,排放速率为0.0005kg/h,能够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3)标准限值要求,即氨排放速率≤4.9kg/h,硫化氢排放速率≤0.33kg/h。 2)无组织排放 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垃圾分类收集点和转运站点恶臭气体、卸料压缩粉尘等。 《报告表》核算,无组织废气中颗粒物排放量为439.94kg/a,氨排放量为16.994kg/a,硫化氢排放量为3.222kg/a。氨、硫化氢采取定期对收集转运房进行冲洗,对渗滤液和冲洗废水及时转运和处理,采取人工定期喷洒除臭剂等措施后,可以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3)标准限值要求,即氨排放浓度≤1.5mg/m3,硫化氢排放速率≤0.06mg/m3。颗粒物采取收集转运房均上设顶棚,三面围挡,一面设置进出口的结构,除臭剂雾化降尘等措施后,可以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标准限值要求,即颗粒物排放浓度1.0mg/m3。 (2)环境影响 曼袄曼两傣村站点产生的氨、硫化氢采用集气罩收集后经生物除臭塔处理后引入15m的排气筒排放量较少,各污染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项目运输车辆、垃圾分类收集点和转运站点恶臭气体、卸料压缩粉尘等无组织污染物产生量很少,经厂房阻隔、喷洒生物除臭剂及时冲洗清运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地表水环境 项目运营期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公厕废水、渗滤液、冲洗废水、曼袄曼两傣村站点初期雨水。 两公里桥头新村站点、 (略) 盛世歌朝站点员工生活污水、公厕废水经化粪池(2个,容积均为:10m3) (略) (略) 进入勐海县污水处理厂处理,渗滤液、收集转运房冲洗废水渗滤液收集池(2个,容积均为:10m3)收集后,采用罐车运至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进一步处理;垃圾填埋场站点渗滤液、其他废水经渗滤液收集池(容积:20m3)收集后,经管道引入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曼袄曼两傣村站点渗滤液、收集转运房冲洗废水经收集转运房渗滤液收集池(容积:60m3)收集后,采用罐车运至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其他废水均收集后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50m3/d,处理工艺:预处理+高效厌氧+MBR膜生化+臭氧AOPs)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2020)中绿化标准后非雨天回用于场内绿化浇水、洒水降尘、车辆冲洗;雨天回用于车辆冲洗,剩余部分暂存于清水池(容积:200m3),待非雨天回用。 3.声环境 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公厕排风机、垃圾压缩机、渗滤液泵、车辆冲洗水泵、污水处理站水泵、废气处理引风机等设备噪声,噪声源强80dB(A)~85dB(A)。 通过采取合理的厂区布局、厂房隔声等措施后,项目厂界噪声贡献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限值,北侧散户、南侧散户处昼间声环境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污泥、废液压油(HW08 900-218-08)。 生活垃圾(20.09t/a)经收集后和收集转运的生活垃圾一同处理;污泥(18.23t/a)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掏后和生活垃圾一同处置;废液压油(4.0t/a)收集暂存于各个站点内贮存池、危废暂存间,再一同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理。 5.土壤及地下水 为防止对地下水和土壤的影响,项目厂区内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重点防渗区为废液压油贮存池、渗滤液收集池,渗滤液收集池防渗技术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渗透系数≤1.0×10-7cm/s,废液压油贮存池采用黏土压实后采用混凝土浇筑,再直接采用不锈钢槽作成贮存池;一般防渗区域为收集转运房地面、初期雨水收集池、冲洗废水收集池、辅助用房隔油池和化粪池、公厕化粪池、污水处理站等,要求等效黏土层≥1.5m,渗透系数≤1.0×10-7cm/s;其余为简单防渗,采取地面硬化;同时加强管理,防止废水跑冒滴漏。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防止风险物质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和土壤,项目对地下水和土壤的影响可控。 6.环境风险 项目风险物质为新液压油、废液压油、渗滤液。环境风险事故情形为液压油、渗滤液暂存过程中发生泄漏和火灾事故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情形;液压油、渗滤液管理不当泄漏至外环境、危险废物贮存间防渗层破损导致油品下渗事故情形。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为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项目需根据消防部门要求配置灭火器、消防沙等消防设备,在危废暂存间设置围挡并进行分区防渗,同时在液压油辅料库、危废暂存间设置木屑、抹布等围堵材料,并配备空桶用于收集泄漏油品,要求建设单位日常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和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将环境风险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
注: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拟审批意见、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2024年9月20日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
来源 :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09-20
2024年9月20日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9月20日至9月26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对以下建设项目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691-*
传 真:0691-*
通讯地址: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勐海 (略) 6号
邮 编:*
一、拟审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文件类别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约200字左右)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勐海县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收集转运一体化设施建设项目 |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曼袄曼两傣、两公里桥头新村、 (略) 盛世歌朝 | 云南勐海产业园区建设 (略) | 报告表 | 云南德源 (略) | 项目总占地面积*.24m2,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垃圾转运站4座,垃圾分类点50处,竖式生活垃圾压缩机4套,竖式生活垃圾压缩容器16个(每个站点4个),果皮箱配置500个,垃圾桶300个,转运车配置10辆(小型站点设2台,曼袄曼两傣村站点设4台),设计转运规模为225t/d,考虑到生活垃圾产生的波动,最终转运规模为300t/d。 | 防治对策及措施如下: (一)施工期: 施工期间会产生少量施工废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固废等。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区域的合理化管理,采取洒水降尘、物料遮挡等扬尘防范措施;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和施工方法,夜间禁止施工;项目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至城建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二)运营期 1.环境空气 (1)污染物排放 1)有组织排放 项目共设置1根排气筒(DA001),具体如下: 排气筒DA001主要排放曼袄曼两傣村站点收集转运房、污水处理站的恶臭气体,主要污染物为氨、硫化氢。氨、硫化氢采用集气罩(收集效率为80%)收集后经生物除臭塔(去除效率为60%)处理后引入15m的排气筒排放;《报告表》核算,氨有组织排放浓度为0.97mg/m3,排放速率为0.001kg/h,硫化氢有组织排放浓度为0.51mg/m3,排放速率为0.0005kg/h,能够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3)标准限值要求,即氨排放速率≤4.9kg/h,硫化氢排放速率≤0.33kg/h。 2)无组织排放 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垃圾分类收集点和转运站点恶臭气体、卸料压缩粉尘等。 《报告表》核算,无组织废气中颗粒物排放量为439.94kg/a,氨排放量为16.994kg/a,硫化氢排放量为3.222kg/a。氨、硫化氢采取定期对收集转运房进行冲洗,对渗滤液和冲洗废水及时转运和处理,采取人工定期喷洒除臭剂等措施后,可以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3)标准限值要求,即氨排放浓度≤1.5mg/m3,硫化氢排放速率≤0.06mg/m3。颗粒物采取收集转运房均上设顶棚,三面围挡,一面设置进出口的结构,除臭剂雾化降尘等措施后,可以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标准限值要求,即颗粒物排放浓度1.0mg/m3。 (2)环境影响 曼袄曼两傣村站点产生的氨、硫化氢采用集气罩收集后经生物除臭塔处理后引入15m的排气筒排放量较少,各污染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项目运输车辆、垃圾分类收集点和转运站点恶臭气体、卸料压缩粉尘等无组织污染物产生量很少,经厂房阻隔、喷洒生物除臭剂及时冲洗清运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地表水环境 项目运营期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公厕废水、渗滤液、冲洗废水、曼袄曼两傣村站点初期雨水。 两公里桥头新村站点、 (略) 盛世歌朝站点员工生活污水、公厕废水经化粪池(2个,容积均为:10m3) (略) (略) 进入勐海县污水处理厂处理,渗滤液、收集转运房冲洗废水渗滤液收集池(2个,容积均为:10m3)收集后,采用罐车运至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进一步处理;垃圾填埋场站点渗滤液、其他废水经渗滤液收集池(容积:20m3)收集后,经管道引入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曼袄曼两傣村站点渗滤液、收集转运房冲洗废水经收集转运房渗滤液收集池(容积:60m3)收集后,采用罐车运至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其他废水均收集后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50m3/d,处理工艺:预处理+高效厌氧+MBR膜生化+臭氧AOPs)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2020)中绿化标准后非雨天回用于场内绿化浇水、洒水降尘、车辆冲洗;雨天回用于车辆冲洗,剩余部分暂存于清水池(容积:200m3),待非雨天回用。 3.声环境 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公厕排风机、垃圾压缩机、渗滤液泵、车辆冲洗水泵、污水处理站水泵、废气处理引风机等设备噪声,噪声源强80dB(A)~85dB(A)。 通过采取合理的厂区布局、厂房隔声等措施后,项目厂界噪声贡献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限值,北侧散户、南侧散户处昼间声环境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污泥、废液压油(HW08 900-218-08)。 生活垃圾(20.09t/a)经收集后和收集转运的生活垃圾一同处理;污泥(18.23t/a)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掏后和生活垃圾一同处置;废液压油(4.0t/a)收集暂存于各个站点内贮存池、危废暂存间,再一同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理。 5.土壤及地下水 为防止对地下水和土壤的影响,项目厂区内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重点防渗区为废液压油贮存池、渗滤液收集池,渗滤液收集池防渗技术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渗透系数≤1.0×10-7cm/s,废液压油贮存池采用黏土压实后采用混凝土浇筑,再直接采用不锈钢槽作成贮存池;一般防渗区域为收集转运房地面、初期雨水收集池、冲洗废水收集池、辅助用房隔油池和化粪池、公厕化粪池、污水处理站等,要求等效黏土层≥1.5m,渗透系数≤1.0×10-7cm/s;其余为简单防渗,采取地面硬化;同时加强管理,防止废水跑冒滴漏。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防止风险物质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和土壤,项目对地下水和土壤的影响可控。 6.环境风险 项目风险物质为新液压油、废液压油、渗滤液。环境风险事故情形为液压油、渗滤液暂存过程中发生泄漏和火灾事故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情形;液压油、渗滤液管理不当泄漏至外环境、危险废物贮存间防渗层破损导致油品下渗事故情形。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为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项目需根据消防部门要求配置灭火器、消防沙等消防设备,在危废暂存间设置围挡并进行分区防渗,同时在液压油辅料库、危废暂存间设置木屑、抹布等围堵材料,并配备空桶用于收集泄漏油品,要求建设单位日常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和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将环境风险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
注: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拟审批意见、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