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蒙古族自治县2024年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2024年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
为助力乡村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 (略) 粮改饲工作的有关要求及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全县辖35个乡镇和 (略) 街道、381个行政村,截至2023年末,全县奶牛存栏0.(略)头,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为76.(略)头、781.(略)只。
二、项目建设内容
(一)实施范围:全县35个乡镇,且实施主体的贮制设施必须在阜新 (略) 域内。
(二)实施对象及标准
1.实施对象:牛、羊等草食家畜规模养殖场(户)和合作社及专业青贮饲料收贮企业等。
2.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户)标准:肉牛、奶牛、肉驴、鹿存栏50头以上,羊200只以上,饲养周期时限为:奶牛、肉驴1年内,肉牛、肉羊、鹿6个月内(饲养周期为本年度5月至10月);饲养量计数方法为:验收当日现存栏数量+本饲养周期内的出栏数量+本饲养周期内的 (略) 理数量。出栏数量、 (略) 理数量需出具本饲养周期内的检疫证明和 (略) 理相关证明。每个实施主体收贮全株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优质饲草料200立方米(全株青贮系数为0.85每立方米,折合0.85吨)以上。干草与全株玉米青贮及优质饲草的质量系数比为3:1,以实际收贮量乘以质量系数,认定最终收贮量。另玉米籽粒秸秆制作的青贮饲料、微贮饲料、往年贮存的青贮饲料以及购置的青贮饲料成品(饲草青贮、干草和裹包青贮等)均不纳入补助范围。
(三)项目主要内容
“粮改饲”主要采取以养带种方式推动种植结构调整,促进青贮玉米等饲料作物种植,收获加工后以青贮饲料、干草等形式由牛羊等草食家畜就地转化,引导草食家畜养殖从利用玉米籽粒向饲用全株玉米或饲草青贮、优质干草转变。
青贮可采取青贮窖(壕)贮制和裹包贮制,青贮窖(壕)必须为永久性窖(壕),土窖不予补贴;裹包贮制必须预留验收通道,以便准确查验裹包的数量,否则不予验收,不得将裹包存放于青贮窖(壕)内。
(四)项目实施时间:2024年5月—2024年12月
三、资金筹措及使用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优质饲草料收贮补助,凡已享受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绩效奖励、草牧业试点等资金支持饲草饲料加工利用的,不再予以扶持。
项目补贴资金来源为省财政厅按“因素法”砍块下达。具体补助标准由省农业农村厅会同财政厅最后确定(资金依据计划任务量采取因素分配法下达,事后依据实际收贮量据实清算)。干草与青贮全株玉米及优质饲草的质量系数比为3:1。
资金全部用于经实地验收并公示后的项目实施主体的补助(实际贮制青贮的养殖场户、合作社及专业化青贮饲料收贮企业)。依据验收公示后的青贮饲料实际完成收贮量和省据实清算下达的补贴资金额,按照统一补贴标准(元/吨)清算下达至县财政部门,财政部门直接将补贴资金拨付至补贴对象所在乡(镇),由乡镇进行兑付。
四、项目实施步骤及进度
(一)项目宣传、方案制定阶段(2024年5月-2024年8月)
采取多种方式广泛进行宣传,使广大养殖户了解该项目。同时,做好项目安全方面的宣传工作,实施主体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做好青贮玉米种植技术指导和建壕、贮制期的安全保障工作。业务部门联合财政部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于7 (略) 级主管部门备案。
(二)项目申报阶段(2024年7月-8月)
完成乡镇级申报工作,各乡镇要严把申报关,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要确保申报材料真实有效。采取自愿申报形式,申报户青贮可以采取青贮窖(壕)贮制和裹包贮制,青贮窖(壕)必须为砖石结构水泥砌筑或混凝土浇筑。实施主体的窖(壕)单体不低于100立方米,总量不低于200立方米(含200立方米);混贮户裹包不得低于85吨(含85吨);裹包户贮量不低于170吨(含170吨)。土窖(壕)不予补贴。
实施主体提供的材料包括:青贮壕、窖照片纸质版(照片要求是窖、壕与贮主同框一张)或者青贮设施平面图,青贮收(定)购合同复印件,土地流转合同复印件,2024年粮改饲项目单位申请表(附件2)纸质版,养殖场(合作社)或专业化青贮收贮企业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的,须提供相关合同复印件;专业化青贮收贮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括饲草饲料加工的内容;实施主体须签订2024年度国家粮改饲项目承担单位承诺书(附件3),实施主体须为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核查有误将取消项目实施资格。阜新县2024年粮改饲青贮玉米等种植台账(附件4)纸质版、2024年粮改饲青贮玉米收贮台账(附件5)纸质版、阜新县2024年粮改饲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6)纸质版由乡镇填写,阜新县2024年粮改饲项目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发到制定办公邮箱。
(三)项目指导阶段
在贮制阶段乡镇政府协助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召开现场培训班,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和乡镇政府加强监督指导工作。各乡镇必须保存贮制过程中的影像资料,乡镇政府组织窖(壕)贮的实施主体使用工程相机拍摄开贮、贮中、贮后(贮满)三张照片,拍摄方位从窖(壕)口向内拍摄,能够清晰拍出窖(壕)全貌,包贮的实施主体使用工程相机拍摄收割、裹包、码堆、堆后(结束)四张照片。照片由各乡镇助理负责留存照片电子版,一户一夹,确保青贮质量。
(四)项目验收阶段
1.县 (略) 负责完成青贮设施初验工作,验收时间为2024年8月-9月。
2.各乡镇于2024年10月10日前完成青贮贮制工作,于10月12日前将阜新县粮改饲项目青贮饲料收贮台账纸质版报送至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畜牧经济发展部。
3.11月10日前完成项目的全覆盖验收和公示,确定实施主体的收贮量。项目最终验收由县 (略) 组织实施,验收组由县 (略) 、 (略) 抽调相关人员组成, (略) (略) 相关人员参加验收,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验收,收贮量验收以现场实际测量数据为准,验收结果要经补助对象和现场核查验收组共同签字确认,现场核查验收组不少于3人。县 (略) 将验收合格的实施主体反馈至乡镇,乡镇按照统一格式(包括补助对象名称、身份证(法人)信息、联系方式、补助内容、举报电话等)在项目所在村村务公开栏上公示,公示期为7天(留存公示情况图片档案资料),各乡镇将公示无异议的影像资料报送至指定办公邮箱(*@*63.com),县 (略) 站进行统一公示,确定最终补助对象。
五、计划目标及效益分析
(一)计划目标
2024年计划种植青贮面积3.(略)亩,完成青贮饲料贮制8.(略)吨以上。
(二)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
1.有效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并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草食畜牧业绿色健康式发展。减少干秸秆产量,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2.鼓励引导养殖户流转土地种植青贮玉米或优质牧草,建立全新的更适合本地农牧业协调发展的种养结合模式,进一步扩大了我县专业青贮玉米、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为草食家畜补充了优质了饲草饲料。
3.进一步增加牛、羊、驴等草食型家畜存栏量,助力全县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通过饲喂青贮饲料或优质牧草,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出栏率和畜产品产量及质量。农民种植青贮玉米,免去了收割及加工过程,劳动环节减少降低成本。种植全株玉米青贮,增加收入100-200元/亩。肉牛如喂干草日添加精料8-10公斤,日增重1.2公斤;仅饲喂青贮,肉牛日增重可达1.5公斤,同时饲喂青贮比饲喂干草的肉牛约提前半个月出栏,综合各方面统计,收入增加800元/头。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县 (略) 、 (略) 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推进实施和督查工作,加强对项目的组织管理,建立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在组织、人力、物力、技术和资金上给予充分保证。成立以县 (略) 主管负责同志为组长,县 (略) 畜牧产业发展办公室和中心畜牧经济发展部人员组成的项目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的细化管理工作,提供种植、加工、收贮等技术指导。
(二)加强培训,搞好服务
项目技术指导组围绕项目主要技术内容,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召开现场会并编印技术资料,开展粮改饲项目的相关种植技术、贮制、加工、饲喂技术和草食家畜高效饲养技术的宣传培训,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三)加强管理,确保质量
在项目实施中,各项验收要逐场、逐户、逐窖(壕)进行,核定青贮窖(壕)的体积、青贮饲料的收贮数量的验收表要有实施主体、乡镇助理、核查人员三方共同签字确认。最终 (略) 级验收并公示无异议的结果为准。
(四)严格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实行专款专用,避免项目资金挪作他用。验收工作结束补贴资金清算下达到县级财政后,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补贴资金。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略)
2024年8月30日
为助力乡村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 (略) 粮改饲工作的有关要求及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全县辖35个乡镇和 (略) 街道、381个行政村,截至2023年末,全县奶牛存栏0.(略)头,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为76.(略)头、781.(略)只。
二、项目建设内容
(一)实施范围:全县35个乡镇,且实施主体的贮制设施必须在阜新 (略) 域内。
(二)实施对象及标准
1.实施对象:牛、羊等草食家畜规模养殖场(户)和合作社及专业青贮饲料收贮企业等。
2.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户)标准:肉牛、奶牛、肉驴、鹿存栏50头以上,羊200只以上,饲养周期时限为:奶牛、肉驴1年内,肉牛、肉羊、鹿6个月内(饲养周期为本年度5月至10月);饲养量计数方法为:验收当日现存栏数量+本饲养周期内的出栏数量+本饲养周期内的 (略) 理数量。出栏数量、 (略) 理数量需出具本饲养周期内的检疫证明和 (略) 理相关证明。每个实施主体收贮全株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优质饲草料200立方米(全株青贮系数为0.85每立方米,折合0.85吨)以上。干草与全株玉米青贮及优质饲草的质量系数比为3:1,以实际收贮量乘以质量系数,认定最终收贮量。另玉米籽粒秸秆制作的青贮饲料、微贮饲料、往年贮存的青贮饲料以及购置的青贮饲料成品(饲草青贮、干草和裹包青贮等)均不纳入补助范围。
(三)项目主要内容
“粮改饲”主要采取以养带种方式推动种植结构调整,促进青贮玉米等饲料作物种植,收获加工后以青贮饲料、干草等形式由牛羊等草食家畜就地转化,引导草食家畜养殖从利用玉米籽粒向饲用全株玉米或饲草青贮、优质干草转变。
青贮可采取青贮窖(壕)贮制和裹包贮制,青贮窖(壕)必须为永久性窖(壕),土窖不予补贴;裹包贮制必须预留验收通道,以便准确查验裹包的数量,否则不予验收,不得将裹包存放于青贮窖(壕)内。
(四)项目实施时间:2024年5月—2024年12月
三、资金筹措及使用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优质饲草料收贮补助,凡已享受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绩效奖励、草牧业试点等资金支持饲草饲料加工利用的,不再予以扶持。
项目补贴资金来源为省财政厅按“因素法”砍块下达。具体补助标准由省农业农村厅会同财政厅最后确定(资金依据计划任务量采取因素分配法下达,事后依据实际收贮量据实清算)。干草与青贮全株玉米及优质饲草的质量系数比为3:1。
资金全部用于经实地验收并公示后的项目实施主体的补助(实际贮制青贮的养殖场户、合作社及专业化青贮饲料收贮企业)。依据验收公示后的青贮饲料实际完成收贮量和省据实清算下达的补贴资金额,按照统一补贴标准(元/吨)清算下达至县财政部门,财政部门直接将补贴资金拨付至补贴对象所在乡(镇),由乡镇进行兑付。
四、项目实施步骤及进度
(一)项目宣传、方案制定阶段(2024年5月-2024年8月)
采取多种方式广泛进行宣传,使广大养殖户了解该项目。同时,做好项目安全方面的宣传工作,实施主体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做好青贮玉米种植技术指导和建壕、贮制期的安全保障工作。业务部门联合财政部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于7 (略) 级主管部门备案。
(二)项目申报阶段(2024年7月-8月)
完成乡镇级申报工作,各乡镇要严把申报关,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要确保申报材料真实有效。采取自愿申报形式,申报户青贮可以采取青贮窖(壕)贮制和裹包贮制,青贮窖(壕)必须为砖石结构水泥砌筑或混凝土浇筑。实施主体的窖(壕)单体不低于100立方米,总量不低于200立方米(含200立方米);混贮户裹包不得低于85吨(含85吨);裹包户贮量不低于170吨(含170吨)。土窖(壕)不予补贴。
实施主体提供的材料包括:青贮壕、窖照片纸质版(照片要求是窖、壕与贮主同框一张)或者青贮设施平面图,青贮收(定)购合同复印件,土地流转合同复印件,2024年粮改饲项目单位申请表(附件2)纸质版,养殖场(合作社)或专业化青贮收贮企业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的,须提供相关合同复印件;专业化青贮收贮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括饲草饲料加工的内容;实施主体须签订2024年度国家粮改饲项目承担单位承诺书(附件3),实施主体须为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核查有误将取消项目实施资格。阜新县2024年粮改饲青贮玉米等种植台账(附件4)纸质版、2024年粮改饲青贮玉米收贮台账(附件5)纸质版、阜新县2024年粮改饲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6)纸质版由乡镇填写,阜新县2024年粮改饲项目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发到制定办公邮箱。
(三)项目指导阶段
在贮制阶段乡镇政府协助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召开现场培训班,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和乡镇政府加强监督指导工作。各乡镇必须保存贮制过程中的影像资料,乡镇政府组织窖(壕)贮的实施主体使用工程相机拍摄开贮、贮中、贮后(贮满)三张照片,拍摄方位从窖(壕)口向内拍摄,能够清晰拍出窖(壕)全貌,包贮的实施主体使用工程相机拍摄收割、裹包、码堆、堆后(结束)四张照片。照片由各乡镇助理负责留存照片电子版,一户一夹,确保青贮质量。
(四)项目验收阶段
1.县 (略) 负责完成青贮设施初验工作,验收时间为2024年8月-9月。
2.各乡镇于2024年10月10日前完成青贮贮制工作,于10月12日前将阜新县粮改饲项目青贮饲料收贮台账纸质版报送至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畜牧经济发展部。
3.11月10日前完成项目的全覆盖验收和公示,确定实施主体的收贮量。项目最终验收由县 (略) 组织实施,验收组由县 (略) 、 (略) 抽调相关人员组成, (略) (略) 相关人员参加验收,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验收,收贮量验收以现场实际测量数据为准,验收结果要经补助对象和现场核查验收组共同签字确认,现场核查验收组不少于3人。县 (略) 将验收合格的实施主体反馈至乡镇,乡镇按照统一格式(包括补助对象名称、身份证(法人)信息、联系方式、补助内容、举报电话等)在项目所在村村务公开栏上公示,公示期为7天(留存公示情况图片档案资料),各乡镇将公示无异议的影像资料报送至指定办公邮箱(*@*63.com),县 (略) 站进行统一公示,确定最终补助对象。
五、计划目标及效益分析
(一)计划目标
2024年计划种植青贮面积3.(略)亩,完成青贮饲料贮制8.(略)吨以上。
(二)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
1.有效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并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草食畜牧业绿色健康式发展。减少干秸秆产量,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2.鼓励引导养殖户流转土地种植青贮玉米或优质牧草,建立全新的更适合本地农牧业协调发展的种养结合模式,进一步扩大了我县专业青贮玉米、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为草食家畜补充了优质了饲草饲料。
3.进一步增加牛、羊、驴等草食型家畜存栏量,助力全县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通过饲喂青贮饲料或优质牧草,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出栏率和畜产品产量及质量。农民种植青贮玉米,免去了收割及加工过程,劳动环节减少降低成本。种植全株玉米青贮,增加收入100-200元/亩。肉牛如喂干草日添加精料8-10公斤,日增重1.2公斤;仅饲喂青贮,肉牛日增重可达1.5公斤,同时饲喂青贮比饲喂干草的肉牛约提前半个月出栏,综合各方面统计,收入增加800元/头。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县 (略) 、 (略) 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推进实施和督查工作,加强对项目的组织管理,建立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在组织、人力、物力、技术和资金上给予充分保证。成立以县 (略) 主管负责同志为组长,县 (略) 畜牧产业发展办公室和中心畜牧经济发展部人员组成的项目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的细化管理工作,提供种植、加工、收贮等技术指导。
(二)加强培训,搞好服务
项目技术指导组围绕项目主要技术内容,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召开现场会并编印技术资料,开展粮改饲项目的相关种植技术、贮制、加工、饲喂技术和草食家畜高效饲养技术的宣传培训,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三)加强管理,确保质量
在项目实施中,各项验收要逐场、逐户、逐窖(壕)进行,核定青贮窖(壕)的体积、青贮饲料的收贮数量的验收表要有实施主体、乡镇助理、核查人员三方共同签字确认。最终 (略) 级验收并公示无异议的结果为准。
(四)严格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实行专款专用,避免项目资金挪作他用。验收工作结束补贴资金清算下达到县级财政后,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补贴资金。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略)
2024年8月30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