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新扬高速公路宿迁枢纽至黄花塘枢纽段扩建工程拟进行审查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2024年10月10日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新扬高速公路宿迁枢纽至黄花塘枢纽段扩建工程拟进行审查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2024年10月10日我厅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0月11日-2024年10月16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及传真:025-#;Email:*@*ttp://**。

  通讯地址: (略) (略) 176号,江苏省生态环境 (略) ,邮编#。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建设项目概况

公众参与情况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新 (略) 宿迁枢纽至黄花塘枢纽段扩建工程

(略) 、 (略)

(略)

新 (略) 宿迁枢纽至黄花塘枢纽段 (略) 线走向和里程与现有项目一致,将宿迁枢纽至宿迁 (略) 基宽度由25.5米拓宽至34.5米,扩建后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100公里/小时;将宿迁南枢纽至盱眙 (略) 基宽度由25.5米拓宽至44米,扩建后为双向八车道,设计车速为120公里/小时;将盱眙北互通至黄花 (略) 基宽度由28米扩建至44米,扩建后为双向八车道,设计车速为120千米/小时。项目扩建后主线桥梁共计168座,其中完全利用既有3座,拆除既有3座,拆除重建94座,部分拆除重建3座,两侧拼宽64座,单侧增建2座,新建2座,扩建后桥梁总长度约17.9公里。扩建后全线设置互通式立交13座、 (略) 4处,收费 (略) 。项目沿线配套建设绿化工程、收费设施、监控通信设施、管理养护设施等。



(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对穿越各类生 (略) 的路段,应采取无害化穿(跨)越方式。施工期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 (略) 施工场地,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按《报告书》所述,除必要的施工便道、便桥外,项目不得在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 (略) 域内设置弃土场、材料堆场、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等大型临时设施。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减少工程占地和地表开挖。强化土石方管理,减少弃渣量,避免产生次生生态破坏。禁止向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 (略) 域排放污水、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生态恢复方案,剥离和保存表层土壤耕作层,用于复垦和绿化,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实施土地平整、复垦、复绿等生态恢复工作,减缓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方式和机械,在敏感目标附近施工应采取设置围挡等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和施工时间,禁止夜间高噪声、高振动作业,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须取得相关部门许可,且应公告附近居民。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落实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等噪声防护措施。项目全线 (略) 敏感点设置声屏障, (略) 基段4米高声屏障#米、桥梁段4米高声屏障2404米、路基段5米高声屏障#米、桥梁段5米高声屏障2253米、7米高声屏障1505米。对于采取隔声屏降噪措施后仍未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的1423户,安装隔声量大于30分贝的隔声窗,保证其室内声环境在运营中期满足《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2021)住宅建筑允许噪声级。

施工期和运营期加强噪声敏感目标的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增补、完善隔声降噪措施,避免噪声扰民。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划定建筑物 (略) 的控制距离,并配合规划部 (略) 沿线的土地利用规划。

(三)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优先采用清洁运输方式,严格控制施工期物料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的扬尘和废气污染。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施工期采取设置围挡、遮盖、洒水等抑尘措施。沥青拌合站采用“等离子光氧一体机装置+活性炭 (略) 理”处理,混凝土搅拌站采取全封闭式作业,安装除尘设备,混凝土拌和站、预制场和施工便道主要出入口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及车辆的养护。运营期餐饮油烟配备油烟净化装置,加油站配备油气回收装置。

(四)做好水环境污染防治。合理规划工程施工时间,桥梁施工尽可能安排在枯水季节进行,跨河桥墩采用钢护筒围堰施工,不得向施工水域排放钻孔灌注桩的出渣及施工废弃物,不得影响国省考断面水质。对临时弃土、堆料表面及时进行覆盖,防止暴雨冲刷导致污染物进入河流及周边水体。施工期生 (略) 理后回用,施工场地设置截水沟、隔油池、沉淀池、清水池,砂石料冲洗废水和机械冲洗 (略) 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对具备接管条件的施工营地生活污 (略) (略) 处理。各类废水禁止排入沿线生态红线及生态空 (略) 域。

运营期对徐洪河大桥、怀洪新河大桥、下草湾大桥、淮河特大桥等涉及生 (略) 段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尾水排至排入周边无水源水质保护或渔业用水功能的水体。收费 (略) 生 (略) 理后回用, (略) 生活污水和生产 (略) 理后 (略) (略) 、排入当 (略) 理厂。

(五)落实固 (略) 理处置措施。严格落实固体废物的收集、存放 (略) 置措施,防止产生二次污染。施工期弃土、弃渣、建筑垃圾及时收集清运,纳入当地固废收集系 (略) 置;固 (略) 理需按照要求如实填报固体废物相关信息,建立固体废物信息台账,与处置单位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做到固体废物可追溯、可查询。 (略) 、收费站、 (略) 等产生的生活垃圾 (略) 理生化污泥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加油站油罐产生的油渣、废油手套、废抹布、油渣及含油污泥等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 (略) 置。

(六)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施工管理,防止施工废水及固废进入浅层含水层,施工期泥浆池、水处理设施、建筑材料堆放等场所应采取防渗措施。运营期加强对加油站的定期巡检,杜绝跑冒滴漏。按规定设置地下水监测井,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监控,制定并落实土壤、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

(七)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订施工期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与当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衔接,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对徐洪河大桥、怀洪新河大桥、下草湾大桥、淮河特大桥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隔油沉淀池和事故池,加强桥梁护栏防撞设计。加强运营期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定期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制订专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环境风险应急物资,并与当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衔接。

(八)在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定期发布环境信息,建 (略) ,加强与沿线地方政府、相关单位和公众的沟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及时回应和解决公众关切的环境问题,切实维护公众合法环境权益。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2024年10月10日我厅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0月11日-2024年10月16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及传真:025-#;Email:*@*ttp://**。

  通讯地址: (略) (略) 176号,江苏省生态环境 (略) ,邮编#。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建设项目概况

公众参与情况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新 (略) 宿迁枢纽至黄花塘枢纽段扩建工程

(略) 、 (略)

(略)

新 (略) 宿迁枢纽至黄花塘枢纽段 (略) 线走向和里程与现有项目一致,将宿迁枢纽至宿迁 (略) 基宽度由25.5米拓宽至34.5米,扩建后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100公里/小时;将宿迁南枢纽至盱眙 (略) 基宽度由25.5米拓宽至44米,扩建后为双向八车道,设计车速为120公里/小时;将盱眙北互通至黄花 (略) 基宽度由28米扩建至44米,扩建后为双向八车道,设计车速为120千米/小时。项目扩建后主线桥梁共计168座,其中完全利用既有3座,拆除既有3座,拆除重建94座,部分拆除重建3座,两侧拼宽64座,单侧增建2座,新建2座,扩建后桥梁总长度约17.9公里。扩建后全线设置互通式立交13座、 (略) 4处,收费 (略) 。项目沿线配套建设绿化工程、收费设施、监控通信设施、管理养护设施等。



(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对穿越各类生 (略) 的路段,应采取无害化穿(跨)越方式。施工期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 (略) 施工场地,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按《报告书》所述,除必要的施工便道、便桥外,项目不得在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 (略) 域内设置弃土场、材料堆场、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等大型临时设施。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减少工程占地和地表开挖。强化土石方管理,减少弃渣量,避免产生次生生态破坏。禁止向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 (略) 域排放污水、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生态恢复方案,剥离和保存表层土壤耕作层,用于复垦和绿化,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实施土地平整、复垦、复绿等生态恢复工作,减缓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方式和机械,在敏感目标附近施工应采取设置围挡等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和施工时间,禁止夜间高噪声、高振动作业,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须取得相关部门许可,且应公告附近居民。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落实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等噪声防护措施。项目全线 (略) 敏感点设置声屏障, (略) 基段4米高声屏障#米、桥梁段4米高声屏障2404米、路基段5米高声屏障#米、桥梁段5米高声屏障2253米、7米高声屏障1505米。对于采取隔声屏降噪措施后仍未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的1423户,安装隔声量大于30分贝的隔声窗,保证其室内声环境在运营中期满足《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2021)住宅建筑允许噪声级。

施工期和运营期加强噪声敏感目标的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增补、完善隔声降噪措施,避免噪声扰民。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划定建筑物 (略) 的控制距离,并配合规划部 (略) 沿线的土地利用规划。

(三)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优先采用清洁运输方式,严格控制施工期物料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的扬尘和废气污染。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施工期采取设置围挡、遮盖、洒水等抑尘措施。沥青拌合站采用“等离子光氧一体机装置+活性炭 (略) 理”处理,混凝土搅拌站采取全封闭式作业,安装除尘设备,混凝土拌和站、预制场和施工便道主要出入口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及车辆的养护。运营期餐饮油烟配备油烟净化装置,加油站配备油气回收装置。

(四)做好水环境污染防治。合理规划工程施工时间,桥梁施工尽可能安排在枯水季节进行,跨河桥墩采用钢护筒围堰施工,不得向施工水域排放钻孔灌注桩的出渣及施工废弃物,不得影响国省考断面水质。对临时弃土、堆料表面及时进行覆盖,防止暴雨冲刷导致污染物进入河流及周边水体。施工期生 (略) 理后回用,施工场地设置截水沟、隔油池、沉淀池、清水池,砂石料冲洗废水和机械冲洗 (略) 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对具备接管条件的施工营地生活污 (略) (略) 处理。各类废水禁止排入沿线生态红线及生态空 (略) 域。

运营期对徐洪河大桥、怀洪新河大桥、下草湾大桥、淮河特大桥等涉及生 (略) 段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尾水排至排入周边无水源水质保护或渔业用水功能的水体。收费 (略) 生 (略) 理后回用, (略) 生活污水和生产 (略) 理后 (略) (略) 、排入当 (略) 理厂。

(五)落实固 (略) 理处置措施。严格落实固体废物的收集、存放 (略) 置措施,防止产生二次污染。施工期弃土、弃渣、建筑垃圾及时收集清运,纳入当地固废收集系 (略) 置;固 (略) 理需按照要求如实填报固体废物相关信息,建立固体废物信息台账,与处置单位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做到固体废物可追溯、可查询。 (略) 、收费站、 (略) 等产生的生活垃圾 (略) 理生化污泥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加油站油罐产生的油渣、废油手套、废抹布、油渣及含油污泥等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 (略) 置。

(六)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施工管理,防止施工废水及固废进入浅层含水层,施工期泥浆池、水处理设施、建筑材料堆放等场所应采取防渗措施。运营期加强对加油站的定期巡检,杜绝跑冒滴漏。按规定设置地下水监测井,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监控,制定并落实土壤、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

(七)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订施工期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与当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衔接,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对徐洪河大桥、怀洪新河大桥、下草湾大桥、淮河特大桥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隔油沉淀池和事故池,加强桥梁护栏防撞设计。加强运营期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定期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制订专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环境风险应急物资,并与当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衔接。

(八)在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定期发布环境信息,建 (略) ,加强与沿线地方政府、相关单位和公众的沟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及时回应和解决公众关切的环境问题,切实维护公众合法环境权益。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