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盐城市生态环境局东台生态环境局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2024年10月11日盐城市生态环境局东台生态环境局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公示

2024年10月11日盐城市生态环境局(东台生态环境局)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公示
  • 发布日期:2024-10-11
  • 来源: (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0月11日-2024年10月16日(5个工作日)。

2024年10月11日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序号

1

项目名称

(略) 生活性 (略) 首期项目(一期)

建设地点

(略) 高新技术产 (略) (略) 场路,南至红立河,东至G15沈海高速控制线,北 (略)

建设单位

(略) 智慧 (略)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江苏圣泰 (略)

项目概况

(略) 智慧 (略) (略) (略) 生活性 (略) 首期项目(一期)在拟定地点( (略) 高新技术产 (略) (略) 场路,南至红立河,东至G15沈海高速控制线,北 (略) )建设具有一定的环境可行性。项目投资#万元(一期)(其中环保投资#元)。本项目一期建成后,为商 (略) 及电 (略) ,年吞吐量为#吨(物流车辆维修辆次为#辆/年,其中设计喷漆工序的辆次为#辆/年)。项目不得采用国家明令限制和淘汰的落后、高能耗设备及工艺,不得生产国家明令限制和淘汰的落后产品。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本项目产生地面清洗废水、洗车废水经隔油沉淀池( (略) 理能力为5m3/d)处理后 (略) 理(采用隔油池+ (略) 理工艺, (略) 理能力为5m3/d)的职工生活 (略) (略) 接管标准后, (略) 理达标后外排。

2、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各类废气的收集效率、处理效率及排气筒高度达到《报告表》提出的要求。项目施工期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浓度执行江苏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表1中浓度限值;营运期调漆、喷漆、烘干工序产生的颗粒物、非#烷总烃、焊接、打磨工序产生的颗粒物、补灰工序产生的苯#烯排放标准执行《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3814-2020)中表1、表2标准限值;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排放标准。

本项目共设置1根排气筒。

项目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无组织废气排放。项目所有废气产生环节在安全许可的同时应采用密闭和负压措施;废气 (略) 理系统应科学设计,并加强运营维护,确保高效稳定安全。

3、 (略) 声源,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声源设备采取建筑隔声、消声、减震等有效的综合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标准。

4、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和环保管理要求,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实现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安 (略) 置。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固体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苏环办〔2024〕16号)要求,严格落实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危险废物贮存管理、强化转移过程管理等。

本项目固体废物在厂内的收集、贮存、转移应分别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相关管理要求,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危险废物转移应当遵循就近原则,及时清运并委托有资质单 (略) 置。

5、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地下水与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各 (略) 域须达到相应的防渗技术要求,确保建设项目不对地下水、土壤造成污染。

6、加强建设期和营运期的环境管理,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建设事故污染物收集系统和足够容量的事故废水收集池等设施;定期排查突发环境事件隐患,建立隐患清单并确保整改到位,防止生产过程、污染治理设施及固废暂存等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重点关注废气治理设施等本质安全设计和规范良性运转、各类固废的暂存、处置和转运合法合规性。制订并不断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将本项目的事故风险防范纳 (略) (略) 应急防控体系,实现联防联动。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配备充足有效的应急器材,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发生事故要做到快速、高效、 (略) 置。

项目配套建设的事故池容量应充分满足事故应急废水的接纳;事故池正常工况下应空置,保证生产单元发生事故时,泄漏物料或消防、冲洗废水能迅速、安全地集中到事故池,进行 (略) 理。一旦发生突发性事故时,企业必须停产,并立即关闭雨水(消防废水)管道阀门, (略) 内事故废水汇入事故池,待完成收集池 (略) 置后方可恢复生产。

在项目投入生产前,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

7、按要求规范设置各类排污口和标志。按《报告表》提出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实施日常环境管理与监测,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备查。

8、根据环评结论,项目须以1#仓库边界外50米形成的包络线范围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内如有居民,项目须在居民拆迁完毕后方可投产。东台高新技术产 (略) 管理委员会应强化规划管理,今后公司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规划、新建各类环境敏感目标。

9、建设单位应当对本项目涉及的污染防治设施、废弃危险化学品、危 (略) 置(产生、贮存、运输、 (略) 置)本质安全负责,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纳入安全评价。要健全内部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和管理责任制度,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建设环境治理设施,确保污染防治设施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公众参与情况

1、建设单位于2024年8月28日-2024年9月 (略) 人民 (略) 站群进行了报告表全本信息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对本项目有关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2、项目服务科于2024年9月29日-2024年10月1 (略) 人民 (略) 站群进行报告表受理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对本项目有关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项目代码

2303-#-89-01-#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人:项目服务科

联系地址: (略) (略) 8号政务服务中心二楼生态环境窗口

联系电话:0515-#

邮 箱:*@*63.com

2024年10月11日


关联阅读:

2024年10月11日盐城市生态环境局(东台生态环境局)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公示
  • 发布日期:2024-10-11
  • 来源: (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0月11日-2024年10月16日(5个工作日)。

2024年10月11日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序号

1

项目名称

(略) 生活性 (略) 首期项目(一期)

建设地点

(略) 高新技术产 (略) (略) 场路,南至红立河,东至G15沈海高速控制线,北 (略)

建设单位

(略) 智慧 (略)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江苏圣泰 (略)

项目概况

(略) 智慧 (略) (略) (略) 生活性 (略) 首期项目(一期)在拟定地点( (略) 高新技术产 (略) (略) 场路,南至红立河,东至G15沈海高速控制线,北 (略) )建设具有一定的环境可行性。项目投资#万元(一期)(其中环保投资#元)。本项目一期建成后,为商 (略) 及电 (略) ,年吞吐量为#吨(物流车辆维修辆次为#辆/年,其中设计喷漆工序的辆次为#辆/年)。项目不得采用国家明令限制和淘汰的落后、高能耗设备及工艺,不得生产国家明令限制和淘汰的落后产品。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本项目产生地面清洗废水、洗车废水经隔油沉淀池( (略) 理能力为5m3/d)处理后 (略) 理(采用隔油池+ (略) 理工艺, (略) 理能力为5m3/d)的职工生活 (略) (略) 接管标准后, (略) 理达标后外排。

2、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各类废气的收集效率、处理效率及排气筒高度达到《报告表》提出的要求。项目施工期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浓度执行江苏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表1中浓度限值;营运期调漆、喷漆、烘干工序产生的颗粒物、非#烷总烃、焊接、打磨工序产生的颗粒物、补灰工序产生的苯#烯排放标准执行《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3814-2020)中表1、表2标准限值;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排放标准。

本项目共设置1根排气筒。

项目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无组织废气排放。项目所有废气产生环节在安全许可的同时应采用密闭和负压措施;废气 (略) 理系统应科学设计,并加强运营维护,确保高效稳定安全。

3、 (略) 声源,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声源设备采取建筑隔声、消声、减震等有效的综合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标准。

4、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和环保管理要求,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实现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安 (略) 置。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固体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苏环办〔2024〕16号)要求,严格落实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危险废物贮存管理、强化转移过程管理等。

本项目固体废物在厂内的收集、贮存、转移应分别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相关管理要求,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危险废物转移应当遵循就近原则,及时清运并委托有资质单 (略) 置。

5、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地下水与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各 (略) 域须达到相应的防渗技术要求,确保建设项目不对地下水、土壤造成污染。

6、加强建设期和营运期的环境管理,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建设事故污染物收集系统和足够容量的事故废水收集池等设施;定期排查突发环境事件隐患,建立隐患清单并确保整改到位,防止生产过程、污染治理设施及固废暂存等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重点关注废气治理设施等本质安全设计和规范良性运转、各类固废的暂存、处置和转运合法合规性。制订并不断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将本项目的事故风险防范纳 (略) (略) 应急防控体系,实现联防联动。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配备充足有效的应急器材,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发生事故要做到快速、高效、 (略) 置。

项目配套建设的事故池容量应充分满足事故应急废水的接纳;事故池正常工况下应空置,保证生产单元发生事故时,泄漏物料或消防、冲洗废水能迅速、安全地集中到事故池,进行 (略) 理。一旦发生突发性事故时,企业必须停产,并立即关闭雨水(消防废水)管道阀门, (略) 内事故废水汇入事故池,待完成收集池 (略) 置后方可恢复生产。

在项目投入生产前,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

7、按要求规范设置各类排污口和标志。按《报告表》提出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实施日常环境管理与监测,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备查。

8、根据环评结论,项目须以1#仓库边界外50米形成的包络线范围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内如有居民,项目须在居民拆迁完毕后方可投产。东台高新技术产 (略) 管理委员会应强化规划管理,今后公司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规划、新建各类环境敏感目标。

9、建设单位应当对本项目涉及的污染防治设施、废弃危险化学品、危 (略) 置(产生、贮存、运输、 (略) 置)本质安全负责,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纳入安全评价。要健全内部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和管理责任制度,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建设环境治理设施,确保污染防治设施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公众参与情况

1、建设单位于2024年8月28日-2024年9月 (略) 人民 (略) 站群进行了报告表全本信息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对本项目有关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2、项目服务科于2024年9月29日-2024年10月1 (略) 人民 (略) 站群进行报告表受理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对本项目有关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项目代码

2303-#-89-01-#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人:项目服务科

联系地址: (略) (略) 8号政务服务中心二楼生态环境窗口

联系电话:0515-#

邮 箱:*@*63.com

2024年10月11日


关联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